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术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犹 被释词位于其前,释词和被释词之间有着同义、 义隔而通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近义的关系,义隔而通之 义隔而通之 “某相当于某”,“某有某的意思”,即现代汉 语的“等于说”。 例证: 《孟子·公孙丑上》:“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呼?” 赵岐注:“许犹兴也。” 犹 《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赵岐注:“嗜犹甘也。” 犹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侧 兮。”毛传:“侧犹厓也。” 犹 《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朱熹注: “微,犹衰也。” 犹
三、谓 被释词放于其前。用以说明这个词专指或影射某 一特定的事物,一般用在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 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 释特殊的情况下。有时也用来指明词语在句中的 释特殊 具体意义和串讲句义及段落大意。 《左传·僖公三十年》:“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杜注:“晋君谓惠公也。” 谓 《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孔安国注: “道,谓礼乐也。” 谓 《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 谓 怀王也。”
《说文》:“薄,林薄也。一曰 一曰,蚕薄。” 一曰 《说文》:“昌,美言也。一曰 一曰,日光也。” 一曰 《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王逸注:“丰隆, 云师。一曰 一曰雷师。” 一曰
十三、作 指他书或者别本之异文。 例如: 《礼记·月令》:“宙端径术。”郑注:“术, 《周礼》作‘遂’。” 作 十四、当作、当为 用于改正误字、误读。 例如: 《礼记·檀弓》:“自败于臺鲐(yí)始也。”郑 注:“臺当为 当为壶,字之误也。” 当为 《礼记·檀弓下》:“人喜则斯陶,陶则咏,咏斯 犹。”郑注:“犹当为 当为摇,声之误也。” 当为
例如: 《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 熹注:“沃若,润泽貌。” 貌 《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毛 传:“蚩蚩,敦厚之貌。” 貌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朱熹注: “蔽芾,盛貌。” 貌 《诗经·邶风·柏舟》:“泛彼柏舟。”朱熹注: “泛,流貌。” 貌 《诗经·邶风·古风》:“行道迟迟。”朱熹注: “迟迟,舒行貌。” 貌
亦可表示同一连绵词或重言词的变体。 例如: 《孟子·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赵岐 注:“狼戾犹狼籍也。” 犹 《孟子·离娄下》:“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 来。”赵岐注:“施施犹扁扁,喜悦之貌。” 犹 六、貌 通常放在形容词、动词等之后,用来说明人或事 物一定性质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样子”。
八、读曰、读为 用本字本义指明假借字,即破通假 破通假。 破通假 例如: 《荀子·天论篇》:“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 杨倞注:“信,读为 读为伸。” 读为 《礼记·曲礼》:“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 则提之。”郑注:“绥读为 读为妥。” 读为 《诗·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 “泮,读为 读为畔。畔,涯也。” 读为 《汉书·鄒阳传》:“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 颜师古注:“伯,读曰 读曰霸。” 读曰
《左传》:“且君尝为晋君赐焉。”杜注:“晋君, 惠公也。” 《论语》:“君子学道则爱人。”孔注:“道, 礼乐也。” 《荀子》:“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杨注: “信, 伸。” 《论语》:“为证以德。”朱注:“政 正 也。” 《孟子》:“乐岁,粒米狼戾。”赵注:“狼戾, 狼籍也。” 《礼记》:“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郑注: “语, 言也。
七、之言,之为言 被释词位于其前。皆用于声训 用于声训,除了释义外,被 用于声训 释词和训释词之间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 或叠韵的关系。 例如: 《诗经·甘棠》:“勿翦勿拜。”郑笺:“拜之言 之言 拔也。” 《诗经·载芟》:“有依其士。”郑笺:“依之言 之言 爱也。” 《荀子·修身篇》:“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杨 倞注:“谄之言 之言陷也。” 之言 《仪礼·士丧礼》:“鬠(kuò)笄用桑。”郑注: “桑之为言 之为言丧也。” 之为言
