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2022学年度教育能审定义务教育教料书技国教转书学
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开征集2021-2022学年教辅材料用书样书的公告-

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开征集2021-2022学年教辅材料用书样书的公告正文:----------------------------------------------------------------------------------------------------------------------------------------------------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开征集2021-2022学年教辅材料用书样书的公告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关于河南省2021—2022学年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基〔2021〕311号)精神,郑州市教育局将于近期开展2021—2022学年部分教辅材料评议选用工作。
现将公开征集样书的有关情况公告如下:一、征集教辅科目教材版本教辅材料名称统编中国历史地图册(7-8年级上下册)统编世界历史地图册(9年级上下册)统编中国历史填充图册(7-8年级上下册)统编世界历史填充图册(9年级上下册)统编历史地图册(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高中一年级统编历史填充图册(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高中一年级人教版地理填充图册(7-8年级上下册)人教版地理填充图册(必修第一、二册)高中一年级二、征集要求请列入《河南省2021—2022学年中小学教辅材料推荐目录》相应的出版单位,于2021年10月11日将如下材料送达郑州市教育局617房间。
未按要求或未按时送达的,视为放弃参评资格。
1.送评样书一式5套,并提供所配版别教材一套。
参加评议的教辅材料均为白皮书,仅显示教辅材料名称、所配教材学科版别、适用年级、上下册基本信息,不得显示送评教辅单位、出版社或编写人员等相关信息。
2.参选公函。
3.教辅材料简介一份。
4.如出版单位委托其他合作单位代理,应出具委托书,并提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特此公告。
联系人:杨瑞旭联系电话:678820392021年10月8日——结束——。
2022新课标电子版

2022新课标电子版
(准备完善)
2022新课标电子版最新版由教育部发布,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全部课程内容,具有新化、富有时代风格、符合22年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并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一、新课标电子版面向
新课标电子版面向全国中小学,旨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教学活动,以及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较好地实现重大改革目标,以更贴近实际,更适应发展和提升中国教育质量。
二、新课标电子版特点
1、新内容:
2022新课标电子版突出重点强调21世纪教育要求,加入了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元素,以促进学生主动发现能力发展为理念,更新和完善学科内容,使学科教材更加讲究信息技术的综合整合,融入网络技术的应用,增加新的课程内容,推行多种教育理念,完善多元普及教育体系。
2、先进思想:
电子版新课标紧紧围绕21世纪教育需要,坚持以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为中心,突出学习成果导向,以“立德树人,育有德心”为育人宗旨,以“尊重、激发、创新、坚韧”为发展理念,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创新思
维能力的发展,推动教育工作者碰撞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未来发展能力。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7.25•【文号】教材厅函〔2024〕7号•【施行日期】2024.07.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的通知教材厅函〔202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
关于新教材使用,教育部前期已作部署,各地正在平稳有序推进。
近日,义务教育新修订教材审核程序已完成,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已通过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核。
现将《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印发给你们,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中的外语类教材配有听力材料、体育与健康教材配有数字演示资源,各地秋季开学后可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网址:https://)免费使用。
二、教育部组织开发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及配套课件,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各地可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使用。
三、为满足义务教育低视力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教育部鼓励出版单位以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材为母版制作大字版教材,经审定后列入教学用书目录。
《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首次列入了大字版教材,供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低视力残疾学生使用。
请各地协调有关部门确保精准供给。
其他教学用书有关事项,按前期部署和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2024年中小学教学用书工作,于2024年9月30日(星期一)前将本地教材选用使用情况报教育部备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学心得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学心得细解精研新课标,赋能助力新课堂;且学且思多精进,如琢如磨踏歌行。
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纳百家之长,可以厚己。
学习新课标,从理论上带领老师们探寻教学之道,解读文本之法,追逐思辨之光,赓续文化之根。
这是一次美好的相遇,更是心灵充盈的学习之旅。
一、育时代新人,绘课程蓝图《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正确解读,将其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航标,作为教师,一定要关注并研读课标的新变化,让教育教学更有品质。
