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自主学案-(答案版)

合集下载

2024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的教案设计

2024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的教案设计

2024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两篇文本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两篇作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鼓励他们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二、教学内容2.1 文本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观点。

2.2 文本分析《未选择的路》:分析短篇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象征手法,理解小说中所表达的作者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两篇文本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进行系统讲解。

3.2 对比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篇文本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从不同文化背景的角度理解和思考文学作品。

3.3 小组讨论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两篇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授文本教师对两篇文本进行详细讲解,包括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

4.3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篇文本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的特点。

4.4 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4.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两篇文本的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五、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阐述和逻辑性。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诗两首》教案《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诗两首》教案《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诗两首》教案《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未选择的路》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首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能够把握并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3)能够欣赏并评价罗伯特·弗罗斯特和普希金的诗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个人的选择和追求,培养独立思考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2)引导学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培养乐观和坚韧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1)介绍罗伯特·弗罗斯特和普希金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分析两首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诗歌内容解析:(1)逐句解析《未选择的路》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首诗歌,分析其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2)探讨两首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理解其对个人选择和人生态度的启示。

三、教学过程1. 诗歌阅读与讨论:(1)让学生独立阅读两首诗歌,感受其意境和情感。

(2)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诗歌分析与解读:(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和意义。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主动参与和思考的能力。

2. 诗歌解析评价:通过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诗歌内容、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作业中的表现,评价其对诗歌主题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诗歌原文:准备《未选择的路》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首诗歌的原文,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2.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两首诗歌的题目,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两首诗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学习《未选择的路》(1)学生自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

(2)教师提问:诗歌中的“未选择的路”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3)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

(5)课堂小结:诗歌通过“未选择的路”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遗憾和感慨。

3.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学生自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

(2)教师提问:诗歌中的“生活欺骗了你”具有怎样的寓意?(3)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

(5)课堂小结:诗歌通过“生活欺骗了你”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困境,坚定信念。

4.比较阅读(1)学生比较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5.课堂小结6.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两首诗歌。

(2)写一篇关于《未选择的路》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但仍有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分析诗歌中的深层意象与隐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语言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提升文学鉴赏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诗歌,《未选择的路》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两首诗歌;(2)能够分析并比较两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写作风格;(3)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两首诗歌的内容和意义;(2)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两首诗歌的异同点;(3)通过创作练习,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自己选择的品质;(3)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和感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背诵并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两首诗歌;(2)分析并比较两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写作风格;(3)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两首诗歌的内容和背景;(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3)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堂活动安排。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诗歌,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内容和创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两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与理解:(1)让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讨论诗歌的意义和内涵;(3)通过问题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对比分析:(1)让学生比较两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写作风格的异同点;(2)引导学生从语言、意象、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3)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

4. 创作练习:(1)让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诗歌创作;(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诗歌;(3)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创作能力。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导的学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导的学案

《若是生活欺诈了你》《未选择的路》导教案若是生活欺诈了你普希金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一、朗诵并背诵《若是生活欺诈了你》这首诗。

二、推测诗歌中优美精华的语言,并掌握诗歌的思想主题。

三、培育学生坚毅的意志,英勇地面对生活的劫难。

预读(看谁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认识作者和作品的相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1、普希金(1799—1837)是(国籍)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

他被以为是俄罗文雅学语言的创立者和新俄罗文雅学的奠定人。

代表作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主题切中当时俄国社会重大问题,塑造了“”“小人物”等俄罗文雅学的典型形象。

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是流放的日子里,是以的形式写在他的街坊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正热火朝天,诗人却被迫与世隔断。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二、题目“若是生活欺诈了你”是什么意思?三、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结婚切的怀恋”这句诗的含义?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一、诗人在诗中说了然如何的人生态度?二、诗歌最大的特色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获得了巨大成功,同学们要品尝一下全诗,想一想原由安在?三、你能用一句话把此诗的真理表达出来吗?拓展延长(深信自己,我真行!)一、这是一首交口称赞的名篇,很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录本上,作为鼓舞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以后,喜爱这首诗吗?为何?请同学们自由议论,畅所欲言。

