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的母亲》教案(12套)(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案12doc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恩之情。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母爱的存在,学会珍惜和回报母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恩之情。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母爱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母爱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母亲》,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回答课文中的思考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课文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实践环节(1)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母爱的存在,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我的母亲》,总结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恩之情。

2.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表达能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培养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的母亲》的朗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2.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学会如何写作人物传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歌曲等资源,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我的母亲》,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生字词,并尝试翻译课文。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总结作者写作特色。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和运用。

(2)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选取课后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我的母亲》。

(2)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拓展作业:(1)写一篇关于父母的感恩日记。

(2)收集有关孝道的成语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概括。

(3)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孝敬父母之心。

(2)学会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懂得感恩。

(3)激发学生对家庭、对亲情的思考,提高他们对家庭责任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概括。

(3)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课堂讲解:(1)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运用。

(3)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重点知识点。

5.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布置相关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提升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长辈的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家庭亲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敬爱之情。

(2)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2)通过课文学习,学会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思考,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父母、长辈的感情。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感受家庭亲情。

(2)教师引导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ir parents and长辈,培养感恩之心。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人的作文,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家人的特点和感情。

2. 预习下节课文,掌握生字词,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否有所改变。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的母亲》的文章内容。

(2)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3)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通过举例、描述等方法,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母亲的尊敬、感激和关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2)表达感激和敬爱之情的语言运用。

(3)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

2. 教学难点:(1)文章深层次情感的理解。

(2)如何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激和敬爱。

(3)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和回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4.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2)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我的母亲》。

2. 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3. 搜集有关母亲的诗歌或文章,进行阅读和欣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

2. 练习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作文与创作:评价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1)学习并理解《我的母亲》中的重要段落,分析母亲的形象。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分析生字词、段落结构和写作手法。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描写,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情感。
2.设计意图:通过讲授新知,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2.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表达,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创设互动、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关注家庭、亲情等主题,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熏陶和价值观的塑造。
4.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借鉴课文写作方法,以自己的母亲为题材,创作一篇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和感激对自己付出的人,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表达情感的能力。
2.阅读理解:选取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进行深度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文章的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并完成以下任务:
a.概括文章大意,提炼出中心思想。
b.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c.选取一段印象最深刻的描写,谈谈自己的感悟。
2.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欣赏和珍惜身边的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母亲》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与情节。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课文中描绘的母亲形象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体验。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将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

3. 运用情感教育法,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2 教学步骤1. 引入课文《我的母亲》,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思考和情感。

2.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伟大和珍贵。

5.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评估学生对课文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4.2 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3. 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1. 课文《我的母亲》的文本。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我的母亲》。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3)学会使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家庭的幸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的母亲》的朗读与背诵。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有个别生僻词语的理解。

(2)课文句型的运用和拓展。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母爱相关的诗歌、故事,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为学习课文《我的母亲》做好情感铺垫。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我的母亲》,理解课文大意,划出生僻词语和不懂的句子,准备与同学交流。

3. 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包括生僻词语的解释、重点句型的讲解等。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培养孝敬父母的意识。

5. 口语表达训练:(5分钟)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写作训练:(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我的母亲》。

2. 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语,写一篇关于父亲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我的母亲》的内容,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描绘,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长辈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3.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我的母亲》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如何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母爱的主题。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爱。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母亲》的相关资料。

2. PPT课件。

3. 讨论话题及问题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课文《我的母亲》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简要介绍作者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

3. 分析课文: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描绘。

重点分析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这一主题。

4. 讨论与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讨论话题及问题清单展开讨论。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后作业: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分享等环节,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作文的质量,包括内容真实性、情感表达、文字组织等方面。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文,鼓励他们提出建设性意见,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

1.2 教学内容课文《我的母亲》的主题和背景。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母亲的性格和感情。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来写作。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增强互动性。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

2. 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3.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4. 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总结课文主题,进行情感教育。

4.2 教学活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做好笔记。

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代表进行课文解析分享,引导全班讨论。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分享和课后作业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调整教学方法。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母亲的文章,进行比较和分析。

推荐学生观看关于母爱的电影或纪录片,加深对母爱的理解。

6.2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母亲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母亲或者虚构一个母亲形象,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母亲的性格和感情。

第七章:教学案例分析7.1 教学案例选择一个具体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分析。

分析作者通过这个细节描写表达了母亲的什么性格特点和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观念。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母亲》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探讨课文中所传递的家庭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3. 家庭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

