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跨国公司理论
跨国公司理论(第三章)[1] 2
2021/7/13
• 1979年,中美恢复邦交的三个小时之后,可口可乐宣布进入 中国,成为第一个重回中国的美国消费品品牌。之后的第三 个星期,第一批可口可乐产品从香港经广州运到了北京。 1981年,百事公司也与中国政府签约,宣告了投资中国历程 的开始。当时在中国老百姓的眼中,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只 是摆在商场橱窗里象征着美国文化的奢侈品,如今它们早已 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2021/7/13
3.企业选择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的原因 为什么不是选择出口或许可证交易: ①东道国关税壁垒阻碍企业通过出口扩大市
场。 ②技术等资产不能像其他商品样通过销售
获得全部收益。
2021/7/13
(四)评价
➢ 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国际间资本流动导致对外直 接投资的传统贸易理论框架,突出了知识资产和 技术优势在形成跨国公司中的重要作用。因而, 垄断优势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对西方学 者产生过较深刻的影响。
• 所谓寡占,是指由少数大企业组成,或者几家大企业占统治 地位的行业或市场结构。在这种行业或市场中,每一家大企 业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任何行为都会影响到其他几 家企业。因此,在寡占市场结构中,寡头企业的行为具有相 互依赖性。为了防止竞争对手首先采取行动而得到好处,避 免对方的行动给自己带来风险,寡占企业往往提前采取某些 行动以保持彼此之间的力量均衡。这种行为就叫寡占反应。 尼克博克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是一种寡占反应, 他的理论因此被称为“寡占反应论。
《国际经济合作》 第三章 跨国公司
三、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是技术转让的重要方式
(一)对独资或控股子公司的内部技术转让 (二)对非控股合资企业的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 (三)在东道国进行的R&D投资 (四)对海外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 (五)非股权安排(投资)等其他形式
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让技术的特点
(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让技术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 一种技术转让方式
第三章 跨国公司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述
一、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萌芽阶段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逐渐发展阶段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的迅猛发展阶段
二、跨国公司的概念与类型
(一)跨国公司的概念 1.结构标准 2.业绩标准 3.行为标准
(二)跨国公司的类型
三、跨国公司的特征
一、跨国公司参与国际技术转让的原因分析
(一)国际技术转让是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二)技术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技术更新加快 (三)扩大商贸机会,抢先占领东道国市场 (四)利用所在国资源,增强竞争力司的技术转让策略和技术保护形式
(一)技术转让策略 转让时机策略 国家类型策略 转让方式策略 股权差别策略 以技术换市场策略
(二)转让的技术多为核心技术,能够提高东道国子公司的 竞争力
(三)转让的技术实用,适合当地消费者需要 (四)将技术在内部无偿(或以优惠价格)转让,以支持子
公司发展 (五)以技术换市场
(一)国际化经营战略 (二)在全球战略指导下的集中管理 (三)明显的内部化优势 (四)以直接投资为基础的经营手段
四、跨国公司的作用 五、当前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动向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
一、法律组织形式
(一)母公司 (二)分公司 (三)子公司 (四)联络办事处
跨国公司理论第三章幻灯片资料
➢ 鉴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均做出了巨大贡 献,有时又将该理论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 ”(H-K Tradition)。
2020/8/18
• 艰难发展最初在烤鸭厂里制可乐
喝可口可乐曾被争议是否为卖国主义。早在1927年, 可口可乐就已经进入了当时的经济中心上海。因此,1979 年可口可乐最初希望将生产线安排在上海。消息一出,便 遭到反对声音——“卖国主义”、“洋奴哲学”、“引进 美国生活方式”、“打击民族工业”,种种声音一起向上 海市政府压来。无奈之下,可口可乐将进入中国内地迈出 的第一步放在了北京。当时任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 部门经理的佟志广回忆,当初中粮公司只希望小规模引进 “试水”,甚至只想在北京设小规模的装瓶厂,于是把厂 址选在了丰台五里店中粮北京分公司的一个烤鸭厂里,烤 鸭厂腾出一间厂房放置可口可乐瓶装线。
第三章 跨国公司理论
• 开篇案例 • 学习目标 • 正文
2020/8/18
开篇案例
从“两乐”“水淹七军”看可口可乐在华发 展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初期,由于当时中国长期受到 计划经济的束缚,市场一经开发,消费品的需求空前旺盛,企业 如雨后春笋,蜂拥而起。企业只要能够生产出产品就有销路,商 品处于卖方市场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中国市场营销从无到有, 学习西方先进经验,逐步发展的阶段。就饮料业而言,1981年可 口可乐、百事可乐进入中国,八十年代中国市场中国大地掀起了 碳酸饮料热,当年全国实力最强的八大老国有碳酸饮料厂家是: 重庆的天府可乐、广州的亚洲汽水、北京的北冰洋饮料,山东的 崂山可乐、河南的少林可乐,上海的正广和、沈阳的八王寺汽水 厂、天津的山海关。但是,“两乐”凭借凌厉的市场攻势在碳酸 饮料市场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国产碳酸饮料节节后缩,兵败如 山倒。当时,国产八大饮料中只剩上海的正广和还没有被“洋化 ”2,020这/8/就18 是被我们称之为“两乐水淹七军”的饮料事件。
第三章跨国公司ppt课件
• 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 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 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 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 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 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 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 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即价值链。
➢ 企业要保持自身的垄断优势,关键就要保持 “价值链”战略环节上的垄断优势。
