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与十二指肠疾病

合集下载

未明确的慢性胃炎(K29.5)详解

未明确的慢性胃炎(K29.5)详解

慢性胃炎归属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 (K20-K31) K29 胃炎和十二指肠炎中K29.5 未明确的慢性胃炎包括慢性胃炎: 胃窦、胃底。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

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

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粘膜丧失功能)和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分类慢性胃炎通常按其组织学变化和解剖部位加以分类,近年来还参照免疫学的改变,1982年在重庆召开的慢性胃炎会议拟订了慢性胃炎的简略分类:浅表性胃炎(superficial gastritis),炎症仅及胃粘膜的表层上皮,包括糜烂、出血、须指明是弥漫性或局限性,后者要注明病变部位。

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炎症已累粘膜深处的腺体并引起萎缩,如伴有局部增生,称萎缩性胃炎伴过形成(hyperplasia)。

肥厚性胃炎(hypertrophic gastritis)又称Menetrier病。

以胃粘膜皱襞显著肥厚如脑回状为特征,好发于胃底和胃体,局灶性或弥漫性。

常伴原因未明的低蛋白血症。

镜下见胃小凹高度增生、下延甚可达粘膜肌层。

慢性胃炎还可根据胃粘膜病变以下四个面的特征,作更详细的分类,包括,慢性胃炎的部位,如胃体、胃窦、贲门等。

慢性胃炎的性质与分级,分为浅表性及萎缩性,后者又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

胃炎活动的程度,根据胃粘膜上皮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退行性变,可定出活动期或静止期,活动范围又可分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有无化生及其类型,化生分为肠腺化生(肠化)及假幽门腺化生,前者常见于萎缩性胃炎,偶可见于浅表性胃炎甚或正常粘膜,而后者仅见于萎缩性胃炎,是指胃体粘膜由胃窦粘膜所替代,常沿胃小弯向上移行,称胃窦潜移。

1973年,Strickland及Mackay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抗壁细胞抗体(PCA)常阳性,以胃体病变为主,血清胃泌素增高,可发生恶性贫血。

胃十二指肠疾病讲解培训课件

胃十二指肠疾病讲解培训课件

8
解剖生理概要
胃壁的结构 浆膜层 肌层 粘膜下层 粘膜层 粘膜上皮 固有膜
粘膜肌
胃十二指肠疾病讲解
9
解剖生理概要
胃的韧带 肝胃韧带 胃膈韧带 胃脾韧带 胃结肠韧带 胃胰韧带
胃十二指肠疾病讲解
10
解剖生理概要
胃的淋巴引流胃粘膜下淋巴管网丰富,并 经贲门与食管、经幽门与十二指肠交通。胃周 淋巴结,沿胃的主要动脉及其分支分布,淋巴 管回流逆动脉血流方向走行,经多个淋巴结逐 步向动脉根部聚集。胃周共有16组淋巴结。按 淋巴的主要引流方向可分为以下四群:①腹腔淋 巴结群,引流胃小弯上部淋巴液;②幽门上淋巴 结群,引流胃小弯下部淋巴液;③幽门下淋巴结 群,引流胃大弯右侧淋巴液;④胰脾淋巴结群, 引流胃大弯上部淋巴液。
胃十二指肠疾病讲解
15
胃的分泌
胃底、胃体腺:主细胞、壁细胞、粘液细胞成。 胃窦腺:粘液细胞、 G细胞、D细胞。 壁细胞—HCl和抗贫血因子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和凝乳酶原 粘液细胞—碱性粘液 G细胞—胃泌素/促胃液素 D细胞—生长抑素 肥大细胞—组胺 嗜银细胞及内分泌细胞—多肽、组胺、五羟色 胺(5-HT)
胃十二指肠疾病讲解
18
胃十二指肠疾病讲解
19
十二指肠是幽门和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 韧带)之间的小肠,长约25 cm,呈C形,是小肠 最粗和最固定的部分。十二指肠分为四部分:① 球部:长约4-5 cm,属腹膜间位,活动度大,粘 膜平整光滑,球部是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
胆总管、胃十二指肠动脉和门静脉在球部后方 通过。②降部:与球部呈锐角下行,固定于后腹 壁,腹膜外位,仅前外侧有腹膜遮盖,内侧与
胃十二指肠疾病讲解
11
胃十二指肠疾病讲解
12

胃十二指肠疾病

胃十二指肠疾病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局限
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黏膜缺损。

发病率约10%
约90%内科治疗 约10%外科治疗:穿孔、出血、幽门梗
阻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
一、病因病理(一)
多个因素综合作用后的自我消化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酸分泌过多:壁细胞多、迷走神经张力
和兴奋性高
非甾体类抗炎药与粘膜屏障损害 其他因素:遗传、胆汁、酒精、吸烟、心
症状:
腹痛:突发上腹剧痛、呈刀割样、迅速波
及全腹。
消化道症状: 全身症状:疼痛性休克→感染性休克:面
色苍白、冷汗、脉细数,血压下降。
溃疡穿孔——临床表现(三)
体格检查
视诊:表情痛苦、屈 ,腹式呼吸减弱或消
失 触诊:全腹压痛、反跳痛(上腹明显), 腹肌紧张(呈板样) 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移动性浊音 阳性 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指肠炎、食管裂孔疝、食管静脉曲张等。
三、溃疡病的诊断
反复周期性、节律性腹痛 剑突下、上腹部压痛 消化道症状,反酸、嗳气、上腹胀 纤维胃镜检查
X线钡餐检查
四、胃溃疡的外科治疗(一)

