建安正始诗歌

合集下载

建安 文学 诗句

建安 文学 诗句

建安文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产生了很多优美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安诗歌: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除了以上这些,建安文学还有很多其他优美的诗句。

这些诗句在历史上一直被广泛传颂和引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建安诗歌——精选推荐

建安诗歌——精选推荐

建安诗歌建安诗歌 1、《咏怀诗之⼗九》 阮籍 西⽅有佳⼈,皎若⽩⽇光。

被服纤罗⾐,左右佩双。

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

登⾼所思,举袂当朝阳。

寄颜云间,挥袖凌虚翔。

飘恍惚中,流盼顾我傍。

悦未交接,晤⾔⽤感伤。

2、《杂诗》 曹植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涂,东路安⾜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轻济,惜哉⽆⽅⾈。

闲居⾮吾志,⽢⼼赴国忧。

3、《吁嗟篇》 曹植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宿夜⽆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云间。

⾃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惊接我出,故归彼中⽥。

当南⽽更北,谓东⽽反西。

当何依,忽亡⽽复存。

飘周⼋泽,连翩历五⼭。

流转⽆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

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连。

4、《野⽥黄雀⾏》 曹植 ⾼树多悲风,海⽔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罗⽹,黄雀得飞飞。

飞飞苍天,来下谢少年。

5、《美⼈篇》 曹植 美⼥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皓腕约⾦环。

头上⾦钗,腰佩翠琅。

明珠交⽟体,珊瑚间⽊难。

罗⾐何飘摇,轻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若兰。

⾏徒⽤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路,⾼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谁不希令颜? 媒⽒何所营?⽟帛不时安。

佳⼈慕⾼义,求贤良独难。

众⼈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6、《杂诗·其⼀》 孔融 岩岩钟⼭⾸,赫赫炎天路。

⾼明云门,远景灼寒素。

昂昂累世⼠,结根在所固。

吕望⽼匹夫,苟为因世故。

管仲⼩囚⾂,独能建功。

⼈⽣有何常,但患年岁暮。

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

安能苦⼀⾝,与世同举。

由不慎⼩节,庸夫笑我度。

吕望尚不希,夷齐何⾜慕。

7、《杂诗》 孔融 远送新⾏客,岁暮乃来归。

第五讲建安正始诗歌

第五讲建安正始诗歌
校jiào书:校书郎,古代负责书籍的校对整理的官
曹操
曹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诗 全都是乐府歌辞,“御军三十余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 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借用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 反映新现实。
诗歌主题 ☺反映汉末的动乱:蒿里行、苦寒行等。 ☺一统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 文学影响: ☺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创造性。 ☺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对后来(唐代)新乐府影响大。 ☺发扬光大了四言诗。 ☺散文风格“清俊”、“通脱”,对魏晋散文有很大影响。 鲁迅称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是”
淮南弟称号(2),刻玺于 北方(3) 铠甲生虮(jǐ)虱,万姓 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chuò?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丕《悼夭赋》
族弟文仲亡时年十一,母氏伤其夭逝,追悼无 已,余以宗族之爱,乃作斯赋。
气纡(yū)结以填胸,不知涕之纵横。时徘徊 于旧处,睹灵衣之在床。感遗物之如故,痛尔身 之独亡。愁端坐而无聊,心戚戚而不宁。步广厦 而踟蹰(chíchú),览萱草于中庭,悲风萧其夜 起,秋气憯(cǎn惨)以厉情。仰瞻天而太息,闻 别鸟之哀鸣。
裴松之注引《曹瞒传》
“太祖为人佻(tiāo)易无威重,好音乐,倡 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 小鞶(pán)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 (qià)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 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 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zé), 其轻易如此。

建安诗歌代表作

建安诗歌代表作

建安诗歌代表作建安诗歌代表作建安文学时期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许多作品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和理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安诗歌代表作,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魏晋建安七子建安年间(公元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

最早提出“七子”之说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斯七子者。

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七子”的生活,基本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他们在汉末的社会大战乱中,尽管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不能逃脱颠沛困顿的命运。

