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与效率
经济学中的税收与经济效率
经济学中的税收与经济效率税收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可以通过调节市场经济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然而,税收政策的设计和执行,必须充分考虑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税收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如何提高税收的经济效率。
一、税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税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激励效果两个方面。
1. 资源配置效率税收会改变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影响资源的流动和配置。
根据税负和税收方式的不同,会导致资源从高效率领域流动到低效率领域,从而降低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
例如,高税率会使得纳税人更加谨慎地考虑投资和消费决策,从而导致投资和消费的减少,影响经济的增长潜力。
2. 市场激励效果税收政策会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产生激励作用,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
高税率会降低个人和企业的努力水平,减少生产和创新动力,从而削弱市场竞争力。
此外,税收也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出现资源错配和市场失灵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体的经济效率。
二、提高税收的经济效率的方法为了提高税收的经济效率,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税制的简化和透明化简化税制可以减少征税成本和税务争议,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
透明化税制可以增强征税的公平性和可预测性,激励纳税人诚实守法,并减少逃税行为。
2. 高效的税收征管机制建立高效的税收征管机制,包括完善的征税信息系统、合理的纳税申报和缴纳方式,能够降低征税成本,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
3. 税收扣除和优惠政策的合理设计优惠和扣除政策能够鼓励个人和企业的投资和创新活动,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也需要合理制定和监管,避免滥用和浪费税收资源。
4. 避免税收过度重负税收过度重负可能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抑制企业的投资和雇佣,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因此,需要平衡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避免税收负担过重。
5. 跨国税收合作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税收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上的税收规则和合作机制可以减少税收避免和逃避行为,提高税收公平性和效率。
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
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财政走向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公平性与效率是税收制度的重要评价标准。
本文探讨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
一、什么是税收制度的公平性税收制度的公平性是指税收在实施过程中不偏袒某些群体而影响其他群体的财产和收入,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均衡、公正,并体现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
1、税法平等原则税法平等原则代表了税法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它保证了税收的公平性。
税法平等原则要求对等情形下,相互享有相同的税收义务和相应的税收权利。
规定财产、收入等的纳税人,在同等情况下应该负担相同的税收。
2、税收调节作用税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均衡、公正,并体现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
税收的收取范围、调节力度等,都应该是合理的,以达到公平的收入和财产分配。
二、税收制度的效率税收制度的效率包括税收征收的效率和使用税收所得的效率。
1、税收征收的效率税收征收的效率是指采用税收征收手段时,要使税收成本最低,税收收入最大化,尽可能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2、使用税收所得的效率使用税收所得的效率指在达到主要政策目标的前提下,为保证内部安排和管理的正常运转,使税收所得的使用尽量达到最佳的效果。
同时要控制税收的支出,合理布局和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的平衡。
三、税收制度的优化税收制度的优化是指在坚持公平性和效率原则的前提下的,对税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税收制度的优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税收制度的合理性税收制度的设计应该符合社会和经济的需求,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个人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以实现不同政策目标。
2、税收调节力度的强度税收制度的调节力度应该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相结合,合理调整税收体系,将税收的调节力度和目标进行统一。
3、税收科技化税收科技化提高了税收执法的效率,提高了税收数据的处理能力,并且实现了电子政务的信息化管理。
税收与经济效率西方经济学的分析
税收与经济效率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税收作为一种常见的财政手段,对于经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西方经济学家们对税收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从减税、税收结构和税收管理等方面,探讨税收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联。
一、减税的影响减税作为一种常用的经济政策,旨在提高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增加经济增长率。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适度的减税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
首先,减税可以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激励。
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和企业所得税率,个人和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创业热情,进而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此外,减税还可以提高个人和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其次,减税可以减少税收对资源配置的扭曲。
高税率不仅会降低纳税人的消费和投资,还会使纳税人将更多精力放在寻求避税或逃税方法上,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适度的减税可以减少这种扭曲,使资源能够更自由地流动和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率。
然而,减税政策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减税会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甚至进一步扩大负债规模。