适应证
胃溃疡经严格内科治疗无效或短期内复发
有严重并发症:穿孔、出血、瘢痕性幽门
梗阻或穿透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特点临床特点
好发于30岁左右男性 发作可有周期性
腹痛有节律性,表现夜间痛、饥饿痛、
空腹 痛(餐后3-4h)
进食、止酸剂有效
溃疡病辅助检查
胃镜:
明确诊断:大小不等,圆形,外绕红晕,
不很深。溃疡底部多为白色纤维蛋白覆盖, 较少出血。
确定溃疡位置:常为球部或胃小弯侧 发现其他相关病损:胃窦炎、胃炎、十二

食道、胃、十二指肠

食道、胃、十二指肠

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的恶 性肿瘤,可能与饮食、遗 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03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的位置和结构
位置
十二指肠位于胃和空肠之间,是小肠 的起始部分,上端连接胃,下端连接 空肠。
结构
十二指肠呈“C”形弯曲,长约25-30 厘米,分为降部、水平部和升部三个 部分。
十二指肠的功能
消化吸收
十二指肠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食 物中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对脂肪、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分泌
十二指肠能够分泌多种消化酶和激 素,如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等, 参与调节消化过程。
屏障功能
十二指肠能够通过分泌黏液、胃酸 和免疫细胞等,防止有害物质侵入 人体。
十二指肠疾病
炎症性疾病
如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等, 可能与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感
染等因素有关。
肿瘤
十二指肠肿瘤相对较少见,但也 有发生,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
素有关。
其他疾病
如十二指肠憩室、肠梗阻等,可 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长期便秘
等因素有关。
04
食道、胃、十二指肠的 相互关系
消化流程
食物经口腔咀嚼后进入食道, 通过食道蠕动将食物送入胃。
在胃内,食物与胃酸和消化酶 混合,进行初步消化。
消化后的食物进入十二指肠, 与胆汁和胰液进一步混合,进 行消化和吸收。
断。
治疗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 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
生活方式改变等。
对于严重的病变,可能需要手术 治疗。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食管癌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 肿瘤,与长期吸烟、饮酒、遗传等多 种因素有关,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吞 咽困难、胸痛等。

胃十二指肠疾病

胃十二指肠疾病

胃壁的结构
胃壁:从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 胃壁:从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粘膜下层和粘膜层 胃腺: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 胃腺:贲门腺、胃底腺、 腺细胞: 腺细胞: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凝乳酶原 壁细胞:盐酸、 壁细胞:盐酸、抗贫血因子 粘液细胞: 粘液细胞:碱性因子 未分化细胞、内分泌细胞 未分化细胞、
胃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胃周16组淋巴结 按淋巴引流方向分四群 胃周 组淋巴结,按淋巴引流方向分四群 组淋巴结 腹腔淋巴结群 幽门上淋巴结群 幽门下淋巴结群 胰脾淋巴结群
胃的神经 交感神经伴动脉入胃,抑制胃的分泌和运动, 交感神经伴动脉入胃,抑制胃的分泌和运动,并传出痛觉 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 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促进胃的分泌和运动 左迷走神经位前,右迷走神经位后,于食道右后方下行 左迷走神经位前,右迷走神经位后, 于角切迹处形成3 终末支称为鸦爪支, 于角切迹处形成3-4终末支称为鸦爪支,分布于幽门窦及 幽门管前壁, 幽门管前壁,管理排空
胃十二指肠潰疡的 外科治疗
无严重并发症的胃十二指肠溃疡一般采用内科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
发症
胃潰疡的手术适应证 内科治疗无效:经应用抑酸药, 1.内科治疗无效:经应用抑酸药,抗幽门杆菌药物在内 的正规内科治疗,停药4 的正规内科治疗,停药4周后经纤维胃镜复查溃疡未愈 者 , 应按上述方法重复治疗,共经三疗程治疗溃疡仍 应按上述方法重复治疗, 不愈合者 2.有严重的并发症:穿孔、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 2.有严重的并发症:穿孔、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 有严重的并发症 及溃疡已经穿透至胃壁以外 3.溃疡巨大(直径>2.5cm)或高位溃疡 溃疡巨大(直径> cm) 4.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5.溃疡不能排除恶变或已经恶变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病史采集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病史采集

避免误诊和漏诊。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诊断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将更加智能 化和精准化。
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将成为未来治 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趋势。
远程医疗服务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将为更多消化系统疾病患 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病史采集
目 录
•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症状 • 病史采集重要性及方法 • 典型案例分析 • 辅助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消化系统 正常功能的各类疾病,包括食管 、胃、小肠、大肠、肝、胆、胰 腺等器官的疾病。
肝胆结石案例讨论
患者信息
50岁女性,肥胖体型,饮食 偏油腻。
1
症状表现
右上腹绞痛、黄疸、发热等 。
诊断依据
B超检查显示胆囊结石,胆 总管结石。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取出结石,术后抗 感染,调整饮食结构。
05 辅助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
血液检查
粪便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可 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器官功能。
通过活检、穿刺等手段获取病变组 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 准。
分子生物学检测
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检测等,有 助于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1 2
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黄疸等。
病史采集的重要性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

