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和孔德理论的异同
斯宾塞和孔德理论的异同
斯宾塞和孔德理论的异同孔德和斯宾塞都是对西方社会学的创立和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
孔德是公认的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享有社会学之父的美称;斯宾塞是英国社会学的奠基者,被称为是19世纪英国学术界的“思想泰斗”“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他们都将社会看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的各个部分执行特殊的功能。
孔德持有强烈的整体倾向,并批判了当时主要从个体主义角度从事研究的心理学和经济学。
他借用生物学的概念,把社会比作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各部分相互联系,必须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斯宾塞将孔德的思想更加系统化,并明确指出,社会可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因为它和生物有机体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主要表现在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整合趋势等几个方面。
孔德和斯宾塞都认为社会是不断进化的,社会可以看做个人一样不断生长的,,逐步进化的。
原始社会对应人类的童年;现代社会对应人类成年。
孔德认为社会是有一个阶段向另外一个阶段转变的,社会在曲折中发展。
斯宾塞倾向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认为宇宙万物,从自然到社会无不受进化规律支配。
孔德和斯宾塞都强调情感的重要性,都将情感看做是行动的动力,道德的基础。
他们都是乐观的,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孔德希望重建政治开明、道德进步、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新的社会秩序。
斯宾塞严重的社会是不断成长变化的,经过优胜劣汰之后会变得很美好很强大。
他们还都有市政的科学统一观,认为社会现象最复杂,社会学必须建立在其他学科的完善的基础之上,尤其是生物学的基础之上。
孔德将社会学看做是一门市政的科学,将之与神学和形而上相区别,,他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唯一探索人的理性极其心理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如何晚上起来的科学。
孔德提出必须运用四种科学的基本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斯宾塞企图吧一切知识纳入他的进化论之中,他认为社会学这门最复杂的科学必须建立在其他各门相对简单的具体科学基础之上,尤其是它与生命科学的关系格外密切、十分接近。
论述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对结构功能论的影响。
论述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对结构功能论的影响。
孔德(Emile Durkheim)、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涂尔干(Talcott Parsons)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对结构功能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孔德是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是结构功能主义的早期代表。
他强调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孔德认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因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这种合作形成了一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体系。
他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秩序和社会一致性是如何维持的。
其次,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社会学家,也是结构功能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借鉴了生物学的思想,将社会比作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是由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组成的,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
斯宾塞强调社会的发展就是结构的演化过程,而社会的功能是维持社会生存和稳定的基础。
他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功能,并认为适应性和适应环境是社会进化的基本原则。
最后,涂尔干是20世纪美国社会学家,也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进一步发展了孔德和斯宾塞的理论,提出了“社会系统”概念,并将社会系统分为四个互相依存的子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行动系统。
他认为社会系统是由这四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调节形成的,而这四个子系统又通过功能的互补和互动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均衡。
涂尔干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索社会系统内部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并提出了“功能替代”和“结构派生”等概念来解释社会变迁和适应。
综上所述,孔德、斯宾塞和涂尔干对结构功能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的整体性和功能性的强调,以及对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和功能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为结构功能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对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德和斯宾塞
六、孔德和斯宾塞思想比较 (一)相同点: 1.有机观. 2.进化观. 3.强调情感的重要性. 4.乐观主义. 5.实证的科学统一观.
(二)不同点: 1.孔德重主观,斯宾塞重客观. 2.孔德提倡集体主义,斯宾塞宣扬个人主义 3.孔德认同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斯宾塞认同方法论的个人 主义. 4.孔德支持国家干预,斯宾塞强调自由放任. 5.孔德认为社会学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有效的预测,斯宾塞 认为社会学不是精确的科学,不可能作精确的预测. 6.孔德认为社会服从不变的规律,将社会性变迁限制在较 窄的领域,斯宾塞认为社会性变迁的范围很大,复杂多样.