其次,减税可能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使富人受益更多,从而增加社会的不公平感。
二、税收结构的优化税收结构是指各项税收在整体税收中的比重。
税收结构的合理优化对提高经济效率至关重要。
西方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则和建议。
第一,税基应广泛而稳定。
广泛的税基意味着更多的纳税人参与到税收体系中,减少个别纳税人的负担,减轻税收扭曲效应。
稳定的税基可以提供可靠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政府的长期规划和经济稳定。
第二,税务种类应多样并适应经济发展。
税收结构应包括多种税种,如消费税、所得税、财产税等,以减轻单一税种对经济的扭曲影响。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结构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形态和市场需求。
第三,税率应合理且透明。
税率的合理确定需要考虑税收的公平性和效率性,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税率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认识
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认识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收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旨在确保税收的公正和经济合理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含义和作用。
税收的公平原则是指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应该按照其经济能力的大小进行纳税,即高收入者应该承担更高的税负,而低收入者则应该享受较低的税负。
公平原则体现了税收的公正性,旨在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和谐发展。
税收的公平原则有四个基本要素:纳税依据、税率、税收优惠和税收承担者。
纳税依据是指纳税人应缴纳税款的基础,如个人收入、企业利润等。
税率是指根据纳税依据计算得出的具体税款数额,可以根据不同的纳税依据采取不同的税率。
税收优惠是指针对某些特定纳税人或者特定行业进行减免税负的政策措施。
税收承担者是指最终应当负担纳税义务的主体,可以是个人、家庭或企业等。
公平原则的实现对于税收制度设计非常重要。
如果税收制度设计不公平,可能会导致富人过轻纳税,贫困人群过重纳税,加剧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的平等和和谐发展。
因此,税收制度应该根据人们的经济能力划分纳税群体,采取渐进税率的方式,高收入者承担更高的税负,低收入者享受较低的税负。
另外,税收制度还应该避免对某些纳税人进行不公平的差别对待,减少纳税漏洞和避税行为。
税收的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应该能够确保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税收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合理的税收制度可能会对经济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税收制度设计应该遵循经济效率的原则,即尽可能减少税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
税收的效率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税制的简洁性、税负的合理性、税收的稳定性和纳税成本的降低。
税制的简洁性是指税制设计应该简单明了,避免出现过多的税种和税率,减少税制的复杂度和繁琐性,从而降低纳税人的成本和行政成本。
税负的合理性是指税收应当根据不同的经济主体的经济能力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纳税人承担的税负与其经济能力相符。
税收制度与经济效率
税收制度与经济效率税收制度是国家财政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税收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将从税收制度与经济效率的关系、税收制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以及优化税收制度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完善我国税收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税收制度与经济效率的关系税收制度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引导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资源配置效率。
税收制度与经济效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合理有效的税收制度对于推动经济的高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税收制度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公平正义。
一个公正透明的税收制度能够避免富者恶化和贫者恶化的现象,减轻社会阶层的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而公平正义的税收制度会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从而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税收制度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税收制度的变化和调整,可以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促进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通过合理的税负水平和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激励企业增加投资、研发和创新,提高其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税收制度也可以通过调整税率结构,降低不必要的税收壁垒,促进各类资源在市场中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最后,税收制度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税收制度能够保障国家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同时,税收制度也可以通过合理的税费政策和负担分担规则,减轻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负担,促进其良性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税收制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方面,一个繁杂复杂的税收制度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税负成本,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另一方面,税收制度如果不公正和不透明,会削弱纳税人的积极性,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阻碍经济的发展。
此外,税收制度的税率层次和结构也会对经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税收与经济效率
税收与经济效率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它对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税收政策的制定与优化能够对经济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税收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并分析不同税收政策对经济效果的影响。
一、税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税收对经济效率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直接影响是指税收对资源配置和市场行为的改变,间接影响是指税收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信用的影响。
