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意涵
政治社会学论文网络极端情绪人群的类型及其政治与社会意涵基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数据2014的实证研究
政治社会学论文网络极端情绪人群的类型及其政治与社会意涵基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数据2014的实证研究政治社会学论文网络极端情绪人群的类型及其政治与社会意涵摘要:本研究基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数据2014,分析了网络极端情绪人群的类型以及其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意涵。
研究结果显示,网络极端情绪人群可分为三种类型:愤怒型、焦虑型和悲伤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网络极端情绪人群在政治参与、社会互动和价值观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这一研究为进一步理解和应对网络极端情绪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
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极端情绪问题愈加突出。
网络极端情绪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并对社会稳定和民主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极端情绪的本质及其潜在影响,本研究以2014年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了网络极端情绪人群的类型及其政治与社会意涵。
一、网络极端情绪人群的类型根据调查数据的结果,我们将网络极端情绪人群划分为愤怒型、焦虑型和悲伤型三种类型。
1. 愤怒型愤怒型的网络极端情绪人群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愤怒情绪。
他们常常在网络上发表激烈言论,对政府、社会现象和他人观点表达不满。
他们往往对社会不公和权力滥用问题特别敏感,同时也容易被激进言论所左右。
2. 焦虑型焦虑型的网络极端情绪人群表现出担忧和忧虑情绪。
他们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持怀疑态度,担心自己和社会的未来。
焦虑型人群常常关注一些热点问题,并对其发表批评性观点。
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舆论引导的影响。
3. 悲伤型悲伤型的网络极端情绪人群表现出沮丧和消极情绪。
他们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和悲伤,对自己的境遇持续抱怨。
悲伤型人群常常表露出对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的关注,但他们往往缺乏政治参与和行动的积极性。
二、网络极端情绪人群的政治意涵网络极端情绪人群的不同类型在政治参与和政治态度上呈现出明显差异。
1. 政治参与研究结果表明,愤怒型人群更倾向于参与政治行动,他们更有可能通过签名请愿、网络署名等方式向政府表达不满。
福利治理下的权利能力:意涵、效应及构造
2023-11-06•福利治理概述•福利治理下的权利能力•福利治理的效应分析•福利治理的构造研究•福利治理的实践案例目•结论与展望录01福利治理概述定义福利治理是指在社会政策领域,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通过制定和实施福利制度,来满足人民的需求并增进社会福祉的实践过程。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民的需求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福利治理成为解决社会问题、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手段。
福利治理的定义与背景种类福利治理包括政府福利、社会福利和混合福利等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福利提供方式和主体。
特点福利治理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等特点,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福利治理的种类与特点福利治理是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手段,能够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福利治理的重要性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福利治理通过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和动力支持。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福利治理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不仅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也关注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提升。
推动社会进步02福利治理下的权利能力权利能力是指个体在法律上所具有的能够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
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表达的是个体在法律上的资格和地位。
权利能力的定义根据不同的标准,权利能力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根据权利的范围可以将权利能力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权利能力分为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法人的权利能力等。
权利能力的分类权利能力的定义与分类福利治理下的权利能力结构•福利治理权利能力的结构:福利治理权利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享受福利的权利、参与福利治理的权利以及在福利治理中承担义务的能力。
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福利治理权利能力的完整结构。
•享受福利的权利:个体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有权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福利服务,如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
《布达佩斯大饭店》多重美学空间维度下的历史文化意涵研究
2021由韦斯·安德森执导,拉尔夫·费因斯和托尼·雷沃罗利等人主演的冒险喜剧题材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主要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布达佩斯大饭店礼宾员的传奇人生,并叙述了他与最信任门生的友谊故事。
影片以主人公酒店礼宾员古斯塔夫为叙述视角,讲述名门望族之间的财产纠纷、无价名画的失窃等经典故事,建构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欧洲文化场景。
影片以上佳的色彩搭配方案、空间氛围,留存了欧洲文化的历史记忆,通过观照复杂的人性,实现了影片叙事价值的超越。
历史符号、民族记忆以独有形式深藏于电影画面之中,创作者通过构建特殊的文化空间与叙事场景,实现了《布达佩斯大饭店》创作主题与表达价值的现实超越。
该片借助电影艺术的表达方式梳理文化、留存文化,对多元场景进行不断转化,建构具有鲜明欧洲文化风格的影像空间,呈现了独特的文化形态。
影片以色彩明艳的故事画面,独特的人物形象和流畅多元的镜头,借助丰富、鲜活的人物故事,行云流水般的配乐曲目,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思考。
影像化表述使该片原本荒诞的故事情节和传奇人物故事呈现出真实的“梦幻感”,实现了艺术价值与主流情感的一致融合。
一、过往与现在:没落文化的历史记忆历史是文明发展的生动见证,其中留存着真实的文化记忆。
电影艺术在传承文明、推广文化和保留民族记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影创作者通过巧妙使用各种元素、激活历史符号的现代基因,为传承文化记忆提供了重要支撑。
《布达佩斯大饭店》在保证叙事节奏与剧情的基础上,通过刻画人物事迹与性格特征,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复古气息的欧洲画面,展现出导演脑海里唯美、臆想的欧洲,实现了影片创作历史脉络的宏观扩展。
(一)彰显特色,留存“历史记忆”影片场景地“布达佩斯大饭店”以东欧酒店为蓝本,创作者从具有悠久历史的酒店、怀旧质感的明信片中寻找灵感,为观众呈现了虚拟、唯美的叙事空间。
片中使用的特殊符号、细节元素等成为永久记忆的历史媒介,即以丰富的符号载体“留存”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细节。
“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古典社会学、心理学的诠释学意涵
“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古典社会学、心理学的诠释学意涵徐冰提要:当前中国社会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两个阵营之间相互质疑。
然而,从当代诠释学的角度则有“经验”与“理论”一致性的命题:经验是文本的类似物。
这一命题原创性地蕴含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奠基者詹姆斯、涂尔干、弗洛伊德和韦伯的思想之中,而本文的主体部分即发掘这些古典思想的诠释学意涵。
文章指出,基于这一诠释学命题的理论建构,在解决中国社会学中两个阵营对峙问题的同时,将文化自觉置于学科建设的基础位置。
关键词:经验研究理论研究集体表征理想型文本的类似物一、引言:经验与文本当前中国社会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相互脱节,从事这两类研究的学者互相质疑,形成两个阵营。
绝大多数学者属于“经验研究”阵营,主要从事采集和分析经验材料的工作。
很少一部分学者属于“理论研究”阵营,主要从事文本特别是古典文本的解读工作。
前一阵营有人指出,对古典文本的解读对真正的研究,即“经验研究”,益处甚小,其价值值得怀疑;后一阵营有人回应,没有理论的经验研究不过是材料的拼凑,很难称为“学”。
近些年来,两个阵营中都有人使用“原创性”一词,将相互质疑又推进了一步。
前一个阵营中有人指出,重述别人的话不是原创的;后一个阵营中有人回应,使用统计软件“转动”数据更难说是原创的。
我认为,“原创性”概念的使用已经把双方置于共享的理论背景之中,对这个背景的澄清有助于双方的沟通。
一方面,原创性是因为诠释学等当代社会理论的影响而引起广泛注意的,它指特定脉络中的创造,而脉络或者语境(context)就是关于文本的。
一个概念的建立涉及一个文本的建构,随意挪用概念或者照搬文本都不是原创的工作。
这一点社会学研究2012.1两个阵营都不会否认。
另一方面,当代中国学者对原创性一词的使用与文化自觉有关。
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一些学者因此展开很有启发性的“中国经验”讨论。
徐复观思想史研究的解释学意涵
学之 问 , 似乎徐 复 观 的学 术研 究是 在 考 据 和 义 理
之 问作 了一个 折 衷 , 只是 在 “ 经 注 我 ” “ 注 六 与 我
六经 ” 问找 到一 个 平衡 。然 而 上述 对 徐 复 观 学 之
也关 乎一 种 文 化 的立 场 。就 此 而 言 , 代 新 儒 家 现 对 中 国传 统 的阐 释是五 四新 文化运 动 以来最 值得 我们 研究 的学 术 思潮 , 他们 的学 术 研 究 为 我们 当 代接 续传 统提 供 了可资借 鉴 的经验 。 以西方解 释学 作为 参照 , 我们 就会 发现 , 在具 体 的思 想史研 究 中 , 复 观形 成 了 自己 的解 释学 徐 理论 。我们 能够从 徐复 观 的思想 史研 究方 法 中发
第 4期
刘 毅 青 : 复 观思 想 史研 究 的 解 释 学 意 涵 徐
4 5
去理 解 中 同传 统 的独 立 性 特 质 , 回到 中 国思 想 的 原创 性 就成为 我 们所 面临 的最 大 问 题 , 这恰 恰 而 就是 解 释学所 要 解决 的哲 学 基 础 问 题 , 这 同 时 而
