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散步》优质课1
(人教)部编版《散步》公开课PPT1
⑤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⑥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自然也很轻。
问题探讨
①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 为《散步》。如何换个角度另拟一 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说你 的理由。
课文题为《散步》,不仅直接点明了本文 叙述的主要事件,而且传达出舒缓从容、娓 娓道来的感情基调。此外,具象化的题目, 没有点破文章主旨,留给读者更多想象、回 味、思考空间。
赏析词语 学法指导:结合语境及上下文,分析加点词语在 文中具体指代什么,体会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01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总算”一词既写出了“我”对 春天的企盼,又写出了“我”对 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年迈母亲的担 心,暗含对春天到来的欣慰之情。
“熬”这个词既写出了母亲 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 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 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莫 怀 戚
散步
思
—— 自学深思 探究新知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2、品味“大词小用”“对称句”的妙处, 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重难点)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 的思想感情。
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对照导学案,自学课本,并完成 导学案“思”中1—6题。(时间:30分钟)
内容概括 理清事件六要素
01
散步的 时间?
02
散步的 地点?
03
04
散步的 散步的 人? 起因
05
散步的 经过
06
散步的 结果
初春
南方的 田野上
“我” 母亲 儿子 妻子
母亲身 体不好, 应该多
走走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练习及答案
6、散步一、基础知识1.下边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A.分歧(qí) 委屈(qū) 鱼塘(táng) 熬(áo)过苦日子B.拆散(chāi) 散步(sǎn) 温馨(xīn) 嫩(nân)C.粼粼(lín) 蹲下来(dūn) 毕竟(j ìng) 水波(bō)[来源:学科] D.稳当(wěn) 责任(zã) 习惯(guàn) 铺着(pū )2.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 )A.分歧(岔道) B.熬(忍受)C.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D.各得其所(每个人都得到合适的安排) 3.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A.树上的嫩芽也蜜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B.母亲要走大陆,大陆平顺。
C.我想坼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D.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排比)(2)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对比)(3)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拟人)二、阅读理解课文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散步》精品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散步》精品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散步》学习。
本篇文章选自教材第一单元“自然颂歌”,涉及到章节内容包括:文章作者介绍、生词学习、文章内容分析、主旨探讨等。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莫怀戚《散步》,通过对其语言特色、情感表达解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美好,体会亲情珍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本课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写作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热爱,感受亲情美好,培养学生家庭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写作特色、主旨探讨。
2. 教学重点:生词学习、文章内容分析、情感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美好,进而引入本课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文章主题、写作特色,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主旨,讲解文章写作特色,如修辞手法、句子结构等。
5. 随堂练习:针对文章重点、难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感受,谈谈对亲情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散步》2. 作者:莫怀戚3. 生词:若干(具体生词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而定)4. 文章主题:感受大自然美好,体会亲情珍贵5. 写作特色:修辞手法、句子结构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词。
(2)分析文章写作特色,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理解,结合自己生活实际。
2. 答案:(1)具体生词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而定。
(2)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句子结构优美,富有诗意。
(3)开放性答案,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经历,谈谈对文章主题理解。
《散步》优质课教案(最新2篇)
《散步》优质课教案(最新2篇)《散步》优质课教案篇一课中活动:一读,二背,三写(说)教学目标:体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懂得尊老爱幼是**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对生活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听韩红的歌曲《天亮了》,以听音乐带入课文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有那些感悟,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师:谁来说一下,这首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它讲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故事。
父母带孩子去索道游玩,不幸缆绳折断,发生了危险。
生:就在下坠的刹那间,父母用自己的肩膀托起孩子生命之躯,唱响了一首生命的爱的颂歌。
韩红根据这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创作了这首《天亮了》,并抚养了这个孩子——潘子灏。
师:歌曲是用旋律来表达感情,散文是靠文字来表达感情。
《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语言文字中渗透着的浓浓的深情。
二、分层次审美阅读(一)第一层次:从课文构思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
层次推进之美师:找出使你感动的句段读后评析,本文层次推进之美体现在何处?生1:第一段点题,总写散步,交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
生2:缘由(2、3段),写母亲。
生3 :过渡(4段)写新绿,嫩芽,冬水,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召唤,写景很有诗意。
生4:入题(5段)“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生5:波澜(6段)写祖孙三代人的心理活动,着重写“我”,祖孙一笔带过。
生6:一波又起(7段)“我”爱幼更尊老;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一家人互相体谅,生活**。
生7:收拢作结(8段)写人到中年,肩负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师:全文的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我”是中年人,对生活、对家有种使命感,应该用优雅而抒情的语调读文;语气把握:温和、亲切中含有庄重;儿子的语气应该欢快活泼,母亲的语气应温和舒缓;第四段春景图应读出喜悦欢快之情,语调平稳,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
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
学习目标
1、流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体会文章中流淌着的浓浓的亲情,培养尊老爱幼、珍 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讲述了一件__发生了怎 样的分歧吗?“我”是怎么处理分的?
