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脉法

合集下载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难经悬解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难经悬解
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
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
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掌内手大指根丰肉曰鱼。关前为阳脉,当见九分而浮。遂上鱼为溢,此不
止九分,而浮亦乖常,是阳脉之太过者,为外关内格,此阴乘阳位之脉也。关
十难曰:一脉十变者,何谓也?然:五邪刚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脉急甚
者,肝邪干心也,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
心脉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脉微缓者,胃
邪干小肠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脉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
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五脏各有刚柔邪,故令
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手足六阳。行于阴亦二十五度,手足六阴。一周也,故五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第477页】
难经悬解
· 2 ·
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会于手太阴之寸口。经脉一日五十周,今日平旦,始于
手太阴之寸口,明日平旦,又会于手太阴之寸口,此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
取于寸口也。
会寸口者,营气也,故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但言营气。若卫气,则今日
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绝命,此损之脉也。至脉从下上,
损脉从上下也。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第482页】
卷上
· 7 ·
至脉从下上,自下而升也。损脉从上下,自上而降也。
损脉之为病奈何?然: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
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也,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
全六,此之谓也。

黄元御医书全集阅读笔记

黄元御医书全集阅读笔记

《黄元御医书全集》阅读笔记目录一、基础理论 (2)1.1 黄元御医学理论体系 (3)1.1.1 五运六气理论 (4)1.1.2 三阴三阳理论 (5)1.1.3 五行顺逆篇 (6)1.2 黄元御脉学 (8)1.2.1 诊法总论 (9)1.2.2 脉诊详解 (10)二、病因病机 (11)2.1 黄元御对病因病的认识 (13)2.2 黄元御辨证论治 (14)三、诊断方法 (15)3.1 黄元御望诊 (16)3.2 黄元御问诊 (17)3.3 黄元御切诊 (18)四、治疗思想 (19)4.1 黄元御治病原则 (20)4.2 黄元御方药运用 (21)五、经典医案 (22)六、药物疗法 (24)6.1 黄元御常用药物 (25)6.2 黄元御药物配伍禁忌 (27)七、养生保健 (28)7.1 黄元御养生理念 (29)7.2 黄元御养生方法 (30)八、临床实践 (31)九、学术传承 (32)9.1 黄元御医学影响 (34)9.2 黄元御医学传承现状 (35)一、基础理论《黄元御医书全集》是一部集黄元御医学思想与实践经验于一体的医学巨著。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黄元御的基础理论有了深入的了解。

黄元御的医学理论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易经》中的阴阳五行理论。

黄元御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做了全面阐述。

天地万物皆由阴阳五行构成,人体亦如此。

人体内的脏腑、经络、气血等都与阴阳五行息息相关。

当人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阴阳五行会失去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黄元御强调治病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五行的平衡。

在理论阐述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黄元御对人体脏腑的认识。

他将脏腑分为阴脏和阳脏,详细描述了各脏腑的功能特点及其在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中的作用。

他还强调了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如肝与脾、肺与肾等脏腑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规律。

这些理论对于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在《黄元御医书全集》中,我还学到了关于辨证施治的方法。

行者老师:脉法解 浮沉

行者老师:脉法解 浮沉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脉法解浮沉(2009-08-27 18:50:02) 标签:浮沉健康分类:中医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 大海之源时间: 2008/7/22 21:02文章来源:民间中医网,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四圣心源脉法解讲座二简单给大家提个问题,在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好多病人,两寸脉沉弱这样人比较多。

然后问大家:两寸脉沉弱,主什么?就说左寸沉与右寸沉又主什么?大家就我提出的两个问题,发表一下意见我给大家说切脉,不是靠临床得来的,切脉是靠领会的。

得于心而应于手,如果你心中不得的话,这个时候就是你手就是换个机械手,分辨率再高也没有用,所以必须在理上领会了以后才能够下手,领会,真正有所明了,有个问题我就是说两寸脉沉弱这种病人,大概是怎么造成的?左寸沉弱与右寸沉弱,他们分别讲的什么,有什么差别?讲的是两寸脉,大家还没有,也就是说跟着黄元御先生掌握脉法的思路来走,灵素说了一句心里之气不足,两寸脉沉弱,其实是心肺不足,是阳不足,是阴不得出阳,阳衰了阴气必盛,所以这个病人处于阳虚体质,两寸脉沉弱,第一点就是左寸沉不开达,能升而不能开。

肾阳不足呀,肾阳这个词用的不太好,现在大家就是说很多教材就是说脾阴脾阳、肝阴肝阳、心阴心阳这都搞烂了,如果再谈肾阴肾阳的话,因为这个肾吧,牵扯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它参与后天的升降,另一个它又主宰先天元气的盈缩,所以你谈肾阴肾阳的时候不够准,还容易搞混。

你要说元阳不足、不能上达,这个不一定,它只能代表就是说一身元阳到了肝脉以后,然后木不能成实,就是说水能生木,木不能化火,这一点导致左寸脉这种沉弱,如何化火,我们要治这样的病人的话,应该从这点考虑,不能用滋水荣木。

两者的治法还是不一样的,因为如果谈到肾阳不足的时候很可能要考虑到收敛这样的阴气,如果考虑到上焦阳阳气不足,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温健脾肺问题。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在学习脉法之前我讲一下我本人学习脉法的过程,希望在座各位老师和同行不要像我这样走了很多弯路,也希望今晚的讲座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启发,让大家感受到脉诊的乐趣。

到目前为止本人也稍稍对脉法有点感觉,在临床上用逐渐以脉诊为主的诊断方式去看病,说实话,让我来讲脉法,这个脉诊本身就很强大,让我有点感到牵强也没有资格讲这么重要的课程,也担心自己的理解偏差把大家领偏了道。

我在这也只是开个头,希望大家把自己在临床上对脉的认识,都贡献出来,对我讲这堂课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一,这也是中医诊断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现实中,只要你说你是搞中医的,老百姓首先就是问你会摸脉吗?学过中医的人,或者上过临床的人都明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才是我们大多数学习中医的人对脉法掌握情况的最好的一种描述。

在学习脉法的过程中我也曾经请教过很多老师,很多老师都告诉我,在现实中真正能够摸脉的中医人少之又少,很多医生摸脉只是为了做个样子,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而已。

还有老师说脉法并不重要,你看《难经》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对于医生来说,切脉排在四诊之末只是一些皮毛技巧而已。

我们要练好的是望诊,闻诊,问诊,不必追求切脉。

但是我自己对伤寒论,金匮的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到处都是在讲脉法,说实话实在是看不明白,我想如果脉法都搞不懂,经典的学习估计也是一知半解。