后期他们都先后依附于曹操,孔融任过少府、王粲任过侍中这样的高级官职,其余也都是曹氏父子的近臣。

不过,孔融后来与曹操发生冲突,被杀。

由于七人归附曹操时间先后不同,所以各人的前后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界限。

孔融在建安元年(196),徐干、阮瑀在建安初,陈琳在建安五年,王粲在建安十三年,刘桢、应瑒在建安十三年后。

与他们的生活道路相对应,“七子”的创作大体上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的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主要作品有王粲《七哀诗》、《登楼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刘桢《赠从弟》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思想深度;但有些作品情调过于低沉感伤,如阮瑀《七哀诗》、刘桢《失题》“天地无期竟”等。

后期作品则大多反映他们对曹氏政权的拥护和自己建立功业的抱负,内容多为游宴、赠答等;但有些对曹氏父子的颂扬,带有清客陪臣口吻,显露出庸俗的态度。

然而,无论前、后期,“七子”的创作都是积极、健康的内容占着主导地位。

“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

新联08级古代文学 (二)名词解释

新联08级古代文学   (二)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二)名词解释(新联08级)1、建安风骨:建安诗歌指汉末建安时期到魏前期的诗歌。

建安诗歌直接继承了汉代乐府诗的写实精神,在内容上,一方面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感叹。

风格慷慨悲凉、刚健清新。

建安诗歌的这种特点,被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代表作家三曹、七子和蔡琰。

2、建安七子:“七子”之称始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位建安文人。

七子中,除孔融以外,其他六人都是曹氏父子的幕僚和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作家。

他们和曹氏父子一起,共同创造了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建安风骨。

3、正始之音:正始诗歌指魏后期的诗歌。

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内容上多抒发对黑暗政治的愤懑、对人生祸福的忧惧、以及托好老庄、韬晦遗世的志趣情操。

受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开始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期的慷慨悲凉而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正始诗歌的这种特点,被后人称之为“正始之音”。

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4、竹林七贤:指魏正始时期的七位文人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他们不拘礼法,风流旷达,常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其中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

5、太康诗风: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太康时期,文坛上又一次呈现出诗歌创作的繁荣景象,出现了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等诗人群体。

此时的诗歌,内容比较贫弱,诗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拟古和追求诗歌的形式技巧,并表现出繁缛的风格,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太康诗风”。

6、左思风力: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一位才高位卑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咏史》八首,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文典以怨,得讽谕之致,充分表达了他的人格理想和对现实的愤懑。

其诗感情充沛、情调高昂、笔力矫健。

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

“左思风力”和“建安风骨”一脉相承。

7、玄言诗:玄言诗是西晋末到整个东晋时期盛行的一种诗歌。

玄言诗以诗歌的形式表现玄学哲理,其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缺乏艺术形象性。

建安与正始诗歌

建安与正始诗歌
整理ppt
现存诗约40首,写游子思妇居多,题 材狭窄,缺乏风力。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子桓虑 详而力缓。” 锺惺《古诗归》:“婉娈细秀,有公 子气,有文人气。” 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 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
整理ppt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雁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整理ppt
3、王粲《七哀诗》
题目与内容 “七哀”表示哀思甚多。《七哀诗》共
三首,这是第一首。写公元192年董卓部将 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时,人民流离失所的 情形。
整理ppt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 远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 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违。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另外,十分注重艺术技巧的表现,如比 喻、对偶的运用、警句的安排、炼字等。
整理ppt
曹植虽然是贵族,但他那种怀才不遇 之感,与后来出身寒门的人是相通的, 再加上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五言诗的贡献,所以他在南 朝诗人的心目地位很高:
谢灵运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 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 斗,奇才敏捷,安有继之。”
在诗歌形式上,创作了《短歌行》、《观沧 海》等优秀四言诗,使沉寂已久的四言诗再 一次放出异彩。
诗歌悲凉沉雄,强烈的腾发着时代精神。对 建安诗坛有开风气的作用。
整理ppt
4、诗歌作品讲解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 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 刻玺于北方。