• 社会有机体的联系纽带:语言、宗教和劳动分工。 A.语言: B.宗教: C.劳动分工: • 社会静力学的研究在于考察社会行动和社会系统各个不 同部分的反应规律,研究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各部分之间 的平衡与和谐。 • 研究的起点: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家庭形成部落, 部落形成民族,家庭作为真正的社会单位,理所当然地 应成为社会研究的起点。 • 社会静力学的基本特点:社会的协调和谐一致与秩序是 社会静力学研究的主要论题;构成社会各组成部分在维 持社会秩序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其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 共时性,而构成社会的元素、组织在同一时空内的表态 相互关系和功能。 (zhouyi)
3.社会三阶级:与生物有机体的营养、循环和调节三个系统相似, 社会有机体中也必然有三个阶级:担负生产功能的劳动阶级(营 养),担负分配功能的商人阶级(循环),调节生产分配的工业 资产阶级(调节)。
三、社会进化论 社会是进化的,其原动力来自于自然竞争,优胜劣汰,物 竟天择的自然法则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人类通过生存竞 争划分出个人、种族、国家的优劣,劣等的种类终将在 社会进化中被淘汰。 社会的进化来自于社会结构的变化,即社会内部组织由简 单变复杂,社会组织的功能发生分化和专门化,猎人和 武士不再由同一部分人担任,职业分化,阶层分化,部 门分化…… 四、社会分类 1.按社会结构功能的复杂程度分:简单社会 → 复合社会 →二重和多重复合社会 2.按居住状况分:游牧社会→半游牧社会→定居社会 3.按社会内部组织的调控方式分:军事社会→工业社会
孔德和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异同
孔德斯和宾塞社会学思想的异同孔德与斯宾塞分别被人们称为社会学的至圣和亚圣。
他们的社会学思想有诸多相似,但是,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又有不同之处。
以下就两人社会学思想的异同点做简单的整理概括。
(一)相同点:1.实证的科学统一观。
两者的理论都是建立在社会学初建时期的实证主义范畴内,都主张社会学的假设具有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假设,社会学应该建立在对社会现实的研究上,而不是建立在过去的神学或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辩形式上。
认为社会现象最复杂,社会学必须建立在其他学科的完善基础之上,尤其是生物学基础之上;2.有机观。
两者都深受当时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特别是生物学成就的影响,都认为人类社会如同生物体一样是有机联系的。
他们都将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个体,社会各个部分执行特殊的功能;3.进化观。
将社会看作像个人一样是不断生长的,逐步进化的。
原始社会对应人类童年,现代社会对应人类成年;4.强调情感的重要性。
将情感看作行动的动力,道德的基础;5.乐观主义。
两者的理论的最终目的都相信人类必然会朝社会进步的方向前进,注重社会的发展维度,而忽视社会的滞后维度;6.两者的理论都偏重社会的二元对立分析范式,即研究社会的秩序与变迁,将社会视为两者的有机统一体;7.两者都在对社会进行实质分析的过程中,注重社会的构成要素的功能分析,对后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产生起了重大的影响(如:孔德对家庭、所有制等的分析,斯宾塞对社会机体的产生、分化等的分析);(二)不同点:1. 孔德重主观(人类精神发展史),斯宾塞重客观(社会体系的结构与功能);2.孔德提倡集体主义(社会优先于个人,社会唯实论),斯宾塞宣扬个人主义(个人优先于社会,社会唯名论);3.孔德认同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斯宾塞认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4. 在对待国家态度上。
孔德支持国家干预,斯宾塞强调自由放任;5. 在社会学研究上。
孔德认为社会学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有效的预测,斯宾塞认为社会学不是精确的科学,不可能作精确的预测;6. 在社会进化模式上。
古典社会学五大家
古典社会学理论一、孔德1、孔德(1798-1857)社会学及其理论的创立者,人称“社会学之父"著《实证哲学教程》(5卷),初步完成其实证哲学体系的奠基工作(第3卷中称为“社会物理学",第4卷首次提到“社会学”一词)著《实证政治体系》(4卷),第2卷研究“社会静力学”,第3卷研究“社会动力学”2、生平1814年,考入由“国民公会”创办的巴黎综合工艺学校(相信科学将取代宗教建构新秩序)1817—24年,做圣西门的秘书1819—1824年,实证哲学的思想萌芽:需要一种以新建的精神权力为基础的统一的社会秩序。
824年,《实证政治体系》第一卷第一部发表(圣西门《企业家入门》第三部)圣西门强调企业家和银行家要首先起来改革;孔德强调要将理论工作放在改革活动之上1826年,只举办3次私人讲座。
精神失常1830—1842年,撰写《实证哲学教程》1837年,任理工学校的校外主考人1841年,失去主考人职务。
与克洛蒂尔德热恋几个月鼓吹感情高于理性和智慧,强调博爱是解决一切时代纠纷的良药1844年,创建“实证主义协会”,训言是“秩序"与“进步"1851—1854年,出版《实证政治体系》3、学术背景进步的传统杜尔哥1)深信进步的必然性2)人的知识遗产总是不断扩大、永无止境3)科学的发展及人类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1)进化在未来将走向无限完美2)教育造就科学家,从而加速进步3)人们将抛弃迷信、宗教,全部进化成自由的和理性的公民秩序的传统(迈斯特尔)孔德对混乱的秩序恐惧,渴望秩序1)反对个人主义和天赋权利观念2)强调社会是有机体,不可能建立在个人天赋权利上3)社会是由道德一致性结合起来,由合法权威支撑4)没有将个人追求纳入其中的群体,就没有社会5)不同秩序相互和谐时,社会才是健康的6)认为大革命是灾难,社会秩序存在于经过精心调整的平衡之中7)秩序、等级制、道德社会、精神权力、群体优于个人自由主义传统1)分工的工业形式带来了社会合作形式2)分工限制了人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斯密提出的问题:在劳动分工的同时,社会如何能够被整合在一起—-这也是孔德、涂尔干关心的问题)3)企业家能创造性地协调劳工和资本,从而指导新的工业体系,创造美好社会(巴蒂斯特·萨伊—-亚当·斯密的法国信徒)圣西门的影响1) 