式来 建构 中 国哲 学 。与 后者 不 同 , 想 史 的 特 点 思 就在 于要 力 图还 原传统 哲学 思想 的原初 意 蕴和本 来 面 目, 而不是 用现 代 的哲 学 观念 进 行 重 建 的 建
构 阐释 。 自然 , 从个人 的哲 学体 系建 构来 说 , 以西 方哲 学观念为 参照所 能建 立 的是一 种现 代 中国哲 学 , 是这种 现代 中国哲 学 与 中国传 统 哲 学 本 身 但
段 都 学 刊
徐 复 观 思 想 史 研 究 的 解 释 学 意 涵
刘 毅 青
媒介考古学方法、路径与意涵读书汇报
媒介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媒介的学科,旨在通过对古代媒介的研究和分析,揭示相关时代的社会、文化和思想风貌。
媒介考古学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史等多个学科。
通过对古代书籍、手稿、印刷品、绘画、雕塑、建筑等媒介的研究,媒介考古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
媒介考古学方法1. 考古发掘媒介考古学的一项重要方法是通过考古发掘来寻找和挖掘古代媒介。
在考古学家的指导下,研究人员可以在古代遗址中找到古代书籍、手稿、印刷品等古代媒介,通过这些古代媒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揭示相关时代的文化和思想特征。
2. 文献研究媒介考古学也需要通过文献研究来获取古代媒介的信息。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历史记录、手稿等文献资料,了解古代媒介的形态、内容和传播方式,从而揭示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3. 艺术史研究媒介考古学还需要通过艺术史研究来了解古代媒介的艺术特点。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研究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了解古代媒介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和风格,从而揭示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4. 跨学科研究媒介考古学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结合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史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在进行媒介考古学研究时,需要借鉴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古代媒介的意义和影响。
媒介考古学路径1. 学术研究有志于从事媒介考古学研究的人可以选择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史等相关学科进行深造。
在大学本科阶段,可以选择以上学科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进行学习,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
在研究生阶段,可以选择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专业进行深造,开展媒介考古学的研究课题。
2. 实地调研有志于从事媒介考古学研究的人可以选择实地调研来积累研究素材和经验。
在国内外各种历史文化遗址和博物馆中,可以进行丰富的实地调研,寻找与古代媒介相关的资料和实物,以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3. 学术交流有志于从事媒介考古学研究的人可以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
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本文基于心智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意向性”的缘起、发展脉络、概念、分类、特性、功能、语言表征特点、结构及意涵等进行了带有系统性的探讨与回顾。
心智哲学认为,心智活动与认知才是其研究的对象,而意向性恰恰是人类极为重要的心智活动与心智现象,是人的意识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容,而且是人类认知的主要特征之一。
文章认为,心智哲学对意向性的认识对语言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
作者简介:薛旭辉,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语言哲学、认知语言学与语言研究、英汉对比以及翻译研究。
1.研究背景20世纪以降,语言学与哲学呈现出相互初步融合的情形,哲学的语言学化及语言学的哲学化趋势初露端倪。
意向性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和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通过从语言意向性向心理意向性的过渡、延伸与拓展,意向性自然而然地成为当代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的交汇点(何爱晶2012:135-140)。
塞尔(转引自于爽2009:125-126)曾指出,如果说上个世纪的第1哲学为语言哲学的话,那么,本世纪的第1哲学则是心灵哲学(又称“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不再将语言活动视为哲学直接面对的研究对象,而是将其视作心智活动的直接反映,心智活动与认知才是心智哲学研究的对象(徐盛桓2010:84-88),而意向性恰恰是人类极为重要的心智活动与心智现象,而且是人类认知的主要特征之一。
意向性是人的心智的重要特征之一(Jacob1997:77),是人的意识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容(Husserl1969:168-176),遂成为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雷卿2013:28-34)。
“意向性解释”(intentional explanation)是以带有研究主体意向性的认识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的解释(徐盛桓、廖巧云2013:2)。
论思辨性课程研究意涵与基本方法
在众多有关教育研究方法 的书籍 中,人们所谈 到 的方法 主要是 量化 和质 化 的方 法 。质化 和 量化 方 法在西方 的研究方法论 中都称为实证研究 (m i— e pi r clt y 的方法 , as d) u 主要原 因在于它们都强调运用系 统的方法从教育实践 中获取信息 ,来构建或者验证 理论。 思辨性研究是完全不同的一类研究 , 这类研究 并不直接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从现实实践中获取信 息 ,而是通过经验总结或者概念推演来完成研究工 作, 因此可 以说超越 了量化 和质化 研究 。 然在 很多 虽 有关研 究方 法 的著 作 中 ,我们 并 没有看 到 有关 此类 研 究 说 明 , 是在 我 国现有 的教 育 类学 术 刊物 中 , 但 发 表最 多 的却 是思 辨类 的文 章 ,这 在一 定程 度说 明了 该类 研究 的价值 。 思辨性 研究 的意 涵与 分类 顾名思义 ,思辨性课程研究就是通过思辨的方 法 对课程 概念 以及概 念 之 间的关 系进行创 新 和辨 析 的一类研究。在《 课程探究的形式》 一书 中称此类研 究为哲学探究(h o pi ln u y , p is h a iqi ) lo c r 认为它并不包
Ab t a t S e u ai e rs a c sawa st e ma n sr a o h n s tl fe ri uu a d i s u t n r s a c . we e , sr c : p c lt e e r h i l y l i t m fC i e e s eo u r l m n t c o e e r h Ho v r v I e y c n r i
第 1 卷第 3期 1
20 0 9年 6月
遵 义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边界消融与意义重建:电影文化意涵的跨媒介传播研究
HOT TOPIC 专题·电影跨媒介叙事与传播研究【作者简介】 康 茜,女,山西忻州人,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主要从事文化传播、新媒体与社会、国家治理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编号:19ZDA269)阶段性成果。
康 茜边界消融与意义重建:电影文化意涵的跨媒介传播研究电影以其故事叙事特质和视觉艺术形式,集文化意涵与文化表征于一体,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
纵观电影传播史,承载着符号具象存在的电影文化意涵,长期以来连接着视觉影像并与文化发展彼此推进,在媒介变革的历史进路中,经历了不同型态、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的变迁。
在急速发展的媒介化社会中,电影文化的跨媒介传播实践不仅是文化信息的来源,也不仅是文化意义的反映体系,而是以其传播边界的消融与符号意义的重构,成为推动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结构性力量,并在跨媒介传播实践的技术支持与关系连接的合力作用下,逐渐形成具有情感连接与修辞重塑的传播场域。
不容忽视的是,在媒介与文化相互建构的过程中,社交短视频的快速发展成为其中不容忽视的显著变化。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网民使用率为97.4%,网络视听用户数量是十年前的近3倍,网络视听产业规模是十年前的20多倍,网络视听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类别。
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比增长7770万;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亿,同比增长4728万。
①社交类短视频APP已逐渐成为用户连接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通道。
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究跨媒介传播实践中,作为新型视觉传播形式的短视频要如何实现传统电影文化意涵的意义重建,进而寻求媒介传播技术变革与电影文化传播之间交互作用的可能与进路。
一、电影文化意涵的数字化传播实践电影文化意涵的数字化传播实践主要集中于短视频平台。
众所周知,短视频已成为用户消耗碎片化时间的重要娱乐方式之一,i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短视频用户中分别有70.9%和52.3%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抖音和快手,其中,37.2%的用户表示自己每天使用抖音的时间越来越多,62.4%的直播和短视频用户则偏好于影视音乐内容。
研究生教育的“分流退出”意涵阐释与路径探析
