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的临床和病理学诊断
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疾病诊疗精要
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疾病诊疗精要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烧心、反酸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
临床分反流性食管炎和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
我国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
一、概述一般来说,胃内储存着胃酸,十二指肠腔内有胆汁液,这些都是消化液,可消化进食的肉类或其他食物。
胃内天生有层像瓷器层样的黏膜屏障保护,因此胃酸待在胃内很安全。
当进食时,大量胃酸分泌消化胃腔内的食物,将胃酸中和后排入十二指肠,再进一步被该处胆汁的作用继续消化,直到经小肠吸收后残渣变成粪便排出。
若胃液反流入食管腔,食管无瓷器样的黏膜保护层,胃酸就会腐蚀破坏食管黏膜,引起糜烂、溃疡。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疾病,全球不同地区患病率亦不相同,西欧和北美GERD的患病率为10%~20%。
国内外资料显示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体质量指数(BMI)增加、过度饮酒、阿司匹林、非类固醇消炎药、抗胆碱能药物、体力劳动、社会因素、心身疾病、家族史等。
(一)病因胃食管反流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主要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食管抗反流屏障问题①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和LES压:LES是食管末端3~4cm长的环形括约肌,正常人静息时此括约肌压力(LES压)为10~30mmHg,为一高压带,防止胃内容物进入食管。
药物如钙通道阻滞药、地西泮等,腹内压增高,胃内压增高均可引起LES压相应降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②一过性LES松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③裂孔疝:可因加重反流并降低食管对酸的清除致病。
2.食管酸清除正常的情况下,容量清除是廓清的主要方式,如反流物反流则刺激食管引起继发蠕动,减少食管内酸性物质容量。
3.食管黏膜防御食管黏膜对反流物有防御作用,称为食管黏膜组织抵抗力。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作者:吴金容宋正己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22年第13期[摘要]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较少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以胃肠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壁增厚为特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
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伴或不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影像学表现为局部肠管壁增厚、腹腔积液,内镜可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等,依据病理活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数量确诊。
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缺乏特异性,病理诊断标准仍不规范,临床诊断仍较困难,本文通过对该病临床表现、治疗进展等方面做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诊断;内科治疗[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22)13-0048-05Research advance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WU JinrongSONG Zhengji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Yunnan,Kunming 650032,China [Abstract]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is a relatively rare 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eosinophil infiltra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tissues and thickening of gastrointestinal wall. It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remain unknow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disease are diverse,with or without the elevated peripheral blood eosinophil. The images can show local intestinal wall thickening and peritoneal effusion,and the endoscopy can show mucosal congestion,erosion,ulcer,etc. The diagnosis was mad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eosinophil infiltration in pathological biopsy. Due to the lack of specificity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auxiliary examinations of the disease,the pathological diagnostic criteria are still not standardized,an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is still difficult.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so as to improve clinicians,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Key words]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Clinical manifestation;Diagnosis;Medical treatment嗜酸細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是嗜酸性胃肠道疾病中的一种,嗜酸性胃肠道疾病还包括嗜酸性食管炎、嗜酸细胞性胃炎、嗜酸细胞性肠炎和嗜酸细胞性结肠炎[1]。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诊疗指南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诊疗指南近日,来自雅典大学得Papadopoulou 医生及其同事在JPGN 上发表文章,旨在指导儿童、青少年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得诊断与治疗。
ﻫ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就是一种慢性、免疫性食管疾病,临床表现为食管功能障碍,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得炎性浸润。
食管黏膜活检标本每个高倍视野中有超过15 个嗜酸性粒细胞,即可诊断为EoE。