1. 资源配置的影响税收以其纳税主体所得为基础,通过强制性的财政征收手段收取,对个人和企业的资源配置产生直接影响。
不同税种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不同,有的税种可能会引起资源的流动性下降,从而影响经济效率。
2. 市场行为的改变税收改变了纳税人的收入流动,直接改变了个人和企业的市场行为和消费决策。
一些税收政策可能会导致资源向低效率的领域倾斜,从而降低了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率。
3. 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税收政策直接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而对宏观经济环境产生影响。
税收的过度增加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扩大,进而对利率、货币供应等宏观经济指标产生不利影响,降低经济的整体效率。
二、税收政策的优化税收政策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需要优化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率的目标。
以下是促进经济效率的税收政策优化方向。
1. 税收制度的简化繁琐的税收制度可能增加纳税人的成本,降低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政府应当优化税收制度,减少税种和税率的多样性,使纳税人更容易理解和遵守税法,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2. 消除税收壁垒税收壁垒可能导致资源的错位配置和市场的扭曲,阻碍了经济的高效运行。
政府应当消除不合理的税收壁垒,鼓励自由贸易和市场的开放,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
3. 激励创新和投资税收政策应当通过给予创新和投资合理的减免和优惠,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4.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税收征管的效率直接关系到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
政府应加强税收征管的技术支持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的征收和管理效率,减少逃税和偷税行为。
税收学论文浅析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税收学论文-浅析税收的公平与效率1000字税收作为一种政府强制性收入方式,具有调节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资源配置等多种作用。
本文将从税收的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探讨税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税收的公平问题税收的公平是指在税收征收和分配过程中,政府和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应得到合理的分配,具体体现在税收的税基和税率上。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税基不公平。
一方面,有些非法经营者和企业采用逃税手段规避纳税责任,导致公共财政收入减少,同时对合法纳税者不公平。
另一方面,税收立法和实践中较少关注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导致不同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均衡。
对于这些问题,建议政府采取以下对策:加强税收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逃税行为;制定和实施更为公平的税收政策,调整税制结构,将税收负担更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纳税人身上。
二、税收的效率问题税收的效率是指满足国家财政收入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对经济的阻碍以及对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
具体表现在税收的选择、实施和监管上。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效率不高。
一方面,政府在税收筹集过程中往往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对市场资源的配置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税制设计中往往存在税费太高、征纳复杂等问题,影响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回报。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政府采取以下对策:在制定税收政策时注重对市场资源和企业的影响,避免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加强税收立法和监管,优化税制结构,改善税收征纳环节,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综上所述,税收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是当前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采取合理的对策措施,促进税收制度更加合理、公平、高效地运行,从而更好地发挥税收的社会作用。
微观经济学(税收与效率)
第六章 税收与补贴
微观经济学
税收制度有效率的标准
如果一种税制能以对纳税人来说较低的成本筹集到等量收入, 这种税制就是有效率的。 纳税人的成本是什么? 税收本身构成纳税人的成本。货币从纳税人向政府的转移是 任何一种税制的必然特点。
第六章 税收与补贴
税收制度有效率的标准
税收还会引起其它成本,设计良好的税收制度要避 免这两种成本或至少使其最小化。 (1)税收扭曲人们作出决策时引起的无谓损失。 (2)纳税人在遵照税法纳税时承担的管理负担。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税收与补贴
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人民币。 3500—5000元部分,税率为3%。 5000—8000元部分,税率为10%。 8000—12500元部分,税率为20%。 ……
微观经济学
第六 税收与补贴
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月收入10000元的人,不考虑五险一金及其它扣除, 则边际税率是20%。平均税率是多少呢? 计算可得:应缴税收为745元,平均税率为7.45%。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税收与补贴定额税假设政府向每个人征收固定金额的税收即无论收入如何也无论人会采取什么行劢每个人应缴纳的税是等量的这种税被称为定额税
第六章 税收与补贴
九、税收与效率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税收与补贴
微观经济学
税收制度的主要目标是筹集政府收入,但有许 多方法可以筹集任何一种既定量的收入。如何 选择? 效率和公平
第六章 税收与补贴
微观经济学
定额税
为什么在现实世界中,定额税很少呢? 尽管有效率,但定额税对穷人和富人收取同样的税额,
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缺乏公平性。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税收与补贴
税收的效率名词解释
税收的效率名词解释税收是指国家为满足公共需求而对居民和企业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税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为政府提供财政资源,支持公共服务的提供,还可以用来调节经济运行,并实现社会公平。
然而,税收的效率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税收的效率进行深入的名词解释。
一、税收效率的含义税收效率是指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资源配置效率和税收收入效率。
1.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指税收政策对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是否合理有效。
