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环境标准

合集下载

简述环境标准的概念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简述环境标准的概念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环境标准的概念及作用简介环境标准是一种为了保护环境、规范环境管理行为的参考准则,它由政府、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等制定并推行。

环境标准可以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评估指标、监测方法、行业规范等,它们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调控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标准的作用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环境质量环境标准制定了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和指标,可以限制污染物的排放、确定污染物浓度的限值、规定环境因子的标准等。

这些标准有助于维护环境的基本质量,保护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2. 规范环境管理行为环境标准对于环境管理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它们可以规定企业、单位、个人在生产、经营、生活等各个环节中应该遵循的环境管理要求,包括资源利用、废物排放、能源消耗、环境监测等方面。

通过遵守环境标准,可以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环境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 促进环境技术创新和升级环境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对于推动环境技术的创新和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标准的要求可以激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动力,鼓励他们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型的新技术、新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4. 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环境标准是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媒介。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标准可能存在差异,通过制定和对比标准,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可以参照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资源共享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环境标准的分类环境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要素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环境标准分类:1. 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标准是指用于评估和管理大气环境质量的一系列指标和限值,例如气体浓度、颗粒物浓度、光化学污染物等。

2. 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指对水体质量进行评估和管理的规定,包括水中各种物质浓度、溶解氧、PH值、水质等级等。

3. 土壤质量标准土壤质量标准是针对土壤环境进行制定的一系列评价指标和限值,包括土壤污染物浓度、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引言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指标的集合。

它是基于对环境影响的科学研究和评估,通过设定合理的限制和要求,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福祉。

1. 环境质量标准的意义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产生以下重要意义:1.1 保护公众健康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公众的健康。

通过科学评估和设定合理的标准,可以降低人类暴露于有害物质和污染环境的风险,减少各类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生。

1.2 促进环境保护环境质量标准的设定不仅仅是为了人类福祉,也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

合理的标准可以促进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减少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自然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1.3 维护社会稳定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

合理的标准和规定可以有效管理污染物的排放和利用,避免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2. 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1 科学性原则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应基于科学研究和评估,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应充分考虑有害物质的毒性、暴露途径、敏感人群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标准。

2.2 经济可行性原则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应考虑经济可行性。

标准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成本,因此应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确保标准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2.3 公众参与原则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公众对标准的参与度。

公众的参与可以提高标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加标准的可接受性。

3. 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3.1 大气环境标准大气环境标准主要涉及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浓度限制。

例如,对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要求和空气质量标准。

3.2 水体环境标准水体环境标准主要涉及水质和水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

例如,对于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水质标准和污染物排放限制。

3.3 土壤环境标准土壤环境标准主要涉及土壤质量和土壤污染物的控制要求。

电子产品生产环境要求

电子产品生产环境要求

生产环境要求第一章总则1 为确保生产秩序,保证各项生产正常运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本公司的发展,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章生产环境的要求1 生产车间必须保持环境通风、整洁和无腐蚀性气体,符合“5S”要求。

空调环境下,要有一定的新风量,以保证人体健康。

2 生产车间温湿度规定按Q/ZK-ZG-005《工作场地温湿度规定》执行;仓库温湿度规定按Q/ZK-Z3-001A-2012《库房管理制度》执行。

3电源电压和功率要符合设备要求:电压要稳定,一般单相AC220V(±10%,50/60HZ),三相AC 380V(±10%,50/60HZ)。

如果达不到要求,需配置稳压电源,电源的功率要大于功耗的一倍以上。

4 厂房内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理想照度为800LUX~1200LUX。

至少不能低于300LUX,低照明度时,在检验、返修,测量等工作区应安装局部照明。

5静电防护:①接地。

人体通过正确佩戴防静电手环接地。

生产车间、工具和室内所用设备均进行接地。

②增湿。

采用湿拖檫地面或洒水、加湿器等方式来提高环境的湿度。

第三章员工管理规定1 上班时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不穿工作服不得进出车间。

2 车间人员有责任加强生产现场环境管理,随时保证场地整洁、设备光洁,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3 车间员工和外来人员进入特殊工作岗位应遵守特殊规定,确保生产安全。