一、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数据主要来自于各个地区得小范围调查结果.由于检查方法与诊断标准得不同,研究发现得EoE发病率也不同,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
ﻫ二、临床、消化道内镜、组织病理学特征EoE没有特异得病原体或内镜下特点.流行病学研究与病例报道显示男性及有过敏性疾病史得患者EOE 高发。
EoE 在男性与患过敏性疾病得人群中更为常见,如食物过敏、哮喘与过敏性鼻炎。
不同年龄患儿得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婴儿与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喂养困难、呕吐、反流与拒食。
也有病例报道儿童期发生呕吐、腹痛或胸骨后疼痛,青春期发生胃食管反流(GERD)症状、吞咽困难与食物嵌塞。
EoE儿童还可以发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每mm³大于700 个嗜酸性粒细胞)。
食物引起得IgE升高表明患儿得EoE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
内镜下较为特异得发现就是增粗得「食管环」,可以表现为黏膜苍白、线状裂隙以及白斑或窄径食管,EoE 内镜下没有发现黏膜断裂,而黏膜断裂可见于GERD与克罗恩病。
但内镜下正常也不能排除EoE,指南推荐:不管内镜下就是否发现病变,都要对食管上端与下端至少进行2-4 次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发现食管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密度增高,这种病变可以就是全食管性得,还可发现基底层增生、固有层纤维化以及嗜酸性微脓肿。
表皮活检会低估深层病变得严重程度,特别对于EoE,嗜酸性粒细胞只在表皮下层募集,而且食管壁增厚、表皮下纤维化以及神经功能障碍都就是发生在表皮层以下。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张维兰;罗和生【摘要】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E)是以嗜酸粒细胞(Eos)弥漫性或节段性浸润胃肠道一个或多个部位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伴或不伴有外周血Eos升高,最常累及胃和小肠,同时需除外其他可引起胃肠道Eos浸润的疾病.EGE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其中组织病理学结果是诊断的金标准.目前,EGE的治疗主要有饮食疗法、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仍是糖皮质激素,由于长期使用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目前还在探索安全有效的激素替代治疗.【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17【总页数】6页(P3441-3446)【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粒细胞;诊断【作者】张维兰;罗和生【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R574嗜酸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EGIDs)是一组以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 granulocyte,Eos)选择性异常浸润胃肠道各部分为特征的原发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嗜酸粒细胞性胃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嗜酸粒细胞性结肠炎[1]。
EOE在西方国家的患病率较高,成为EGIDs中最受关注的一种疾病。
目前各国学者对EOE已经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陆续制定更新了相关诊治共识和指南[2-4],但关于EGE的研究却较少,大部分为个例报道或者小样本研究,目前尚未针对EGE制定公认的诊疗标准和指南,故对该病的认识仍较局限[5]。
EG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发病机制主要与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及Th2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
嗜酸性胃肠炎2例临床分析
嗜酸性胃肠炎2例临床分析唐运萍;徐俊杰;魏绪霞;李华【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 children with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Eosinophilia was found in both cases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ndicated eosinophil infiltration in intestinal mucosa. The clinical symptoms were improved after hypoaller-genic diet, amino acid formula and anti-allergy treatment. Conclusions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is characterized by eosino-phil infiltration with unknown pathogenic factor leading the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lacking of sound evidence.%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嗜酸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2例患儿均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肠黏膜病理检测示嗜酸粒细胞浸润,经低敏膳食和氨基酸配方粉喂养及抗过敏治疗,症状即明显好转。
结论嗜酸性胃肠炎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其主要特征,致病因素不明确,治疗缺乏循证医学依据。
【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164-166)【关键词】嗜酸性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临床分析【作者】唐运萍;徐俊杰;魏绪霞;李华【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儿童医院消化科山东济南 250022;山东省济南市儿童医院消化科山东济南 250022;山东省济南市儿童医院消化科山东济南 250022;山东省济南市儿童医院消化科山东济南 250022【正文语种】中文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简称嗜酸性胃肠炎,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约80%患者外周血EOS高达15%~70%。
DDW嗜酸性食管炎
EoE的预测多变量模型
预测因素 活检时的年龄 吞咽困难 (症状) 食物过敏 (记录在案) EGD时见同心环 EGD时见线性沟 EGD时见白斑 EGD时见食管裂孔疝 嗜酸性细胞最大计数 脱粒嗜酸性细胞
比值比 0.98 11.8 11.2 9.9 6.4 5.4 0.21 1.01 4.81
95% CI 0.95-1.00 3.77-36.8 2.79-45.0 1.93-51.1 0.62-65.5 0.49-58.15.2
GERD
EoE和GERD的组织学比较
EoE
GERD
Joel E Richter,et al. PPI Responsive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It’s All GERD: p25-26
大部分EoE成年患者 PPI治疗有效
• 712例进行过EGD的UGI证症成年患 • 34例患者,近端食管中> 15 eos/HPFEoE • 55%过敏症 • 70%食物嵌塞/吞咽困难
PPI 20 mg bid治疗2个月
