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子物质水解实验
实验八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实验及糖发酵实验
1.培养基(每组的量,由班长分发)
• 灭菌培养皿(淀粉水解):3皿
• 明胶液化培养基: 4支
• 葡萄糖发酵培养基: 3支
• 乳糖发酵培养基: 3支
• 淀粉培养基:
1瓶/2组
2.接种用具
接种环(针),酒精灯,标签纸,试管架
3.实验菌种
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四、实验内容
(2)将接种过和作为对照的6支试管置于37℃恒温培养箱培养 24h。
.
..实ຫໍສະໝຸດ 结果糖发酵实验.五、实验结果
(1)大分子物质水解实验结果
将结果填入下表。“+” 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注意:观察结果时,可打开皿盖,滴加碘液于平板上,轻轻旋转, 使碘液均匀铺满整个平板。如菌苔周围出现无色透明圈,则说明 淀粉已被水解,为阳性。透明圈的大小,说明该菌水解淀粉能力 的强弱,即产生胞外酶活力的高低。(以“+”、“—”表示有 无透明圈)
实 验八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实验 及糖发酵实验
.
一、实验目的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力的 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水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重要作
用 4.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代谢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此使得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开 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更多的机会与途径。人们在微生物的分类 鉴定工作中,常利用其生理生化反应作为重要依据。
的背面分别记下菌名。 (3)将接完种的平板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h。 2. 明胶液化试验 (1)取4支明胶培养基试管,用接种针分别以穿刺接种法接种枯草
实验——淀粉的显色和水解
实验——淀粉的显色和水解实验背景淀粉是一种多糖,是植物体内常见的主要储存形式,也是人体重要的营养来源。
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大分子。
淀粉的显色和水解是淀粉化学性质的两个重要方面,本实验旨在探究淀粉的显色和水解机理。
实验步骤实验所需材料•淀粉溶液•碘液•2% 碳酸钠溶液•数只试管•称量仪器•恒温水浴•酵母液制备淀粉溶液将 2g 的淀粉粉末加入到 100mL 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放在恒温水浴中,加热至淀粉溶解,制备 2% 淀粉溶液。
淀粉的显色取一只试管,加入 2mL 的淀粉溶液,再加入 2滴碘液,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重复此操作,尝试调整淀粉溶液浓度和碘液滴数,观察溶液显色的变化。
淀粉的水解取一只试管,加入 2mL 的淀粉溶液和 2mL 的酵母液,搅拌均匀,放在恒温水浴中,水浴温度设置在 37℃。
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每 10min 记录一次淀粉的水解情况。
将试管取出,立即加入 0.5mL 碳酸钠溶液,再加入 2滴碘液,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淀粉的水解程度。
实验原理淀粉的显色原理碘是一种深蓝色的化学物质,可以与淀粉形成紫色或蓝色的沉淀,这种反应被广泛应用于淀粉的检测和分析。
淀粉和碘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的复合物是一种红褐色的颜色,因此碘和淀粉的反应也被称为“淀粉-碘反应”。
淀粉-碘反应的原理是碘分子和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结合。
一般认为,紫色复合物中的碘分子被吸附在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中,形成一种新的结构,从而显露出了一种新的颜色。
淀粉的水解原理淀粉水解是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简单的糖类,以便生物体吸收利用。
淀粉在人体内是通过唾液淀粉酶开始消化的。
淀粉的水解产物主要包括葡萄糖和麦芽糖等简单糖分子。
淀粉水解的化学反应式为:淀粉 + 水→ 糖 + 糖+ …淀粉水解的速度和条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酸性、温度和淀粉浓度等。
在本实验中,用酵母液模拟人体消化环境,通过观察淀粉的水解程度和检测麦芽糖数量,可以了解淀粉的消化情况。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
一、实验目的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极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微生物大分子物质水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细菌鉴定中重要作用。
4.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5.了解IMViC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由于各种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所以他们能利用的底物不同,或虽利用相同的底物但产生的代谢产物却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不同的细菌,尤其是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中,生理生化试验占有重要的地位。