课文最后一句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 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美点寻踪 《散步》,美在
,为什么?
课后作业 真行实感
1、真行: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
力所能及的事。
2、实感:将这一过程及真实感
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优质课件(共70张PPT)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作者写此文之前, 确实有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 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 机。1985年,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 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 而在美国这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我们的传统美德 被外国人如此看重。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普通 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的价值,写作的念头就此产生了。
当“我”做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 态度,非常乖巧。
精读细研
2.从生活中常见的“散步”这件小事上来看,这是一个 怎样的家庭?
这是一个互敬互爱、温馨幸福、融洽和谐、 尊老爱幼的家庭。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课文内容,分析 了人物形象,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 味一下作者笔下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整体感知
2.根据课文内容抢答。 时间: 初春 地点: 田野 人物: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起因: 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经过: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结果: 我们一家人向前走去,其乐融融。
整体感知
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七年级语文上册
6 散步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与家人或朋友一起散步的 经历?散步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情吗?你有 什么感受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 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 (重点)
合作探究
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9篇)
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9篇)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散步》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重视通过朗读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散步》记叙了一家三代四口人在野外散步的小事,以小见大话亲情,举轻若重道责任,文中的并列对称句式与大词小用的语言表达蕴含了浓浓的亲情与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可以理清一家四口散步的事情发展,初步体会文本体现的亲情,但对文本蕴含的责任感受不够明确与深刻,对亲情与责任感的体验也只是停留在感觉表面,不能很好地从语言表达层面去体味蕴含的情感,需要教师引导赏析文本并列对称句式与大词小用语言表达特色,更深刻地体味语言表达蕴含的情味。
三、教学目标1、感知“我的”语言表达蕴含的亲情与责任感。
2、理解景物描写渲染春天气息,衬托幸福愉悦心境的作用。
3、体味并列对称句式与大词小用蕴含的浓浓亲情与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四、教学方法诵读赏析法、问答法、讲授法五、教学流程(一)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0min)1、激活生活经验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散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很常见的小事,相信同学们都有体验过,同学们在散步的时候是什么体验呢?预设:生举手自由发言。
那么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体验跟我们的是否有所不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莫怀戚先生的《散步》。
2.我会读下列词语,并会解释部分词语的意思。
(投影出示)嫩芽(nèn) 霎(shà)时拆(chāi)散熬(áo)过分歧(qí)水波粼粼(lín)委屈3.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佩服。
水波粼粼:水面分歧:十分明净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4、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初读课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预设:莫怀戚一家四口散步的小事;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谈谈对文本的初印象:相亲相爱一家人、亲情、责任、温馨等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散步》是当代作家莫怀戚于198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4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初一上册语文《散步》教案篇一设计思想: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已大大提高了,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情趣2、过程与方法: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2培养学生遵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并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教法指导: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教学准备:(1)歌曲《家和万事兴》《让爱住我家》(2)ppt教学过程:一。
歌曲导入播放《家和万事兴》,让学生说出歌名。
背出“家和”的两句--“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
现在我国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缩影。