结果:26 (75%)临床和组织学缓解 (< 5 eos/HPF) • 17例GERD情况:100% • 9例EoE情况:50% pH监测对PPI疗效的预测能力较差 • 正常 (33%) • 病理学 (80%)
Joel E Richter,et al. PPI Responsive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It’s All GERD: p11
病理学特征
Evan S. Dellon,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evidence of inflammation is similar in patients with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and PPI-responsive esophageal eosinophilia:p2
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研究进展
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研究进展康文全;付剑云【摘要】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E)是一种以食管黏膜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食管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很可能与食物和空气过敏原有关.成年患者以吞咽困难和食物梗阻为典型表现,儿童患者则症状模糊,可表现为喂养困难和发育迟缓.EoE无特征性表现,诊断必须建立在临床和组织学基础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膳食调整、药物治疗(针对过敏反应性疾病和抑酸)和内镜扩张治疗等.%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EoE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large numbers of intraepithelial eosinophils infiltrating the esophageal mucosa. The pathogenesis is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and food allergies and aeroallergens have been implicated. Adults typically present dysphagia and food obstruction, and children present obscure symptoms, with feeding difficulties and delayed development seen in some cases. No pathognomonic features have been identified for EoE and, therefore, its diagnosis must be made on both clinical and histological grounds. Management options include dietarymodifications,pharmacological therapy targeting allergy mediated disease,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targeting acid suppression, and en-doscopic dilation.【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017)023【总页数】4页(P3602-3605)【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变应性;吞咽困难;食物梗阻【作者】康文全;付剑云【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深圳,518052;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深圳,518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1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是一种病理生理尚未明确,以食管黏膜大量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浸润和食管症状为特征,且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长期治疗无效,而消化道其他部分无EOS浸润的原发性慢性食管炎症性疾病。
嗜酸性胃肠炎ppt课件
14
通过H1受体,组胺可诱导EO迁移 在EO的迁移过程中,H4受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H4受体介导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 肥大细胞迁移 组胺对免疫反应有调节作用。H1受体不仅参与了 过敏性炎症反应,也可增强Th1反应,而H2受体 则通过IL-10 和TGF-β 抑制Th反应,参与免疫耐 受的形成。
12
EE的发生与食物中的过敏源或可吸入过敏源有关:这些过敏物质 通过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和/或Th2淋巴细胞介导的Ⅳ型过敏 反应导致了基因表达(趋化因子-3)和细胞因子产生(IL-4, IL-5和 IL-13), 从而引起了大量EO的聚集。 细胞免疫的高敏感性(特别是Th2淋巴细胞相关的免疫反应)是主要 原因, 而体液免疫则相对不那么重要. 致敏的Th2淋巴细胞引起了 IL-5等细胞因子的释放,而Th1淋巴细胞是否参与该反应还需进一 步的研究. 肥大细胞也参与了EE的发病, 但他是否是通过IgE介导的速发型过 敏反应目前还不明确. IL-5和不同类型的趋化因子在EO向食管聚集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 要的激活作用。
1
病例 嗜酸细胞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病因、病理、诊断、治疗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病因、病理、诊断、治疗
2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 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这类白
细胞也具有吞噬功能。
3
EO占白细胞总数的0.5%-3%;其绝对值为00.7×10^9/L。 EO数目-昼夜周期性波动: 清晨减少 午夜增多 ---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 血液皮质激素浓度增高EO数减少 降低增加。
4
食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感染性食管炎诊治要点
诊断
依据病原学检查、内镜检查及临 床表现进行诊断,需明确感染病
原体种类。
治疗
针对不同病原体采取相应抗感染 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如解热、止痛等。
预防
加强饮食卫生,避免进食不洁食 物,减少感染机会。
药物性食管炎诊治要点
诊断
根据用药史、临床表现及内镜检查进行诊断,需明确引起食管炎 的药物种类。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食管狭窄
01
定期行内镜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狭窄;对于已发生狭窄的患
者,可行内镜下扩张或手术治疗。
Barrett食管
02
加强监测,定期行内镜检查和活检;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预
防性手术治疗。
食管癌
03
加强食管癌筛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治疗早期食管癌;对于晚
期食管癌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食管炎的诊断与治 疗
汇报人:XX 2024-02-05
目录
• 食管炎概述 • 食管炎诊断方法 • 食管炎治疗方案 • 特殊类型食管炎诊治要点 • 食管炎预后评估及随访计划 • 总结与展望
01
食管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 ,导致黏膜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