具体的原理如下:1.淀粉水解试验:在淀粉固体培养基上接种两种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培养两天以后,再往培养基中加碘液染色,若该细菌能分泌胞外淀粉酶,则能利用其周围的淀粉,淡然在染色后,其菌落周围不呈蓝色,而是无色透明圈。
2.糖发酵试验:不同的细菌分解糖的能力不同,有些细菌能利用糖发酵产酸和产气,有些则不能。
酸在加入溴甲酚指示剂后会使溶液呈黄色,且德汉氏小管中会收集到一部分气体。
若细菌不能使糖产酸产气,则最后溶液为指示剂的紫色,且德汉氏小管中无气体。
3.IMVC实验主要用于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
(1)吲哚试验:在蛋白胨培养基中,若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则可将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分解为丙酮酸和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玫瑰色的玫瑰吲哚。
本次不做该试验。
(2)甲基红试验(MR):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后者进而被分解产生甲酸,乙酸和乳酸等多种有机酸,是培养液PH值降至4.2以下,加入甲基红后溶液呈红色。
三、实验材料1.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ohn),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vulgaris)。
大分子物质
分子量较大的物质
01 组成原理
03 水解实验
目录
02 分子区别
大分子物质是分子量较大的物质。从生物和化学两个方面来解释,有不同的物质。生物方面主要有多糖,蛋 白质,核酸等。化学方面主要是高聚物等高分子化合物。
成原理
生物:多糖是由葡萄糖构成,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核酸由核苷酸构成。 化学:由小分子物质加聚,缩聚而成
小分子粒径:小于1nm(常见溶液,氨基酸,CO2等)
大分子粒径:1-100nm(蛋白,核酸,常见胶体等)
高分子粒径:大于100nm(例如化工塑料)
一种干燥生物大分子材料的方法,任选地在有稳定剂存在的条件下干燥上述材料的水溶液或悬浮液,其特征 是,在有一种或多种易风化的碱金属盐、铵盐或碱土金属盐存在的情况下配制上述水溶液或悬浮液,然后进行干 燥。
谢谢观看
分子区别
所谓粒径,就是颗粒的直径、大小或尺寸。现实的粉体颗粒,如滑石粉、碳酸钙、水泥等颗粒,其形状是不 规则的,粒
径如何描述?实际上,迄今为止的任何一种粒度测量仪器,都是用现实颗粒同圆球颗粒相比较的方法测量颗 粒大小的,即“如果颗粒是圆球,那么它应该是 (等效于)这么大”。粒径的科学定义如下:
当被测颗粒的某种物理特性或物理行为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或其组合)最相近时,就把该球体的直径(或 其组合)作为被测颗粒的等效粒径(或粒度分布)。
水解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水解过程可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如细菌水解淀粉的区域,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水解 明胶可观察到明胶被液化;脂肪水解后产生脂肪酸改变培养基的pH,其中的中性红指示剂使培养基从淡红色变为 深红色。
实验材料: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试剂、试剂盒:油脂培养基淀粉培养基明胶培养基卢戈氏碘液 仪器、耗材:无菌平皿接种环接种针 实验步骤: 1.油脂水解试验 (1)将溶化的油脂培养基冷至45℃左右时,充分振荡,使油脂均匀分布,用无菌操作倒入平皿中,待凝。 (2)将制成的平板用记号笔划成两半,一半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对照,另一半接种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试 验菌,均用无菌操作画“+”接种。 (3)将接种的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24小时。
蛋白圈水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白质水解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的实验方法。
3. 观察蛋白质水解过程中的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水解是通过蛋白酶的催化作用进行的。
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较小的肽段或氨基酸,从而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或调节细胞功能。
本实验采用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通过观察蛋白质溶液的澄清程度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来验证蛋白质水解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牛血清白蛋白(BSA)- 蛋白酶- 氢氧化钠(NaOH)- 硫酸铜(CuSO4)- 水浴锅- 酶标仪- 量筒- 试管- 移液器2. 实验试剂:-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0.1mol/L硫酸铜溶液- 0.01mol/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试剂:分别配制0.1mol/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硫酸铜溶液和0.01mol/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
2. 配制蛋白质溶液:取一支试管,加入2m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再加入2ml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混匀。
3. 加入蛋白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蛋白酶,使其浓度为0.1mg/ml。
