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法真传图解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剑法真传图解序
剑法真传图解——序《剑法真传图解》(一、吴广霖序)楔子近日于网上觅得清末民初时宋赓平等撰写的《剑法真传图解》的影印版,因文字为繁体,且个别字影印不清,亦想全面了解此剑法的内容,故将其重新以简化字点校,并作译文、解析,以享后学。

由于是初次解读,会有错漏,定期更正。

翊将军二零一四年五月十九日于荆门序一(吴广霖题)语云:“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秦汉之初,春秋战国时,乡士大夫及庠(xiáng,庠序:古代地方学校)序之士,莫不弦歌剑佩,习为故常。

余尝观阙(què,阙里:孔子故里)里图画,吾夫子(孔子)且(崇尚)长剑,陆廛(chán 平地或集市)周旋(与敌角技)乎坛制(按一定规则)之间,古人之风尚可知。

汉唐以降,文武分途,士气颓然不振。

书生辈但抱守《兔园册》(五代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内容肤浅)子,鼠目寸光,凤毛鸡胆(外表英武,内心怯弱)。

鄙刀剑为粗犷,不独(不但)不敢执持而舞,即见之亦目眩色变,而不敢近。

嗟乎,此辈直一须眉妇寺(宦官)耳!倘一旦令掌军国,守疆土,安望其靴刀慷慨为国于城哉?陵夷(衰败)至于叔季(末世),有心人思有以振之,于是废八股停科举,开学堂教体操,稍稍讲尚武之风。

奈内外功夫,罕识门径,徒窃取西学皮毛,葫芦依样,动成儿戏,是乌足
以杀敌致果耶?夫武事之利器,首推枪剑,枪为长兵之帅,剑为短兵之王。

夫剑者,检也,所以检身厉志,并检察非常也,岂椎埋少年(抢杀偷盗,不务正业)、短服革靴之辈所能探其精蕴者?吾友广石山人,宋君赓平,由湘而入蜀,少承家学,得专精剑舞之技。

中岁从戎,积劳勋,荐保专阃(k ǔn门槛),顾不屑以区区者(不重要)。

自封(隔绝),辄研究矿学,深造有得,屡应当道之微荐,而乃遭逢不偶,卒弗能展其才、奏其效。

二十载前,余与宋君,逅邂于折津之逆旅,一见如旧交。

杯酒论心,谈兵说剑,无虚日。

惟余平生亦好剑术,幼年曾遍访名师,恒多以单刀之法(程宗猷《单刀法选》)充剑舞,余心非之。

后获浙派《小盘龙法》,以家事冗繁,未能得闲精习。

嗣后访得河南派,则有“四大阵”之名,亦窃取其大凡。

及一睹宋君试剑舞,则吾几气沮心灰,不敢复弄班门之斧。

以宋君之剑,形如飞凤,开展掠劈,势夺千夫,匪特(非特,不仅)吾剑弗如,即当时聚有僧道数家派,卒亦无有能驾其上者。

余遂请名之,曰“飞凤剑法”。

寻以笔记其撩抹八法之进退攻守等形势,并为作说解诸条,储小箱中。

惜未完备,又缺图绘,而内功始基,亦未及载,旋若飞蓬飙举,离索天涯(蓬草连根被疾风吹拔天涯)矣!余之笔述散稿未成,南北奔走,而此纸竟佚失,去不可复见。

心马恨恨,切以为恨。

壬子世变,由京师南归,侨海上。

忽一朝,睹宋君手出一编,则剑书一卷,已付枣梨(雕刻印刷)。

余持归,竟夜力读之,讫(qì完结),内颇多费解处,其中内功无图说焉。

不详人得之,无从按法行功。

又剑舞,子母七,次十三,继二十四图,形粗具,次第不明,说解亦多,欠醒豁。

盖宋公口授而书,佐为之笔述者,书生辈,不知技击,妄以私意揣属文字,将以何由传其飞腾、纵跃、盘旋、披盖、进退、翻覆之妙技耶?余乃揣书访吾(友),示庐江剑泉君,君一见欣跃,请见宋公。

与订交(结为好友)而请益(补充),乃日与余修正其说解,使明白晓畅,可领会。

并重聘一少年,善体操画者,司诸图绘事。

书成,则重刊而问世,凡为图,一百有八,说解若干条。

首叙内外动静功,次七剑,次十三剑,次廿四剑,一一皆可贯串而积累。

学者得此书,苟能奋志专精而练习之,则由此七剑、十三剑、廿四剑,推而至于四十四剑、八十八剑、一百七十六剑,均之变化从心,无难事也。

噫!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即能工巧匠可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

神而明之,是在学人之能自得师也。

已,是为序。

壬子夏五,古安吴剑华道人吴广霖识(zhì记录)于海上剑隐行窝(安乐窝)译文孔子《家语》曾说:“国家从事外交活动,必须要有武力作为支持。

”早在秦朝、汉朝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上至乡村士、大夫,下到学堂内的男子,无不喜好弹琴、咏唱、舞剑、佩饰,这种礼乐制度已形成特有的文化。