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化学刺激(如胃酸、胆汁等 反流)、物理性损伤(如烫伤、异物 等)以及感染等因素导致食管黏膜屏 障破坏,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黏膜保护剂
服用黏膜保护剂,形成保 护膜,减少胃酸对食管黏 膜的刺激。
非药物治疗方法
内镜治疗
对于严重食管炎或伴有狭 窄、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 ,可考虑内镜治疗,如内 镜下扩张、止血等。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 发作的食管炎患者,可考 虑手术治疗,如食管切除 术、胃底折叠术等。
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ppt课件
偶有胃肠道出血和瘘管形成
9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3.浆膜型:病变主要累及浆膜层,占总病例的13%~ 40%,其临床表现为腹痛, 且常伴有腹膜炎、腹水和腺体病。 病理检查:嗜酸粒细胞在胃、十二指肠及回肠高于20~30个/HP,结肠高于 20~50个/HP
5
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
治疗: EE 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对 EE 的治 疗还缺乏广泛的临床研究资料,目前最常采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调整饮食和类固醇 激素治疗。[4] 预后 EoE为慢性良性病变,愈后较好,但易复发。
6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流行病学 1. EG是一种少见病,呈增高趋势 2.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发生年龄在20至50岁,最多见20至30岁的年轻人 3. 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5]
10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Talley提出的EG诊断标准 (1)有胃肠道症状 (2)病理活检证实有1个或1个以上部位存在EOS 浸润 (3)除外寄生虫感染和其他引起胃肠道EOS增多的疾病 。
11
EoE和EG联系
病因学 1.病因不明确 2.大多数患者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炎症 3.过敏性疾病的遗传因素:个人和家族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或荨麻疹病史 4.食物过敏:牛奶、蛋类、羊肉、海鲜、特殊食物等血中sIgE水平增高,并伴有 相应美症状 5.药物:如磺安、痢特灵和消炎痛等诱发
2
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
EoE的发病中的过敏 原,由于IgE和非IgE联合介导的变态反应(Ⅰ型、Ⅳ型),但以非IgE介导的Ⅳ 型变态反应为主。 EoE是一种Th2介导的免疫反应(Ⅳ型变态反应) [7] Th2细胞因子产物(IL-5、IL-13)及嗜酸性粒细胞效应因子均在EoE发病机制中起 关键因素[5]
免疫相关食管炎诊断标准2023
免疫相关食管炎诊断标准2023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免疫相关食管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免疫相关食管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纤维化及食管功能障碍等症状。
目前,免疫相关食管炎的诊断仍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制定一份标准化的诊断标准对于提高免疫相关食管炎的诊断准确性和疗效效果至关重要。
一、免疫相关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免疫相关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食管疼痛、吞咽困难、胸骨后灼热感、反流和呕吐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声音嘶哑、慢性咳嗽、嗓音沙哑等表现。
免疫相关食管炎可能还会出现喉部炎症、咽喉疼痛、咳嗽、口干等非特异性症状。
对于免疫相关食管炎的诊断,临床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内镜检查是诊断免疫相关食管炎的重要手段,特征性内镜表现包括炎症性改变、溃疡、瘢痕形成、环状溃疡和线状溃疡等。
还可能伴有多形性溃疡、糜烂、基底膜下肉芽肿、淋巴滤泡增生等病变。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是确诊免疫相关食管炎的金标准,对于发现食管黏膜异常变化和病理组织学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学检查在免疫相关食管炎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免疫学检查包括抗核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pANCA和c-ANCA等。
这些抗体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炎症,并可为免疫相关食管炎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四、免疫相关食管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相关食管炎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症状缓解,控制炎症和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抗酸药物和抗生素等,以缓解炎症和改善食管功能障碍。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改变饮食结构、加强营养、规范作息、戒烟酒等,以减少对食管的刺激和促进食管黏膜的修复。
免疫相关食管炎的诊断标准应该综合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免疫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等多个方面,以确定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胃食管反流病、Barrett食管和食管胃交界腺癌病理诊断共识
胃食管反流病(GERD)
糜烂性食管炎
糜烂性食管炎的诊断
内镜发现: 食管黏膜红斑、水肿、糜烂、溃疡 组织学发现: 黏膜水肿、炎细胞浸润、糜烂、溃疡形成等。
糜烂性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炎
糜烂性食管炎
糜烂性食管炎
胃食管反流病(GERD)
非糜烂性反流病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诊断
依赖症状学特点: 烧心和反流症状典型
烧心症状为主诉,除外其它烧心病因,内 镜无食管黏膜损伤。 学术界的共识: 食管病变的组织学表现是NERD诊断的重要依据。
上皮内炎症细胞浸润
4 细胞间隙扩张
• 发生情况: 糜烂性和非糜烂性食管炎中均可见到
• 光镜下特点: 鳞状细胞紧密连接丧失,出现泡状或
梯状机构
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间吻合紧密 (Well Sealed Each Other)
细胞间隙小而不规则的扩张
NERD细胞间隙 不规则的扩张
NERD细胞间隙不规则的扩张
胃食管反流病(GERD)
◆ 糜烂性食管炎 (Erosive esophagitis, EE) ◆ 非糜烂性反流病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 ◆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 BE)
Comment:
GERD的三种类型相对独立,相互之间不 转化少转化, 但有些学者则认为这三者之间可能有相关性。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global evidence-based consensus.
