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优秀课件范文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备考策略及实施公开课全省一等奖PPT课件

高三化学备考策略及实施公开课全省一等奖PPT课件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 讨论
增强与学生的互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度
公开课反思和总结
课程目标和内容安排
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课堂氛围和效果评估
PART FIVE
高三化学备考全省一等 奖
备考过程中的亮点和创新点
科学备考,精准复习
创新备考策略,突出重点难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高效课堂,注重实效
知识网络构建 重点知识整合 复习方法策略 实验操作技能提升
强化基础训练和模拟考试
基础训练: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 强化训练
模拟考试:定期进行模拟考试, 提高应试能力
查漏补缺:通过模拟考试发现薄 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
提高解题能力:通过强化基础训 练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和 应试技巧
PART THREE
高三化学备考策略
了解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
考试大纲的重要性 命题趋势的分析和应对策略 历年真题的总结和解析 备考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备考计划和策略
明确备考目标
分析学科特点 和学生现状
制定详细备考 计划,包括复 习内容、时间 安排、目标达
成等
针对不同学生 制定个性化备 考策略,注重
因材施教
重点知识梳理和复习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更直观 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现象。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和考试,检验学生 的学习成果,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互相交流 学习心得和解题技巧。
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 表观点
及时回答学生的疑 惑
深入研究高考趋势,把握考点和难点 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培养解题思维和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注重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培养,提高实践能力

高三化学的第一节课(课堂PPT)

高三化学的第一节课(课堂PPT)
3
2.做好身体准备: (1)要有快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相信你们在云天早已锻炼出来)。 (2)快速调节你的生物钟,与打盹、打瞌睡死扛到底。
3.我的要求: (1)准备化学笔记本、错题本(可以用一个)、演草本(规范化学演草) (2)作业要求: 作业一次不交,上化学课时站两天 二次不交,上化学课时站一周 三次不交,直接回家反省
走进化学高三复习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考中化学的重要性
-不用我说
2
1.做好心理准备:
(1)要有自信,能进入此班,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But 切记盲目自信,反而应该保留适当压力(环顾一下四周,有
没有感觉背后冒凉风),但是我们需要积极面对。
(2)高三是时刻都需要你们的细心和耐心的,平时也一定是多做题, 多琢磨,所以要开始培养自己的自我把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分析 期末考试化学成绩 ,有部分同学化学成绩是跟不太上 ,或者叫不尽 人意。所以“今后该如何学习化学 ?”要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确定 好自己的态度(切记千万不要在发现周围其他人都会的情况下,为了 要面子,不闻不问,害的是自己)
4
本节课剩余任务: 1.结合课本完成“高考领航”第1,2页及第5页
(做至题组一)上所有填空及相应练习(判断题 需要指出错误原因)
完成者自动上交(没做完的,晚四下课之前收齐)
化学课代表?
5

高三年级化学说课稿5篇新

高三年级化学说课稿5篇新

高三年级化学说课稿5篇【前言】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

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

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

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爱好。

我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年级化学说课稿5篇》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1.高三年级化学说课稿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本章教材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的其次章第三节内容,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在高中阶段同学对氧化还原的熟悉是一个分阶段、螺旋上升的过程:水平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基本概念;能够分析哪些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说出哪些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初步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化合价与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关系。

水平2:在Na、Al、Fe、Cl、N、S等元素及其化合物学问的学习中,学会讨论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思路方法,初步体会到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存在强弱关系,如Cl2与Fe3+的氧化性强弱等;同学初步应用电子转移守恒进行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如浓、稀XX 与金属铜的反应配平;同学能够书写简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水平3:在周期表周期律的学习中,同学对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建立规律性熟悉,犹如周期和同主族元素得失电子力量的比较,并能够从物质结构(原子结构)的角度猜测分析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并对比强弱关系。

水平4:在电化学内容的学习中,同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熟悉达到电子转移的定量水平,对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熟悉有进一步提高。

在这里可以让同学把握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水平5:高三复习,达到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分析综合实际问题的力量。

