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甘肃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合集下载

教师队伍建设的几个着力点

教师队伍建设的几个着力点

江苏十大行业标兵——李庾南(南通启秀中学)
1957年带班至今当了60年班主任
他们的共同点:对教育事业的由衷热爱。
搭建高品质的研训平台
制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的措施: 模块教学目标分解——目标控制内容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七位一体” 开展解题命题大赛——建立试题库 目标分解延伸——《模块学习作业手册》 前者侧重体现《学科教学质量标准》 后者侧重体现《学生学业成效标准》
加大法制化、民主化建设进程
标准: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 必须制定的制度:《学校章程》; 必须召开的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 必须成立的组织: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 必须成立的机构:纪检监督小组; 必须遵守的程序:民主程序。包括评优选先、工作考
核、干部聘用、招生政策、改革方案、资金使用等一 切重大事项,都必须公开透明。 核心目标: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校务公开。
“三观正,天下行。”
课程育人
国家课程:开齐开足音乐、美术பைடு நூலகம்,开设书法课。让 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艺术特长。
准确定位:我们究竟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决 心做什么?丧失理想目标往往比贫穷更可怕。
明确目标:朱永新——教师的四重境界:
第一,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教师; 第二,做一个让自己心安的人; 第三,做一个让学校骄傲的人; 第四,做一个让历史铭记的教师。
创建和谐团队
卓越成绩无不是在同心协力之下取得。 整体提升必然促进每个人的良好发展。 和谐的环境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保障。 发现欣赏用人所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文人相轻勾心斗角,无数事实令人深思。
二、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以管理为切入点,注重课程育人、文化育人、 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 其落脚点在“育人为本,全面发展”。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4篇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4篇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一: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计划1、采取集中培训与教研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集中培训由教师进修学校、教导处承担,力求将教师面授、自主学习、分组研讨、教学观摩、听课评课、课题研究、教学论坛有机融合,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研组培训既要根据我镇培训教材设立各自学科特点进行培训,又要强调教师的个人研修,完成集中培训的作业,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逐步感悟和消化新的理论,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2、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素质的提升不是单靠几理论培训就可以解决的,它还需要一个由理论到操作的实践过程,需要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摹仿逐渐走向自主的建构过程。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结合学习资料匡助教师理清学习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催促教师做好读书笔记,进一步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实践的操作,提高教案编写和课堂教学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实践。

3、按计划分期、分批、分课程、分学科培训。

培训内容的课程名称、考试时间等具体安排如下:xx 年 4 月《师德与教师职业》xx 年 9 月《e 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xx 年年4 月《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xx 年年 9 月《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xx 年年 10 月 11 月整理档案,举行成果汇报活动。

五、培训进程1、准备阶段(xx 年 1 月 xx 年 2 月) 。

主要工作:(1)调研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拟定培训计划。

(2)召开素质提升培训工作会议,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3)根据学校的总的培训计划,结合各教研组实际,制定教研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的、要求、内容和培训人员,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并报本校科研室审核确认。

要求在 xx 年 1 月底前完成。

2、实施阶段(xx 年 2 月 xx 年年 8 月) 。

主要工作:(1) 集中培训。

由本校组织培训辅导。

师德与教师职业、 e-环境下学习理论和操作两级培训;其他学科课程分期分批集中培训。

甘肃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增强甘肃人力资源支撑能力,实现“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甘肃人力资源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全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人力资源总量增加,结构逐步优化。

2010年末,甘肃常住人口为2557.53万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为1882.56万人,占73.61%。

“十一五”以来,甘肃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由2005年的44.2%下降到2010年的39.6%。

2010年,甘肃省从业人口达到了1499.56万人,占总人口的56.08%,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十五”末相比,提高了2.4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从2005年的63.67%下降到2010年的62%,下降了1.6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从2005年的14.66%、21.67%分别上升到15.26%和22.75%,分别提高了0.6和1.08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步伐加快,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5.1%。

