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察举制简析
从_举贤良文学_看汉代察举选官制及其启示_郭强
“情性”,怎么认识天人之际? 怎样了解和把握历史 以有益于当代? 这是武帝关心的核心问题。 董仲舒 首先按《春秋》大义回答了“天人相与之际”的问题, 显示了他扎实的学问功底和深邃的思想。 他的中心 思 想 在 “人 事 ”,认 为 当 今 有 明 君 在 世 , 而 天 不 降 福 瑞的原因,是“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他作比道: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 能止也。 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 化费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 古之 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 务。 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 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 化行而习俗美也。
在汉代的选官史上, 察举制与任子制长期并 行。 所谓任子制,是指高官权门子弟在选官上占据 更为优越的入仕晋升机会与途径。 这种情况往往在 历朝开国之初尤为甚,要经过若干年的过渡,一些 普通士人才能得到暂露头角的机会。 晋代诗人左思 在《咏史诗》中感慨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汉代亦是如此,从汉初 之军功官僚子弟,到后来之金、张、许、史一类豪门, 寒门英俊难以与之竞争而一展才智。 如此说来,晁 错和董仲舒都是幸运的,他们出身并非豪门,却以 德才兼备而跻身朝廷, 为国效力。 《汉书·晁错传》 说:“错为人陗直刻深。 ”向文帝上书言:“人主所以 尊显功名扬于万事之后者,以知术数也。 ”宣扬依法 治国思想。 当时匈奴很强大,屡屡侵扰汉朝边关,文 帝欲发兵对敌,“错上言兵事”,提出“安边境,立功 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 ”进而阐发“得地形,卒 服习,器用利。 ”具有相当专业水准的用兵之道,受 到文帝的赞赏。 随即晁错又上书“言守边备塞,劝农 力本,当世急务二事。 ”文帝又采纳了他的建议,募 民充边塞,务农以备军需。 这一系列行为,显示了晁 错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的优良品质。 更能 显示晁错精忠报国品德的事情。 他能从国家长远利 益考虑,坚持“削藩”主张,面临吴楚七国高喊“诛晁 错,清君侧”的口号而叛乱,也毫不退缩,临危不惧。 甚至他的父亲预料到了灭门之灾,苦劝不听,服毒 自尽,仍没有改变他的思想和行为,最后惨死在汉
北周政权察举制度考释_黄寿成
[收稿日期] 2016-02-2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朝时期民族认同及区域文化研究”(13BZS086)。
① 〔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韩昇、刘建英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01-306页。
北周政权察举制度考释黄寿成(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019) [摘要] 一般认为北朝都实行曹魏开创的九品中正制。
但是通过具体的研究却发现,北周政权并没有继续沿用九品中正制,而是恢复了汉代的察举制度。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大概与九品中正制已经走向没落,北周权力核心的组成人员出身不高,生活在该地区的士族实力较弱、地位不太显赫有关;也与该地区文化相对落后,统治核心成员实在想不出更好的选官制度不无关系。
不过,察举制度也并非北周政权选官的主要途径,而且在实施中也存在着诸多缺陷。
[关键词] 北周政权;察举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中图分类号] K23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16)05-0106-10 学界多以为自曹丕实施九品中正制以来曹魏、两晋、南北朝皆实行此选官制度。
而且有关九品中正制的研究论文甚夥。
其中有关北周政权选官制度的论文也有一些,如:张旭华《西魏、北周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其作用》(收在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一书中)、段锐超《十六国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北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杨映琳《九品中正制名称的由来及其演变———兼与张旭华、阎步克两先生商榷》(《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等,还有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几部著作中对于北周政权所实行的选官制度的问题也有涉及,这些论著或以为北周政权时期也是实施九品中正制的,或对于北周政权时期是否实施九品中正制的问题未作明确叙述。
另外日人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对于北周政权实施孝秀制度有所论述,认为《周书》卷七《宣帝纪》有关孝秀的那条记载“并不意味着[孝秀制度]从这年开始实行,因为其前年平定北齐,故以宣帝即位为契机,宣布在全国———包括新领土在内———实行从前的制度。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概论尔雅课
中国文化概论尔雅课1老子政治的核心思想是()。
1。
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是()。
1.0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敬道日出,便程东作。
东作的含义是()。
1。
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根据《吕氏春秋·仲夏·古乐篇》记载,被称为黄钟之宫,律吕之本的黄钟调创作于()。
1。
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五帝时期崇拜上天的观念到殷商时期被()取代了.1。
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6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法律体系是()。
1。
0分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7按《周礼·春官·大宗伯》,礼分为五种,分别是()。
1.0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中国古代小农阶层的特点不包括()。
1.0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9精神上的文化建构和族群凝聚靠什么实现?()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0大蒐礼考验的军事才略不包括()。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1中国古代察举制选拔的重点是()。
1.0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2黄老政治思想的格局是()。