4. 水解反应:将试管放入水浴锅中,在37℃下进行水解反应。
每隔一定时间取出试管,观察蛋白质溶液的澄清程度。
5. 测定氨基酸含量:在实验结束后,用酶标仪测定蛋白质溶液中的氨基酸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现象: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蛋白质溶液的澄清程度逐渐增加,表明蛋白质正在被水解。
2. 氨基酸含量测定:实验结束后,用酶标仪测定蛋白质溶液中的氨基酸含量。
结果显示,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表明蛋白质正在被分解成氨基酸。
六、实验结论1. 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2. 蛋白质的水解过程与水解时间有关,水解时间越长,蛋白质分解程度越高。
淀粉的水解实验现象
淀粉的水解实验现象介绍淀粉是一种常见的多糖类化合物,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组成。
在一定条件下,淀粉可以被水解成葡萄糖分子,这个过程称为淀粉的水解。
淀粉的水解实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淀粉的结构和性质,以及淀粉在生物体内的消化过程。
实验原理淀粉的水解实验可以通过酶或酸的作用来实现。
常用的酶包括淀粉酶和唾液酶,它们能够加速淀粉分子的水解反应。
酸的作用则是模拟胃酸的环境,使淀粉分子发生酸性水解反应。
实验步骤酶法水解实验1.准备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
2.将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倒入试管中。
3.加入适量的淀粉酶溶液。
4.在一定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淀粉的水解现象。
酸法水解实验1.准备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和盐酸溶液。
2.将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倒入试管中。
3.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
4.在一定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淀粉的水解现象。
实验观察与结果酶法水解实验•初始状态:淀粉溶液呈现浑浊的白色。
•水解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淀粉溶液逐渐变为透明的,没有明显的颜色。
酸法水解实验•初始状态:淀粉溶液呈现浑浊的白色。
•水解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淀粉溶液逐渐变为透明的,没有明显的颜色。
实验原因及解释淀粉的水解是由于酶或酸的作用导致淀粉分子断裂,形成葡萄糖分子。
酶能够催化淀粉分子的水解反应,加速反应速率。
而酸则提供了酸性环境,使淀粉分子发生酸性水解反应。
实验结果分析淀粉的水解实验结果表明,淀粉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被酶或酸水解成葡萄糖分子。
在实验过程中,淀粉溶液逐渐变为透明的,这是因为淀粉分子的断裂导致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减少,从而使溶液变得透明。
实验应用淀粉的水解实验是生物学和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之一,它可以用来研究淀粉的结构和性质,以及淀粉在生物体内的消化过程。
此外,淀粉的水解实验还可以用于酶活性的测定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酶或酸溶液。
2.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等需要控制好,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八_大分子物质水解试验
实验八_大分子物质水解试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分子物质的水解2. 掌握大分子物质水解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3. 比较不同大分子物质的水解速率二、实验原理大分子物质是由许多重复单元组成的生物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聚合物等。
由于其大分子结构,容易难以被生物体吸收直接利用,因此需要经过水解反应,使其分解为一个个低分子化合物,方便生物体吸收利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研究3种大分子物质的水解反应,分别为淀粉、聚乳酸和聚酯。
淀粉的水解需要使用酶类,因为淀粉的分子结构中包含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这些糖苷键需要在酶的作用下被分解。
聚乳酸和聚酯的水解则需要使用酸,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包含酯键,酸可以在水的存在下水解酯键。
在水解过程中,大分子物质被分解为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如单糖、乳酸、酒精、苯甲酸等,这些化合物可以被生物体吸收利用。
三、实验步骤1. 淀粉水解试验步骤一:准备淀粉溶液将2克淀粉粉末加入100毫升蒸馏水中,搅拌至淀粉完全溶解,得到10mg/mL的淀粉溶液。
步骤二:加入淀粉酶将0.1毫升淀粉酶加入淀粉溶液中,搅拌均匀。
步骤三:加热反应将淀粉溶液加热至80℃,反应10分钟。
加入10毫升0.1mol/L NaOH,中和反应。
步骤五:检测还原糖取1毫升反应液,加入1毫升Benedict试液,加热10分钟,观察是否产生红色沉淀。
将2克聚乳酸粉末加入50毫升四氢呋喃中,搅拌至聚乳酸完全溶解。
四、实验结果加入Benedict试液后,反应液产生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水解后生成了还原糖。
聚乳酸水解试验:五、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研究了3种大分子物质的水解反应。