家庭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莫怀戚的《散步》。
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二。
听读入境,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熬分歧意思霎时散步拆散尽头粼粼背起后背蹲下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信服熬分歧意思拆散各得其所委屈尽头粼粼自然仔细三。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散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是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讲述了作者的一次散步经历。
这篇文章内涵丰富,包括环保、健康、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并且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2. 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3. 了解户外运动的好处,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4. 积极调整思维,把握积极心态,增强自信心和心理健康。
二、教学内容1. 剖析课文通过教学PPT,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课文并将思考结果呈现出来,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理解课文的状态。
2. 表达技巧教学PPT让学生学习文章中的表达技巧,了解语言的运用。
3. 环保主题通过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 健康主题通过本文,让学生体验到户外爱好的乐趣,并掌握户外运动的好处。
5. 心理健康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到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
三、教学过程1. 预热通过简单的图片和游戏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好准备。
2. 导入读一哥哥是怎么散步的的文献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类型和文艺特点。
3. 讲解在课堂上通过PPT讲解文章内容中的技巧,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爱护环境?怎样练好身体?怎样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4. 启动针对本文的主题,组织生动活泼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理解知识点。
5. 关注细节通过实验或者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如何通过保护环境、锻炼身体来体验生命的美好。
6. 课堂检验在教学结束之前进行一次汇报或者检验,让学生充分发挥所掌握的知识。
7. 课后练习让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进一步练习所学的技巧。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 (6)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目标: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主旨。
2、概括文章内容,品味欣赏精美隽永语言;3、体会亲情之美,培养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味三代人相互体谅、相互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品味关键词句,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散步本是很平常的事情。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出来散步,却并不多见。
你和全家人一起吃饭过饭、看过电视、聊过天、散过步么?是什么感觉?(老师作个简单的调查:近段时间,有和父母、家人一起去散步的同学请举手,很长时间没有和父母、家人一起去散步的同学请举手。
老师明确:是啊,和家人一起去散步能给我们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莫怀戚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散步》。
二、朗读,识记生学词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朗读指导:要朗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确定它的感情基调:是欢愉还是悲哀,是轻松还是沉重?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愉快而深沉,因此本文的语调平稳,不应过高或过低,语速为中速为主,语气温和、亲切中含有庄重。
第4自然段应快些,第6、8自然段应慢些。
2、识记生字词:熬(áo)夜熬(āo)菜嫩(nân)芽歧(q í)路挺(tǐng)拔霎(shà)时波光粼(lín)粼3、整体感知课文: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再在班上发表,允许有不同的表述,如:①一家三代四口人:我,母亲,妻子,儿子;②祖孙三代;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④老年人、中年人、少年;⑤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儿媳、天真可爱的孙子。
教师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顺势引导,并形成板书。
三、整体感知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启发: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三、文章解读1、在这一家四口人中,你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母亲:慈爱,疼爱孙子,信赖儿子。
(人教版)部编版《散步》完美课件1
水波粼粼(lín)
2.词语
信服:相信并佩服。
熬: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一霎时:极短时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第二板块:咀嚼“我们”
1.“我们”都有哪些人? 我,母亲,妻子,儿子。
2.“言为心声”,一个人说的话最能表达他是 一个怎么样的人。你最喜欢谁,就用演读的方 式把他的话读好,并且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莫 怀 戚
莫怀戚(1951—2014), 重庆人,当代作家。 《散步》这篇年轻的、 朴素的短文,同时入选 大陆、香港、台湾等各 地中学教材。获得无数 人的喜欢。它已经成为 传奇。
第一板块:朗读入文
配乐朗读。一人一段。 请齐读第一句:我们在田野散步。
1.字音
熬(áo)
嫩芽(nèn)
分歧(qí)
一霎时(shà) 拆散(chāi)
2. 《散步》的文字风格是不是也是“慢慢 的,稳稳的”呢?
第一组句子: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这些句子具有相同的特点,句中有的词语可以 删掉?请你研究一下。到底能不能删除呢?