灵枢第四篇上讲: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

可见脉之重要。

但是脉法实在是难学,很长时间对我来说,脉学也成了一种玄学,学懂它成了一种不可奢求的奢侈品。

但是我们是中医人,如果不会摸脉,怎么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医。

仲景大师在伤寒论中多次提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就特别的强调脉法,脉为先,证其次。

我想如果只重视证不重视脉,只重视方证对应。

可能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过程。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脉法解三(20)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脉法解三(20)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脉法解三(20)岐伯有道咱们上一次主要讲了第三卷《脉法解》,主要是讲了摸脉基本的一些方法,主要讲要去体会脉气,体会脉气那种自然而然地周流的即时状态。

这是脉诊的基本功,那么今天咱们接着来讲,讲这个具体的脉象,以前历代的脉学、脉经,都会讲到很多的脉象,所谓的28脉也好,多少脉也好,会讲很多的脉象。

那么这个脉象一多呢,虽然可以分门别类,讲的比较细,但是也容易流散无穷,这么一个弊端,多了反而不容易从整体上去把握。

包括《四圣心源》黄元御先生,他在讲脉象的时候,前面讲了一个总论,后面也是分为24脉,也是一种脉象一种脉象的来讲,那么它的好处是,它是一对一对的来讲,两个脉对应着来讲,所以有了归纳的意思在里面,而且讲的时候这个脉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结合在意思,不同的脉象之间可能会有穿插的,不同的脉的部位有一个什么样的脉象。

他也是按一气周流这个意思来穿插着讲,所以这一点是跟其它脉诊、脉书、讲脉法的一些其它书相比而言,这是《四圣心源》讲脉法讲得更有意义,或者说是着眼点更高一个地方,历来脉法确实不是很好讲,因为这个东西其实是一种感觉,如何能够把它讲的很形象、易于让大家理解,方便大家学习接受,我也没有很多的经验。

《脉法解》这一卷,今天晚上就把它讲完,后面还有很多的内容,怎么去讲,我是想把后面这24脉所有的内容,我把它揉合在一块来讲,不去分开一个脉一个脉的讲了。

我把它全部综合在一块给大家讲,讲的也是我个人的体会,这样希望能够让大家理解的时候能够更方便一些,大家结合我讲的再去分开看,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四圣心源》原文它是两个脉两个脉的分开讲的,我讲的时候不会分开,我会把所有的内容根据我的理解,把它综合在一块,来给大家讲讲我的体会,这是今天晚上讲课的主要形式。

那么首先说一下,我们要摸脉,病人来了你要摸脉肯定是摸这个病脉、不正常的脉,那么我们首先就要知道正常的脉是什么,要有一个标准,正常的脉象我们都知道它叫缓和之脉,缓脉,脉贵缓和、脉贵有神,什么叫缓和之脉,就是脉你摸着很软,又比较有力、比较饱满,跳动的过程感觉很有灵气,很有神气,脉气很清透、很灵润,也不快也不慢,也不沉也不浮,就是那种雍容和缓,落落大方,如果从脉气的感观把它当成一个人的话,就像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书生,那种感觉。

西游记中黄元御脉法的故事

西游记中黄元御脉法的故事

西游记中黄元御脉法的故事授御医”及乾隆帝赐匾额——“妙悟岐黄”传说如下。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黄元御行医北京,适遇乾隆皇帝病重。

太医院与京城名医多方调治无效,帝病渐沉,百医束手无策。

当时,宫中有一太监为昌邑玉皇庙村人,深知元御医术高超,便向朝廷推荐,诏进时黄氏辞曰:“敞乃草民,不懂军臣大礼,恐万岁见责,有欺君之罪。

”乾隆帝传谕:“免恕一切,至宫廷时对朕面只行叩首之礼。

”并令侍官带奉银及续罗缎匹为礼,再诏黄氏进宫。

黄氏辞曰:“无功不受禄,敞乃布衣之士,岂敢接受。

”帝怒,再赐以五品顶戴,按品赐银,再次传进。

黄氏见再难推委,遂入宫。

乾隆欲试其医术高低,故虚设一帐,令宫女卧其内,只露一手于帐外,让元御诊脉。

诊毕退出,侍官请处方,元御道:“龙体凤脉,无药可医,恐不久于人世。

"侍官回奏,乾隆闻言心悦诚服,乃知其为良医,即令御诊,诊后帝问:“朕得何病,应用何方治疗?“元御道:“万岁小恙,乃七分药毒三分病,须先进两帖去药毒,继服一帖治所病。

”帝允诺,按方配服,病豁然而愈。

乾隆帝大喜,赐以重金,元御皆坚辞不受,说:“吾非为官为钱,愿为社稷治病救人”。

皇帝便命他入太医院为御医,并赐其秋木棋盘、玉石棋子一副,常与对弈,遂号玉秋子。

乾隆十六年二月,乾隆帝南巡,黄元御奉诏侍从,随驾武林(杭州),治途为人治病屡验,著方调药皆神效。

皇帝感其学识,亲书御匾“妙悟歧黄”,悬于太医院门首。

黄氏于太医院任职期间医术日益精湛,治愈多起皇宫贵族的疑难杂症,晚年更是著书立说,为中医学发展做出诸多贡献。

乾隆二十三年黄元御于行医、著述中积劳逝世,归葬祖地。

此虽系铁事传说,然对黄元御医术之精湛,性格之清高,乾隆帝这位明君的性格处事等,描述得极为精辟。

参之黄元御《四圣心源》自序:“帝眷之隆,何可恃也”,当有一定的真实性,而非纯系杜撰。

黄元御五代传人麻瑞亭(1903-1997),早年听其业师李鼎臣讲述过黄氏诊病铁事一则,简述如下。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311】【 312】【313】【 314】睁开全文【31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十。

甘草 xx甘草二两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 xx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陈修园:少阴之脉,从心系上挟咽。

今少阴病二三日,乃三阳主气之期。

少阴君火,外合三阳,上循经脉而及咽。

其咽痛者,可与甘草汤;服汤后不差者,与桔梗汤。

【述】此言少阴之气循经而上逆于咽也。

黄元御:二三日,初觉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以少阴水旺,君相皆腾,二火逆冲,是以咽痛,甘草泄热而缓迫切也。

不差者,与桔梗汤,甘草泻热而缓迫切,桔梗降逆而开结滞也。

刘世祯:此示少阴咽中肿痛之证,盖心邪乘肺之变,而营热外泄于气之为病也。

经曰:气伤痛,形伤肿,先痛尔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尔后痛者,形伤气也。

故知同一肿痛之证,因病情有先肿、先痛之殊,则病机分在阳、在阴之异。

痛先而肿后者,气热烁血之诊;肿先而痛后者,血热移气之变。

盖咽隘之部,在阴为肾液上注之门,在阳属中精内阅之使(经曰: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