如综合应用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进行定量计算、物质制备、能量转化、试验设计等综合问题,甚至还要跟其他相关的学问联系共同解决问题。

可见本节内容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为以后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基础。

高中化学说课稿3篇课件

高中化学说课稿3篇课件

高中化学说课稿3篇课件篇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什么食物会变质?其实,食物变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食物中的各种成分与氧气、水分等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导致食物的色、香、味等发生了变化。

那么,是什么因素会影响这些化学反应的速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重点——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消耗量或生成物质的生成量。

它的快慢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反应物质的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的使用等。

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反应速率的变化。

(此处可以插入实验演示,例如碘与过氧化氢的反应)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反应速度会随着某种物质的加入而加快,这种物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个重点——催化剂。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但在反应过程中它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并不发生改变。

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得反应更容易进行。

催化剂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催化剂的例子——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

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

通过在汽车的排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以有效地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我们还了解了催化剂的定义、作用机理和应用。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想用一个小故事来结束今天的说课。

在古代,人们发现一种叫做“点金石”的神奇物质,据说它可以将普通的金属变成黄金。

虽然“点金石”只是一个传说,但它启示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质,创造出更多的可能。

高三化学说课稿范例五篇

高三化学说课稿范例五篇

【导语】⾼三化学是⼀个新的起点,新⾼三⼀轮复习从零开始,完整涵盖⾼中所有的知识点,第⼀轮复习是⾼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

开学后我们要复习元素化合物相关知识,⾼考中四道⼤题中的⼯业流程和实验探究均⽴⾜于这部分内容进⾏考查。

⾼三频道给⼤家整理的《⾼三化学说课稿范例五篇》,供⼤家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三频道。

1.⾼三化学说课稿范例 ⼀、说教材 《实验化学》是普通⾼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法和技能,培养学⽣运⽤实验⼿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亚XX钠和⾷盐的鉴别”选⾃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2。

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产、⽣活密切相关的⼯业盐(亚XX钠)和⾷盐,鉴别⽅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度探讨鉴别⽅法预留了⾜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从已有知识出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多⾓度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案,并开展实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中的价值,进⼀步提升学⽣运⽤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说⽬标 课堂教学⽬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养学⽣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实验综合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活中如何防⽌误⾷亚XX钠中毒为载体,建⽴将化学知识应⽤于⽣产、⽣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应⽤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上述⽬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体现性质差异决定鉴别⽅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注意了预设与⽣成、主体与主导、独⽴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 按照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互动,学⽤⼀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决定不同鉴别⽅法、不同鉴别⽅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寻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向”、“设计⽅案,实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

高三化学共价键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高三化学共价键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为何不也许有H3、H2Cl、Cl3 分子形成?
第5页
一、共价键
1、共价键含有饱和性
按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种未 成对电子,便可和几种自旋相反电子配对成键, 这就共价键“饱和性”。H 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 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 不能形成H3、H2Cl、Cl3分子
第1页
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是靠什么 作用而结合在一起?
第2页
什么是化学键? 什么是离子键? 什么是共价键?
化学键: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强烈互相作用。 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
化学键。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
第3页
第4页
你能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 分子形成过程吗?
第6页
价键理论要点
1.电子配对原理
两原子各自提供1 个自旋方向相反 电子彼此配对。
2.最大重叠原理
两个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 核间电子概率密度越大,形成共 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第7页
2、共价键形成
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间重叠,意味着电 子出现在核间概率增大,电子带负电, 因而能够形象说,核间电子好比在核间 架起一座带负电桥梁,把带正电两个原 子核“黏结”在一起了。
X
第12页
(2).π键形成
两个原子 互相靠近
电子云重叠
π键电子云
第13页
π键:“肩并肩”
pZ—pZ
镜像对称
形成π键电子称为 π电子。
ZZ X
第14页
价键轨道
由原子轨道互相重叠形成σ键和π键 总称价键轨道
第15页
小结



成键方向
σ键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实验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3》完整教学课件PPT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实验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3》完整教学课件PPT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3)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N、O、g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LiO、MgO,铍与铝的氢氧化物BeOH2、AOH3都是两性氢氧化物,硼与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HBO2、H2SiO3都是弱酸。