如果要用一种图形来形容这样的句式的 特点,你选择哪种图形?正方形?圆形? 梯形?三角形?直线?弧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 散步》课件(共28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 散步》课件(共28张)
神奇的对称句式
内容相呼相答 形式相扶相持 思想相辉相映 情感相融相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课件(1)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积累“分歧、各得其所”等重点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学习处理语气、节 奏的技能。 3.品味“大词小用”“对称句”“回环句”的妙处,学习以 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4.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尊老爱幼、珍爱生命的 情感。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作家。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重庆 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他的作品很注意发 掘生活中的乐趣,颇富人情味。作品有系 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小说《经典 关系》《透支时代》《花样年月》《诗礼 人家》等。其中《诗礼人家》曾获“四川 文学奖”。
3.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 妈妈和儿子。”
语言描写,表现了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充满生 活乐趣。同时,也为下文所要揭示的深刻思想内容做了铺垫。
4.一顿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导人物在严重关头 时那样。
在严重历史关头,领导的决策影响着民族的命运。“我” 是家庭主脑,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妻子、儿子三者间的“分 歧”,也会影响家庭和谐。“我”把这种“分歧”的处理想 象成“就像领导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可见“我”对家 庭的重大责任感,表达了“我”对母亲、妻子、儿子三人浓 浓的亲情,显得既夸张又幽默。
2.语言生动。
一是朴素亲切,含蓄隽永。除了两处景物描写,文中鲜少使 用形容词,细致描摹也较少,多用短句,好像拉家常,但若干语 句简约而耐人咀嚼。如:“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 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几个短句,把母子二人的情 态充分展现出来,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孝顺、体贴,跃然 纸上。二是精心营构,别致精致。这表现在多用对称句与回环句
教学设计 《散步》 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散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2.通过阅读品味文中画面的温馨和细节的动人。
3.理解学习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二、导入新课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沐浴着亲情。
如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
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三、课前预习1、走进作者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
2、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1.划出生字新词和词义;2.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写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划线字注音分歧()信服()拆散()霎()时水波粼粼()嫩()芽熬()过解释分歧: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2、散步人有哪些?地点?季节?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4、结果如何?五、意境欣赏说一说你能具体地说说散步的时候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吗?母亲走大路大路平坦我(责任重大)儿子走小路小路有趣六、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样?(结合文中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的语句说一说)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文中的“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的中年男人。
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候,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无法兼顾两头。
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那一头呢?“决定委屈儿子”就是要顾老一头。
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但父母风烛残年,尽孝心的时间不多。
所以这里有个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下,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一头。
慈爱宽容、疼爱孙子、善解人意即使自己行动多不方便,也宠爱孙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信赖儿子,尊重儿子;“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温柔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执着;“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乖巧“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七、咏读入理品味探究1、找出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品味,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第4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内容,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文中人物特点。
2.继续学习朗读技巧,学会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来把握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比较本文的情感基调与《秋天的怀念》的情感基调有何不同。
【教学重点】1.梳理文章内容,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文中人物特点。
2.继续学习朗读技巧,学会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来把握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继续学习朗读技巧,学会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来把握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出示图片,老师向学生提问:大家看这幅图片,猜一猜图片上的人物是什么关系?他们在进行什么活动?预设:他们是一家人,正在草坪上散步。
过渡:是的,这家人正在开心地散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一家人出门散步的故事。
设计意图:由图片导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中。
二、夯实基础1.字词正音信服分歧(qí)取决一霎(shà)两全粼粼(lín)各得其所2.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2014),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著有中篇小说《诗礼人家》《花样年月》《孪生中提琴》及散文《散步》《家园落日》。
莫怀戚的散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于清淡描写之中显出蕴藉含蓄隽永的诗意,于娓娓道来里展示晓畅素雅的美的语言。
3.概括文章内容教师提问: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提示:按照记叙文六要素进行概括。
点名回答,明确答案:一家四口在春季去郊外散步,遇到分歧顺利化解。
设计意图:进行常规字词教学,扫清学习障碍。
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拓展视野。
梳理文章内容,概括文意。
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后来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哪个家庭成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请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2.探究方法(1)找出文中的相关段落并仔细阅读。
(2)通过阅读确定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
(3)结合人物身份及文中描写他/她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征,总结自己印象深刻的理由。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莫怀戚及其代表作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本文重点词语。
2、揣摩词语含义,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体会文中小词大用的语言风格。
3、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懂得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1、品析文章语言,学习小词大用的语言风格。
2、感受文章蕴含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设计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三步七环节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学1、导入新课亲情是甘泉,给我们干枯的心灵以滋润;亲情是面包,给我们饥饿的心灵以慰藉;亲情是希望,给我们无助的心灵以动力。
家因为有了浓浓的爱而温馨,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体味其中浓浓的亲情吧。
2、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3、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莫怀戚(1951-2014),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有小说《透支时代》《陪都往事》,散文《散步》。
作品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集》《散步》写于1985年,当时莫怀戚的父亲刚去世。
照料了父亲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身体状况变得很糟糕。