呕血

呕血

2.全身性疾病 ①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 性紫癜等; ②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 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等; ③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④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肾病、慢性心 力衰竭等; ⑤内分泌代谢病:如痛风、糖尿病等。
3.尿路邻近器官疾病: 如前列腺炎、急性阑尾炎、盆腔炎、 直肠癌等。 4.药物与化学因素: 如磺胺类、汞剂、甘露醇、环磷酰胺 等的副作用或毒性作用。 5.其他: 如运动后血尿,见于正常人,又称功 能性血尿。
临床表现 1.呕血前常有上腹部不适及恶心,随后 呕吐血性胃内容物。 2.颜色:出血量多且在胃内停留时间短, 则血色鲜红或为暗红色;出血量少且在 胃内停留时间长,呕吐物可咖啡渣样棕 褐色。 3.黑便:呕血的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 排出体外,可形成黑便。
4.消化道外表现: ①出血量在400-1000ml,可仅表现 为头晕、乏力、出汗、四肢冷厥、心慌、 脉搏增快等急性失血症状; ②出血量多大于1000ml,则有急性 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显示脉搏频数微 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及休克等。 5.头晕 、黑蒙、口渴、冷汗:提示血容 量不足;腹鸣、黑便或便血:提示活动 性出血。
病因与发生机制 1.支气管疾病 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 支气管内膜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出 血机制主要由于炎症或肿瘤损害支气管 粘膜或病灶处毛细血管,使其通透性增 高或粘膜下小血管破裂所致。
2.肺部疾病: 常见的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 肺结核为国人最常见的咯血原因。表现 为痰中带血丝、小血块、中量咯血甚至 大咯血而危及生命。其出血机制为病变 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侵蚀小血管使 其破溃、小动脉瘤破裂所致。
2.咯血量 每日咯血量: 在100ml以内为小量; 在100-500ml为中等量; 在500ml以上(一次300-500ml)为大 量 ①大量咯血主要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气 管扩张和慢性肺脓肿; ②支气管肺癌咯血主要表现为持续或间 断痰中带血,少有大咯血; ③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剧烈时,可偶有血 性痰。

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

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

p yi 4 ai t wt at eo hga rf xd es n 2h a h o ner.R s l ① D R i h 1 t ns i gs osp ael e u i aea d3 el yv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es eut n p e h r l s t u s G n
【 bt c】 Obet e T xl eterai si btend oeoatcrfxadgso— A s at r jci oepo e tnhp e e udngsi eu n ate v r h lo w r l r
s p a e lr f x d s a e M e ho s Du d n g src r fu r a u e y c lrd p lru a o o r — o h g a e u ie s . l t d o e o a ti e x we e me s r d b o o o p e hr s n g a l
p t nswi at e o h g a rf xdsaew smoeta e l yv lne r.② DGR i R a eiu ai t t g sr sp a e l e u ie s a r nh at ou tes e h o l h h E w ss r s n o
照 20 0 6年《 中国 胃食管反 流病共 识 意见 》 中的诊 断标
G R 是一 种 常 见 的 影 响人 们 健 康 的疾 病 , E D) 越来
越 受 到 医学 界 重 视 。 十二 指 肠 胃反 流 ( u d n gs d o e oa—
准 : 型 的烧 心和反 流症状 , 有典 标准剂 量的质 子泵抑制 剂 ( P ) 断性 治 疗 1周 症状 消失 或 减 轻 即可 诊 断 ; P I诊 存 在反 流症状但 内镜下 未 见 B r t食 管 ( E 和 食管 ae rt B) 黏膜破 损为 非糜 烂 性 反 流病 ( E D) 内镜 下 可见 食 NR ,

消化系疾病症状和体征概述

消化系疾病症状和体征概述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呕血
咯血
病因
出血前症状
出血方式 血色 血中混有物 反应 黑便
出血后痰性状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烂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
症、肺炎、肺脓肿、
肺癌、心脏病等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喉部痒感、胸闷、咳 嗽等
呕出、可为喷射状 棕黑、暗红、有时鲜红
咯出 鲜红
食物残渣、胃液
痰、泡沫
触诊手法
浅部触诊 用近端手指的掌面轻触腹壁,不用 滑动,压力约下压腹壁1cm深度,用以发现腹 壁的紧张度,抵抗感,表浅的压痛、肿块、搏 动和腹壁上的肿物。
深部触诊 掌指关节和远端手指掌面深压腹壁, 下压腹壁2cm以上,深压、滑动触诊,用以感 知腹腔内脏器。
触诊手法
双手触诊 冲击触诊 浮沉触诊,用于大量腹水时检查深
位和速度,食管出血?鲜红,咖啡样, 胃内病变?
问诊要点
4 呕血量 可估计出血量,但由于部分血 滞留在胃内,应根据全身反应准确估计 出血量。
5 患者的一般情况 对估计血容量丢失最 为重要,生命体征。
6 既往病史
消化道出血诊断的确立
根据呕血、黑粪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 表现,呕吐物或黑粪隐血试验呈强阳性,血红 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下降的试 验室证据,可作出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需排除:1 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
酸性
碱性
有、可为柏油样、呕血停止后 除非咽下、否则没有
仍停止数日
无痰
常有血痰数日
便血(hematochezia)是指消化道出血,血 液由肛门排出。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 或黑色,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 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诊者,称为隐血。