科学的发展有一个序列,从简单到复杂2)关于人的完全实证的科学即将出现3)道德、政治、哲学、宗教将成为实证科学4)强调工业家在管理社会世俗事务中的决定性作用5)强调社会工程和社会计划,排除无政府状态6)强调等级制的必要性,强调杰出人物的创造性权力4、研究方法社会学要解释社会发展和社会秩序的规律观察法:“一个社会事实只有用一种预备性理论同某一其他社会事实联系起来才具有科学意义"实验法:“只要现象的正常进程显然受到干扰,就可以进行实验”比较法:对不同区域人类社会不同共存状态进行比较,可同时观察发展的不同阶段历史法:贯穿于人类发展全过程的历史比较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5、学说三阶段法则(知识的发展)神学形式:用万物有灵论、灵魂或上帝来解释事物形而上学形式:用抽象的哲学思考来解释事物实证形式:建立在观察、实验和比较基础之上的对于事物的科学解释科学发展序列: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6、主要学术思想实证主义哲学实证哲学即孔德的“科学哲学”所谓“科学”,在此指以观察、实验获得的经验性知识,认为在人的主观经验之外是否存在客观真理问题,不在实证哲学之列实证主义宗教--“人道宗教”1)1844年,组织“人道宗教”教派,自任教主2)通过其工业化秩序体系宣扬普遍的爱与和谐3)设想人类将进步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4)理想是通过应用实证主义而仁慈地统治世界以实证哲学为基础的社会学理论孔德社会学理论的三大部分: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动力学(变迁)&社会静力学(秩序)社会有机体论:孔德建立社会学及其理论的出发点“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一部分之于整体都有一定的功能社会有机体可分解为家庭、阶级或种族、城市或社区1)家庭:社会的真正元素,社会的“细胞"2)阶级或种族:社会的组织3)城市或社区:社会的器官社会有机体的纽带是语言、宗教和分工等社会现象社会秩序论:支配社会的原则:不能孤立地理解事实.如果要理解部分的功能,就必须先掌握整体这一原则构成了孔德的社会静力学1)对社会秩序及其变动规律的关注是孔德创立社会学的基本动因。
西方社会学知识点
第一章(孔德、斯宾塞)1、孔德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说:(1)神学阶段(虚构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
在此阶段,神学占统治地位,人类解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归因于生命体或与人类相似的力量。
在这一阶段,人类智力的特征是:自由幻想,寻找事物现象的根源,探索万物的内在本质,追究事物的最后原因,即要求获得绝对的知识。
(2)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
在此阶段,人们乞灵于抽象的实体,以形而上学(超经验)的抽象概念代替了超自然的“神力”,用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来解释一切,以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
(3)实证阶段(科学阶段):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此阶段,人类只观察各种现象,并找出各种现象之间在某个时期或过去可能存在的经常联系。
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即发现它们的先后不变的关系和相似关系。
这一阶段的科学知识都是经验的实证的知识。
2、孔德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论)定义: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孔德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论)定义: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
3、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概念:9世纪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理论观点,即一个社会或社会结构被视为一个“活的有机体”。
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特征的关系,例如法律、家庭、犯罪等等,当它们与其他的社会特征相互作用时,通常会受到检验以满足社会需要。
一个社会或社会有机体的所有元素,它们具有维护有机体的稳定和团结的功能。
有明显的结构功能主义系统论思想.第二章(涂尔干)1、涂尔干的贡献: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的研究界定概念: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者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出现的、同时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任何行为方式。
国社课4孔德与斯宾塞
孔德与斯宾塞启蒙思想时期及之后,有一些思想家,通过他们才华横溢地思想,将科学的进程与人文主义式的关怀成功地编织到了一起。
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即是法国的思想家孔多塞(Condorcet)。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这两位堪称社会学鼻祖的思想家,都受惠于孔多塞。
孔德(1798-1857)PPT1:这段时间发生了七次大大小小的革命。
热情奔放的法兰西人民不断地革命、再革命,镇压或者被镇压。
在这段历程中,人心失序的问题开始成为大问题。
一些有关现代性的主题开始隐隐浮现出来:身体与灵魂之间的关系(沉重的肉身开始成为我的问题,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何谓美,何谓道德,我们的未来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应该怎么办,无数的问题萦绕着热情奔放的法国人。
其中很多人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想要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正如何勇所唱的,“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PPT: 无法找到意义的来源孔德在此接受了系统的自然科学和工科的训练。
对于随意潇洒,不拘小节的圣西门来说,孔德恰好是他的补充:可以将他随意挥洒的思想,整理成系统的表达。
这对圣西门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圣西门自己当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而圣西门的思想也对孔德的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1824年,两人因为著作权的原因决裂。
之后,虽然随后他的第一次婚姻也以破裂而告终。
他在随后的生涯中的际遇大致可以用孤独和窘困来形容。
所谓孤独,是说他后来虽然慢慢开始有了门徒和信徒,但是他很难找到可以称为他的伙伴的人。
所谓困窘,是说他一直在努力地试图进入正式的学术圈,并不断地开办讲座,给杂志投稿,等等,但是一直都不如意。
简单地说,我们社会学的祖师爷谈恋爱了。
他的上一段感情及婚姻并不理想。
他的前妻是一位性工作者。
青楼风尘女爱上俗世穷秀才的故事并不罕见,但是同样的,这样的感情也都往往以悲剧结尾。
好在孔德终于在其四十多岁时遇到了自己的真爱。
由于这一场标准的柏拉图式的爱情的缘故,孔德开始相信美好,相信感情要高于理性。
试论孔德和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相同点
