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实验中的部分染色法
HE染色实验报告

HE染色实验报告
摘要
染色实验是植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为了观察和评价植物发
育过程中的色素分布,本实验采用Gram-Schmidt法对水稻(Oryza sativa)进行HE染色。
结果表明,植物的细胞质含有多种不同的类型的
色素,其中主要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绿素。
1、绪论
植物的染色是植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植物的染色有很多种,其中之一是HE染色,HE染色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细胞质染色方法,用于研
究色素的分布。
本实验旨在以水稻为实验对象,通过Gram-Schmidt方法
对其进行HE染色,以观察植物细胞质中不同类型的色素和不同色素之间
的分布。
2、材料和方法
(1)材料准备:本次实验选用的水稻品种为云冰稻。
首先,将水稻
种子播种于种子盘内,浇水开苗,浇水后,把水稻种子放在室温下温湿恒
定处理,以保持最佳生长状态;
(2)HE染色方法:采用HE染色方法进行植物细胞质染色。
天然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天然染料染色实验报告染料的染色方法:由于天然染料分子结构各不相同, 染色方法也不相同, 大概有以下4 种染色方法。
直接染色法某些植物染料的天然色素对水的溶解度好, 染液能直接吸附到纤维上, 就可以采用直接染色法, 如栀子、姜黄等媒染法某些植物染料天然色素对水的溶解度颇好, 染液成分虽然能直接吸附到纤维上, 但为提高染色牢度, 要求采用媒染法进行染色。
媒染的过程一般分为先染色再媒染、先媒染再染色或先媒染再染色再媒染等方法。
一: 先染色再媒染天然色素对水基本不溶解, 但其配糖体能溶解于水, 并与纤维吸附, 要求采用后媒染使之固着, 如栀子、槐花。
其染色步骤如下:1. 染色: 被染织物在染液中沸染20~30 分钟。
2. 媒染: 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依色泽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媒染剂,媒染剂一般可用含铝、铁、锡等金属离子的化学品。
即把煮染过的织物或服饰放在含有媒染剂溶液中浸渍30~40 分钟, 就完成了媒染过程。
3. 水洗: 媒染后需要把染色物再投入水中再清洗一下, 取出即可。
还原法植物中已存在形成天然色素化合物, 而在染色过程中最终生成水不溶解的色素, 如蓝草。
其他染色方法利用植物染料中天然色素对酸碱性的溶解度不同, 使之在纤维上固着染色, 如红花、郁金.植物染料的染色(一)染色方法及工艺流程植物染料分子结构各不相同,染色方法也不同,蛋白质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染色方法有无媒染染色(桅子黄、桅子蓝)、先染后媒染法染色和先媒后染法染色。
对合成纤维有常压染色和高温高压染色。
一般染色工艺流程是:染液制备(植物与水混合煮沸1h 左右,提取染液)→染色(染液加热,浸入织物15~30min)→媒染(染色织物浸入媒染浴中30~40min)→水洗→干燥。
如直接染可进行多次染色,先媒染后染色的织物上染率较高,先染色后媒染的织物匀染性较好用天然染料,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以下三点:(1)天然植物染料含量低,提取时需消耗的植物数量大,不利于环境保护,提取后的植物三废治理也是一个问题,而且成本也高。
植物染色体的孚尔根染色法

四、实验步骤
1. 希夫试剂的配制
• 将0.5g碱性品红徐徐加入煮沸的 碱性品红徐徐加入煮沸的100ml蒸馏水中 用玻璃棒搅拌 蒸馏水中, 碱性品红徐徐加入煮沸的 蒸馏水中 用玻璃棒搅拌, 使之充分溶解, 待溶液冷却至58°C左右 过滤于棕色瓶中。 使之充分溶解 待溶液冷却至 ° 左右, 过滤于棕色瓶中。 左右 • 当滤液冷却至 °C时, 再加入 当滤液冷却至26° 时 再加入10ml的1M盐酸和 盐酸和0.5g亚硫酸氢钠 的 盐酸和 亚硫酸氢钠 或偏重亚硫酸钠(钾 摇动, 溶解后密封于棕色瓶中, 或偏重亚硫酸钠 钾), 摇动 溶解后密封于棕色瓶中 置于黑暗 低温处。次日检查溶液颜色, 须呈无色透明或淡茶色才可使用。 低温处。次日检查溶液颜色 须呈无色透明或淡茶色才可使用。 • 若稍呈红色可加入 若稍呈红色可加入0.5g活性炭连续摇动 在4°C下静置过夜 然 活性炭连续摇动, 下静置过夜, 活性炭连续摇动 ° 下静置过夜 后过滤脱色。 后过滤脱色。
2. 染色过程