Am J Gastroenterol 2006; 101: 1900–1920 )
胃食管反流病(GERD)
发生有一定地区和种族差异 欧美国家: 10-20% 亚洲各国:中国 2.95-6.2%; 日本 6.6% 韩国 3.5%; 新加坡 10.5%。
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2024(全文)
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2024(全文)摘要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疾病是指反复或持续存在胃肠道症状,伴有消化道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病理性升高的一组疾病。
病理学特征性表现为胃肠道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患者食道黏膜固有层可见纤维化。
趋化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的细胞因子有多种,包括Th2细胞因子、嗜酸细胞趋化因子、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整合素和细胞外基质蛋白。
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疾病的肠道组织损伤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分泌特异性产物、炎症反应及氧化损伤、纤维化和组织重塑以及屏障功能受损有关。
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疾病(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EGIDs)是指反复或持续存在胃肠道症状,伴有消化道黏膜内高倍视野下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病理性升高[1]。
疾病谱包括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嗜酸细胞性胃炎(eosinophilic gastritis,EG)、嗜酸细胞性肠炎(eosinophilic enteritis,EE)、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和嗜酸细胞性结肠炎(eosinophilic colitis,EC)。
EGIDs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发现胃肠道黏膜内EOS数量显著增多,EOS脱颗粒,可有小肠绒毛损伤及淋巴细胞增多、聚集和中性粒细胞浸润[2,3]。
在EoE和食管受累EGIDs患者的食管组织中,固有层可见斑片状纤维化[4]。
病理组织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5、IL-13、IL-17、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3/CC趋化因子配体(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CCL)26表达显著升高[5]。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精)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11-03-27 10:35:00 ] 作者:刘丽,欧希龙编辑:studa20【关键词】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粒细胞增多;糖皮质激素;文献综述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它以累及消化道各层的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伴或不伴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常以腹痛发病,临床症状因细胞浸润消化道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由于缺少对病因学和触发因子的认识,治疗上主要应用皮质激素,其他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也曾实验性地应用,但是效果尚不是很肯定。
现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综述。
1 概况EG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病理上以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消化道壁为特征,胃和小肠壁常见,结肠少见,通常伴或不伴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数量的增加。
Kaijser[1]于1937年首先对该病进行了描述,1970年Klein等[2]提出了该病的临床分型,延用至今。
EG发病率约为(1~20)/10万[3]。
由于很多病人没有明确诊断或者未经报道,实际的发病率很难估计。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
性别差异不明显,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4]。
1.1 病因学多数EG病例致病因素并不明确,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例如食物过敏,感染粪类圆线虫、阿米巴、蛔虫,谷蛋白相关肠病等。