未明确的慢性胃炎(K29.5)

未明确的慢性胃炎(K29.5)

慢性胃炎归属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 (K20-K31) K29 胃炎和十二指肠炎中K29.5 未明确的慢性胃炎包括慢性胃炎: 胃窦、胃底。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

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

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粘膜丧失功能)和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分类慢性胃炎通常按其组织学变化和解剖部位加以分类,近年来还参照免疫学的改变,1982年在重庆召开的慢性胃炎会议拟订了慢性胃炎的简略分类:浅表性胃炎(superficial gastritis),炎症仅及胃粘膜的表层上皮,包括糜烂、出血、须指明是弥漫性或局限性,后者要注明病变部位。

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炎症已累粘膜深处的腺体并引起萎缩,如伴有局部增生,称萎缩性胃炎伴过形成(hyperplasia)。

肥厚性胃炎(hypertrophic gastritis)又称Menetrier病。

以胃粘膜皱襞显著肥厚如脑回状为特征,好发于胃底和胃体,局灶性或弥漫性。

常伴原因未明的低蛋白血症。

镜下见胃小凹高度增生、下延甚可达粘膜肌层。

慢性胃炎还可根据胃粘膜病变以下四个面的特征,作更详细的分类,包括,慢性胃炎的部位,如胃体、胃窦、贲门等。

慢性胃炎的性质与分级,分为浅表性及萎缩性,后者又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

胃炎活动的程度,根据胃粘膜上皮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退行性变,可定出活动期或静止期,活动范围又可分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有无化生及其类型,化生分为肠腺化生(肠化)及假幽门腺化生,前者常见于萎缩性胃炎,偶可见于浅表性胃炎甚或正常粘膜,而后者仅见于萎缩性胃炎,是指胃体粘膜由胃窦粘膜所替代,常沿胃小弯向上移行,称胃窦潜移。

1973年,Strickland及Mackay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抗壁细胞抗体(PCA)常阳性,以胃体病变为主,血清胃泌素增高,可发生恶性贫血。

消化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消化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迹象。
抗感染治疗03Fra bibliotek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必要
时进行手术清创。
吻合口瘘
预防措施
术中应精细操作,确保吻合口对合良好,无张力,使用可吸收缝 线进行缝合。
早期发现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和引流液情况,及时发现吻合口瘘迹 象。
治疗措施
对于吻合口瘘患者,应及时进行引流、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适 当进行运动和休闲活动。
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化学 物质。
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消化道感 染。
心理干预策略
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 行心理疏导和认知行为疗法。
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和信息,帮助患者 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鼓励患者参加心理支持小组,分享经 验和情感支持。
家属参与心理干预,提供情感支持和 理解。
在消化外科领域,免疫治疗主要用于恶 性肿瘤的辅助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
的免疫细胞,识别和杀死癌细胞。
免疫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 疗方案,注意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和禁忌 症。同时,免疫治疗通常需要与其他治 疗手段联合应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
术后出血
严密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和呼吸等指标, 及时发现出血迹象。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X线检查
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形 成影像,用于诊断消化道穿孔
、肠梗阻等。
CT检查
采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生 成横断面图像,可发现消化道
肿瘤、炎症等病变。
MRI检查

胃、十二指肠疾病

胃、十二指肠疾病



手术适应证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胃溃疡疑有恶变 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
手术方式

胃大部切除术--毕Ⅰ式
手术方式

毕Ⅱ式
手术方式

胃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
手术方式--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其理论依据是切断了迷走神 经,既消除了神经性胃酸分泌,又消除了迷走神经引起的 胃泌素分泌,从而减少了体液性胃酸的分泌。

术后护理措施
4.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1 )吞咽困难:迷走神经赶切断术后,食管下段运动失 调或食管炎所致,表现为术后早期进固体食物时,下咽时 有胸骨后疼痛。术后1-4月可自行缓解。 ( 2 )胃潴留:因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胃张力减退、蠕动消 失所致。表现为术后 3-4 日,胃管拔除后出现上腹饱胀不 适,呕吐含胆汁的胃内容物。术后10-14日逐渐消失。 ( 3 )胃小弯坏死穿孔:多见于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后。表现为体罚上腹部剧痛和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需 急诊手术。 ( 4 )腹泻:最常见并发症,可遵医嘱口服抑制胃肠蠕动 的药物如洛哌丁胺。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病因病理

幽门梗阻包括幽门痉挛、炎性水肿、瘢痕3种,前2种情况 可逆,瘢痕性幽门梗阻需手术治疗。
梗阻初期,胃蠕动增强,胃肌壁代偿性增厚。后期,胃代 偿功能减退,失去张力,胃高度扩张,蠕动减弱甚至消失, 胃内容物潴留而致呕吐,引起水、电解质和营养素的严重 丢失,导致脱水、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术后护理措施