① 取固定好的根尖, 用水洗2-3分钟, 放入室温条件下的1N HCl处理根尖 材料2-3分钟。 ② 将根尖换入60℃预热的HCl, 置于恒温水浴中, 在60±0.5℃的条件下水 解8-10分钟。 ③ 吸出热HCl, 换入室温1N HCl再处理1-2分钟, 然后水洗2-3次。 ④ 吸净水分, 加入Schiff试剂, 盖上盖子, 在黑暗条件下染色30分钟, 也可 过夜。 ⑤ 用水漂洗, 去掉细胞中残存的一些有色的品红分子。 ⑥ 取根尖置载玻片上, 用镊子夹碎后, 加一滴45%醋酸, 然后盖上盖片。 ⑦ 压片、观察。
玉米染色体核型图(2n=20), Feulgen 染色
玉米染色体核型图(2n=20+2B)
玉米染色体核型图(2n=20+4B) /mnl/79/18rosado.htm
《天工开物》记载的植物染色法

《天⼯开物》记载的植物染⾊法草⽊染,即使⽤天然的植物染料给布料上⾊的⽅法。
古代使⽤的主要植物染料有:红⾊类的茜草、红花、苏⽊;黄⾊类的郁⾦、荩草、栀⼦、姜⾦和槐⽶;青⾊类的⽤蓝草制成的靛蓝,⿊⾊类的皂⽃和乌桕等等,它们经由媒染、拼⾊和套染等技术,可变化出⽆穷⽆尽的⾊彩。
明末宋应星《天⼯开物》“彰施第三”对草⽊染⾊⼯艺法记载很详尽:“⼤红⾊(其质红花饼⼀味,⽤乌梅⽔煎出。
⼜⽤碱⽔澄数次,或稻稿灰代碱,功⽤亦同。
澄得多次,⾊则鲜甚。
染房讨便宜者,先染芦⽊打脚。
凡红花最忌沉、麝,袍服与⾐⾹共收,旬⽉之间其⾊即毁。
凡红花染帛之后,若欲退转,但浸湿所染帛,以碱⽔、稻灰⽔滴上数⼗点,其红⼀毫收转,仍还原质。
所收之⽔藏于绿⾖粉内,放出染红,半滴不耗。
染家以为秘诀,不以告⼈。
)、莲红、桃红⾊、银红、⽔红⾊(以上质亦红花饼⼀味,浅深分两加减⽽成。
是四⾊皆⾮黄茧丝所可为,必⽤⽩丝⽅现。
)、⽊红⾊(⽤苏⽊煎⽔,⼊明矾、五倍⼦。
)、紫⾊(苏⽊为地,青矾尚之。
)、赭黄⾊(制未详。
)、鹅黄⾊(黄蘖煎⽔染,靛⽔盖上。
)、⾦黄⾊(芦⽊煎⽔染,复⽤⿇稿灰淋,碱⽔漂。
)、茶褐⾊(莲⼦壳煎⽔染,复⽤青矾⽔盖。
)、⼤红官绿⾊(槐花煎⽔染,蓝淀盖,浅深皆⽤明矾。
)、⾖绿⾊(黄蘖⽔染,靛⽔盖。
今⽤⼩叶苋蓝煎⽔盖者,名草⾖绿,⾊甚鲜。
)、油绿⾊(槐花薄染,青矾盖。
)、天青⾊(⼊靛缸浅染,苏⽊⽔盖。
)、蒲萄青⾊(⼊靛缸深染,苏⽊⽔深盖。
)、蛋青⾊(黄蘖⽔染,然后⼊靛缸。
)、翠蓝、天蓝(⼆⾊俱靛⽔分深浅。
)、⽞⾊(靛⽔染深青,芦⽊、杨梅⽪等分煎⽔盖。
⼜⼀法,将蓝芽叶⽔浸,然后下青矾、五倍⼦同浸,令布帛易朽。
)、⽉⽩草⾊⼆⾊(俱靛⽔微染,今法⽤苋蓝煎⽔,半⽣半熟染。
)、象⽛⾊(芦⽊煎⽔薄染,或⽤黄⼟。
)、藕褐⾊(苏⽊⽔薄染,⼊莲⼦壳,青矾⽔薄盖。
)。
附:染包头青⾊(此⿊不出蓝靛,⽤栗壳或莲⼦壳煎煮⼀⽇,漉起,然后⼊铁砂、皂矾锅内,再煮⼀宵即成深⿊⾊。
草木染色知识点总结

草木染色知识点总结一、草木染色的原理1.草木染料的提取草木染色的第一步是提取染料,大多采用煮沸提取法或浸泡提取法。
在煮沸提取法中,将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部分切碎放入水中,煮沸一段时间,使得植物中的染料溶解于水中,然后进行滤液,获得染料液。
在浸泡提取法中,将植物材料浸泡在水中,时间一般较长,可以让染料慢慢溶解到水中,然后进行滤液,获得染料液。
2.草木染料的作用机理草木染料主要是利用其中的色素分子吸附在织物表面,然后与纤维分子发生化学作用,使得染料牢固地附着在织物上,从而形成稳定的染色效果。
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的结合方式有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其中化学结合形式能够获得更牢固的染色效果。
二、草木染色的分类1.按照染料来源的不同,草木染色可以分为植物染色和真菌染色。
植物染色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部分提取出的染料进行染色,而真菌染色则是利用真菌菌丝中的染料进行染色。
2.按照染料类型的不同,草木染色可以分为酚染料、酮染料、萜染料等。
酚染料主要是指那些含有酚基结构的染料,如葛根、栀子、菘蓝等植物中提取出的染料;酮染料是指含有酮基结构的染料,如葛根中的察酮等;萜染料是指那些由植物中的萜类物质提取出的染料,如藿香中的藿香酮等。
三、草木染色的染色工艺1.预处理在进行染色之前,需要对织物进行预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织物上的油污、浆料、灰尘等杂质,使织物表面变得干净、均匀,便于后续的染色工艺进行。
2.染色将染料液加入到染缸中,然后将预处理好的织物放入染缸中进行浸渍,使得染料能够被纤维吸附,然后通过加热、搅拌等方式使得染料均匀地分布在织物上。
3.固色染色后,需要进行固色处理,以使得染料能够稳固地附着在织物上。
通常采用蒸汽固色、曝晒固色、浸渍固色等方法进行固色处理。
4.后处理染色后,需要对织物进行后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织物上残留的染料,使得织物能够达到一定的色牢度和光牢度。