中国古代文学建安诗歌、正始诗歌、两晋诗歌

中国古代文学建安诗歌、正始诗歌、两晋诗歌

• “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 ——叔孙通 • 曹操的用人政策打破了两汉(尤其是东汉)以来 德行为先、倡导名节的传统,这一变化对思想、 文化领域的潜在影响甚为深远。
• 夫曹孟德者,旷世之枭杰也。其在汉末,欲取刘氏之皇位 而代之,则必先摧破其劲敌士大夫阶级精神上之堡垒,即 汉代传统之儒家思想,然后可以成功。读史者于曹孟德使 诈使贪,唯议其私人之过失,而不知实有转移数百年世局 之作用,非仅一时一事之关系也。 • ——陈寅恪 • 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驰(tuî ,行为放荡不羁)之士,观其 下令再三,至于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 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 • ——顾炎武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群燕辞归雁南翔。
• (分析)开头三句写深秋的肃杀情景,为女主人公的出场 作铺垫。这里的形象有视觉的,有听觉的,有感觉的,它 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这种景和即将出场的 女主人公的内心之情是一致的。 • 借写秋景以抒离别、怀远之情: • 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 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高临水兮送将归。” •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 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 《白马篇》(属乐府歌词,又名《游侠篇》,李白有同名作品)
• (解题:朱乾《乐府正义》:“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
•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 (从动态的角度写“马”,其实是为了烘托“人”的飒爽 英姿。也是伏笔,以引发下文。沈德潜:“极工于起调”)
•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 (分析)“夜未央”之句,既状长夜之漫长,又写思念之 无尽。惟其思念难眠,故觉夜之漫长。陶潜有“不眠知夕 永”之句。 • “牵牛”之句,顺手拈来,以比况自己。 • 在艺术上,本诗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绘得真实 而细腻。曹丕能从景物、心理、行为、独白等多个角度来 渲染女主人公的思念与哀伤,形成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 风格。本诗辞藻流艳,句句压韵。音调流畅,化用前人语 句也较为自然。 • 锺惺:“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古诗 归》)。

论阮籍的《咏怀》五言诗的诗史意义——兼论正始诗歌与建安诗歌的异同

论阮籍的《咏怀》五言诗的诗史意义——兼论正始诗歌与建安诗歌的异同

代 之不同的本质所在 。 它从根本上决定 了建安与 正始之 间文
风的不同 。 安诗 风的慷慨 悲凉 , 建 并非是对 建安政治现 实的
不满 ,恰恰相反 ,它常常是 昂扬 的 、向上的。所谓 的悲凉 ,
除了揭 示战争带 来的苦 难之外 。常常 是对于人 生短暂 的咏 叹 ,即便是这种 “ 少年不识愁滋味”式 的生命 咏叹 ,也常常 会引入及早建功立业 的另一个 主题。曹操 的 《 短歌行 》就是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4期 l 20 0 6年 8月
天 中 学 刊
J u a f a z o g o r l Tin h n n o
V_12l N O 0. .4 A u 20 g. 06
论 阮籍 的 《 咏怀 》五言诗 的诗史 意义
作集 团由三曹七子来构成 , 而正始文学则 由竹林七 贤构成诗 坛主体。两相 比较 ,三曹在曹魏皇权家族之内 ,七子 ( 除去
孔融 ,实为六子 ) 则为皇权 中心 之羽翼 ,总之 ,他们本 身就 处 在当时政治 、文化 和文学 的中心 ; 而七 贤则在政治 上是 与
来思考其 文学写 作的不同特质 :“ 建安七子与竹林七 贤 ,前
兼论正始诗歌 与建安诗歌 的异 同
木 斋
( 吉林 大学,吉林 长春 10 1 3 0 2)

要 :正始与建安不 同的历 史文化 背景 ,从根本上决 定了正始 与建安的不 同诗风。个体诗人 时代 的确认 ,开
拓 了玄言诗新 的诗体形式 ,进 一步确立 了五言抒情诗 的体制 ,进一步 实现 了意象式 的写作 方式 。多视 角转换的 写作 方式等五 个方面,构成 了阮籍 《 咏怀 》五言诗的特质及其诗 史意义。 关键词 :阮籍 ;咏怀诗 ;诗 史意义

建安时期诗歌

建安时期诗歌

建安时期诗歌选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诗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用了互文的手法)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意: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2、《龟虽寿》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作品富于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笔调兴会淋漓,有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写这一组诗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第一章 建安和正始诗歌