是因为这些元素的电负性相近。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gCO3、CaCO3、SrCO3、BaCO3分解温度越来越高?碳酸盐的分解是由于晶体中的阳离子结合碳酸根离子中的氧离子,使碳酸根离子分解成CO2,由于对应阳离子半越来越大,结合氧离子能力越来越弱,所以受热温度越来越高。

晶体熔沸点比较:
若是同类型的晶体,一定要指明晶体类型,再描述比较规律,得出结论。

分子晶体:HBr、HI。

它们都为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所以HBr高。

原子晶体:晶体Si、金刚石C。

它们都为原子晶体,共价键键长越长,键能越小。

Si原子半径大于C,所以碳碳键键能大,金刚石熔点高。

离子晶体:Na、Mg、A。

它们都为金属晶体,离子半径越来越大,价电子越来越多,金属键越来越强,熔点依次升高。

离子晶体:NaC、CC。

它们都为离子晶体,Na半径小于C半径,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

若是不同类型的晶体,一般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描述时要指明克服微粒的作用力并指明大小。

如金刚石、NaC、干冰。

由于克服原子晶体中共价键所需的能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所需的能量>分子晶体中范德华力所需的能量,所以熔点依次降低。

高三化学教案内容七篇范文

高三化学教案内容七篇范文

高三化学教案内容七篇范文高三化学教案内容七篇范文高三化学教案内容都有哪些?高中化学是为了满意高中教学需要,减轻同学负担而修改的化学体系,同时避开了一些简单而往往有力的理论或事实。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高三化学教案内容七篇,盼望大家能够喜爱!教学方法试验探究、争论。

课前预备仪器药品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__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课题引入】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使用和见到各种金属,这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是有差别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有金属参与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过渡】观看上述化学反应可知:通常金属能与氧气反应,能和酸反应,还能与金属的化合物如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在我们先来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2Mg+O22MgO4Al+3O22Al2O3Zn+H2SO4=ZnSO4+H2↑Fe+CuSO4=FeSO4+Cu联系生活,从同学熟识的物质、事实动身引入新课,同时复习相关学问。

【引导复习、回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常温能反应:以镁、铝为代表。

2、高温下能反应:以铁、铜为代表。

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以金、银为代表。

回忆、记录、巩固相关学问。

比较镁、铝、铁、铜、银、金的活泼程度差异。

复习、巩固相关学问,加深印象。

为金属与酸、盐反应的学习打下基础。

【过渡】有些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有些金属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我们可以从①能否反应②反应的激烈程度来探究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差异。

听讲了解推断金属活动性差异的初步方法。

【设问】金属与酸反应现象是否也像金属与氧气反应一样存在差别呢?同学们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试验方案,通过试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猜想、假设、设计试验方案。

激发同学爱好,培育同学思维推理力量和试验设计力量。

【探究活动1】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提示】按操作规范进行试验,仔细观看现象。

高三综合讲座化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高三综合讲座化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变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第17页
(2)生产过程中为了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可使用试剂
是 碘(I2) 或 碘酒 或 革兰氏碘液 。
第18页
一、淀粉(C6H10O5)n
1、物理性质: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粉末状物质。不 溶于冷水, 在热水中能膨胀, 部分溶于热 水, 部分糊化
其中用虚线框出甲、乙、丙名称依次为(
A)。
A氨基、肽键、羧基 B羧基、肽键、氨基
C肽键、氨基、羧基 D氨基、羧基、肽键
氨基酸聚合
n H2N-(CH2)6-NH2+nHOOC-(CH2)4-COOH→ NH-(CH2)6-NH-CO(CH2)4-CO n +2nH2O
第14页
49.1969年9月坠落在澳大利亚陨石,经分析也发觉了各种 氨基酸,其种类与米勒试验生成物相同。这表明
现象:铜丝红热后表面生成黑色物质,伸入酒精后, 铜丝又变红,试管中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2Cu + O2
2CuO
CH3CH2OH + CuO
CH3CHO +H2O+Cu
总:2CH3CH2O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催化剂 O2
2CH3CHO
+
2H2O
HH
H C—C—H 两个氢脱去与O结合成水
H O—H
--C被氧化
第11页
45.某氨基酸可表示为R—CH-COOH(R为烃基),该氨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溶剂中溶解度不一样,用
一个溶剂把溶质从它跟另一个溶剂所组成溶液中提
取出来。
• 操作关键点: • ①要先检漏
• ②振荡方法:右手盖紧塞子,左手握住活塞

