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临床与营养
临床高尿酸血症、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降尿酸治疗、血尿酸控制目标值、痛风发作、秋水仙碱药物及运动饮食注意

临床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关系、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降尿酸治疗、痛风患者血尿酸控制目标值、预示痛风关系、降尿酸药物选择、痛风发作、正确使用秋水仙碱、饮食注意及运动注意高尿酸血症与痛风1、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2、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称为痛风。
3、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而且雌激素还抑制尿酸在关节形成结晶,痛风患者男女比例高达20:1。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有相当一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可终身不出现关节炎等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值得提醒的是:若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超声、双能CT或X线发现尿酸钠晶体沉积和/或痛风性骨侵蚀,可诊断为亚临床痛风。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遗传性1、血尿酸水平遗传可能性为27%~41%。
2、痛风遗传可能性为30%,20%的痛风患者存在家族史。
3、痛风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关系更为密切。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关系1、血尿酸每增加60μmol/L,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加1、4倍。
2、高血压可造成血管和肾脏损伤,影响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3、降尿酸药物可轻度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
降压药和降脂药对血尿酸影响1、噻嗪类利尿剂可升高血尿酸。
2、β-受体阻滞剂可升高血尿酸。
3、ACEI和ARB可升高血尿酸。
4、氯沙坦可以轻微降尿酸(约50μmol/L)。
5、氨氯地平、西尼地平、硝苯地平对血尿酸无不良影响。
6.阿托伐他汀可促进肾脏尿酸排泄。
7.非诺贝特可抑制尿酸重吸收。
高尿酸血症患者易患糖尿病1、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μmol/L,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
2、降尿酸治疗可降低高尿酸血症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并能降低肾脏、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3、胰岛素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4、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等)有轻微的降尿酸作用。
5、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等药物对血尿酸无不良影响。
饮食干预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的疗效分析

饮食干预对 高尿酸血症和 痛风 患者 的疗 效分析
顾 伟 军 蒋 燕
【 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宣教和饮食干预在高尿酸血症 和痛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对 4 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5 患者进行营养宣教 ,比较宣教前后患者对高 嘌呤食物的知晓率 ;对患者分别进行低嘌呤饮食或药物治疗 , 并进行疗效 观察 与比较。结果 通过营养宣教 ,患者对高嘌呤食物的知晓率显著提高 ( P<00 ) .1 ;饮食干预或药物治疗均能够有 效改善患者症状 ,并使其血尿酸值显著降低 ( P<O0 ) .1 。结论 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进行饮食宣教和营养干预 ,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值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 关键词】 尿酸;痛风 ;营养 ;膳食疗法 ;健康教育 【 中图分类号】R 8 . 文献识别码】A 【 597【 文章编号】10 —2 6(0 9 2170 0 889 2 0 )0 —1—2
a dg u . M eh d n o t t o s Awa e e s b u i h p r ed e s o a e 5 p t n swi y e u ie aa d g u e o ea d r n s o t g — u i it a h n wa mp r d i 4 ai t c n e t h p r rc mi n o t f r n h b a e e l d c t n T e r e t de t e t W u i ed esa d r g , a dt e a e t fe t we e c mp r d t h f r at e u a i . h y we et a e i r h 1 p r it n u s h o r h wi O n n t r p u i e f cs r o a e . e h h c
营养与痛风

营养与痛风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其代谢产物尿酸在血液中积聚,当血浆尿酸超过饱和限度时以尿酸盐的形式结晶析出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临床特点包括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