第一章 建安和正始诗歌
14
第二类是抒发个人的人生体验与凄凉 情感,如《善哉行》(朝游高台观)、 《丹霞蔽日行》、《短歌行》、《大墙上 蒿行》等。 第三类是写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 乡之情,如《燕歌行》二首、《于清河见 挽船士新婚与妻别》、《杂诗二首》、 《陌上桑》等。
15
第四类是军旅题材,如《黎阳作》三首。 《至广陵于马上作》(又名《广陵观兵》) 等。
9
(三) 曹操在文坛的地位和对诗歌的贡献 1、曹操在文坛的地位 ① 他以文坛领袖的身份对文学的倡导作 用。 ② 他自身创作对文坛的表率作用。
10
2、曹操对诗歌的贡献 ① 他用乐府古题抒写时事,开了文人 拟乐府诗进行创作的局面。 ② 他的诗歌关注社会民生,抱负雄大, 悲凉慷慨,开一代诗风并激励后人。 ③ 他的四言名篇使古老的四言体重焕 光彩。
45
玄学兴起。正始士人在清淡玄理中体悟 自然和人生。外在的表现是追求一种任诞 放达的风度。竹林七贤最能反映当时士人 的风气。 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的正始诗歌,呈现 出与建安诗歌不同的风貌。反映民生疾苦 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 忧愤的作品增多了。
46
正始诗歌在内容上多表现为对黑暗政治 的愤懑,对人生祸福的忧惧,以及托好老 庄,韬晦遗世的志趣情操。受正始玄风的 影响,诗歌开始与玄理相结合。诗风由建 安时期的慷慨悲凉而变得词旨渊永,寄托 遥深。正始诗歌的这种特点,后人称为 “正始之音”。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
38
三、蔡琰 蔡琰,生卒年不详,字文姬,陈留圉 (今河南杞县)人。 列在蔡琰名下的诗有三首:五言《悲 愤诗》,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 拍》。 五言《悲愤诗》可以确定是蔡琰所作, 其他二首尚无定论。
39
蔡琰的五言《悲愤诗》是一首自传体 长篇文人叙事诗。 第一段写董卓乱中自己被掳掠的遭遇和 被俘难民所受的虐待。第二段写自己在胡 地的生活和被赎归汉时不忍割舍儿子的痛 苦。第三段写归家以后的凄凉处境和心情。

大学语文一二章魏晋南北朝诗文

大学语文一二章魏晋南北朝诗文

代表作家作品
• 曹操:建安文学领袖。登高必赋。 • 曹丕:《燕歌行》二首,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文 人五言诗。 • 曹植:《白马篇》,《赠白马王彪》等。“建安之 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王粲:七子中成就最高。《七哀诗》三首。 • 陈琳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 • 蔡琰:《悲愤诗》。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 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 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 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南北朝散文与骈文
• 南朝: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代,骈文兴盛。 •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 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 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 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注重形式工巧,所以内容上 受到束缚。
• 宋:颜延之,鲍照,范晔。
• 齐梁:萧纲。吴均《与朱元思书》。 • 陈:徐陵,庾信。“徐庾体”。庾信《哀江南赋 序》。
庄子· 秋水(节选)
• 主旨是世间万物无论是大小、多少、长短、有无,还 是贵贱、得失、生死:都是相对的,都是不确定的, 都是没有明确界限的。万物等一,因此要顺应万物的 变化,复归自然和本真。 • 艺术特色: • 1. 将抽象的哲理寄寓在奇特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 之中,表达深微玄奥的哲学道理。 • 2.运用比喻说理。 • 3.绮丽诡谲的艺术形象。
(六)陶渊明《饮酒》其五
• 生平。 • 主旨:通过描写宁静恬淡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厌 弃官场、不满现实、洁身自好、崇尚自然清高的生 活情趣和高尚的人格,表达了诗人洞察人生真谛后 的快乐心情。 • 艺术特色: • 1.融抒情说理写景于一体。景中含情,情中见理, 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 2.语言精美而自然。整首诗自然,如叙家常,但平 淡中却透着华彩,简朴中又极含风韵。