高考化学教案课件范文5篇

高考化学教案课件范文5篇

高考化学教案课件范文5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考化学教案课件范文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化学教案课件范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③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②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①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

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巩固:〔提问〕:什么是盐〔回答〕:在水溶液里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追问〕: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讨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页。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

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新课讲授:〔板书〕:一、氯化钠〔提问〕:你能写出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的俗名吗〔学生回答〕NaCl 、俗名:食盐。

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俗称小苏打;碳酸钙:CaCO3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

高考化学课件范文

高考化学课件范文

高考化学课件范文教学目标设定1、掌握原子晶体的概念,能够区分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2、了解金刚石等典型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点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晶体?试举例说明。

2、分子晶体通常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引入新课:分析下表数据,判断金刚石是否属于分子晶体项目/物质干冰金刚石熔点很低3550℃沸点很低4827℃展示:金刚石晶体阅读:P71,明确金刚石的晶型与结构归纳:1.原子晶体: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2.构成粒子:原子;3.粒子间的作用:共价键;展示:金刚石晶体结构填表:键长键能键角熔点硬度归纳:4.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熔、沸点_______,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的溶剂;_____导电。

思考:(1)原子晶体的化学式是否可以代表其分子式,为什么?(2)为什么金刚石的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3)阅读:P72,讨论“学与问1”归纳:晶体熔沸点的高低比较①对于分子晶体,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

②对于原子晶体,一般来说,原子间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合作探究:(1)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多少个C成键?形成怎样的空间结构?最小碳环由多少个石中,含CC原子组成?它们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个数与C—C键数之比为多少?(3)12克金刚—C键数为多少NA?比较:CO2与SiO2晶体的物理性质物质/项目熔点℃状态(室温)CO2-56.2气态SiO21723固态阅读:P72,明确SiO2的重要用途推断:SiO2晶体与CO2晶体性质相差很大,SiO2晶体不属于分子晶体展示:展示SiO2的晶体结构模型(看书、模型、多媒体课件),分析其结构特点。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套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套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二、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1、键能
失去电子 断键
吸收能量
吸引电子 成键
释放能量
①定义: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 化学键释放旳最低能量
②单位: kJ·mol-1 释放能量,取正值 ③意义: 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观察表2-1 某些共价键旳键能
④结论:同种元素形成旳共价键旳键能: 单键<双键<叁键 σ键键能> π键键能
1823年 道尔顿(英)
原子是微小旳不可分割旳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枣糕模型
1923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电子绕核旋转旳原子构造模型
192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 行星轨道旳原子构造模型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等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提出电子云模型
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一般而言 金属<1.8,非金属>1.8 1.8左右旳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对角线规则:元素周期表中旳某些主族元素 其某些性质与右下角元素相同
4、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金属性:金属单质旳还原性 非金属性:非金属单质旳氧化性 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 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同周期旳主族元素从左至右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CH4
NH3
CCl4
107°18′
109°28′
H2O 10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O2 180°
键能 键长 键角
衡量共价键旳稳定性 描述分子旳立体构造
三、等电子原理
1、定义: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旳分子
2、特点:
具有相同旳化学键特征 许多性质是相近旳
注意:有时将原子总数、价电子总数相同旳

高中化学优质课课件(一)

高中化学优质课课件(一)

高中化学优质课课件(一)高中化学优质课一、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条件和表征•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常数对反应方向和平衡位置的影响二、教学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实验仪器等•教辅材料:教科书、试题册、实验操作指导等•实验材料:化学试剂、实验器材等三、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2.掌握化学平衡的条件和表征方法3.能计算平衡常数并理解其含义4.了解平衡常数对反应方向和平衡位置的影响四、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介绍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