又曰:胆为中精之府,咽为之使),故知阴经阳经,皆有咽痛。

但在阳则邪在脉外,多先痛后肿,肿连颐颊之间;在阴则邪在脉内,多先肿后痛,痛在咽门以内。

凡少阴咽中肿痛,必肿痛不甚,昼缓夜剧,口中胶而小便清,或时清时热。

脉当浮而急,按之微弦(必兼细象)。

有痛引腹中之意。

何以知引腹中?必微咳而知之。

宜不炙甘草一味作汤,备清热解毒、缓急润燥之功,则急痛壅肿并解。

设不差者,肺气之上结也,宜桔梗汤治之,苦甘合化,散结滞而消痈肿,此为利窍排浊之剂,非外达邪气于皮毛也。

桔梗,味苦性平微散,解结滞,排脓血,开肺窍,利咽喉,肺气虚损者忌之。

【 312】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可以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方十一。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清·黄元御脉法总纲《四圣心源·脉法解》之二十四脉

清·黄元御脉法总纲《四圣心源·脉法解》之二十四脉

清·黄元御脉法总纲《四圣心源·脉法解》之二十四脉《四圣心源·脉法解》之二十四脉_泥巴匠_新浪博客四圣心源-卷三脉法解-二十四脉《四圣心源》卷三脉法解_微风曾吹过_百度空间行者老师:脉法解浮沉_百度文库四圣心源卷三脉法解之二十四脉黄氏脉法的总纲1、浮沉浮沉者,阴阳之性也。

《难经》;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

阳性浮而阴性沉,呼出为阳,心肺之气也;吸入为阴,肾肝之气也。

心肺之脉俱浮,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肾肝之脉俱沉,沉而濡实者,肾也,沉而牢长者,肝也。

脾居阴阳之中,其气在呼吸之交,其脉在浮沉之半,其位曰关。

关者,阴阳之关门,阴自此升而为寸,阳自此降而为尺,阖辟之权,于是在焉,故曰关也。

阳盛则寸浮,阴盛则尺沉,阴盛于里,阳盛于表。

仲景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一定之法也。

然浮沉可以观表里,不可以定阴阳。

三难:关以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

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遂上鱼为溢,此阴乘之脉也。

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遂入尺为覆,此阳乘之脉也。

阳乘阴位,则清气不升,故下覆于尺,阴乘阳位,则浊气不降,故上溢于鱼。

溢者,浮之太过而日阴乘,覆者,沉之太过而曰阳乘,是则浮不可以为阳,而沉不可以为阴。

浮沉之中,有虚实焉。

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是阳虚于表而实于里也,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是阳虚于里而实于表也。

浮大昼加,沉细夜加,浮大昼死,沉细夜死。

诊者当于浮沉之中参以虚实也。

2、迟数迟数者,阴阳之气也。

九难:数者,腑也,迟者,脏也。

数则为热,迟则为寒。

经脉之动,应乎漏刻,一呼再动,一吸再动,呼吸定息而脉五动,气之常也。

过则为数,减则为迟。

脏阴而腑阳,数则阳盛而为腑,迟则阴盛而为脏,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数之极,则为至,迟之极,则为损。

一定之法也。

然迟不尽寒,而数不尽热。

脉法: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迟则阴气盛,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下)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下)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下)这就是一气周流模式。

这个右寸手太阴阳明金生的是左尺足太阳少阴水,太阳少阴水生的是左关足厥阴少阳木,厥阴少阳木又生左寸手太阳少阴火,手太阳少阴火同右尺手厥阴少阳火,手厥阴少阳火生右关足太阴阳明土,足太阴阳明土复生右手太阴阳明金。

对照这个图形来看的话。

右寸生的是左尺,然后左尺生的是左关。

左关再生左寸,左寸再通右尺,右尺再生右关,右关复生右寸,就是这个图形。

这个图形上讲,图中箭头所指的是五行相生图,外圈那是一气周流图,现在很多人都批判五行相生相克是错误的。

我认为这可能还停留在医术上面的层面上,还不能达到道的层面,对中医核心的东西还未真正领悟。

从这个图形上,我们知道了这两手脉的相互关系,寸关尺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有利于我们在临床上,去领会每一部脉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

刘力红老师在《思考中医》这个书中治病之要讲过一个案例,说一个病患者声音嘶哑,要用笔代替口来说话,咽喉疼痛,浑身没有力气。

刘老摸脉,两尺浮紧,开方是麻黄汤加苍术,两剂而愈。

刘老还特别批评中医西化,见病治病,喉咙疼痛很多人可能开方就用玄麦柑桔汤,牛蒡子山豆根之类的药。

刘老的解释是说,脉浮紧,紧者为寒,浮紧就要用麻黄汤,舌苔中有湿,所以加了苍术。

今天我来解释一下从一气周流上看,浮脉为阳脉。

心脉为浮数之脉,肺脉为浮涩之脉,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浮紧为肺气不堪之脉,如果是浮数,浮缓,就用桂枝汤来升到左路,浮紧就要考虑升左路或降右路,麻黄汤为主。

为什么在尺呢,左尺为膀胱,右尺为命门,浮为金水相生出现了问题,或者是水不能生木出现了问题,右尺浮为心阳下潜出现了问题,或者是三焦相火出现了问题,浮是因为阳,是升散之象,紧它是一种阴,紧表示了开散不开的这种象,浮紧它是阴阳相搏杀的一种胶着状态,用桂枝麻黄对浮脉推一把帮助一把,帮助他推散,用麻黄杏仁苍术帮他收敛。

这一气转开了,这就好了。

今天晚上还有老师说这个皮肤问题,我想的话,如果是在左尺左关都浮数,就应该考虑到小柴胡和猪苓汤来治疗,如果是入血分了,就要考虑到胡希恕老师常用的大柴胡加桂枝茯苓丸来加减治疗,其实都是升达厥阴肝木之法。

“南臧北黄”的伤寒学术比较

“南臧北黄”的伤寒学术比较

2023年11月第47卷第6期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文献研究◆“南臧北黄”的伤寒学术比较赵秀1,宋咏梅1,吴世彩2(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100068)[摘要]“南臧北黄”是指清代山东医家诸城臧应詹和昌邑黄元御。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黄元御和臧应詹虽然生活年代和地域很接近,但对于《伤寒论》的阐述却展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黄元御着重理论发挥,臧应詹强调临床应用,这与两人的习医背景、交游情况等有很大的关系。

