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植物与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 0 >> 1 >> 2 >> 3 >> 4 >>
2
>> 0 >> 1 >> 2 >> 3 >> 4 >>
1
>> 0 >> 1 >> 2 >> 3 >> 4 >>
START
>> 0 >> 1 >> 2 >> 3 >> 4 >>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植物可能由绿藻进化而来
29.1植物可能由绿藻进化而来
• 1:植物和多细胞藻类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
养的多细胞真核生物。 • 它们的不同在于,多细胞藻类是水生的,而植 物则是陆生的。绝大多数植物属于维管植物,它 们具有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表皮有角质 层和气孔;生殖细胞被多细胞所包围,受到很好 的保护;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维管系统,运 输和支持功能。
2.在众多的藻类中,绿藻和维管植物有许多 同源性状
• 1:叶绿体所含的色素是相同的,细胞壁都以纤维 素作为主要的组成成分; • 2:都是以淀粉形态储藏糖类; • 3:在细胞分裂中都是由来自高尔基体的小泡形成 的板分隔细胞; • 4:多数生物学家认为,植物从绿藻进化而来; • 5:在分界系统中,绿藻属于原生生物。
光蕨:有一个直立的分支的茎,含有原始的维
管组织,缺少叶子。在一些分支的顶端生有一 种囊状结构,它们产生孢子。
29.1.1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存在着孢子体和配子 体两种世代的交替
植物的世代交替图解
29 植物多样性的进化PPT课件

2.苔藓植物的生态学意义:
❖ 在长时间内上部藓层逐渐扩展,下部死亡,腐朽部 分愈堆愈厚,可使湖泊、沼泽干枯,逐渐陆地化, 为陆生的草本植物、灌木、乔木创造了生活条件, 从而使湖泊、沼泽演替为森林。
❖ 因此,如果空气中湿度过大,上述一些藓类,由于 能吸收空气中水湿气,使水长期蓄积于藓丛之中, 亦能促成地面沼泽化,而形成高位沼泽。
16
❖ 如高位沼泽在森林内形成,对森林危害甚大,可造 成林木大批死亡。
❖ 因此,苔藓植物对湖泊、沼泽的陆地化和陆地的沼 泽化,起着重要的演替作用。
17
3.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 苔藓植物没有真根,只有假根(是表皮突起的 单细胞或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 ❖ 茎内组织分化水平不高,仅有皮部和中轴的分化,
❖ 从早期的维管植物产生了现代的蕨类植物、裸子植 物、被子植物。
❖ 后二者统称为种子植物。
7
2.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1)配子体占优势,配子体是光合自养的,孢子体 寄生在配子体上。
(2)有性生殖时,有鞭毛的精子,需要借助在水中 游泳去和卵会合。
(3)配子体是矮小的植物体。孢子体一般无叶绿体。 孢子无鞭毛。
没有真正的维管束构造。 ❖ 叶多数是由一层细胞组成,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
能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
18
4.苔藓植物的特征:
(1)体形细小,多生长于阴湿的环境里, 常见长于石面、泥土表面、树干或枝条。
(2)部份完全没有茎,根、叶的分化 (苔类),部份则有茎及叶的雏形(藓类)。
❖ 1.植物和多细胞藻类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的 多细胞真核生物。
❖ 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多细胞藻类是水生的,而植 物则是陆生的。绝大多数植物属于维管植物,它们 具有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性。
《真菌及植物的进化》课件

真菌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与地球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如大气圈的形成和气候变化等。
真菌的多样性
真菌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真 菌有10万多种,其中大多数是 腐生菌。
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促进 养分循环等。
真菌在工业、农业、食品、医 药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发 酵、生物农药、食用菌等。
课程目标
掌握真菌和植物的基本 形态特征及分类方法
理解真菌和植物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人 类的关系
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认 识,培养对自然环境的 热爱和保护意识
了解真菌和植物的进化 历程及其在生物界中的 地位
02
真菌的进化
真菌的起源
02
01
03
真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亿年前,是地球上最早出现 的生物之一。
适应性进化
共生关系有助于提高生物对环境 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生物的适 应性进化。
05
真菌与植物进化的未来展望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深入探究真菌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真菌与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共生关系,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这种共生关系的机制及 其演化过程。
植物进化的分子机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揭示植物进化的分子机制,包括基因 突变、基因表达调控等。
真菌的进化历程
真菌的进化历程可以划分为多个阶段,包括单细胞阶段、多细胞阶段和有 性生殖阶段等。