4 禁止在车间吃饭、吸烟、聊天、嬉戏打闹,吵嘴打架,私自离岗,窜岗等行为,吸烟要到公司指定的地方或大门外。

5 作业时间谢绝探访及接听私人电话.禁止带小孩或厂外人士在生产车间玩耍或滥动车间设备,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自行承担。

6 任何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烂、毒品、浓气味等违禁物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之物品进入车间;不得将产品(或废品)和私人用品放在操作台或流水线上。

7 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产品生产工艺或装配方法。

检测站环保整改措施

检测站环保整改措施

检测站环保整改措施检测站环保整改措施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检测站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检测站可以采取的环保整改措施,包括车辆排放监测、废气治理、废水处理等方面。

第一章引言1.1 背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车辆尾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对检测站的环境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

1.2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一些检测站可以采取的环保整改措施,以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相关环境标准2.1国家环保标准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饮用水卫生标准》,车辆尾气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

2.2地方环保标准一些地方还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检测站需要根据当地的标准进行尾气排放监测。

第三章车辆排放监测3.1设备要求检测站需要配备先进的尾气排放监测设备,以确保准确测量车辆尾气的排放浓度。

3.2人员培训检测站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尾气排放监测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四章废气治理4.1减少废气排放检测站可以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车辆在站内的怠速时间,从而减少废气排放。

4.2废气处理设备检测站可以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如喷淋冷却器、活性炭吸附器等,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

第五章废水处理5.1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检测站需要建立污水收集系统,并将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以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

5.2污水处理设备检测站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以保证达到排放标准。

第六章其他环保措施6.1能源消耗和节约检测站可以通过节约能源,如合理安排用电,选择高效节能设备等方式,减少能源消耗。

6.2噪声和振动控制检测站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噪声和振动,例如使用隔音材料和减振设备。

6.3环保宣教检测站可以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车主和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

第七章结论综上所述,为了减少检测站对环境的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整改措施,包括改善车辆排放监测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废气和废水的处理以及其他环保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导言为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2.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环境保护活动及相关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噪声和振动、固体废物等方面的保护。

3.术语和定义3.1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工作。

3.2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是指地球表面以及半室外空间的气体组成、温度、湿度、压力、气流、能见度等因素的总体。

3.2.1 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源是指由人为活动释放的对大气环境具有污染、破坏作用的物质或者物理因素。

3.2.2 大气质量大气质量是指空气中各种污染物浓度及其组成、粒径分布、气象条件等指标的总和。

4.大气环境保护4.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4.1.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传输、转化、沉降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

4.1.2 大气环境质量目标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气候条件等进行限制和要求。

4.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4.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综述对不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进行总结和说明。

4.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分类和限值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性和环境质量目标,制定不同分类和限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大气污染防治法》3. 《水污染防治法》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

2.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

3. 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关于水污染防治的法律。

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关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法律。

《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全文及起草说明

《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全文及起草说明

附件2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9年10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8)第二章环境质量类标准 (10)第三章污染物排放类标准 (12)第四章环境监测规范类标准 (13)第五章环境基础类标准 (15)第六章环境管理规范类标准 (17)第七章地方生态环境标准 (17)第八章标准实施评估及其他规定 (21)第九章附则 (22)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加强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生态环境标准的制定、备案、实施,以及对实施生态环境标准的监督和评估。

第三条【标准制定主体】为防治环境污染、防控环境风险、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生态环境标准,统一规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第四条【标准分类和执行范围】生态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和地方生态环境标准。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类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类标准、国家环境监测规范类标准、国家环境基础类标准和国家环境管理规范类标准,在全国范围或标准指定区域内执行。

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类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类标准和地方其他生态环境标准,在颁布该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范围或标准指定区域内执行。

有地方标准的地区,应当依法优先执行地方标准。

第五条【发布形式和法律效力】国家环境质量类标准和污染物排放类标准等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以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形式发布。

法律、行政法规未明确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以推荐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形式发布。

地方环境质量类标准和污染物排放类标准等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强制执行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以强制性地方标准的形式发布。