两位医家在条文编次、注释方法和风寒营卫性质等方面的认识上,亦受到当时“错简重订”研究的影响。

黄元御沿袭“三纲鼎立说”,注释则偏重气化学说,以六气解六经;臧应詹则取众家之长,强调临床的实用性,注释上偏重于辨证论治,并不认同风寒营卫的分别。

[关键词]“南臧北黄”;臧应詹;黄元御;《伤寒论》;理论发挥;条文编次;注释方法;风寒营卫[中图分类号]R222.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659X (2023)06-0790-05DOI :10.16294/ki.1007-659x.2023.06.018Comparison of Academic Thought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 Between“Nan ZANG and Bei HUANG ”ZHAO Xiu 1,SONG Yongmei 1,WU Shicai 2(1.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China ;2.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Center ,Beijing 100068,China )Abstract“Nan ZANG and Bei HUANG ”refers to two physicians of Shandong in the Qing Dynasty ,ZANGYingzhan of Zhucheng and HUANG Yuanyu of Changyi.Through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HUANG Yuanyu and ZANG Yingzhan lived very close in the time and region ,but they showed two different ways to expound the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 .HANG Yuanyu emphasized the theory ,while ZANG Yingzhan emphasize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which had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medical back 鄄ground and social intercourse.The two physician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ilation of articles ,annotationmethods ,and the nature of wind -cold and nutrient -defense were also influenced by study of “revising the mistakes ”at that time.HUANG Yuanyu followed“the theory of three cardinal principles ”,emphasizedthe theory of qi transformation in his annotations ,and explained the six meridians with six qi.ZANG Yingzhan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others ,emphasized[收稿日期]2022-11-13[基金项目]齐鲁医学古代中医药文化遗产整理传承项目(编号:2019-0952)[作者简介]赵秀(1994—),女,山东济南人,2021年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黄元御药物脉位分类

黄元御药物脉位分类
脉大肺气不降:杏仁、陈皮、清半夏;
脉沉弱为肺气虚:生黄芪、大枣、沙参;
脉浮紧为肺卫感寒而肺气不开:苏叶、杏仁;
脉沉弦为饮邪患肺:细辛、葶苈子、甘遂、芫花。
关部
浮为营分受邪:羌活、防风、桂枝、麻黄;
沉弱为肝血虚:当归、阿胶、制首乌、枸杞子;
脉弦为木郁:桂枝、白芍、柴胡、薄荷、川芎;
脉涩结为血瘀于肝:桃仁、红花、鳖甲、丹皮、茜草、丹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
黄元御药物脉位分类
脉位


寸部
洪而有力为君火不降:黄连、连翘;
沉而无力为心阳不足:桂枝、炙甘草;
滑大为痰浊扰心:瓜蒌、薤白、九节菖蒲;
脉涩为血瘀心脉:丹参、三七、五灵脂、桃仁、红花;
脉细数为心血虚:龙眼肉、当归、红参。
洪大为邪热壅肺:石膏、知母、黄芩;
滑大为痰热壅肺:贝母、前胡、竹茹、白芥子、清半夏、橘红、胆南星;
沉紧为水寒:附子、川椒、紫石英、补骨脂、天雄;
脉沉弦滑为水湿痰饮壅下焦:泽泻、猪苓、萆薢、土茯苓;
沉而无力为相火不营血虚:生地、当归、白芍、川芎、肉桂;
脉浮紧为营分受寒:麻黄、桂枝、羌活。
脉沉弱卫气虚:黄芪、大枣、人参、茯苓、甘草、干姜;
脉浮缓为卫分受邪:苏叶、防风、荆芥。
脉沉紧为肝寒:乌头、乌药、肉桂;
脉滑数为肝经湿热:茵陈、炒栀子、龙胆草;
脉虚浮数为甲木不降:白芍、乌梅、山萸肉。
缓而有力则为脾湿:薏苡仁、茯苓、苍术、防风:
缓无力则为中气虚:党参、茯苓、白术、甘草;
沉而有力胆胃不降:栀子、柴胡、黄连、吴茱萸;
细为脾阴不足:山药,扁豆;
浮大为甲木碍戊土不降:黄芩、半夏、陈皮。
尺部
沉而无力为肾水不足:生地、熟地、桑葚、黑豆、胡桃肉、女贞子、制首乌:

王四进经方讲座-27-脉法解

王四进经方讲座-27-脉法解

王四进经方讲座-27-脉法解咱们讲了天地气化、五脏气化和六经气化,黄元御这套气化学说是前后贯穿的。

今天咱们就开始讲脉法解,从古到今都觉得脉法不好学,也不太好讲明白,比较抽象。

我执业的时候有一个大学生,五年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和我交谈的时候说,中国中医的脉法是不是骗人的呢。

这是让我们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都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脉诀》背得特别好,摸脉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我们在河北医科大学进修的时候,一位专门讲中医基础的老师,带了很多博士生。

他在讲到脉法的时候对学生们说,讲实在的话,号脉我不会。

这就造成了一个局面,很多中医学院的学生毕业了,要是考试还可以,一到临床实战就懵了。

我以前上完学也是不会,后来通过研究黄元御这本书的气化理论,他实际是把脉象给解释透了。

那就是真传一句话,然后你就会觉得号脉特别简单了,就不像那么神秘了,就没有摸不着头脑。

过去老大夫闭着眼都能摸的东西,其实本来就不太复杂,关键是要掌握住天地气化和人体气化的原理。

脉象就是这些气化的大象的反映,你要是死板化得记那二十七条脉象,哪一种脉象是哪一种病,永远是迷迷糊糊不对的。

因为脉法永远是和天地气化是一体的,你如果脱离了时间的因素那就不成立了。

夏天心脉摸着洪大这叫正常,到冬天这样就是不正常了。

同样是洪脉,你说是表证和热证,夏天说病人有热证、发烧就不对了,冬天遇到了说病人没事也是不对的。

咱们讲脉象是和五行一气周流理论配合的,脉象是和天地人体的气化不二的、一体的。

比方咱们今天摸一个脉肝火大,你用了三副药以后他的脉象下去了,你就知道是对的了。

病人的症状和你开的药不符,证明你的理论和思路是错的。

我按照黄元御的理论摸脉、开方,一用就对了。

现在人们不好理解的是这不就是一根动脉血管吗,怎么就能分别反映五脏六腑的事情呢,理解不了不相信是很正常的。

其实按照现代的全息学说还是好理解的,一个细胞都能反映整个人的全部信息,何况是一根血管呢。

人体最主要的就是气血,如果把人的颈动脉卡住五分钟人就死了,就是供不上气血了。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在学习脉法之前我讲一下我本人学习脉法的过程,希望在座各位老师和同行不要像我这样走了很多弯路,也希望今晚的讲座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启发,让大家感受到脉诊的乐趣。