痛风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类,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称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或原发性痛风;继发于其他疾病、肾脏疾病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致尿酸生成增多、某些药物抑制尿酸的排泄等原因导致的,称为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或继发性痛风。
1.营养与痛风的关系:人多数痛风病史没有遗传史,环境因素如饮食、酒精等使嘌呤原料增加、核酸转换增加以及肾脏排出减少等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1)高嘌呤食物摄入过量当嘌呤摄入过多时,可使肾脏功能减退及尿酸排泄障碍患者血液中尿酸水平明显升高,甚至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食物中嘌呤含量的规律为:内脏>肉>鱼>干豆>坚果>叶菜>谷类>水果。
(2)过量饮酒乙酸代谢产生的乳酸可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血清尿酸值与饮酒量呈高度正相关。
酒精饮料中嘌呤含量的一般规律为:陈年黄酒>啤酒>普通黄酒>白酒。
(3)产能营养素影响蛋白类食物摄入的增加即意味着嘌呤摄入增加,动物性食物所含的嘌呤比植物性食物高;高脂饮食易导致能量过剩和胰岛素抵抗,继发引起痛风;碳水化合物是痛风患者能量的主要来源,但因高尿酸血症患者多超重,应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体重控制应循序渐进,以防能量不足导致脂肪分解产生酮体等酸性代谢产物,抑制尿酸排泄,诱发痛风发作。
(4)维生素和矿物质当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缺乏时,容易导致尿酸排出减少,矿物质的严重缺乏可引起核酸代谢障碍,嘌呤生成增加,从而诱发痛风发作;而摄入大剂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可干扰尿酸的正常排泄,使尿酸排出减少;维生素C的大量摄入可降低秋水仙素的镇痛效果,应避免大量摄入。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1. 引言高尿酸血症,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临床上,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导致痛风,还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对其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2.1 遗传因素高尿酸血症的遗传因素在病因中占有重要位置。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的个体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目前已知的遗传性疾病,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过度活跃症、Lesch-Nyhan综合症等,都会导致尿酸生成或排泄的异常。
2.2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合理饮食,如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过多(如海鲜、肉类、啤酒等),会增加血尿酸的产生。
此外,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也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导致了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上升。
2.3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也是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因素。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尿酸血症。
这是因为这些疾病状态下,机体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同时,长期使用利尿剂、免疫抑制剂、抗结核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综合以上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遗传、生活方式和慢性疾病等多个层面。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
3.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1 临床表现3.1.1 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往往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疲乏无力 - 关节疼痛或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 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脏结石或痛风结节3.1.2 体征•关节炎患者可见关节肿胀、变形、触痛明显•有肾脏损害的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水肿等体征•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部位,形成痛风石或痛风结节3.2 诊断方法3.2.1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测定: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男性)或360μmol/L(女性)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痛风、高尿酸血症营养膳食护理

维 生素 等 。 果 结