淀粉是由多个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多糖,需要酶的作用才能进行水解,反应生成的还原糖可以被生物体吸收利用。
聚乳酸和聚酯含有酯键结构,在酸的作用下容易进行水解反应,生成的乳酸和苯甲酸也可以被生物体吸收利用。
本实验中,聚乳酸水解后未生成酒精的结果可能是因为聚乳酸的链长和结构不同,导致酯键的水解速率与其他酯键不同。
淀粉水解实验报告
淀粉水解实验报告篇一:淀粉水解糖的制备淀粉水解糖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淀粉糊化及酶法制备淀粉糖浆的基本原理;(2)掌握淀粉酶解法制备淀粉糖浆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解淀粉为葡萄糖的方法有三种,即酸解法,酶解法,酶酸法及双酶法。
本实验采用的是双酶法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首先利用的是α-淀粉酶将淀粉液化,转化为糊精及低聚糖,使淀粉可溶性增加;接着利用糖化酶将糊精及低聚糖进一步水解,转化为葡萄糖。
三实验器材1,实验材料玉米粉α—淀粉酶(2000u/g)糖化酶(50000 u/g)2,仪器设备恒温水浴槽真空泵抽滤纸及布氏漏斗四操作步骤50克淀粉置于400毫升烧杯中,加水100毫升,搅拌均匀,配成淀粉浆,用5% Na2CO3调节pH=—,加入1毫升5%CaCL2溶液,于90-95℃水浴上加热,并不断搅拌,淀粉浆由开始糊化直至完全成糊。
加入液化型α---淀粉酶1克,不断搅拌使其液化,并使温度保持在70℃。
然后将烧杯移至电炉加热到95℃至沸,灭活10分钟。
过滤,滤液冷却到55℃,加入糖化酶1克,调节pH=,于60-65℃恒温水浴中糖化3-4小时,即为淀粉糖浆,若要浓浆,可进一步浓缩。
称重篇二:实验一淀粉酸水解制糖与还原糖的测定实验一淀粉酸水解制糖与还原糖的测定一、试验目的①掌握酸法制糖的工艺与方法;②掌握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二、酸水解制糖原理在淀粉酸水解过程中,有如下三种反应:在水解过程中,淀粉的颗粒结构被破坏,α--糖苷键及α--糖苷键在酸的催化下被切断,示踪同位素原子O18研究证明,H+先与H2O结合生成H3O +,H3O+能与糖苷键的氧原子结合生成不稳定化合物Ⅰ,随后C1-O键断裂生成C1正碳离子Ⅱ,H2O与具有正电荷的C1结合,再使C1失去H+,完成糖苷键的水解过程。
三、实验仪器7230型分光光度计、水浴锅或电炉、100mL量筒、100mL或50mL容量瓶9个、10mL与2mL移液管各1支、250mL 烧杯、250mL锥形瓶2个、布氏漏斗、真空泵、牛皮纸。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实验报告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实验报告大分子物质的水解实验报告引言:大分子物质是由许多小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复杂化合物。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
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往往难以直接观察和理解。
本实验旨在通过水解实验,研究大分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淀粉、酵母、盐酸、碘液、滴管、试管、试管架、加热装置等。
方法:1. 将一小块淀粉加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盐酸。
3. 用滴管加入碘液,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4. 另取一小块淀粉,加入试管中。
5. 加入适量的酵母。
6. 将试管加热至沸腾,观察试管中的气体产生情况。
结果与讨论:第一部分:淀粉的水解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将淀粉与盐酸反应。
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强氧化性。
当淀粉与盐酸反应时,淀粉分子中的化学键会被破坏,导致淀粉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
同时,我们加入了碘液,碘液可以与淀粉形成暗蓝色的复合物。
实验结果显示,当盐酸与淀粉反应后,试管中的溶液由暗蓝色变为无色。
这说明淀粉的分子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无法再与碘形成复合物。
第二部分:淀粉的酵解在第二部分实验中,我们将淀粉与酵母一起加热。
酵母是一种微生物,它具有酵素活性,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当淀粉与酵母一起加热时,酵母中的酵素会与淀粉分子发生作用,将其分解成较小的分子。
实验结果显示,加热后试管中产生了气体,并且溶液呈现出白色浑浊的状态。
这表明淀粉被酵母分解成了较小的分子,并产生了气体。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大分子物质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在与盐酸反应时,淀粉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无法再与碘形成复合物。
而在与酵母一起加热时,淀粉被分解成了较小的分子,并产生了气体。
这说明大分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通过改变条件可以改变大分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的结果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大分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十细菌生化实验-微生物实验
2、记录大肠杆菌及普通变形杆菌对葡萄糖和乳糖的 发酵试验结果。以“+”表示产酸或产气,“-” 表示不产酸或不产气。
3、记录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的吲哚试验、甲基红试 验、伏-普试验、柠檬酸盐试验及硫化氢试验结果, 以“+”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
4、不利用碘液,你怎样证明淀粉水解的存在?