到目前为止本人也稍稍对脉法有点感觉,在临床上用逐渐以脉诊为主的诊断方式去看病,说实话,让我来讲脉法,这个脉诊本身就很强大,让我有点感到牵强也没有资格讲这么重要的课程,也担心自己的理解偏差把大家领偏了道。

我在这也只是开个头,希望大家把自己在临床上对脉的认识,都贡献出来,对我讲这堂课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一,这也是中医诊断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现实中,只要你说你是搞中医的,老百姓首先就是问你会摸脉吗?学过中医的人,或者上过临床的人都明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才是我们大多数学习中医的人对脉法掌握情况的最好的一种描述。

在学习脉法的过程中我也曾经请教过很多老师,很多老师都告诉我,在现实中真正能够摸脉的中医人少之又少,很多医生摸脉只是为了做个样子,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而已。

还有老师说脉法并不重要,你看《难经》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对于医生来说,切脉排在四诊之末只是一些皮毛技巧而已。

我们要练好的是望诊,闻诊,问诊,不必追求切脉。

但是我自己对伤寒论,金匮的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到处都是在讲脉法,说实话实在是看不明白,我想如果脉法都搞不懂,经典的学习估计也是一知半解。

灵枢第四篇上讲: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

可见脉之重要。

但是脉法实在是难学,很长时间对我来说,脉学也成了一种玄学,学懂它成了一种不可奢求的奢侈品。

但是我们是中医人,如果不会摸脉,怎么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医。

仲景大师在伤寒论中多次提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就特别的强调脉法,脉为先,证其次。

我想如果只重视证不重视脉,只重视方证对应。

可能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过程。

行者老师讲中医《伤寒脉法01》

行者老师讲中医《伤寒脉法01》

行者老师讲中医《伤寒脉法01》现在我们开始讲。

停课好一段时间了,现在天气比较暖和,所以又开始讲课了。

前段时间,晚上讲课太冷,很多人回家也不方便。

前面是讲到《伤寒论》的“太阳篇”,但是呢,这回不讲伤寒论了,继续把以前讲过的伤寒论脉法跟大家再次阐述温习一次。

脉法呢,我依据的还是张仲景,即仲景《伤寒论》的“平脉辩脉序”,根据这个线索和他的条文来阐述,和他的原意还是一样的,但是不尽相同,不会拘泥于他的条文。

首先呢,既然讲脉法,先要知道“脉”是什么。

我们面对一个病人的时候,三指既按,候到脉息的动止现象,这个叫脉象。

我们要体会到什么,要感受到什么,这个是我们学脉法首先要突破的;然后,再通过脉法领会到病人具体的“象”,现象,也就是所说的脉象;然后再根据五行、阴阳归类、模拟;模拟完了以后,再用《伤寒论》六经之法来看太过不及之处,知犯何逆,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地方,再根据病人的起居、饮食、禀赋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分析病是怎么产生的。

知犯何逆,知道产生的原因以后才能随证而治之,就是要解决掉病因,包括内在的、外在的、周围的环境都要改善。

在临床之中,我治一些病呢,光凭药石的治疗,其实效果是有限的。

因为病人产生这个疾病有他不同的原因,生活、个人生活的节律、家庭、个人喜好、思想上的一些认识、外在的一些境遇、内心情感的变化等等,这些都导致了五脏之气违和;如果外在的因素很强烈,又持续不能改变,这就是疾病产生的一个因素。

咱们现在治病面对的人群多是城市的,他们生活压力大,内心情感比较纠结,各种内在的外在的因素比较复杂。

同样的,农村人跟自然万物打交道多点的,内在外在纠结、名利相争简单一些,环境相对单纯,那时候用药,你单纯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治完以后,这个疾病的复发几率小。

现在在城市治病,随证治之以后马上就有效,但是效果会有限,你不治了会马上反复,而且经常这么治,效果就不佳了,拖得时间长了反而变成了一个虚损证。

所以说,我们面对一个脉象,首先要体会它的象是怎么回事。

古中医精华:一气周流核心思维

古中医精华:一气周流核心思维

古中医精华:一气周流核心思维清代乾隆御医黄元御倾心毕生心心血,开创中医核心“一起周流”理论。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著名的医学大师叫黄元御。

30岁那年,不幸罹患眼疾,因被庸生误治,左目失明,身体差点垮掉,因此满怀愤怒,以毕生心血精研《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圣经典,集中华经典医学之大成,开创“天人合一,一气周流”理论。

“一气周流”认为,人体内有一股无形的气在不停的周流运转着。

先天之气—元气带动脾胃之气旋转。

脾气和胃气通过升降斡旋,带动肝、心、肺、肾之气左升右降,形成一个完整的如环无端的“一气周流”循环。

人体周流的这一气,升不上去会生病,降不下来也会生病。

人体各个器官发生疾病,其实都是人体这团气郁结于该处,致使一气周流运转不畅而产生的。

所以,中华医学讲究治病治本,就是保住元气,使一气周流在身体各器官畅通,解决人体各个器官的健康问题。

黄元御把他这一套“一气周流、升降回环、如环无端”的理论,系统的总结,著书于世,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圣心源》。

中医理论古今如一,并无二致。

而自从张仲景既有,却只有黄元御一个人悟透了这个道理。

利用“一气周流”理论指导中医临床,用很普通的药物,作很简单的组合,来调节人体之气得升降,就可以达到举重若轻,覆杯而愈的效果。

“一气”即“元气”,“一起周流”就是元气在人体的运转方式。

“一气周流”理论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元气在人体内的运行方式,发现了元气充足、衰弱与人体各种疾病具体关系。

人体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正是元气按照“一气周流”的形式运转着。

“一气周流”不仅是元气的运转形式,而且元气还是整个“一气周流”的原动力。

元气是人体“一气周流”系统运转的发动机。

正是由于“一气周流”理论的出现,元气才于人体发生的各个疾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得临症辨象,辩证施治,有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并使得中医一贯倡导的“固本培元”、“治病治本”、“治未病”的理论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李玉宾老师讲解《四圣心源》(9)

李玉宾老师讲解《四圣心源》(9)

李玉宾老师讲解《四圣心源》(9)(转载)咱们今天接着一起学习四圣心源卷三《脉法解》,中医四诊里面望闻问切,切脉对很多人来讲可能是最难学,跟门槛一样,很多人迈不过去。