试论孔德和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相同点【摘要】孔德和斯宾塞是两位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家,他们的理论在社会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比较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发现了它们在一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
他们都关注社会秩序的维护,认为社会秩序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他们都强调社会进化的概念,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进化的。
他们也都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认为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对孔德和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比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为实践中的社会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孔德,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相同点,社会秩序,社会进化,社会发展,社会变迁1. 引言1.1 背景介绍孔德(Auguste Comte)和斯宾塞(Herbert Spencer)被称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们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德是法国社会学家,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提出了“实证主义”和“社会学”这两个重要概念,强调通过观察和实证研究来理解社会现象。
斯宾塞是英国社会学家,被誉为“社会生物学”的创始人,主张将社会看作一个有机体,强调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进化的过程。
他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不断进化和适应环境的系统。
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在19世纪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本文将探讨孔德和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中的相同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 正文2.1 孔德和斯宾塞社会学理论概述孔德和斯宾塞是19世纪的两位著名社会学家,他们的社会学理论对社会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在各自的研究中,都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
孔德在其著作《社会学原理》中提出了“社会功能”理论。
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成员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孔德认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和合作,只有当社会各个方面的功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和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发展繁荣。
社会学教程-第四版01-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
03
2. 历史进程
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孔德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 阶段:
军事阶段(智力的神学阶段): 是以军事、战争为主的古代社会 过渡阶段(智力的形而上学阶段):是以自然法学理论为根据的重视人权和法制的社会
工业阶段(实证社会):
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顶峰,法则是发展财富,谋求最终的利益。
03
3 社会发展的动力
影响社会发展的理性因素 孔德构想未来的社会(实证社会)是劳动至上、劳动价值至上的社会,社会将由牧师、银行家和企业家共
同管理。学者与牧师在实证社会里发挥着特殊的引导与教育作用,保证维持社会的共存与有序发展。
影响社会进步与变迁的其他因素 死亡、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的精神和政治活动等。
斯宾塞的是真正社会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进化”,他提出普遍进化论的法则:宇宙间一切 都在进化。“进化”是恒久的、普遍的,现象世界始终处于历史进化或普遍进化之中。“力”决定 了进化的普遍性与持久性。宇宙间一切事物就是通过“力”的作用,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确定到确 定、由同质到异质的变化过程。
斯宾塞在他成熟时期的著作中指出,社会进化在总体上是前进的,但并不排除在具体的社会中 可能出现暂时的倒退现象。这种倒退不是落后,而是与社会发展、社会环境相适应。
(1)国家和政府具有强大的社会控制力: 思想方面,抑制或防止社会内部思想、感情和利益的分化倾向; 物质方面,保障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2)宗教缔造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主要准则 (3)语言在人类精神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
一方面,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互相沟通、达成共时的工具; 另一方面,语言作为人类才智的反映,具有积累和传承的功能 (4)所有制以物质力量的形式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调节人类的社会生活 (5)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相互以来的程度加深,使一个复杂的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
国外社会学 简述论述题
国外社会学简述论述题一) 社会历史条件(1)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结构变迁。
(2)市民社会的危机: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和德国纺织工人起义(3)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论(二)思想背景:(1)英国功利主义传统。
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理论,“经济人”。
(2)法国实证主义传统。
强调经验性研究。
(3)德国历史主义传统。
注重对特定文化及其所经历的历史阶段得研究。
(4)美国实用主义传统。
讲求实用和个人主义。