法律、行政法规未明确规定强制执行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以推荐性地方标准的形式发布。

环境标准的定义

环境标准的定义

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具体讲,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度、监测方法,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环境标准还可以按不同的角度与层次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1、以人为本2、科学性、政策性制定环境标准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体现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符合我国国情,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使标准的依据和采用的技术措施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切实可行。

3、以环境基准为基础,与国家的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4、综合效益分析,实用性、可行性5、因地制宜、区别对待6、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7、采用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8、便于实施和监督。

分类和分级1、环境标准的分类我国环境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六类。

[4] 2、环境标准的分级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和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等只有国家标准,并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

常用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4、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5]环境标准制订环境标准体现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环评 2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

环评 2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

2023年1月1日星期日
第二章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
2
2.1.1 环境法规的构成
2.1.1.1 法律 (2)环境保护综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综合法及环境保护具体工作中遵照执 行的基本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后的版本,分为总则、监督管理、 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信息公开和公 众参与、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七章七十条。
▪ 在法律层次上,无论是综合法、单行法还是相关法, 其中有关环境保护要求的法律效力是等同的。
▪ 如果法律规定中出现不一致的内容,按照发布时间的 先后顺序,遵循后颁布法律的效力大于先前颁布法律 的效力。
▪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的地位仅次于法律,部门行 政规章、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性环境规章均不得违 背法律和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地方政府规 章只在制订本法规、规章的辖区内有效。
2.1 环境法规-1
2.1.1 环境法规的构成
我国建立了以法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政府部门 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环境标准、环境保护 国际条约组成的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2.1.1.1 法律 (1)宪法 第九条第二款:“国家保障资源的合理利 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 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二十六条第一款: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 他公害”。
该法明确了21世纪环保工作的指导思想,规定了环 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具体要求。第十九条:“编制有关开 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 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 目,不得开工建设”。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地三域” 指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 划。 “十专项”是指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 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分级审批
分级审批的依据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 规定》。2009年1月6日颁布。
(2)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 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 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
《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9821-2005 )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
(1974)、德国(1976)、印度(1978)、菲律宾(1979)、
泰国(1979)、中国(1979)、印尼(1979)等建立了环境影
响评价制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引入和确立阶段(1973~1979年 )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引入我国; 1978年12月31日,中发[1978]79号文件批转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具体的23个大类,同时该目录依法将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 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 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确定为环境敏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需要进行环境影 响评价的规划实行分类管理 。明确要求对“一地三域” 规划及“十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当编制该规划有
提高和拓展阶段(2003年至今)
2003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使环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和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环境保护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层级体系进行管理,具有强制性、约束性和指导性。

第二章制定和修订第三条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应当依据科学原理,参考国内外科学技术进展和相关经验,经过科学论证、实地调查和试验验证,广泛征求意见,听取专家评审,并依法履行公告程序。

第四条制定和修订环境保护标准应当明确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形成科学决策和合作共识。

第五条制定和修订环境保护标准应当综合考虑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社会可接受度和资源承载能力,确保标准既具备可操作性又具备可实施性。

第六条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应当根据环境问题的特点,分别确定土壤环境标准、大气环境标准、水环境标准和噪声环境标准等,形成专业分类和系统化框架。

第三章公示和实施第七条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和修订完成后,应当向社会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环境保护标准的实施,应当在标准颁布后一定时间内,逐步进行推行,确保相关单位和个人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第九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环境保护标准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对标准内容和实施要求的解释和培训,提高各方面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第十条违反环境保护标准的,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补救。

第四章监督检查和评估第十一条环境保护标准的实施,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标准的实施效果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及时经验和教训,并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违反环境保护标准的单位和个人,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将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环境保护标准的违法行为,有权向环保部门举报,环保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办法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环境标准的定义

环境标准的定义

环境标准的定义环境标准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设定的规范和要求。

它是对环境质量、环境管理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和控制的基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

环境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标准通常包括大气环境标准、水环境标准、土壤环境标准等内容。

大气环境标准主要涉及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水环境标准则规定了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限值,如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