中国文学史第3版上PPT第九章 建安诗歌和正始诗歌

中国文学史第3版上PPT第九章  建安诗歌和正始诗歌

17
又如《泰山梁甫行》写道: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直叙的写法和苍凉的语调,反映了边海人民处境的荒凉、生活的贫困。曹植关心农村,常 常由气候的变化想到农事。得知初秋气候失常,雨多成灾,曹植感叹“朝云不归山,霖雨 成川泽。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赠丁仪》)。“太和二年大旱,三麦不收,百姓 分于饥饿”,忽然天降时雨,曹植为之欣喜:“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时雨终夜降, 长雷周我廷。嘉种盈膏壤,登秋必有成。”(《喜雨》)在曹植之前和魏晋的诗人中,很 少见到像曹植这样关切农事、体恤农民的。
面对国家的分裂和频仍的战乱,曹操有忧患意识, 胸怀大志,珍视生命,积极进取,向往统一。这些 成为他诗歌的重要内容。如《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7
曹操亲历战乱,并长期置身于消除战乱的征战之中,直面战乱对社会的惨重破坏 和平民百姓的大量死亡,他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揭露了汉末军阀各怀私心而导致的混战,叙写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全诗悯时伤乱,直叙事实,被后人誉为“汉末实录”(钟惺《古诗归》)。
第四章
10
知识链接:
喜爱葡萄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建安之后,又有“正始之音”。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

“正始之音”又叫“正始文学”、“正始体”、“正始诗歌”,它主要是指曹魏后期20多年的诗歌创作。

随着曹植的去世,建安文学宣告结束。

新一代诗人阮籍,嵇康相继出现,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寄托道深,词者渊永”。

标志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时期的政坛黑暗恐怖,司马氏用血腥手段清除政敌,建安文学中高杨奋发,积极进取的主导精神,已为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所代替。

这一时期,名士如林。

最著名的是“正始名士”与“竹林名士”两大集团。

前者的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其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后者又称“竹林七贤”其成就在文学方面。

魏晋名士由于精神苦闷,往往放浪形骸,有的服药(五石散),有的饮酒,有的兼其二者。

阮籍、嵇康、刘伶、向秀、山涛、阮咸、王戎等七人常分散相于始林之下,肆意酣畅,故称“竹林七贤”。

(《世纪新语。

》)七贤聚会之地在嵇康的家乡山阳(今河南焦作),太行支脉的白鹿山。

七贤中,山涛、王戎、阮咸无作品传世。

刘伶留有《酒德颂》和五言诗一首。

向秀仅有《思旧赋》一篇,成就远不及阮、嵇。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阮瑀之子。

曾任步兵校尉,故称阮步兵。

他与嵇康同样反对司马氏,也同样以“自然”与“名教”相对抗。

不过阮籍在“自然”与“名教”的矛盾中持调和态度。

他似乎把一切都看穿了,抱着虚无和厌世的态度,终日沉湎于酒中。

他对司马氏的反抗虽不如嵇康激烈,但最终也难免于被杀害。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

这些诗抒激愤,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表现自己的孤独苦闷。

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末尾两句便是全部《咏怀诗》的基调。

又如其十七: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之比较

!!!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之比较

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之比较
建安诗歌和正始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阶段,这两种形式的文学差异也比较
显著。

建安文学以豪杰抗争为主题,而正始文学以政治实践为核心,二者风格存在着巨大差异。

建安诗歌以歌赞姜子牙和项羽为主要抒情对象,以安定汉室社会政治的实践为目的,
充满着热血与气势。

正始时期的文学,以礼乐制度和以礼仪阴翳神圣的朝廷文化为核心,
其诗歌多以抒情性和传统文化表达为主,具有和谐之意。

建安诗歌强调表达力量,追求激情与活力,以叙述地方凶险状况,赞美英雄勇士为主,抒写挣脱山河的过程和安定的愿望,流露出时代的精神。

而正始文学突出表现传统文化,
以宣扬和礼制为主要主题,正确表述当时的礼乐制度,肯定当时政治的正义,是一种正统
的文化哲学。

正始文学以信服审仪作为一种文本给予了文学以更加神秘的意蕴。

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把我们带回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二者相互补充,映射着我国不
同时期的文学历史,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

建安诗歌语言表达多元抒情;叙事形式和抒情
内容丰富,而正始诗歌以典藉和礼法有序表达大美,同时保存着古代文明的精髓,深刻地
展示了中国文明的魅力和立场。

总而言之,建安诗歌和正始诗歌是我国历史上承前启后、兴衰盛衰的诗歌体裁,二者
不仅代表着两个时代背景下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更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象征,有着重
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建安风格诗