在进化过程中,真菌逐渐适应了不同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形态 和生态类型。
真菌的进化历程与植物、动物等其他生物的进化历程密切相关,共同构成 了生物多样性的大千世界。
03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习题111

F o r p e r s o n a l u s e o n l y i n s t u d y a n d re s e a r c h;n o t f o r c o m m e rc i a l u s e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
(1)细胞生物学(2)分子生物学(3)生态学(4)解剖学2、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三个层次。
(1)生态环境多样性(2)生态系统多样性(3)物种多样性(4)遗传多样性3、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4、1838-1839年()提出细胞学说。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5、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6、()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
(1)施莱登(2)摩尔根(3)达尔文(4)孟德尔7、()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施莱登和施旺(2)沃森和克里克(3)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4)孟德尔和摩尔根8、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包括()等,已成为现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因工程(2)细胞工程(3)发酵工程(4)酶工程二、判断题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
2、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
3、自主运动常被当作动物和人类生命存在的标志特征()。
4、人类是唯一不适应特定环境,而又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生物()。
5、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6、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的根本原因()。
7、发生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实现了从流动的渔业社会向定居的农业社会的变迁()。
8、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9、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常分为观察、实验、假说和理论四个步骤()。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培训课件

1/25/2021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1
玫瑰
高等植物包括类群
•
被子植物
•
裸子植物
• 蕨类植物
• 苔藓植物
芒萁
红豆杉
立碗藓
1/25/2021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2
高
• 绝大多数的高等植物都是陆生。 等
• 它们的植物体常有根、茎、叶的 植
分化(苔藓植物可例外)。
物
• 生殖器官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特
1/25/2021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33
3、 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 体占优势,孢子植物体不能离开配子体 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配子体上。
4、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的精子器和颈卵器。
5、受精卵(合子)发育形成胚,胚发育 成为孢子体,经减数分裂形成孢子。
6、孢子萌发经原丝体阶段,再发育出配 子体,产生精子和卵,精子具鞭毛,受 精离不开水。
30
藻藓
1/25/2021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31
小金发藓
1/25/2021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32
苔藓植物主要特征
• 1、生境 多生长于阴湿的环境里,常见长于石面、 泥土表面、树干或枝条上。
• 2、体形细小 比较高级的种类其植物体有茎、叶的分 化,可是还都没有真正的根。它们没有 维管束那样的真正输导组织。
1/25/2021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10
3、植物生活史
不同植物的生活史都包括单
倍体核相的配子体与双倍体
核相的孢子体世代的交替,
但各自的孢子体与配子体的
特征及生活期等都有很大的
差别。
医学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葫芦藓的雌雄枝
葫芦藓雌雄枝顶的压片
葫芦藓的生活史
地钱
地钱的配子体
地钱的胞芽
地钱的雄器托具精子器
地钱的雌器托具颈卵器
地钱的孢子体
苔藓植物常见种类:
球塑藓
蛇苔
石地钱
角苔
珠藓
藻藓Leabharlann 金发藓苔藓植物主要特征• 1、生境 多生长于阴湿的环境里,常见长于石面、 泥土表面、树干或枝条上。
种子植物生活史
2苔藓植物
4、 苔藓植物
匍匐生长于潮湿地面 配子体世代发达,孢
子体退化 阴湿环境,受精过程
依赖水。 多细胞 叶状体或拟茎叶体 单细胞假根 无维管束组织 有颈卵器
有些苔藓植物,常 常生长在庭前宅后 的砖石台阶上。古 诗中说“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 就是对这种情况的 生动描述。
• 3、苔藓在陆生植被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 是高等植物的系统发育中的盲支。
思考1:
• 为什么苔藓长不高大?