五、实验报告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2. 1720.1 2.1708: 2308:23 :3808:2 3:38Dec-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2 月17日 星期四8 时23分 38秒T hursday, December 17,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2.172020年12月 17日星 期四8 时23分3 8秒20. 12.17
试验名称
培养基名称
菌种名称 接种 接种 方式 管数
吲哚试验
蛋白胨水培养基 大肠杆菌和 液体 1
甲基红试验 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 产气肠杆菌 液体 1
伏普试验 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
液体 1
柠檬酸盐试验 柠檬酸盐培养基
斜面 1
五、实验报告
1、分别记录试验菌种对淀粉水解、脂肪水解、明胶 液化、石蕊牛奶及尿素试验的结果。以“+”表示 阳性,“-”表示阴性。
糖类的水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糖类水解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糖类水解实验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观察糖类水解反应的现象,并分析影响水解反应的因素。
4. 学习使用旋光仪测定糖类水解反应的速率。
二、实验原理糖类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在水解反应中可以被分解成较小的分子。
本实验主要研究蔗糖的水解反应。
蔗糖是一种二糖,由葡萄糖和果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
在酸或酶的催化下,蔗糖可以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
实验原理基于旋光法。
蔗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是旋光性物质,它们的旋光度不同。
通过测量溶液的旋光度变化,可以了解水解反应的进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蔗糖2. 硫酸3. 葡萄糖标准溶液4. 果糖标准溶液5. 旋光仪6. 容量瓶7. 烧杯8. 滴定管9. 玻璃棒四、实验步骤1. 配制蔗糖溶液:称取一定量的蔗糖,溶解于适量水中,定容至100 mL容量瓶中。
2. 加入硫酸:向蔗糖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
3. 旋光度测量:将溶液置于旋光仪中,测量其旋光度。
4. 水解反应:将溶液置于恒温水浴中,定时测量其旋光度。
5. 数据处理:根据旋光度变化,计算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旋光度变化:随着水解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旋光度逐渐减小,表明蔗糖逐渐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
2. 水解速率常数:根据旋光度变化,可以计算出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蔗糖的水解速率较快。
3. 影响水解反应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硫酸浓度、蔗糖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水解反应的速率。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地实现了蔗糖的水解反应。
2. 通过旋光法可以有效地测定糖类水解反应的速率。
3. 影响糖类水解反应的因素较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硫酸作为催化剂,可以加速蔗糖的水解反应。
2. 温度对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温度越高,水解速率越快。
3. 蔗糖浓度越高,水解反应速率越快。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硫酸溅到皮肤上。
实验十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
• 第3பைடு நூலகம்:硝酸盐复原培养基
• 蛋白胨1.25g,氯化钠0.625g,硝酸钾0.25g,水125ml ,pH7.4, 分装于16支试管中,121℃灭菌20min。
• 第4组:硫化氢试验养基
• 蛋白胨5g,氯化钠1.25g,柠檬酸铁铵125mg,硫代 硫酸钠125mg,琼脂5g,水250ml。先将琼脂、蛋白胨 融化,冷至60 ℃时参加其他成分,调 pH7.2,分装于35 支试管中, 112℃灭菌20min。
实验十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
目的要求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 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 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进展微生物大分子水解试验的原 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微生物对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 必须依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才能被微生物 吸收利用。胞外酶主要为水解酶,通过加水裂解大分子物 质为较小的化合物,使其能被运送到细胞内。胞外酶将大 分子物质的分解过程可以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周围物质的变 化来证实。
淀粉水解试验:淀粉酶 明胶水解试验:明胶酶
实验材料
• 1. 枯草芽胞杆菌,大肠杆菌 • 2. 固体淀粉培养基,明胶培养基试管 • 3. 卢戈氏碘液
实验方法
淀粉水解试验
➢培养基:淀粉培养基平板 ➢菌种:大肠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 ➢方法:平板上划十字接种,培养48h ➢注意:接种前在平板底部作记号,十字不要太大
德汉氏小管的放置方法:首先将试 管中7ml培养液,然后用注射器吸
吸取培养液,排空其中空气,将针头伸到杜氏小管底部,缓缓将 培养液推入杜氏小管直到凸起,再至过量以至培养液润湿杜氏小管 外表,因培养液具有一定粘滞力,它可使湿润的杜氏小管贴着试管 放入时慢慢滑到试管底部。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与初步生化鉴定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与初步生化鉴定09级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摘要此次实验主要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培养与初步生化鉴定。
通过实验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及干湿灭菌的原理、方法。
用简单单细胞挑取法和平板分离法分离纯化微生物,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并掌握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力,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酶系统,掌握大分子实验在微生物鉴别中的作用,掌握糖发酵、IMVIC的原理、方法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作用。
关键词培养基灭菌分离与纯化鉴定IMVIC前言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
不同微生物选用不同培养基,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中,一般应含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呈混杂状态存在,要获得所需菌种,必须从中进行分离。
分离纯化方法很多,基本原理相似,即将待分离样品进行一定的稀释,并使微生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以分散状态存在,然后使其长成一个个纯种单菌落,常用方法有简单单细胞挑取法,平板分离法。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通常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