(二)优先发展教育,人力资源得到开发。

我省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质量不断提升。

到2010年,全面完成“两基”任务。

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职普结构渐趋合理,职普在校生比例达到4∶6。

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专门技能人才和新型劳动者的主渠道。

高等教育较快发展,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6.7%提高到2010年的22%。

继续教育成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

民族地区教育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在全国民族地区教育中居于前列。

上传者知盟网(三)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就业能力逐步提高。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1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指南“十二五”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机遇期。

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统筹推进具有甘肃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的关键时期。

提高国民素质更好地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也为教育科研提出许多新的课题。

根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纲要》的精神甘肃省教育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指南》供选题立项参考。

一、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指南编制总的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应用性、对策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为主的研究方向为教育宏观决策服务为指导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服务推进教育理论创新促进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指南编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两个面向。

一方面要面向全局注重突出与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的对接将我省教育科学融入到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新起点大视野宽领域全方位地思考和勾划课题选题方向。

另一方面要面向我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积极引导教育科研紧贴教育宏观决策紧贴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紧贴学科研究前沿紧贴热点难点求真务实创新管用。

2、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指南》要坚持有限目标突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德育等重点领域注意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兼顾传统学科和薄弱学科。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

3、坚持教育内外部相结合。

《指南》既要立足教育但又不局限于教育既要紧密联系教育来思考教育又要跳出教育来思考教育。

选题既要着重考虑有关教育内部急需研究的问题同时又要考虑与教育紧密相关的问题把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强市品牌,为加快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1、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5+2”产业、与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链接;适当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2、提升教育强市水平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三、发展任务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6%以上。

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3)到2015年,乡镇中心园(所)以上均达到省定标准。

(4)到2012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50%,2015年大专以上学历达75%,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

2、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2)2013年之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1.21•【字号】甘政发[2010]6号•【施行日期】2010.0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教育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甘政发[2010]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省教育厅、省编办、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批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省教育厅、省编办、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残联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41号)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委发〔2009〕12号)的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我省特殊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努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将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特殊教育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体系,大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确保全省“两基”攻坚任务按期完成。

到“十一五”末,全省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70%以上,到“十二五”末达到80%以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基本达到当地普通儿童入学水平。

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以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儿童福利机构中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如何调动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

如何调动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

探索篇•课题荟萃如何调动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梁紫山(甘肃省武威第三中学)学校地处农村,办学条件差,教师的教育思想落后,工作消极,缺乏活力,教学质量低,因此如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改变农村薄弱学校教学局面的唯一途径。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一、现状分析1.工作积极性不高的表现教师缺乏朝气,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被动学习,知识结构老化,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不足;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备课、上课,混日子;工作互相推诿,斤斤计较,拈轻怕重,缺乏大局意识;敷衍塞责,忙于应付,带着不平衡的心理状态面对工作;甚至工作涣散,经常无故旷工或请假、早退、迟到等。

2.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1)职业倦怠。

教师长期在同一个学校,没有新鲜感,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经验,缺乏挑战性,“职称”到顶,满足于已有的成就。

教师每天早出晚归,为了教育教学成绩而抛家舍业,生活质量下降,教师社会地位低下,这些都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和惰性,工作积极性每况愈下。

(2)教师身心疲惫。

学校教师办公条件简陋,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成绩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

外部教育环境差,学生难管理,师生关系不融洽,学校安全压力大,教师高负荷工作,身心疲惫。

(3)激励性不足。

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奖惩制度和分配制度不规范,缺乏激励性,尤其对中老年教师的激励办法少,很难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职业素养不高。

教师缺乏学习机会,知识陈旧,教育思想落后。

学校缺乏职业理想和信念教育,导致追求物质享受,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二、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1.培养职业幸福感学校改进管理方法,为教师的工作创造更多的幸福点,让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幸福。

营造宽松的人际关系,和谐相处,主动合作,感受团队的温暖,分享团队的幸福。

真诚对待学生,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中感受幸福,在与学生一起学习和活动中体味幸福。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为切实提高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优化职业学校专业师资结构,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大力推进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内涵提升和质量提高,推动我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1〕17 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2〕149 号)精神,结合武进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现就加强我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近年来,我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教师队伍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大幅提高,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必须要把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摆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规划,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二、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人才成长规律,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骨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师队伍,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促进我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目标任务。