2.病情观察:
(1)观察神志、血压、体温、尿量、腹部体征、伤口敷料 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一、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而引起的食管粘膜发生的消化性炎症。

本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一胃接连区高压带的抗反流功能失调,或由于局部机械性抗反流机制障碍。

不能阻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以致胃酸、胃蛋白酶、胆盐和胰酶等物质损伤了食道粘膜,引起炎症、糜烂、溃疡或狭窄。

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孔癌等病并存。

也可单独存在。

主要症状为吞酸、吐酸、胸骨后烧灼不适感或灼痛,以及吞咽障碍等。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吞酸”、“吐酸”、“胸痹”、“噎食”、“噎腮”、“吐血”等范畴。

其病是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和脾胃虚弱等。

饮食不节可直接伤及食管与胃,并可助热化火,化燥伤津,食管失于懦养,若嗜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热,湿热蕴结,痰结气阻,食道不利,胃气不降,甚则上逆而发生本病二、胃食管反流病病因胃食管反流病的出现提示下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影响胃食管交接处功能的因素包括:括约肌内压,贲门食管交接处的角度,膈肌的作用及重力作用(当患者直立时).胃食管反流病可引起食管炎,引起食管炎的因素包括:反流物的腐蚀性,不能将反流物从食管内清除,胃内容物的量及局部粘膜的防御功能.三、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烧心伴或不伴有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是最突出的症状.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包括食管炎,消化性食管狭窄,食管溃疡及Barrett化生.食管炎常可引起吞咽痛及大量出血.消化性狭窄可出现对固体食物的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消化性溃疡可发生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同样的疼痛,但其部位常局限于剑突区或高位胸骨后区,这些溃疡愈合慢,易复发,在愈合后常遗留狭窄.四、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检查详尽细致的病史有利于诊断.X线检查,内镜,食管测压,pH监测及Bernstein灌酸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揭示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Barrett食管).患者垂头仰卧位所作的X线钡餐检查可显示钡剂从胃反流至食管,也可采取腹部加压法.但X线照相的方法通常不能敏感地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吞钡后所作的X 线检查很容易显示食管溃疡和消化性狭窄,但对因食管炎所致的出血患者则很少有诊断价值.食管镜检查可对伴或不伴有出血的食管炎作出准确的诊断.食管镜结合细胞刷洗和直视下活检对鉴别食管的良性消化性狭窄和癌肿是必需的.食管测压法是在下食管括约肌处测定压力,并显示其强度,从而可将正常与闭锁功能不全的括约肌予以区分.食管pH监测可提供胃食管反流病的直接证据.Bern-stein试验与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的存在密切相关,灌酸可使症状迅速出现,但可被灌注盐水所缓解.食管活检显示鳞状粘膜层变薄,基底细胞增生,这些组织学变化可见于内镜下肉眼见不到食管炎的患者.内镜或X线检查的结果如何,活检或Bernstein试验的阳性结果与反流所致的食管炎症状具有密切关系.内镜下活检还是能连续观察Barrett化生柱状粘膜改变的唯一方法.五、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方法1.无并发症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包括:(1)抬高床头约15cm;(2)避免应用引起胃酸分泌的强刺激剂(如咖啡,酒精);(3)避免应用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食物(脂肪,巧克力)和吸烟,因为这些因素可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张力;(4)餐后1小时和临睡时予以制酸剂30ml以中和胃酸,并可能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张力;(5)应用H2 阻滞剂以降低胃液酸度(有时合并应用其他药物);(6)应用胆碱能激动剂(如乌拉胆碱25mg,每日3次;胃复安10mg,餐前30分钟和临睡前口服;西沙比利10mg,每日4次,注意:西沙比利与其他药物严重的相互作用的危险)以增加括约肌压力.H+ -K+ ATP 酶抑制剂奥美拉唑(20mg/d,连续4~8周)或兰索拉唑(30mg/d,连续4~8周)是促进消化性食管炎快速愈合的最有效药物.奥美拉唑已被获准长期应用于腐蚀性食管炎再复发的预防.2.并发症的治疗除大量出血外,由食管炎引起的出血无需紧急手术,但可复发.食管狭窄应采用积极的内科治疗,并反复扩张(如在内镜下采用气囊或探条)以达到和维持食管的畅通,若扩张恰当,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或抗反流手术(如Belsey,Hill,Nissen)常用于有严重食管炎,出血,狭窄,溃疡或难治性症状的患者,而不管是否有裂孔疝的存在,该手术也可应用电视辅助下的腹腔镜进行.内科或外科治疗对Barrett化生的效果并不一致,人们常推荐内镜检查(每1~2年一次)以监视这种化生恶变的可能,但其费用-效应关系尚不肯定.胃食管反流患者要避免吃完就躺下2011年06月08日04:09来源:扬子晚报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李先生近来一直感到烧心,泛酸,胸骨后还隐隐作痛,特别夜间还会加重,严重影响生活。