外, 以防止 因饮食 不 当而诱 发急性 痛风 。 I 键 词 】痛 风 高尿 酸血 症 膳 食 护理 关 【 图 分 类 号 】R1 1 3 中 . 8 8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0 4 (0 O () 0 4 -0 文 6 4 7 2 2 1 ) le- 1 9 1 0
蔬菜类 : 菠菜 、 笋 、 芦 茼蒿 菜 、 杞 、 枸 洋菇 、 带 等 ; 海 其他 : 生 、 花 腰果、 子、 子 、 仁、 子 、 片等 。 栗 莲 杏 瓜 麦 3 7 3 嘌呤 含 量较 高 的 食物 (5 5 mg O g 慢性 痛 风 .. 7 ~l 0 /lO ) 患 者 每 周 可 共 选 用 1 , 次 不 超 过 l O 。 畜类 : 肉 、 肉、 次 每 Og 禽 鸡 猪 牛 肉、 肉、 火腿 、 鸡等 ; 类 : 豆、 豆 ; 类 : 鱼 、 鱼 、 羊 熏 火 豆 扁 黑 鱼 草 鲤 鳕 鱼 、 鱼 、 鱼 、 壳类水产等 。 鳝 鳗 贝 3 7 4 嘌 呤 含 量最 高 的 食物 (5 ~l0 mg lO ) 急 性期 .. 10 O0 / Og 和 慢 性 期 均 应 避 免 食 用 。 物 内脏 : 脏 , , , 、 等 ; 虾 动 胰 肝 肾 肠 脑 鱼 类 : 虾、 蛎 、 贝、 鱼干 、 草 牡 干 小 扁鱼 干 、 鱼 等 ; 鲢 肉类 : 肉汁 , 肉 浓 浓
、
土豆、 头、 芋 白菜 、 菜 、 瓜 、 椒 等 ; 果类 : 韭 苦 青 水 各种 鲜 果及 干 果
( 生 、 仁 、 桃 、 生 酱 )油 脂类 ( 量 )植 物 油 、 物 脂 肪 、 花 杏 核 花 ; 适 : 动 黄
油。
3 膳 食 护 理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的膳食指导标准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的膳食指导标准
1.控制蛋白质摄入量:痛风患者应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鱼子酱、肝脏、海鲜、肉类等。
同时,要适量摄入低嘌呤食物,如豆类、乳制品、谷物等。
2. 限制含糖饮料和酒精的摄入:含糖饮料和酒精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痛风患者应该限制其摄入量。
饮用清水可有效降低尿酸水平。
3.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系统更好地处理食物,减少对肝脏的负担。
痛风患者应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4. 控制总体能量摄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应该控制总体能量摄入,避免过度饮食导致体重增加。
过重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加剧病情。
5. 均衡膳食:痛风患者应该保持膳食均衡,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总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应该避免高嘌呤食物和含糖饮料、酒精,适量摄入低嘌呤食物和膳食纤维,控制总体能量摄入,保持膳食均衡。
同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
- 1 -。
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

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中医常见的疾病,根据中医理论,造成高尿酸和痛风的原因主要是肝肾功能不足、湿热内蕴、痰浊壅滞等。
中医健康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整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内脏、海鲜、肉类等,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猕猴桃等。
适量增加
水分摄入,帮助排泄尿酸。
2. 调理肝肾功能:中医认为肝肾功能不足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主要原因。
可以从药物治疗和中草药调理两方面入手。
常用的中草药有桂枝加葛根汤、八正散等,具体用药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3. 温暖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和痰浊。
适合的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避免过度运动造成关节负担。
4. 中医按摩和针灸:中医按摩和针灸可以刺激经络,调整气血循环,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和痰浊。
可以选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按摩和针灸治疗。
5. 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减少精神压力,保持身心放松。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健康管理方案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综合施治,建议在寻求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保持健康管理,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复诊检查血尿酸水平。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临床与营养

肾功能损害
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
护肾脏功能。
心血管疾病
积极控制血压、血脂等 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 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代谢综合征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饮 食、运动等,以预防代
谢综合征的发生。
关节破坏与畸形
对于严重痛风患者,可 考虑手术治疗,以减轻