——教师数量与结构满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试题

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试题

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A. 课程目标与标准B. 教学内容与方法C. 教师队伍建设D. 学生体质健康2. 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B.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D. 加强学校的管理水平3. 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什么?A. 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B. 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培养C. 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D. 增加教师的工资待遇二、填空题1. 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

2. 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______________。

3. 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强调学校要建立健全的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你认为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对于学生有哪些积极影响?2. 你认为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对于教师有哪些挑战和机遇?3. 你认为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的落实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怎样支持?四、解答题1. 请结合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谈谈你对于未来学校教育的期待和建议。

2. 请结合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谈谈你对于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

五、综合题结合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以《新课程新挑战》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于新课程实施的看法和建议。

文章要求包括对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于新课程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探讨。

以上就是甘肃省新课程实施方案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考,深入理解,做好准备。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分析报告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

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分析报告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

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与地位的重要标志。

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

为适应“十二五”期间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切实实施“稳定、培养、引进、借智”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作,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特制订《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2010—2015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十一五”期间,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提出了学校“十一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措施,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特殊政策,从人才引进、师资培养、师德建设、人才稳定等各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经过“十一五”建设,我校师资队伍在总量、结构、素质、使用、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一)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以来,学校专任教师数量有了较大增加。

“十一五”期间,学校共引进教师9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43人。

具有高级职称10 人。

(二)结构极大改善1、整体结构趋于合理学校现有教职工285人,其中专任教师共有231人,专任教师数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为80%。

2、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64人(其中正高28人),学术骨干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职称结构更为优化。

3、学历(学位)结构得到改善专任教师中现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3人,“十一五”期间,目前,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有15 人,师资队伍的学历、学位层次显著提高。

(三)素质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学校组织了205人参加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派出了一批教师到国内外访问交流。

经过“十一五”建设,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6人获政府特殊津贴,2人被评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教师,7人被评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人,4人列入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选”,有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2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硕士生导师3名。

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2011-2015)沿河县和平镇三完小姜妮为进一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内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以争创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为契机,以“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目标,办“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老师自豪”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全县小学的前列。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教师“一德四新”的继续教育,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注重以德育人,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继续深化学校内部各项改革,优化学校管理,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品位,创建特色学校。

三、发展目标:(1)总目标:以教育的先进设备引领学校发展,聚合各方能量,以师生发展为本,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全面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教育技术,建设数字化校园、和谐校园、科研校园、绿色校园,全力打造学校品牌。

(2)具体目标:1。

改善办学条件①力争各种努力,请求县政府出面征地,使学校真正达到校园全封闭管理;②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修建教学大楼和综合大楼,解决班额大,教师办公室紧缺的问题,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绿化建设,建设校园景观,凸显学校办学特色,通过改建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亮化、人文化"建设,使学校达到校园文化建设标准;③加大教育装备的投入,更新部分设备,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努力实现班班多媒体教学,完善校园网络运行,拓展其功能,全面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④把民族民间文化渗透进校园,通过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既弘扬和利用了民族优秀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又为创建特色学校奠基;⑤修建教师小食堂,解决教师早餐的问题;⑥解决各种功能室的配置问题,如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科学实验室等,用网络强化管理,提高师生使用率.2。

教师十二五工作计划

教师十二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根据我国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结合学校实际,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3. 加强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打造特色学校。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2)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3)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2. 提升教师业务水平(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3)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3. 加强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1)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

(2)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1)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2)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3)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5. 打造特色学校(1)发挥学校优势,打造特色学科。

(2)加强校际交流,拓展合作领域。

(3)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学校知名度。

四、工作要求1.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本计划。

2. 教师要积极参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 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素质、学校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技工学校示范校建设规划方案

技工学校示范校建设规划方案

甘肃省庆阳市技工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规划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陕甘宁三省交汇处,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现辖七县一区,总面积2.7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多万。

是资源大市和农业大市。

油、煤、气资源俱全,绿色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是全国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陇电东送基地,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及绿色农产品出口加工创汇基地,是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文化名城和全国重要的红色革命旅游胜地。