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
获取单个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等技术完成。
接种的关键是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是指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后所表现的群体形态特征。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培养特征,固体培养基又分为平板和斜面两种。
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1-2d内会形成菌落。
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有它自己的特点,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
可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测不同的材料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
细菌鉴定方法
一淀粉水解试验(一)实验原理细菌对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须靠产生的胞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
胞外酶能分泌扩散到细胞外,将物质分解成小单位如糖、氨基酸、甘油与脂肪酸。
这些小单位的物质能被细菌吸收和利用。
水解过程可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如细菌水解淀粉的区域,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水解明胶可观察到明胶被液化;脂肪水解后产生脂肪酸改变培养基的pH,其中的中性红指示剂使培养基从淡红色变为深红色。
(二)实验方法将淀粉培养基溶化后,冷至45℃左右,以无菌操作制成平板。
取18-24h的纯培养物点于平板上,每皿可点种3-5个菌株,适温培养2-4d,形成菌落后,在平板上滴加卢戈氏碘液,以铺满菌落周围为度,平板成蓝色。
如果菌落周围有无色透明圈出现,说明淀粉已经被水解,实验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透明圈的大小一般说明水解淀粉的能力。
(三)实验试剂的配制肉汤蛋白胨琼脂成分: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琼脂17g,蒸馏水1000mL,pH7.2。
淀粉培养基制法:在肉汤蛋白胨琼脂中添加0.2%的可溶性淀粉,校正pH 值至7.6,分装三角瓶,121℃20min灭菌备用。
卢戈氏(Lugol)碘液:碘片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先将碘化钾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将碘片溶解在碘化钾溶液中,混匀,定容。
二糖发酵试验(一)实验原理单糖发酵是将葡萄糖,乳糖或麦芽糖等分别加入蛋白胨水培养基内,使其最终浓度为0.75-1%。
并加入一定量酚红指示剂及小倒管,制成单糖发酵管,接种细菌经37℃培养18-24小时,若能分解糖产酸则酚红指示剂由红变黄,若能分解甲酸有CO2和H2等气体形成,小倒管内则聚集有气泡;不分解,则指示剂不变色。
(二)实验材料1.菌种:大肠杆菌,伤寒杆菌18-24小时琼脂斜面培养物。
2.培养基:葡萄糖发酵管,乳糖发酵管等。
(三)实验方法1.将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按照液体接种方法分别接种于葡萄糖及乳糖发酵管内。
实验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
实验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一、目的要求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2.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水解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微生物的胞外酶(如淀粉酶、脂肪酶等)将大分子物质的分解过程可以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周围的物质变化来证实。
三、器材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
2. 培养基:固体油脂培养基,固体淀粉培养基,明胶培养基试管,石蕊牛奶试管,尿素琼脂试管3.溶液或试剂:革兰氏染色用卢戈氏碘液。
4.仪器或其他用具:无菌平板,无菌试管,接种环,接种针,试管架。
四、操作步骤1.淀粉水解试验制成淀粉培养基平板后,将平板分为四个区域,划线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后置于37℃培养24h。
观察各细菌的生长情况,并滴加少量碘液于平皿中。
若菌苔周围有透明圈,说明水解反应阳性。
透明圈大小可初步判定该菌水解淀粉酶的能力强弱。
2.油脂水解试验制成油脂培养基平板后,同样划线接种上述四菌株,置于37℃培养24h后观察各细菌的菌苔颜色,若出现红色斑点,则为脂肪水解阳性。
3.明胶水解试验在明胶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置于20℃培养2~5d后观察液化情况。
4.石蕊牛奶试验接种普通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于石蕊牛奶培养基中,置于35℃培养24~48h 后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情况。
石蕊在酸性条件下为粉红色,碱性为紫色,而被还原时为白色。
5.尿素试验接种普通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于尿素培养基中,置于35℃培养24~48h后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情况。
尿素酶存在时为红色,否则为黄色。
五、实验报告将结果添入下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六、结果与讨论。
微生物理化性质实验
微生物理化性质实验生命学院生科四班张行润200900140177 摘要通过不同菌种的代谢方式和产物的不同,在一定的培养基下,对照实验,以简单方便的观察出不同鉴定菌种之间的差异。
比如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分解使用淀粉,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却是不行。
乳糖发酵实验中,大肠杆菌产气产酸,但是普通变形杆菌却无法产酸产气。
通过与对照组的对照,我们便可以轻松区分,以达到鉴定区别菌种的目的。
关键词糖酵解(glycolysis)大分子水解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前言用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化反应。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或多或少地各有区别,可供鉴别细菌之用。
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
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
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
这些都可以作为鉴定菌种的指标性特征。
一、实验材料1.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杆菌(P.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普通变形杆菌(P. vulgaris)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mnigenus)等。
1.2.试剂及药品:卢戈式碘液、溴甲酚紫指示剂、甲基红指示剂、吲哚试剂、蛋白胨、牛肉膏、NaCl、1.6%花生油中性红水溶液、琼脂、蒸馏水、可溶性淀粉、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葡萄糖、乳糖、蔗糖等。
1.3.器材:培养皿、锥形瓶、试管、烧杯、接种环、试管架、酒精灯等。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对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被利用,必须依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后,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
胞外酶主要为水解酶,通过加水裂解大分子物质为较小化合物,使其能被运输到细胞内。
(整理)各种微生物生化试验方法原理.