社会的重建和改造需要激发三种力量:以许多人和财富为基础的物质力量;以思维形成概念为基础的理性力量;以爱为基础的道德力量。
具体而言,要以下面六个原则为重建秩序的指南:(1)崇尚科学与自然法则。
一旦社会制度符合自然法则和科学精神,就会出现一个新社会;(2)扩大博爱倾向。
生命中真正的动力是情感,而非智力,人性的特点是,情感胜于理智,最私人的倾向胜过高尚倾向,但人类拥有博爱倾向,扩大这一倾向能把社会引向秩序与和谐;(3)增加信仰与道德的一致性。
通过建立人道教来把人的情感与人本主义宗教化,以之建立社会秩序;(4)扩大社会分工与合作。
分工是先进社会的本质要素,社会秩序的维护离不开它;(5)增强政府的权威与调节作用。
(6)以保护私有制为基础进行社会改造。
社会学概念的提出和为之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努力,无疑是孔德对社会学的贡献。
自然,孔德所要建设的社会学是按照他的实证主义思想设计的,远不是马克思主义上的科学的社会学,同时由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所受的思想传统影响,孔德提出的社会学仍然比较抽象。
♋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对他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直至近日的西方哲学和社会学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作为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先驱或创始人得到了重视。
不同点:1、两人在研究方向上是不同的。
孔德注重的是人类精神发展史,其立论的基础是唯心主义,斯宾塞则注重的是社会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变化。
2、在社会与个人关系上。
孔德主张社会优先于个人,而斯宾塞主张个人优先于社会。
孔德与斯宾塞
孔德与斯宾塞19世纪的欧洲,是德国唯心论和浪漫主义运动发展的时代,英国和法国都相对暗淡,法国哲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德,英国是斯宾塞。
孔德孔德1798-1857,有三个主要观点,实证主义,知识三阶段,人道宗教。
实证主义,就是说,一切都要以可感知的事实为出发点,并且只描述可感知的事实及其规律。
实证主义和实证方法有点不同,实证方法是科学上获得理论使用的方法,而实证主义则是要求直接表达感觉经验,或间接与感觉经验有相同意义的命题。
实证主义比较容易受质疑的一点是,这个论断本身,就无法直接或间接与感觉经验有关。
不过孔德提倡实证主义也是有渊源的,18世纪启蒙运动中,提倡科学化哲学的达朗贝尔有个学生是圣西门,而孔德是圣西门的学生。
孔德的知识三阶段论是说,人类知识有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科学阶段。
神学阶段就是用神话或超自然神明的行动,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然后这个阶段被哲学取代,这个阶段,形而上学用抽象的元素或普遍的本质来解释自然现象,最后到达科学阶段,由实证科学,产生统一普遍的规律,以此来解释自然界。
人道宗教是孔德另一个重要想法,他想创造一种新的宗教,人道宗教。
要用历史上对人类的具体生活有贡献的人,来取代宗教里的圣徒。
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社会道德等各方面。
想参考天主教架构,利用人性中微弱的利他性,设计一整套新的制度。
斯宾塞斯宾塞1820-1903,是英国19世纪最知名的哲学家,著作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大概是想取代黑格尔庞大的哲学体系,不过他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他的秘书说他从来不曾读完一本科学著作。
斯宾塞思想的特色是提出一个庞大的原则,他学问上吸收有限,但构建很多,他自己也承认要用杂来形容,所以他代表作取名为《综合哲学》。
他的思想有两个重点。
第一是,他认为在宗教与科学上,根本的观念是不可知、不确定的。
要调和这两者并不难,就是在谈宗教的时候不要肯定绝对者,而在谈科学的时候也不必否认上帝。
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xx、xx、xx的实证主义社会学(A)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叶,被称为西方社会学的创立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1、初创时期的西方社会学与哲学关系密切;2、初创时期的西方社会学受到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B)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始终表现为一种维护型的社会学,它以多方面的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对象,积极协调现存的社会关系,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目的。
1、孔德(1798——1857)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及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在其论著《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并力图把他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
2、孔德把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他认为:(1)整个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是建立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社会秩序。
(2)社会变迁中,旧的社会秩序被新的社会秩序所取代,这就是社会进步。
3、孔德、斯宾塞到迪尔凯姆——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的发展特征:xx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特征:①它明确地规定了社会学在理论及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传统形而上学思辨的思维方式,使社会学摆脱了思辨哲学的羁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它的理论原则具有强烈的本体论的自然主义的倾向,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是一种“物”,故而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
这样便混淆了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③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应用了类比的法则,产生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进化论和机械论。
④重视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方法论上恪守经验主义原则。