➢ 企业跨国经营,实际也是企业的价值链在地理 上的拓展。价值链的地理布局,即决定企业内 部的价值活动,哪些应当安排在国内,哪些应 当安排在国外,它直接影响到企业,跨国经营 的业绩。
21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 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 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 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22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9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一战前跨国公司的雏形
➢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是到19世纪后半期 才形成的。
➢形式:制造业投资 ➢刺激早期跨国公司出现的因素:
跨国公司现象的理论解释
➢2020年6月25 ➢第二章 跨国公
第一节 以国际贸易学说为基础 的跨国经营理论
• 以国际贸易学说为基础的跨国经营理论,是属于宏观 分析的理论,即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国如 何优化贸易结构、如何按照产品的价值含量在国家之 间转移生产活动、如何转移边际产业和如何最大化增 加一国的总体效用等问题。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产 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比较优势投资论。
➢2020年6月25 ➢第二章 跨国公
20世基础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资本和劳动力禀赋的差异, 决定了不同国家利率的不同,从而造成了国际间的资 本流动。因此,也能解释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
二战后,经济学家将国际贸易理论直接运用于对国际 直接投资的分析,创立了利润差异论,即直接投资资 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反映了各国间收益率的差异。
➢2020年6月25 ➢第二章 跨国公
(1)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
展的战略重点选择,敏锐地观察分析世界各国的经验和 现实,针对古典比较优势学说的静态缺陷,提出了对战 后日本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是 对李嘉图静态比较优势学说的一个突破性发展。 其理论实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 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是可以通过努力加以 创造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如日本资源短缺,但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资源的 丰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却决于政府的政策。
➢ 从国际市场和国内产业联系等更广泛的范围考察比较 优势的动态性、扩张性等特征。因此,这是一个对古 典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补充与发展。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分为
导入期(Introduction) 增长期(Growth) 成熟期(Mature) 衰退期(Decline)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二、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
成熟期
销 售 额
增长期 导入期
衰退期
时间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 创新期 新产品刚进入市场,在创新企业所在国家及
管理优势、原材料 ➢ 政府保护:公共采购渠道的垄断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理论核心内容: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具 有特定的垄断优势,通过FDI,其垄断优势 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打败东道国同类企业 成为寡头垄断厂商。
简而言之,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不 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可能是出于 寡占竞争的需要。
(2)把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区别开来; (3)可以很好的解释跨国公司的横向与纵向投资。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 消极方面: (1)“世界经济将变得越来越像美国经济,即大
公司遍布整个大陆,渗透几乎每个角落”。 (2)无法解释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
行为; (3)没有涉及区位选择的问题。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案例分析:
v “地利”——在中国南北方各选择一个合作伙 伴。
v 南北两家合资公司, 生产不同品牌的轿车, 相 互竞争, 这样就给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
v “大众集团”通过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南北 两翼钳型攻击中国汽车市场, 攻击丰田、通用 等“美日军团”, 可谓占了地利之便。
(二)按经营项目的重点划分: ●资源开发型的跨国公司主要以采矿业、石油开
国际投资学三跨国公司
• 则,什么是跨国公司的国外分支机构? • 国外分支机构可以是联合企业,也可以是非联合
企业。 •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将子公司、附
属企业和分公司统称为国外分支机构。 • 子公司是指另一个实体直接拥有超过一半的股东
表决权,有权指派或撤换大多数行政、管理和监 督人员的设在东道国的联合企业。 • 附属企业是指投资公司拥有总数最少10%,但不 超过50%的股东表决权的设在东道国的联合企业。
12
• 3.经营管理特征上的界定
• 这是从企业具体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来 判定划分跨国公司的标准。
• 首先,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层必须具 备全球性的经营理性.最高主管不能只关注 某一国家或地区中该企业的活动,而应关 注所有的国家或地区,即作为“国际企业 家”来平等对待世界各地为该企业提供的 最佳机会,完全以世界性的经营态度来规 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8
• 跨国公司是由母公司及其国外分支机构组 成的联合或非联合的企业。母公司被定义 为通常以拥有股本金的方式来控制在其本 国以外国家的其他实体资产的企业。拥有 联合企业10%或10%以上普通股或表决权 的股本金或非联合企业的等量资本金,通 常被认为是控制这些企业的门槛值。
19
• In WIR, subsidiary enterprises, associate enterprises and branches – defined below – are all referred to as foreign affiliates or affiliates.