新课标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1.用核心素养来表述课程目标,让课程“目中有人”。
课程教育导向目标更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莫定了人才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次修订的各课程标准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这种具体化的改进与完善,有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施中对标对表,精准施策,从而更好地落实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学目标,也会进一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根铸魂,厚植爱国情怀,让学生更好地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以课程内容结构化来引领教学实践变革,让学生在主动活动中生成素养。
本次课标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是以结构化的方式(如主题、项目、任务等)来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结构化,意在改变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排列方式,强化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辑。
课程内容结构化,既强调学科知识结构,还强调在这样的结构中所隐含着的学生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结构化,为课程内容的活化、动态化,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提供内容基础。
这既是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更是培养适应于国家未来,民族未来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需求。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完整版

目录编写说明 (3)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3)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 (4)三、教学目标 (7)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8)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9)第一单元 (11)单元说明 (11)1 观潮 (13)2 走月亮 (17)3※现代诗二首 (21)4* 繁星 (24)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27)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29)语文园地 (31)第二单元 (33)单元说明 (33)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35)6 蝙蝠和雷达 (38)7 呼风唤雨的世纪 (41)8※蝴蝶的家 (44)习作《小小“动物园”》 (46)语文园地 (48)第三单元 (51)单元说明 (51)9 古诗三首 (53)10 爬山虎的脚 (58)11 蟋蟀的住宅 (63)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74)习作《写观察日记》 (80)语文园地 (83)第四单元 (85)单元说明 (85)12 盘古开天地 (88)13 精卫填海 (91)14 普罗米修斯 (95)15* 女娲补天 (99)习作《我和过一天》 (102)语文园地 (104)快乐读书吧 (107)第五单元 (112)单元说明 (112)16 麻雀 (114)17 爬天都峰 (116)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119)习作例文与习作 (121)第六单元 (124)单元说明 (124)18 牛和鹅 (126)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131)20 陀螺 (136)口语交际《安慰》 (140)习作《记一次游戏》 (143)语文园地 (145)第七单元 (148)单元说明 (148)21 古诗三首 (150)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53)23* 梅兰芳蓄须 (160)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163)习作《写信》 (166)语文园地 (169)第八单元 (171)单元说明 (171)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173)26 西门豹治邺 (177)27 *故事二则 (183)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 (187)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190)语文园地 (197)编写说明教科书以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xx小学2021年国家三科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和语文)使用情况说明

xx小学2021年国家三科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和语文)使用情况说明为了全面了解xx中心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使用情况,我校利用语文教研活动的时间对学校统编教材使用情况开展了研讨活动,通过活动基本对学校统编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使用情况报告如下:一、统编教材使用基本情况1.使用情况截至目前,我校一至六年级全部开始使用统编教材。
2.课时开设学校能够按照国家课程开设标准开足课时。
3.研培情况我校能够按照省市有关培训工作的要求,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统编教材集中培训和教育部组织的网络培训学习,并能组织好学校统编教材培训。
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统编教材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正确使用统编教材。
二、统编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根据研讨情况,将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梳理如下:语文学科:1.统编语文教材,对农村学生来说,阅读的起点和要求显得较高。
农村孩子的家长,绝大部分没有阅读意识,对孩子的阅读也不会有意识的去培养,亲子阅读落不到实处。
2.统编语文教材对于刚入学孩子的难度太大,识字量大,抹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3.散文,议论文之类的文章较难把握,学生不易懂,老师上起来吃力。
4.地域局限性大。