⑤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平衡和社会稳定性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内具有相当保守的价值取向。
⑥强调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强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功能,把社会学看作“社会工程学”或“社会医学”,即强调社会学对现实社会的改造和改良作用。
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代表人物的社会学思想有什么异同
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代表人物的社会学思想有什么异同?首先,把这五位思想家分为三个流派:一、马克思是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代表意义的观点是以社会的经济为基础来进行社会分层,并以经济为基础来阐述社会运行,以此为基础,认为要达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必须用激进的社会变迁—革命来完全变革旧的社会设置,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
二、孔德斯宾塞涂尔干是实证主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具有同一性,因此可以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模板来研究社会现象,力求通过定量的研究来建立一个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的学科。
三、韦伯人文主义或历史主义实证主义发展受到历史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批判,以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家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具有根本的不同,并且个体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使得社会学研究方法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不仅如此,人文主义还认为追求一个普遍的社会规律是不可能的,韦伯所提倡的“理解社会学”就是反对以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提出要以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来实现具体的归因。
韦伯的研究出发点是社会行动,并认为,只有那些具有主观意义的行动才是社会行为,而理解社会学就是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理解,与实证主义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为了解决客观性问题,韦伯提出了“理想型”。
下面简要的说一下异同:同:1、研究方向都是社会现象2、研究目的都是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或者人的全面发展3、除马克思以外,其他四位思想家都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独立学科,有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4、除马克思以外,其他四位思想家的研究都是在经验层次来研究社会问题,力图将社会学与形而上学保持距离,并将社会学从形而上学之中分离出来。
5、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的理论都具有实证主义的特征6、孔德斯宾塞涂尔干韦伯都有一种倾向,即保持研究客观性就要做到“价值中立”异:1、马克思的理论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实际上最后要得出超越经验层次的结论,但是其理论是一种即非经验也非形而上学的一种理论,相比之下,其他四位思想家的理论是建立在经验层次的理论。
北京大学 社会学考研 斯宾塞
●斯宾塞----社会有机论斯宾塞是英国早期社会学家、实证主义者,代表作有《基本原理》等,其主要思想是以社会有机体论与社会进化论,此外,关于还包括社会类型的划分、国家的政治理念等,与孔德一同成为近代社会学的奠基人。
一、斯宾塞的综合哲学斯宾塞的哲学被称为综合哲学,其无所不包的进化论思想被称为万能进化论,是斯宾塞哲学理论的杠杆。
著作为《基本原理》。
(一)自然因果关系是支持物质进化的一般规律,物质的进化便有统一的因果链条贯穿其中。
按照斯宾塞的观点,进化是物质由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从不确定性向确定性、从没有联系向建立联系方向发展。
它包括物质聚合体的增长、结构与功能的分化以及各个部分协调一致。
这是斯宾塞分析事物的框架与基本原则。
(二)社会进化是一般进化的具体反映,物质进化分为无机体进化、有机体进化与超有机体进化,其中的超有机体即是社会,它不仅包括人类的社会生活现象,而且包括动物群体的生活表现:1、人类社会通过生长、结构、功能以及结果表现出超有机体发展的专门形式,一方面它是物质进化的最高级和最复杂的阶段,另一方面又通过因果链条同低级阶段的现象联系起来。
2、社会现象是自然因果关系链条中的一环,因此社会学也是自然科学。
3、人们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构成了社会学的对象领域。
每一个属于这一对象领域和进入研究视野的具体对象,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其现状和过去的每一个时段状态都是由先前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决定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是有机体斯宾塞反复论证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相似性,其目的是运用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进化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
1、社会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有机体”实体。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观点: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
斯宾塞是从唯实论出发来解释社会的。
社会唯名论:霍布斯、亚当斯密等英国功利主义为代表,充分肯定个人和个人利益的重要性,认为社会是一个虚幻的存在物,社会是表示这个虚幻存在的一个名称。
社会唯实论:欧陆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萨、孟德斯鸠和黑格尔,认为社会固然由个人组成,但个人一旦组成社会,就具有了独立存在的特性,因此社会是一个整体。
社会学理论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理论知识点总结1、马克斯·韦伯将合理性进行类型的划分:实质合理性、形式合理性2、社会学中国化的思想是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并逐步明确的。
