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弯曲应力(新模板)解析

合集下载

弯曲应力

弯曲应力
q=6kN/m;梁由10号槽钢制成,由型钢表查得横截面的惯性矩 Iz=25.6cm4。试求此梁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1)作弯矩图,
求最大弯矩
梁的弯矩图如图5-8b 所示, 由图知梁在固定端横截面上 的弯矩最大,其值为
M
max
ql 2 600012 3000 N m 2 2
(2)求最大应力
第二节 惯性矩的计算
1、简单截面的惯性矩 矩形截面
h 3 2 h 2
y 2 2 I z y dA h y bdy b 2 3 A
h 2
bh3 12
bh3 Iz 12
hb3 Iy 12
圆形与圆环截面
I p 2dA
A
D 4
32
空心圆
I P 2 dA
弯曲正应力的计算、抗弯截面模量
某截面上最大弯 曲正应力发生在截面 的上下边界上:
max
min
M WZ
IZ WZ ymax
WZ 称为抗弯截面模量,Z 为中性轴.
矩形截面 实心圆截面
b
bh2 WZ 6
h
Z
WZ
d 3
32
Z
d
图所示,一受均布载荷的悬臂梁,其长 l=1m ,均布载荷集度
385 106 Pa 385MPa
梁的强度条件
# 梁的最大正应力 # 梁的强度条件 # 举例
1、梁的最大正应力
• 梁的危险截面
梁的危险截面在该梁内弯矩最大的截面上
危险截面位于梁中部
危险截面位于梁根部
• 梁的最大正应力
梁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危 险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处
max
M max WZ

弯曲应力2019

弯曲应力2019
例7-1 一简支梁受力如图所示。已知 [s]12MP,a空心圆截面 的内外径之比 d 0.8 ,试选择截面直径D;若外径D增加
一倍,比值不变,D则载荷 q 可增加到多大?
q=0.5KN/m
A
B
L=4m
(+)
1 qL 2 8
M 图
弯曲应力/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解:
Mmax

1 8
h
z
Iz
1 bh3, 12
Wz

1 bh2 6
平放:
b z´
I

z
1 hb3, 12
Wz
1 hb2 6
若h>b, 则WzW。z
弯曲应力/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d
z
Iz

d4,
64
Wz

d3,
32
D dz
Iz
(D4
64
d4) D4(14)
64
( d )
在进行梁的强度计算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对于细长梁的弯曲变形,正应力的强度条件是主要的,剪应
力的强度条件是次要的。但对于较粗短的梁,当集中力较大 时,截面上的剪力较大而弯矩较小,或是薄壁截面梁时,也 需要较核剪应力强度。
弯曲应力/弯曲时的剪应力
(2)对于等宽度截面,正应力的最大值发生 在横截面的 上下边缘,该处的剪应力为零; 剪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中性轴上, 该处的正 应力为零。对于横截面上其余各点,同时存在 正应力、剪应力。这些点的强度计算,应按强 度理论进行计算。
的规律,在中性轴上为零,而在梁的上下边缘处正应力
最大。
弯曲应力/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材料力学弯曲应力 PPT

材料力学弯曲应力 PPT

b
解: M Fa 5103 0.18 900Nm
竖放时
横放时
IZ
bh3 12
30 603 12
54cm 4
y 20mm : M y 33.3MPa
IZ
m ax
M IZ
ymax
900 0.03 54 108
50MPa
IZ
hb3 12
60 303 12
13.5cm4
max
M IZ
ymax
IZ
弹性力学精确分析表明, 当跨度 l 与横截面高度 h 之 比 l / h > 5 (细长梁)时,纯弯 曲正应力公式关于横力弯曲 近似成立。
横力弯曲最大正应力
max
M max ymax IZ
强度条件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1、弯矩最大的截面上
σmax在 2、离中性轴最远处
σmax
M max ymax Iz
max
M max ymax IZ
67.5103 180 103
2 5.832 105
104.17 106 Pa 104.17MPa
例题
q=60kN/m
120
4、 C 截面曲率半径ρ
A
1m
FAY
C
l = 3m
B
x
180
K
30 C 截面弯矩
z
MC 60kN m
FBY
y
C 截面惯性矩
FS 90kN
F2 2 bh / 3 2106 100150106 / 3 10000N 10kN
l
FS
M
Fl
F
按胶合面强度条件计算
50
z50
50