二、拿起手中的笔,试着写一写:若是,不要,不要!需要。

相信吧,。

(我的讲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第1页共4页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一、朗诵并背诵《未选择的路》这首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两首诗;(2)能够分析两首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能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两首诗的内容;(2)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两首诗的异同点;(3)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学会战胜困难与挫折;(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品质;(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两首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生活欺骗了你”的含义;(2)如何把握《未选择的路》中“未选择的路”所象征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普希金和弗罗斯特两位诗人;(2)提问:“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理解诗意;(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两首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首诗的异同点;(2)学生总结两首诗的异同点。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组朗诵两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学生分享自己战胜困难与挫折的经历,互相鼓励。

四、作业布置1. 背诵两首诗;2. 写一篇关于自己战胜困难与挫折的经历的作文;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赏析。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或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七年级下册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范文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七年级下册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范文3篇世界有很多颜色,好的坏的都会出现。

19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导学案附答案

19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导学案附答案

19 外国诗二首【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

2.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学习难点】借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直抒胸臆的构思,理解《未选择的路》象征手法的作用。

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过程】一、导入岁月的风铃在我们耳边叮咚作响,站在青春的路口静静凝望:前方的道路曲折蜿蜒,直通向那被称为“明天”的地方。

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那一双双脚印记下了我们每一次跌倒和踉跄,这条路上有绿洲有沙漠,有风吹雨打有鸟语花香,但无论如何,平原留着我们的足迹,高山印证着我们的身影,大海融入了我们的气息,天空记录下了我们的飞翔。

多少次阴霾,我们用阳光驱散,因为我们心头萦绕着坚强与快乐,请听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自主学习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瞬.(shùn)息怀恋.(liàn)荒草萋.萋(qī) 伫.(zhù)立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的范围。

(涉足)(2)幽静、寂寞。

(幽寂)(3)长时间站着。

(伫立)(4)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萋萋)(5)弄脏,这里指踩下足迹。

(污染)3.作者链接普希金,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的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整个俄罗斯文学赢得世界声誉。

特别是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

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

4.背景链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前言本教案主要是针对高中语文课程,为学生介绍诗歌鉴赏、诗歌欣赏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包括两首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这两首诗歌都是现代诗中的经典之作,具有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诗的鉴赏和欣赏,并且提高他们的文艺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 诗歌简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著名的俄国诗人鲍里斯·列昂切夫所作,原名为《音乐》,后改名《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这首诗歌是一首隐喻性很强的现代诗,其主题是人生与命运,并通过描写绝望的命运和苦难的人生来表达生命的脆弱性和对命运的反抗。

2. 诗歌分析这首诗歌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作为开头,通过假设生活欺骗了我们,从而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人生。

接着,诗歌通过众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反问等来渲染情感,揭示出命运的残酷和人生的苦难。

最后,诗歌以带有反叛色彩的“你命由天定,反抗吧,反抗吧,反抗吧”作为结尾,表达出对人生无奈的悲愤之情。

3.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首诗歌,使学生能够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和诗歌鉴赏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文艺素养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和解读能力。

4. 教学方法1.教师对这首诗歌的主题、形式、意境进行分析。

2.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并解读诗歌。

3.小组讨论,与同学一起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个人总结,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体验诗歌的情感。

二、《未选择的路》1. 诗歌简介《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所作,被誉为是美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之作。

这首诗歌通过描写一个人走在森林中面临的选择,来探讨人生中的艰难抉择和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

2. 诗歌分析这首诗歌以“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作为开头,通过对一个人走在森林中面临的选择的描写来探讨人生中的存在的抉择和选择的意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并欣赏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

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意象和修辞手法。

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探讨其对生活的不同看法。

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1.2 教学内容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背景介绍。

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的背景介绍。

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解读两首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第二章:诗歌分析2.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象征。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2 《未选择的路》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象征。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第三章:比较与讨论3.1 两首诗歌的异同主题的比较:面对生活的困境,两位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态度?意象的比较:两首诗歌中的自然意象有何不同?修辞手法的比较:两位诗人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3.2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深入分析。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第四章:创作与表达4.1 创作要求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作一首关于生活态度的诗歌。

尝试运用所学到的诗歌技巧和修辞手法。

4.2 创作指导提供创作模板或示例。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两首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强调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5.2 反思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诗歌分析和创作中的收获。

教师提供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第六章:扩展阅读与讨论6.1 扩展阅读提供其他关于生活态度的诗歌,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