四、草木染色的优点1.环保健康草木染色不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没有危害,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能够营造出健康、自然的生活氛围。
植物染色体的孚尔根染色法

染色过程
取固定好的根尖, 用水洗2-3分钟, 放入室温条件下的1N HCl处理根尖材料2-3分钟。
添加标题
将根尖换入60℃预热的HCl, 置于恒温水浴中, 在600.5℃的条件下水解8-10分钟。
添加标题
吸出热HCl, 换入室温1N HCl再处理1-2分钟, 然后水洗2-3次。
添加标题
吸净水分, 加入Schiff试剂, 盖上盖子, 在黑暗条件下染色30分钟, 也可过夜。
希夫试剂的配制
当滤液冷却至26C时, 再加入10ml的1M盐酸和0.5g亚硫酸氢钠或偏重亚硫酸钠(钾), 摇动, 溶解后密封于棕色瓶中, 置于黑暗低温处。次日检查溶液颜色, 须呈无色透明或淡茶色才可使用。
若稍呈红色可加入0.5g活性炭连续摇动, 在4C下静置过夜, 然后过滤脱色。
将0.5g碱性品红徐徐加入煮沸的100ml蒸馏水中, 用玻璃棒搅拌, 使之充分溶解, 待溶液冷却至58C左右, 过滤于棕色瓶中。
1
二、实验目的
在熟悉火焰干燥法制片的基础上, 掌握弗尔根染色法, 并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三、材料、方法、器具、药品
小麦根尖 希夫试剂, 45%醋酸, Carnoy’s固定液 碱性品红、偏重亚硫酸钠、活性炭、1M盐酸 镊子 载玻片 盖玻片 显微镜 青霉素瓶子 恒温水浴锅
四、实验步骤
PART 1
实验四 植物染色体的孚尔根染色法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一、实验原理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1
孚尔根(Feulgen)染色法是鉴别细胞核中DNA的组织化学方法, 其原和盐酸作用而生成的, 为无色透明的溶液, 它遇醛类物质即呈紫红色, 故可用于鉴定醛基的存在。
土豆脂肪染色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土豆中脂肪的分布情况,学习使用苏丹Ⅲ染色法对脂肪进行定性检测,并观察土豆组织中的脂肪颗粒,加深对植物细胞中脂肪积累现象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 新鲜土豆- 无水乙醇- 苏丹Ⅲ染液- 70%乙醇- 50%乙醇- 生理盐水- 剪刀、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2. 实验试剂:- 苏丹Ⅲ染液:配制浓度为0.5%的苏丹Ⅲ染液。
- 70%乙醇:用于脱色处理。
- 50%乙醇:用于清洗载玻片。
三、实验方法1. 取新鲜土豆,用剪刀切去两端,沿切面用解剖针挑出小块土豆组织。
2. 将挑出的土豆组织放入载玻片中央,用解剖针轻轻压扁。
3. 向载玻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覆盖整个土豆组织,染色时间为5分钟。
4. 取出载玻片,用50%乙醇清洗载玻片,去除多余的染液。
5. 观察染色后的土豆组织,用显微镜观察脂肪颗粒。
6. 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四、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土豆组织中的脂肪颗粒呈红色,分布不均匀。
部分细胞内脂肪颗粒较大,部分细胞内则没有明显脂肪颗粒。
五、实验分析1. 土豆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用作物,其脂肪含量相对较低。
通过苏丹Ⅲ染色法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土豆组织中的脂肪颗粒。
2. 实验结果表明,土豆组织中的脂肪颗粒主要分布在细胞内,且分布不均匀。
这可能是因为土豆在生长过程中,脂肪的积累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有关。
3. 在观察过程中,部分细胞内脂肪颗粒较大,这可能是因为这些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脂肪。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使用苏丹Ⅲ染色法对土豆组织中的脂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染色法适用于植物组织中脂肪的定性检测。
2. 土豆作为一种低脂食品,其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脂肪积累。