第5期[总第65期]2021年10月研究生教育研究J o u r n a l o fG r a d u a t eE d u c a t i o nN o .5O c t .,2021文章编号:2095-1663(2021)05-0045-06 D O I :10.19834/j .c n k i .y j s j y2011.2021.05.07研究生教育的 分流退出 :意涵阐释与路径探析郭 琳1,2(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2.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西宁810008)收稿日期:2021-07-09作者简介:郭琳(1986-),女,甘肃兰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讲师㊂摘 要: 分流退出 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㊂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背景下,社会不同认知已影响到分流退出机制的建立,也导致高校在相关制度的落实中形式大于实质㊂通过逐一剖析 分流退出在政府文件㊁媒体和学者中的表达,指出分流仅适用于硕士博士培养一体化教育,退出则可分别在硕士和博士教育培养全过程多环节实施㊂借鉴欧美主要国家研究生分流淘汰的经验,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 一节点两过程三维度 的分流退出实施路径㊂关键词:分流退出;研究生培养;意涵;路径;欧美经验中图分类号:G 643 文献标识码:A分流退出 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国际通行做法㊂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破 五唯 背景下,确保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重中之重㊂尽管很多高校针对 分流退出 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但实践结果大多流于形式,除学籍退出外,分流退出机制普遍失效㊂面对研究生教育分流退出的尴尬困境,破解之道应该是回归意涵本身,只有准确理解 分流退出 的含义才能落实好实施路径㊂一㊁ 分流退出 的三方认知梳理在当前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稳步扩大的趋势下,如何保证高质量完成扩招后的培养任务,实现有效的毕业率,是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考虑的重点㊂但作为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之举, 分流退出 在政府文件㊁媒体和学者的三方理解上却不尽相同,甚至存在歧义㊂这不利于高校构建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㊂(一)政府文件:缺操作性我国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强调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㊂近年来,政府多次发文明确提出采取 分流退出 方式来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㊂2012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12 4号),提出要 健全研究生考核㊁申诉㊁转学等机制,完善在课程教学㊁中期考核㊁开题报告㊁预答辩㊁学位评定等各环节的研究生分流㊁淘汰制度㊂ 2013年,教育部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 2013 1号),强调要 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畅通分流渠道,加大淘汰力度㊂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㊁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 2014 3号),指出: 制订研究生课程学习㊁中期考核㊁资格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等各阶段的分流与淘汰办法㊂ 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㊁教育部联合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 十三五 规划“指明: 畅通博士研究生向硕士层次的分流渠道,加大分流退出力度㊂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激励机制㊂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㊁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若干意见“(学位 2020 19号),指出:. All Rights Reserved.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㊂ 透过上述文件可以发现:第一,有关研究生教育发展和质量建设的政策文件密集连续性出台㊂从2012年至今,国家层面的重要文件就有5份㊂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由大众化转向普及化阶段,在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背景下,政府重视和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举措和系统谋划㊂第二, 分流退出 的前后文字表达有变化㊂2017年之前采用了 分流 淘汰 分开表述和 分流与淘汰 合并表述的形式,之后都基本采用了 分流退出 的表达方式㊂将之前惯用的 淘汰 变为 退出 ,表明研究生退出是以质量为标准的过程性淘汰,避免了高校为 淘汰而淘汰 的错误理解,也使得表达更为中性和人文化㊂第三,所有政府文件都没有从操作层面完整指出如何实施 分流退出 ㊂这种给予高校较大自主空间的宏观性指导文件,反因高校对 分流退出 的理解把握不足,而导致无法有效落地实施㊂(二)媒体理解:存片面性近年来,国内多所知名高校通过正式发文形式,对部分研究生做出了集中学籍清退处理的决定㊂清退的主要原因是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㊂这其中不乏博士研究生且清退力度较大,部分学校一次性清退人数超过百人之多㊂高校研究生 清退潮 现象已悄然成为一种认知标签,被媒体普遍解读为它就是研究生分流退出㊂这种将清退等同于 分流退出 的片面认识,一方面弱化了 分流退出 本身的价值,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在研究生质量建设中的重要性㊂简单地将单一的结果性现象作为向公众普及 分流退出 内涵的 媒介 ,会导致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的反向效应,并不利于 分流退出 实质性本体的呈现;另一方面,这极易引起不确定的社会舆论,会伴随社会对清退学生的宽容度不够,造成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社会压力,进而阻碍高校分流退出措施的顺利实施㊂(三)学者认知:无共识性尽管学术界对研究生教育的 分流退出 讨论最为积极充分,但学者间意见并不一致,归纳一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第一, 混同说 ㊂ 分流退出 中的分流与退出,学者们并没有严格加以区分,也未能捋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似乎分流就是退出,退出也是分流,两者是同时行为㊂混同说,一方面使得高校对分流退出的落实无所适从,面对什么是分流和退出 一筹莫展 ;另一方面弱化了分流退出实施的恰当时间节点,影响到其相应措施的具体落实㊂第二, 路径说 ㊂ 分流退出 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所采取的一种上通下达的评价方式,根据实施结果它可分为直接退出㊁向较高一级分流培养(如硕转博)和向较低一级分流培养(如博转硕)三种路径㊂[1]根据该观点, 分流退出 可根据研究生实际学业水平和研究能力,为其提供能上能下㊁灵活可行㊁丰富合理的学业发展方向㊂但这一想法或许只能部分在我国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360多所高校实施㊂同样,认为当研究生在较高水平大学无法完成学业时,可以根据自我意愿分流退出到与自身学术能力相符的低一级大学完成学业[2],也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不同高校之间存在着学籍㊁学分与课程互认㊁经费分担等一系列制度性障碍㊂第三, 阶段说 ㊂代表性观点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包含硕士㊁博士两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是不同的㊂因此,两个阶段都应该采取 分流退出 方式以保障教育质量㊂[3]这一观点的出发点是积极的,必须要在硕士和博士教育阶段严格落实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㊂但硕士教育阶段如何分流退出?学者们也仅仅泛泛而提,或是套用了博士研究生 分流退出 概念来阐述什么是硕士研究生 分流退出 ㊂[4]由于该观点对 分流退出 的内涵理解不清,导致其无法自圆其说㊂第四, 类型说 ㊂有观点提出,我国研究生培养分为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研究生分流退出可采取学术型与专业性学位的转换㊂[5]这一观点在高校研究生招收中很有 市场 ㊂当一些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指标未完成时,往往更倾向调剂报考学术型学位而未被录取的考生㊂这种招生方式混淆了两种学位的本质差别,人为划定了学术型学位水平高于专业学位;同时也影响到学者们对两种学位的正确理解,简单误认为在学术能力上相对欠缺,达不到培养要求的学术型研究生,可以分流退出到专业学位继续培养㊂二㊁ 分流退出 的时代价值与意涵阐释(一) 分流退出 的提出的时代价值教育部于1999年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高等教育启动了大众化进程㊂国家㊃64㊃郭琳:研究生教育的 分流退出 :意涵阐释与路径探析. All Rights Reserved.以大幅度提高高校招生数量和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多样化为方式,逐年提高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㊂政策的偏向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快速推进,高等教育在2002年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6]㊂从表1可知,我国高等教育从2002年到2020年期间,毛入学率从15.0%增长到54.4%,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型㊂从高等教育经历精英化㊁大众化到普及化阶段的转型过程中,我国研究生教育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最为典型的表征就是研究生招收规模㊁培养质量和学位类型的变化㊂表12002-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招收人数基本数据年份高等教育(万人)研究生教育(万人)招收人数毛入学率(%)招收人数与本专科占比(%)2002320.515.020.266.32 2003382.217.026.897.04 2004447.319.032.637.29 2005504.521.036.487.23 2006546.122.039.797.29 2007565.923.041.867.40 2008607.723.344.647.35 2009639.524.251.107.99 2010661.826.553.828.13 2011681.526.956.028.22 2012688.812.559.978.71 2013699.826.561.148.74 2014721.430.062.138.61 2015737.840.064.518.74 2016748.642.766.718.91 2017761.545.780.6110.59 2018791.048.185.8010.85 2019914.951.691.6510.02 2020967.554.4110.711.44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㊁‘中国统计年鉴“(1999-2020年)㊁E P 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㊁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㊁360d o c个人图书馆㊂在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在15%之内,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相对更少,研究生招收是在本科生中优中选优㊂这种 严进 方式所招收的研究生质量相对较高,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淘汰率较低而学位获得率普遍很高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招收规模也随之扩大, 严进 门槛降低使得研究生生源质量逐渐参差不齐,这不仅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导致有不合格研究生流入到了就业市场㊂特别是当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后,研究生招收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已到达110.7万人,生源质量问题和培养质量问题也将会更加突出㊂同时,研究生招生培养由过去学术型占绝对地位,逐渐转变为学术型与专业学位 平分秋色 ,再到当前专业学位在年度招生人数㊁在校生人数和学位授予人数三方面均超过了学术型㊂专业学位的快速发展,对研究生的高质量分类培养提出了重大需求㊂因此,研究生教育要保障培养质量,就必须在培养制度上提出刚性要求,而 分流退出 正是回应了这一要求,它的实施在研究生教育扩招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㊂(二) 分流退出 的意涵阐释尽管分流退出是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保障,但两者却有不同意涵,它们不仅体现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而且体现在培养条件上㊂1.