2.2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技巧的掌握。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庭价值观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2 教学手段1.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2. 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分析: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家庭价值观的理解。

5.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4.2 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阅读理解:10分钟3. 内容分析:15分钟4. 小组讨论:10分钟5. 总结与反思: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评估。

3. 学生对家庭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的反馈。

5.2 教学反馈1.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和学习。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材中的一篇阅读文章,内容主要讲述了关于我和我的母亲之间的故事。

本文语言简洁,通俗易懂,重点在于刻画母亲和我之间的感情。

本文适合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母爱的伟大,并能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感受到母爱的深刻内涵和人性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关于母亲的词汇,并能够借助词汇运用,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母爱的温暖和伟大,并能够深刻感受到母爱的内涵和人性的伟大。

3.通过讨论和交流,能够发现文章所呈现的母爱的伟大并可自我思考如何报答母爱。

4.能够通过整合所学知识,自主形成自己的观点,写出一篇有关母爱的作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和掌握与文章相关的词汇。

2.理解文章述说的故事,通过深刻体会母爱的内涵。

3.能够通过思考和交流,发现母爱的伟大,并自我思考如何回报母爱。

四、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词汇学习、讨论、阅读和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感悟母爱的内在涵义。

五、教学过程设计Step1: Warm-up通过图片展示相关母爱的图片,鼓励学生用英文进行描述。

比如:图片展示一位母亲与她的孩子走在树林小路上,要求学生描述母亲和孩子的表情、所穿服饰等,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畅谈关于母爱的一些话题。

Step2: Lead-in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难以忘怀的经历,并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Step3: Vocabulary让学生学习本文所涉及到的生词和词组,如:surprised,whisper,decision,realize等。

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学习到生词的运用和重点掌握。

Step4: Reading在学习完生词后,让学生阅读本文。

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进行语音模仿。

同时,教师可结合读后问题让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我的母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教学目标1、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2、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一、导语设计现在“中国妈妈”这个词在美国高中成了贬义词。

华裔家庭的高中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是:“中国妈妈”特别爱攀比,永远是以别人为标杆,然后让子女去达成自己心中的目标;而白人家庭的高中生认为“中国母亲”像一只老母鸡,一直用翅膀保护着孩子,在家里什么事都要她说了算。

时至今日,伟大的中国母亲难道就变成了这幅模样,听起来就是一个虚荣心很强、又十分专制的女人。

那么,“中国妈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堂课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去认识一位典型的中国妈妈,来寻找你心目中的答案吧!现在,我要隆重请出这位“中国妈妈”,她就是冯顺弟。

冯顺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家的女儿,与许多旧时代的女子一样,从没有机会接受正式的学堂教育。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妈妈,却能够培养出一个一生拥有30多个荣誉博士学位的儿子,那个人就是胡适。

那么先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中国伟大的学者胡适。

【胡适简介】(观看胡适简介的视频)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胡适的确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那么,那个毫不起眼的中国妈妈冯顺弟是如何教育出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一起走进课文吧!二、教学内容1、昨天我要求大家阅读课文,并找出胡适对她母亲的评价。

(提示:使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明确】恩师、慈母、严父、严师2、在这些评语中,胡适称母亲“母”、“父”、“师”。

“母”这个称呼无须解释,但为什么又称母亲是“父”,是“师”呢?【明确】称母亲是“父”,是因为“我”很小的时候(三岁零八个月)就没了老子,母亲就得即当妈,又当爸。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 新人教版

2 我的母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1、学习细节描写的手法,理解文章主旨。

2、体味母亲的宽容、善良、温顺、刚气的品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2、培养理解母亲、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2、学习细节描写的手法,理解文章主旨。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教学难点1、体味母亲的宽容、善良、温顺、刚气的品格。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小黑板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1、自读课文,自学字词,把握文章。

2、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查询、搜集歌颂母亲的诗歌、名言、故事、歌曲等。

4、想一想自己是否像胡适那样理解自己的母亲。

教师:1、搜集整理好古今中外有关母爱的故事,如《血色母爱》等。

2、帮助学生完成课前准备的各项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划分课文段落过程与方法:1、学习细节描写的手法,理解文章主旨。

2、体味母亲的宽容、善良、温顺、刚气的品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2、培养理解母亲、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2、学习细节描写的手法,理解文章主旨。