材料力学——弯曲应力

材料力学——弯曲应力

公式推导
线应变的变化规律 与纤维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
从横截面上看: 点离开中性轴越远,该点的线应变越大。
2、物理关系
当σ<σP时 虎克定律
E
E
y
y
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a、与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 沿截面高度 线性分布; b、沿截面宽度 均匀分布; c、正弯矩作用下, 上压下拉; d、危险点的位置, 离开中性轴最远处.
M max ymax IZ
x
67.5 103 90 103 5.832 105
104.17MPa
6、已知E=200GPa,C 截面的曲率半径ρ q=60KN/m A FAY B 1m C 3m FBY
M C 60kN m
I z 5.832 105 m 4
M EI
4 103 88 103 46.1MPa 6 7.64 10
9KN
4KN
C截面应力计算
A FA
M 1m
C 1m
B
1m FB
C截面应力分布 应用公式
t ,max
My Iz
2.5KNm
2.5 103 88 103 28.8MPa 6 7.64 10
Fb Fa
C截面: max M C Fb3 62.5 160 32 46.4MPa d W 3
zC
2
0.13
32
(5)结论 轮轴满足强度条件
一简支梁受力如图所示。已知 [ ] 12MPa ,空心圆截面 的内外径之比 一倍,比值不变,则载荷 q 可增加到多大? q=0.5KN/m A B
反映了截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对强度的影响
最大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

材料力学课件第七章变曲应力(土木专业)

材料力学课件第七章变曲应力(土木专业)
3
46470 10 8 m 4
a
y
z
138.6 106 Pa =138.6 MPa
第七章
弯曲应力
[例2] 试求图示 T 形截面梁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已知
Iz = 7.64×106 mm4、 y1 = 52 mm、y2 = 88 mm。
解: 1)画弯矩图
梁的最大正弯矩发生
在截面 C 上,最大负弯 矩发生在截面 B 上,分
对称弯曲
对称截面梁,在纵向对称面承受横向 外力时的受力与变形形式-对称弯曲
第七章
弯曲应力
弯 曲 试 验
第七章
试验现象
弯曲应力
(纯弯与正弯矩作用)
横线为直线, 仍与纵线正交 靠顶部纵线缩短, 靠底部纵 线伸长 纵线伸长区,截面宽度减小 纵线缩短区, 截面宽度增大 弯曲假设 横截面变形后保持平面,仍与纵线正交-弯曲平面假设 各纵向“纤维”处于单向受力状态-单向受力假设
第七章
7.1 概 述
弯曲应力
F
C
a
F
D
a
B
弯曲正应力只与弯矩有关,故 通过纯弯曲梁来研究弯曲正应力.
FS
A
纯弯曲: 梁的剪力恒为零, 弯矩为常量。
F
x
F
x
M
Fa
第七章
弯曲应力
纯弯曲
第七章
弯曲应力
.2 弯曲应力
弯曲正应力
弯曲应力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
弯曲切应力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
A ydA M
yC ydA A 0 A
(c)
(a)(b)
A ydA 0
E
中性轴通过横截面形心
(a)(c)

第7章 弯曲板单元

第7章 弯曲板单元

z
Qx
Qy Myx Qy My
y
Mx
Mxy Myx
My
Qx
Mx x
Mxy
图6-3
弯曲力
约定: ① 弯曲力是板相应方向单位宽度上的力。 ② 力素的正负 Qy 图中力素矢量为正。 z Qx
Mx Mxy 力矩、 角位移矢量 My
y Myx Mxy
Myx
Qy
My
Mx Qx
x
图6-4
6.2 基本方程 1、位移 由假设(1)、(3),板内任一点的位移有: u、 v、 w u —— x方向位移 v —— y方向位移 w —— z方向位移 并有
2w 2 x 2 w e e { } z [ B ] { } [[ B ] [ B ] [ B ][ B ]] 312 121 i j m n 2 y2 w (6-20) 2 x y
其中
x xi , i a a (6-19) y yi , i b b (i,j,m,n)
按图6-5规定的坐标系,i、i的值总为1或-1。
z y
a a
n
i
m
b
x
j
b
图6-5
3、应变和应变矩阵 将式( 6-15 ) (P15) 代入式( 6-2 ) (P8) ,可以将单元中任 一点的应变计算式为
式中[Bi]为式(6-22)所示[Bi]除z的结果,即
3b ( 1 ) 0 b ( 1 3 )( 1 ) i i i i a i 1 3a i (1 i ) a i (1 i )(1 3 i ) 0 4ab b 2 2 2 2 a i (3 2 i 1) i i (3 3 4) b i (3 2 i 1) (i, j, m, n)