分流分流是指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一体化教育中,根据研究生学业成绩和学术发展潜力,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转向硕士教育阶段培养并获取硕士学位㊂ 分 是指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分向; 流 则指研究生培养分向的两种路径:或 流 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 流 向获得硕士学位㊂因此,分流的前提必须是硕士博士培养一体化的研究生教育,对于仅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来讲,不可能实施研究生分流㊂西方现代学位制度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神学㊁法学㊁医学和文学四科之间等级的出现,促使了学位等级划分的逐渐形成㊂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学位制度得到进一步丰富㊂其中,硕士学位发展成为由学士到博士之间的过渡性或补偿性学位㊂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研究型大学大多采取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硕士博士培养一体化)㊂当研究生学业成绩或学术潜力不能达到要求时,可分流到硕士阶段去申请硕士学位㊂采取贯通式培养模式 能够将硕士学位作为补偿性学位授予中途退出的学生 [7]㊂因此,被分流学生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硕士学位而不会学无所获㊂我国1981年创建的学位制度借鉴了西方的现代学位制度㊂不同的是,在三级学位制度中,硕士学位是作为一级独立学位而存在,与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分阶段进行并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㊂这种学位制度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的是硕士博士分段式培养模式,而并未实施硕士博士一体化培养㊂因此,分流对大多数高校都不适用㊂㊃74㊃郭琳:研究生教育的 分流退出 :意涵阐释与路径探析. All Rights Reserved.而对于所谓从学术型学位分流到专业学位,因两种学位类型本质不同而无水平间差异区别,也不能实施分流㊂2.退出退出是指高校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在培养过程中不能达到要求的研究生采取淘汰方式退出研究生培养过程㊂退出要分别在硕士和博士教育培养阶段无差别严格实施㊂落实退出是真正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关键㊂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可在五个节点,即 课程学习㊁中期考核㊁学位论文开题㊁学位论文答辩和基本学制 对其进行考核,如不能达到相应要求,则要退出研究生培养过程㊂见图1㊂图1研究生培养主要环节㊁考核内容和考核主体一般而言,除严重违纪㊁学术失范等将被实行惩罚性直接退出,或研究生因个人健康等原因选择主动退出外,退出环节还有如下特点㊂第一,高校㊁学院和导师对退出的相应标准与具体要求拥有执行权㊁监督权和建议权;第二,每个培养环节间是递进关系,即当上一个环节没有达到要求时,则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可以随即启动退出机制;第三, 课程学习㊁中期考核㊁学位论文开题和学位论文答辩 四个环节,并不是采取一次性退出方式;第四, 基本学制 是当前高校实施力度最大的退出措施,能很好地缓解研究生无限滞留高校㊁挤占高校有效培养资源的现状,有利于维系研究生教育的生态平衡㊂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 k i n n e r)在其著名的强化理论中提出了负强化方式㊂指出 预先告知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业绩可能引起的后果,以使人们采取符合要求的行为或回避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从而避免或消除不良后果 [8]㊂因此,退出 本质上是一种负强化机制,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最差㊂ [9]退出的真正目的在于激励,并非在于淘汰㊂这种全过程性包含每一环节的逐级退出,其更加强调过程评价的意义㊂这一方面对于不适合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可以尽早依据过程评价结果选择主动退出;另一方面对于具备研究潜能的学生,可以在过程评价中磨砺学习品质,实现学术创新,让研究生教育回归学术本身㊂三㊁ 分流退出 的实践价值和路径探析(一) 分流退出 提出的实践价值企业全面质量管理 是以质量为中心,由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参与,把专业技术㊁经营管理㊁数理统计方法和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建立产品研究㊁设计㊁生产㊁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10]㊂它启示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必须建立过程质量标准,以 教育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在教育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教育质量应当通过预防,而不是检查得以实现 [11]为原则开展研究生教育㊂研究生教育必须注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及严格执行其标准,在完整的培养管理体系中实现研究生 优胜劣汰 ㊂从分流和退出的意涵来看,两者在突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都强调了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过程性㊁动态性和全面性㊂因此, 分流退出 正是研究生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方式,其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是具有可实施性的㊂(二) 分流退出 的路径探析1. 分流退出 的欧美经验分流退出 是欧美各国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典型做法,他们的措施和经验对我国实施研究生教育的 分流退出 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㊂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有一套成熟完整的培养体㊃84㊃郭琳:研究生教育的 分流退出 :意涵阐释与路径探析. All Rights Reserved.系,其中以强调过程质量管理为主的分流淘汰制度是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关键㊂分流淘汰涵盖了从入学制度㊁课程考试㊁资格鉴定考试㊁综合考试到论文答辩的全过程,每一环节都有严格的执行标准㊂在招生方面,各高校都有规范严格的申请条件和综合多元的评定标准,对申请者的甄别选拔十分严格㊂录取后,研究生要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按照规定的修课时限完成课程任务并达到成绩绩点或等级要求㊂入学一年还要参加资格鉴定考试,通过者才能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习资格㊂在进入论文撰写和答辩之前,研究生要参加考察其基础知识㊁实践技能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试㊂考试通过者,将真正成为博士候选人,进入论文撰写阶段㊂未通过者仍有第二次考试机会,若依旧无法通过考试,则面临退出培养过程,转入硕士学习阶段㊂综合考试的要求极为严苛,淘汰率很高㊂为了保证论文质量,美国大学对博士论文从选题㊁撰写审查㊁答辩预审到正式答辩都保持着严格的淘汰制度㊂英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也拥有严格的淘汰机制,且实施卓有成效㊂尽管高校研究生招生基本没有统一考试要求,但招生标准很严格,申请读博的淘汰率很高㊂在培养过程中,高校主要采取动态化的过程考核,将淘汰机制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之中㊂设立全程跟踪的课程评定方式, 包括平时论文㊁课堂表现㊁小组合作㊁期末考试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定 [12],对课程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将予以劝退淘汰㊂博士在入学学习一年后,要参加中期考核㊂主要对其专业领域的现状认识㊁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未来研究的计划和思路等进行考查㊂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继续开展研究的资格,否则将退出博士生培养环节,授予相应硕士学位㊂英国高校对博士毕业论文有严格的要求,从提交撰写申请报告到论文成形期间,会有周期性的论文进度评审,以保证论文的推进质量㊂只有论文获得导师认可,才能进入到答辩环节㊂答辩结果分为五个等级,获评前三等级(无条件通过㊁通过但需进行较小修改以及通过但必须作较大修改)的可准予授予博士学位;第四等级为论文质量不足以授予博士学位,但可授予硕士学位;第五等级为不通过不可再申请直接淘汰㊂[13]法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有三个实施淘汰制度的环节,分别是招生录取㊁培养过程和论文撰写与答辩㊂博士生教育是法国大学的第三阶段教育,学生可凭大学第二阶段硕士文凭直接申请注册而无需参加入学考试㊂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在对博士申请人进行严格的综合性考察后,以择优录取方式由校长宣布批准申请人注册㊂法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别是深入学习文凭阶段和撰写博士论文阶段㊂第一阶段为期一年,要求博士候选人完成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和相关实践或实习后,参加考试或考核并撰写小论文㊂通过答辩后可获得深入学习阶段文凭㊂ 深入研究课程难度很大,其淘汰率也相当高,平均约为40%,某些专业的淘汰率甚至高达80%㊂ [14]只有取得深入学习文凭的研究生才能有资格继续注册攻读博士学位,开始撰写博士论文㊂后一阶段为2-4年㊂ 在此期间,博士候选人只要连续注册满3年(包括取得深入学习文凭一年)并完成博士论文,即可申请论文答辩㊂ [15]高校对博士论文的完成质量要求很严格,必须体现作者的创新精神和独到见解㊂博士候选人应当在答辩前不少于3个月提交评阅人审读,获得批复准许后方可参加答辩㊂答辩通过将注明评语等级:优秀㊁良好或合格,不通过者将被淘汰㊂通过对比美英法三国博士研究生教育淘汰机制可以发现,尽管具体的实施方式各有不同,但三国均注重从招生㊁培养到论文答辩的全过程㊁动态式㊁分阶段淘汰,从而保证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㊂2.我国研究生教育的 分流退出 路径根据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招生方式和培养过程特点,在厘清分流和退出之间的关系问题基础上,充分借鉴欧美国家的分流淘汰机制经验,能从根本上回应研究生教育的 分流退出 实施路径㊂通过对分流及退出意涵的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一体化教育过程中,以规定的学习年限为基准,根据课程学习㊁中期考核㊁学位论文开题和学位论文答辩四个环节的考核结果实行分流㊂再根据分流后的不同培养阶段,实施严格的退出措施㊂根据质量管理学中质量杠杆原理, 在不同的阶段着力,取得的质量改进效果明显不同;在越是上游阶段加力,质量改进的效果就越大 [16]㊂因此,越是尽早确定实施分流,就能够越有效地通过退出机制激励和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㊂由此看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 分流退出 实施路径应当是 一节点两过程三维度 ㊂ 一节点 即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一体化过程中,以中期考核环节为节点,根据考核结果尽早实施分流㊂ 两过程则是根据分流结果,分别对博士培养阶段和硕士培养阶段实施严格的逐级退出直至终止学业㊂在退出机制实施过程中,并不是采取一次性强制退出方式,而是分为递进式 三维度 ㊂以积极预防淘汰结果发㊃94㊃郭琳:研究生教育的 分流退出 :意涵阐释与路径探析. All Rights Reserved.。