然后详细讲解化学平衡的条件和表征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与示范。

接着讲解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并解释其含义。

最后,通过实验演示展示平衡常数对反应方向和平衡位置的影响,加强学生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速率是否会无限增大?为什么?2.理论讲解(20分钟)•解释化学平衡的概念及条件。

•讲解平衡常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阐述平衡常数对反应方向和平衡位置的影响。

3.实验演示(15分钟)•进行平衡常数实验演示,展示不同反应条件下平衡位置的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关系。

4.讲解与讨论(15分钟)•结合实验结果,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平衡原理。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与理论的联系,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5.案例分析与解答(15分钟)•给出一些化学平衡相关的案例问题。

•学生个别或小组讨论并解答问题。

•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并提供案例解析。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概念,并能掌握化学平衡的条件和表征方法。

实验演示环节增强了学生对平衡常数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课后反思时,我发现学生在案例分析与解答环节表现较好,但对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困难。

高中化学优秀课件

高中化学优秀课件

高中化学优秀课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优秀的课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课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本文将就高中化学优秀课件的特点和制作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优秀的高中化学课件应该具备直观性和生动性。

化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通过生动的图片、动画、实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对于原子结构的教学,课件可以通过模拟原子的结构、电子轨道的运动来展示,让学生们看到化学元素的微观结构,加深他们对原子的认识。

其次,优秀的高中化学课件应该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课件的内容应该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结构展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要有明确的标题和适当的引导语,方便学生们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另外,课件中的各个知识点之间要有合适的联系和过渡,避免出现断层和跳跃,使学生能够理清思路,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此外,优秀的高中化学课件还应该具备互动性和多样性。

互动性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案例分析、思考题等形式来实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提升课堂参与度。

多样性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展示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最后,优秀的高中化学课件的制作方法也至关重要。

制作课件要注意选材精准,信息准确可靠,语言简洁明了;设计布局要大方得体,色彩搭配和谐舒适;使用动画、音频、图像等多媒体元素要符合教学内容需求,不可过度炫耀和影响学习效果。

同时,制作课件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做到针对性强,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优秀课件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制作精良、内容新颖、形式多样、逻辑清晰的课件,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工作者能够重视高中化学课件的制作和运用,为学生们打造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优秀课件范文课件,即课文教学时的一个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篇课件引入课文的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好的序幕。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三化学优秀课件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三化学优秀课件篇1一、设计思想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人才。

化学平衡属于化学热力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教材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

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要求、学生的发展和认知水平,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学生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通过类比、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材以固体溶质溶解为例,分析溶质溶解过程中结晶与溶解速率的变化,并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以此顺势引入化学平衡状态概念,并强调在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这样层层引导,通过熟悉的例子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借此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延伸,也是以后学习有关化学平衡的移动等知识的理论基础,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与核心,因此《化学平衡》是一节承前启后的关键课。

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特征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接触化学平衡前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可逆反应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要接受和理解化学平衡这一抽象概念并非易事。

因此在学习中应集中注意力,采用自主学习,积极想象等学习方式提高自己观察、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和手段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3)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能力目标:(1)通过回忆比较已学知识,掌握新的知识(2)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习惯(2)结合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2、教学重点、难点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特征3、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引导探究、比较发现、推理论证等方法,通过复习联系旧知识,架设探究桥梁,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在引导探究、启发讨论中让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掌握知识。

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引发冲突”“引导探究”“讨论交流”“答疑点拨强化拓展”“变式探讨体验归纳”“联系实际讨论应用”高三化学优秀课件篇2一、设计思想:根据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探究和交流活动,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应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和教师引导总结得来,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中去,充分利用高中生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和自然界真实问题。

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苏教版__年级必修二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学生对“电”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提出疑问:这些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

再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中学化学体系中,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