1.0分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3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辨,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基本上遵循的是()。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4下列关于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5民众开始谋求政治权力的前提是()。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6下列关于绥靖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1。
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7根据《尧典》记载,古人用()测定时节。
() 1。
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8教化论的根源是()。
0。
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19秦代,有叛民无叛吏;汉代,();唐代,有叛将无叛州。
1。
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0下列符合儒家忠恕之道的是()。
1.0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1先秦时期有三朝划分,分别为内朝、中朝、外朝,外朝主要职责是()。
察举制(简化)
察举制一、察举制的诞生察举制度萌芽于汉文帝之时,据《汉书·文帝纪》载:“文帝十五年,文帝以'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四者之阙,悉陈其志,毋有所隐'为策问内容,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这种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科目,再由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吏按科举才,送至朝廷,最后由皇帝亲自策问,皇帝策问之时,要求被荐举人必须针对时政提出建议,“周之密之” 作答,答策封好交皇帝亲自拆阅,评定品第高下,酌授官职的方法,不仅是察举制的正式开端,而且也为后世科举殿试奠定了基础。
但必须指出的是,汉文帝诏举贤良方正仅为偶然之举,既没有明确规定荐举期限、人数,也没有特别明确的荐举标准和规范的荐举程序。
汉代察举制正式成为比较完备的选士制度,是在汉武帝之时。
汉代察举制的实质就是以儒术取士。
所谓“察举”又称荐举,就是“乡举里选”。
察举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中央,再由中央考察核实后授予官职,它肇始于汉高祖刘邦,初步形成于文帝,定制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并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500年间生生不息,甚至宋元之际还曾起过作用。
二、察举制的健全与完善(1)实行奖惩严明的察举责任制自秦代始,选举用人在法律上有严格的规定:“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 汉承秦制,选任得当与否,选任者和被选任者都要负连带责任,功罪奖惩相同。
汉武帝时诏令郡国贡举贤才,由于选令过于苛刻,竟造成“阖郡不荐一人者”。
于是元朔元年(前128年) ,武帝又两次下必须定期举人的诏书,明令若有才不举,轻则免官,重则以“不敬”论处。
在汉代,“不敬”为重罪,法为斩首,甚至诛族。
西汉末年,平帝即位,王莽执政,曾诏令适当放宽荐举法,诏书“令士励精向进,不以小疵妨大才”。
结果滥举之事,屡有发生。
东汉初年,为纠正察举不实,官非其人的弊病,重申严格选举之法,保证了察举制的正常实施,但在察举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也有过严或过宽、矫枉过正的弊端。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西汉察举制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其实质是通过考试来选拔有才能的人,以涵盖了官员招聘和选拔范畴。
在中国的历史上,察举制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公正的公共选拔机制。
本文将以西汉察举制为例,分析其内容特点及对今天的选拔带来的启示。
首先,西汉察举制制度的内容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正公平。
在西汉统治时期,世家权贵的特权被缩减,加强了原始社会特技的纠偏,改变了封建社会的政治演变。
由于察举制度允许没有贵族背景的人通过考试获得公职,因此被认为是君主的利益代表,有利于消除官场上的某些私人关系的发生。
第二,选拔有才能的人。
西汉察举制的实质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重视培养人才。
因此,该制度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西汉时期,制定了《春秋繁露》、《史记》等一大批文学作品,并设立了官府的教育机构(如太学),提供了人才培训和才华展示的平台。
第三,角色多样性。
西汉察举制度不仅涉及到官员招聘,还包括了诸多社会方面的选拔范畴,如医生、教师和知识分子等。
此外,这项制度还赋予了市民权和财产权,允许有才能的人,跨越社会层面,成为政治中心的重要人物。
此外,西汉察举制度对当今选拔的启示也不可忽视。
它广泛地吸收了当时行政管理和社会实践中的一些优势,可以为当今选拔人才提供以下启示:第一,注重考试和教育的连续性。
西汉察举制度注重考试和教育的连续性,这对当今选拔人才具有重要的启示。
为确保选拔的公平、公正,需要在厘定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的周期等方面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考试公正、积极和公正,真正做到才能推动绩效提高。
第二,角色的多样性。
可借鉴西汉时期察举制度之成功,不仅注重有才能的人,还应用多样化的选拔角色;不仅注重工作经验,也应考虑知识技能、学历和背景等其他因素。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选拔公正、公平,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总之,西汉察举制度的内容特点和政治意义是很明显的。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8、洋务运动开启了教育的近代化
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是第一所官办近代学 校,培养翻译和洋务人才;1898年“京师大学堂” 是第一所国立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近代 “教育 救国”的兴起。培养近代人才、开启民智。
9、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建立(略)
10、世界近现代史发展的各阶段各国对科技、教育 的重视(略)
5、隋唐: 科举制的创立,教育制度更加完备,还有了专业教育,
如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等。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私人办学 多了起来。
6、宋代:
在官学教育之外,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成为传播理学的基 地,如石鼓、白鹿洞、岳麓、应天、嵩山书院。宋朝以后, 理学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并统治了学校教育。
7、明朝中期以来:
