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敞视主义”与人的解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景敞视主义”与人的解放

作者:周远全赵世庆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摘要]福柯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把社会权力运作和人的命运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全景敞视主义虽然从微观上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人的各种复杂的关系,但是无法像马克思一样真正为人们勾勒出社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而人的自我救赎也无法指导人们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关键词]福柯;全景敞视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1)01-0076-05

权力与人的命运常常是哲学家经久不息谈论的话题,学术界、理论界涌现了大量的研究这些问题的理论,这些学说和理论不断地影响人们,在这些问题的研究者中,马克思与法国的后现代主义者福柯无疑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马克思与福柯虽然不是同时代的人,但两者并不是没有关系,有人甚至认为福柯理论中“一直活跃着……马克思主义,这是一种继承下来的隐性遗产,虽然不那么显而易见,但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研究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客观的,但是,福柯与马克思显然又是不同的。

一、“权力的经济”与“经济的权力”

(一)福柯:“平面同心圆”权力论

权力是福柯社会理论的基石,在福柯看来,“权力不是一个机制,不是一个结构,也不是我们拥有的某种力量;它只是人们为特定社会中复杂的战略情势所使用的名字”。福柯反对经济决定权力的说法,他认为不应该也不可能寻找到权力产生的源头,权力不是某个经济集团、某个组织、某个阶级和某个国家的财产,相反,“权力无所不在,这并不因为它有特权将一切笼罩在它战无不胜的整体中,而是因为它每时每刻、无处不在地被生产出来,甚至在所有关系中被生产出来,权力无处不在,并非因为它涵括一切,而是因为它来自四面八方。”福柯很明确地抛弃了那种自上而下的压抑、笼罩、涵括、包裹性的国王权力,福柯的权力与传统意义上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结构、统治社会的统治阶级、面对奴隶的主人这些东西无关,福柯的权力是价值中立的,是中性的。权力的形态内部的力量关系、性质、方向、活动机制内在地构成了社

会形态中的社会关系及其性质、方向以及活动机制,权力并不是经济的产物,不是为经济存在而存在的,经济反而成为了权力的附属。

在这种权力理论前提下,福柯理论开始关注社会如何发展。福柯提出了自己的“平面同心圆”权力理论:权力和社会不是上下层的支配、决定和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以平面同心圆为特征的平等关系,权力不是孤独地处在社会的某处,而是融于社会的内部,是社会本身的决定性的构成要素,社会围绕着权力机制而活动,权力处在社会这个同心圆的各个部分的核心位置,这些部分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抽象的权力形态在同一个层面上决定了社会形态的内容、性质、发展与演变,社会形态正是权力形态的一个横向向外的扩大,而非纵向的生产和派生结果。

权力形态的变化怎样导致了社会形态的变化呢?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福柯很仔细地讨论了权力形态的变化过程。君主权力时代权力表现为君主权力或国王权力,君主“抓住犯人的肉体,展示它如何被打上印记,被殴打,被摧毁”,这种权力具有镇压、排斥、否定的功能,它是武装性、报复性和惩罚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道主义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人肉体的惩罚变成了对精神的奴役,当然还是惩罚性的,只是由肉体的演变为精神的。福柯对这些权力形式都作了批判和否定,提出了归顺权力或者全景敞视权力。福柯理论的历史是从传统的政治权力变成一种生产性的权力,即:惩罚的早期酷刑一惩罚一归顺一监狱的诞生。在福柯看来,社会就是一个边沁式的环形监狱,在这个环形监狱中观测者处于中心观测塔中,被观测者处于监狱的四周的小囚室里,中心观测塔中的人可以随时看到每个小囚室里的每个人,“少数人甚至一个人能够瞬间看到一大群人”,但是观测者是隐形的,“在环形边缘,人彻底被观看,但不能观看,在中心瞭望塔,人能观看一切,但不会被观看到。”。福柯断定,这种权力图式注定要渗透到整个社会机制之中,环形监狱就成为了一种固有的权力运行机制(全景敞视权力),这也是归顺社会中最常见的权力机制。这种机制在文艺复兴之后慢慢扩展渗透到整个社会机制中,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归顺社会,又叫全景敞视主义(Panopticism)社会。“君主的生杀大权就完全转变了形式,被旨在加强管理肉体和生命权力的形式悄悄取代了。”福柯把归顺权力视作生产型的,不是否定性的:“我们不应再从消极方面来描述权力的影响,如把它说成是排斥、压制、审查、分离、掩饰、隐瞒的,实际上,权力能够生产。”权力由否定向肯定发展,司法社会(国家)向归顺社会(国家)转变,这样社会也就实现了发展。很显然,福柯社会形态的发展只与权力有关,而与经济无关。

(二)马克思:“立体纵向深度”权力论

与福柯理论中权力和社会在同一个层面上的同构特征不同,马克思提出的是权力“立体纵向深度”理论。在这里,劳动成为最基础性的东西,它隐藏在社会表象之后,它构成一种看不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基础功能,正是围绕着劳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和剥削范畴得以展开,“到目前为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

有时隐藏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马克思对权力的研究继承了西方传统的路线,他关注国家统治权的问题,从奴隶社会的压迫的权力现实到资本主义标榜的权力是一种天赋人权,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动因,而权力是一个政治的概念,是为经济服务的概念,其特征与内容都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活动是人们的最基本的活动。权力只是社会发展的表象形式,而它的真正基础则是劳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持续冲突,这里隐含着一个明显的立体深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劳动和生产位于底部,权力位于上部。权力是不同经济利益集团所要争取的东西。在战争年代,被统治阶级正是用一种阶级斗争的方式来争取这种权力,就是要夺取国家政权。权力由经济决定,经济的性质决定权力的性质,少数人的经济利益代表少数人的权力,大多数人的经济利益就会有代表大多数人的权力。当然,经济发展了,阶级有一天会消失,“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

二、关于主体的命运

福柯和马克思对主体的命运的设计和论证都是在各自的权力观的前提下展开的,他们的主体的命运深刻地烙上了他们各自权力观的痕迹。

(一)福柯:“归顺”的主体

“人”是福柯毕生关注的核心问题和最终问题。福柯研究归顺权力还是为了说明主体,阐述主体如何在权力网中生存,并且很好地生存。福柯的学术生涯中经历了关于人的几次转变,基本上可以表述为:人的诞生一人的死亡一生存艺术主体的建构。从理论上说,《归顺与惩罚》和《性史》可以看成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救赎,虽然现在看来这种救赎并不成功。福柯的策略不是从政治的角度,他公然忽视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力量统治者,而是开创性地从传统权力的对立面——非理性人手,把疯癫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表明人在一个归顺的社会中将得到整个社会成为归顺社会的现实,从而形成全景敞视主义景观,在这个以生产型为特征的归顺社会中,人也成为了归顺的人,被归顺社会生产出来。福柯认为权力是无所不在的,那么人怎样才能在这个权力无孔不入的社会中很好地生活呢?福柯于是提出了自由的概念,他认为自由是一个标志,一个归顺社会中合乎要求的个体,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权力的前提是人有自由、自由对权力的反抗无处不在的理论前提。所以,可以说福柯对人的历史作了很充分的研究,传统主体被福柯无情地解构了,实现了从诞生到死亡的历程,但是福柯这样做只是为了建构他新的“自由主体”而努力。他延续权力观的独到性,自由与他的权力是不可分割的,他的中心要旨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