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诗歌,了解不同作者对生活态度的表达。

6.2 扩展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

讨论不同诗歌之间的异同,探讨生活态度的多样性。

第七章:诗歌表演与展示7.1 诗歌表演学生分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表演。

要求学生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来展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并欣赏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

1.1.2 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

1.1.3 提高学生对人生选择和面对生活困境的深入思考。

1.2 教学内容1.2.1 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2.2 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1.2.3 对比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第二章:诗歌背景介绍2.1 普希金简介2.1.1 普希金的生平经历2.1.2 普希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2 弗罗斯特简介2.2.1 弗罗斯特的生平经历2.2.2 弗罗斯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三章:诗歌文本解析3.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文本解析3.1.1 诗歌的主题分析3.1.2 诗歌的意象分析3.1.3 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析3.2 《未选择的路》文本解析3.2.1 诗歌的主题分析3.2.2 诗歌的意象分析3.2.3 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析第四章:对比分析两首诗歌4.1 主题对比4.1.1 相同主题的体现4.1.2 不同主题的体现4.2 意象对比4.2.1 相同意象的运用4.2.2 不同意象的运用4.3 表现手法对比4.3.1 相同表现手法的运用4.3.2 不同表现手法的运用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预习任务5.1.1 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歌5.1.2 学生收集关于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资料5.2 课堂活动5.2.1 教师对诗歌背景进行介绍5.2.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5.2.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文本解析5.2.4 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讨论5.3 课后作业5.3.2 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深入研究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评价6.1.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和思考深度。

6.1.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和交流效果。

6.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6.2.1 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质量,包括内容的完整性、分析的深度和语言的表达。

2024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的教案设计

2024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的教案设计

2024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两篇文本的主题思想和核心内容。

2. 培养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诗歌、散文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文化背景中感悟人生,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理解普希金诗歌的创作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情节,分析诗歌中的人生哲理。

2. 《未选择的路》:了解弗罗斯特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意境,分析诗歌中的人生选择。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和选择的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普希金和弗罗斯特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两篇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3. 案例分析:分析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和选择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五、作业与评价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读后感,评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程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2. 辅助材料:有关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生平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资料。

3. 媒体资源:相关诗歌的朗诵视频、图片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学生读后感质量:通过读后感来评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八、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和选择的意义。

2. 解决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主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哲理。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普希金和弗罗斯特,阅读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自主学案-(答案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自主学案-(答案版)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考纲要求】现代诗歌不属于中考考试范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学习目标】1、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熟读并背诵本诗。

2、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3、感悟作者在困境中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熟读并背诵本诗。

【学习难点】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学时安排】 1课时【学习过程】一、助读资料1、走近作者。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

被认为是俄罗斯语言文学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祭奠人。

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

普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

2、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1825年,正是诗人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所作。

从1824年8月至1826年9月,这是一段极为孤独寂寞的生活。

面对12月党人起义前后剧烈动荡的社会风云,普希金不仅同火热的斗争相隔绝,而且与众多亲密无间的挚友亲朋相分离。

幸亏夜晚有终生挚爱的奶妈相陪伴,讲故事为他消愁解闷;白天,到集市上去,与纯朴的农人为友,和他们谈话,听他们唱歌。

孤寂之中,除了读书、写作,邻近庄园奥西波娃一家也给诗人愁闷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温馨和慰藉。

这首诗就是为奥西波娃15岁的女儿姬姬所写的,题写在她的纪念册上。

1.给诗歌划上合理的朗读节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2.依据你所了解到的本诗的写作背景可以判断,我们应该用本诗用 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劝说 的语气来读,同时还要注意停顿、重音和语速的快慢。

《诗两首》教学设计《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教案

《诗两首》教学设计《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教案

《诗两首》教学设计——《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未选择的路》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能够分析并欣赏两首诗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3)能够运用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独立欣赏和分析其他诗歌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两首诗的意义和内涵。

(2)学会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读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并体会诗歌中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对诗歌艺术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把握《未选择的路》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析并欣赏两首诗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3)学会运用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独立欣赏和分析其他诗歌作品。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两首诗的深层意义和内涵。