关节破坏和畸形。
患者日常自我管理建议
发病机制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尿酸排泄减少或尿酸生成增多所致。尿酸排泄减 少与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下降有关,而尿酸生成增多则与体内酶的活性异常 有关。
痛风临床表现及分型
痛风临床表现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 性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 节炎、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盐结石形成,严重 者出现关节畸形、肾功能不全。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应适中,不宜过于剧烈。一 般来说,以不感到过度疲劳和关节疼 痛为宜。
运动中注意事项及安全防护措施
充分热身和拉伸
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热身和拉伸,避免 肌肉拉伤和关节疼痛。
穿着舒适的运动装备
选择透气、舒适、柔软的运动鞋和服 装,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避免过度运动
应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运动,避免过度 运动导致身体疲劳和关节疼痛加剧。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尿酸水平的升高。痛风的诊断则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血尿酸水平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超声等)进行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 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面与高尿酸血症和 痛风有所不同,需要仔细鉴别。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的诊疗参考。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因体内尿酸排泄减少或合成增多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的代谢性疾病,而痛风则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本指南结合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探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及预防措施,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有效的诊疗依据。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结合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的实际情况,力求使本指南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用性。
我们希望通过本指南的推广和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的诊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机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相互影响,主要涉及尿酸代谢失衡、炎症反应和遗传因素等多方面。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肝脏合成,通过肾脏排泄。
当尿酸合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血尿酸水平会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
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尿酸盐在关节、肾脏等部位沉积,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发展为痛风。
痛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尿酸盐结晶形成、炎症反应和免疫机制。
尿酸盐结晶形成是痛风发病的直接原因。
当血尿酸水平超过溶解度时,尿酸盐可在关节液、滑膜、软骨等部位沉积,形成结晶,引发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痛风发作的核心环节,涉及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的参与,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IL-TNF-α等。
免疫机制在痛风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免疫系统可识别尿酸盐结晶并产生特异性抗体,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
遗传因素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
多项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部分人群存在尿酸代谢相关基因的突变,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或合成增多,从而增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风险。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机制涉及尿酸代谢失衡、炎症反应和遗传因素等多方面。