•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 • 1、吸收 • 2、支持 • 3、输导 • 4、生殖
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 保持水土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有缝隙能够涵 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 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植物多样性的进化
• 1、植物概述 • 2、植物的进化历史 • 3、植物生活史 • 4、 苔藓植物 • 5、蕨类植物 • 6、裸子植物 • 7、被子植物
一、植物多样性的进化
1、植物概述
4.15 亿年前化石中发现蕨类 植物是适应陆地生活、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多
细胞真核生物。
植物与绿藻
相同:光和色素、养分(淀粉)、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
第29章.植物与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葫芦藓
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 植株高约有1cm~3cm。 • 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 细的假根,主要起固着 的作用。 • 有茎和叶,叶小而薄, 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 作用,而能吸收水分和 无机盐。 • 茎和叶里没有输导组织。 吸水能力不强,所以植 株长得十分矮小,并且 适于丛生在阴湿的环境 中。
高 等 植 物 特 征
华南植物园一景
在研究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的发展过程中, 两种生物引起人们的兴趣
团藻(绿藻的一种):许多(约500~50,000)
单细胞(衣藻)集合在一起,结构上联合成疏 松群体,但彼此离开群体仍然可以独立生活。 群体细胞在生理上开始有分工。
粘菌:细胞有分有合,单细胞阶段以细菌为生,
裸子植物的分纲
根据《中国植物志》第七卷,现代裸子植 物分为: 苏铁纲 银杏纲 松杉纲 买麻藤纲 4纲。
苏
铁
• 三)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1 2 3 4 5 重要的材用树种 庭院绿化的重要树种 药用植物的重要成员 重要的工业原料 深受欢迎的种子
7、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当代最繁盛 的植物 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孢子体高度发展和分化, 具典型的根、茎、叶、 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生殖器官特化成为花的 构造 果实的形成是植物进一 步适应陆地生活,更加 进化的体现。
半边旗
粤 北 常 见 野 生 蕨 类
芒萁
海金沙
乌毛蕨
胎生狗脊
天井山桫椤
紫
萁
福建观音坐莲
金毛狗
银粉背蕨
肾蕨
蕨类植物生境:
• 蕨类植物大多为土生、石生或附生,少数 为水生或亚水生,一般表现为喜阴湿和温 暖的特性。
(1) 蕨类植物门主要特征
• •
植物进化的多样性

Amanita subjunquillea var.
alba (剧毒)
Amanita subjunquillea var. alba(剧毒)
Amanita clarisquamosa
Amanita exitialis (剧毒)
Amanita flavipes
Amanita flavipes
Amanita fritillaria
第
二
节
1、粘菌门(亚界)
:
2、真菌门(亚界)
真
菌
3、地衣门(亚界)
界
一、真菌的起源
有两种观点:
一种为多元论,认为不同的真菌起源于不同的藻类,较
勉强;
另一种为单元论,根据低等的真菌或它的游动孢子具鞭
毛,推测真菌由原始的鞭毛生物演化而来,再循着鞭毛 菌类-接合菌类-子囊菌类-担子菌类演化。
真菌门
1、真菌的态结构
五、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松柏纲 银杏
红豆杉纲 科得狄
买麻藤纲 苏铁纲
本内苏铁
被子植物
1、种子; 2、胚发育不完善; 3、无真正珠被,
无种皮;
4、种子无休眠期。
种子蕨 原裸子植物 (孢子叶营养叶异形,孢子异形)
裸子植物孢子体进一步组织分化,具 有发达的微管系统和根系,特别是产 生种子和花粉管,受精完全摆脱了水 的限制,使它更能适应陆生环境和繁 衍后代,因此,在中生代迅速发展并 取代蕨类植物在陆地上占优势,成为 进化史的一个里程碑。
被子植物 花 flower 雄花 male flower 雄蕊 stamen 花粉囊 pollen sac 花粉母细胞 pollen mother cell 花粉粒(单核期) pollen grain 花粉粒(3-4核期) 雌花 female flower 心皮 carpel 胚珠(珠心)ovule 胚囊母细胞 embryo sac mother cell 单核胚囊 embryo sac 成熟胚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 花粉 雄蕊花药 雌蕊胚珠 传粉 花粉萌发
受精
孢 子 体
被子植物
胚发育 种 双倍体世代 单倍体世代 精子 卵细胞 雄配子体 小孢子(n) 减数分裂
双 受 精
被子植物生活 史有性世代 (配子体阶段) 和无性世代 (孢子体阶 段),两者有 规律交替出现 的现象。
粘菌:细胞有分有合,单细胞阶段以细菌为生,
多细胞阶段聚集成细胞团,具有含多个核的原 生质体,原生质体分化出生殖部分——果体。
一、植物多样性的进化