3、体味母亲的宽容、善良、温顺、刚气的品格。

教学难点: 1、品味课文耐人寻味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同学们,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纪念他的母亲的时候曾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

其中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玩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老舍先生高尚的品格中渗透着母亲给予的深刻影响。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的母亲》的文章内容。

(2)能够分析并概括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通过朗读、复述、写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亲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背诵《我的母亲》的文章内容。

(2)分析并概括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3)运用文章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深奥的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2)运用文章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2)提问学生对母亲的印象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我的母亲》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我的母亲》一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课文,理解文章中深奥的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讨论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和分享。

四、课堂练习1. 朗读练习:(1)让学生朗读《我的母亲》一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让学生互相评价和指正,提高朗读水平。

2. 复述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让学生互相评价和指正,提高复述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写作练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母亲,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2)要求作文内容具体、真实、感人,注意语言的表达和结构的安排。

2. 背诵任务:(1)让学生背诵《我的母亲》一文。

(2)要求背诵准确、流畅,不添字、不漏字。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厚的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孝敬父母,热爱家庭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受作者真挚的情感。

2. 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提高课堂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母亲的关爱,引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引入本课《我的母亲》。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写作手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 课堂练习(1)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用细节描写表现自己尊敬的人。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练笔,大家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教学步骤1. 初步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对母亲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具体描述母亲的事件,讨论母亲的品质和特点。

3.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母亲的故事,互相交流对母亲的感情。

4. 写作技巧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母亲的品质和情感的。

《我的母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母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母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我的母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我的母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能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母亲2. 了解一些有关母亲节的文化常识3.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使用一些有关介绍自己母亲的词汇和句型2.掌握培养自己孝顺的情感三、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母亲也有不足的地方,同时也要尊重母亲的个性和权利2. 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四、教学过程:Step 1: Pre-reading1. 通过让学生看一张母亲节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文化背景。

2. 引导学生再谈一下期望自己如何度过母亲节。

Step 2: While-reading1. 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我的母亲》一文,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和内容思路。

2. 教师分段分步帮助学生分析文中的重难点句型,如:(1) My mother is a great one to talk to when I have problems.(2) She can be st rict with me, but it’s always for my own good.(3)Besides, she’s very patient and understanding when it comes to my mistakes.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母亲的特殊点和自己和母亲之间的关系?Step 3: Post-reading1. 针对文中所提到的母亲的品质,询问学生母亲是否也是这样。

比如:你的母亲是否也善解人意?是否对自己的过错很宽容?2.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听同学介绍自己的母亲,交流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情。

3. 学生可以试着设计一个爱母亲的礼物或写一封感恩信,让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母亲的辛劳和不易,从而增强对母亲的孝敬之心。

五、教学评价1. 小组讨论时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发言和参与程度,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我的母亲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我的母亲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我的母亲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苏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侯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我的母亲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我的母亲教案教学目的体会作者对母亲的酷爱、赞美、感激和怀念之情了解中国妇女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与坚强精神亲切地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酷爱、感激和怀念之情,知道母亲“软中硬”的性情亲切地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有一位我们大家熟知的,与巴金、鲁迅等人同时期的伟大的文学家,他生前写过许多小说和剧本。

表现的大都是一些小人物和旧社会的穷人、“末众人”,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中,为数不多能引发世界级轰动的作家之一,你们知道是谁吗?同学:是老舍吧?老师:对,是老舍先生,他的原名是舒庆春,字舍予。

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的小说和话剧比如,《骆驼祥子》《月芽儿》《茶馆》《我这一辈子》,你读过老舍先生的散文吗?一样地道优美的北京话,一样平实朴素的语言,一样浓厚纯朴的情感,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叙事散文《我的母亲》二、初读一遍课文1.认识文章中比较生疏的字词;2.结合浏览提示大致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三、落实字词1.肥壮:意指肥沃丰美2.姥姥:前指外祖母,后指老人3.家谱: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主要人物事迹的书4.出阁:地方语,出嫁5.洗三:旧俗在婴儿诞生后第三天给婴儿洗澡6.刮痧:民间医治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7.绞脸:用一条线两股相交,绞去妇女脸上的细毛8.庚子闹“拳”:指庚子年,即1900年产生的义和团运动9.撑持:支持坚持之意四、精读课文,理清课文每段的内容,找出叙事脉络。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第3~6段:母亲诞生、出嫁、生“我”第7~10段:母亲的节俭、浑厚、为人热情第11~12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脆弱”第13~14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知道第15~16段:儿子对母亲的想念第17段:表哀痛之情,呼应前后: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五、再读重点段落(第12,13,15段),体会老舍先生语言运用的妙处。