深入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制定更为有效的诊疗策略,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膳食指导目标及常见食物嘌呤含量一览表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膳食指导目标及常见食物嘌呤含量一览表一、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是指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与痛风密切相关,并且是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和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诊断标准为:通常饮食状态下,2次采集非同日的空腹血,以尿酸酶法测定血尿酸值,男性高于420μmol/L者或女性高于360μmol/L者。
二、痛风痛风(gout)是一种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疾病范畴。
常表现为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痛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受损,也常伴发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如腹型肥胖、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
三、膳食指导的目标通过医学营养治疗,减少外源性嘌呤摄入,减轻血尿酸负荷,降低痛风发生的风险或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促进并维持机体适宜的营养状态,预防及配合治疗相关疾病,改善临床结局。
四、常见动物性食物嘌呤含量一览表五、常见植物性食物嘌呤含量一览表1. 限制的食物患有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人群要想避免痛风的发作,饮食上最好不要摄入高嘌呤的食物。
理论上嘌呤含量超过150mg/100g的食物都属于高嘌呤食物。
(1)动物内脏这类食物的嘌呤含量普遍较高,比如大家常吃的猪肝、鸡肝、熟鸭肝、熟鹅肝等都是高嘌呤食物。
(2)甲壳类食物蟹、虾、扇贝、牡蛎、生蚝、蛤蜊、贻贝等等甲壳类食物都属于高嘌呤食物。
(3)浓肉汤肉汤虽然美味,其营养价值并不高,其中肥胖不但会增加发胖风险,同时含有的嘌呤含量可不低,并且会随着熬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为了预防痛风发作最好不喝肉汤。
(4)酒类常见酒类的总嘌呤含量一般都不超过10mg/100g,虽然从数据上看酒类的嘌呤含量并不高,但却可能会通过减少尿酸排泄和增加尿酸生成两种途径使血尿酸增加,从而导致痛风发作风险增加。
高尿酸血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 年版)

枣和热带水果
各类鲜枣、芒果、荔枝、桂圆、菠萝、香蕉、榴莲、火龙果等
干果
葡萄干、杏干、草莓干等
每份重量(g) 140~160 180~220 160~180 140~160
70~90 24~28
附录一 常见食物交换表
四、肉类等量交换表(每份提供90kcal能量)
类别 畜禽肉类(综合) 畜肉类(纯瘦,脂肪<5%) 畜肉类(瘦,脂肪6%~15%) 畜肉类(肥瘦,脂肪16%~35%) 畜肉类(较肥,脂肪36%~50%) 畜 肉 类 ( 肥 , 脂肪>85%) 禽肉类 畜禽内脏类 蛋类 鱼类 虾蟹贝类
(三)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
限制猪脑、带鱼、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 高嘌呤植物性食物煮后弃汤可减少嘌呤量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四)提倡较低血糖生成 指数(GI)的谷类食物
每日全谷物食物占主食量的 1/3~1/2,膳食 纤维摄入量达到 25g~30g
(五)适量摄入奶及乳制 品,限制摄入果糖
鼓励每日摄入 300mL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 并限制果糖的摄入,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 等
类别
主要食物
新鲜蔬菜(综合) 常见蔬菜(不包含腌制、罐头、干制蔬菜等制品)
茄果类
茄子、西红柿、柿子椒、辣椒、西葫芦、黄瓜、丝瓜、冬瓜、南瓜等
白色叶花茎类菜 白菜、奶白菜、圆白菜、娃娃菜、菜花、白笋、竹笋、百合、鱼腥草等
深色叶花茎类菜
油菜、菠菜、油麦菜、鸡毛菜、香菜、乌菜、萝卜缨、茴香、苋菜等(特指胡萝卜素含量 2300μg的蔬菜)
(六)高尿酸血症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1.注意运动强度。高尿酸血症合并肾病患者应进 行低中强度运动(30%~59%的储备心率)。 2.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维持 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高尿酸和痛风食谱

高尿酸和痛风食谱高尿酸和痛风食谱痛风是一种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特征就是关节炎发作和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和组织中。
高尿酸是痛风形成的关键因素,而饮食对于高尿酸和痛风的发作有重要影响。
因此,合理的饮食调节对于高尿酸和痛风患者的康复和远离疾病的复发至关重要。
一、高尿酸和痛风食物禁忌高尿酸和痛风患者应该避免或限制高尿酸食物的摄入。
高尿酸食物包括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猪肝、鸭肉、鱼子酱、虾、蟹等。
这些食物含有较高的嘌呤,摄入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和排泄受到抑制,导致尿酸积累。
同时,高嘌呤的食物也会诱发疼痛和炎症,加重痛风发作。
因此,在饮食中应尽量减少或避免这些食物的摄入。
二、高尿酸和痛风食物推荐1. 低嘌呤食物低嘌呤食物是高尿酸和痛风患者的理想选择。
这些食物包括大部分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黄瓜、胡萝卜、苹果、梨等。
这些食物具有较低的嘌呤含量,而且富含维生素、纤维和矿物质,对于促进尿酸的排泄和降低尿酸水平有积极作用。
2. 高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有助于减少尿酸的生成和促进尿酸的排泄。
全谷类食物和豆类是优质的高纤维食物,如糙米、燕麦、黑豆、黑米等。