(整理)各种微⽣物⽣化试验⽅法原理.各种微⽣物⽣化试验⽅法原理通常利⽤⽣化试验的⽅法,检测细菌对各种物质的代谢作⽤及其代谢产物,称为细菌的⽣化反应,常⽤于细菌的鉴别。
1、糖类分解产物(1)糖发酵试验(carbohydrate fermentation test)不同种类的细菌对糖的分解利⽤能⼒不同,⼀般以能否分解某种糖,是否产酸产⽓等现象来鉴别。
例如⼤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和乳糖,产酸且产⽓;⽽伤寒杆菌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且不分解乳糖。
这是因为⼤肠杆菌分解葡萄糖等产⽣甲酸,经甲酸解氢酶的作⽤⽣成H2和CO2。
⽽伤寒杆菌⽆此酶,故分解葡萄糖只产酸不产⽓。
(2)VP试验(V oges-Proskauer test)产⽓杆菌将分解葡萄糖产⽣的两分⼦丙酮酸脱羧,⽣成⼀分⼦⼄酰甲基甲醇。
⼄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中氧⽓氧化,⽣成⼆⼄酰,⼆⼄酰可与培养液中含胍基的化合物(如蛋⽩胨中的精氨酸)反应,⽣成红⾊的化合物,此为VP试验阳性。
⼤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不⽣成⼄酰甲基甲醇,故VP试验阴性。
(3)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 test)⼤肠杆菌和产⽓杆菌均属G-短杆菌,且都能分解葡萄糖、乳糖产酸产⽓,⼆者不易区别。
但两者所产⽣的酸类和总酸量不⼀:⼤肠杆菌可产⽣甲酸、⼄酸、乳酸、琥珀酸等,⽽产⽓杆菌只产⽣甲酸、⼄醇及⼄酰甲基甲醇。
故⼤肠杆菌培养液PH在4.5以下,加⼊甲基红指⽰剂呈红⾊,为甲基红试验阳性;产⽓杆菌培养液PH在5.4以上,加⼊甲基红后呈桔黄⾊,为甲基红试验阴性。
(4)枸橼酸盐利⽤试验(citrate utilization test)产⽓杆菌在以枸橼酸盐为唯⼀碳源的培养基上⽣长,分解枸橼酸盐产⽣CO2,并转变为碳酸盐,使培养基由中性变为碱性,含溴麝⾹草酚蓝(BTB)指⽰剂的培养基由淡绿⾊变为深兰⾊,此为枸橼酸盐利⽤试验阳性。
⼤肠杆菌不能利⽤枸橼酸盐,故在此培养基上不能⽣长,培养基仍为绿⾊。
2、蛋⽩质及氨基酸的分解产物(1)硫化氢试验(hydrogen sulfide test)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甲硫氨酸等)产⽣H2S,如遇醋酸铅或硫酸亚铁,能⽣成⿊⾊的硫化物,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微生物学实验1
三、流程 涂片→干燥 固定→染色 初染→媒染 脱色→复染 干燥→固定 染色( 媒染→脱色 复染) 镜检 镜检。 涂片 干燥 固定 染色(初染 媒染 脱色 复染)→镜检 四、步骤 1. 涂片: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的中心滴一小滴蒸馏水,以无菌 接种环分别挑取少量菌体涂片,干燥、固定。玻片要洁净无油,否则 菌液涂不开。 2. 初染:滴加结晶紫(以刚好将菌膜覆盖为宜)于两个玻片的涂面上,染色 1~2min ,倾去染色液,细水冲洗至洗出液为无色,将载玻片上水甩 净。 3. 媒染:用卢戈氏碘液媒染约l min ,水洗。 l 4. 脱色:用滤纸吸去玻片上的残水,将玻片倾斜,在白色背景下,用滴 管流加95%的乙醇脱色,直至流出的乙醇无紫色时,立即水洗,终止 脱色,将载玻片上水甩净。 脱色时间一般约20~30s。 5. 复染:在涂片上滴加番红液复染约2~3min ,水洗,然后用吸水纸吸 干。 6. 镜检:用高倍镜观察 7. 实验结束后处理:清洁显微镜。
实验一 微生物的染色及观察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显微镜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 鉴定中的重要性。 3.学习掌握革兰氏染色技术。
二、实验原理 1. 复式显微镜的结构:机械装置、光学系统 显微镜成像原理: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观察前准备→ 显微观察→用毕后的处理
三、实验步骤 • 称药品→溶解→调pH值→融化琼脂→过滤分 装→包扎标记→灭菌→倒平板 • 配方: 配方: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NaCl 5.0g 蛋白胨 10.0g 牛肉膏 5.0g 琼脂 20.0g 蒸馏水 1000ml pH 7.0 淀粉培养基: 淀粉培养基: 牛肉膏 5.0g 蛋白胨 10.0 g NaCl 5.0 g 可溶性淀粉 2.0 g 琼脂 20.0 g 蒸馏水 1000 ml pH 7.2 明胶培养基: 明胶培养基: 蛋白胨 5g 牛肉膏 3g 明胶 120g 蒸馏水 1000mL pH 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八 大分子物质(淀粉)水解实验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微生物实验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不同细菌对含碳及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和利用情况,认识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
2、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水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微生物代谢与其他生物代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微生物代谢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代谢类型的多样性,表现在对生物大分子糖类和蛋白质分解能力以及最终代谢产物的不同,反映出它们具有不同的酶系。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更多的机会与途径。