课本中所涉及的时间、季节、风俗、称呼等由于全国东西南北地域时问跨度大,要全国统一学生难于理解,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才能学懂。
5.生活环境局限性。
良好的亲子阅读,旅途长见识。
对于农村儿童,生活中能天天见到父母就很满足了,谈何陪伴。
道法学科:1.统编道德与法冶教材,六年级所涉及的法律较多。
对于小学生来说,较多的法律罗列出来又不展开讲解,实际不入心不入脑。
2.教材里举例不适合农村的孩子,离孩子们有些远,难于理解。
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且充满趣味性,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厚。
4.身边生活中多涉及社区、团体,和学生生活的农村环境差距大。
历史事件太多,学《道法》就像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秋季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秋季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8.10•【字号】沪教委基〔2022〕21号•【施行日期】2022.08.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秋季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沪教委基〔2022〕21号各区教育局:现将2022年秋季上海市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市中小学课程计划以及本地区的教学实际选用。
选用要求如下:一、2022年秋季上海市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包括2022年秋季上海市编写教学用书目录和教育部印发的2022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两部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使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教材厅函〔2022〕2号)及本通知“2022年秋季上海市自编教学用书目录”公布的教材,不得为学生征订教师教学用书。
二、凡经上海市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获准在中小学使用的教材,均在封底刊印“经上海市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准予试(验)用,准用号……(一期课改教材准用号为‘Ⅰ……’,二期课改教材准用号为‘Ⅱ……’)”字样,国家审核通过的教材均刊印教育部统一设计的审定通过标志,并列入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可登录教育部官网查询)、上海市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2022年秋季教学用书目录中“待审”的教学用书,审查结果将适时公布。
任何学校或个人不得组织学生购买未经国家或上海市审查通过的书本资料(包括教学用书和教辅材料),不得擅自使用未经上海市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境外原版(或改版)的教材。
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将按教育部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并追究领导责任。
市教委将会同市新闻出版局根据本通知提供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联合发文,指导开展2022年秋季中小学教学用书的征订发行工作。
三、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教材〔2017〕21号)要求,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学校为学生选订教材的费用由区财政支付,不得向学生收费;2022年秋季,小学唱游、体育与健身,初中音乐、体育与健身、艺术学科等继续试行教材循环使用制度,相关说明详见附件。
中小学统编教材什么时候开始使用

中小学统编教材什么时候开始使用2021年率先进入高中新教材使用的是6个省市,包括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
其他省市将根据各省新高考推进和各省实际情况陆续推进,2022年前将全部使用新教材。
统编教材率先在6个省市使用2021年是高中三科统编教材在部分省市起始年级使用的第一年,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海南、辽宁6个省市今年将率先使用高中新教材。
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开始在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使用。
到2021年秋季开学,将实现所有年级的全覆盖。
普通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2021年秋季开学也将在部分省市起始年级开始使用。
2021年是高中三科教材在部分省市起始年级使用的第一年,率先进入高中新教材使用的主要是6个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海南、辽宁。
其他省市都将根据各省新高考推进情况,以及各地实际情况陆续推开,最后全部进入使用。
三科教材是如何组织编写的?2021年教育部启动统编高中三科教材,经过2年多努力,完成编写工作。
一是组建编写队伍。
按照政治立场坚定、学术造诣精深、编写经验丰富的要求,经推荐、评议并报中央批准,确定三科教材总主编,同时组建起由相关学科知名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等组成的编写团队。
二是精心组织编写。
编写组按照研制大纲—编写样章—编写教材—试教试用—修改完善的基本流程,认真开展编写工作。
先后组织东中西部 13个省份的412所学校开展试教试用,检验教材的适宜性。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
教材送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国家教材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委会以及有关民主党派推荐的专家征求意见,同时,每科组织140名特级教师进行精细审读,反复打磨,不断修改完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一2022学年度教育能审定义务教育教料书技国教
转书学
一、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
1. 2021年秋季至2022年春季全省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各学科继续使用教育部印发的《2021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原选用的版本不变。
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2. 小学科学,一、二、三、四、五年级使用国家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的新版教材,六年级仍使用原选用版本教材,不得随意更换版本。