《我的母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通用5篇)

《我的母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通用5篇)

•••••••••••••••••《我的母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通用5篇)《我的母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通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母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母亲》教案(八年级下册) 篇1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学中应抓住一个“情”字,紧扣精彩细腻的语言,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母爱的真挚、深沉,进而理解生活中的母爱。

让学生学会感悟亲恩,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学会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请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二、积累成语:蹑手蹑脚、一饱眼福、娓娓动听、热泪盈眶、循循善诱、饮泣吞声、辗转反侧、万籁俱寂三、教师通过范读,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方面作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配以《苏格兰摇篮曲》)学生边听读,边思考!《我的母亲》教案(八年级下册) 篇2学习目标:1、正确、规范、美观书写“阁、衍、屠、樱、剃、亏、筹、籍、婚、倡、域、拆、嘱”13个生字,正确认读“衍、屠、樱、剃、亏、筹、倡、域、拆、寝”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重点)教学流程:一、精彩一分钟值日组长组织,今日话题:母爱。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12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12人教版

第2课《我的母亲》讲、学、练立体化教案【内容感知】本文着重回忆自己十四岁以前的成长经历,以表现母亲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优良品质为线索组织材料,叙述了母亲严中有爱的教育以及坚韧处世、宽容待人的性格对自己成人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母亲敬重感念的深情。

作者从小“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文绉绉”的,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枯燥无味、没有乐趣,只喜欢看书,学习了读书、写字,也为以后走上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

交代了这些内容之后,作者笔锋一转,但又水到渠成地把“母亲”推到了文章的中心:“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然后写母亲对我直接的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表现母亲: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的慈母严父的形象,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总之,全文通过记叙“我”小时候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学会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责罚(fá)管束(shù)气量(liàng)广漠(mò)宽恕(shù)文绉绉(zhōu)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摹画(mó) 眼翳(yì) 舔去(tiǎn)侮辱(wǔ) 眼翳(yì)庶祖母(shù)摹画(mó)2.多音字提tí提携绰chuò宽绰薄bó单薄悄qiāo悄悄调diào 调遣dī提防chāo 绰起báo 薄纸qiǎo悄然tiáo协调二、字形bò薄荷庶庶民恕宽恕薄轻薄穈穈儿绉文绉绉摹临摹蔗甘蔗怒发怒簿账簿糜糜烂诌胡诌摩摩擦三、词义1.重点词责罚:处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我的母亲》讲、学、练立体化教案【内容感知】本文着重回忆自己十四岁以前的成长经历,以表现母亲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优良品质为线索组织材料,叙述了母亲严中有爱的教育以及坚韧处世、宽容待人的性格对自己成人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母亲敬重感念的深情。

作者从小“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文绉绉”的,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枯燥无味、没有乐趣,只喜欢看书,学习了读书、写字,也为以后走上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

交代了这些内容之后,作者笔锋一转,但又水到渠成地把“母亲”推到了文章的中心:“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然后写母亲对我直接的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表现母亲: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的慈母严父的形象,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总之,全文通过记叙“我”小时候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学会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责罚(fá)管束(shù)气量(liàng)广漠(mò)宽恕(shù)文绉绉(zhōu)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摹画(mó) 眼翳(yì) 舔去(tiǎn)侮辱(wǔ) 眼翳(yì)庶祖母(shù)摹画(mó)2.多音字提tí提携绰chuò宽绰薄bó单薄悄qiāo悄悄调diào 调遣dī提防chāo 绰起báo 薄纸qiǎo悄然tiáo协调二、字形bò薄荷庶庶民恕宽恕薄轻薄穈穈儿绉文绉绉摹临摹蔗甘蔗怒发怒簿账簿糜糜烂诌胡诌摩摩擦三、词义1.重点词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质问:责问。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摹画:依原样描画。