第二节 训诂术语
一、某,某也 采用判断句的形式直言某词训某。其特点是直接 用一个词来解释另一个词。训释词和被训释词之 间或只是单纯的同义关系,或是音义相同的同源 词关系,或是假借字和本字的关系。 例如: 《尔雅·释木》:“杜,甘棠。”
《说文》:“恭,肃也。” 《广雅·释诂一》:“揭,举也。” 《释文》:“舍,释也。” 《尔雅·释言》:“甲,狎。”《汉》:通“ 狎 ”。亲昵。 “粲(càn),餐也。”通“ 狎 ”。亲昵通“ 餐 ”。
十二、一曰(一云) 用于说明某个词的另一种意义。 例如: 《说文》:“肙,小虫也,从肉口声。一曰 一曰空也。” 一曰 《说文》:“麓,守山林吏也。从林鹿声。一曰 一曰林属于山 一曰 为麓。” 《汉书》:“恭移病出,后复亲事。”颜师古注:“移病 者,移书言病也。一曰,言以病移出,不居官府。” 《楚辞》:“信毒药之謇謇兮。”王逸注:“信言不美, 如毒药也。一云 一云,何独乐斯之謇謇兮。” 一云
九、读若、读Leabharlann Baidu 主要用于标明音读 标明音读。 标明音读
例如: 《说文》:“哈,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 读若快。” 读若 《说文》:“匚,受物之器。象形。凡匚之属皆从 匚。读若 读若方。” 读若 《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注:“信, 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读如 读曰” 读为” 读若” 读如” “读曰”、“读为”与“读若”、“读如”的差 别: 前者必然是用本字破假借字,后者不一定,可 用本字破假借字,也可以用假借字解释本字。
十五、古曰、今曰,古谓、今谓
通常用来说明古今异词的现象。 例如:郑注《论语》:“古者曰名,今者曰字。” 古 曰 今 曰 若要以今制比况古制,则以“某,若(如)今某”表示 例如: 郑注《周礼·天官》:“此民给徭役者,若今 若今卫士矣。” 若今 若今卫士者,卫士亦给徭役,故举汉法况 贾疏:“郑云若今 若今 之。” 若要说明古今异字现象,则以“某某古今字”表示。 例如:《礼记·曲礼》:“郑注:“予、余古今字。” 古今字 古今 《礼记·曲礼》:“攘,古让字。” 古 字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 生谓少年。” 谓 《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郑笺:“谓乡时之鸟出从深谷,今移处高木。” 谓 《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落薄 兮。”郑笺:“零,落叶。蔓草而有露,谓仲 谓 春之时,草始生,霜为露也。”
四、言 被释词放于其前,指明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中的意 义,有时用来串讲文意。 例如: 《诗经·邶风·古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郑笺:“匍匐,言尽力也。” 言 《孟子·离娄上》:“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 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 害;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注:“言君不知礼,臣不学法度,无以相检制, 言 则贼民兴,亡在朝夕,无复有期日。言国无礼义 言 必亡。”
十、辞(词)也 用于指明虚词,汉代学家把虚词称之为“辞”或 “词”。 例如:
《诗经· 周南·汉广》:“不可求思。”毛传: “思,辞也。” 辞 《诗经·周南·芣苡》:“薄言采之。”毛传: “薄,辞也。” 辞 《说文》:“矣,语已词也” 词
十一、所以 被释词为名词,就其用途来解释。 例如: 《说文》:“聿,所以 所以书也。” 所以 《诗经·卫风·竹竿》:“桧楫松舟。”毛传:“楫, 所以櫂舟也。” 所以
十六、浑言(统言、散言、散文)析言(别词、对 言、对文)(教材P190) 十七、衍文、脱文(教材P191)
训诂术语填空训练: 《楚辞》:“浩浩沅江,分流汩兮。”王注:“浩 浩,广大 。”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水 中可居者 洲。” 《诗经》:“采采芣苡,薄言采之。”毛传:“薄, 也。” 《诗经》:“诸娣从之,祁祁如云。”毛传:“如 云, 众多也。 《说文》:“缶,瓦器, 盛酒浆,秦人鼓之以 节歌。”
二、曰、为、谓之 这几个词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近义词间的细微 区分近义词间的细微 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其后,多为 差别 一种名物或制度;训释词在其前,一般为一个短语。相 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叫做”。 例如: 《曲礼》:“约言曰誓,涖牲曰盟。” 曰 曰 《诗·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毛传: “水草交谓之 谓之麋。” 谓之 《孙子·谋攻》:“凡用兵之法……全旅为上,破旅次 之。”曹操注:“五百人为旅。” 为 《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 谓 谓 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谓 《方言》:“逢、逆,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曰 曰 迎,或曰逢。” 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