论文的意义怎么写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怎么写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课题的研究价值所在。
一般来说,开题报告的研究目的、意义要开门见山地表达出来,以便有关专家能够较明确地知道你的研究价值。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写作技巧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首先,要说明问题是如何发现的,即该研究的研究背景是什么,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一般可以从有关国家政策及国内外关注的问题出发来提出研究问题;其次,要说明该选题在理论上的创新性,主要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指出自己选题与各个主流观点的研究前提的差异性,从而突出自己选题在理论上的创新性;再次,要说明研究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这需要对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用处有所了解,从大多数选题来说,选题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给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参考。
一般地,选题要具有“创新性”、“重要性”、“前沿性”、“可操作性”,也要兼顾“方法上的意义”。
“创新性”与“重要性”是指研究的问题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对理论发展具有贡献,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操作性”指具有实际操作性,预期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方法上的意义”是指研究这个问题预期会使用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但是新的研究方法只是对你的研究的补充,重要的是研究的创新性与重要性。
2.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的目的和意义怎么写怎样写论文开题报告查阅CNKI网站,一、如何选择问题我一直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年多时间里,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 puzzle 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
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
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
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
身心学Somatics的意涵与发展之探究
身心学Somatics的意涵与发展之探究身心学Somatics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探索身体与心灵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旨在探究Somatics的意涵与发展。
Somatics源于希腊语“soma”,意为身体。
它强调身体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和知觉的方式。
Somatics认为身体和心灵是相互作用的,任何身体和情感状况的改变都会相应地影响到另一方面。
Somatics的目标是通过提升身体的感知能力,解放和塑造身体以改善整体的身心健康。
Somatic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德国,由Gerda Alexander创建的一个身心修复方法被视为Somatics的先驱。
这个方法将运动、呼吸、感知和觉察融为一体,旨在帮助人们解决身体的疼痛、张力和不适等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Somatics逐渐拓展到心理学、哲学和人体学等领域,形成了今天我们熟知的身心学Somatics。
在Somatics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亚历山大技术、菲尔德克莱斯技术和Body-Mind Centering。
亚历山大技术通过改善人类姿势、动作和感知来增强身体的功能和表现力。
菲尔德克莱斯技术则通过觉知、感觉和运动来改善身体形态和感知,以提升整体健康状况。
Body-Mind Centering强调身体的内在智慧和自我调节能力,通过运动和觉察来实现身体和心灵的整合。
Somatics的发展离不开对身体和心灵的认知和研究。
在心理学领域,Somatics强调身体经验和运动对情感、认知和社交行为的影响。
在哲学领域,Somatics挑战了传统的二元对立观念,提出身体与心灵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点。
在人体学领域,Somatics探索了身体结构、功能和动作等方面的知识,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自我意识。
Somatics的实践方法通常包括感知练习、动作疗法和身体意识训练等。
通过这些练习,人们可以加深对身体的认识,提高感知能力,并解放身体的潜能。
Somatics的目标是让人们更加自主地掌控自己的身体,并通过身体的疗愈和塑造来改善整体的身心健康。
我国司法理论中“人民”的多重意涵研究
法商研究S t u d i e s i nL a wa n dB u s i n e s sV o l.38 N o.3(2021)我国司法理论中 人民 的多重意涵研究邵六益*摘要:在我国司法理论与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是一项基本要求,但人民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拥有多重意涵,包括:法律程序中同质化的 当事人 ㊁社会学意义上分化的 群众 以及政治学意义上作为正当性来源的 人民 ㊂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以专业化为指针的司法改革中,复杂多样的群众被塑造为同质化的当事人㊂然而,理想的当事人更多停留在概念之中,现实司法中的人民是分化的㊂在程序中得不到满足的当事人会借助信访等途径恢复其政治身份,退出法律程序之网,也解构了司法公信力的社会基础㊂在当前的司法改革中,应该避免 一刀切 误区以面对真实而分化的社会大众及其多样化诉求,重视作为正当性基础的整体意义上的人民,并借助政法体制实现对人民的实质代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的初心与本意㊂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事人群众政法体制一、司法理论研究的人民维度为人民服务 是新中国政治哲学的基石之一,群众路线是其基本底色,在司法中体现为 司法为民 的司法政策㊂①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②是司法为民的初心和基础,也是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的必然选择㊂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评价司法改革的效果离不开人民的感受,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㊂全面㊃431㊃*①②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基金项目: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课题(X Y Y D X2020002)参见陈颀:‘ 为人民服务 的政治哲学“,载强世功主编:‘政治与法律评论“(第4辑),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34~74页㊂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45页㊂依法治国最广泛㊁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㊁依靠人民 ㊂①因此,在司法中也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㊂不过,司法理论中人民的意涵是动态发展的,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权利本位和公民逻辑的兴起,司法理论中的人民也经历了从 群众 到 当事人 的转变,在以司法专业化和职业化为主导的司法改革中,人民不再是中国共产党倚重的被动员的革命力量,也不再是需要被司法不断驯化的法盲,而是责任自负的理性当事人㊂近些年来,随着司法责任制等措施的推进,人民法院大踏步地迈向形式主义法治;但与此同时,源自基层㊁注重调解的 枫桥经验 也成为司法改革的风向标之一,专业化浪潮中又出现传统经验的复归㊂对此,本文认为,理解司法政策的变化,需要引入司法的 人民维度 ,在司法研究中找回人民㊂司法理论并非建立在抽象的概念世界之中,司法研究不仅需要 面对中国 ,还要面对中国的人民㊂②将法官与诉讼参与人一并考虑是理解司法的正确方式,苏力教授将之归结为司法的 合成理论 ,③顾培东教授称之为司法应该尊重 消费者体验 ㊂④不同时期的改革都会诉诸 司法为民 的支持,关键是其中理解的人民是不同的,这要求在司法理论的研究中关注人民的多重意涵㊂人民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㊂在 人民 的多样化区分中,最基本的分野来自社会经济层面:人民到底是责任自负的理性当事人,还是 马锡五审判模式 或 枫桥经验 视阈中的群众?