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 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 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 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 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事件引起明 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 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 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 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 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 “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 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 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该事件以后,明 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 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福建文综38问特点影响2014年安徽文综13理解江苏单科212015年福建文综17价值判断2013年安徽文综卷13理解材料四川文综卷12作用江苏单科21上海单科372012年山东文综9广东文综13作用影响江苏单科2综合认识理解材料四川文综37安徽文综36上海单科352011年江苏单科2作用影响浙江文综16史实2010年上海单科5作用影响2009年上海单科共同部分21综合认识判断材料观点2008年考情年份本专题历年分省考情22016年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
察举制_精品文档
察举制察举制是一种古代政治制度,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察举制是以选拔人才为目的的制度,通过对人才进行观察和评估,从而选出合适的人才担任重要职位。
本文将介绍察举制的起源、实施方式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起源察举制最初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治理国家需要有才能和德行出众的人才。
因此,为了找到合适的人才来担任政府职位,察举制应运而生。
察举制的实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周朝。
周朝时期,国家需要选拔合适的人才来管理国家事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周朝实行了察举制。
根据《周礼》的记载,周王朝设立了各种官职,并通过察举制选拔人才来担任这些职位。
察举制的实施有助于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的政府官僚队伍,对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实施方式察举制实施的方式有多种形式,例如考试、试用、观察等。
这些方式都是通过对候选人的能力、品德和操守进行观察和评估,从而选出最合适的人才。
其中,考试是察举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古代,为了选拔人才,政府会定期组织各种考试。
这些考试内容包括文学、经史、礼仪等。
通过考试,政府可以评估候选人的学识水平和能力,从而选出最优秀的人才。
除了考试外,试用也是察举制的一种常见方式。
试用可以通过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来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才干。
例如,政府可以让候选人担任一些次要职位,观察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通过试用,政府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候选人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做出选拔的决策。
影响察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察举制促进了人才的选拔与选拔标准的确立。
中国古代通过察举制选出了一批优秀的才子佳人,他们对国家的治理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察举制确立了选才标准,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其次,察举制推动了社会流动性的增加。
在察举制的影响下,人们有机会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能和表现来进入官僚体系。
这为有能力和愿意努力的公民提供了实现自己社会晋升的机会。
察举制_精品文档
察举制察举制是一种古代社会中的一种选拔制度,旨在通过观察、考察和选拔人才,以提高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提拔优秀人才。
察举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起源察举制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秦汉时期。
在秦朝推行了裁定、举荐和挑选制度,以选拔有实绩和才干的人才,成为一个人才选拔的重要渠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逐渐发展和完善。
原则和过程察举制的核心原则是通过观察和考察来选出合适的人才。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察:观察人才的优点、能力和表现,了解其品德和才干。
2.举:举荐合适的人才,并进行必要的考核和评估。
3.挑:从举荐的人才中挑选出最适合的人选。
这些步骤通过一系列的选拔和筛选,能够较为科学和公正地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优点和意义察举制在古代社会中具有多个优点和重要意义:1.选拔优秀人才:察举制通过观察和考察的方式,能够较好地了解一个人的才能和品德,从而选出最优秀的人才,提供给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所需。
2.提高治理水平:通过引入察举制,国家能够选出更加合适的人才担任重要职位,从而提高治理水平和效能,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
3.公正和公平:察举制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相对较为公正和公平,不会因为背景、财富或其他私人关系而偏袒。
这种公正和公平的机制有助于增加社会的公信力和稳定性。
4.促进社会流动:察举制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素质,而非出身和身份。
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流动性和机会均等,让更多有才华和潜力的人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
发展和变迁察举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发展和变迁很大。
随着历史的演进,不同朝代对察举制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但核心原则一直是一致的。
例如,唐代的科举制度将察举制推向了高峰,成为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典范。
随着社会形势和政治体制的变迁,察举制也逐渐被其他选拔制度所取代。