合理和有效的资源分配可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优化。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激励和惩罚机制来引导资源向高效率领域倾斜,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例如,通过提高高收入群体的税率,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实现资源的更加平等合理分配。
2.税收收入效率税收收入效率是指税收政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
税收收入是支持政府运行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来源。
税收政策应当确保税收收入的稳定,在保障公共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税收收入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降低税收的扭曲效应和减少税收逃避来实现。
税收的扭曲效应是指税收对经济决策的影响,常常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衡。
而税收逃避是指逃避纳税义务,减少应缴税款的行为。
减少税收扭曲效应和税收逃避可以提高税收收入效率,保证税收收入的稳定性。
二、影响税收效率的因素税收效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税收政策的设计、税收制度的规定、税收征收的手段以及纳税人的行为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1.税收政策的设计税收政策的设计直接决定了税收效率的高低。
合理和有效的税收政策应当考虑到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需求的变化,确保税收政策与经济运行相适应。
灵活的税收政策可以更好地应对经济波动,减少税收对经济的扭曲效应。
此外,税收政策还应当注重公平性,防止富人和大公司通过漏洞或避税手段规避应缴税款,从而提高税收收入效率。
2.税收制度的规定税收制度的规定直接决定了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和税收规则。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10-2316:53在当代社会里,制定一个良好税制,应符合公平、效率、稳定、确实、便利、节省等要求。
其中,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两项最基本的原则。
一税收公平原则(一)税收公平的意义在当代经济学家看来,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或首要的原则。
一方面,税收的公平性对于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必不可少。
例如,要是纳税人如实申报并依法纳税,必须使其相信税收是公平征收的,对每一个纳税人都是公平的。
如果人们看到与他们富裕程度相同甚至远比他们富裕的邻人少缴很多税甚至享受免税待遇,如果人们认为现实税制存在着偷漏税或避税的现象,纳税人的信心就要下降,纳税人很可能会因此而千方百计地逃税以至抗税。
另一方面,税收矫正收入分配不均或悬殊差距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爆发革命或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也正是自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来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将“公平”“平等”原则置于税收诸原则之首的原因所在。
那么,税收公平的含义是什么?又怎样才能使税收对所有纳税人都作到公正对待呢?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一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这称作“横向公平”(亦称作“横的公平”或“水平公平”)。
二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这称作“纵向公平”(亦称作“纵的公平”或“垂直公平”)。
可见,公平是相对于纳税人的纳税条件来说的,而不是税收本身的绝对负担问题。
或者说,税收公平问题不能孤立地看税负本身,而要联系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
税收负担要和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适应。
(二)衡量税收公平标准如何确定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问题,实质上是衡量税负公平标准的选择问题。
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税收的征收和使用必须遵循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以保证税收制度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一、公平原则公平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税收制度的核心价值观。
税收的公平原则包括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两个方面。
1.纵向公平纵向公平是指税收应该根据个人或企业的收入水平和财富状况来确定税率和征收标准,即“能力原则”。
这种原则认为,收入高的人或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而收入低的人或企业则应该承担较少的税收负担。
这样可以保证税收的公平性,避免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财富差距过大。
2.横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税收应该对不同的人或企业采取相同的税率和征收标准,即“平等原则”。
这种原则认为,同样的收入和财富应该承担同样的税收负担,避免因个人或企业的不同而导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
二、效率原则效率是税收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也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
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资源配置效率和行政效率两个方面。
1.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指税收应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社会资源得到最优的利用。
这种原则认为,税收应该通过税率和征收标准的调整,引导个人和企业在资源配置上做出最优的选择,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2.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税收应该具有行政效率,即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应该简单、便捷、透明、公正,避免出现过多的行政成本和税收漏洞。
这种原则认为,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对个人和企业的干扰和影响,从而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率和管理效率。
三、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关系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在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中,必须兼顾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避免出现公平和效率的矛盾。
例如,如果税收过于重视纵向公平,采取过高的税率和征收标准,可能会导致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下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行政效率。
反之,如果税收过于重视效率原则,忽视纵向公平,可能会导致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影响税收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税收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