建安风格诗

建安风格诗《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衍生注释:- “神龟”:传说中能长寿的龟。

古人认为龟是长寿的象征。

- “竟”:终结。

- “腾蛇”:传说中能乘雾而飞的蛇,和神龟一样都是神奇的生物。

- “老骥”:年老的骏马。

“枥”:马槽。

- “烈士”:此处指有远大抱负的人。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壮志的坚守。

诗人开篇以神龟和腾蛇都会走向终结,点出寿命再长也有尽头的自然规律。

随后笔锋一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两句可谓全诗的核心。

诗人将自己比作年老但仍有壮志的骏马,虽然已到暮年,但是心中的壮志豪情丝毫未减。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以神龟腾蛇作铺垫,后以老骥自比,形象生动。

情感上充满了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不甘心因年老而碌碌无为。

作者介绍:该诗作者是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历经沉浮,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掌握巨大的权力。

他的诗歌风格慷慨悲凉、气魄雄伟。

其诗作往往反映他的政治抱负、军事策略或者对生命的思考。

运用片段:例子一:老张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大家都以为他会在家安享晚年,可是他却开始学习摄影,想背着相机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说:“你看曹操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现在虽然老了,但是还是有很多想要去做的事情呢。

”例子二:在公司的年会上,部门领导老王上台讲话,他看到部门里有一些年轻员工有些气馁说:“咱就像曹操诗里写的一样,年龄从来都不是阻碍我们进步和奋斗的因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哪怕前面有困难,咱们也得咬着牙往上冲。

”例子三:小李在考公务员的道路上屡屡受挫,已经考了好几年,现在都三十来岁了,有点想放弃。

他的朋友劝他说:“嘿,你可不能放弃呢。

你想想曹操写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现在三十岁还年轻着呢,坚持下去肯定能行,别因为这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

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

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

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在《古诗十九首》之后,我国诗坛上掀起了第一次文人诗歌的高潮,这就是著名的“建安诗歌”。

“建安”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20年),这时期的文学称“建安文学”。

著名诗人“三曹”,即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

曹操(公元155—220年)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

他在戎马倥偬中写了许多诗歌,全是乐府歌辞。

他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感事而发”的精神,用乐府古题自创新调,利用旧形式表现新内容,真实地反映军阀混战造成的社会离乱和人民颠沛流离的残酷现实。

无论是叙事述怀,还是状物抒情,他都表现出一位政治家的博大胸襟和深刻眼光,这是曹操诗歌的显著特点。

《蒿里行》等诗篇被后人赞为“汉末实录,真史诗也”(钟惺《古诗归》)。

其中“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等诗句,展现了汉末中原军阀混战、动乱悲惨的时代画面。

《短歌行》等诗篇,抒写自我的胸怀抱负,表达了广求人才、一统天下的政治理想。

《龟虽寿》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观沧海》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将其包举宇内、囊括四方的宏伟壮志和横溢的豪情融合在大海的壮阔图景中。

总之,曹操的诗基本上脱胎于汉乐府,但颇具独创性: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形式比较自由,坦露出这位盖世英雄兼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形成一种“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的独特风格(敖陶孙《诗评》)。

曹丕(公元187—226年),是曹操次子。

他的诗歌描写男女爱情和离愁别恨较有特色。

例如《燕歌行》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写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曲折细腻,语言清丽,很能代表曹丕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09讲建安诗歌、正始诗歌

第09讲建安诗歌、正始诗歌
一般认为,魏晋玄学的兴起有三个重要因素: • 其一,魏晋玄学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了弥补儒 学不足而产生的; • 其二,魏晋玄学是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的产物 ; • 其三,魏晋玄学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变的产物。
魏晋玄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曹魏正始时期,何晏、王弼为代表人物,思想上以“老学”为主 ,主张“贵无”之说,强调“以无为本”、“以有为末”,调和儒 (名教)道(自然)于一体; (2)魏末竹林时期,阮籍、嵇康为代表人物,体现由老学向庄学过渡 的特点,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表现明显的反儒倾向; (3)西晋元康时期,主要代表为郭象,其思想以庄学为主,倡导“崇 有论”,反对“贵无论”,提出名教即自然的儒道合一说; (4)西晋末至东晋时期,玄佛合流是此一时期玄学的基本特点,道安 、支遁、僧肇等为主要代表,批判“贵无论”和“崇有论”各执一 偏,主张合有无为一,从思想上对魏晋玄学进行了总结。
容止
时人目王佑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世说新语· 容止》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 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同上
药与酒
• • • •
王卫军云:“酒正引人着胜地。” 王佛大叹言:“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 王光禄云:“酒,正使人人自远。” 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 ,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群猪来饮,直接上 去,便共饮之。” • 寒食药者,世莫知焉,或言华佗,或曰仲景。……近 世尚书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心加开朗,体力 转强。京师翕然,传以相授。……晏死之后,服者弥 繁,于时不辍。”(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六引 皇甫谧语) • 五石散: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 行散 扪虱而谈