EG还可能与某些药物有关[4]。
1.2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EG以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发病机制还不明确。
一般认为是由于嗜酸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各种分解酶,造成组织损伤。
1970年Klein等[2]指出,EG并不是单一致敏因子导致的疾病过程,推断该病可能会由于摄入不同的食物而不断自我加剧、恶化。
Cello[5]首先提出免疫变态反应假说。
后来,Min等[6]报道,嗜酸粒细胞质粒中含有的细胞毒性物质(主要是碱性蛋白、阳性嗜酸性蛋白以及神经毒素)能诱导组织损伤。
反流性食管炎
治疗
藻酸盐可漂浮在胃液表面,防止胃液反流。 2.手术治疗 治疗目的: 修补疝裂孔、抗反流纠正食管狭窄。 手术的适应证: ①食管旁裂孔疝;②裂孔疝合并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反复 发作经内科治疗无效;③反流性食管炎已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反 复呼吸道炎症、食溃疡、出血、瘢痕性狭窄;④巨大裂孔疝出 现压迫或梗阻症状者。 食管旁裂孔疝可行疝的修补,同时应行抗反流手术,以免术 后发生反流。解除食管狭窄的治疗先经扩张治疗,如无效者须 手术治疗。
诊断鉴别
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内镜可以确诊反流 性食管炎,并可评估其严重程度并进行分级。 同时可排除上消 化道器质性疾病如食管癌、胃癌等。鉴别诊断 反流性食管炎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鉴别。 霉菌性食管炎: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内镜下表现为食 管黏膜被覆牛奶皮样物,食管刷片检查可见真菌丝和孢子。 损伤性食管炎:服用腐蚀剂如强酸、强碱引起的食管黏膜损 伤;食管异物及高温食物引起的食管烫伤。
治疗
抗反流手术:
目的是为了重建一项闭合机制。最有效的方法是恢复食管远 端的腹内段及在食管胃间构成一瓣膜组织,使反流减少至正常 水平及可以嗳气,以避免胃扩张,可经腹腔或胸腔手术,手术 方法有Nissen胃底折叠术、Belsey Mark Ⅳ手术、Hill手术、 Collis-Belsey手术等。 Nissen胃底折叠术是将胃底折叠起单向活瓣防止反流。Belsey Mark Ⅳ手术是将食管后方的膈肌脚缝缩,以恢复食管胃的锐角 和食管下端高压区。Hill手术是折叠食管下端,并同时将修补处 与膈肌的正中弓形韧带固定,以保持腹内食管的长度,使食管 下括约肌段的腔内压升高,重新恢复括约肌的作用。
临床表现
进食、用力或体位改变后均可发生反胃。常伴有胃肠胀气、呃 逆。夜间反流还可引起咳嗽、吸入性肺炎或发生窒息。 4.其他症状 反流物通过环咽括约肌进入咽喉,可造成喉、 气管误吸,发生炎性声带息肉,易感病人易激发哮喘。弥漫性 食管炎或侵入性溃疡可发生吐血,慢性失血。少数穿透性溃疡 可发生食管穿孔。
嗜酸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病例与病理对照)
嗜酸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病例与病理对照)概述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病因不明,但易引起Th2介导的一系列等过敏反应,引起消化道中IL-5,-13,-15,eotaxin等细胞因子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被活化,引起消化道黏膜损害的过敏性疾病。
本病40岁以上年龄段为多发,男女发病率无差异,有哮喘等过敏史多发。
临床以腹痛和腹泻多见,外周血白细胞的增加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在80%以上.内镜检查中多发现黏膜糜烂、发红、水肿等。
内镜检查不能确诊,需要多部位多次活检。
浆膜下有病变的病例容易发现腹水,腹水中发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治疗以激素为主,减量或停止治疗后容易复发。
临床表现关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总结报道很少,大多是少数病例的病例系列,有可能存在偏倚。
男女几乎没有差别;发病年龄从幼儿到成人不等,平均年龄为40多岁。
关于发病部位,病变可能存在于从食管到直肠的所有部位,频率高的是胃和小肠,分别有26-81%、28-100%的病例存在病变。
日本的研究结果中,按照小肠、大肠、胃、食道的顺序存在病变的频率高。
众所周知,患有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病例具有与过敏有关的病史的频率较高。
特别是对食物和环境物质多有支气管哮喘等气道过敏和皮肤过敏。
并且,有报告显示,特异性皮炎和过敏性鼻炎的并发也很多。
在研究组的统计数据中,约半数的病例有某种过敏性疾病的病史,其中频率最高的是支气管哮喘,在有过敏史的病例中占半数以上。
有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的病例也有约半数的过敏史,其中约一半是支气管哮喘,所以关于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和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是类似的。