具有十分丰富的资源和发展前景。

庆阳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为庆阳市职业教育创设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便利的实习实训平台和就业空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积极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协调;全市教育形势大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曾经为全国创造了经验。

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家、省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引领下,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大手笔办大职教,通过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校企联动、学校依托”的发展模式,全面推进“技能型人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为老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庆阳市委、市政府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建设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大力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

全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发展速度、壮大工业规模、提升工业后劲。

在石油化工、煤炭电力、机械(电子)制造、特色农业、红色旅游、建筑材料等重点产业整体推进,庆阳经济社会正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随着国家出台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全面实施,庆阳迎来建国以来最大、最好发展机遇期。

教育局局长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局局长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局局长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总结的教育工作,分析当前教育面临的形势,对全县教育工作做出部署,一会儿,韩县长还要做重要讲话,进一步对教育工作提出要求,大家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教育工作简要回顾,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突出体现在:(一)实施教育统筹发展战略,巩固提高了教育发展成果,县城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农村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6%。

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做到了无流失,初中年度流失率控制在1.7%以内。

普通高中入学率达到了76.8%,实施了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将指标生分配比例扩大到招生总数的60%,我们面对去年高考成绩下滑的局面,制定出台了《高考目标任务及奖惩办法》,建立了高考奖惩激励机制,落实了包保责任,教学质量正稳步提升。

职教中心完成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243人,农民工学历教育招生1009人,完成了技能型、转移型、实用型人才培训1790人,位居全市前列。

(二)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战略,教育创新取得新突破一是弘扬时代主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提高。

全县中小学以“清明节”、“五四”纪念日和建国6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缅怀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召开了全县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有2个节目参加了省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汇报演出;在团中央举行的“全国优秀少先队表彰座谈会”上,实验小学做为我省唯一一所学校参加了会议,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和团中央书记陆昊的亲切接见,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大队”荣誉称号。

二是新课程改革取得重要成果。

全县中小学以打造高效课堂为重点,创新出“三知四学、xx三、三环五步”等20多种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省、市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山东财经大学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结合学校“一体两翼”战略构想和“凝心聚力工程”与“特色名校工程”建设的需要,根据我校教师队伍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学校“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要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教师工作薄弱环节,创新教师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2. 总体目标。

到2020年,专任教师比例稳步提高,教师数量满足学校事业发展需要;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务(职称)、学科、学缘等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高层次人才数量显著增加,人才高地初步形成;团队建设初具规模,团队效应不断增强;教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师工作体制机制,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

3. 重点任务。

围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为重点,以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为突破,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团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内容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1)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学习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抓住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

立足学校工作重点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围绕博士点建设,进一步弘扬师德风范,激励教师自觉投身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营造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0‟12号)精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大意义(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师承担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职责,肩负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使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人力资源强市的紧迫任务。

建设人力资源强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当前,我市基础教育师资配置还不够均衡,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还不够高,高等教育教师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尚需提高。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市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学习型、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

构建学习型、创新型城市,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

教师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和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全市改革创新的多重任务,是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城市的主力军。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学校要为广大教师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创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

广大教师要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增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构建学习型、创新型城市奠定基础。

二、明确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总体目标,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四)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明确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总体目标。

双代会新闻

双代会新闻

文内容定西师专第二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隆重召开点击数:47 【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定西师专第二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隆重召开党委书记杨声致开幕词校长贾国江作工作报告大会会场5月26日上午,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隆重召开。

各位代表肩负着全校教职工的重托和期待,聚集一堂,共谋学校改革发展大事,共商学校改革发展大计。

党委书记杨声致开幕词,校长贾国江作工作报告。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大会主席台上就座的有:党委书记杨声、校长贾国党委书记杨声致开幕词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赵兴刚、纪委书记韩致礼、副校长効天庆、石善儒、张振国。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赵兴刚主持大会。

市工会纪检组长许合峰应邀出席会议。

定西市总工会、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工业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向大会发来了贺信。

党委书记杨声致开幕词。

他说,“十二五”时期,将是决定学校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时期,这次两代会是一次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大会,是一次提振精神、团结动员全校教职员工为实现新的目标努力奋斗的大会。