然而,察举制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仍然为后来的选拔制度所借鉴和发展。
第四讲_选士制度
(二)察举制的优点
一、高度重视人才; 二、及时改变人才观念,更新人
才标准; 三、颁布健全、严格的察举法规; 四、荐举与考试结合,保证衡量
人才的全面性。
(三)察举制的缺点
第一,察举用人的大权操纵在州郡等 地方官手里,被权门势家所把持, 造成作伪成风,流弊百出;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 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考试方法
五种:帖经、墨义、策论、诗赋、口试
“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
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
墨义,就是一种简单的问答法(笔答)。
策论,一种政治论文性质的问答。
诗赋,一种作文的考试。(诗赋的格律和体
裁比较固定,每篇十二句或十六句,首两句 见题,中间八句两两相对,最后两句做结)
考试方法
在登记注册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综核名实, 调查行状,了解家世,然后再分别品第,加叙 评语。
“品”——士人的出身门第; “状”——中正官在调查基础上对士人的 言行和德才的评语。 “品”+”状” 品第 逐级上报,按品第授官
对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选士工作独立化、专业化; 考察标准呈现出量化的趋势。 朝廷对选士工作的控制力度进一步
制科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科 目多达一百多个。
秀才科:所谓秀才,指文才杰出、对策高第之人。 秀才科是唐代六门常科中最早设立、历史最悠久的科 目,亦为法定最高科目。主要考方略策五道题,以文 理通顺透彻程度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 为及第。
进士科:唐初进士科地位较次于秀才科,后来地 位逐渐上升,在各科中受到特别的重视,及第者常有 “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的美称。进士科考试分 帖经、试杂文和对策三场,较注重文章词藻文采。
察举制
第10期内外朝制术语表达:内外朝制:西汉汉武帝设置的一种限制相权,加强皇权的制度,又称中外朝制。
内朝又称“中朝”,官员主要是由皇帝身边的较低级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具体内容是汉武帝对那些侍从近臣、贤良文学加以侍中、给事中、中常侍等头衔,出入宫廷,参与处理国家大事,这样,便逐渐形成了内朝。
内朝在宫内办公,以尚书令为首,由侍从、中常侍、给事中等组成,实际上是决策机构。
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
中朝依仗皇帝凌驾于外朝之上,皇帝凭借中朝加强统治。
内朝是皇帝的御用工具。
内朝的形成说明皇权的集中。
口语理解内外朝制: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旧有制度中丞相的权力过大,影响皇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萧规曹随”。
汉初的丞相大都是凭借军功担任丞相,在军队和政治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汉景帝准备废太子刘荣,众人皆不敢质疑,这时候担任丞相的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功臣)却提出反对意见,为了新太子刘彻(后来的汉武帝)顺利即位,汉景帝不得不找借口诛杀周亚夫。
汉武帝即位不久,深感丞相的权力过大,于是决定限制相权,加强皇权,采用利用身边的低级官吏及外戚中有能力者(如:卫青),参与机要事务的谋划,引发大臣非议,而事件的转折点在“马邑之围”(诱使匈奴进入汉朝包围圈,借机消灭匈奴主力,却被汉朝的一个小士兵泄露计划导致计划失败,引发汉匈大战)的失败,汉武帝认为太多人知道机密事务弊端太多,于是借机更加倚重内朝,而丞相为首的外朝官,主要负责执行皇帝与内朝官议定之事。
内朝官的权力主要来源于皇帝的信任,汉武帝利用这种方式加强皇权。
学者观点:韩养民:汉武帝要独揽大权,千方百计把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但一个人总不能揽进朝廷事,要充分地实现自己的权利,就要依靠利、用一批忠实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人才。
为达到这一目的,他沿用“任子”、“赀选”等制度,将举孝廉制度化,同时采用“后来居上”的办法,从中下层官员中选拔了一批官吏。
浅论汉代察举制度
身抗体 , 引起某些生理功能紊乱 , 引起自身免 疫反应 , 导致机 体衰老和死亡 , 由此可以认为衰老部分 是由机体免 疫力下降 所致。 二、 运动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 运动能推迟机体 免疫系统衰老并逆转 系统的机能 减退 , 适度的体育运动 能增强 体质、 提 高机体 得抗 病能力 、 增 强机 体免疫机能。医学 家在 得出运 动增 强人体 免疫 机能的 论断 之后 , 接着又发现运 动量太 大反 而会降 低人 的抗病 能力 , 尤 其是对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 M ovse等报告 , 美国一所 学院 , 足球队 97 名队员中 , 有 90 人 爆发传 染性 肝炎 , 而 处在 同一 环境中该院的其他学生及工作 人员则无一人 发病 , 这也许是 由于大强度运动能产生强烈的 心理应激 , 而在心理 和生理应 激反 应时 , 考的松、 肾 上腺素、 神经 肽大量 的释放 , 必然 影响 机体正常免疫机能的 发挥。 1. 适量的 持久运动训练可以 促进免疫系统功能 , 推迟免 疫器官衰老 长期过强持久的身心应激 会引起疾病 , 对寿命 有一定影 响 , 而从事适量 的 持久 的娱 乐 性体 育活 动 却能 促进 身 心健 康。前者时由于机体长期处于 过度的身心应 激环境下 , 而后 者机体时处于一种适度的应激 条件下 , 运动生理学 的研究表 明 , 大负荷运动强度超 60% VO [, 2] MOX 往往引起 血液中糖 皮质激素释 放增 加 , 这 种激 素 已证 明时 一 种免 疫抑 制 性激 素 , 而一 些趣味性、 娱 乐性的 体育活 动 , 它 不仅锻 炼了身 体 , 而且能使人的心情舒畅 , 不但不易生病 , 且能 延缓衰老 , 而使 人长寿。 2. 长期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对免疫系 统的影响 过度训练是发生于体育运 动中的一种运 动性疾病 , 其发 生发展过程既有 训练方 面的 因素也 有训 练恢 复、 营 养、 心理 及其他方面的因素 , 往往是多种因素 综合作用的 结果。过度 的超负荷训练不仅影 响运动能力 , 甚至 能严重损害 人体免疫 系统和人身体健康。 已 有证据 表明短 时间高 强度运动 能造成 暂时性 免疫机 能受抑制 , 表现在淋 巴细胞 数量 和功能 的显 著降低 , 这 种变 化在运动员未受 到运动 训练 的个 体均可 发生 , 并 持续小 时。 如此每周几天 , 每天 几小时 重复 性的运 动 , 可周 而复始 地抑 制免疫机能导致 T 淋巴细 胞和 NK 细胞 ( 自 然杀伤 细胞 ) 反 应降低 , 免疫球蛋白降低以致使机体对传染源 ( 特别 是病毒 ) 的识别能力降低 , 所以抵抗能力下降 , 因而发 生感染 , 运动员 在高强度大 运动 量 运动 后 , 特 别当 机体 对 负荷 量为 未 能适 应 , 或超出其承受能 力时 , 其免 疫机 能可受 到显 著的不 良影 响。 三、 增强抵抗力延缓衰老与运动量的控制 从事剧烈运动训练可使机 体对传染病易 感染性增 强 , 特 别当发生过度训练时 更是如此 , 因此应 从多方面合 理评价运 动训练负荷 , 防止过度训练的发生 , 损害身体 健康 , 以提高人 体免疫力 , 使延长寿命的愿望成为可 能。为了达到 增强免疫 力、 延缓衰老的目的 , 最重要的 使掌握好合适 的运动强 度、 运 动量和运动时间。 1. 确定运动强度 ( 生理负荷量 ) 阿斯特朗德等在 50 年代对 80 名成 年男女 的研究 表明 , 心率和吸氧量及最大吸氧量呈 线性相关 , 并发现最 大心率百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