黄元御先生在第三卷《脉法解》里面给我们做了比较详细,成体系的讲解。

这一卷我们打算用两次时间来讲完。

今天晚上咱们主要讲一下诊脉的一些基础东西,诊脉最基本的道理啊,脉象的规律啊,今天不会讲具体那一个脉,讲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常识的一些东西,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下,第二次,就会针对具体的脉象,讲一些日常、结合临床,咱们常见的疾病,讲一些具体的脉象,讲的这些内容呢,跟《四圣心源·脉法解》原文的内容可能不完全一致,不会照着书上的内容挨着一个一个讲,可能会穿插着讲,所以要求大家对这一卷的内容,都要比较熟悉,如果还没有看的,看的不是很熟的,希望大家回去把这一卷都看一下、都看完。

我首先讲一下,诊脉咱们常用的是寸口脉法,摸手腕这个地方,太阴肺经这个脉,就是脉法解的第一小节,寸口脉法,讲的这个寸口脉法,诊脉的方法呢,或者诊脉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诊脉方法。

从《四圣心源》这本书记载的有寸口脉法、寸口人迎脉法还有三部九候脉法。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我们现在在临床上用的最多的是寸口脉法,就是只是诊寸口脉,诊这个手太阴肺经的动脉,实际上一身所有的脉都可以诊,都可以去摸,所以的动脉,体表的动脉,能摸的到的,都可以摸,都能诊断出一身的脉气。

之所以寸口脉现在是用的最多,主要原因是它最方便,而且它能够体现出一身五脏六腑的脉气。

这其中的原因呢,就是内经讲的肺主气,朝百脉,百脉都入于肺也好,或者归于肺也好,用《四圣心源》的话来讲:十二经脉之气皆受之于肺。

因为在脉气它来源于中土,中土化源,化生气血,然后是上归于肺,肺气散布精微于全身,流通十二经脉,是这样一个过程。

所以说这个肺经这个脉气,它实际上是人体一身气血散布的一个聚散点儿一样,所有的脉气都在这儿聚集,然后又分散。

黄元御中医升降理论的精髓

黄元御中医升降理论的精髓

黄元御中医升降理论的精髓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圈呢?在这个圆圈里,脾胃一阴一阳,就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它们来转。

话说这人体里面,五脏六腑是上下分布的,其功能也有方向,这些脏腑所引导的气机是处于动态中的。

这个图画我给大家描述一下。

首先肾在最下面,属水脏。

中医说肾脏是水中含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我们就明白了,那一定是向上走的,它生什么啊?火生土,也就是说,火性向上走,使得脾土温暖,那么脾是负责什么的呢?是负责把胃吸收的营养(道医叫精微物质)发送到全身的。

这脾有个特性,它是向上走的,因为有一部分营养还要到肺脏,与吸入的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由肺协助向全身输布。

各位可记住了,脾脏之气,是从左边向上升的。

肾脏中的水呢,水生木,也就是说,在水的滋养下,木气也开始得到了营养,要发展了,它发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树一样,这个肝脏之气也是从左边往上升的。

随着脾土之气上升,道医有句话,叫“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就是说的这个。

好多人说,这中医的肝怎么在左边啊,解剖可是在右边,道医说的是肝气,是肝的功能,是一个功能系统,不单是那个脏器实质。

所以,左边身体有病,有时要考虑到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

肝属木,四季配春季,象征着万物生发。

此时各位看到了,这个气机随着肝脾升到了顶部,这里就是肺和心了。

各位知道,木生火,这火配五脏是心,四季配夏天,心火的特点其实也是要向上的,但是,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是属金的,四季配秋天,主肃降,甭管夏天多热,遇到秋天,气机就开始往下降了。

这心火本来是要上升的,但是因为有肺金在上面,所以就跟着往下降,直降到肾中,使得肾水不至于过寒,温暖肾水。

而肾水随着肝木上承,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叫“水火既济”。

有的时候,这个往下降的过程被破坏了,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憋在上面,各位就会看到上面热,下面寒的局面。

长沙药解闲谈

长沙药解闲谈

于2011/10/161985 年8 月26 日/forum/thread-125715-1-1.html想到哪就顺手写两笔,没有章法大家勿怪。

《长沙药解》是黄元御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书。

之所以说黄元御的学术思想可以自成一派,主要还是因为理论著作的完整。

很多朋友都不认同中医流派间的巨大差异,认为中医是门统一的,兼容并包的学科。

这么说没错,各流派之间确实有着共同的基础,但是着眼点得不同使得各流派见的认识与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比如说,人是怎么来的?黄元御说,人先有祖气,祖气分升降,升降化四维,即:中气——脾胃——肝、心、肺、肾。

有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得得意思。

而郑钦安就认为,人先有君相二火,二火相合生中土。

即:心肾——脾胃——肝肺。

不同的认识就造成了两个人治法的巨大区别。

二人同为重阳派医家,但是黄元御更注重中阳,即先调脾胃再有肾阳与君相二火。

郑钦安则侧重心肾阳气,即先调心肾再及脾胃。

至少对于初学者来说广读各家学说未必是个好的入门路径。

中医入门一定要有条主线,再辅以各家学说方成圆满。

就好比盖楼,框架只能有一个,添砖加瓦却可以海纳百川。

黄元御的理论体系十分完整,包括对经典的解读,对外感内伤的治法,尤其是对药性的理解。

为什么说药性尤为重要呢,因为《药解》可以说是黄元御思想的枢纽,医理无非是“认识+方法"。

比如说,水寒土湿是病机认识,温燥水土就是治法。

但是如何温燥水土就要靠药性来贯穿。

各流派的的药性理论也是完全不同的,伤寒中留下了“是什么”,内经留下“为什么”,这两者之间怎么连接,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半夏止呕,诸家都承认,但是半夏为什么止呕就说法不一了。

我们的中医教材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张家的方,李家的法,赵家的药解搞得初学者无从下手。

说点正经的。

长沙药解怎么读,首先是目录问题。

目录四卷,怎么分的累呢,卷一,土药。

依次是,木药、金药、水火药。

剩下的就是结合理、法去一一对应着读。

先分清同类药的区别,比如中土药,甘草,人参,白术,薏米。

黄元御,徐灵胎,胡希恕,倪海厦对同一条辩的不同解释

黄元御,徐灵胎,胡希恕,倪海厦对同一条辩的不同解释

黄元御,徐灵胎,胡希恕,倪海厦对同一条辩的不同解释本帖最后由经方魅力于 2011/12/21 21:42 编辑一:黄元御的解释: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烦痛,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湿为风郁,两相抟结,营卫寒滞,故身体烦痛,不能转侧。

脉法:风则浮虚,脉浮虚而涩者,血分之虚寒也。

桂枝附子汤,桂枝和中而解表,附子暖血而去寒也。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则木达而疏泄之令行,湿不在下而在中,去桂枝之疏木,加白术以燥己土也。

桂枝附子汤百四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而分两不同。

桂枝四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杖加白术汤百五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白术四两于桂枝附子汤内去桂枝,加白术四两,余依前法。