食管与胃肠道

食管与胃肠道
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坚硬等刺激性食物,以降 低食管和胃肠道疾病的风险。
运动与食管、胃肠道健康
适量运动
01
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
防便秘。
避免久坐
02
长时间久坐会增加肠道压力,影响消化功能,应适时起身活动。
运动与情绪调节
03
运动有助于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对食管和胃肠道健康有益。
食管的解剖结构
食管长度
食管全长约25厘米,分为 颈段、胸段和腹段。
食管壁结构
食管壁由黏膜层、黏膜下 层、肌层和外膜层组成。
食管括约肌
食管下端有食管括约肌, 能够控制食物进入胃的通 道。
食管的疾病与治疗
食管炎
食管裂孔疝
食管炎是由于胃酸反流或感染等原因 引起的食管炎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 和改变生活方式。
胃肠道的解剖结构
食管

连接咽部和胃部的管道,主要作用是输送 食物进入胃部。食管壁由肌肉组成,能够 通过收缩将食物推入胃部。
存储食物的器官,通过分泌胃酸和消化酶 将食物进一步消化。胃部还有内分泌功能 ,能够调节消化液的分泌。
小肠
大肠
主要负责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分为十二 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小肠壁由绒毛 和微绒毛组成,能够增加吸收面积。
排泄废物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和废物通过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维 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吸收营养
胃肠道通过绒毛和微绒毛等结构,吸收食物分解后的营养 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等,进入血液和淋巴系 统,供身体各部分使用。
免疫功能
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能够产生免疫细胞和 抗体Hale Waihona Puke 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维护身体健康。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概述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概述
慢性胰腺炎发病率逐年增加,是各种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基本病理
胰腺疾病 特征包括胰腺实质慢性炎症损害和间质纤维化、胰腺实质钙化、胰管扩张及胰管结石等改变。临床主要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 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早 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上 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 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肝寄生虫病,寄生虫寄生于肝脏及胆道系统引起相应器官的疾病。 寄生在肝脏及胆道的常见寄 生虫病有疟疾、阿米巴肝脓肿、弓形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弓首线虫感染、包虫病、雅 尔氏鞭毛虫病、肝吸虫病、肝片吸虫病、胆道蛔虫症等。
胆道疾病 急性胆管炎一般是指由细菌感染所致的胆道系统的急性炎症,常伴有胆道梗阻。当胆道梗阻比较完全, 胆道内细菌感染较重时,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寒战、高热、黄疸,尚可有感染性休克和神经精神 症状。
胆道蛔虫症是指原来寄生在空回肠的蛔虫经十二指肠钻入胆道,引起胆道口Oddis括约肌痉挛而发生腹 部阵发性绞痛,称为胆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以 七岁以上儿童最为多见。
性,但少数病例可有全部小肠及结肠受累,以出血、坏死为特征。
5.克罗恩病: 又称局限性肠炎。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有一定关系。 本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

02 2015年大苗老师消化系统彩色笔记

02 2015年大苗老师消化系统彩色笔记
炎症静息时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身%.,办,细胞)家(浆细胞)的小妹真文静广息时)邻家的小妹真文静 萎缩性胃炎好发部位: 小弯胃窦部。 (三)临床表现 歌诀:爱(A 型胃炎)看自己(自身抗体)的身体(好发于胃体)别多问(胃窦部),为(萎缩性胃 炎) 什么(幽门螺杆菌)?
20mg,每日 2 次,连续应用 7-14 天,症状明显改善支持 GERD
促胃肠动力药:吗丁啉,多潘立酮 H2 受体拮抗剂:替丁类,适用轻、中度
注意:
1.胃食管反流病最可靠的检查一内镜。
2.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拉唑类。
二、食管癌
(一)病理
1、食管分 4 段:
①颈段:自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沿的胸廓入口处; ②胸上段:自胸廓上口至气管分叉平面;
(1)
早期:进食哽噎感或者没有表现。
⑵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进行性吞咽困难是主要或者典型的表现。题目中出现“进行性吞 咽困难”
确诊中晚期的食管癌。
①如癌肿侵犯喉返神经一声音撕哑;中晚期的食管癌,侵犯喉返。
②压迫颈交感神经一 Horner (霍纳)综合征(单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眼球内陷); ③侵入气管、支气管——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
罗大(胃大弯)佑(右侧)是游侠(幽门下),骑了一匹(脾胰)马来到大(胃大弯)上(上 部) 海。 (小沈阳很肤浅,小侠女很友善,罗大佑是游侠,骑了一匹马来到大上汽) 感觉没去年的好:小弯上腹腔,大弯上胰腺,小弯下幽上,大弯右门下、我稍微改动了下 胃动 脉由腹腔动脉干而来。 胃的大小弯动脉来自:左右网膜成大弯,左右动脉(胃左右动脉)成小弯。 来自于脾动脉:左膜(胃网膜左动脉)胃短(胃短动脉)后(胃后动脉)来脾。 这段今年没讲我觉得还是有用的 (二)十二指肠的解剖 十二指肠悬初带(treitz)是空肠起始部的标志。长 25cm。 四、急性胃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 病因: 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目前已知有:①药物(最主要原因感染;③ 应激;④乙 醇;⑤变质、粗糙和刺激性食物;⑥腐蚀性物质;⑦碱性反流;⑧缺血;⑨放射;⑩机 械创伤等。 最主要的病因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阿司匹林、吲噪美辛(消炎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单元、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一)第一节胃食管反流病一、发病机制胃食管反流疾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与食管抗反流功能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增强有关。