这种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兴盛衰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选官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内容和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选官制度在古代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史悠久,随着国家的产生、发展而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进程。
其主要经历了从先秦时期的“王位世袭”、“世卿世禄”制到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汉代以来的征召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科举制被废除为止,共约3000多年。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雏形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雏形形成于夏朝时期,不同于尧舜禹传说时代的王位“禅让”制,夏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时期,王位按照血缘关系进行世袭,同样的当时社会上的主要官职也都是由血缘进行世袭的,奴隶主贵族世世代代都享有官职世袭的特权,中国古代最初的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开始形成。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事实上,封建制度确立以前的“世卿世禄”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选官制度,就是因为“选”这个字并没有能够体现出来。
因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真正的发展时期应该在春秋战国以后。
春秋以前,官吏还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延续。
战国时,“世卿世禄”制就逐渐走向了没落,官吏的选拔也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官吏的选拔不再只是出于祖宗血脉的延续,“军功爵制”得到大力发展。
秦统一后的官吏选拔,也多出于军功的积累。
秦朝以后,封建选官制度开始了大发展时期。
汉朝建立后,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其中“察举征召”制成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
东汉末年,在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乡里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乡举里选”的选官传统难以为继。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三维坐标定位三条主线定论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史本专题考试大纲: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其主要内容为分封制与宗法制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其主要内容为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其主要内容为西汉王国问题,中外朝制度,察举制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其主要内容为明废丞相,设内阁,清军机处最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查形式,材料以文字形式为主,难度上以中低难度为主,以考查主干知识的内涵为主。
内容上相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影响、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对历史的传承。
2.汉至元政治制度演进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3.明清政治制度中加强对边疆或地方的管理、强化君主专制。
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分封制与宗法制1.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1)对象及内容: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土地和人口.(2)权利与义务:分封者与受封者之间是权利义务关系。
(3)影响: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周朝势力范围扩大;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宗法制(家庭生活政治化)(1)核心:以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宗族内的嫡庶关系,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2)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长子。
汉朝察举制探究
汉朝察举制探究汉朝察举制探究摘要:本文探究汉代主要选拔制度——察举制。
察举制不仅是是中国系统的选拔制度的首创探索,自身亦有其不同于后世的独特优点。
梳理察举制建立、执行和发展演变的过程,探索察举选官的制度的特点及其政治影响,可为我们今天的选拔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察举制选拔制度汉朝引言:“察举”就是考察后予以荐举的意思, 即由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官员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并由朝廷考核后或直接授予官职或提高官位的制度。
察举制是汉朝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其出现之前,中国历史上曾出现禅让制、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等选官制度。
但中国古代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正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此后则逐渐发展不断演化,由九品中正制演变成科举制。
可以说,察举制开辟了中国选官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先河,为汉朝提供了大量人才,是维系汉朝的统治的重要组成,也为此后的选拔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研究察举制的成果与教训,对保证当下的选拔制度的公平效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察举制的建立1.背景奴隶社会时期,除极特殊的破格提拔任命外,任用官吏基本依照世卿世禄的原则,官员队伍完全被贵族垄断。
到战国时期,出于称雄争霸的人才需要,许多国家都打破了世卿制, 开始招徕和选拔贤者充任官职,并形成养士的风气。