工程力学弯曲应力PPT资料94页

工程力学弯曲应力PPT资料94页

ycmax yt max
M
z
σ tm ax y
σtmax Mytmax Iz
σcmax Mycmax Iz
3.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平面假设不再成立
当:L 5
h
纯弯曲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计算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误差不超过1%。
My
IZ
Mxy
IZ
总结
假设 平面假设,单向受力假设
空心圆截面
z
z
y
y
WIz πd4/64 πd3 d/2 d/2 32
WIz b3 h/12b2 h h/2 h/2 6
WπD3(14)
32
αd D
(2)对于中性轴不是对称轴的横截面
Wz
Iz ymax
分别以横截面上受拉和受压部分距中性轴最远的距离
ycmax 和 ytmax 直接代入公式
σcmax
σ My Iz
一些易混淆的概念
对称弯曲与纯弯曲 对称弯曲-对称截面梁,在纵向对称面承受横向外 力时的受力与变形形式 纯 弯 曲-梁或梁段各横截面的剪力为零弯矩为常 数的受力状态
中性轴与形心轴
中性轴-横截面受拉与受压区的分界线 形心轴-通过横截面形心的纵向坐标轴
截面弯曲刚度与抗弯截面系数
弯曲刚度EI-代表梁截面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 抗弯截面系数Wz-代表梁截面几何性质对弯曲强度
中性层 受拉区
受压区 中性轴
纵向纤维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层—中性层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中性轴
中性轴⊥截面纵向对称轴 ❖横截面间绕中性轴相对转动
拉压、扭转时横截面上应力分析过程
变形
平面假定
应变分布
物理关系

材料力学第七章 应力状态

材料力学第七章 应力状态

主平面的方位:
tan
2a0
2 xy x
y
主应力与主平面的对应关系: max 与切应力的交点同象限
例题:一点处的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已知 x 60MPa, xy 30MPa, y 40MPa, a 30。
试求(1)a 斜面上的应力; (2)主应力、主平面; (3)绘出主应力单元体。
x y cos 2a
2
x sin 2a
x
a
x y sin 2a
2
x cos 2a
300
10 30 2
10 30 cos 60020sin 600
2
2.32 MPa
300
10 30 sin 600 2
20cos 600
1.33 MPa
a
20 MPa
c
30 MPa
b
n1
y xy
a x
解:(1)a 斜面上的应力
y xy
a
x
2
y
x
2
y
cos 2a
xy
sin 2a
60 40 60 40 cos(60 ) 30sin(60 )
2
2
a x 9.02MPa
a
x
y
2
sin
2a
xy
cos
2a
60 40 sin(60 ) 30cos(60 ) 2
58.3MPa
2
1.33 MPa
300 600 x y 40 MPa
在二向应力状态下,任意两个垂直面上,其σ的和为一常数。
在二向应力状态下,任意两个垂直面上,其σ 的和为
一常数。
证明: a
x y

弯曲应力_精品文档

弯曲应力_精品文档

弯曲应力引言弯曲应力是材料受到弯曲力作用时产生的应力。

在工程中,许多结构和元件都会承受弯曲力,因此对于弯曲应力的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弯曲应力的概念、产生原因、计算方法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一、概念与定义弯曲应力是由外力在材料截面上产生的弯曲时引起的内力分布所导致的。

当材料受到垂直于其截面的力作用时,材料会发生形变,产生内部应力以抵消外力的作用。

这些应力在截面上沿纵横两个方向分布,形成应力分布图。

在该图中,对于一切外力小于弯曲应力时,材料会发生弹性形变,当外力超过弯曲应力时,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