不同群体对待法律诉讼的态度不同,统治精英和社会上层更倾向于采取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中下层社会阶层成员在数量上占据多数 更信赖党政机关,进入诉讼之后也更期待法院能够帮他们维护实质正义㊂⑤本文将对司法理论中的人民形象进行归纳分类,并对诉讼法理论中的当事人概念与模式进行反思,运用社会分化理论重新认识真实的当事人构成,主张重新激活人民背后的政治意涵,通过借助政法体制下的实质代表机制,以实现对底层群众司法诉求的维护,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改革进路㊂二、法律程序中同质化的当事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司法工作中,以人民为中心是一项基本要求,传统上的 人民 被理解为人民群众,但是在改革开放后40余年的法治建设中,司法之中的人民逐渐被当事人概念所替代㊂从群众到当事人的转变赋予了抵制司法群众路线以正当性:既然人民已经从落后的群众变成精明㊁理性的当事人,司法专业化就自然是最好的选择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学术界进一步提出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从 人民 到 公民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已经打破过去的政治思维惯性,实际上是一场 去身份化 的法律转型㊂ 八二宪法 激活了公民的概念㊁明确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㊂公法理论上 公民 概念的兴盛,为诉讼法上 当事人 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种变化在实体法中亦有体现,对司法之中人民的全新理解,是经由实体法与程序法共同塑造而逐渐清晰起来的㊂㊃531㊃我国司法理论中 人民 的多重意涵研究①②③④⑤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页㊂此处借用苏力教授的一个提法㊂参见苏力:‘面对中国的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3期㊂参见苏力:‘司法制度的合成理论“,‘清华法学“2007年第1期㊂参见顾培东:‘人民法院改革取向的审视与思考“,‘法学研究“2020年第1期㊂参见程金华㊁吴晓刚:‘社会阶层与民事纠纷的解决 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化与法治发展“,‘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㊂(一) 当事人 概念的法律塑造当事人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㊂无论是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经济活动中的外资企业,还是更为常见的公民个人,在诉讼中都是当事人㊂对实体法律中自然人的关注使得公民个人获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进而夯实了程序法中当事人的理论基础,这一趋势可以从合同法的立法过程中看出来㊂改革开放之后,为了给经济活动提供法律保障,根据主体的不同制定了3部平行的合同法:198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㊁198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和198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㊂3部法律都没有将自然人放在重要位置,农民彼此间关系也主要借助传统规范来维持,他们处在熟人关系网络,而非合同法打造的私法关系中㊂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在20世纪90年代的 下海潮 到来之前,辞去体制内工作去经商还不普遍,也很少有动力和能力直接参与经济活动㊂进入20世纪90年代,自然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㊂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巩固,经济活动也不能因为主体的身份不同而施予区别对待,制定统一合同法势在必行㊂①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2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㊁法人㊁其他组织之间设立㊁变更㊁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㊂ 其中,自然人已经成功取代法人㊁其他组织,成为第一位的主体㊂与此同时,当事人 借助程序法的塑造成为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㊂1982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试行)“]第2条立法宗旨条款中并未提到当事人的概念,立法者所设想的诉讼参与人还是实体法中的具体形象 国家㊁集体和个人 ,并未抽象出统一的当事人概念,而且将公民个人排在诉讼主体的末位㊂199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2条直接引入 当事人 概念,这条规定一直持续到今天㊂当然,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中并非没有当事人概念,只不过并未像今天那样成为基石性概念; 当事人 一词在司法话语中的流行可能更晚,直到1997年前后, 当事人 一词才频繁地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中㊂随着当事人理念的兴起,司法工作的重心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为群众服务转向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司法中的 两便原则 得以重构㊂传统 两便原则 应对的是民事立法不足㊁司法远离人民群众的状况,为此需要在司法中贯彻便利群众的原则;而现在当事人是积极主体,可以独立提出自己的诉讼主张㊁完成诉讼过程,司法所要做的只是提供一个平台㊂法官承担的仅仅是服务工作,不需要像过去那样为民做主地代劳后者恰恰被认为忽视了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㊂如果说以前司法工作中群众路线关注的是如何能够节省农民的诉讼支出,很好地 进行 诉讼,新千年后的司法制度所关注的就是如何让当事人很好地利用司法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权利㊂在前一种语境下,农民被动地进行诉讼,像完成任务一般地经过起诉㊁立案㊁审判㊁执行等系列司法活动;在后一种语境下,当事人 享受 着诉讼的过程,他们 利用 这一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㊂(二)当事人主义的隐秘逻辑现代法治所期待的是同质化的公民,农民或市民的身份区别并不重要㊂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合同法“规定的 自然人 ,都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 当事人 ,法官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的诉讼请求,以此减轻法官区别化对待的工作压力㊂理想的当事人具备诉讼能力,责任自负,在 案多人少 的压力之下,司法决策层更有动力将举证责任转嫁给当事人,这从2001年‘最高人㊃631㊃法 商 研 究2021年第3期(总第203期)①参见梁慧星:‘统一合同法:成功与不足“,‘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㊂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便可初见端倪㊂‘若干规定“不仅缩小了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的范围,而且对当事人举证施加了较为严格的举证期限并规定了证据失权规则㊂民事诉讼理论将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变视为一种历史趋势,责任自负是现代当事人的核心特征,其基本假设是当事人具有诉讼能力,对群众进行诉讼的过分照顾反而是没有突出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的错误思想㊂民事诉讼中的三大原则 处分原则㊁辩论原则㊁法院调解原则 都折射出自我责任的法理,法官不应该替当事人决定, 当事人拥有判断自己利益的信息优势,应自主作出选择 ㊂①当事人不再被动接受法院和法官所提供的法律服务,而是诉讼过程中能动的主体,是平等的诉讼参与人㊂当司法褪去职权主义色彩之后,举证责任改革使得当事人承担起更为沉重的诉讼责任㊂法官致力于双方当事人积极举证基础上的中立裁判, 诉讼双方当事人都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相互对立地举证㊁质证和进行辩论,有利于法官居间问案,兼听则明,公正裁判 ㊂②司法改革中的许多措施也推动了理想当事人的成熟,‘若干规定“施行后,出现了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收集证据)的诉讼当事人㊂新的法律逼着当事人在法律话语中成为只顾法律的 坏人 ㊂③这样,进入司法之中的 当事人 就必须具备风险意识:你可以千方百计地收集证据,但是你不能错过举证期限;法院为人民服务,但是不会保护不及时行使权利的当事人㊂司法的 为人民服务 与 为当事人服务 存在实质区别,更不能也不应该迁就和保护当事人诉讼不当的行为,不能因保护个别不正确及时行使诉讼权利的当事人而牺牲法律的尊严,影响法院为人民服务的整体效应㊂④法院对诉讼当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举证能力,并且会 及时㊁充分㊁全面 提供证据㊂然而,当事人主义的理想当事人更多停留在设想中,‘若干规定“并不能解除法官判案的实质负担㊂虽然有些法官对‘若干规定“持 兴奋和欢迎态度 ㊁理论界对此 比较肯定 ,但审判一线经验反馈来的是, 在现今当事人法律素养不高的情况下,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过于理想化 ㊂⑤在社会转型带来的司法压力下,和谐社会框架下的法官不得不转变立场,执行‘若干规定“的态度从刚性转为柔性㊂在具体司法过程中,法官释明权的行使和法官调查取证的案件数量增多,也更为容忍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和变更诉讼的请求;⑥尤其是对于对案件有重要影响的证据,即便过了举证期限,只要在做出裁判之前提出都予以认定㊂因此,当事人概念在话语与实践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背离,有学者认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主义因 市场向右,社会趋左 而面临内在张力:市场经济鼓励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但是政治和社会管理则倾向于职权主义,为了弥合两种模式的分歧,未来的民事诉讼制度发展方向应该是 以职㊃731㊃我国司法理论中 人民 的多重意涵研究①②③④⑤⑥李浩:‘民事诉讼法当事人的自我责任“,‘法学研究“2010年第3期㊂‘落实司法为民最基本最直接的要求 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研讨会 摘要(上)“,‘人民法院报“2004年6月21日㊂法律的 坏人论 出自美国法学家霍姆斯㊂S e eO l i v e rW e n d e l lH o l m e s .J r .,T h eP a t ho f t h eL a w ,10H a r -v a r dL a w R e v i e w ,457(1897).高洪宾㊁何海彬:‘论民事诉讼举证时效制度之确立“,‘人民司法“2000年第11期㊂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施行情况的调研报告“,‘人民司法“2007年第15期㊂参见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人民司法“2006年第10期㊂权主义模式为主,兼采当事人主义模式 的 第三条道路 ㊂①理想当事人在不同地区出现的速度也不同㊂在将群众改造为当事人的过程中,在农村培育法治精神比城市更为困难,法治情感的培育㊁当事人的角色期待不是法律一规定就能立即塑造成功的,而是需要借助各种手段去培养法治的素养和信仰,在此过程中关键是不能毫无原则地向人民群众的非法要求妥协, 人民的利益需要有序的法律秩序来保障,需要法官通过高超的审判水平,找到既合法又会产生最佳社会效果的契入点来科学处理案件 ㊂②按照通常的理解,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法院借助高超的审判水平,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㊂也就是说,群众的落后意识需要向先进的法律理念靠拢,村民们朴素的权利意识必须要符合法律条文的规定,唯此才有可能得到法律的支持㊂司法给人民群众提供的司法产品不以受众是否理解为改变,因此 秋菊的困惑 不重要,甚至官司的输赢本身也不重要, 秋菊的官司输也好,赢也好,都还在其次㊂重要的是,影片向我们展示了改革时代觉醒之后的农民形象㊂③在全新的学术话语中,为权利而斗争的 秋菊们 就是我们期待的样子㊂在乐观的法治主义浪潮背后,法院和法官眼中的人民群众的形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㊂20世纪90年代初期,无论是人民法庭的工作对象,还是告诉立案程序中减轻人民诉讼负担的对象都是农民,1993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紧急通知“后,法院系统也很快有了配套的政策,希望在诉讼活动中减轻群众的负担㊂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重组,进入诉讼的主体也不再以农民为主体,法官眼中的人民不再是农民,而是合同法中的自然人或法律拟制的法人,他们都是当事人㊂觉醒的群众应该有能力自己 为权利而斗争 ,权利话语的兴起使得维权成为司法重要使命㊂在人民群众利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他们已经接受了现代法律的规训 做一名合格的当事人,这便是现代法治的隐秘治理逻辑所在㊂⑤三、社会学意义上分化的群众当事人主义需要建立在严格的条件之上,如国民的收入水平㊁公众的文化素质与法律知识㊁法官和律师队伍的水平,等等㊂当下这些条件还不完全具备,我国依旧存在大量的不太理解法律㊁徘徊在法律之门外的当事人㊂当弱势群体无法在诉讼中找到令自己信服的解决方案时,他们必定会诉诸其他方式,这突出表现为民事一审案件受案量的下降和信访数量的上升㊂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专门提到涉诉信访高涨的问题,涉诉信访主要与底层群众有关,程序主义无法化解的就是这些 不懂法 的人的诉求,有研究发现, 申诉上访人员绝对多数都是社会底层的群众,许多人还是文盲或半文盲 ⑥从精英主义视角出发理解我国的法民关系,忽略了我国司法中大多数的 人民 是普通人,如果普通民众持续地无法参与到诉讼过程中,那么最终会㊃831㊃法 商 研 究2021年第3期(总第203期)①②③④⑤⑥参见王福华:‘民事诉讼的社会化“,‘中国法学“2018年第1期㊂冯少勇:‘司法为民:新世纪法院工作的第一要务“,‘人民法院报“2003年11月15日㊂李彦生:‘喜看秋菊民告官“,‘人民司法“1993年第2期㊂参见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法院:‘在告诉立案中减轻农民诉讼负担“,‘人民司法“1994年第2期㊂参见强世功:‘惩罚与法治:当代法治的兴起(1976-1981)“,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210页㊂马一平:‘对涉诉上访的调查与思考“,‘人民司法“2006年第8期㊂导致司法公信力的流失㊂①对于底层群众而言,当无法在精巧的诉讼程序中获得实质正义时,他们就会通过信访等方式向法院之外的政治机构寻求帮助,即便司法程序已经终结㊂重建司法公信力的核心,恰恰也就在于重新发现司法之中真实的人民,倾听其呼声,尊重其诉求,唯此才能再次将他们带回到司法程序的网络之中㊂这项工作的第一步便是要认识到:司法之中的人民是高度分化的㊂(一)当事人的真实社会构成法治话语塑造的理想当事人在现实中并不是唯一的,真实的诉讼参与人是具体的人,不同诉讼参与人在司法中的诉求也迥异㊂并非所有进入到诉讼中的人都是理想的当事人他可能不懂法律㊁可能没有能力查找所有的证据㊂理想当事人要求当事人尊重司法裁判的权威,但是在现实中,当事人并不一定会接受公正审判后对其不利的判决,这种角力会反映到具体问题上来,如送达制度㊂民事诉讼中的送达制度预设了当事人对诉讼过程的理解㊁认可与配合,理想当事人在收到法院的送达时会主动配合㊁推动诉讼过程的进展,然而现实中的当事人并不全都接受这套程序主义的预设㊂有研究发现,当事人一再抛开责任自负的当事人形象及其应该承受的负担,借助群众路线等政治话语,以上访等方式来对抗法官的专业裁判,最终使得党政机关采取涉诉信访等政治的方式予以 兜底 式解决㊂②进入21世纪以来,司法公信力并未随着专业化㊁职业化的加强而提升,这提醒我们,中国司法所面对的人民不是西方那样的法律人职业共同体,而是普通大众㊂当事人社会身份的差异,必然会影响他们对待诉讼的态度㊂在当下公布的司法统计数据中,当事人的社会构成情况并没有得到显示㊂尽管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社会身份等信息在立案时被采集,但是并未被纳入表层数据中,因此几乎不能直接从现有的统计数据或查询系统中检索到,只有使用技术手段对底层数据进行挖掘才可能获得㊂在裁判文书网公开的裁判文书中,当事人的社会情况(如职业信息)一般也会被隐去,要获得当事人的社会构成情况,只有通过对卷宗进行分析统计才有可能获得㊂③例如,有研究者对某基层法院的360件离婚案件的卷宗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原告的职业分布情况如下:农民127件(35.3%)㊁工人81件(22.5%)㊁无业86件(23.9%)㊁公司职员18件(5%)㊁教师8件(2.2%)㊁公务员8件(2.2%)㊁其他从业人员32件(8.9%)㊂④不同职业的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表现存在重要差别,直接影响其收集证据等方面的诉讼能力,尤其是当事人经济能力与社会身份上的差异,会显著影响他们在聘请专家辅助人出庭方面的选择㊂⑤诉讼参与人的真实社会构成的影响在行政诉讼中体现得更为明显㊂在已公布的司法统计中行政诉讼的信息比较翔实,恰好能够为本文提供一定的印证㊂以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网站公布的司法数据中比较容易获得的 2008年全国法院审理民事/刑事/行政一审案件情况统计为例,民㊃931㊃我国司法理论中 人民 的多重意涵研究①②③④⑤参见凌斌:‘ 法民关系 影响下的法律思维及其完善“,‘法商研究“2015年第5期㊂参见陈杭平:‘ 职权主义 与 当事人主义 再考察:以 送达难 为中心“,‘中国法学“2014年第4期㊂这一信息主要来自与B 市H 法院Z 法官㊁F 法院J 法官和S 省X 市中级人民法院F 法官的访谈㊂参见李洪祥:‘离婚妇女婚姻家庭权益司法保障实证研究 以吉林省中等发达地区某基层法院2010-2012年抽样调查的离婚案件为对象“,‘当代法学“2014年第5期㊂参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㊁厦门大学法学院联合课题组:‘新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执行与完善厦门市两级法院执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情况的调研报告“,‘法律适用“2003年第4期;左卫民:‘刑事辩护率:差异化及其经济因素分析 以四川省2015-2016年一审判决书为样本“,‘法学研究“2019年第3期㊂事案件仅仅粗分为 婚姻家庭㊁继承案件 合同案件 权属㊁侵权案件 3类,刑事统计数据主要是根据刑法分则章节进行分类㊂这种分类方式也影响了学术研究中的研究框架㊂例如,有实证研究在比较不同民事诉讼的调解率时,正是以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3类划分为基础,并发现婚姻家庭类案件的调解结案率远高于合同类案件,而合同类案件又高于权属侵权类案件㊂①相较之下,行政诉讼的统计数据最为详细,不仅根据领域划分为公安㊁资源㊁城建㊁工商㊁技术监督㊁环保㊁交通㊁劳动和社会保障㊁乡政府㊁其他共10类,而且对案件的审理结果还细分为维持㊁撤销㊁履行法定职责㊁确认违法无效㊁赔偿㊁驳回起诉㊁撤诉㊁行政赔偿调解共8种㊂②行政诉讼 民告官 的特殊设计使得学界特别关注行政诉讼的当事人㊁胜诉率等问题,不少学者研究过行政诉讼的原告构成问题,企业和公民参与行政诉讼的行为模式和追求有着很大区别,并不能简单地以 当事人 行政相对人 等抽象概念等而视之㊂一般而言,企业财力雄厚㊁诉讼能力强,而公民诉讼能力弱很多,因此我们在分析行政诉讼的案件数量㊁胜诉率,或者为行政诉讼提供改革建议时,需要具体分析行政相对人的真实构成,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的分类与分化,为本文所关注的当事人的社会分化提供了非常好的例证㊂③(二)分化群众的不同诉讼期待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对原先的社会基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社会中原本统一的人民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分化成为21世纪以来社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也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命题㊂各个阶层之间㊁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错综复杂,彼此的社会诉求和法律主张时常处于冲突之中,尤其是在难办案件中围绕热点㊁难点的争锋其实是社会冲突与矛盾在司法中的映射㊂④总的来说,中国逐渐形成两个差异明显的社会阶层:一方是通常理解的中国老百姓,主要的生活来源是体力劳动所得,日常生活中的纠纷主要是婚姻家庭纠纷㊁土地纠纷;另一方是以政府雇员㊁专业技术人员㊁中高级知识分子㊁企业家为代表的中国人民,他们有知识,从事脑力劳动,常见纠纷集中在财务㊁知识产权㊁贸易纠纷和与政府的矛盾,这两重意象构成中国法院的 双城记㊂⑤一般而言,马锡五审判式的司法群众路线更加适用于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而城市地区的司法更需要正规化㊁专业化和技术化, 现代法律在很大程度上主要适用于城市社会㊁工商社会㊁陌生人社会 ,⑥农民的诉求和习惯并不能够被同样地代表,当某些人民群众还无法收集证据㊁制定预案㊁参加诉讼的时候,正规化㊁规范化和复杂化的诉讼程序所打造的司法门槛,必会将这部分当事人拒于法律之门外㊂在法学的通常理解中,正当法律程序乃是为了消除具体当事人与抽象规则之间的差异和距㊃041㊃法 商 研 究2021年第3期(总第203期)①②③④⑤⑥参见张嘉军:‘民事诉讼调解结案率实证研究“,‘法学研究“2012年第1期㊂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网站的 权威发布 中的 司法数据 栏目,h t t p ://w w w.c o u r t .g o v .c n /f a b u -g e n g d u o -21.h t m l ,2020-04-21㊂参见邵六益:‘政法与法政:司法话语的变迁(1998-2008)“,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16年,第104~147页㊂参见顾培东:‘公众判意的法理解析 对许霆案的延伸思考“,‘中国法学“2008年第4期㊂S e eX i nH e ,A T a l e o fT w oC h i n e s eC o u r t s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m e n t a n dC o n t r a c tE n f o r c e m e n t ,39J o u r n a l o fL a wa n dS o c i e t y ,384-409(2012).苏力:‘为什么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 <送法下乡>导论“,‘法商研究“2000年第3期㊂。
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目的
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目的:就很多方面来说,20世纪并不是人类最好成绩的年代。
除了自由风尚以外,在20世纪,人类还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核武器大浩劫的威胁和越站等。
最近,冷战冰释和东欧国家的开放,是人类的一大解脱,不过,人类对其居住环境的破坏,却日益让人忧心。
这些显然都不是好事。
很多睿智的观察家都著文讨论,认为本世纪的人们缺乏安全感并感到抑郁。
同样,这个时代也让产生于校园的数不尽的个人和社会运动致力于改革人类事务,也许你就是其中一分子。
看世界万事流殇,如果你们想要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对子孙后代的生活有所贡献,其实有很多选择。
环境问题包罗万象,偏见和歧视仍在我们周围。
简而言之,想要证明自己生命的意义,活的不同凡响,可有无限的方法。
在众多可以让生命充满意义的选择中,为什么要把时间耗费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我想首先强调这个问题,因为我要让你们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社会学理论、抽样、访谈、实验、计算机方法等等,而这些东西看起来和解决社会的迫切问题距离遥远。
事实正好相反,社会科学不仅和上述重大问题有关,而且可以为这些问题寻求解答。
我们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是由我们所拥有的科技引起的。
核武器的威胁就是一例。
我们向科技和科技专家寻找这些问题的解答也不是没有道理。
很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每种科技解决方案都制造了新的难题。
譬如本世纪初,很多人担心街道上的马粪会带来危险。
这个问题在汽车发明后就解决了。
现在没有人担心街道上的马粪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担心空气中新的、更致命的污染。
同样的,在过去的岁月里,为了避免核武器的攻击,我们发明了威力更大的炸弹和导弹,这样敌人就不敢攻击了。
但是,这种做法似乎也没有效果。
因为它激发我们潜在的敌人也制造更强、威力更大的武器。
虽然美国和俄罗斯现在已经减少了核武器竞赛,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也许会同其他国家形成类似的竞赛。
在核武器的疯狂竞赛中,科技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探究文学文本意蕴的三条路径