二:徐灵胎的解释: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

白术4,甘草2,附子3,生姜3,大枣12。

上五味,以水6升,煮取2升,去渣,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术附并走皮内,去水气,术附并力则去水功愈大。

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4两。

此即前桂枝附子汤,此本一方二法。

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加桂。

观此条故知桂枝能通利小便,故五苓散用之,附子三枚,恐多。

虚弱及产妇,宜减服之。

伤寒89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转侧,湿则身重,不呕不渴,湿而兼寒,脉虚浮而涩者,内外阳俱虚,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白术生肠胃津液。

三:胡希恕的解释:桂枝附子汤为少阴太阴合病而表证明显者,因用桂枝生姜解表,去桂加白术汤是少阴太阴合病而表证轻而里症重者。

故但用生姜解表,此是两方证的异同点。

由此两方证悟出,白术治太阴虚寒性便秘,临床屡用皆效。

四:倪海厦的注解:「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大便溏,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汤」主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把中医的脉法简单的理顺一下。脉法的起源、变化整体来讲一讲,这样大家在临证的时候心里有个底。
我们搭脉,根据动向分为来去上、下、至、止几个部分。就是脉在上面的时候浮现来是什么样子,而沉下去时是什么样子,止时是什么样,来时又是什么样。而我们今天是根据黄元御的脏腑虚实来诊断。我们搭脉,一个是脉动,一个是尺肤,脉法的位置有时候,除了脉动,部分有高有陷。
土之所以升降失职者,木刑之也。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土弱则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胆木化气于相火,胆木右降,则相火下蛰而不上炎,胆木逆升,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克,清气郁蒸,而生上热,于是右寸之脉亦大。肝木主升,肝木不升,生气抑遏而生下热,于是左尺之脉亦大。右寸之大者,肺金之上逆也,左尺之大者,肝木之下陷也。
今天讲的仲景的脉法和黄元御先生的理解。
现在讲四时的脉体,大家要不断的用思维去揣摸它。春之脉,如若昭昭,如寻长端末稍,是怎么样为弦脉,其脉如弦。通过文字的描述,不断的去体会。春脉是阴中一点阳气,阳气于生动,由震化而生,这时阳气已经萌动,阴气尚末动。夏季,阳气慢慢形成疏缓涣散,慢慢浮散这样现象,就出来宏脉,阳气也是由内而外产生一种冲,这时一般脉象用离卦来解释夏季这种现象。大家记住,用卦象来现解脉象,也是一种表示的方法,但如果不熟的谈,这样理解有时会产生更多的名词,造成更多的障碍。秋季是一阳由内而生,一阴自外而生。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就是说秋天还是浮脉,已经有一点要收的意思了。这点要收的意思不是从里面来,是从外面来的。所以大家看兑卦,外阴爻而内阳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冬天是一坎卦,坎的卦象是一阳居于二阴,有人解释是坎中满,一阳居于二阴之中,我认为这个解释就不对。就这个坎卦的卦象来说,坎卦的内卦应该是阴,是一阴爻,最外面也是一阴爻,如果不用三爻画卦法,而用六卦画卦法,最会看的非常仔细,坎卦代表的是阴阳错杂的一种现象,他表现出来的外在暂时是阴爻,离卦也是一样,离坎两卦是一个互卦,它两是随时可以变化的。
种种脉象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派生出来的?我们把四季脉象掌握好以后,就可以握阳升阴长的这个象。内经有六脉,就是大、小、缓、急、滑、涩,从这六脉来判断邪气的消长不同的现象。进而寒伤有十脉,就是伤寒通过十种脉象,也就是对脉气的强弱、脏腑的虚实来判断的。基础还是对四季脉的把握,进而对伤寒的十脉来判断阴阳的虚实。后代衍生出来的二十四脉、二十八脉,这些都要以四季脉为基础。难经里讲的脉象,也是根据四季脉象来的,它这里把五脉的藏象,又分别为五藏六腑,各自生克,显示出来,根据脉象判断脏腑虚实。
下面把不同等的脉象按黄元御先生的思路来理顺一下。浮沉大小,五脏之脉,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胃居沉浮之间。阳浮而阴沉,其性然也。然阳主降而阴主升,阳体虽浮而内含降意,则浮中带沉,阴体虽沉而内含升意,则沉中带浮。沉而微浮,则阴不下走,浮而微沉,则阳不上浮。若使寸脉但浮而不沉,则阳气上逆而不交于阴,尺脉但沉而不浮,则阴气下陷而不交于阳,水火分离,下寒上热,诸病生矣。过去古人,很多人不讲究部位,黄元御先生的脉法是非常讲究部位的,不讲究部位是怎么回事吗?不讲究部位是在浮沉之间论部位,讲究部位是在浮沉以外,在佐以六部,举个简单的例子,左寸浮大,只这一点是什么意思,左寸本来就是木火升发的位置,而浮大也是木火外达之象,所以左寸浮大,代表心火内实,心火至盛的现象,然后根据左寸浮大,再看关部,关部如果有浮大之象,就是心肝火盛,木火之象。再看右寸沉大这种脉象,临床上不常见,但是我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就是叫大家按照黄元御先生这个思绪,把脉象理顺。
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提一下。关于二十四脉,下来我会专门给大家讲,关于六部浮沉讲的什么意思,六部的滑涩有相对应什么机理,会门别类的给大家讲讲。
问:毛折乃死,是什么意思?
答:毛折就是说皮肤汗毛,人的内伤疾病是从内而外的,即然发展到了皮毛了,在内经上,毛折,是说皮脆,皮肤非常干燥,毛发折断,这时疾病发到了极点。古人讲,练习导引、内功,易筋断骨,讲内练,洗髓伐毛,即内在的骨髓和外在的皮肤是相对应的,真正功夫练的好会练到皮毛上,这是功夫达到很高层次上的现象。洗髓伐毛,第一步是易筋锻骨,从筋骨入手,然后是洗髓,然后才是伐毛,色不折,毛折乃死。