这些食物具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可以帮助调节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
3. 高维生素C食物高维生素C食物不仅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感冒,还可以帮助降低血尿酸水平。
柑橘类水果(如柠檬、橙子、柚子)和绿叶蔬菜(如菠菜、花椰菜、西葫芦)都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减少尿酸的沉积。
4. 大量水分摄入多饮水或清汤可以促进尿酸的稀释和排泄,减少尿酸在体内的沉积。
每天喝足够的水和其他无糖饮品,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
三、高尿酸和痛风饮食注意事项1. 控制饮食热量对于痛风患者,除了控制尿酸食物的摄入外,还应注意控制整体饮食的热量。
肥胖是高尿酸和痛风的重要诱因之一,摄入过多的热量会导致体重增加,促进尿酸的合成和沉积。
痛风的营养治疗

6、限制脂肪摄入量
●由于脂肪氧化产生的能量约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两倍,为降 低体重,应该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加之痛风病人常常合并高血压、 动脉硬化、脂肪肝、胆结石等,也需要低脂肪膳食,一般控制在 每日40~50g。因脂肪有阻碍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在痛风急性 发作期更应加以限制,故应选用含脂肪少的动物性食物,选用植 物油而不用动物油,烹调方法多蒸、煮、炖、汆等油少的方法。
二、临床分类
●主要按病因分为: ●(一)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 ●(二)继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
(一)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
●占痛风中的大多数,其发病率受年龄、性别、生活水平、遗传等 多种因素影响。95%为40岁以上的男性,年龄虽可自几岁至80 岁以上但青少年患者数不到1%。女性患者绝大多数均为绝经期 后的妇女。肥胖与超重患者机会明显大于正常体重或消瘦者。据 统计70%以上患者均超过其标准体重。
●2.有高尿酸血症,且能排除其他因素所致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3.痛风结节或关节积液中证实有尿酸盐结晶存在。 ●凡具有上述三项中任何两项即可确诊。
四、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尽快终止其急性症状,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积极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的来源;用一切治疗手段 促进尿酸从体内排出。对于继发性痛风,要查清病因,积极对症 治疗。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痛风症急性发作, 阻止病情加重和发展,逐步改善体内嘌呤代谢,降低血中尿酸的 浓度,减少尿酸沉积,防止并发症。
三、痛风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痛风 可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脏病变、痛风性 结节肿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高尿酸血症而无临床症状。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血尿酸持续或间歇性升高,而无临 床症状。
●(2)急性关节炎发作期: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起病急骤,最好 发于拇趾跖关节。引起关节发作的诱因包括进食高嘌呤膳食、饮 酒、受凉、局部外伤、手术、感染、利尿剂及其他药物的应用。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刘松丽(辽宁省营养学会健康宣教委员会常务委员) 【指导老师】王兴国(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10%~20%。
鸡蛋及奶类嘌呤含量很低,
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的优质蛋白质来
源。
因此可以建议患者每日饮用300ml的脱
脂或者低脂乳类及其制品和1个鸡蛋。
需注意,牛肉、羊肉、猪肉等肉类
嘌呤含量也很高,但考虑蛋白质营养及食
物多样化原则,应限量食用。
鱼子、黄花
鱼、贝类、牡蛎和龙虾等海产品,河蟹、
及各种动物的肝脏、肾脏等动物内脏嘌呤
含量非常高,应避免食用。
脂肪提供的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
公元前世纪至世纪帝王病、富贵病 在古代欧洲,痛风频繁光顾帝王贵族, ~年法国的位国王中的多数人都遭受了痛
风的摧残; 因此有“帝王之病”、“富贵病”之称, 而且当时人们认为痛风能提高一个人的社
会地位,所以都希望能患痛风。
痛风
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 一组疾病。
痛风发病率 ~ ~
发病机制
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内源性: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生,
占体内总尿酸的%
外源性:从食物中的核苷酸分解而来
占体内总尿酸的%
嘌呤代谢和尿酸合成途径图
核酸
5-磷酸核糖 + ATP
PRPP 合成酶
PRPP + 谷氨酰胺
核酸
鸟苷酸
次黄嘌呤核苷酸
HGPRT
鸟嘌呤
黄嘌呤
次黄嘌呤
诊断标准(年美国)
符合其中三项中之一项中可确诊 .关节液中有尿酸盐结晶 .痛风结节针吸或活检有尿酸盐结晶 .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线征象等条中的条者:
条:
)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炎症表象在天内达到高峰 )单关节炎发作 )观察到关节发红 )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可疑的痛风石 )高尿酸血症 )关节内非对称性肿大(线照相) )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骨质糜烂( 线照相) )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高蛋白饮食可能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加 过量脂肪会影响肝脏、肾脏排泄尿酸 碳水化合物可增加尿酸排泄
水
充足液体摄入可增加尿酸的溶解,有利于 尿酸排出,预防尿酸性肾结石,延缓肾脏 进行性损害。
酒精
酒精可抑制糖异生,使血乳酸和酮体浓度 升高,乳酸和酮体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 使肾排泄尿酸降低。
饮食习惯:饮食无度、酗酒和高嘌呤饮食等
痛风的发病机制
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 除中枢神经系统外,任何组织中都有尿酸盐存在 血液中尿酸(,℃)溶解度为 µ ( ),少数与蛋白结合(µ),
大于此值而呈饱和状态 在尿中的沉积:与值有关
,游离尿酸仅 ,几乎所有的尿酸均处于游离状态
痛风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急性发作主要是由于血尿酸值迅速波动所致 是尿酸钠盐结晶引起的炎症反应 血尿酸突然↑:尿酸结晶在滑液中沉淀形成针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
典型急性发作单关节炎之后有一无症状间歇期 持续的高尿酸血症 用秋水仙碱治疗关节炎可迅速缓解
治疗
总体目标 急性期--迅速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
作 并预防急性关节炎的再次复发
急性发作期过后--纠正高尿酸血症以预防 尿酸沉积对关节、肾造成损害
血尿酸维持在理想目标值: μ ()
临床特点:高尿酸血症
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痛风石沉积
痛风结节肿性慢性关节炎
尿酸肾病
流行病学
在我国,痛风患病率年代以前较少见 年代逐年上升 年代直线上升
血尿酸水平
高尿酸血症
() 男性
() 女性更年期前
更年期后 同男性
正常值范围
()
~(~)
>
~(~)
>()
同男性
血尿酸水平与痛风发病率
血尿酸水平() > ~ <
间歇性发作
绝大多数患者在个月~年内出现第二次发 作。
一般情况,如果未经治疗,患者痛风发作 次数会逐渐增加,多关节受累,病情严重, 持续时间更长,缓解更慢。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隔时间
小于年 年 年 年 年内无发作
痛风石与慢性关节炎
痛风石是由于尿酸结晶沉淀所引起的一种 慢性异物样反应而形成的异物结节,是痛 风的特征性病变。
除中枢神经系统外,痛风石可以发生于任 何部位,最常见于关节 内及附近、耳廓。
初起质软,随着纤维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地越来越硬。
痛风性肾病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早期蛋白尿和镜下血尿, 逐渐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最终由氮质血 症发展为尿毒症
急性高尿酸肾病:短期内出现血尿酸浓度迅速增 高,尿中有结晶、血尿、白细胞尿,最终出现少 尿、无尿、急性肾功衰竭而死亡
男性
中年以上占患病率的% 患病高峰年龄在岁左右
女性
约占患病率的%左右 多发生在绝经期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
起病急骤 发展快, ~ 达高峰 明显红、肿、热、痛 疼痛剧烈,痛如刀割,多因夜间剧痛而痛醒, 首发于足第一跖趾关节 单关节受累 缓解期不遗留任何不适 以春秋季多见,饮酒、高蛋白饮食是重要诱因
酗酒与饥饿同时存在,常是痛风急性发作 的诱因。
啤酒含有大量嘌呤,可使血尿酸浓度增高。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高危因素
遗传与肥胖:有家族遗传史及肥胖者
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
药物诱发:维生素、胰岛素、青霉素、噻嗪类利尿剂、
糖皮质激素、抗痨药、环孢菌素
创伤与手术:外伤、烧伤、外科手术等
状尿酸盐 血尿酸突然↓:痛风石表面溶解,释放出不溶
性针状结晶 尿酸盐微结晶可趋化白细胞,吞噬后释放炎性
因子(如等)和水解酶→导致细胞坏死→释放 出更多的炎性因子→引起关节软骨溶解和软组 织损伤→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
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期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 痛风性肾病变
痛风患病年龄与性别
腺苷酸
HGPRT
腺嘌呤
尿酸
尿酸的排泄
内源性尿酸
外源性尿酸
80%
每天产生750mg
20%
进入尿酸池
尿酸池(1200mg)
60%参与代谢 2/3
(每天排泄约500~1000mg)
1/3
肾脏排泄600mg/日
肠内分解200mg/日
能量营养素
肥胖是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因素之一, 痛风患者中%为肥胖者。
尿酸性肾结石:%~%并发尿酸性尿路结石,多 数患者可有肾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症状
临床有腰痛、浮肿、高血压、轻度蛋白尿、尿呈 酸性或血尿等。
痛风的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增高>
尿尿酸:正常人低嘌呤饮食天<
常规饮食<
滑液尿酸盐结晶
痛风结节抽吸物尿酸盐结晶
痛风的线检查
软组织肿胀 软组织内不规则团块状致密影 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边缘偏心性骨质凿蚀样缺损
一般治疗
低嘌呤饮食 戒酒 减肥--控制总热量,多运动 碱化尿液:尿 避免外伤、受凉、劳累 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营养治疗
治疗目的 限制嘌呤膳食,采取低能量、低脂、低蛋
白饮食 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泄, 防止痛风急性发作 缓解痛风发作的症状
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