9
• (1).是指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形成的对国外分支 机构拥有实际控制权的股权比重大小。目前,国 际上对这一股权比重的最低限额并没有统一标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认为, 在所投资企业中拥有25%或更多的投票股,可以 作为控制所有权的合理标准。美国商务部则将此 标准定为10%以上。加拿大和日本把持有50%或 更多的投票股份才视为“存在控制”。其他如英、 法、德、意等工业国家的法律对此也有类似规定。
跨国公司理论(全)
一、利润差异论
▪ (四)理论评价 ▪ 利润差异论现在很少被提及的一个重要原
因是,它无法解释现实中有关对外直接投 资的真实现象。 ▪ 例如:某些落后国家虽然利润很高(表现 为利率高),但很少有跨国公司去投资( 也许风险同样很高);美国等部分发达国 家虽然利率极低,却有很多跨国公司愿意 前往投资。
二、曼德尔国际货币资本投资理 论
▪ ==当某产品最先在创新国被发明和生产出来 ,其它国家均还没有;当某产品在某国衰退 ,但其它一些国家并未衰退。
4.不同技术水平国家的分类
▪ 弗农把世界分为三类国家: ▪ 创新国家——最发达国家(美国),开始最先进行技
术创新,发明、生产并消费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
▪ 发达国家——(欧、日)开始没有掌握创新国的技术 ,不生产、不消费;早期开始从创新国进口消费;中 期掌握生产技术自己生产、消费(减少从创新国进口 );后期出口到创新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最后自己 不生产,从发展中进口;
▪ 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 ,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 、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 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 衰退的阶段。
3.不同国家同一产品的生命周期不一样
▪ 弗农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 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 ,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 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 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 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 资的变化(进而决定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 (一)理论概述
▪ 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曼德尔提出,从国际贸 易与跨国投资相互关系的角度解释FDI的原 因,进而解释跨国公司产生发展原因的理 论。
二、曼德尔国际货币资本投资理论
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理论
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理论1. 引言跨国公司(MNCs)是指在一个或多个国家进行业务活动的公司。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变得越来越普遍。
国际投资理论是研究跨国公司如何进行国际投资决策的理论框架。
本文将探讨几种主流的国际投资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
2.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关注跨国公司为了获得利润而进行跨国投资的动机和方法。
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于18世纪提出。
该理论认为,国家应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其相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相对劣势的产品。
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行为可以解释为寻求更高效的生产和全球资源配置的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较优势理论逐渐演变为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不仅仅是出口和进口不同产品,还包括相似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的贸易。
该理论将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视为一种寻求规模经济和专业化优势的策略。
3. 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是由理查德·考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投资时,主要考虑的是合同成本和交易成本。
合同成本是指跨国公司与外部供应商进行交易所需的成本,而交易成本是指通过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可以减少的成本。
根据内部化理论,当合同成本高于交易成本时,跨国公司将倾向于在公司内部进行生产,而不是与外部供应商交易。
因此,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行为可以解释为一种内部化的策略,旨在降低合同成本和交易成本。
4. 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市场无法提供有效的资源配置,因此需要政府干预。
在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中,市场失灵可能是促使跨国公司进行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市场失灵可以表现为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或外部性等。
跨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投资来利用不同市场的优势和补充。
例如,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在低成本国家进行生产,然后再在高成本国家销售产品,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5. 结论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理论提供了解释为什么跨国公司选择进行国际投资的理论框架。
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介绍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和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简称MNC)是国际经济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基础、动因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的定义和理论基础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进行投资,通过获得股权或控制权来在投资国家或地区直接进行经营活动。
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1.内部化理论:根据内部化理论,企业选择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是为了通过直接控制海外市场来获取竞争优势,并将垂直整合整个供应链,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益。
2.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原因,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因此,企业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可以直接控制生产要素,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资源基础理论: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企业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可以获取特定资源和技术,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之间分散投资,可以充分利用各国的资源和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跨国公司的定义和发展动因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以上国家开展业务的企业。
跨国公司的发展动因主要包括市场扩张、资源获取和资源整合:1.市场扩张:跨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开展业务,可以实现市场的扩张和多元化。
进入新市场可以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和收益。
2.资源获取:跨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投资,可以获取各国的资源,如原材料、劳动力、技术等。
这些资源可以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降低成本。