二、弯曲应力产生原因弯曲应力的主要产生原因是施加在材料上的弯曲力。

当一个材料受到作用力时,由于横向收缩和纵向伸展,材料会发生变形。

在弯曲过程中,材料的上面受到压力,下面受到拉力。

这种压力和拉力导致了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形成弯曲应力。

三、弯曲应力的计算方法为了计算弯曲应力,需要了解材料的弯曲刚度和外力大小。

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质,可以使用欧拉-伯努利梁理论计算等效弯曲应力。

该理论基于以下假设:材料在弯曲过程中保持线弹性,纵向扰动被忽略,并且任何截面都在弯曲过程中垂直于轴线。

通过这些假设,可以得到以下弯曲应力的计算公式:σ = (M * y) / I其中,σ是应力,M是弯矩,y是离轴心的距离,I是截面的惯性矩。

这个公式表示弯曲应力与弯矩成正比,与截面惯性矩成反比。

因此,在设计结构时,可以通过调整截面形状或增加材料的截面尺寸来减小弯曲应力。

四、弯曲应力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弯曲应力对材料性能有重要影响。

首先,弯曲应力会导致材料发生弹性或塑性变形。

在弯曲应力作用下,材料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

其次,弯曲应力还会导致材料的疲劳断裂。

当材料受到长期的反复弯曲作用时,弯曲应力超过了材料的疲劳极限,材料会产生裂纹,最终导致断裂。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材料时,必须考虑到弯曲应力对材料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材料破坏。

材料力学精美ppt第七章弯曲应力课件

材料力学精美ppt第七章弯曲应力课件

max
Q Izb
BH 2
8
(
B
b
)
h2 8
min
QB Izb 8
H 2 h2
3
工字形梁腹板上的切应力分布
讨论
4、当B=10b, H=20b, t=2b时
max /min=1.18, 大致均匀
分布
Hh
5、腹板上能承担多少剪力? 积分 得 —— 总剪力的95%~97%
近似计算公式:
Q
对称
L/5
4L/5
M qL2/10
ymax
0.014 PL3 EI
x
ymax
0.0073 PL3 EI
21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之四 —— 用超静定梁
qL2
M8 q
L
x
ymax
0.013 qL4 EI
超静定梁
M q
L/2 L/2
9qL2 /512 x
qL2 32
ymax
0.326103 qL4 EI

(+)
(拉应力小)
(-) (-)
钢筋混凝土 [ t ] [ c ]
(压应力小)
(+)
18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之二 —— 整体考虑
变截面梁的例子 1. 梁的纵向 —— 变截面、开孔或等强度 2. 梁的变型 —— 单根梁转化为结构
19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之三 ——改善受力状态
1.支座位置 合理布置支座位置,使 M max 尽可能小
12
如何确定弯曲中心的位置
弯心处,主矩 M= Q1h-Qe= 0
e Q1h b2h2t Q 4Iz
弯曲中心位置与外 力大小和材料的性 质无关,是截面图 形的几何性质之一

工程力学-弯曲应力解析

工程力学-弯曲应力解析

6 弯曲应力1、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

正应力公式是在梁纯弯曲情况下导出的,并被 推广到横力弯曲的场合。

横截面上正应力公式为j zM y I σ=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公式为 max zM W σ=2、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计算,计算公式为*2z QS I bτ= 该公式是从矩形截面梁导出的,原则上也适用于槽形、圆形、工字形、圆环形截面梁横截面切应力的计算。

3、非对称截面梁的平面弯曲问题,开口薄壁杆的弯曲中心。

4、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和切应力强度条件为[]max σσ≤[]max ττ≤根据上述条件,可以对梁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容许荷载的计算,与此相关的还要考虑梁的合理截面问题。

5、梁的极限弯矩6.1图6-6所示简支梁用其56a号工字钢制成,试求此梁的最大切应力和同一截面腹板部分在与翼板交界处的切应力。

图 6.1[解]作剪力图如图(c).由图可知,梁的最大剪力出现在AC段,其值为max7575000Q kN N==利用型钢表查得,56a号工字钢*247.7310z zS I m-=⨯,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上。

由此得以下求该横截面上腹板与翼板交界处C的切应力。

此时*zS是翼板面积对中性轴的面积矩,由横截面尺寸可计算得*3435602116621()9395009.401022zS mm m-=⨯⨯-==⨯由型钢表查得465866zI cm=,腹板与翼板交界处的切应力为*max max maxmax23*max7500012600000126.47.731012.510zazzzQ S QMPII d dSτ--=====⨯⨯⨯⨯aMP6.12解题范例483750009.40108.6658661012.510fc a MP τ---⨯⨯==⨯⨯⨯6.2长为L 的矩形截面悬臂梁,在自由端作用一集中力F ,已知b =120mm ,h =180mm 、L =2m ,F =1.6kN ,试求B 截面上a 、b 、c 各点的正应力。

