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人类孤独死亡生命生死

【摘要】今天人们之所以很难像过去那样平静的面对死亡,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现如今,死亡的过程在很多方面都变的令人嫌恶,及变得更加孤独,更加机械化,更加的缺乏人性,有时候甚至在技术上也更加难以确认真正的死亡时间。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人们不能正确的面对死亡,畏惧死亡。

回顾历史,研究一下古老的文化和民众时,会形成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死亡素来为人所憎恶而且永远都可能为人所憎恶。从心理学角度,这在情理之中。从哲学的角度,中国的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

死亡,这一永恒的话题。没有人能够摆脱开它。

一、对死亡的畏惧

泰戈尔说:“让我别在焦急和恐惧中渴求拯救,而盼望以耐心赢得自由。”往昔年代,流行病夺去了千万人的生命。婴幼儿夭折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家庭都失去过年幼成员,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升,化疗,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使得传染病死亡人数大幅减少。老龄人口不断上升。大夫们要处理的急性病及生命的病症越来越少,而身心失衡、在心理调节和行为方面出问题的病人却与日俱增。一声的会诊室里从未有过这么多出现情绪问题的患者;还有更多的老龄患者不仅要对付衰弱的身体机能和生理局限,还必须面对孤独、隔离和随之而来的种种身心痛苦……说到底,是这些变化助长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可怕的不是有,而是无。自我意识太强的人同样也是不可能完全克服对死亡的恐惧的。周国平说:“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来自对生命的欲望,而生命的欲望又来自生命力,但死亡本身仍然是可怕的,人们到那时只是无力感受这种可怕罢了,而这一点本身又更期可怕。”

二、消除恐惧

泰戈尔说:“我们做过很久的邻居,但是我接受的多,给与的少。现在天已破晓,我黑暗屋角的灯光已灭,召命已来,我就准备启行了。”对于死亡,接受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接受死亡是一个人对死亡正确认识的结果。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人类无休止的欲望。波伏瓦的《人总是要死的》说明:死是必然的,不死是荒谬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欢乐和痛苦,没有生命和魅力。总之,没有死就没有了生的意义。是的,正是剥夺了生的意义的死,一度又是它赋予了生的意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死是必然,正确面对死亡,那么死亡对于我们也就没有畏惧可言,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心理疾病的产生,所以说现代社会缺少的不是医疗技术,而是人们正确的思想认识。对死亡的正确的认识。那么如何正确认识死亡呢?有这样一则故事,一辆卡车朝悬崖猛冲。“刹车!”乘客惊呼。司机回过头来,笑着说:“你们不是想逃避死吗?在这人间,谁也逃不脱一死。要逃避死,只有离开人间。跟我去吧!”卡车跌下悬崖。我醒来了,若有所思。正如司机说的一样,在这个世界上,谁也逃不脱一死。要逃避死,只有离开人间,那么,到头来还是一死。死亡是与生俱来的,这是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没有人能够改变。死,一视同仁地消灭健康和疾病,美丽和丑陋。对于病者和丑者来说,这竟是一种残酷的慰藉。命运有千万不公正,最后却归于唯一的万古不移的公正——谁都得死!从远古时代到现代,宇宙历经无数个日夜的交替,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明产生又灭亡,这都是生死的过程。从我们出生那天起就已经昭示着有一天我们将离开这里,永远!换言之,我们从出生是就进入了人生的倒计时。所以在有限的生存的时间里,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享受,是珍惜。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活着总是有所遗憾,但最大的遗憾是有一天要死去。我们拥有的唯一的时间是现在。拥有了现在,我们也就拥有了过去和未来。死意味着现在的丧失,同时我们也就丧失了过去,丧失了未来,丧失了时间。”

凡物皆无不好,凡意见皆无不对,此《齐物论》之宗旨也。推而言之,则一切存在之形式,亦皆无不好。所谓死者,不过吾人自一存在之形式转为别一存在之形式而已。如吾人以现在

所有之存在形式为可喜,则死后吾人所得之新形式,亦未尝不可喜。——冯友兰。从这个角度讲,死亡只不过是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变,冯友兰先生认为万物都只是存在的一种形式如果我以生为快乐那么死亡也应该令我们高兴,死亡之不过是我们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罢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死亡就更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三、死亡。人生的终点,生命的起点。

如果只是从个体的人来讲,那么死亡,只不过意味着我们个体生命的终止,不再延续。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讲,个体的死亡却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诞生,每一个生命的死亡,必定会有另一个生命的诞生。这样,使得人类无限的延续下去。“死是永恒的叹息。他正从书架上挤得紧紧的书册的缝隙里透露出来,写这些书和发这些叹息的文豪哲人如今都已经长眠地下,用死的事实把他们的死的叹息送到我们心里”没错,先哲们死去了,但他们的死的叹息将会永远延续下去。

死是哲学、宗教和艺术的共同背景。在死的阴郁的背景下,哲学思索人生,宗教超脱人生,艺术眷恋人生。

我最生疏的词:老。我最熟悉的词:死!尽管我时常沉思死的问题,但我从不觉得需要思想防老养老的事情。

参考文献:周国平《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罗斯《论死亡和濒临死亡》广东经济出版社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