!!!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之比较

!!!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之比较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考查课程答卷年级类别:2011级学科专业:古代文学学号:1109180685姓名:刘小青课程名称:唐前诗歌研究授课教师:程丽芳老师考试时间:2013年1月5日考试分数:从诗歌意象看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的不同建安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自由的时代。

东汉末年,政权混乱,上层统治者腐朽不堪,农民起义加快了汉王朝的衰落;董卓专权,引起各大军阀争权夺利,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以至于出现“饥饿困败,史士大小自相啖食”。

人民无所依靠,疾病四处蔓延,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建安士人大多饱经战乱,颠沛流离,他们目睹了社会的惨状,人民的痛苦,于是由自身的遭遇推及他人,他们时刻关注着战乱纷纭的社会,生死线上挣扎的百姓,他诗歌中时时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担心,对民声疾苦的同情。

可以说建安时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时期,建安文人关注现实,关注民声疾苦,他们立足于天下,以天下为己任,顽强进取,重镇乾坤,他们的诗歌中总是洋溢着一种救济时弊,翻天覆地的豪气,这种豪气从他们诗歌的意象中可以充分看出来第一:建安诗歌多喜欢选择苍凉悲壮的物象入诗建安诗歌中这类物象很多,如“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孔融《杂诗》)、“出圹望故乡,但见蒿与莱”(阮瑀《七哀诗》)、“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

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王粲《从军行》)、“中有高楼亭亭,荆棘绕蕃丛生。

南望果园青青。

霜露惨悽宵零”(曹丕《黎阳作诗》);他们尤喜用“白骨”这一意象入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曹丕《令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斩戮无孑遗,尸骸相撑拒”(蔡琰《悲愤诗》)、“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同上)。

······严霜、白骨、荒凉的城郭等等,这些自然景物被作者从自然界中提取出来,覆盖上一层苍凉悲壮的情感,进入他们的诗歌之中,从而形成了他们作品中带有审美意味的意象。

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在内容和风格上有哪些

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在内容和风格上有哪些

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在内容和风格上有哪些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

简介建安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加以发展、改造。

就继承方面来说,从汉乐府民歌中兴起的五言诗形式,被建安诗人普遍使用,加以发展,并成为整个魏晋南北朝诗歌最基本的形式。

乐府民歌的语言风格,对文人诗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而且,采用乐府诗题,沿袭乐府民歌中常见题材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的文人诗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背景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一般指建安至魏初,即公元196—220年。

建安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此期许多作品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和理想。

其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所言:“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慷慨而多气也。

发展历程就发展和改造方面来说,首先,过去作为诗歌主体的乐府民歌,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创作。

它们由某些无名作者最初写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加以改造,很少能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征。

而建安时代,就不大有作品无主名的现象。

这些与作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作品,常常也和作者个人的特殊经历、情感和独特的审美爱好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就促使诗]歌向风格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汉乐府民歌中叙事诗为数较多,因为带有故事趣味的作品容易为普通民众接受,得到广泛流传。

而建安文人诗绝大多数是抒情之作,即使采用乐府诗题,也很少具有故事性。

第三,过去作为文人文学之主体的辞赋的某些特点,也被带到诗歌领域中来。

辞赋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华丽,而乐府民歌一向是朴实无华的。

建安诗人中,不乏作赋的名家,王粲、曹植就是突出的代表。

他们的诗,也明[显带有华丽的倾向。

而且,在辞赋中较早就被大量运用的骈偶手段,在诗歌领域内,也是由他们率先使用的。

建安时期诗

建安时期诗

建安时期诗
建安诗三百首评注
建安是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当时的国政已经持于曹操之手,而文学
上的建安时期比建安这个年号所存在的时间前后各长二十年。