特别是秦国, 推行军功爵制, 建立了以军功选拔任用官吏的制度,选贤任能,对其统一天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汉朝初年为奖励灭秦、楚的功臣,也基本因循了军功爵制。
但由于汉朝建立了规模空前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后,战事逐渐平息,亟待补充多方面的治国人才,于是,建立正规化程式化的选拔制度以保证人才供应成为必须。
2.形成过程察举制肇始于高祖,初步形成于文帝,定制于武帝。
善用贤人是汉高祖赢得楚汉战争称王的关键因素。
平定天下后,高祖亦特别注重官吏的选拔。
高祖十一年, 诏曰:“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 吾能尊显之。
”(《汉书·高帝纪》)此后文帝也两次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完整word版)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代意义研究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实意义研究摘要: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官员选任制度的典范,隋唐时期产生并发展,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近、现代各国的官员选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遴选机制,科举制度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意义。
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定型发展时期,本身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
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的全面分析,探讨其历史功用和现实意义,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健全完善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度历史功用现实意义公务员制度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作为隋唐以后历朝历代沿用的一种官员选任制度,是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的。
它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抵萌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
[1]科举制度之前我国封建时期的官员选任制度各有千秋。
春秋时期大都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官员完全由世族垄断。
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其目的之一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虽然朝廷要职仍由宗室贵族等担任,但是官员改成了领取实物俸禄,与此同时,随着“士”的壮大和活跃,荐举制度也逐渐成为普遍的官员选任制度。
西汉时期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另外也建立了太学,也因此,一般的平民子弟可通过察举和学校获得官职,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封建时期官员选任制度的一个新的突破。
魏晋时期产生了九品中正制,虽然还是沿用了汉代的察举、征辟等入仕途径,但是将门第作为做官的首要条件。
南北朝以来,察举制度仍作为官员选任的基本制度,但是通过考试按照才能选官的制度被提了出来,学校的开放和自举制度的兴起,都为朝廷从一般平民中选贤任能开辟了新的道路。
隋朝建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官吏选任不再受到门第限制,各级官员统一由中央选任。
在保留秀才、明经科的同时还新设立了进士科,并继续察举孝廉。
进士科的设立,使得朝廷形成了通过考试纯粹按照才学选任官员的制度,也正由此,科举制度产生,并逐步成长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任官员的一种重要制度。
文学常识察举制
文学常识察举制中文名察举制外文名 Election system 拼音chá jǔ zhì 制度作用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实施日期公元前134年察举科目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目录 1 基本介绍 2 察举科目▪ 总述▪ 孝廉▪ 茂才▪ 察廉▪ 光禄四行▪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直言极谏▪ 孝弟力田▪ 明经▪ 明法▪ 明阴阳灾异▪ 勇猛知兵法 3 形成▪ 总述▪ 高祖召举三老▪ 文帝召举贤良▪ 董仲舒应策 4 演变 5 魏晋时期 6 评价 7 代表人物利弊▪ 察举制之利▪ 察举制之弊 9 两汉浅析察举制总述察举制孝廉察举制茂才察举制察廉“廉吏”一科,大约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公元前7年在位)之前就有了,之后逐渐明确,成为一种岁举常科。
被举的“廉吏”,最初都是小官,大概他们忠于职守,特别是为官清廉,才被“举主”看中,作为察举的对象。
察举制光禄四行(一)从永光元年开始,才有推举“光禄四行”一科;(二)质朴、敦厚、逊让、有行(或作节俭)是四种品行,也是“光禄四行”的选拔标准;(三)“光禄四行”为岁举常科;(五)光禄勋每年依此科考核(“第”)他的属官。
察举制贤良方正朝廷征求的人才也很广泛,包括儒生、有“道术”者,以及官吏等。
有时也从贤良中直接选拔亲民的官吏,名目称为“贤良方正可亲民者”,如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在位时,曾进行两次诏举。
察举制贤良文学察举制直言极谏察举制孝弟力田文帝(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在位)时,“孝弟力田”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管教化的乡官。
以后“孝弟力田”成为察举的特科之一。
察举制明经察举制明法察举制明阴阳灾异汉朝的君臣们大都认为阴阳灾异与国家政治有密切关系。
所以,在察举的特科中设立“明阴阳灾异”一科,选拔有关人才。
由于这一科本身的特点,所以生天地灾异的年份才开科。
如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因“风雨不时”,令“丞相、御史举天下明阴阳灾异者各三人”。
汉代察举制概论
汉代察举制概论
汉代察举制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官僚制度,也是中国古代政
治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
主要以通过统一招考考核人才录用官吏,发展的科数就业制度。
汉代察举制始于汉武帝时期,是汉朝派才制的
最高成就,至元末完善,被称为“明则”,至清末完全废除。
汉代察举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利器,巩固了帝王的统治
地位。
试用制、宪法制和官员竞争机制,促进了古代中国官僚体系的
建立,也使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得以发展壮大。
汉代察举制是对古代社会中下层人民的一种机会均等的制度,每
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考試考上官职,把原本属于封建社会高层社会的权
力赋予到更多的人手里,起到了相当的公平作用。
另外,它也拉开了
中华民族教育的大门,普及了书面文化,使不少出身贫寒者都可以通