我曾到孔子
的故里观看图画,孔子特别崇尚长剑,或于平地或在市井中按规则较技,古人这种好武之风可想而知。

汉唐以下,文和武被专门的区别开来,男子习武之风颓然不振。

读书人只会诵读内容肤浅的《兔园册》子,没有远见,外强中干,将刀剑看作粗鲁人从事的技艺,不仅不敢舞弄兵器,就算看到这些兵械也是眼晕脸斜,不敢靠近。

唉!这帮读书人真好比长着眉毛、胡须的太监,假如让他们掌管国家的防御大事,保卫疆土,怎能指望他们在城墙上慷慨地用靴刀而为国家效忠呢?这种抑武扬文的衰败之风一直持续到当代,持有想法的人不满于现状,欲重振习武之风,于是废黜八股文的科举考试制度,开办学堂教授体育锻炼,有一点点宣传崇尚武艺的风气。

怎奈何内功、外功,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入门的途径,只能偷学些西洋武术的皮毛,照葫芦画飘瓢,真打实战如同小儿戏耍,这种行为能不能杀敌致效啊?其实武术里最利害的兵器,第一当属枪和剑,枪是长兵器中的渠帅,剑是短兵器里的王者。

所谓剑,就是“检”,因此要检省自身,磨砺意志,还要检查所在环境是否异样,这怎是那些恶徒游少、短衣皮靴之类的人能探寻出剑之精髓的?我朋友广石山人宋赓平,从湖南来到四川,自幼学得家传武艺,尤其擅长舞剑之术。

中年时投军,累获战功,经举荐负责保卫一隅,但赓平不屑于去这种微不足道的地方。

于是就远离外界,自行研究矿物,经深入钻研有所收获,屡次为同行稍稍推荐,但
赓平一直没有碰到好的机遇,最终不能施展他的才华,实现他的抱负。

二十年前,我和宋赓平,邂逅于返天津途中的旅店,一见面就恍若旧友一般,整天喝酒谈心。

而我平时也喜好剑术,年轻时曾经四方寻访有名的剑师,都是将程宗猷的《单刀法选》假借作剑法,我从心眼里对此不认同。

后来,我得到了浙派的《小盘龙法》,因家中琐事缠身,没有时间精心习练。

再后来觅得河南派的剑法,其中有“四大阵”的内容,就将其紧要的东西窃作己用。

待到跟赓平比试剑术之时,我近乎心灰气馁,不敢再班门弄斧。

就赓平的剑法来说,动作如飞凤,移动、劈打的气势,好比面对上千人也无所畏惧。

不仅我的剑法不及他,就算当时聚集的少林、武当等数家门派,最终也没有胜过他的。

我于是问他所使剑法的名称,他告诉我叫“飞凤剑法”。

我即刻用笔记下了他的撩、抹等八种技法和进退、攻守等动作形态,并且写了数条解说,藏于小箱子内。

可惜不太全,又缺少图势,而学剑前先须打好的内功基础,也没有记述。

但不久我就像小草被暴风突然吹走,飘浮于空中,失去了它曾生根的土地一般。

这是因为我写的散稿还没有完成,就南北奔走,而这些稿子竟然遗失了,再也不可能见到,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壬子兵变”发生后,我离开北京转投南方,寄居于上海。

忽然一天早上,见到赓平拿来一本书给我看,竟然是本剑法,已经让出版社刊印发行。

我拿着这本书回到家里,彻夜研读,其中有很多让人看
不明白的地方,而书中也没有关于内功的图势和解说。

不明白的人购得此书,没办法按书所说进行内功的习练。

且里面的剑法,又分为子母七剑、十三剑、二十四剑图,剑势粗略具备,但次序混乱,解说繁琐,不直接明确。

其实这书是由赓平口授他人记录的,而替他执笔的,是些不懂技击的读书人,妄自用自己的理解来揣测用哪些文字来描述,这还能将赓平剑法中飞腾、纵跃、盘旋、披盖、进退、翻覆的神妙技巧流传下来吗?我于是怀揣着这本书去拜访我另一个朋友,即拿给庐江的剑泉先生看。

剑泉看到此书后非常高兴,想跟赓平见面细谈。

于是乎,赓平也跟剑泉成作朋友,请帮助将此剑法补充完善。

我跟剑泉便天天修正书中的解说,使人读之明白,逻辑合理,容易掌握。

并且花大钱聘请了一位擅长绘武术图的年轻人,让他来画这本书中的图势。

书稿写完后,重新刊印,发行于世,总计一百零八个图势、解说若干条。

首先叙述内功、外功的动、静图势,第二是七剑,第三是十三剑,第四是二十四剑,各类技法,都可以连贯成一整套技法。

习武的人得到此书,如果能有毅力奋发练习练精的话,就能把书里的七剑、十三剑、二十四剑推演成四十四剑、八十八剑、一百七十六剑,都是凭个人心中所想而变化,并非难事。

噫!孟子曾说:“能工巧匠只能教给人规矩法则,却不能教会人神巧之技。

”要想神巧,只有后学之人自行领悟出师父传授东西的内含。

最后,仅以此篇文字作为本书的
序。

壬子年夏季五月,古安吴剑华道人吴广霖写于上海剑隐行窝《剑法真传图解》(二、吴剑泉序)(2014-05-19 20:23:44)转载▼标签:剑法真传图解分类:短兵长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