(2)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读诗歌,提高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两首诗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和难点问题。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分析两首诗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2)学生举例说明并欣赏诗歌中的优美词句和表达方式。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诗歌时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了解并欣赏两篇经典文学作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分析并比较两篇作品的主题、情感和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1.2 教学内容介绍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生平和文学地位概述两篇作品的情节和背景强调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和对生活的启示第二章:文学作品分析(一)2.1 教学目标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主题和情感解读普希金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表达的思想感情2.2 教学内容朗读和翻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分析诗中的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生活哲理和人生观第三章:文学作品分析(二)3.1 教学目标分析《未选择的路》的主题和情感解读弗罗斯特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的思想感情3.2 教学内容朗读和翻译《未选择的路》分析诗中的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选择与后悔、自由与束缚等主题第四章:比较分析4.1 教学目标比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的主题和写作风格分析两篇作品的异同点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和思考分析两篇作品在情感表达、象征意义和人生观念等方面的异同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得出对生活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第五章:创作与表达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从两篇作品中汲取灵感,创作自己的作品5.2 教学内容分析两篇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和互相评价第六章:文学作品分析(三)6.1 教学目标深入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心理描写和情感表达探讨普希金如何通过诗歌形式传达积极的生活态度6.2 教学内容细致朗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关注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分析诗中的直接和间接心理描写手法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对挫折和困难第七章:文学作品分析(四)7.1 教学目标深入分析《未选择的路》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探索探讨弗罗斯特如何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人生选择的复杂性7.2 教学内容细致朗读《未选择的路》,关注诗中的象征元素,如道路、树林等分析象征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选择和个人成长的关系第八章:文化背景与作者意图8.1 教学目标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各自的文化背景探讨作者创作作品的年代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8.2 教学内容介绍普希金和弗罗斯特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作者的个人经历如何影响其创作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第九章:批判性思维与讨论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评价文学作品9.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对作品的疑问和解读教授如何运用文学理论进行作品的分析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和收获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持续兴趣和探究欲望10.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课程,总结学习要点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讨论如何将学到的文学鉴赏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第十一章:小组讨论与报告11.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公共演讲技巧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报告形式深入探究作品11.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作品进行深入研究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准备报告,包括作品的主题、象征意义、写作风格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研究报告,并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和评论第十二章:创意写作与表达1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个人思考和情感1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所学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进行创意写作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形式,如诗歌、短篇小说、日记等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作品,并提供反馈和建议第十三章: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1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探讨文学作品对个人成长和社会意识的影响13.2 教学内容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如何与现实生活中的经历相呼应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和批评讨论如何将文学作品的智慧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第十四章:课程评价与反思14.1 教学目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程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收获14.2 教学内容通过考试、作业和课堂参与度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生一起讨论课程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提出对课程的建议和对未来的学习计划第十五章:课程资源与拓展活动15.1 教学目标提供课程资源和学习材料,以支持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组织拓展活动,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15.2 教学内容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学术文章和在线资源,以支持学生的进一步阅读和研究组织实地考察、文学研讨会或与作家交流的活动与学生一起规划未来的学习路径,鼓励他们对文学的持续探索和热爱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设计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的深入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两篇经典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和写作风格。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的基本内容。

2.分析两首诗的主题思想,感悟诗人的人生观。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悟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导入新课介绍诗人普希金及其创作背景。

2.阅读诗歌让学生自读诗歌,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分析诗歌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含义。

4.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押韵、比喻、象征等手法。

指导学生如何欣赏诗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未选择的路》1.导入新课介绍诗人弗罗斯特及其创作背景。

2.阅读诗歌让学生自读诗歌,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分析诗歌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未选择的路”的含义。

4.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押韵、比喻、象征等手法。

指导学生如何欣赏诗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异同。

6.课堂小结第三课时:课堂讨论与写作1.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写作训练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如何选择”为题,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

3.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写作训练中的表现,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未选择的路》3.分析诗歌内容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在这首诗中,弗罗斯特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学生甲:“我觉得诗人可能在提醒我们要勇于面对选择,每条路都有不同的风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并分析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

比较两首诗歌的主题、风格和情感表达。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背景介绍。

诗歌《未选择的路》的背景介绍。

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讨论两首诗歌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第二章: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分析2.1 诗歌背景介绍普希金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诗歌的发表时间和背景。

2.2 诗歌内容解析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2.3 诗歌鉴赏练习学生朗读诗歌并理解诗意。