土壤环境标准则关注土壤中重金属、农药、有机物等污染物的限值。

这些环境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环境标准的制定通常是基于科学研究和实际调查数据,结合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来确定的。

在制定环境标准时,需要考虑到环境质量的保护、人类健康的需求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环境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等多方面因素,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环境标准的执行和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环境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和修复。

同时,对环境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可以有效地推动各方面的责任落实,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环境标准的定义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设定的规范和要求。

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同时,对环境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能够共同维护好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

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
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而制定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在环
境管理中起着甄别的作用,可用来评价分析仪器、鉴别其灵敏 度;评价分析者的技术,使操作技术规范化。 水质 化学需氧量 GSBZ50001-88
空气质量 氮氧化物标准样品
GSBZ50015-8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199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GB12348-2008) (GB12523-90)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1997)
……
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 Nhomakorabea境质量标准
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
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 性规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 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章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范 围、内容、审查程序,审批时限、权限和执法主体,明确了 违法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对强化建设项 目环境管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提高环评质量、 规范环评市场和今后的环保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土壤质量 词汇

环境标准的分类

环境标准的分类

环境标准的分类环境标准是对环境质量、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是保障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根据其内容和适用范围的不同,环境标准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对环境标准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环境标准。

一、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质量要求和评价方法的规定。

根据不同环境要素的特点和污染物的种类,环境质量标准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过设定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保障了环境质量,维护了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二、环境管理标准。

环境管理标准是对企业、单位等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环境保护要求和管理规定。

环境管理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清洁生产标准、资源节约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过规范组织的环境管理行为,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是对特定环境保护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标准、水污染防治标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过规范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和运行,保障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生态环境标准。

生态环境标准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要求和规定。

生态环境标准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标准、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自然保护区管理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促进物种多样性的维护,维护了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五、其他环境标准。

除了以上几类环境标准外,还有一些特定领域的环境标准,如环境信息公开标准、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过规范环境信息公开、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促进了环境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总结。

环境标准的分类涵盖了环境质量、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于保障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各类环境标准相互配套,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撑。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ppt课件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ppt课件
22
应对六大挑战应遵循七大原则
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 全力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 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需求; 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 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和生态服务能力; 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可持续发展瓶颈的突破; 始终调控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23
二、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7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 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4.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 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
保护。 6.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 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 健全环境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10. 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越高。
低水平的人类发展:HDI≤0.500 中等水平的人类发展:0.500<HDI<0.799 高水平的人类发展:HDI≥0.800
19
20
二元结构系数 是衡量城乡经济差距的一个指数。 二元结构系数=城市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农
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此指数越小 ,表示城乡差距越小 。当前为 3.0,
27
3.限制和禁止发展的行业政策
199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要求在1996年9月30日前,对小造纸、小制革、小染料厂及土 法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铅锌、炼油、选金和农药、漂 染、电镀、石棉制品、放射性制品等“15小”企业实行取缔、 关闭或停产。
1999年6月5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机械工 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严重污染环境(大气)的淘 汰工艺与设备的通知》,规定了15种污染工艺和设备的淘汰期 限和可替代工艺及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一:【正文】一、总则1.1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的,旨在规范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2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环境保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二、大气环境保护标准2.1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2.1.1 煤烟、焦炉煤气等燃烧污染物排放限值2.1.2 工业废气排放限值2.1.3 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2.2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要求2.2.1 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技术要求2.2.2 外排气体排放监测技术要求三、水环境保护标准3.1 水体污染物排放限值3.1.1 工业废水排放限值3.1.2 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限值3.1.3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限值3.2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要求3.2.1 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要求3.2.2 水污染监测技术要求四、土壤环境保护标准4.1 土壤污染物排放限值4.2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要求五、附件附件1:大气环境保护示意图附件2:水环境保护示意图附件3:土壤环境保护示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法,旨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煤烟、焦炉煤气等燃烧污染物:指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煤烟、焦炉煤气等气体排放物。

3.工业废气排放限值: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的最高限值。

4.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指机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的最高限值。