税收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税收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通过征税来收集资金,为国家和人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福利。
同时,税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过程中,税收面临着各种挑战,需要政府采取科学的税收政策,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税收与效率税收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的稳定程度。
为了提高税收的效率,政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1. 简化税制:通过简化税制,可以降低纳税人的税负,提高征税的效率。
政府可以针对不同行业的纳税人,制定统一的税率,或者采取不同的征税方式,来简化税制,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率。
2. 提高税收科技化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收科技化水平,来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率。
例如,政府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纳税人信息的快速查询和比对,从而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率。
3. 加强税务管理:政府可以加强税务管理,提高税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政府可以加强对纳税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来提高税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税收与公平税收的公平性也是政府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税收征收过程中,政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税收的公平性:1. 制定公平的税率:政府可以制定公平的税率,来确保税收的公平性。
在制定税率时,政府需要考虑到不同纳税人的收入和利润水平,来制定合理的税率,从而确保税收的公平性。
2.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可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社会公平。
例如,政府可以对低收入家庭和贫困地区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这些家庭和地区的发展,从而实现税收的公平性。
3. 加强税收监管:政府可以加强税收监管,来确保税收的公平性。
政府可以加强对税收征收的管理和监督,来确保税收征收的公平性和准确性,从而增加税收的公平性。
三、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的策略在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的过程中,政府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达到预期的效果:1. 实施税收激励政策:政府可以实施税收激励政策,来鼓励纳税人参与税收征收。
税收与经济效率
税收与经济效率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社会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税收不仅能够为政府提供运行所需的资金,还能够对经济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在税收与经济效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税收政策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税收对资源配置起到引导和调节的作用。
税收政策通过改变货币收入的分布,影响个人和企业对不同经济活动的决策。
通过降低某些商品或服务的税率,政府可以鼓励人们消费,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相反,通过提高某些商品或服务的税率,政府可以抑制相关行业的过度发展,引导资源向其他更具竞争力的行业流动。
这种资源调节的效果可以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
其次,税收可以改善市场失灵现象。
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问题,导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征收税款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对产生负外部性的行业征收环境污染税,可以有效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从而在市场上引入公共利益的考量,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此外,税收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优惠税收政策来激励企业创新和研发投入。
例如,降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率,可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科技进步。
这种优惠政策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额外的投资回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然而,税收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潜在问题。
首先,税收负担过重可能导致资源分配的扭曲。
如果税收负担过重,企业和个人可能会减少产出和消费,甚至逃避税收。
这可能削弱了市场的活力,降低了整体经济效率。
其次,不合理的税收制度可能导致税收逃避行为增加。
如果税收制度复杂、税率过高,企业和个人有可能通过避税手段来减少税收负担,影响到税收的实际收入和资源调节效果。
为了提高税收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当优化税收结构,降低税收负担,减少资源扭曲。
通过降低过高的税率,减少税收征收层次,可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经济效率。
税收征收的效率与公平性问题
税收征收的效率与公平性问题一、税收效率问题1.1 税收效率的定义税收效率是指税收政策的实施是否能够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税收征收的效率越高,越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1.2 税收效率的影响因素(1)税负水平:较高的税负会限制企业的投入和消费者的消费,从而降低经济活动的水平。
(2)税种结构:不同税种的征收对市场的影响不同,如消费税和进口关税可以减少进口商品的数量,引导市场内部资源的重新分布。
(3)税务管理水平:在税法规范的前提下,税务机关的管理层次越高,越能有效地减少非法漏税,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
1.3 税收效率的提高方案(1)税制改革:通过减少税收负担、优化税种结构等方式,优化税收政策,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
(2)提高征管效率:通过完善税收征管程序和系统化管理,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
二、税收公平性问题2.1 税收公平的定义税收公平是指税收政策的负担分担是否公平合理。
在税收的征收过程中,每个人所承担的税收负担不能过分地偏向于某一方面,应该保持一定的平衡。
2.2 影响税收公平的因素(1)社会阶层: 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往往受到的税收负担差别较大,在公平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2)地理位置:地域差异会给不同地区的人们分配税收负担产生显著的影响,如城市化程度、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等。