3、马克斯·韦伯把权威分成理想的类型,即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4、1897年严复将斯宾塞的著作翻译成《群学肄言》,这本著作是《社会学研究》5、被誉为“社会学亚圣”的社会学家是:斯宾塞6、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有:普遍性、规范性、交叉性7、斯宾塞认为,在主要功能和结构等方面,可将社会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类型:尚武社会、工业社会8、西方社会学分为三种主要思潮是:自然主义社会学、人文主义社会学、批判的社会学9.“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从现有资料看是从章太炎1902年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大的《社会学》一书开始的。
10.社会流动的类型有: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11、涂尔干将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有机团结12、力图建立一门社会生活几何学的社会学家是:齐美尔13、德国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有:韦伯、齐美尔、滕尼斯14、孔德社会学理论的两大主题是:社会秩序、社会进步15、坚持历史进步观与文化悲观主义的社会学家是:齐美尔二、材料分析题材料1:韦伯认为,社会科学也应当如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对所研究的现象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给予因果性的说明。
他指出,“理想类型”便是社会学在这方面的特殊认识工具。
在韦伯看来,“理想类型”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
他在这里所说的理想类型极近似于自然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理想模型。
材料2:韦伯认为,不同时期的政治组织或同一时期的不同政治组织,以不同的根据获得了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威,而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威实质是不同类型的社会控制形式,韦伯据此概括出三种权威类型。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试结合“材料1”论述韦伯关于“理想类型”的思想。
“理想类型”是韦伯在进行社会学研究时主观构建的一种分析工具,它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的经验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生活的“理想”而提出来的,而是一种关于被研究对象的特定方面的纯逻辑类型。
西方社会学家观点汇总(社会学考博必备)
西方社会学家观点摘要(社会学考博必备)社会学的流派实在太多了,不同的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创设自己的社会学理论,靠死记硬背实在无法记清楚他们的思想体系,唯有在读完一个社会学家的观点后,用自己的话演绎出来,才能吸收。
今天,看了实证社会学派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观点,归纳如下: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和批判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三大传统,其中实证社会学在其古典理论中经历了由孔德提出-斯宾塞明确-涂尔干系统化的渐进过程。
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生于1798年,处于法国急剧社会变迁的时期,一生经历了7次政权交替,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但未能创设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社会冲突不断。
为摆脱社会危机,重建社会秩序,孔德欲创建一门新的知识与信仰体系——社会学,将科学的实证方法运用到社会研究上,孔德是提出“社会学”的第一人。
孔德的理论体系包括以下基本要点:一、实证方法,孔德反阐述实证方法,就是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为模本,直面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实验来认识外界事物的方法,孔德坚持实证方法要坚持“只问是什么,不问应当是什么”的研究原则,实质是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中排斥主观的价值评价。
孔德强调实证方法的“相对性”,认为那是社会学的唯一特性,是相对于神学和传统哲学的绝对主义来说的,神学和传统总是追究终极本质,它们给出的概念和结论是对世界的根本理解,把自己对世界的玄想和思辨看成是对全部事物的一般概括,认为揭示出来的理论是普遍性规律。
而社会学不去追问现象之下的终极本质和普遍规律,而是直接面对经验现象本身,经验事实是感性的、具体的,并处于特定条件的运动变化中,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因此社会学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知识都不具有绝对性,而是相对性知识。
二、社会静力学。
研究社会秩序,首先孔德认为社会分化有好处和坏处之分,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加强了人的相互依赖,形成稳定社会秩序,但同时助长了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利益和争取个人地位而产生激烈竞争,引发社会动荡甚至革命,损害社会团结,因此要加强政府控制社会和整合社会的职权,主张用社会秩序来规范分化了的社会。
国社课2孔德与斯宾塞和卢梭
社会契约论的历史&理论背景
自激进宗教改革年代,以至18世纪下半叶,社会契约的理念主导了政 治与社会思想。
社会契约理论的典型用法,在于解释为什么人应该服从国家、法律或 主权体;但是在宗教改革之前,未有契约作为政治社会的基础之现象 (犹太人实属例外);——而对“服从”的思考,在之前并未成为问 题;
社会静力学social statics:社会有机体之协调 问题;社会基本结构形态 与
社会动力学social dynamics:人类理性和人类 社会发展的必要阶段。
社会动力学从属于社会静力学,因为只有通过 秩序,才明白什么是历史;何谓进步?进步就 是秩序的发展。
科学乃是实证精神的表现和结果,为现代社会 提供各种信条;然而科学受到分工化(专门化) 的威胁;而社会学以新的实证主义面目出现: 8
许会为我们提供某些思考的资源。
25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和在《爱弥儿》中一样,关注稳定的社会对人 类天性的影响这一普遍问题;同时试图为现代性的问题找出自己的解 决方案。
即:卢梭舍弃了“如何解释人类社会之存在”的问题,而是拷问“人 类社会今后怎么才能更好?”在这一问中,社会契约变成为重塑社会 与政治兼职的媒介。
20
重拾赤子之心?