• • • • • • • 1、植物概述 2、植物的进化历史 3、植物生活史 4、 苔藓植物 5、蕨类植物 6、裸子植物 7、被子植物
一、植物多样性的进化
• 裸子植物-松的生活史
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杉, 是源于冰河时期的古老树种
银杏(也叫白果、公孙树)是裸子植物 银杏目唯一的现存种,原产中国,被称 为活化石 。银杏有望当选为我国国树 公众投票支持率近99%
7、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当代最繁盛 的植物 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孢子体高度发展和分化, 具典型的根、茎、叶、 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生殖器官特化成为花的 构造 果实的形成是植物进一 步适应陆地生活,更加 进化的体现。
孢子体结构、功能
组织分化高,有专门的导管,运 输、支持功能强
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 9亿年前出现真菌,约12万种 • 吸收式异养,寄生或腐生,分解者 • 除单细胞真菌(酵母)外,绝大多数真菌的生 物体由菌丝构成,以孢子生殖为主。 • 菌丝-真菌的基本结构 • 菌丝:无隔菌丝、有隔菌丝
真菌
特征
第29章植物与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 一、植物多样性的进化 • 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重点:植物的生活史、四类植物的 主要特点。
在研究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的发展过程中, 两种生物引起人们的兴趣
团藻(绿藻的一种):许多(约500~50,000)
单细胞(衣藻)集合在一起,结构上联合成疏 松群体,但彼此离开群体仍然可以独立生活。 群体细胞在生理上开始有分工。
1、植物概述
4.15 亿年前化石中发现蕨类 植物是适应陆地生活、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多 细胞真核生物。 植物与绿藻
相同:光和色素、养分(淀粉)、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 不同:适应陆地生活和水中生存,荷花、水葫芦 分类
繁 殖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维管植物
运 输
雌配子体
大孢子( n )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 生活史的区别
名称
传粉 花和果实 胚珠 从受精到形成种子的 时间 受精 雌、雄配子体
被子植物
多数虫媒 有 子房包被 几天到几周 双受精,胚乳三倍体 雌配子体有7个细胞,雄配子体 仅有3个细胞
裸子植物
风媒 无 裸露 一年以上 单受精,胚乳单倍体 雌配子体有卵细胞、颈卵 器、雄配子体有2个原叶 细胞、1个粉管、1个生殖 细胞 组织分化低,只有管胞, 运输、支持功能弱
3、植物生活史
为什么苔藓的配子体发达,孢子 体不发达,而蕨类、种子植 物与之相反? 种子植物生活史
4、 苔藓植物
匍匐生长于潮湿地面
配子体世代发达,孢 子体退化
阴湿环境,受精过程 依赖水。 多细胞
叶状体或拟茎叶体
单细胞假根 无维管束组织 有颈卵器
5、蕨类植物
无种子维管植物的孢子体适应陆地生活(植物“两 栖类”,弱的配子体能独立生活。 根茎叶分化、具着生根状茎上的不定根,维管组织 不发达 叶异型,有营养叶和孢子叶的分化,孢子叶上有排 列整齐的孢子囊。。
为真核细胞,但 无叶绿素,不能 光合作用,行腐 食营养
类别
接合菌、子囊菌、 担子菌
青霉、木耳、 猴头菇 降解有机物, 致病,作物病 害,制药,食 品等。
代表 生物
作用或 用途
接合菌的有性生殖过程通过配子囊 的接合而完成
• 菌丝无隔 • 常无性生 殖 • 恶劣条件 下有性生 殖 • 如黑根霉
子囊是子囊菌的有性生殖器官
• 有隔菌丝 • 酵母、青 霉等
担子菌的担孢子生在担子外面
• 有隔菌丝 • 蘑菇、银 耳、木耳、 灵芝、等 • 生活史: 单倍体期、 双核期、 双倍体期 三个时期
地衣
• 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
思考题
• 简述四类植物的主要特点。
2、植物的进化历史
原始维管植物登陆成功,约408百万年前
古蕨类繁盛期,300百万年前
原始裸子植物,约200百万年前
约110百万年前的花,及现代木兰植物的花
不同植物的生活史都包括单 倍体核相的配子体与双倍体 核相的孢子体世代的交替, 但各自的孢子体与配子体的 特征及生活期等都有很大的 苔藓植物生活史 差别。
蕨类植物约1.2万种
6、裸子植物
2.8亿年前的二叠纪早期出现
裸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出现种子
孢子体发达 多数为高大的乔木,有高度分化的维管组织,茎干 也有加粗的次生生长。 有性生殖时受精作用在胚珠中进行并发育成种子。
胚珠及种子裸露,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典型代表:苏铁、银杏和松树等
复 杂 性
维管植物约有23.5万种
植物的类群
植物的类型 繁殖方式 维管束有无 胚的有无 进化级别 藻类植物 营养方式 自养
菌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孢 子 植 物
种子 植物
无 无
低等 植物 高 等 植 物
异养
自养
有 有
自养 自养 自养
全世界大约有500万-5000万个物种,但实 际上在科学上描述的仅有140万种。世界 已知植物大约有35万种,中国是世界上植 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 就有3.2万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