3.资源整合:跨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之间分散投资,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例如,利用低成本的劳动力生产产品,再以较高价格销售到其他国家。
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流动: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第三章 跨国公司概述
2010全球500强中国公司
• 首先,中国上榜公司再创新高,达到54家,新上榜的有12家,它们分 别是:东风汽车公司 (第182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348 位),神华集团(第356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第371位),平 安保险(第383位),华润集团(第395位),华为公司(第397位)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第412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428 位),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第431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第477位)和宏碁公司(第487位)。得益于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应 对金融危机一系列举措,中国经济在2009年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中国(除台湾)的GDP占全球的 比重也增至8.47%,而这与中国公司总营业收入在世界500强的排行 榜的比重是基本相称的:46家上榜的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的公司总营 业收入为19,460亿美元,占排行榜总营业收入的8.43%。毫无疑问, 正是因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了在500强排行榜上的中国公司 越来越多。
巴拿马利比坦克亚百慕大列支敦士登巴拿马利比坦克亚百慕大列支敦士登英属维尔京群岛卢森堡开曼群岛直布罗英属维尔京群岛卢森堡开曼群岛直布罗陀巴哈马格林纳达瑞士香港马恩岛陀巴哈马格林纳达瑞士香港马恩岛和瓦努阿图等和瓦努阿图等巴拿马利比坦克亚百慕大列支敦士登巴拿马利比坦克亚百慕大列支敦士登英属维尔京群岛卢森堡开曼群岛直布罗英属维尔京群岛卢森堡开曼群岛直布罗陀巴哈马格林纳达瑞士香港马恩岛陀巴哈马格林纳达瑞士香港马恩岛和瓦努阿图等和瓦努阿图等百慕大是一个典型的避税港不征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不征普通销售税
这几个公司分别来自哪个国家?
• • • • • • • • • • • • 必胜客 德芙巧克力 宝洁 联合利华 宝马 汇丰 麦德龙、沃尔玛 诺基亚、摩托罗拉
跨国公司理论word版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折衷理论包容了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三个要素变量,以三个要素的组合情况判断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条件,同样也是跨国公司进行FDI的理性动因。
所有权特定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的而他国企业没有或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规模经济等方面的优势。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另一是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
区位特定优势是东道国拥有的优势,企业只能适应和利用这项优势。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如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方便等;另一是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法规灵活等形成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等。
内部化优势,指企业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能拥有的优势。
也就是说,企业将拥有的资产通过内部化转移给国外子公司,可以比通过交易转移给其他企业获得更多利益。
内部化的根源在于外部市场失效。
邓宁把市场失效分为结构性市场失效和交易性失效两类,结构性市场失效是指由于东道国贸易壁垒所引起的市场失效,交易性市场失效是指由于交易渠道不畅或有关信息不易获得而导致的市场失效。
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
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
如果企业只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
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法成功。
折衷理论的分析过程与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导致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该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
二是所有权优势还不足以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还必须引入内部化优势才能说明对外直接投资为什么优于许可证贸易。
第三章 跨国公司理论(整体)
5.产品生命周期的4个阶段
第三阶段:成熟期: 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 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 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此时,产 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 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 争的加剧,导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之间不得 不加大在产品质量、花色、规格、包装服 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 成本。
(一)理论概述 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曼德尔提出,从国际贸 易与跨国投资相互关系的角度解释FDI的原 因,进而解释跨国公司产生发展原因的理 论。
二、曼德尔国际货币资本投资理论
(二)理论假设 曼德尔的分析基于以下假设: (1)假设存在A、B两国,其资本密集程度不同,A 国的资本相对丰富,B国则相反; (2)假设各自只生产两种商品:商品X及商品Y (3)设商品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Y为资本密 集型产品。 (4)生产函数上完全符合赫克歇尔-俄林-萨缪 尔森(H-O-S)定理的假设条件,即两国有相同 的生产函数(即投入产出技术系数一样,投1个X 得多少产出两国一样)。
一、利润差异论
(二)基本观点 按H-O理论: 1.各国要素禀赋有差异(有的L多,有的K多); 2.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差异; 3.生产成本的差异造成同一产品各国利润不一 样(有的高,有的低,表现为利率); 4.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会使资本从利润 低的国家流向利润高的国家,产生FDI,也就 同时产生了跨国公司; 5.结论:各国利润的差异是跨国公司产生和发 展的原因。
思考
德国大众汽车到中国投资,利用了其什么 垄断优势? 肯德基到中国开店,主要利用什么垄断优 势? 苹果? 可口可乐?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寡占反应论
第三节 跨国公司理论
一、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二、基于技术进行分析的理论
三、其他理论
一、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一)提出 在80年代初期,邓宁(dunning)提出了 从动态角度解释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 直接投资地位的关系的投资发展水平理论。 邓宁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对67个国家1967— 1978年间的直接投资流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 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一国的直接投资 流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英国学者坎特韦尔(John A.Cantwel1)和托兰 惕诺(Paz Estrella Tolentino)在20世纪90年 代初期共同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用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 和地区对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加速增长 的趋势。 坎特韦尔和托兰惕诺主要从技术累积论出发 ,解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活 动,从而把这一过程动态化、阶段化了。