我们坚信,只要全校教职员工携起手来,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创造定西师专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改革创新,凝聚智慧,认真谋划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团结和动员全体教职员工,为把定西师专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而努力奋斗。

校长贾国江作工作报告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赵兴刚主持大会校长贾国江作题为《固本培源,转型跨越,为加快学校全面发展周明斌作工会工作报告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三年的工作。

学校自2009年2月召开上届工会会议以来,在省市党委、政府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构建和谐校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学校进一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题目及部分答案

十二五题目及部分答案

一、填空1.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万亿,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

2.全国总人口控制在亿人以内。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岁,达到岁。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4.城镇年均就业万人,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

2*105.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3*6 全对得20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较有意义的知识点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

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

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

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24•【字号】甘政发[2012]121号•【施行日期】2012.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甘政发〔2012〕121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动全省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重要意义。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对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西部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目标,推动甘肃转型跨越、实现富民兴陇大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努力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依据,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规划、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甘肃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对于我省实现建设西部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目标,推动甘肃转型跨越、实现富民兴陇大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省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基本解决,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高,管理体制机制科学规范,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越来越浓。

师德师风建设成果显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

过去的五年,我省持续将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来抓。

从2013年起,我省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通过实施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实行新教师宣誓制度,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训工作的首位,保证课时、记入学分。

创新师德教育的内容、模式和方法,采取理论学习、实践反思、案例分析、专题论坛等丰富的教育形式,把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等请进课堂,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

2015年,甘肃省教育厅按照教育部师德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印发了《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三纳入两渗透一否决”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近年来,我省以乡村教师为重点,抓住庆祝教师节等契机,大力宣传全省广大乡村教师扎根乡村、甘于奉献、默默无闻、为人师表的优秀业绩和先进事迹,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2015年9月7日,省委、省政府在兰州召开甘肃省庆祝第31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书记王三运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会上表彰了在乡村从教30年的教师代表和9家长期支持我省乡村教育发展的基金会,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针对全省农村学校布局分散、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现实,我省坚持以“农村中小学补短板,学前教育补数量,按岗按需招聘”为原则,统筹实施教育部和省政府教师招考项目,完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破解教师年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升教师队伍质量,通过政策引导,着力解决“下得去”的问题,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教师队伍活力。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2012年,省政府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教师工作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努力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过去的五年,我省通过实施“特岗教师”计划、省政府民生实事教师招考计划、免费师范生等项目,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2011―2013年,有900多名免费师范生补充到我省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当中。

2015年,通过国家“特岗计划”招聘、国家免费师范生引进、省政府民生实事教师招考等项目共新招聘教师7231人。

其中,招聘中小学教师2911名,幼儿园教师4320名。

特别是为农村中小学补充音体美教师558人,有效缓解了农村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同时,我省一些地区还积极探索实施音体美教师走教,通过学生不动老师动的方式着力破解教师编制紧缺、音体美等小学科教师补充困难的问题。

五年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教育部特岗计划等实施效果明显,共招录农村中小学教师32344名,其中幼儿教师10603名,为“三区”农村地区4475所学校补充了新鲜血液。

为了贯彻落实省政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搭建“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陇原名师”层级梯度攀升的“金字塔”名优教师梯队,“十二五”以来,甘肃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陇原名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和省级农村骨干教师评选工作。

2011年,省教育厅启动了“陇原名师工程”。

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在全省中小学专任教师中遴选产生200名左右“陇原名师工程”人选,围绕师德修养、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学术研究等内容,通过集中培训与高级研修、教育教学研究与交流、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对名师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使名师人选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所教学科系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鲜明的个性教学特色,在全省和学科专业领域有较大影响和声望,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辐射和激励作用。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陇原名师94名,特级教师127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355 名,省级骨干教师3586名,农村骨干教师3709名。

基本形成了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全学科的名优教师队伍。

教师专业成长不断加速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就必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十二五”以来,我省教师培训工作紧抓“国培计划”契机,大力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据统计,2010年我省教职工总数为31.1万人,全省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9%;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53%;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9.15%。