这其实是一种反中庸。

(一)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改变1.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食管下括约肌(LES)是指食管末端的环行肌束,长3~4cm,静息时压力为l0~30mmHg,为一高压带,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LES部位的结构遭到破坏时可使LES压下降,如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后易并发反流性食管炎:腹内压增高(如妊娠、腹水,呕吐、负重劳动等)及胃动力障碍(胃扩张、胃排空延迟)等均可导致LES压降低而诱发胃食管反流。

此外,摄入食物(如脂肪、巧克力等)和服用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地西泮)等亦可降低LES压力,加重胃食管反流。

2.异常的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TLESR):正常情况下当吞咽时,LES即松弛,食物得以进入胃内:TLESR与吞咽时的LES松弛不同,它无需吞咽动作和食管蠕动的刺激。

松弛时间更长,LES压的下降速率更快,LES的压力更低。

正常人虽也有TLESR,但较少,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TLESR发生较频繁。

目前认为TLESR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

(二) 食管酸廓清能力下降:正常情况时食管内容物通过重力作用,一部分排入胃内,大部分通过食管体部的自发和继发性推进蠕动将食管内容物排入胃内,是食管廓清的主要方式。

吞咽动作诱发自发性蠕动,反流动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扩张并刺激食管引起继发性蠕动。

(三)食管粘膜防御削弱:正常情况下,食管粘膜组织具有抵抗反流物侵袭的能力,后者包括食管上皮表面粘液、不移动水层、复层鳞状上皮结构和功能上的防御能力及粘膜血液供应的保护作用等。

(四)胃排空延迟:胃食管反流餐后发生较多,其反流频率与胃内容物的含量、成分及胃排空情况有关。

胃排空延迟者可促进胃食管反流。

真题.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不包括A.夜间胃酸分泌过多B.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C.异常的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D.胃排空异常E.食管酸廓清能力下降答案:A二、临床表现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主要症状有剑突后烧灼感、反酸和胸痛等。

本病易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

(一)剑突后烧灼感和反酸: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症状。

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

常在餐后l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

反酸是指胃内酸性物质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口腔。

反酸和烧灼感常同时发生。

(二)胸骨后疼痛:发生在胸骨后或剑突下。

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此时酷似心绞痛。

(三)吞咽困难: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所致,症状呈间歇性,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

少部分患者吞咽困难是由食管狭窄引起,此时吞咽困难可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四)其他症状:部分患者有咽部不适,异物感、棉团感和堵塞感,可能与酸反流引起食管上段括约肌压力升高有关。

反流物刺激还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咽喉炎、声嘶,哮喘,肺炎,甚至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并能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还可以与其他食管病变(如食管癌等)作鉴别:内镜见到有反流性食管炎可以确立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但无反流性食管炎不能排除胃食管反流病。

根据内镜下所见食管粘膜的损害程度进行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具体分级不是考试内容),有利于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

(二)24小时食管pH监测目前已被公认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诊断方法,特别适用于内镜下无异常改变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

一般认为正常食管内pH为5.5~7.0,当出现胃食管反流时,食管内pH下降。

通常把pH<4时定为酸反流指标。

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的各项参数均以此作基础。

真题.2004-341.男性,40岁,胸痛、反酸、烧心、嗳气2个月,胃镜检查食管粘膜未见明显异常,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答案:C)A.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B.C13尿素呼气实验C.24小时胃食管pH监测D.腹部B超E.24小时心电监测试卷点评:对有典型症状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 24小时胃食管PH监测,如证实有食道过度酸反流,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成立。

(三)食管测压可测定食管下括约肌(LES)的长度和部位、LES压,LES松弛压、食管体部分压力及食管上括约肌压力等。

LES静息压为l0~30 mmHg,如LES压<6 mmHg易导致反流。

(四)食管吞钡x线检查该检查对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敏感性不高,其目的主要是排除食管癌等其他食管疾病。

严重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现阳性X线征。

(五)食管滴酸实验在滴酸过程中,出现胸骨后疼痛或烧灼感的患者为阳性,且多于滴酸的最初15分钟内出现,表明有活动性食管炎存在。

四、诊断如患者有典型的烧灼感和反酸症状,可作出胃食管反流病的初步临床诊断。

内镜检查如发现有反流性食管炎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病变,可确诊胃食管反流病。

对有典型症状而内镜检查阴性者,用质子泵抑制剂作实验性治疗(如奥美拉唑每次20mg,每天2次,连用7天),如疗效明显,一般可考虑诊断。

有条件可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如证实有食管过度酸反流,诊断可成立。

五、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床头端的床脚抬高15~20cm。

餐后易致反流,故睡前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宜立即卧床。

注意减少一切影响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束腰带等。

应避免进食使食管下括约肌(LES)压降低的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

应戒烟及禁酒。

避免应用降低LES压的药物及影响胃排空延迟的药物。

(二)药物治疗:疗程8-12周1.H2受体拮抗剂如西眯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这类药物能减少24小时胃酸分泌50%~70%,但不能有效抑制进食刺激的胃酸分泌,因此适用于轻、中症患者。