备注:中国2015年人均GNP约7000美元。
四阶段总结
一:所有权、内部化无(流出无),区位无(无流入); 二:所有权、内部化少(流出少),区位多(流入多); 三:所有权、内部化多(流出多),区位多(流入多); 四:所有权、内部化强(流出多),区位强(流入多)。
Hale Waihona Puke 由此可见,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它所拥有的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弱,三个优势 的动态组合及其消长变化决定了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地 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外直接投资越强。
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意 义在于它不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什么 ,而且更强调形成竞争优势所特有的企业创新活动。在拉奥 看来,企业的技术吸收过程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创新活动,这 种创新往往受当地的生产供给、需求条件和企业特有的学习 活动的直接影响。 与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相比,拉奥更强调企业技术引进 的再生过程,即欠发达国家的对外国技术的改进、消化和吸 收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技术的消化、引进和 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中国目前正处于发展跨国公司的起步阶段, 但是其发展中国家的特性决定了其跨国公 司的发展可能有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模式, 因此,本章分析了几个主要发展中国家跨 国公司理论,力求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术语
1. 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H-K Tradition) 2. 垄断优势(Monopoly Advantage) 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4. 寡占反应(Oligopolistic Reaction) 5. 内部化(Internalization )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在拉奥看来,导致发展中国家能够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优势主要 有以下四个因素:
1.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 国家的环境中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国 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在拉奥看来,导致发展中国家能够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优势主要 有以下四个因素:
威尔士认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2、在国外生产民族产品。 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国 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而建立。根据威尔 士的研究,以民族为纽带的对外投资在印 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 湾、香港的投资中都占有一定比例。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威尔士认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四)四个经济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人均GNP处于400-1500美元之间,处 于该阶段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市 场有所扩大,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因而区位优势较 强,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迅速增加,但由于这些国家企 业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然十分有限,对外直 接投资刚刚起步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 于这一阶段。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威尔士认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 型小规模生产技术。 低收入国家商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 是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 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许多发展 中国家正是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 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3、产品低价营销战略。 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生产成本低 、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形成竞 争优势的重要原因,也是抢占市场份额的 重要武器。
小规模技术理论评价
小规模技术理论被西方理论界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跨 国公司研究中的早期代表性成果。 威尔士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 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在理论上给后人提供 了一个充分的分析空间,对于分析经济落后国家企业在 国际化的初期阶段怎样在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是颇 有启发的。
一、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二)主要观点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折衷理论的动态发 展,其中心命题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倾 向,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国所拥有的所 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域优势。并将一国 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结合 起来,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成正比关系(人均GNP越多,国际投资 地位越高,对外投资量越大)。
本章小结
1.本章在回顾跨国公司理论产生背景的基础上, 简要分析了基于国际贸易的跨国公司理论,即利 润差异论及国际货币资本投资理论。 2.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的 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垄断优势理论、 区位理论、内部化理论及折中理论,当然产品生 命周期理论与寡占反映理论、产业扩张理论分别 对美国跨国公司及日本跨国公司的发展也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三、其他理论
除以上几个主要理论以外,还有一些支 持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理论,如规模经济 理论、市场控制理论、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 分散风险论、提高公司形象论等。 但是,这些理论的共同特征是突出强调某一方 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缺乏理论分析应有的 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难以全面解释纷繁复 杂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投资。
第三节 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理 论
一、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二、基于技术进行分析的理论
三、其他理论
一、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一)提出 在80年代初期,邓宁(dunning)提出了 从动态角度解释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 直接投资地位的关系的投资发展水平理论。 邓宁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对67个国家1967— 1978年间的直接投资流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 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一国的直接投资 流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发展中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