因此,原电池原理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在本章教学中,原电池原理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因为原电池原理教学是对前三节有关金属性质和用途等教学的丰富和延伸,同时,通过对原电池原理教学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从本质上认清金属腐蚀中最主要的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为后续金属腐蚀的原因分析及寻找金属防护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从实验入手,通过观察实验,而后分析讨论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揭示出原电池原理,最后再将此原理放到实际中去应用,这样的编排,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学情分析:原电池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内容比较抽象,教学难度大,学生一时难于理解。

引入新课时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电流的原因,再通过锌、铜与硫酸的简单组合,实验探究体验电流的产生,引出原电池的概念。

再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

()同时从电子转移的方向确定原电池正极、负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写出电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

认识到可以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设计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所用。

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电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和构成条件,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并能设计较简单的原电池。

通过探索实验、现象比较、设疑诱导、知识讲授和巩固练习,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通过对实验的探索,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并且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通过多媒体画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各种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使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生活、关注环境,增强主人翁意识。

五、重点难点:原电池的原理和构成条件。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情景设计、实验探究、分析、归纳高三化学优秀课件篇3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钠的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本章的重点。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上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钠的化合物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应用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学情,本节课共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过氧化钠的性质;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鉴别方法。

以下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并能够熟练的运用。

通过对过氧化钠用途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Na2O2与H2O、CO2的反应作为引领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通过教学设计,授以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比法、实验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较自由的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勇于探究、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科学求真的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2)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二、说学情1.知识储备: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燃烧的三要素,通过上节对金属钠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热情。

2.学生特点:高一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均有限,虽对探究性实验感兴趣,但却不一定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探索本质。

故:本节课中,我将多设疑、多激疑引导,让学生都能动起手来,把实验作为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三、说教法我的理念:建构主义理论铺开课堂,由旧知引入新知,认知冲突或疑惑激发兴趣。

1.本节采用:“互动式”、“启发—探讨式”的实验引导分析的方法。

2.实验方面: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演示、学生两人分组实验。

3.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导学。

宗旨:将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学法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分析本质→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2.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由Na2O2的性质,分析用途。

五、说教学过程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探究阶段、总结归纳阶段、练习强化阶段及课后巩固阶段。

【引入阶段】创设情境引入:首先展示古今取火之文明,引生入境。

依据情景设疑:“为什么能够着火?”唤醒学生旧知识中关于燃烧三要素的认识,并以此展开后续教学。

情景化设疑:如果我们有了燃烧三要素之一:可燃物棉花,又该怎样去生火呢?学生发展思维。

从而引出吹气是否能够生火?对比实验验证猜想:未经处理的棉花,怎么吹,都不着火,加点固体物质,再吹,通过现象“生火”,从而引出吹气能让棉花着火的神奇物质:过氧化钠及其物理性质。

【探究阶段】新疑问:有了过氧化钠,吹气是否就能够生火呢?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引出必定为人呼出的气体与Na2O2作用生火。

新疑问:人呼出的气体有CO2、H2O、O2、N2,到底是谁的作用呢?学生讨论引出:空气中也有大量的N2、O2,如果把包裹有Na2O2的棉花露置在空气中,不能生火,从而引出生火的原因应是CO2、H2O与Na2O2作用生火。

过渡:但是,CO2、H2O不是常见的灭火材料吗?又如何去生火呢?实验验证解决悬疑1:探究CO2与Na2O2作用是否能够生火。

学生演示实验一: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投入包裹有Na2O2的棉花。

结论:CO2与Na2O2作用能够生火,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三要素O2的分析,推出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有O2,继而分析得出产物Na2CO3;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推出这个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过渡:CO2能够生火,水不是能灭火吗?它在中间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从而引入到对水的探讨。

实验验证解决悬疑2:探究H2O与Na2O2作用是否能够生火。

学生演示实验二:滴水生火结论:H2O与Na2O2作用能够生火,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对燃烧三要素O2的分析,推出Na2O2与H2O 反应的可能产物有O2,继而分析得可能产物NaOH;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推出这个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过渡:是否真是这样呢?学生分组实验: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学生根据现有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师生互动讨论出方案后,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猜想。

同时,以实验报告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由观察到的现象去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