在日常生活中,适量食用土豆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3. 本实验结果表明,土豆组织中的脂肪颗粒分布不均匀,这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有关。
植物细胞的活体染色及死活鉴定注意事项

植物细胞的活体染色及死活鉴定注意事项以植物细胞的活体染色及死活鉴定注意事项为标题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植物细胞的活体染色及死活鉴定方法对于研究植物生理和组织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植物细胞的活体染色和死活鉴定的注意事项。
活体染色是指在细胞活体状态下,通过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的方法。
活体染色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的生理活动。
常用的活体染色方法有鲜活染色、活体健壮染色和活体标记等。
鲜活染色是将鲜活的植物组织或细胞直接放入染色剂中进行染色。
在进行鲜活染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当的染色剂:根据所需染色的细胞结构或功能,选择适合的染色剂。
常用的染色剂有甲苯胺蓝、伊红等。
2. 控制染色时间:染色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一般来说,染色时间应根据实验目的和细胞类型来确定,一般为几分钟至数小时。
3. 适当调整染色剂浓度:染色剂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过度染色,影响观察结果;染色剂浓度过低则会导致染色效果不明显。
4. 染色时避免光照:光照会使染色剂分解或褪色,因此在染色过程中需要避免光照。
活体健壮染色是将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在含有染色剂的培养基中进行染色。
与鲜活染色相比,活体健壮染色可以更好地保持细胞的形态和生理状态,适用于长时间观察和研究细胞的生理过程。
活体标记是利用荧光标记物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直接观察标记物在细胞内的分布和运动情况。
常用的活体标记方法有荧光染料标记、基因工程标记等。
死活鉴定是判断细胞是否存活的方法,常用的死活鉴定方法有荧光染料鉴定、染色体形态鉴定等。
荧光染料鉴定是利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细胞内的荧光信号来判断细胞是否存活。
常用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苷酸酯(如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中的FDA)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等。
染色体形态鉴定是通过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来判断细胞是否存活。
活的细胞的染色体呈现规则的形态和结构,而死亡的细胞的染色体则呈现不规则的形态和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五:练习掌握植物实验中的部分染色法
2010年11月22日高晓梅【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制片的一般染色方法
【实验原理】
硫酸可将纤维素水解成胶态水解纤维素,遇碘后呈现蓝色反应;
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
【实验器材】
芹菜叶柄、花生种子、徒手切片器、双面刀片、毛刷、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1%碘液、66.5%硫酸、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蒸馏水、苏丹Ⅲ染液、显微镜
【实验步骤】
1、用徒手切片法切得植物组织薄片。
2、纤维素的染色:将1%碘液滴在芹菜茎切片上,然后再加一滴66.5%硫酸。
稍后,制成临时装片镜检。
3、脂肪的染色: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分钟;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制成临时装片镜检。
作业:
填写实验报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