过考试脱颖而出,致使汉朝变得越来越强大,形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文
化中晚期蓬勃发展的局面。
然而,汉代察举制也有其不足之处。
由于考务繁琐,充斥着名利
观和亲友情谊,考试本身就已不够公正,加之当时组织考试的官府犯
有枉法、贪污腐败等弊病,汉代察举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受到了极大
的损害。
总的来说,汉代察举制曾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它划分了
官府的职权,增强了中央权力,促进了社会文明,而其缺乏公正性也
是灾难性的,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汉代察举制的内容及其功过
汉代察举制的内容及其功过赖华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四川成都610068)收稿日期:2003-09-03作者简介:赖华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
摘要: 察举 制,是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它开始于汉高祖时期,形成于汉武帝,完善于东汉时期。
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汉王朝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仅充实和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封建统治机构,而且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弄清楚察举制度产生与演变的规律、特点、内容及其在推行中利弊得失,对于研究汉代官吏选拔官吏和政治管理制度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义。
关键词:汉代;察举;孝廉;贤良;茂才中图分类号:D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3)11-0204-04察举,是指汉代的公卿、列侯奉诏甄拔人才,推荐给朝廷任用为官的政策。
汉初为了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需要,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沿袭秦朝,重在军功,辅之以 任子 、 赀选 等。
任子是沿袭周秦以来的 世卿世禄 制,赀选是指入选者要拥有一定资财为入选资格,军功则要在战场立军功,受封军功爵。
由于任子、赀选讲究门第和财产,不仅排斥了被统治阶级入仕为官,也排斥了地主阶级中下层进入仕途,容易引起在野者阶层的强烈不满。
而军功的建立,需要战争这种特殊机遇。
汉初社会逐渐趋于安定,朝廷急需大批治国安邦人才,仍按 军功爵 选官,不仅有弊端,而且不是长久之计。
在选官制存在严重弊端、人才匮乏的情况下,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发布了一道要求各地举荐 贤士大夫 的诏书: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
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
有而弗言,觉,免。
年老癃病勿遣。
[1](∀高帝纪#)诏书的颁布,正式拉开了推行察举的序幕。
一、汉代察举制的内容察举经历两汉,相继出现许多科目,经过多次完善统一,逐渐形成为较为固定的内容,主要有:(一)孝廉孝廉, 重行谊,择德行 ,为孝子廉吏的简称,故对文墨技艺不太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察举制简析一、简介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
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
惠帝、吕后(二人执政时间为公元前194-前180年)诏举「孝弟力田」,察举开始有了科目。
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
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
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
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
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实行了1,300年之久,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二、察举科目总述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
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
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汉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时要求举贤良方正,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时要求举孝廉,这都是察举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如果按照四科标准分类,以「德」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
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1.孝廉在汉代察举常科中,「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亦得人最多,出了许多名人。
「孝廉」之设,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武帝下诏,「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显示「孝廉」起初不是常科,不被重视,后来「孝廉」规定为岁举常科,才受重视,渐显重要。
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
「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
这是古时对官吏的普遍要求。
汉代「孝廉」,大部分是通儒学的高官及富豪子弟。
举「孝廉」之后,前程远大,升迁较快。
「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
起初举「孝廉」是以郡为单位。
东汉时,和帝(公元89-105年)采纳丁鸿和刘方的建议,改以人口为单位;郡国人口不满10万三岁(年)举孝廉一人;不满20万二岁举一人,20万岁举一人;四十万举二人;上至百二十万六人。
外围郡国则作适当放宽。
后来又采纳左雄建议,限年龄40岁以上才得举。
但此种「限年法」实行不久,就废除了。
2.茂才察举岁科之一「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公元25-57年在位)讳,改作茂才(茂材)。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这是此科之始。
后来,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时均有诏令,举「茂才异等」。
西汉时,茂才并不是岁举常科。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诏令:「三公举茂才各一人」,「监察御史、司隶、州牧,岁举茂才各一人」,此后才为岁举,往往与「孝廉」并称,表明其重要性。
不同之处是,「孝廉」为郡举,「茂才」是州举,所以数目是后者少、前者多,建武十二年总计岁举「茂才」才约有20人。
「茂才」多为现任官吏,如西汉的茂才萧咸是丞相史。
这些现任官吏举「茂才」后,因本身资历高,多起用为县令(千石)。
「孝廉」则多为郎官,六百石。
还有不少人先举「孝廉」,再举「茂才」。