莫怀戚的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正处于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这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
4、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掌握积累本课词语(多媒体显示)熬(áo)嫩( nèn )芽分歧( qí)霎( shà)时拆( chāi )散水波粼( lín )粼委屈( wěi qū)信服:相信并佩服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霎时:极短的时间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文中是使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听读课文朗读,思考问题: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同时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答案。
散步优质课教案省一等奖(6篇)
散步优质课教案省一等奖(6篇) 教学目标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漫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答复)今日,我们一起学习《漫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漫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二、整体感悟1、默读课文。
要求学生把握以下字词: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2、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各自练读。
(2)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片段。
师生共同评价。
3、整体感受。
(1)用圈点法圈出精致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先写漫步的理由——“我”劝母亲;再铺写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漫步;然后写发生分歧——“我”打算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儿子;最终写路不好走——“我”背母亲,妻背儿子。
三、品尝探究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展多角度品尝探究。
鼓舞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明确:“我”恳切、孝敬;妻子贤良、温存;母亲老迈、服从而又有修养;儿子听话、懂事。
2、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严肃其事呢?明确: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3、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索的写作意图。
明确:(1)后来发生了分歧——表现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2)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担当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3)我打算委屈儿子——表达出一个中年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应把握的根本原则;(4)似乎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同第2问)4、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索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 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 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 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 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 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 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 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 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 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 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5)我想chāi sàn( 拆散 )一家人,分成两 路,gè dé qí suǒ( 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我 决定wěi qu( 委屈 )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 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6)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 一口shuǐ bō lín lín( 水波粼粼 )的鱼塘。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 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 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 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 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 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 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4)__各__得__其__所____: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 的安顿。
(5)__霎__时____:一会儿;短时间。 (6)__粼__粼____:形容水、石等明净。
3.阅读全文摘抄并赏析文中优美句。 (1)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 事故。(把“不要”去掉)
B.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 近82 000多件。(将“发掘”和“征集”互换)
C.本届深圳大运会安保人员的心理素质是过硬的,不会发生面临 突发事件而无所适从。(在“无所适从”后面加“的情况”)
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B )
A.张明说:“老师,我的作业本你怎么还不发给我?” B.王勇向校友介绍说:“张老师知识渊博,上起课来旁征博 引,精彩极了。” 华不小心踩到了李明,张华马上表歉意。李明说:“下 次你可小心点。”
解析:A项,语气太过强烈且不礼貌。不得体;C项, “你太胖了”有揭人短之嫌。不得体;D项,带有恐吓之 意。不得体。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 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 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 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 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 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 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
4.一家人散步,发生分歧,最初的解决办法 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分歧:母亲要走平坦的大路;儿子要走有意思 的小路;“我”不想拆散大家,分成两路,于是决 定走大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决定走小路。
5.请概括这篇文章,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本文叙写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散步中产生 分歧并解决分歧的事件。洋溢着家人间互敬互爱、 和谐融洽的气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 统美德,渗透着肩负“承前启后”重任的中年人对 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 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 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 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 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 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 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D.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 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分类处理”和“分类运输”互换位置)
解析:应去掉“近”或“多”。
9.仿写句子。 我们熟睡时,母亲总醒着,她在为我们守望着 一个香甜的梦;_我__们__远__行__时__,母亲__总__守__候__着___, 她__像__星__星__守__望__着__我__们__的__旅__程___;_我__们__遭__受__磨__难__时__, 母亲_总__坚__强__着_,她__就__像__一__盏__永_远__照__在__我__们__额__前__的__灯_。
6.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 xìn fú( 信服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后来发生了fēn qí( 分歧 ):我的母亲要 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 思。 (3)不过,一切都qǔ jué( 取决 )于我。
(4)一shà shí( 霎时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 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6 散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分歧.( qí )
(2)霎.时( shà )
(3)水波粼.粼( lín ) (4)拆.散.( chāi sàn )
(5)不知所措.(
cuò
)
(6)散
sàn sǎn
(散步) (散文)
(7)铺
pù pū
(店铺) (铺设)
2.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信服:_相__信__并__佩__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熬过:忍__受__(_病__痛__或__艰__苦__生__活__等__)_。__________ (3)__分__歧____:①(形)(思想、意见、记载等)不 一致;有差别。②(名)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 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