建安时代,能斯脱《诗经》、《楚辞》,沦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代莱高峰,诗歌
的特点就是清峻、通脱、华丽、发展壮大、慷慨激昂。

建安时代的五言诗涌腾,超越了汉
代诗坛四百年蛰伏的局面,五言诗从此兴盛,七言诗从此初步打下基础。

建安时代的主要作家有三曹和建安七子等,他们都生活在北方的'魏王朝中。

三曹指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曹操诗的特点是深沉古直,气韵沉雄,他的诗今存二十余首,都
是乐府。

一部分是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的苦难,如《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另一部分表现他自己的政治主张,如《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诗评》曰:“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曹丕诗风格缠绕植物,他的《燕歌行》就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一首七言诗,写景抒情
都很柔和,诗逐句押韵,表明这一时代的七言形式尚未明朗。

曹植的诗慷慨活泼,词藻丰富华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名都篇》、《白马篇》、《赠白马王彪》、《美女篇》、《洛神赋》、《野田黄雀行》都是他的名作,《诗评》曰:“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

《建安诗三百首注释》挑选了建安时代流传下来的三百首诗,建安文学多就是文人诗,它的语言较之《诗经》和《古诗十九首》都更晦涩,《建安诗三百首注释》对所选的诗歌
都予以评点和详尽的注解,有利于读者的写作和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建安正始诗歌
一、建安诗歌(196—232)
钟嵘《诗品序》:“降及建安(196—219),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

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

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尔后陵迟衰微,迄于有晋。

太康(280-289)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永嘉(307-313)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爰及江左,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一)、曹操英雄的志意;诗人的才情;霸主的野心
《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以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二)曹丕理性与感性兼善并美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至待山阳公以不死,礼遇汉老臣杨彪不夺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可及”。

《诗品》:“率皆鄙直如偶语。

惟“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美瞻可玩。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qiàn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沈德潜评《燕歌行》:“和柔巽顺之意,读之油然相感。

节奏之妙,不可思议。

句句用韵,掩抑徘徊。


《杂诗》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三)曹植才高八斗,任性放纵。

前期意气风发,后期郁郁不得志。

《诗品》:“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
“什么是骨气奇高?所谓骨者,是叙述的口吻和结构,也就是说把内容的情意与表现的文字结合到一起,使它能够站得住。

所谓气者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气势的力量。

这气和骨是结合在一起的。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yǔ、应瑒、刘桢)与蔡琰
王粲《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gòu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
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蔡琰《悲愤诗》(节选)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掠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捶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陈琳《游览》(之二)
高会时不娱,羁客难为心。

殷怀从中发,悲
感激清音。

投觞罢欢坐,逍遥步长林。

肃肃山谷风,默默山路阴。

惆怅忘旋返,嘘唏涕沾襟。

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

问子游何乡,
戢翼正徘徊。

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远行蒙霜雪,
毛羽日摧颓。

常恐伤肌骨,殒身沉黄泥。

二、正始诗歌(233——264)
政局:假禅让之名而行篡逆之势
曹丕(魏文帝220)——曹睿(魏明帝226)——曹芳(魏齐王239——253,其中240—248为正始)——曹髦(高贵乡公254)——曹奂(魏元帝260)——司马炎(晋武帝265)
玄学的思潮: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迄至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

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涂矣。


阮籍
《诗品》:晋步兵阮籍其源出於《小雅》。

无雕虫之功。

而《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洋洋乎会於《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

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颜延年注解,怯言其志。

《昭明文选》李善注: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

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沈德潜《古诗源》:阮公《咏怀》,反复凌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中,令读者莫求归趣,此其所以为阮公之诗也。

必求时事以实之,则凿矣。

《咏怀诗》(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诗》(其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咏怀诗》(其三)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嵇康
《答二郭》
祥观凌世务,屯险多忧虞。

施报更相市,大道匿不舒。

夷路植枳棘,安步将焉如。

权智相倾夺,名位不可居。

鸾凤避罻罗,远托昆仑墟。

庄周悼灵龟,越搜畏王舆。

至人存诸己,隐璞乐玄虚。

功名何足殉,乃欲列简书。

所好亮若兹,杨氏叹交衢。

去去从所志,敢谢道不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