症状根据病变主要存在的消化道部位和嗜酸性粒细胞多数浸润引起强烈炎症的消化管壁的层而不同。
以往在黏膜存在病变的情况下,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体重减少,在肌层存在病变的情况下,可出现梗阻症状恶心、呕吐、腹痛。
一般认为,在浆膜下存在病变的情况下,发现腹水。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病例多诉说腹痛以及腹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的临床和病理学诊断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E)是一种慢性食管炎病变,常由于食入含有致敏原的食物所致,主要病理学表现为食管壁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经过近30年的临床病理学研究,EoE已逐步被国际消化界接受为一个独立的、局限于食管的病种。
现结合文献对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等进行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
临床特征
EoE是一种原发于食管的、对食入过敏物质发生大量嗜酸细胞浸润的慢性免疫性炎性疾病,好发于具有过敏性体质或具有相关家庭史的儿童及青壮年。
患者男女比为3~4:1。
临床上,儿童患者可表现为烦躁不安、进食困难、呕吐、食物反流、上腹痛、发育迟缓。
此外,幼儿常可发生无法控制的、原发性的上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声粗哑、呼吸困难。
在成人,90%以上患者存在吞咽困难、进食缓慢、过度咀嚼,有时进食时不得不喝饮料。
高达60%的患者可有食物嵌阴感,有时可见腹痛、胸痛、烧心感等。
本病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呈同心圆状、纵行线性犁沟样改变及水肿,乳白色斑点状渗出物及坏死灶或小结节、偶见溃疡。
本病可累及整个食管,分布不均匀,但以上中段食管为重。
病理学特征
食管黏膜活检组织学上,EoE特征性病理学改变为上皮内嗜酸性粒细胞数在15个/HPF以上,主要分布于黏膜层表面,可形成微小嗜酸细胞性脓肿及嗜酸细胞脱颗粒现象。
在儿童,嗜酸细胞数可少于15个/HPF。
此外,树突状细胞和肥大细胞亦明显增多。
最近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发现,具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成人在食入含有致敏原食物后,食管黏膜中的树突状细胞和Th2淋巴细胞被激活,释放IL-5、IL-3及Eotaxin-3等炎性介质。
这些炎性介质导致食管黏膜中大量嗜酸细胞浸润,诱发炎性反应,导致黏膜水肿、糜烂、质脆等炎症表现。
据研究,在食管如仅一处活检,诊断EoE的准确率只有55%,而5个部位以上活检其诊断准确率可达100%。
除嗜酸细胞以外,黏膜水肿,基底细胞增生,黏膜乳头延伸等亦在EoE中明显,但特异性差。
诊断及鉴别诊断
对于EoE的诊断标准,需结合临床症状、内镜、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进行诊断。
但金标准仍然是组织学检查。
由于正常食管黏膜中并无嗜酸粒细胞浸润,因此,几乎所有发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食管黏膜病变均应注意鉴别,主要包括胃食管反流疾病(GERD)、食物过敏、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慢性、慢性感染性食管炎(如霉菌性、巨细胞病毒性、疱疹病毒性、寄生虫性等)、Crhn 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硬皮病、自身免疫性病、药物性或医源性创伤、器官移植后排异反应等,其中最重要的是GERD。
GERD很常见,但和食物关系不大,咽下困难症状不明显,但烧心感常见,内镜下病变较弥散,主要在食管下
段,而不是上中段,罕见同心圆、纵行凹陷犁状沟特征等,但发生膈疝的机会高,患者对PPI治疗有效,在组织学上,嗜酸细胞少,数目多小于7个/HPF,无嗜酸细胞性微脓肿形成。
黏膜固有层纤维化亦少见。
而EoE患者很少发生烧心感、膈疝等,对PPI治疗多无效,因而不同于GERD。
治疗原则
EoE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在于寻找并避免食物中的过敏原,同时局部应用激素。
关于EOE的治疗,根据2007年第一届国际胃肠嗜酸细胞炎性疾病研讨会的建议,在发病的最初6~8周,可应用PPI试验治疗。
如治疗无效,则应考虑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活检。
一旦EoE 的诊断确立,即就查找食物致敏原。
据报道,常见的6种致敏食物包括牛奶制品、大豆、鸡蛋、面粉、花生、鱼及贝壳类水产品。
避免含有致敏原的食物,可使90%的以上病例得到有效缓解。
激素治疗主要是局部使用及口服沙美特罗或氟卡替松。
全身应用激素只适用于严重的住院患者。
因为食管水肿、质脆,所以对于有食管狭窄的患者不宜进行内镜下扩张治疗,以防穿孔。
总之,EoE常发生在具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和成人,因食入含有致敏原的食物而导致食管黏膜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一种慢性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内镜和病理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