探究文学文本意蕴的三条路径1. 引言1.1 定义文本意蕴文学文本的意蕴是指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是作者通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和观点。
文本的意蕴并非表面的文字表达,而是隐藏在文字背后需要读者深入挖掘和理解的内在意义。
通过解读文本的意蕴,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涵和情感。
文学文本的意蕴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是作品的灵魂和精髓。
通过深入挖掘和解读文本中的意蕴,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领略其中的美学意义,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
对文学文本意蕴的探究不仅有助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也有助于读者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的丰富。
1.2 重要性文学文本意蕴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和核心,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思想和情感的载体。
通过探究文本意蕴,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用心和意图,进而更好地欣赏和解读文学作品。
文本意蕴是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读者从作品中获得更深的体验和启示。
对文本意蕴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学理论体系,促进文学研究的发展。
文本意蕴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以引发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思考和探索,激发读者的思维和想象力。
通过对文本中象征意义、深层含义以及词语句子的解读,我们可以打开作品的多重含义,找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更加丰富的信息。
在文学背景下,文本意蕴更是承载着当时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多重因素,对于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者角度下的文本解读也是文本意蕴研究中重要的一环,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作品,并使作品对我们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文本意蕴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深入研究文学文本意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价值文学文本意蕴是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是作品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对文学文本意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探究文本意蕴,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解读作品,并提升审美水平。
满族“大拉翅”结构工艺及文化意涵研究
2019年3期(总第136期)(Gereral 136)No 3,2019No.满族研究MANCHU MINORITY RESEARCH 满族“大拉翅”结构工艺及文化意涵研究*李华文1刘瑞璞2(1.2.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摘要:“大拉翅”是晚清满族上层女子最具特色的发饰之一,成为晚清中华服饰标志性符号。
其演变从功用到世俗,从世俗到礼教,体现了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本文通过分析“大拉翅”内部和外部的形制及工艺特征,对其结构的形态、数据进行真实记录,阐释从两把头缠发到大拉翅“折布成器”的技艺及其饰配的文化意涵,呈现晚清“大拉翅”的工艺技术文献,对我国古代服饰技术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实证方法和案例。
关键词:满族;大拉翅;工艺复原;文化意涵中图分类号:K892.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65X (2019)03-0087-04清代的服饰制度是基于满人的习俗融入汉、蒙等民族服饰的特点。
大拉翅正是这种文化交流融合的物质文化标志。
在满蒙同源文化中,“鹰”是萨满教的象征符号,满语称“达拉加浑”“达拉代敏”即“首鹰”“首雕”之意①。
“大拉翅”蒙古语释为雄鹰的翅膀,满族称之为旗头,因在北京流行,又称“大京样”“大翻车”等②。
在清代古典服饰研究中,有关满族服饰的图像史料和实物都比较丰富,但对满族女子的发式研究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大拉翅并不多见。
尤其是,“大拉翅”作为满族上层妇女便服头饰是不会列入定制典章的清官方文献,因此实物研究成为关键。
本文以满汉贵族服饰收藏家王金华先生提供的“大拉翅”标本为研究模本,同时结合史料,展示以大拉翅为代表的满汉文化及满族民俗在清代女子发式中的承袭。
一、大拉翅形制特征“大拉翅”是满族妇女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成人礼”标志。
幼年时期,因习骑射传统,发式与男孩相同,剃去四周,只留颅后发,编结为辫盘与脑后,称髡发,类似汉“长寿辫”(亦不分男女童);女孩待嫁时方才蓄发,挽小抓鬓于额前或梳一条辫子垂于脑后。
身心学Somatics的意涵与发展之探究
身心学Somatics的意涵与发展之探究一、引言身心学Somatics是一门研究身体与心智相互关系的领域,其核心观点认为身体和心理过程是相互交织且相互影响的。
本文将探究身心学的意涵与发展,并分析其在健康、教育和治疗领域的应用。
二、身心学的意涵1. 身体与心智的整合身心学强调身体和心智是一体的,二者无法分割。
它主张通过意识和感受来深化对自我和外界的理解,通过身体感受和运动来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
2. 呼吸和放松身心学倡导正确认识和运用呼吸的力量,通过调整呼吸方式实现身心的平衡与舒缓。
放松技巧也是身心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个体解除压力、焦虑和身体紧张状态。
3. 身体觉知与情感表达身心学通过培养身体觉知能力来提升个体对身体和情感的认知。
通过动作、姿势、表情等身体语言来表达和释放情感,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4. 自我探索与发展身心学鼓励个体从内在感受出发,探索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深层次需求。
它旨在帮助个体发展自我意识、提升生活品质以及在个人成长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身心学的发展1. 历史渊源身心学的发展与西方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演进密切相关。
早期的身心学源自于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心身观念以及身体心理疗法先驱们的实践和研究。
2. 理论框架身心学在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如亚历山大技术(Alexander Technique)、劳什维尔基疗法(Rolfing)、生物反馈(Biofeedback)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旨在通过身体感知和调整,促进身心的整合和平衡。
3. 应用领域身心学在个人健康、教育和治疗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健康方面,它被用于缓解慢性疼痛、改善姿势和运动技能,促进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教育中,身心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力和学习能力。
在治疗领域,它被用于康复训练、心理辅导和压力管理等方面。
4. 发展趋势随着身心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支持身心学的效果。
陆游茶诗的深层文化意涵研究
2018年第04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罗妮(1980-),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
陆游茶诗的深层文化意涵研究罗妮(西安培华学院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200)摘要:自古以来,中国就跟茶有着很深的渊源,茶在中国有着很特殊和很重要的地位。
中国有很多跟茶有关的诗词和传说,尤其是关于茶的诗词更是数之不尽,提到茶诗,就不能不提到陆游,陆游是中国茶诗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座丰碑。
陆游爱茶,爱诗,一生都在研究茶文化和诗词,他的茶诗数量在中国历代诗人中是最多的。
陆游的茶诗不像一般的诗词那样流于表面,没有深层文化内涵,他的诗寄托着诗人的感情和文化关怀,有很强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还有着深深的哲学思考,这些优势使得陆游的茶诗具有和其他茶诗不一样的审美观感和阅读体验。
关键词:陆游;茶诗;文化意涵;研究中国的茶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世界上较早种植茶叶,并将茶叶进行利用的国家之一。
茶最开始也不是直接就能被人饮用的,就像吃螃蟹的第一人,总是需要一定的勇气。
茶从被人们发现并进行种植和饮用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的。
茶诗是茶文化和诗词创作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有茶文化的宣传也有诗词创作的技巧,两者完美融合,有着巧妙的艺术韵味。
陆游曾经担任过茶官,因此对茶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对茶的了解和认识远远超过了一般人,既有着对民间茶文化的了解,也有宫廷茶文化的权威性[1]。
陆游的茶诗,字字珠玑,既表现了茶艺的精巧和令人惊叹的技艺,还将茶文化的内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茶道诠释得淋漓尽致。
1陆游茶诗的茶具说到茶,就不能不提到茶具,茶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物品。
只要你喝茶,就离不开茶具,尤其是好的茶,更加需要好的茶具来进行衬托,才能体现茶的美味,有好的茶具,才能谓之品茶。
“品”之一字,离不开好茶,妙人,更离不开一副好的茶具。
茶具对泡出来的茶叶观感有着极大的影响,即使是味道,茶具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的涵義
「針對問題,有系統的蒐集資料、
尋求答案的過程」
研究的特徵
系統性、客觀性﹙實徵性、驗證
性、複製性﹚
研究的類型
依學術領域分:
心理學、社會學、公共衛生學、
教育學(視覺藝術教育)、
哲學(美學研究)
史學(藝術史研究)
(藝術「創作理念」類似教育研究中的文獻探討,美學研究,或藝術史研究)
依研究方法分:
歷史研究、敘述研究、實驗研究
依研究過程分:
調查研究、觀察研究、行動研究
依研究導向分:
基本研究(理論)、應用研究(教學實務)
依研究資料型式分:
量化、質性(俗民誌,人種誌)
研究的功用
解釋預測控制
心理學對研究的影響
蒐集實徵資料之研究
—期中報告論文評鑑的種類
社會科學研究的特性(vs自然科學研究)複製性低不易觀察
因素複雜間接測量
普遍性低誤差較大
「研究」普遍化的原因
一、電腦普及
二、分工、依賴
三、競爭、預測未來
四、資訊、民意受重視
五、規畫管理的依据
對「研究」的迷思
一、遠水救不了近火
二、技術難求
三、費用高、代價大
四、研究結論和常識或新聞相似
五、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