在产业分布上,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 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进口替 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 。
发展中对外投资的地理分布特征
从地理扩展看,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受“ 心理距离”的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顺序: 首先是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充分利用种族联系; 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积累,种族因素的重要性下降,逐 步从周边国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直接投资; 最后,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开始从事高科技领域的生产 和开发活动。同时,为获得更先进复杂的制造业技术, 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
结论
在上述两个命题的基础上,该理论的基本 结论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 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 坎特韦尔等人还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 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特征和地理特征。 根据他们的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 外直接投资受其国内产业结构和内生技术 创新能力的影响。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1983年出版了《新跨国 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提出用“技 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 行为。 拉奥深入研究了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 投资动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 尽管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化技术和劳动密集 型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 创新活动。
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意 义在于它不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什么 ,而且更强调形成竞争优势所特有的企业创新活动。在拉奥 看来,企业的技术吸收过程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创新活动,这 种创新往往受当地的生产供给、需求条件和企业特有的学习 活动的直接影响。 与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相比,拉奥更强调企业技术引进 的再生过程,即欠发达国家的对外国技术的改进、消化和吸 收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技术的消化、引进和 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小规模技术理论评价
但从本质上看,小规模技术理论是技术被动论。 威尔士显然继承了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 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使用“降级技术”生产 在西方国家早已成熟的产品。 再有它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 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 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 最后阶段。
英国学者坎特韦尔(John A.Cantwel1)和托兰 惕诺(Paz Estrella Tolentino)在20世纪90年 代初期共同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用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 和地区对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加速增长 的趋势。 坎特韦尔和托兰惕诺主要从技术累积论出发 ,解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活 动,从而把这一过程动态化、阶段化了。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在拉奥看来,导致发展中国家能够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优势主要 有以下四个因素:
4. 从产品特征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往往能开发出 与品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当东道国市场 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技术地方化理论评价
(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 投资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一些新兴工 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投向了发达国家 ,并成为当地企业有力的竞争对手。 如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界面临的重要挑战。
提出
6. 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 7. 全球区位理论(Global Location Theory) 8. 边际产业扩张(Marginal Industry Expansion) 9. 折衷理论(Eclectic Theory) 10.战略优势(Strategic Advantages)
第三阶段人均GNP在2000--4750美元之间的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内 部分企业开始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对外直接 投资迅速增长,这一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和流出 量都达到较大的规模。大多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处于这一 阶段。
第四阶段人均GNP超过5000美元,这一阶段的国家 主要是发达国家,由于它们拥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和内 部化优势,并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来利用东道国的区位优 势.因此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
(三)主要影响因素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 (1)经济发展阶段; (2)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 优势和区域优势。
(四)四个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人均GNP低于400美元,处于这一阶 段的国家,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经济落后,几乎没 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也不能利用国外的区位 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处于空白状态,国外直接投资的 流入处于很低的水平;
基本命题
他们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 1、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说明了 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稳定提高和扩大,这 种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 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与 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的。现有的技术 能力水平是影公司对外投资的形式和 增长速度。
备注:中国2015年人均GNP约7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