2.促胃肠动力药这类药物的作用是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达到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及减少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

与H2受体拮抗剂相似,也主要适用于轻、中症患者。

3.质子泵抑制剂是降低胃内酸度最有效的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妥拉唑等。

这类药物抑酸作用强,特别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

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因人而异。

以调整至患者无症状之最低剂量为最适剂量。

真题.降低胃内酸度最有效的药物是A.H2受体拮抗剂B.含铝抗酸剂C.抗胆碱能药物D.质子泵抑制剂E.胃泌素受体拮抗剂答案:D42.[真题]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最好的药物是A.苯海拉明B.肾上腺皮质激素C.奥美拉唑D.雷尼替丁E.异丙嗪答案:C41.[真题]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措施不包括A.应用促胃肠动力药B.抗酸治疗C.高脂肪饮食D.减肥E.避免饮用咖啡和浓茶答案:C(三)抗反流手术治疗抗反流手术是不同术式的胃底折叠术,目的是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抗反流手术指征为:①严格内科治疗无效;②虽经内科治疗有效,但患者不能耐受长期服药;③经扩张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的食管狭窄,特别是年轻人;④确诊由反流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疾病,此为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

第二节急性胃炎【考点纵览】急性胃炎住要包括三类:1.急性 HP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

2.除HP外,其它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

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其中。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为本节考试重点。

临床需注意急性腐蚀性或化脓性胃炎禁止做胃镜检查胃壁的分层:从内到外依次是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粘膜层又包括上皮、固有膜和粘膜肌层。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急性胃炎是各种有害因素引起的胃粘膜或胃壁的急性炎症。

病因较多,目前已知的有:①药物;②应激因素;③感染因素;④变质、粗糙和刺激性食物;⑤酒精;⑥腐蚀性物质;⑦碱性反流;⑧缺血;⑨放射;⑩机械创伤等。

2006-2-072.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不包括A.非甾体抗炎药B.脑外伤C.乙醇D.幽门螺杆菌感染E.严重烧伤答案:D解读: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包括:1、外源性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损伤胃的粘膜屏障,导致粘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氢离子回渗入胃粘膜,引起胃粘膜糜烂、出血。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可使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减少、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而导致本病。

2、内源性因素包括严重感染、严重创伤、颅内高压、严重灼伤、大手术、休克、过度紧张劳累等。

在应激状态下,可兴奋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前者使胃粘膜血管痉挛收缩,血流量减少,后者则使粘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促使粘膜缺血缺氧加重、导致胃粘膜上皮损害,发生糜烂和出血。

(二)发病机制主要是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削弱了胃粘膜防御机制的某些成分,即损伤因子与防御因子间的平衡遭破坏。

也是一种反“中庸”。

例如:①应激源,如严重的脏器疾病、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休克或颅内病变所引起的应激性急性胃炎,应激的生理性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胃粘膜微循环正常运行,造成粘膜的相对缺氧、粘液分泌减少、局部前列腺素合成不足,导致粘膜屏障破坏和氢离子反弥散,粘膜pH 下降,进一步损伤血管和粘膜,引起糜烂和出血;(严重者,可形成消化性溃疡)②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药物性急性胃炎,其机制可能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胃粘膜的抗损伤作用;③乙醇等引起的急性胃炎系由于其亲脂性和溶脂性能,破坏粘膜屏障,引起上皮细胞破坏,粘膜内出血和水肿;④十二指肠液反流所致急性胃炎是由于胆汁和胰液中的胆盐、磷脂酶A和其他胰酶破坏胃粘膜,产生多发性糜烂。

真题.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急性胃炎的主要机制是(2003)A.激活磷脂酶AB.抑制前弹性蛋白酶C.抑制前列腺素合成D.促进胃泌素合成E.抑制脂肪酶答案:C二、临床表现症状:上腹痛、恶心、食欲不振是急性胃炎的常见症状,用解痉药物可缓解腹痛症状。

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胃炎,临床表现不同。

例如:①药物和应激引起的急性胃炎,可以呕血或黑便为主要表现。

出血量大时可引起低血压、休克、贫血;②急性感染或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炎,同对合并肠炎即急性胃肠炎,伴腹泻,可出现脱水,甚至低血压;③腐蚀性胃炎常出现上腹剧痛、频繁呕吐、寒战、高热;④部分急性胃炎患者可无症状,仅于胃镜下表现为急性胃炎。

体征一般仅有上腹或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

三、诊断根据诱因。

临床表现,一般可做出临床诊断。

急诊胃镜检查有助于确诊,一般应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

胃镜下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充血、水肿和糜烂。

腐蚀性胃炎急性期,禁忌行胃镜检查,静止期可见瘢痕形成和胃变形。

协和习题.胃炎的急诊胃镜检查应在上消化道出血后: (答案:E)A.一周内进行B.5天内进行C.4天内进行D.3天内进行E.1~2天内进行真题.2000-2-34.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确诊应依据(答案:D)A.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B.胃液分析C.X线胃肠钡餐检查D.急诊胃镜检查E.腹部B超真题.2003-1-48.男,25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