(3)税收政策设计:在实际政策设计中,税收政策所谓公平性的体现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负担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某些人身上,对公平性产生冲击。
2.3 如何提高税收公平性(1)税基扩大:通过增加纳税人的数量、税基的扩大以及宣传纳税义务,使税负得到平衡。
(2)税收政策制定:政府应制订更为合理、更为科学的税收政策,将负担分散给每个人,实现公平合理。
(3)税收征收程序的完善:应当加强税务管理,确保纳税人的利益充分保护,避免执行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总结:税收效率与公平性是税收政策设计的两大问题。
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必须探索合适的税收政策,并加强税收征管管理;提高税收公平性,则需要税收政策制定方面和税收征收利益平衡方面同时加以重视,而且每一项措施的实施均须综合考虑。
税收与市场效率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税收与市场效率的微观经济学分析税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为政府提供了财政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求和提供公共服务。
然而,税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本文将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税收与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首先,税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上。
税收的征收会改变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从而影响资源的配置和分配。
一方面,税收会增加商品的成本,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市场均衡价格上升,数量下降。
这可能导致市场上某些商品的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市场的效率。
另一方面,税收还会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例如增值税的征收会使消费者更加谨慎地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这可能导致市场需求的减少,从而影响市场的供需平衡和效率。
其次,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还表现在市场的失真上。
税收征收的方式和税率的高低都会对市场的运行产生一定的扭曲。
例如,某些税收可能会导致市场上某些商品的需求过低,从而导致供应商减少生产,甚至退出市场。
这种情况下,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不再能够准确反映市场参与者的真实意愿,市场效率受到了损害。
此外,税收征收的方式也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改变,例如,某些税收可能会导致市场参与者更多地从事非正规经济活动,从而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然而,税收并非完全对市场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它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改善市场效率。
首先,税收可以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例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等,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通常是市场无法有效实现的。
通过税收来提供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其次,税收还可以用于实施经济调节政策,例如通过税收的调节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提高市场效率。
例如,对外部性较大的行业征收污染税,可以促使企业减少污染排放,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
最后,税收的设计和征收方式也对市场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税收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市场的特点和参与者的行为,避免对市场的扭曲和失真。
税收公平与效率关系再认识
运行。
国家的经济职能到底应定位在哪里,显然,笼统的说法不能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借鉴公共产品理论关于财政目的的定位,把国家财政经济职能定位于宏观调控的、非赢利性的经济运行方向上,对于目前我们纠正国家财政活动越位和缺位的现象是有很深刻的实践意义的。
其次,关于财政的分配对象。
按照与国家分配论完全不同的划分标准,公共产品理论按照产品受益区域的大小把公共产品分为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公共产品。
这种划分方法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它为西方财政体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即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或联邦政府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
从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分税制来说,这种分类方法比国家分配论按价值构成方式把社会产品分为++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税收公平与 近年来,我国财税学界对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
然而,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准确内涵究竟是什么,二者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与区别并不很清晰。
鉴于此,本文试图对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税制建设应坚持“税收效率与经济公平优先,兼顾税收伦理公平”的观点。
一、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内涵(一)税收公平的内涵一般认为,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前者指对在同等条件下的纳税人按同等办法征税,后者指对在不同等条件下的纳税人进行差别征税。
但是,这只是税收公平的经济含义,完整而准确的税收公平概念,应该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
1.税收经济公平(又称税收条件公平)。
指每个人天生所具有的才能存在差异,只要社会提供的外部环境合法、公平,每个人凭借自身能力所取得的收入都是无可非议的,由自身才能差异造成的收入差异也是公平的。
按照这一原则,只要有利于维护和创造平等的经济活动条件的税收,就是公平的税收。
2.税收伦理公平。
一般意义上的伦理公平是指普遍存在着的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合理地享有社会基本价值(如自由、机会、自尊、荣誉等)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
浅议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及其关系
浅议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及其关系税收是指政府为了提供公共服务及公共财,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工作必须遵循公平与效率原则,而这两大原则的贯彻是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不断对经济进行调控的过程中最终得到实现的。
一税收的公平与效率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
”19世纪美国大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
”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
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收的两项最基本的原则。