2.近义词质问•责备•责难:三个词都是动词,都有批评指责的意思。

“质问”指依据事实,问明是非,如“他被我质问的哑口无声”;“责备”侧重于批评,语意较重,如“我失信于朋友了,但她却没有责备我。

”;“责难”侧重于严厉责问,语意最重,如“交警对肇事司机进行严厉地责难”。

此外,“责备”既可以对别人,也可用于对自己,如“张老师责备自己没有教育好毛毛”;“质问”、“责难”只能用于对别人。

轻薄•轻浮:形容词,两词都有语言举动随便、不稳重之义。

都含贬义。

“轻薄”指言语、行动带有轻佻和玩弄的意味,语意比“轻浮”重,如“我们中学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说些轻薄的话”;“轻浮”指人语言、举动随便、不严肃、不庄重,如“小张那轻浮的行为让朋友们纷纷离他而去”。

3.相关成语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四、文学常识1.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诗人。

他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

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

1962年在台北病逝。

2.本文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它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

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五、名篇名句1.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2.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容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的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

剖析:这句话表现了“大人们”对孩子天性的扼杀,大人们看“我”文绉绉的样子,称我为“先生”,因此我也就没机会和顽童们“野”了,曾经和一班孩子玩掷“铜钱”,惹得长辈评说,自己“羞愧得面红耳赤。

”这样使得“我”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同时也看出“我”在这种装先生的严格要求中,对书籍产生了浓厚兴趣,从小养成了读书的良好习惯。

2.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

剖析:“三十年来”表明时间跨度之长,“究竟”一词中有愤懑,有无奈,儿时的自己没有接触过音乐,大人们也根本不给予孩子学音乐的机会,他们不会按照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整个句子写出封建教育对人才的扼杀,对孩子幼小心灵的摧残。

3.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剖析:这是文中感人肺腑的一处细节描写。

平日母亲对儿子是那样严厉,容不得儿子有半点过错,但一旦因为她的责怪使儿子害了眼病,她的慈母之情便得到了充分展示。

母亲此时看到儿子害眼病难以治愈,“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就迫不及待地夜里叫醒孩子救治,句中的一个“舔”字,让母亲的舐犊之情跃然纸上。

4.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剖析:“混”字表明“我”二十多年来在社会上闯荡无人管束,来反衬以前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实则是对母亲的赞扬和钦敬。

5.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剖析:这一组假设关系的排比句言近旨远,深情地赞颂了母亲的教育对“我”的良好性格所造成的深刻影响,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品讴歌了母爱的伟大,用在结尾更是充满无穷的韵味。

二、重点语段“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至“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剖析:这是一个叙述段,主要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先写母亲在家里的身份、地位、家庭经济情况等。

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处境的痛苦已经够重的了,再加上败家的大哥,这就使本来不宽裕的家庭,每年除夕坐满债主。

而母亲是怎样支撑起这个家,妥当处理和安排的呢?对于败家子大哥,“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以长辈的身份来制约他。

然而,他钱总不够用,依旧到处欠下烟债、赌债。

所以除夕晚上,大厅里坐满了债主。

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镇定自若地“料理年夜饭,请灶神,压岁钱等等”,该做的照旧做。

快到“封门”了,母亲才从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来,给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大哥敲门回来了,母亲也不骂他,并且因为是新年,脸上也不露出一点怒气。

这样的过年就有六七次,足见母亲当家多么不容易。

全段文字从几个方面写母亲的性格,写出了她的忍辱负重,写出了她的宽容仁慈,写出了她处理事情的能力。

【结构简析】本文饱含深情地回忆了童年,回忆了母亲,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及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

第二部分(第5——12段):写母亲对“我”的直接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部分(第13段):写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可以图示为:【主旨探讨】关于本文的主题有如下几种表述:1.作者胡适在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经历,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又很有刚气的优秀品质,突出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之情。

2.本文是一首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母亲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我的观点:【审美鉴赏】朴实的语言涌现动人的感情本文语言平实,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

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

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

因此任何虚情假意、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

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

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问题探究】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在现有社会是否还值得提倡,说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导思】本文中的“母亲”形象,时代与现在不同,但很多方面却与现在是相通的,探究本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探究】探究本题首先认真阅读本文,了解胡适母亲的高大形象,还要查阅课外有关冯顺弟的资料,进一步全面了解这位母亲的人生历程,这是生活在旧社会的一位劳动妇女,她在为人上克己谦让,宽容隐忍,在教子上,异常严格乃至严厉,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生怕孩子不争气。

不过她身上难免有旧社会妇女的较为封建制保守性的一个侧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