理论力学 第七章 梁的应力

理论力学 第七章 梁的应力

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图:
z
z
M 0
M 0
(1)当中性轴为对称轴时
Iz πd / 64 πd 实心圆截面 W d /2 d /2 32
4
3
d z
y
b
矩形截面
Iz bh3 / 12 bh2 W h/ 2 h/ 2 6
h
z y D d
πD 3 空心圆截面 W (1 4 ) 32
由纯弯曲的变形规律→纵向线应变的变 化规律。
1、观察实验:
2、变形规律: ⑴、横向线:仍为直线, 只是相对转动了一个角度 且仍与纵向线正交。
⑵、纵向线:由直线变为 曲线,且靠近上部的纤维 缩短,靠近下部的纤维伸 长。
3、假设: (1)弯曲平面假设:梁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 面,且仍垂直于变形后的轴线,只是各横截面绕其上的某轴转 动了一个角度。
(2)纵向纤维假设:梁是由许多纵向纤维组成的,且各纵向纤维 之间无挤压。
凹入一侧纤维缩短 突出一侧纤维伸长
根据变形的连续性可知,梁弯曲时从其凹入一侧的纵向 线缩短区到其凸出一侧的纵向线伸长区,中间必有一层纵 向无长度改变的过渡层--------称为中性层 。
中间层与横截面的交线 --中性轴 梁的弯曲变形实际上是各截面绕各自的中性轴转 动了一个角度,等高度的一层纤维的变形完全相同。
A
y

ydA

y dA
2
E

Iz M
1


M EI Z
——弯曲变形计算的基本公式
EI z 梁的抗弯刚度。 Ey ) 得: 将上式代入式 ( E
M EI Z
1
——弯曲变形计算的基本公式

材料力学:第七章 弯曲应力

材料力学:第七章  弯曲应力

962106 m3 962cm3
(4)选择工字钢型号
40a工字钢 Wz 1090cm3
(5)讨论 q 67.6kg/m
28
目录
P1=9kN
A
C
P2=4kN
B
D
1m 1m 1m -4kNm
M 2.5kNm
A1
A3
y1 G
y2
A2
A4
4
例3 T 字形截面的铸铁梁受力如图,
铸铁的[sL]=30MPa,[sy]=60 MPa,
1.合理设计截面
矩形木梁的合理高宽比
h
北宋李诫于1100年著«营造法式 »
R
一书中指出:矩形木梁的合理高宽
比 ( h/b = ) 1.5 b
英(T.Young)于1807年著«自然哲学与机械技术讲义 »一书中
指出: 矩形木梁的合理高宽比为
h 2 时,强度最大; h 3 时,刚度最大。
b
b
36
其它材料与其它截面形状梁的合理截面
其截面形心位于C点,y1=52mm, y2=88mm, Iz=763cm4 ,试校核此梁的强度。 并说明T字梁怎样放置更合理?
解:画弯矩图并求危面内力 RA 2.5kN ; RB 10.5kN M C 2.5kNm (下拉、上压 ) M B 4kNm(上拉、下压)
画危面应力分布图,找危险点
A
对称面
M z
(sdA) y
A
Ey 2 dA E
A
y 2dA EI z M
A
1 Mz
EI z
… …(3)
EIz 杆的抗弯刚度。
s My
Iz
(4)
(四)最大正应力:
s max

材料力学弯曲应力

材料力学弯曲应力

六. 弯曲应力
从变形特点分析,到材料本构关系,到静力平衡
1、研究对象:等直、细长、对称截面梁
细长梁:长度比其高度大许多倍的梁, 一般来讲长高比 L/h > 20
有关细长梁的理论:经典梁理论, 或叫 Euler-Bernoulli 梁理论
2、基本假设:
(a) 小变形——在弹性变形范围内,
(b) 满足平面弯曲条件, (c) 纯弯曲。
dA
x
s
y
I yz 0
(d)
即:y -轴,z -轴为截面的形心主惯性轴
材料力学
六. 弯曲应力
§6.1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对于实心截面,若截面无对称轴,要使梁产生平面弯曲,
亦必须满足 I yz 。0即 y、z 轴为截面的形心主惯性轴。
所以只要外力作用在形心主惯性平面内同样可产生平面弯曲。
中性轴的特点:
q=0.5KN/m
D
A
B
d
z
L= 4m
1 qL2 8
(+)
M 图
M
max
1 8
qL2
材料力学
§6.3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解:
M max
1 8
qL2
1.0
103
N.m
由强度条件
Wz
D3(1 4 )
32
M max
[s ]
D 0.113m
六. 弯曲应力
1 qL2 8
(+)
M 图
若外径 D增加一倍,则 D 0.226m, 仍由强度条件,得
(x) EI
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s (x) M (x) y
I
材料力学
六. 弯曲应力