所谓税收公平原则是指国家征税应使各个纳税人的税负与其负担能力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
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亦即应该以同等的课税标准对待经济条件相同的人;后者是指经济能力或者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亦即应以不同的课税标准对待经济条件不同的人。
税收公平主义(原则)要求税收必须普遍征税、平等课征和量能课税。
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收的两项最基本的原则,一个合理的税收体系既要体现公平原则,也要体现效率原则。
什么是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一)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或首要的原则。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1623—1687年)就提出税收的公平原则。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10-2316:53在当代社会里,制定一个良好税制,应符合公平、效率、稳定、确实、便利、节省等要求。
其中,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两项最基本的原则。
一税收公平原则(一)税收公平的意义在当代经济学家看来,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或首要的原则。
一方面,税收的公平性对于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必不可少。
例如,要是纳税人如实申报并依法纳税,必须使其相信税收是公平征收的,对每一个纳税人都是公平的。
如果人们看到与他们富裕程度相同甚至远比他们富裕的邻人少缴很多税甚至享受免税待遇,如果人们认为现实税制存在着偷漏税或避税的现象,纳税人的信心就要下降,纳税人很可能会因此而千方百计地逃税以至抗税。
另一方面,税收矫正收入分配不均或悬殊差距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爆发革命或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也正是自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来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将“公平”“平等”原则置于税收诸原则之首的原因所在。
那么,税收公平的含义是什么?又怎样才能使税收对所有纳税人都作到公正对待呢?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一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这称作“横向公平”(亦称作“横的公平”或“水平公平”)。
二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这称作“纵向公平”(亦称作“纵的公平”或“垂直公平”)。
可见,公平是相对于纳税人的纳税条件来说的,而不是税收本身的绝对负担问题。
或者说,税收公平问题不能孤立地看税负本身,而要联系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
税收负担要和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适应。
(二)衡量税收公平标准如何确定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问题,实质上是衡量税负公平标准的选择问题。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一、税收公平
• 如何征税对纳税人才是公平的,首先应该界定 公平的涵义。一般而言,公平是与价值判断相 联系的社会伦理道德范畴,是国家想要达到的 社会目标之一,对公平的追求是以承认现有社 会分配不合适为前提的。税收应该以公平为本, 公平合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 从古至今,横贯东西方国家税收的实践证明, 税收公平与否往往是检验税制和税收政策好坏 的标准。
• 首先,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如果税收活动阻 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GDP的增长,尽管是公 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税收作为调节经 济的手段,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一个有效政策工 具,目的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 离开了效率,公平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变得毫无意义。所以真正的公平必须融合效率 的要求,必须是有效率的公平。
• 其次,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高效率 内含着公平原则,如果税收不公平必然 会挫伤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甚至还会 引起社会矛盾,从而使经济缺乏动力和 活力,自然也就没有效率可言。
•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不是绝对的,就某一 税种而言,两者会有矛盾和冲突。例如,商品 税可以通过各类奖限政策推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一般认为是有效率的,但 由于它背离了量能负担的原则,有时会造成纳 税人的苦乐不均,通常由被认为是不公平的。 所得税具有负担合理、课征公平的优点,但它 距离经济运转过程较远,很难调节生产和流通, 又有效率不高的缺点。
公平的种类
• 起点公平 • 结果公平 • 规则公平
体现公平的税收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章税收与效率第一节超额负担的界定税收对经济决策的扭曲产生了一种超额负担一一福利损失超过所征收上来的税收收入。
超额负担有时被称为福利成本或无谓损失。
一、案例分析消费者有I美元的固定收入,并只花在两种商品上:x和y。
x价格为P b, y价格为P c。
在经济中,商品的价格反映的是它们的边际社会成本。
假定边际社会成本不随产量的增减而变化。
在图15-2中,横轴表示x的消费量,纵轴表示y的消费量。
其预算约束线为AD, 斜率为-Pb/P c,横轴截距为I/P b。
为了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选取无差异曲线i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点,图中为E i点,在该点上,消费者消费B i单位x和C i单位V。
现在假定政府按一定比例对x征税,税率为也这样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就变成了(1+t b)P b。
课征这种税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1+t b)P b/P c],横轴截距为I/[(1+t b)P b],即图15-3 中的AF 线。
由于y的价格仍然是P c,故AF线和AD线具有相同的纵截距。
给定任意水平的x消费量,AD与AF之间的垂直距离表示的是以y 衡量的消费者的应纳税额。
征税以后,消费者的最优先选择是无差异曲线ii上的E2点,在该点上,x的消费量为B2, y的消费量为C2,应纳税额是AD与AF ZZ 11 11 11 1111—I 之间的垂直距离,即GE2。
显然,与征税前相比,消费者境况变差了。
然而,任何税收都会使消费者处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关键在于对x征税使消费者损失的效用,是否超过政府筹措税收收入GE2所必需的效用损失。
等价变化衡量的是税收造成的损失,相当于一笔收入减少数额。
在图15-3中,预算线HI与AD平行,并与无差异曲线ii相切。
因此,AD与HI之间的垂直距离ME3就是等价变化。
显然,等价变化ME3大于对x征税的收入GE2。
其超出数额E2N即为超额负担。
如果课征的是一次总付税,它使消费者的福利损失与对x征税时的一样。
课税后的预算约束线必定与AD平行且必定与无差异曲线ii 相切(该约束线实际上就是HI)。
因此,在课征一次总付税的情况下,并不存在超额负担。
但政府的税额却由GE2增至GN。
因此,只要无差异曲线是通常的形状,改变相对价格的税收就会产生超额负担。