学生讨论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第三章:诗歌《未选择的路》分析3.1 诗歌背景介绍弗罗斯特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诗歌的发表时间和背景。

3.2 诗歌内容解析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3.3 诗歌鉴赏练习学生朗读诗歌并理解诗意。

学生讨论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第四章:比较两首诗歌4.1 主题比较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异同。

学生讨论两首诗歌对生活的不同看法。

4.2 风格比较比较两首诗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学生分析两首诗歌的文学特点。

4.3 情感表达比较比较两首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色彩。

学生讨论两首诗歌的情感冲击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5.2 拓展活动学生创作一首以“选择”为主题的诗歌。

学生互相交流并评价彼此的诗歌作品。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音乐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的氛围。

向学生简要介绍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背景和作品特点。

6.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首诗歌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并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6.3 诗歌表演学生可以选择扮演诗人或诗歌中的角色,进行诗歌表演。

19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导学案附答案

19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导学案附答案

19 外国诗二首【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

2.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学习难点】借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直抒胸臆的构思,理解《未选择的路》象征手法的作用。

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过程】一、导入岁月的风铃在我们耳边叮咚作响,站在青春的路口静静凝望:前方的道路曲折蜿蜒,直通向那被称为“明天”的地方。

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那一双双脚印记下了我们每一次跌倒和踉跄,这条路上有绿洲有沙漠,有风吹雨打有鸟语花香,但无论如何,平原留着我们的足迹,高山印证着我们的身影,大海融入了我们的气息,天空记录下了我们的飞翔。

多少次阴霾,我们用阳光驱散,因为我们心头萦绕着坚强与快乐,请听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自主学习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瞬.(shùn)息怀恋.(liàn)荒草萋.萋(qī) 伫.(zhù)立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的范围。

(涉足)(2)幽静、寂寞。

(幽寂)(3)长时间站着。

(伫立)(4)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萋萋)(5)弄脏,这里指踩下足迹。

(污染)3.作者链接普希金,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的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整个俄罗斯文学赢得世界声誉。

特别是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

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

4.背景链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

2024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的教案设计

2024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的教案设计

2024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篇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的主题思想和中心议题。

2.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在处理人生困境上的异同。

4.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人生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理解作者普希金的生平背景,分析作品的现实意义,探讨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2. 《未选择的路》:了解作者弗罗斯特的生平及作品背景,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探讨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及后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比较分析法:对比两篇课文,让学生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领会人生哲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让学生自读两篇课文,理解大意,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3. 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4. 分析《未选择的路》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了解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及后果。

5. 对比两篇课文,让学生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领会人生哲理。

五、作业与评价:1.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两篇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组织一次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

3. 课后进行分组调研,深入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其他作品,对比分析他们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4. 最终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延伸阅读,推荐相关诗歌和散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文学成就。

2. 通过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1

《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1

《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1 课 时 计 划2005年 上 期 总第( )课时 课题: 《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目标 及重点:1、 让学生借这两首诗了解并喜欢普希金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

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3、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4、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1、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

2、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

3、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及其诗作,并为大家朗诵其他诗篇的片段。

教学方法:读、说、悟、品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国度是诗的国度,从古体诗到绝句、律诗,从四计划 课时第 课时言到五言、七言,种类繁多,精美绝伦。

今天,我们跳出中国诗歌的圈子,学习两首外国诗人的著名诗歌。

二、检查预习、朗读评价:1、请一位同学朗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再请几位同学评价朗读。

2、朗读《未选择的路》,请同学评价朗读。

评价的用意在于了解大多数学生预习的状况,通过朗读和评价,完成对于生字的掌握和诗歌情感的大体把握。

三、组织学生交流所找的资料,重点介绍普希金和他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亚历山大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

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

1811年进入皇村学校,接近未来的十二月党人,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

1816年加入文学团体“阿尔扎马斯社”。

1817年皇村学校毕业后在外交部供职。

1819年成为革命外围组织“绿灯社”成员。

这个时期他连续写了歌颂自由、反对暴政的著名诗篇《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考纲要求】
现代诗歌不属于中考考试范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学习目标】
1、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熟读并背诵本诗。

2、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3、感悟作者在困境中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熟读并背诵本诗。

【学习难点】
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学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助读资料
1、走近作者。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

被认为是俄罗斯语言文学
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祭奠人。

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
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