人们在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工作中,常利用其生理生化反应作用作为重要依据。
有些细菌具有合成淀粉酶的能力,可以分泌胞外淀粉酶。
淀粉酶可以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本实验安排微生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分解利用(淀粉水解实验),让同学们对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样性有一个初步和感性的了解,同时学习利用微生物形态、结构以及生化反应的特征对某些细菌进行初步的分类。
三、实验材料
1、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
2、培养基
淀粉水解培养基:蛋白胨10 g,氯化钠5 g,牛肉膏5 g,可溶性淀粉2 g,水1000mL,琼脂15-20 g,121 ℃灭菌20 min
3、接种用具
平皿,试管,移液管,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废物杯,油性笔。
4、试剂
卢哥氏碘液
四、实验步骤
(1)配制固体淀粉培养基,灭菌冷却至50℃左右,无菌操作制备平板
(2)翻转平板使底皿背面向上,用油性笔在其背面玻璃上划线均分为三个部分。
(3)在平板底部三个区域分别标注三种供试菌株名称,并用接种环以划线方式在三个区域分别接上菌种。
(4)将接完种的平板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h。
(5)观察结果时,可打开皿盖,滴加少量的碘液于平板上,轻轻旋转,是碘液均匀铺满整个平板。
如菌苔周围出现无色透明圈,则说明淀粉已被水解,为阳性。
透明圈的大小,说明该菌水解淀粉能力的强弱,即产生胞外酶活力的高低。
(以 “+”、“—”表示有无透明圈)
五、实验报告
记录试验菌种对淀粉水解的结果。
以“+”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六、思考题
不利用碘液,你怎样证明淀粉水解的存在?
实验九 抗生素及化学试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滤纸片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抗生素及化学试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掌握不同化学试剂的作用原理、常用浓度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许多微生物可以产生抗生素,能选择性的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
凡是抗菌谱即抗菌范围不广泛的抗生素称为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菌、结核菌、立克次体等均无疗效,故青霉素就属于窄谱抗生素。
原来窄谱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经过改造,产生了许多半合成的青霉素,扩大了原来的抗菌范围,如氨苄青霉素,不但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而且对革兰氏阴性菌也很有效,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效果也不错。
不同化学药品或同一化学药品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能力不同,此外,试剂浓度、作用时间及环境条件不同,其效果也不同。
应用前需进行试验,灵活选择。
三、实验器材
菌种:培养24~28 h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斜面菌种。
培养基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液
仪器与其他用品:无菌平皿,无菌吸管(1ml),酒精灯,接种环,涂布棒,无菌滤纸片,无菌镊子,记号笔, 消毒棉球和培养箱。
四、实验步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操作为例)
(1)菌液制备:无菌操作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接种至装有5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37℃培养18h。
(2)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倒平板,注意平皿中培养基厚度均匀,倒3套平板。
(平板厚度均匀,滤纸片大小一致)
(3)涂平板:无菌操作吸取0.2m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加入上述平板,用无菌涂布棒涂布均匀。
(4)标记:将上述平板皿底用记号笔分成4等分,分别标明一种药敏片的名称。
(5) 贴滤纸片:无菌操作,用镊子取无菌滤纸片分别浸入各种消毒剂(生理盐水,青霉素,链霉素,结晶紫)在容器内壁沥去多余液体,再将滤纸片分别贴在平板上相应位置,在平板中央贴上仅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滤纸片作为对照。
(不要在培养基表面拖动滤纸片)
(6)培养,观察:将上述平板倒置于37℃保温培养24 h,观察并记录抑(杀)菌圈大小
五、实验报告
取出培养平皿,观察滤纸征周围有无抑菌圈产生,并测量抑菌圈的大小。
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中供试药敏片金黄色葡萄球菌/mm 大肠杆菌/mm
生理盐水
青霉素
链霉素
结晶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