【文档结束】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大气环境保护示意图附件2:水环境保护示意图附件3:土壤环境保护示意图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煤烟、焦炉煤气等燃烧污染物3.工业废气排放限值4.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二:【正文】一、总则1.1 本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行业、各领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空气、水、土壤等方面。

环境标准的定义

环境标准的定义

环境标准的定义环境标准是指对环境质量、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制定的规范和要求。

它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确保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而设立的一系列准则。

环境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环境行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

首先,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管理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对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质量的规定,它是衡量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环境管理标准是对企业、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对环境的管理和控制要求的规定。

环境保护标准是对环境保护设施、环境保护工程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

其次,环境标准的制定需要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环境标准的制定应当依据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分考虑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保护需求。

同时,环境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

另外,环境标准的实施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监督。

环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需要企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

最后,环境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环境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环境保护需求和挑战。

同时,环境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需要不断加强,确保环境标准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总之,环境标准的定义是对环境质量、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制定的规范和要求。

它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确保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而设立的一系列准则。

环境标准的制定需要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监督,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

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

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第一章引言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是指对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总称。

环境法规主要是由国家、地方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用来管理和保护环境的行为。

环境标准则是针对不同环境领域制定的技术标准,用来规定和指导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第二章环境法规2.1 国家环境保护法国家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主要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的机构和职责、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破坏环境的责任和惩罚等内容。

2.2 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其内容主要围绕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展开,对本地区的环境保护起指导和监督作用。

2.3 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是针对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的法律,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内容和要求,旨在通过预先评估和防控,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三章环境标准3.1 大气环境标准大气环境标准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空气质量标准和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等,用来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减少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3.2 水环境标准水环境标准是指对水质进行评价和保护的标准,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等,用来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

3.3 土壤环境标准土壤环境标准是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和保护的标准,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等,用来保护土壤资源和农产品安全。

3.4 噪声环境标准噪声环境标准主要针对城市、工业区、交通运输等场所产生的噪声进行评价和控制,包括噪声排放标准、噪声限值标准和噪声监测技术标准等,旨在保护人们的听力健康和生活环境质量。

第四章本文档涉及附件1.附件1:________国家环境保护法全文2.附件2:________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汇编3.附件3:________大气环境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4.附件4:________水环境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5.附件5:________土壤环境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6.附件6:________噪声环境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第五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保护法:________环境保护法是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用来管理和保护环境的行为。

环境保护有关标准

环境保护有关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
一、环境标准的定义
• • •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 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具体讲,环境标准是国家为 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的环境政

• •
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
• • • • • •
2.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 环境规划的目标主要是用标准来表示的。我国环境质量标准就是将环境规划总 目标依据环境组成要素和控制项目在规定时间和空间内予以分解并定量化的产物。 因而环境质量标准是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的规划指标,是环境规划的定 量描述。污染物排放标准则是根据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将规划措施,根据我国的技 术和经济水平以及行业生产特征,按污染控制项目进行分解和定量化,它是具有阶
30 多年来,我国环境标准工作者积极研究、制定、实施环境标准,为推动我国 的环境标准工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现行国家环境标准 数量已经突破1 300 1页,基本形成了种类齐全、结构完整、协调配套、科学合理的 环境标准体系。

