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 15.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莱希特力图把戏剧的功能从制造幻觉转变为提供反 思性的人生经验,反映现实世界中具有重大社会与历史意 义的问题,让观众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在看戏而非现实情 境。简言之,“对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进行陌生化,首先 很简单,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 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他力 主以间离方法将观众从共鸣状态转变为自觉的批判状态, 并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在舞台上的运用,对戏剧和文学中的 新技术、新手法和新风格异常关注。
西方文学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概述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兴起的一股左派浪潮。其命名最早出现于梅洛· 庞蒂 1955年出版的《辩证法的历险》。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先 进地区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产物,它是在社会主义理论 和工人阶级实践之间愈益分离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佩里·安德森 创始人:(匈)卢卡契、(德)柯尔施、(意)葛兰西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2、其次,现实主义的目标是要提供一幅关于现实的完整图 画,去除现象与本质、个别与规律、直接性与概念之间的 对立。
“现实主义……每一种对现实的反映都不是停留在自然主义的直 接表面上,它是要再现对象的内涵整体、它的主要的通过现象表现出 来的感性规定,这就——有意或无意地——创造了一种世界。”
(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争
布莱希特(1989-1956)是德国
著名戏剧家和戏剧理论家,20
世纪20年代后期转向马克思主 义,剧作有《三分钱歌剧》 《伽利略传》《四川好人》等, 戏剧理论与批评论著有《移情
论批判》《论叙事剧》等。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争 “间离效果”(又译陌生化效果)理论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一)现实主义与整体性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理论
1、首先,现实主义将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视为思维中心 和结构中心,把人物描写、个性刻画与具体的社会环境结 合起来,由此深刻揭示人的本质。
“人是政治动物,一种社会动物,亚里士多德的格言非常适合所 有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阿喀琉斯和维特,俄狄浦斯和汤姆·琼斯, 安东尼和安娜·卡列尼娜,他们的个体存在……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和 历史环境密不可分。他们的人性内涵,他们的特殊个体性也与产生他 们的语境分不开。” ——卢卡契《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一)现实主义与整体性 卢卡契 卢卡契(1885-1971,又译卢卡 奇),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 学理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主要
著作有《小说理论》《历史与
阶级意识》《欧洲现实主义研 究》《现实主义问题》《历史
小说》《审美特性》等。
Fra Baidu bibliotek
第一节:卢卡奇、布莱希特、詹姆逊
概述
(二)发展概况 1、形成 20世纪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并逐 渐走向鼎盛。
2、演化 20世纪30-6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演化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非正统马 克思主义思潮。反启蒙主义、工具理性、大众文化、分 析法西斯主义成因,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心。
——卢卡契《审美特性》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3、最后,现实主义致力于创造典型。现实主义就是要深入 人的社会关系,去凝炼社会发展甚至整个人类发展的方向, 进而表现出人物与现实的丰富多样性中那些持久的东西。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一)现实主义与整体性
【卢卡契现实主义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卢卡契现实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把现实主义视 为一种审美原则或艺术形式。他把现实主义的形式归结为 “叙事”,叙事既是具体的讲述,又是一种抽象的形式, 是通过一定的叙事结构从原有的具体社会环境的辩证矛盾 中所产生出来的新现实。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一)现实主义与整体性 卢卡契的物化理论
1、 在发展马克思的物化概念时,卢卡契吸收了韦伯对工 具理性的论述,由此开辟了物化批判(或曰工具理性批 判),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 2、 物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一种意识结构。资本主义 建立了世界市场,把一切都纳入市场交换体系之中,形成 了一个经济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体。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 分工和专门化,经济的各种因素和各个部分以前所未有的 方式独立出来,个人因为分工被孤立化、原子化,使资本 主义的外表显得支离破碎。表现在文学上,就是流于旁观 和碎片化直观描写的现代主义文学大行其道。
同时,他依据现实主义原则,有力地批判了自然主义 以来的现代主义文学的琐碎直观描写。在此基础上,他率 先确立了艺术形式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重 要地位。 但由于身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 的低潮期,卢卡契的现实主义和整体性理论有一定的理想 化色彩。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一)现实主义与整体性
现实主义理论是卢卡契文学理论的核心,他的现实主义 理论又和他的物化理论和整体性理论相关联。 马克思的物化理论
物化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拜物教所做的发 生学分析时提出的,指的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与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 化成物的能力。商品似乎具有支配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 资本也似乎具有使自身价值增值的魔力。
3、转型 20世纪7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转型 期,理论向多元化发展。 4、转变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苏东剧变,西方马 克思主义逐步向后马克思主义转变。
概述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特点】
1、哲学思辨性比较强,与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关系密切。 2、就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学理论呈现出继承与修正并存、发展与误读共处的复 杂情况。 3、从思想倾向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学理论主要把 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反抗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以马 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者自居。
概述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不是统一流派,有影响力的分 支有:法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英国 马克思主义学派等。
早期:以卢卡契、布莱希特、本雅明、葛兰西等 人为代表,关注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艺 术生产等问题。 中晚期:以阿多诺、洛文塔尔、伊格尔顿、詹姆 逊、马歇雷等为代表,关注艺术的否定性、 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后现代主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