普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
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

2、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1825年,正是诗人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
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所作。

从1824年8月至1826年9月,这是一段极为孤独寂寞的生活。

面对12月党人起义前后剧烈动荡的社会风云,普希金不仅同火热的斗争相隔绝,而且与众多亲密无
间的挚友亲朋相分离。

幸亏夜晚有终生挚爱的奶妈相陪伴,讲故事为他消愁解闷;白天,到集市上
去,与纯朴的农人为友,和他们谈话,听他们唱歌。

孤寂之中,除了读书、写作,邻近庄园奥西波
娃一家也给诗人愁闷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温馨和慰藉。

这首诗就是为奥西波娃15岁的女儿姬姬所
写的,题写在她的纪念册上。

1.给诗歌划上合理的朗读节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依据你所了解到的本诗的写作背景可以判断,我们应该用本诗用 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劝说 的语气来读,同时还要注意停顿、重音和语速的快慢。

(朗读提示:重读能体现心理变化的词。

例如:“假如、悲伤、心急、镇静、忧郁、怀恋、未来、
一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品读诗歌,领悟诗意
(一)理解诗歌的含义,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_诗人用诚挚的语言倾诉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假如受到了生活的欺骗,不要消沉,要积极面向未来,战
胜自 己,做生活的主宰。

(二)你读了这首诗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答:作者似乎在劝说我们,当你在生活中失意时,要保持镇静,要乐观向上,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现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三)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诗的含义?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
答:这两句诗道出了生活中的感觉:生活是有意义的,不要随意忘却,抛弃那曾经拥有的。

人生是
丰富多彩的,每个人一生都会有“酸、甜、苦、辣、咸”。

只要你拥有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不管是哪种经历,都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都有助于你把握人生。

(言之成理即可)(体验略)
四、仿写诗歌,感悟生活中的诗意美。

要求:以“假如生活成就了你”为题,仿照本诗的句式写一首诗,并说说你写的这首诗想表达什么思想。

示范:假如生活成就了你,
不要满足, 不要得意!
欢乐的日子里不可放弃,
相信吧, 前面的困难在等待你。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仍是欢喜。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待到一切过去,
还需继续拼搏努力!
通过这首诗我想表达的是: 成功之后不应骄傲, 应从零开始,继续努力, 这样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学习目标】
4、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熟读并背诵本诗。

5、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6、感悟作者对路的选择的思考,学会慎重地对待自己的人生之路。

【学习重点】
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熟读并背诵本诗。

【学习难点】
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学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助读资料(参看《教材全解P151-152“助读资料”》)
1.题目解说。

2.作者名片。

3.背景资料。

二、课前预学 “未选择的路”意思是没有选择的路。

这里的“路”,既指自然界之路,又指人生之路。

给诗歌划上合理的朗读节奏。

(直接划在课本上)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三、品读诗歌,领悟诗意
1.分别用一个词概括每节内容: 伫立(思索)
决定(选择)
选择后的惆怅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2.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表面:自然的道路

实际:暗示人生之路
象征
3.
你从中悟出什么样的哲理?你从诗歌当中获得了什么人生启示?
答:哲理: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于是对未选择的路产生怀恋向往,这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启示:面对人生选择时,我们应该慎重选择,三思而后行不要随波逐流,选择适合自己的。

既然选择了,就勇往直前,不再犹豫后悔。

4.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答: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区别:
象征 比喻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是一种谋篇立意的写作手法 是一种修辞手法
一般要统摄全篇 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内在联系 相似性
5.品析鉴赏:品析鉴赏:比喻与象征,判断两句话哪句是比喻,哪句是象征,将答案填入括号内。

黄河好像一条蜿蜒的巨龙,流淌在中国的大地上。

(比喻)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象征)
拓展延伸
你能写出以下名家对“路”的思考 吗?
答:如: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李白: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鲁迅: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课堂检测
一、根据拼音写字词。

1. 一切都是sh ùn x ī ( ) ,一切都将会过去。

2.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是去sh è z ú ( )。

3.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 q ī q ī( ),十分y ōu j ì ( )。

二、填空。

1.《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指 ,也指 ,本诗采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2.我在那路口久久______,我向着一条路____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横线处应填词语为:( C )
A
B 伫立 放眼
C 伫立 极目
D 站立 放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