从稳定社会之下的疏离与异化生存状态中,发现革命的可能性:否定 一个稳定之社会的现有治道,并不意味着社会将不社会;——对霍布 斯的否定;
与“十诫”不同,社会契约论的重点转移到了制法程序上,使关乎政 治义务的思考出现攸关重大的改变:如果法律并非由合宜的主权所有 者,以合宜的形式制定,人就不再觉得应该受其约束——无论它有多 好;
17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得一个越来越以自由买卖契约
为基础的而安排其经济事务的社会开始出现,而以契约之关系来看待
西方近代思想哲学
西⽅近代思想哲学1.如何认识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三者是从⽴⾜基础和理论取向的不同⽽对西⽅社会学做出的⼀种划分,实证主义和⼈本主义作为两种对⽴的思潮或两极化的⽅法论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都能找到⽴⾜之地或表现机会,他们是相互渗透的关系。
实证社会学规定的⽴⾜基础是可观察的经验事实,理论取向是稳定社会秩序,推进社会⼯业化进程。
解释社会学强调社会⾏动的主观性,强调了⽂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作⽤,并且反对⽤物理学的⽅法解释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批判法西斯主义和资本主义⼯业意识形态中阐发了批判⾊彩极为强烈的社会学理论,其主旨是以辩证理性取代科学理性,在反击实证主义思潮同时唤醒⼈们的批判意识,寻求⼈类的深层解放,彻底克服社会异化,争取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由和幸福。
2实证社会学发⽣的现实基础和思想来源如何?现实基础: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急于稳定社会秩序,推进资本主义⼯业化进程的社会背景,⽽且有欧洲⽂化传统思想来源,思想来源:科学原则与⽅法的科学主义,欧洲近代⽂化的理性主义。
即是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来源,3孔德提出的实证原则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实证原则的积极意义和局限如何内容:只问为什么,不问应当是什么。
其实质是在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中排斥主观评价,仅仅从客观事实本⾝去把握它的客观规定性,2,强调实证⽅法的相对性,3,并不否认社会学要把握社会规律的任务。
意义:孔德为社会学确⽴的实证⽅法,以⾃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法为模本直⾯具体的经验事实,以观察、实验和对⽐为⼿段把握社会现象间的联系,排斥价值评价和理想要求,追求客观、确实、有实际⽤处的实证知识,在当代社会学中仍然占有⼗分重要的地位。
4如何评价孔德关于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的论述孔德认为,社会是进步发展的,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据在于知识类型的变化,⼈们的思维⽅式,⾏为⽅式,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等等,都是由于知识类型的变化⽽发展的,⼈类在不同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类型有三种:神学的、形⽽上学的和实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宾塞和孔德理论的异同
孔德和斯宾塞都是对西方社会学的创立和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
孔德是公认的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享有社会学之父的美称;斯宾塞是英国社会学的奠基者,被称为是19世纪英国学术界的“思想泰斗”“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他们都将社会看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的各个部分执行特殊的功能。
孔德持有强烈的整体倾向,并批判了当时主要从个体主义角度从事研究的心理学和经济学。
他借用生物学的概念,把社会比作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各部分相互联系,必须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斯宾塞将孔德的思想更加系统化,并明确指出,社会可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因为它和生物有机体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主要表现在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整合趋势等几个方面。
孔德和斯宾塞都认为社会是不断进化的,社会可以看做个人一样不断生长的,,逐步进化的。
原始社会对应人类的童年;现代社会对应人类成年。
孔德认为社会是有一个阶段向另外一个阶段转变的,社会在曲折中发展。
斯宾塞倾向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认为宇宙万物,从自然到社会无不受进化规律支配。
孔德和斯宾塞都强调情感的重要性,都将情感看做是行动的动力,道德的基础。
他们都是乐观的,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孔德希望重建政治开明、道德进步、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新的社会秩序。
斯宾塞严重的社会是不断成长变化的,经过优胜劣汰之后会变得很美好很强大。
他们还都有市政的科学统一观,认为社会现象最复杂,社会学必须建立在其他学科的完善的基础之上,尤其是生物学的基础之上。
孔德将社会学看做是一门市政的科学,将之与神学和形而上相区别,,他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唯一探索人的理性极其心理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如何晚上起来的科学。
孔德提出必须运用四种科学的基本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斯宾塞企图吧一切知识纳入他的进化论之中,他认为社会学这门最复杂的科学必须建立在其他各门相对简单的具体科学基础之上,尤其是它与生命科学的关系格外密切、十分接近。
孔德重视主管,斯宾塞重视客观,前者更强调精神的重要性,后者更强调结构的重要性。
孔德希望通过倡导实证的科学来统一人们的认识,重建社会秩序。
他认为由于受到旧制度和旧观念的束缚,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当时还处于建设过程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证主义精神的优越性也未能充分显示出来。
他强烈要求在学校开设实证主义课程,并积极地举办实证主义讲习班,成立实证主义教育自由协会,热情地堆普通百姓进行实证教育,以便为精神重建奠定基础,人们的精神解放创造有利条件。
斯宾塞认为社会是松散的整体,组成他的个体是或多或少的自由和分散的,彼此结合的程度不那么牢固。
斯宾塞认为结构的变化伴随着功能的变化,社会单位规模的增大必然引起社会活动的进步与分化。
斯宾塞总是劝告人们从结构的进化阶段以及在此阶段上发挥的功能这两个方面来研究机构。
孔德提倡集体主义,主张个人服从社会整体;斯宾塞则宣扬个人主义,强调社会服务于
个人。
孔德支持国家干预,斯宾塞强调自由放任,他认为国家和政府应该尽量少的敢于社会,让其充分地、自然地进化,通过优胜劣汰的过程使社会的适应力不断提高,使社会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完善。
反之,政府干预社会事物必然会阻碍社会对其环境的必要调适,破坏了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