标准样品标准和基础标准等。
二、环境标准的作用

• • • • • • • •
1. 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环境标准具有法规约束性,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所赋予的。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 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都规定了实施环 境标准的条款,使环境标准成为执法必不可少的依据和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 分。我国环境标准本身所具有的法规特征是:国家环境标准绝大多数是法律规定必 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部组织制订、审批、发布: 地方环境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制订、审批、发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质量标准分为国家和地方标准。 (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由国家规定,按照环境要素和污染因素分成大 气、水质、土壤、噪声、放射性等环境质量标准, 适用于全国范围。如:GB 3095-1996《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还包括中央各部门对一 些特定地区,为特定目的、要求制定的环境质量 标准。如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等。
这类标准系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或介质(水、大 气、土壤)内等环境中规定的有害物质容许含量。环 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大气质量标准、水质质量标准、 环境噪声及土壤、生态质量标准等。 以水质质量标准为例,水质质量标准按水体类型可分 为:地表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标 准。按水源用途又可分为: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渔 业用水水质标准、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标准及工业用水 水质标准等。
由于当地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国家级排放标准 不适用于当地环境特点和要求时,则需要制订地方 控制污染源的标准。它可以起到补充、修订、完善 国家标准的作用。地方排放标准一般是针对重点城 市、主要水系(河段)和特定地区制定的。“特定 地区”是指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 水源保护区、经济渔业区、环境容量小的人口稠密 城市、工业城市和经济特区等。
(2)污染物排放标准 烧碱、聚氯乙烯、磷肥、航天推进剂、兵器、合成 氨、肉类加工、钢铁、造纸、纺织染整、海洋石油、 船舶、船舶工业等行业水污染物排放的行业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基础标准 ①《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 6818-86) ②《水质词汇第三部分~第七部分》(GB 11915-89) ③《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 15562-1995)
3 部分其他环境标准 ①《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 ②《辐射防护规定》(GB 8703-88) ③《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H 12348-90) ④《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 12523-90) 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
练习
• 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说法 正确的是()。 A.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 B.执行上,国家环境标准优先于地方环境标准。 C. 执行上,地方环境检测方物排放标准优先于地方污染物 排放标准。
3.环境基础标准
这是在环境标准化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 号、代号、图式、量纲、导则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是制订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如《制订地方大气污 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13201-93); 环境保护标准的编制、出版、印刷标准等。
4.环境方法标准
环境方法标准是针对环境保护对象所规定的对其 进行试验、分析,统计、计算、测定等方法为对象 而制定的标准。如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 声测量方法》
5、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体系的主体, 环境基础标准是体系的基础,环境方法标准为环境 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服务。 (2)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执行上,地方标准优先 于国家标准; (3)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2—3 我国主要环境标准及标准实例
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介绍了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 我们可以看出环境标准体系是各个具体的环境标准 按其内在联系组成的科学整体系统。下面我们看一 看在我国有哪些具体的环境标准。 l 水环境标准体系 (1)水环境质量标准 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②《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③《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 ④《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 12941-91) ⑤《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85--92) ⑥《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
第二章 环境标准
第二章 环境标准
2-1相关概念
1、环境标准的定义: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 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 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 定。(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 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度等,以及监测 方法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2、环境标准的作用 • 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法规约束力;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分依法行政的依据;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 的准绳
• 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 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将地表水水域 依次划分为五类,其中Ⅱ类适用的水域是()。 A.珍贵鱼类保护区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C.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2—2 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标准是环境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概括的说我国的 环境标准体系可由三类二级标准组成,即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与方法标准三类;国家标准 和地方(含部门)标准两级。我国现行的环境标准体系 见图 2—1
1.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性循 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产的基础上,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 对环境中有害物质或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1)国家排放标准 这是国家对不同行业、公用设备制订的通用排放 标准。原则上各地区都执行这种标准。如 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准》等。 但由于行业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多,加之生产工 艺、设备、企业规模、污染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故除按行业、产品品种、工艺水平和重点排污设备 制订排放标准,我国还制订了一些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如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地方排放标准
(2)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这种标准是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补充和具体化,它可 以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标准要求更严格些。
2.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要求,结合环境特 点和社会技术经济条件,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有害物 质和产生的各种因素所做的控制标准。这类标准是指 国家根据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规定污 染源排放污染物的容许浓度或数量。它可以起到直接 控制污染源的作用,是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的重要控制 手段。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水泥厂、工业炉窑、火车焦炉、火电厂、锅炉、摩托 车、汽车等行业大气污染物行业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 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 1991 年, 1996 年第一次修订, 增设了全厂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规定;2003 年第二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调整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规定了现有火电锅炉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浓度限值的 时限; —增设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2 大气环境标准体系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2年。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0年第二次 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本标准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 况和环境保护要求适时修订。 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 调整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将三类区并入二类区 增设了pM2.5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 调整了pM10,二氧化氮,铅和苯并吡等的限制 并试探性的给出了汞等重金属在环境空气中的参考浓度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