「茂才」中有许多升至高位,成为汉代名臣。
如东汉的周举(?—公元149年),官至光禄卿,为「八俊」之一。
3.察廉「廉吏」是汉代察举岁科之一。
「察廉」就是察举廉吏的意思,不是指「孝廉」。
被举为「廉吏」者,多为低级官员,被举后,按原职升补;而举为「孝廉」者,一般皆入朝为郎官,这是主要区别。
而「廉吏」与「孝廉」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别,又可概括成以下四点:(一)「廉吏」为长官报请上级迁补属吏优异者之科目,而「孝廉」则是郡国向中央「贡士」之科目;(二)「廉吏」限于「斗食」至「六百石」之吏员,而「孝廉」则开放予所有吏民;(三)「廉吏」一般根据本秩(职位)直接迁补,而「孝廉」一般要入三署为「郎中」;(四)「廉吏」之「举主」范围广泛,包括郡守,而「孝廉」之「举主」仅限于郡守、国相。
「廉吏」一科,大约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之前就有了,之后逐渐明确,成为一种岁举常科。
被举的「廉吏」,最初都是小官,大概他们忠于职守,特别是为官清廉,才被「举主」看中,作为察举的对象。
4.光禄四行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春二月:「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
」据上述元帝诏书的内容,说明「光禄四行」的几项重点:(一)从永光元年开始,才有推举「光禄四行」一科;(二)质朴、敦厚、逊让、有行(或作节俭)是四种品行,也是「光禄四行」的选拔标准;(三)「光禄四行」为岁举常科;(四)「光禄四行」的举主为丞相、御史,被举者为光禄勋的属官;(五)光禄勋每年依此科考核(「第」)他的属官。
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时,改「郎中令」置「光禄勋」,掌管宫廷宿卫及侍从之事,属官有光禄大夫、大中大夫、谏大夫、谒者等。
具上述四种品行的,通常是一些忠厚质朴的人,他们老老实实任职,没有什么突出成绩,长时间也没有得到提升,所以设立此科,每年从他们之中选拔一至两人,予以升迁。
5.贤良方正古代比较贤明的君主,往往希望有一些公正无私、敢于直言的大臣,能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
汉代察举制度设立「贤良方正」科,就是这个原因。
「贤良方正」是最主要的特科,始置于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目的是「纳天下言」,即广泛听取对国政的意见。
帝王们当时普遍认为,发生天地灾异,是自己犯了过失,即「人主(皇帝)不德,布政不均」。
所以,这一科常常是在灾异发生之后举行。
而「贤良方正」又多与「直言极谏」相连,这是皇帝「求言」的一种方式,所以称作「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汉代的皇帝大多开过此科。
「贤良方正」科的「举主」很广泛,包括中央和地方的高官,诸王侯、三公、将军、中二千石、州牧、郡守等。
皇帝很重视此科,被举者皆由他亲自主持对策,按等第授官,高者有为「九卿」者。
朝廷征求的人才也很广泛,包括儒生、有「道术」者,以及官吏等。
有时也从贤良中直接选拔亲民的官吏,名目称为「贤良方正可亲民者」,如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时,曾进行两次诏举。
这类目的在于「广开言路」的选才办法,在汉代以后曾长时间实行,后演变为唐代科举的制科之一。
到宋代,则以「对策」的方式向全国征求治国之道。
6.贤良文学在汉代,选拔人才既注重品德修养,也注重文化质素。
「贤良」的含义就是德行兼备。
自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文学」的涵盖范围实际指「经学」。
这样看来,察举中常见特科「贤良文学」一科,所立的选才标准是: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
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正式下诏举「贤良文学」:「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
」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即位之初,曾发生地震,诏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
不见于诏书的,在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时就有「贤良文学」之举,晁错属此科。
可见,贤良与文学有时连称,成为一科,有时分开,各独立成科。
不论怎样,此科是以文学为主,主要荐举对象是儒生。
在汉代察举制中,文学一科很受重视,西汉时每次察举「文学」的规模可达一、二百人。
王莽时有四科之举:「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语、明文学」,文学是其中之一。
两汉时期「贤良文学」一科,出了许多名人,包括晁错、董仲舒、公孙弘等,地位显赫,成就卓异。
7.直言极谏中国古代有敢于指出皇帝的不足之处,提出治国建议与方略的大臣,被称为「诤臣」。
于是有了「直言极谏」这个词,意思是「正直的言论谏诤」。
汉代名臣晁错写有一篇《举贤良对策》,是对「直言极谏」的最好解释。
所以,从汉代察举制度正式建立之初,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就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此后,举「直言极谏」一直延续下去。
但它不是独立的一科,而是与「贤良方正」相连,说明对直言极谏者来讲,应当具有公正无私的品德。
无私才能无畏,才敢于「犯上」,甚至把自己的性命都置之度外,因此古代就有了「文(指文臣)死谏」的说法,是文臣(特别是谏官)忠君的最高境界。
西汉官吏王吉,先举「孝廉」,再举「贤良」,任昌邑王中尉。
昌邑王荒淫,他因时常劝谏昌邑王而遭到处罚。
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时召为博士、谏大夫,常上疏议论时政得失,但没有受到皇帝重视,只好托病还乡。
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时召他为谏大夫,担任掌管议论的官员。
8.孝弟力田《汉书》上说:「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
意思是: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的正月,下诏选拔有孝悌(悌同弟)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的人为官。
这时察举制度还没有正式建立。
惠帝(公元前194-前188年在位)死后,少帝立,由吕后(公元前187-前180年在位)临朝称制,特设「孝弟力田」官一人,秩二千石,地位很高。
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时,「孝弟力田」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管教化的乡官。
以后「孝弟力田」成为察举的特科之一。
为什么要举「孝弟力田」呢?「孝弟」与「力田」,有时分开作两科,因为这是两种德行。
「孝悌」是孔子提出的,「孝」是对父母尽孝,「悌」是对兄长尊敬。
古时候中国人很尊崇孝道,因为它能使社会秩序和谐安定。
至于「力田」,因为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以农为本,农业「为生之本也」,希望大家勤于耕作,达到「家给人足」,国家富裕。
在唐代,「孝弟力田」仍然是科举选士(举人)的科目之一,可见其仍受重视。
9.明经汉代察举中的「明经」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
「明经」就是通晓经学。
秦朝就有此科,到汉代地位开始突出。
所谓「经」,原指先秦经典,自从汉武帝尊崇儒学,「经」就专指儒家经典了。
其实,察举各科都有经学内容,被举者也要熟习经学;把「明经」特立为一科,说明经学在汉代政治上地位之重要。
汉代的读书人无不自幼苦读经书,目的都是为了应举、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