经过五年的发展,全省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全面提升。

自2010年“国培计划”项目实施以来,我省教师培训经费逐年增加。

仅2015年,省级教师培训经费就达到2500万元。

2010年―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1.86亿元(2010年1700万元,2011年2200万元,2012年3700万元,2013年4600万元,2014年6400万元),共为我省培训中小学教师31万余人次。

2014年,我省启动实施了“三计划和两工程”(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和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年通过“国培计划”项目、省培项目和各类基金会项目等,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教育管理人员等共计14.3万人次。

2015年,甘肃省教育厅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统筹国培、省培和外援基金会项目,完成了全年教师培训项目整体设计,扎实推进“三计划两工程”和“精准扶贫教师培训三行动”,重点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全力打好乡村教师培训“组合拳”,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采取送培下乡、专家指导、校本与网络研修等形式,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5年,累计培训教师13.93万人次,其中乡村教师占85%。

在培训项目的设计上,紧扣乡村教师实际,紧密结合教育精准扶贫战略,在“三计划两工程”基础上,开拓创新、精心设计实施了“精准扶贫国培计划三行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薪火网研行动”,乡村50人以下微规模学校教师全员访名校培训“微访行动”,乡村学前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千千树行动”。

让最基层岗位乡村教师开阔视野,着力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技能,以及为乡村教育服务的能力、水平。

在管理方面,重心进一步下移,采取以县为单位,自愿申报、分批推进、自主规划、联合实施的方式。

培训更加重视本土培训团队建设,以遴选“金色教苑”和“金种子导师”为抓手,重点支持培训基础好、热情高的地区进行本土团队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变“输血”为“造血”。

同时,严格组织招标工作,精心遴选培训机构,确保培训质量;加强评估监测,实行第三方绩效评估。

通过教师培训“三计划两工程”、精准扶贫教师培训“三行动”等,五年来,我省累计培训教师55.9万人次。

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健全教师管理体制,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

2015年,甘肃省被列入全国试点省份。

2015年5月,省教育厅印发了《甘肃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工作实施细则》和《甘肃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实施细则》。

8月,召开了全省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工作启动会,正式启动“国考”和注册试点工作。

2015年首次国考,甘肃省14个市(州)设立18个考点,报名考生10196名,报考23483科次。

首次定期注册工作也在兰州市城关区和榆中县试行。

此外,2015年,我省还投入2.6亿元,在贫困地区中小学建设班班通教室1.62万个,全省96%的中小学教师利用我省基础教育资源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参与率全国第一。

补齐农村教师队伍短板补齐农村教师队伍短板是甘肃省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十二五”期间,我省以改善农村教育为重点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及薄弱学校倾斜。

通过在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工资待遇等方面大力优先倾斜农村教师,增强农村教师服务农村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增加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交流、任教,保证农村教师队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稳定性,促使他们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力量。

为了解决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短缺问题,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稳定乡村教师队伍,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2015年10月,我省出台了《甘肃省实施办法》,力争到2020年努力培育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

2015年6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甘肃省把制定本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工作列入省委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的重点任务。

为精准把握我省乡村教师的实际困难与困惑问题,省教育厅围绕《计划》的八项主要举措拟定调研提纲,重点针对“留不住、教不好、下不去”三个突出问题,聚焦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坚持问题导向,在全省14个市(州)开展广泛调研。

通过走访乡村学校、访谈一线乡村教师、召开教育行政人员、乡村中小学校(园)长、老中青乡村教师代表座谈会,多渠道听取广大一线乡村教师的真实心声,收集到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同时以问题为导向起草我省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制定过程中,大力借鉴和吸收了一些地方(临夏阳光工程、天水市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的创新经验和成功举措,广泛征求了省直有关部门、市(州)、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高等院校专家、城镇和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师、村民代表、村委会负责人的意见。

《甘肃省实施办法》提出,严格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效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各项待遇、切实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重新核定乡村教师岗位编制、稳步推进乡村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有序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着力加强乡村学前教师队伍建设、逐级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十项支持任务,“到2017年,力争使全省乡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较好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