什么是独取寸口,就是以寸口之脉,侯一身五脏六腑气之虚实,这就叫寸口之脉法。为什么要取寸口呢?古人说,寸口者,气之大会要。营气是周营全身,一日一夜交汇的地方。脉气交汇,五脏六腑之气全交汇于寸口。寸口脉有几个特点,第一个脉是怎么来的,首先是要靠阳明胃气的鼓荡,脉气才能行于周身,阳明胃气,一身原气之本,是为根气,少阴肾气亏虚的话,脉象会浮散微弱,所以搭脉时讲究胃神根
下面讲真脏脉。历来内经里对真脏脉有解释,黄元御先生也有解释,但解释的有一些不是让人一目了然的。大家想想真脏脉是什么?真脏脉现,五脏六腑之气皆因胃气而至于手太阴,就是必须靠胃气的鼓动,五脏六腑之气而至手太阴脉,就是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黄元御先生解释说,邪气盛,精气衰,真脏之气独现,按理说邪气盛,精气衰,应该显示的是邪气的脉象,邪气脉象就是一股不正之气,一股非位之气,导致的这种脉象,即然是非位之气导致的这种脉象,为什么必然是真脏脉现?而且五脏六腑之气必因于胃气而至于手太阴。真脏脉现是什么含义呢?是一脏脏气败亡所显示的脉象叫真脏脉,即然是一脏脏气亏竭,为什么会显示真脏脉,因为这一个脏气已经亏败,这个脏气必然不能随脉象到达手太阴,这个脏气郁阻住了,手太阴显示是其它四脏的脉象,就象四季之气一样,现每一季之气,并不是哪一季气旺,而是哪一部脉气亏或哪一部脉气亡这种现象,四季之气有生有长有收有合,而无藏时,就是脉气整个都浮在外了,所谓脉气不得藏,这时真脏脉现就如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真肺脉至,大而虚,这是不得敛啊,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真心脉是什么,心气是开散的,脏腑之气不能开散了以后,真脏脉现后,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接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这是脏腑之气不得升达了,已经无力升达了,全都是郁结于下,所以真脏脉讲的是一脏的脉气亏虚,相反会显示这一脉气非常盛,这是脏腑之气亏,其它四脏之气自然这一气流转了以后,隔绝与此,根据这种状况显示出来的脉象来理解真脏脉,大家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
这是讲六部的升降方向。相反,在临床上只用这个是不够的,还要看一部之升降,比如左关这一部脉象,它来,脉搏跳动,跟呼吸一样,它一来一往,一发一收,这脉象就搏动,就好象木火升达,脉象一去象金水收敛,脉象来的时候有点郁滞,来的时候时间比较长一点,这时就要考虑木气有郁滞了,来的时候有力;收的时候,时间特别短,又没有什么痕迹,这时就要考虑,金水敛降不足,但脉象要查就查主要有问题的,来的时候脉形比较壅滞,脉行涩,走的时候脉象比较轻利的话,往往是升发上的问题。在一部的脉象,考虑升降,是金水收敛问题后,这一部脉象来去有了,然后看它是上、下,是偏于浮还是偏于沉,考虑到脉象是升有余还是降有余,就象我们考虑脉象寸大还是尺大?来去可以判断两关的现象,还有至、止,至、止是六部脉象比较不能代替的,因为有的脉象很快的跳一下,休息一会,然后再跳一下,止的时间是很长的,就是整个脉气滞涩、郁阻的时间比较长。还有的脉,象滑脉,不停的流,往来流离不停息,脉道流利,人的六气充盛浮在外面,收不足,所以上、下、来、去、至、止,大家在搭脉时仔细体查一下。黄元御先生把脉法解释的非常透彻,讲的是真正的脉理,从古到今讲脉理的人不多,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太懂,懂的人又讲不明白。
第一点讲寸口脉的部位,是根据关部来定的,腕后高骨,定关,桡骨径突,对应的是关部,高骨前,中医讲关,气机在这是阴生阳入,是关隘之口。我们古人,根据天地之气成象,来定出不同的气象,不同的脉度。
关前一寸,一寸里面取九分,寸口脉阳气出九分,关前是阳出九分,九分里面以六分定为寸,关后阴入一指,阴气伏藏,由关部到尺泽穴。一尺里面取一寸,一寸里面关后三分,是为关,余下来的七分定为尺部脉,这就是寸和尺的分部。关于具体部位的长短来历,平常的动脉循经是手太阴肺经,但是也有很多人脉向行的不是手太阴肺经。一般是至关部以后,脉向内循,内安于手厥阴心包经,这是内斜脉。还有从关部外出并于手阳明大肠经,这是两种脉向的变化。按着道家来解释,一般人的脉向出关了以后向内走,心气偏抑郁,脉象偏于往外的,偏于阳的一面,脉的人经常有心烦抑郁的症状,无明烦恼。斜飞脉的人,上焦阳气不降,还有一种叫反关脉,是脉行直接从指部并于手阳明大肠经,这种人天生就是阳气不易敛降,阳明经气不容易敛降,这是生理的一种状况。会出现这种阳明经气不易敛降,就要靠后天的自己调摄,靠天时、地理几方面来佐助可以达到平和。
真脏脉现者,皆死于不治。这也不是这么说的。真脏脉现对于什么病人,到什么程度,这都是有讲究的。真脏脉现皆死,有几年死,这都不一定,内经和伤寒里有很多死症,现在也经常有。黄元御先生解释这个真脏脉,主要是从胃气败竭这个角度来解释的,我解释真脏脉,主要是从一气不至,有五脏六腑之气,有一气不至,一气败竭,从这个角度来解释。但是从黄元御先生的理论,五脏六腑之气皆属于中气之往来,所以一脏真脏脉现,也就等于中焦胃气的败竭,只不过败竭的方式不一样,部位不一样,会产生脉象不一样。
下面讲脉法的部位。两寸部是上焦之分,我主张是不要强分脏腑。内经里有句话就是,上附上,下附下,就是上对应着上,下对应着下,咽喉对应着寸部朝上入鱼际,尺部朝下对应着双膝足踝,所以我们根据脉象定的上中下这种三部,而强分脏腑有点不太合理,因为如果定出来强分脏腑,象后代的脉经里也写着,左寸心小肠,心膻中,又有外内的问题。首先我的理解,脉象的靠内侧靠外侧,尺内以候腑,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内以候腹。腹中的疾患往往显示在两尺部脉,左侧候之以左,右侧候之于右,它是有左右的的隶属差别,左腿有毛病就是显示在左尺部脉,它不会映射到右尺部脉,相应的脏腑肌瘤都是以左应左以右应右。我们现在根据黄元御的脉法来看,左上两寸部脉,候于上焦之气,关部脉候于中焦之气,尺部脉候下焦之气。然后根据两手六部脉升降现象来判断元气升降的这种大象。左手按照黄元御先生解释,是由阴出阳,主精血,从精血中阳气升达,然后是水中升木,木中生火,来从这里考虑的。左路阳升阴长,右路阳杀阴藏,在阳气敛藏上有克制的这种作用。第一种,心火要敛藏,火克于金,肺气才能降,金克于木,胆气才能够下达,木克土阳明气才能下降。所以临床上很多疾病,阳明少阳之气是要相互克制的,然后是土克水,水气才能敛藏。所以左路阳升和右路阴藏,它是走的生克不同的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