第7章 弯曲应力PPT课件

第7章 弯曲应力PPT课件

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200
F25kN
q12kNm
A C
1m
3m
30
B
D
170
2m
61 z
139
24
12.75 C截面
kNm
B 截B 面max24 4 13 0 03 01 3 6 0 171 03 36.3MPa B ma x24 1430011 33 0 71 9 03 82.8MPa
C ma x1.2 7 5 4103 0 13 1 0 73如19果 0 3T截4面4M倒P置a会如何???
1 FL h 22 bh 3
12
MB
1 2
FL
2.47MPa(压)
bh 3 I Z 12
例题
试计算图示简支矩形截面木梁平放与竖放时的最 大正应力,并加以比较。
q2kNm
200
100
200
4m
100
qL 2
8
竖放 qL 2
max
Mmax WZ
8 bh 2
6MPa
6 横放
max
Mmax WZ
qL 2 8 12MPa hb 2
n
z dA y
o
o
mn
dx
d
y
dx
yddd
y
E E y (a)
FN
dA E
A
ydA 0
A
M y
zdA E
A
zydA 0
A
Mz
ydA E
A
y2dA
A
EI Z
1 MZ (b)
E由 IZ (a)(b)式得 Mzy
Iz
y

材料力学07弯曲应力ppt课件

材料力学07弯曲应力ppt课件
分离部分 ——平衡分析……
x
y 26
dA1
s
, b s
顶面有 ,存在.
两截面M 不等—— s 不等
(X 0)
左侧面
dx
N1
M
A1 sdA1 I z
A1 ydA1
右侧面
MS
z
Iz
dM
S
* z
, b( dx ) 0
Iz
FS
,
dM dx
S
z
Izb
FS
S
z
Izb
(∵切应力互等 )
2s
h
2 ( bdy )y s
bh2
M
0
4
s
4M bh2
2. 按沿梁高线性分布:
s max
M h2 Iz
s
6M bh2
s1 2 s2 3
(相差三分之一)
13
[例2]:
15KN
6KN
求B截面K点应力
B
1m
1m
解: M
3
6kNm
s
My Iz
90
K 90
60
120 ( 拉? 压应力? )
IZ
bh3 12
第七章 弯曲应力
§1 弯曲正应力 §2 正应力强度条件 §3 弯曲剪应力 §4 剪应力强度条件 梁的合理截面 §5 非对称截面梁弯曲弯曲中心 §6 考虑塑性的极限弯矩
1
概述

-F
Q
Fa

M
CD段:只有弯矩没有剪力- 纯弯曲
AC和BD段:既有弯矩又有剪力- 剪切弯曲
2
剪力FS
弯矩M
切应力τ
正应力s
先分析纯弯梁横截面的正应力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s dA 0, M y zs dA 0
A A
z
o
y
M z ys dA M
A
x sdA
首先,M z ys dA M,有
A
M y
A
E

ydA
E
A
y dA
2
E

Iz
y
z
M s E y Iz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横截面上点的应力与该点 到中性轴的距离y成正比。其 分布图如右示。 考虑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7.2.2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现象:梁上的纵向线(包 括轴线)都弯曲成圆弧曲线, 靠近凹侧一边的纵向线缩短, 而靠近凸侧一边的纵向线伸长; 梁上的横线仍为直线,各横线 m 间发生相对转动,不再相互平 行,但仍与梁弯曲后的轴线垂 直。在梁的纵线伸长区,梁的 宽度减小;而在梁的纵线缩短 区,梁的宽度增大。
对给定截面曲率半径 为常数,所以y∝ y ,也就是说截面上 某点的应变与该点到轴线的距离成正比。