二、超额负担的相关问题(一)虽然一次总付税没有超额负担,但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原因包括:a.如果不论纳税人的富裕程度差异,直接规定一次总付税额,这会对贫困家庭造成更大的伤害,这种税具有明显的不公平性;b.如果针对收入水平的不同规定不同的一次总付税,这会导致人们人为地调整白己的收入额以减轻税负,从某种意义上讲,以收ZZ 11 11 11 11 11—I入为税基的税种就不再是一次总付税; c.要建立一个公平的一次总付税制度,就必须把这种税建立在某些基本“能力”特征基础上,而这些特征又能代表人们取得收入的潜能。
此时,由于税基是潜能,故个人的税收负担就不取决于行为。
然而,对这种潜能的衡量是困难的。
因此,个人一次总付税最好看作是效率标准,而不是现代经济中的主要政策选择。
(二)福利经济学对超额负担产生原因的解释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是,消费中x替代y的边际替代率(MRS bc) 等于生产中x替代y的边际转换率(MRT bc)。
在对x征税的情况下,消费者面临的X价格为(1+t b)P b。
消费者选择的结果是使MRS bc=(1 tb)Pb成立。
P c由于生产者销售X实际收到的价格为P b,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决策的结果是使MRT bc=^成立。
P c显然,只要t b不为零,MRS bc就大于MRT bc,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也就不能得到满足。
由此造成的效率损失即为超额负担。
其原因在于,税收在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所收到的价格之间产生了一个楔子。
相反,在一次总付税下,消费者和生产者所面临的价格比率相等。
由于没有税收楔子,故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得到满足。
(三)所得税的超额负担ZZ 11 11 11 11 11—i 当收入固定时,所得税的效果等同于一次总付税;然而当人们的选择影响其收入时,所得税与一次总付税一般是不等价的,存在超额负担。
例如,一个人K消费商品1、b和c,其中l为闲暇,他放弃闲暇进行劳动挣得的收入用于消费b和c,他的闲暇是b和c生产的投入品。
他的闲暇可以转换为b的比率是MRT ib,转换为c的比率是MRT ic, 闲暇与某一商品之间的MRS也应等于工资(闲暇的价格)与那种商品价格的比率。
帕累托有效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是:MRS ib=MRT ibMRS ic=MRT icMRS bc=MRT bc比例所得税相当于按同一比例税率对b和c课税,不会使第三个等式发生变化,因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的b和c的相对价格仍然相同。
然而,它在前两个条件中产生了一个税收楔子。
假定税前工资为w,所得税率为t, K 的决策取决于其税后工资(1-t) w,因此,他使MRS ib= (1-t) w/P b。
另一方面,生产者使MRT ib=w/P b。
结果是,MRS ib 不等于MRT ib,同样,MRS ic不等于MRT ic。
一次性总付税使三个等式保持不变,因此,所得税和一次性总付税一般是不等价的。
对b和c按不同税率征税会使三个等式都不成立,但这与确定哪种税制更有效率无关。
一旦任何一个等式不成立,就产生了效率的损ZZ 11 11 11 1111—I 失,福利损失的大小不能只通过计算税收楔子来比较,必须计算出每种税制的超额负担,然后再进行比较。
所得课税并不一定比按不同税率征税的商品税制(称为差别商品课税)具有更高的效率。
(四)征税后商品的需求不变时的超额负担税收对消费的影响可以分解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前者是指由于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导致的消费行为的变化,后者是指由于税收导致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对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
普通需求曲线描述了价格变化时商品需求量的非补偿性变化。
补偿性需求曲线表明:在价格变化的同时,收入也得到补偿,从而使个人的商品组合仍然在相同无差异曲线上的情况下,需求量是如何变化的。
总之,超额负担取决于沿补偿性需求曲线而非普通需求曲线的移动。
即使课税商品的非补偿性反应为零,也有可能发生很大的超额负担。
第二节用需求曲线衡量超额负担一、分析解释消费者剩余是人们为购买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数量与他们实际支付的数量之间的差额,是由需求曲线和市场价格水平线之间的面积衡量的。
假定x的补偿需求曲线是图15-5中的直线Db, x的边际社会成本在P b上保持不变,因而供给曲线就为水平线S b。
在均衡状态下,x的消费量为q i。
消费者剩余为价格线和需求曲线之间的面积aih。
再假定按比率t b对x征税,这样,新的价格为(1+t b)P b,相应的ZZ 11 11 11 11 11—I 供给曲线为S'b,供求曲线在产量为q2时相交。
新的均衡有下列特征:①消费者剩余减少到需求曲线与S' b之间的面积agf;②乂税的收入为长方形gfdh;③税后消费者剩余与征收上来的税收收入之和,比原来的消费者剩余少了面积fid。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税收的超额负担。
其面积可用简单的代数式表示为:1 2 1 2P b q l t b P b q J b2 2其中,是X的补偿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其绝对值越大,表明补偿性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越敏感,税收使(补偿性)消费决策的扭曲程度也就越大,超额负担亦越大。
P bX q i是最初在x上花费的总收入,说明在课税商品上的最初支出越大,超额负担就越大。
最后,t2的存在说明,随着税率提高,超额负担按其平方值增加。
这意味着增加1美元税收收入所增加的超额负担,超过了超额负担总额与税收收入总额的比率。
这对于成本一收益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事先存在的扭曲在现实中,开征一种新税时,早已存在其他扭曲一一垄断、外部性和已经存在的税收。
假定消费者把杜松子酒和朗姆酒看做可以互相替代的商品,朗姆酒已经被课税,并产生了超额负担,现在,政府决定对杜松子酒征税,杜松子酒市场上产生了超额负担。
如果两种酒是相互替代品,对杜松子酒的课税导致其消费者价格上升,从而导致朗姆酒需求增加,这有ZZ 11 11 11 1111—I 助于朗姆酒消费恢复到效率水平上,这样,朗姆酒市场上产生效率收益,有助于抵消杜松子酒市场上的超额负担。
理论上,杜松子酒实际上能降低总体超额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孤立地分析某一种税或补贴的效率影响。
由于其他市场存在着扭曲,而这些市场上的商品又是相互联系的(或替代或互补)。
因此,总体效率影响取决于所有市场发生的情况。
总效率损失并不简单地等于“各部分损失之和”。
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者只是假定,目标市场与其他市场的相关性很小,以至于完全可以忽略掉其交叉影响。
这是为了方便而做出的假定,在每一具体情况下都必须评估其合理性。
三、补贴的超额负担补贴实际上是一种负税收,也有超额负担。
以业主白用住房为例:假定对业主白用住房服务的需求是图15—6中的直线D h,供给是在价格p h上的水平线,它衡量的是提供住房服务的边际社会成本。
最初,均衡数量为h i。
现假定,政府为住房生产者提供百分比为s的补贴。
住房服务的新价格为(1-s)P h,相应的供给曲线为SA于是,该项补贴使住房服务的消费量上升到h2。
在补贴前,消费者剩余为面积mno;补贴后,消费者剩余为面积mqu,住房消费者福利增加面积nouq,然而获取这一好处的成本为长方形的面积nvuq。
这样,补贴的成本实际上超过了它带来的好处,ZZ 11 11 11 1111—I 存在的超额负担相当于面积ovu。
其原因在于,补贴使人们在消费住房服务的同时,对它的估价却低于成本,所以是无效率的。
这也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直接收入转移优于商品补贴的原因之一。
四、所得税的超额负担适用于商品课税的超额负担理论,也完全适用于生产要素课税。
在图15-7中,劳动者的工作时数由横轴表示,每小时工资率由纵轴表示。
劳动者的补偿性劳动供给曲线由S L表示,它意味着要使劳动者增加l小时工作必须支付的最低工资。
开始时,劳动者的工资为w, 相应的工作时数为L i。
劳动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与市场工资率之间的面积。
当工资为w时劳动者的剩余是面积adf。
现在假定课征税率为t的所得税,这样,税后工资为(1-t)w。
给定供给曲线S L,则劳动供给量降至L2小时。
劳动者的税后剩余为agh, 政府税收收入为fihg。
税收引起的工作选择扭曲所带来的超额负担,等于劳动者的福利损失(fdhg)大于征收上来的收入的部分,即面积hid,其值约为:1 wL1t22其中,是工时相对于工资的补偿弹性。
对劳动征税的超额负担还取决于对其他生产要素课征的税率。
第三节对投入品的差别课税对投人品课税的税率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