3. 2021年秋季继续向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小学一年级学生免费提供《新编学生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双色本)。
4.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财教〔2021〕71号)精神,从今年起小学《科学》、初中《信息技术》调整为非循环使用教科书。
二、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教学用书
2021年秋季至2022年春季全省普通高中仍统一使用依据国家课程标准(2003年版)编写的原选用版本教材,不得随意更换其他版本。
三、特殊教育学校和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用书
1. 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学科一律使用教育部《2021年特
殊教育学校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
其他没有新编教材的学科和年级可沿用原版本教材,或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合的普通学校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并按照小学每学期不超过52.5元/生,初中每学期不超过90元/生标准征订免费教材,所需经费从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资金中支付。
2. 体育运动学校道德与法治、语文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他学科使用《2021年体育运动学校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
四、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及其他课程教学用书
1.《教师用书目录》中的教师用书、磁带、光盘、挂图、投影片等供全省中小学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选用,不得要求学生购买,普通高中学生可自愿选择购买磁带、光盘。
2. 全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的选用,各地可根据地方课程设置情况,严格按照我省《地方课程教材目录》规定的科目、开设年级进行征订。
学校未开设地方课程,一律不得征订相关科目的地方课程教材。
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教材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严禁向学生收取费用。
3. 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的选用,除义务教育统编三科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外,其他教辅材料要严格按照《陕西省中小学教辅材料推荐目录》规定的科目、教材版本、开设年级进行征订。
4. 原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历史地图册》、高中版《时事》
杂志,作为学生工具用书,由学生自愿选用。
5. 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生需求购买配套数字音像材料。
鼓励教材出版单位采取互联网下载方式,免费提供与教材配套的数字音像资料。
五、有关要求
1. 做好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提供工作。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财科教〔2017〕1号),全省继续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政策。
各地各学校要依据实际在校学生数,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足额征订、免费发放教材,不得超数量、超范围、超标准征订。
2. 加强循环使用的教科书的管理工作。
各地要做好循环教科书的登记、发放、回收、统计、消毒、保管、更新等工作,统筹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纳入循环使用的教科书按照在校生数的35%进行征订和发放。
3. 中小学国家课程必须使用本文所附目录中的教材(特殊教育学校没有新编教材的学科及年级除外),严禁选用其他教材。
中小学教材中不得夹带、标识任何商业广告或教学辅助资料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
4. 凡列入省级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地方教材、素质教育读本和教辅材料等,均已在封面刊印“经陕西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xxxx年
审查通过”或“经陕西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xxxx年评议通过”字样。
国家统编教材均刊印教育部统一设计的审定通过标志,并列入陕西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
其他材料均不得作为教学用书,不得为学生代订代购。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在《目录》外为学生指定教学用书。
违反上述规定的,将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5.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材、教辅征订管理,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系统已经开始试运行。
各市(区)要高度重视,做好系统试运行的组织实施工作。
6. 全省中小学教材、教辅由陕西省新华发行集团统一发行。
发行单位务必在8月20日前,将榆林、延安两市的教材发送到校;8月31日前,将其余各市(区)的教材发送到校,确保秋季“课前到书”。
严禁将教辅材料与教材捆绑发行,或强迫学校和学生征订。
7. 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所属学校的教科书选用版本、征订数逐校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数据准确,人手一册。
要加强免费教科书版本选用、征订、发放、资金核算及循环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政策顺利实施。
省教育厅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地教材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按相关规定选用、使用教材,违规虚报教材征订数量和选用地方课程教材但不开课的地方和学校将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8. 要加大政策宣传学习力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教育厅下发的教材、教辅、课外读物等管理办法,及时修订完善本地管理规定。
要加大对各项政策制度的宣传学习,让教育局和学校管理干部熟悉和掌握相关要求,自觉抵制《目录》外未经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审定的教材、教辅材料进入校园、进入学生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