y y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dx
1
2 1
dq
2
dx

y
o1
o2
x
y
z
a
1
b
a o1 o2 b
y 1
(b)
2
(a )
2
2. 物理关系
s E
E

y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3. 静力关系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7.2 纯弯曲时梁横
截面上的正应力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7.2.1 纯弯曲(pure bending) 下图CD段称为纯弯曲
a
A
P
C
P
D
a
B
Q
P
x
P
x
a
A
P
C
P
D
a
M
B x
Pa
x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在CD段
Q0 M constant
其它段(如AC、DB)剪力不为零,则称为剪切弯曲 或横力弯曲。
s c max
M
y1
x
z
s t max
My1 Iz
s t max
最大压应力为:
s c max
My 2 Iz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7.4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正应力强度条件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7.4.1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横力弯曲时,由于横截面上存在剪应力而且并非均 匀分布,所以,弯曲时横截面将发生翘曲,这势必使横 截面再不能保持为平面(平面假设不适用)。特别是当剪 力随截面位置变化时,相邻两截面的翘曲程度也不一样。 这时,截面上除有因弯矩而产生的正应力外,还将产生 附加正应力(纵向纤维无挤压假设不满足)。另外,分布 载荷作用下的横力弯曲,纵向纤维之间也是存在正应力 的。
从纵向纤维伸长区到 缩短区,梁内必有一层纤 维既不伸长,又不缩短。 这一纤维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 称为中性轴 。
中性轴
中性层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介值定理:
设f x 在a, b连续,且f a 与f b异号,则在a, b 内必有 一点,使 f 0。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1. 几何关系 图示dx微段,其中x轴为假设的中性轴(待确定),所以O1O2 在变形前后长度不变,而变形后的弧段O1O2的转角为dq,考虑 线段ab在变形后的线应变,
ab ab y dq dx ydq y y dx dq ab
7.2.3 梁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s max
My max M Iz Wz
M
z
其中
Wz I z ymax
y
是构件横截面的几何性质,称为抗弯截面模量(或截 面系数),量纲为[长度]3。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对于高为h,宽为b的矩形截面,抗弯截面模量为
Iz bh3 Wz ymax 12 h bh 2 2 6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弹性理论表明,对于横力弯曲时的细长梁,即 截面高度远小于跨度的梁,横截面上的上述附加正 应力和纵向纤维间的正应力都是非常微小的。这时 可以采用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来近似
My s Iz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7.4.2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s max
M s Wz
对于铸铁等这一类抗拉和抗压的能力不同脆性 材料,工程上常将此种梁的横截面做成如T字形等对 中性轴不对称的截面,其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的强度条件分别为
直径为d的圆形截面
Iz d 4 Wz 64 ymax d d 3 2 32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若梁的横截面对中性轴不 对称,则其截面上的最大拉应 力和最大压应力并不相等,如 右图示中的T形截面。这时, 应把y1和y2分别代入公式,计 算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最大 拉应力为
y
y2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a)
m
(b)
平面假设
假设梁的横截面在纯弯曲变形后仍保 持平面,并垂直于梁弯曲后的轴线。横截 面只是绕其面内的某一轴线刚性地转了一 个角度。这就是弯曲变形的平面假设。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假设梁的纵向纤维 间无挤压,只是发生了 简单的轴向拉伸或压缩 。
横截面对称轴 纵向对称面
M
z
N s dA 0
A
y
N s dA
A
E
A

ydA
E

A
ydA
E

Sz 0
可见z为过形心的轴。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同样考虑M y z
A
Ey

dA
E

I yz 0,则有I yz 0
说明y、z为主惯性轴,从而它们为形心主惯性轴。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第七章
弯曲应力
(Bending Stress)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Nhomakorabea7.1 概述
7.2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7.4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正应力强度条件
7.5 弯曲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7.7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7.1 概述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弯曲时梁的横截面上一般同时存在着两种内力— —剪力Q和弯矩M,这些内力皆是该截面内力系合成的 结果。由于剪力Q是和横截面相切的内力,所以它是 与横截面相切的剪应力t 的合力;而弯矩M作用面则是 与横截面垂直的力偶矩,故它是由与横截面上垂直的 正应力s 合成的结果。总之,由于梁的横截面上一般 同时存在弯矩和剪力,所以,梁的横截面上一般即有 正应力s ,又有剪应力t 。本章将分别讨论正应力s 和 剪应力t 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及其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