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2013综述要求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功能性食品.概述

第一章 功能性食品.概述
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格式是:国食 健字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
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格式是:国食 健字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
17
3.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
• 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 • 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 • 贮藏方法; • 功效成分的名称及含量。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不能明确功效成分的,则须标明与保健功能有关 的原料名称; • 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 保健食品标志; • 有关标准或要求所规定的其它标签内容。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 嗜酸乳杆菌 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 嗜热链球菌 罗伊氏乳杆菌
核酸:
核酸类保健食品系指以核酸(DNA或RNA)为原料,辅以 相应的协调物质(具有增加免疫功能的药食两用的中药及某些 维生素等),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以单一的 DNA或RNA(须RNA和DNA混用)作为原料申报保健食品。
⑧益生菌
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益生链球菌等。
⑨其他活性物质
如腺苷受体阻断剂、L-肉碱、褪黑素、皂苷、 核酸等。
30
六、功能性食品资源
1、常用品种: (1)原料:
普通食品(中国食物成分表) 卫生部51号文件表1表2 8个相关规定的通告 新资源食品
(2)辅料: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提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证明,证明该原料为 在当地(较大范围)长期食用的,一般也作为 普通食品原料
–一个产品中使用的动植物物品(原料)不得超过 14个。其中,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外 的动植物物品(原料)不得超过4个。
–两个名单外的动植物物品(原料)不得超过1个
38
• 不能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
28
④自由基清除剂 包括生物酶清除剂和非酶类清除剂。

《功能性食品》期终考查试卷(B)及答案

《功能性食品》期终考查试卷(B)及答案

注意: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功能食品2、益生菌3、衰老4、免疫球蛋白5、高脂血症(HLP)二、问答题(第1题7分,其余每题8分,共55分)1、功效成分的分类有哪些?2、简述减肥食品的配制原则。

3、简述生物活性肽吸收特点:4、简述主要真菌多糖及其生理功能。

5、何谓肠道微生态?6、功能性食品应符合那些要求?7、肠道微生态的调整的措施有那些?三、综述题(30分)综述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饮食预防癌症14法。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功能食品:是指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食品。

2、益生菌:益生菌剂是含生理活性菌或死细胞(包含代谢产物与细胞组成),摄取后可改善粘膜表面菌群或酶的平衡,或刺激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

3、衰老的定义 : 年老精力衰弱生命体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机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

4、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5、高脂血症(HLP):是血脂异常的惯称,如果符合以下一项或几项,就患有高脂血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

二、问答题(第1题7分,其余每题8分,共55分)1、功效成分的分类有哪些?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功能性油脂、氨基酸、肽与蛋白质、维生素类、自由基清除剂、益生菌、植物活性成分。

(每项1分)2、简述减肥食品的配制原则。

限制总热量(1分)、限制脂肪(1分)、限制碳水化合物(1分),提供充足的膳食纤维(1分),优质的蛋白质及微量原素等(1分)。

3、简述生物活性肽吸收特点:(1)不需消化,直接吸收,吸收时不需消耗人体能量(1分)。

(2)不会增加人体胃肠功能负担,以自身能量推动人体吸收(1分)。

(3)具有载体作用。

可将人食的其它营养载在其本体上,输送到人体细胞、组织(1分)。

功能性食品原理相关综述

功能性食品原理相关综述

功能性食品原理相关综述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一定营养功能或保健作用的食品,它们不仅满足人体基本的营养需求,还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功能性食品的原理主要包括:激活免疫系统、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等。

首先,功能性食品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重要系统,而一些功能性食品中的活性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锌、硒等,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其次,功能性食品还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维护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中共生的微生物群落,它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功能性食品中含有益生菌或膳食纤维等成分,可以帮助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促进肠道健康。

另外,功能性食品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氧化反应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而氧化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的积累会损害细胞结构,导致细胞老化、疾病的发生。

功能性食品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维生素E、维生素C、多酚类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带来的损伤。

此外,功能性食品还可以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

高血脂和高血糖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而功能性食品中的一些成分,如植物纤维、欧米伽-3脂肪酸等,可以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功能性食品的原理主要包括激活免疫系统、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等。

通过摄入某些功能性食品,人们可以增强免疫力,维持肠道健康,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当然,选择合适的功能性食品也需要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慎重考虑,适量摄入,并与均衡饮食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最后,功能性食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监管,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功能性食品论文 (2)

功能性食品论文 (2)

功能性食品论文摘要功能性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产品,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成分,能够提供额外营养和健康益处,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本论文将综述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市场需求以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等内容,并探讨功能性食品在日常膳食中的潜在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引言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营养供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对健康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功能性食品应运而生。

功能性食品指的是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成分,提供额外营养和健康益处的食品产品。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市场需求以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等内容。

2.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和分类功能性食品是指含有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食品产品,这些成分可以通过提供特定的营养物质或生物活性物质,来改善健康状况。

根据功能性食品的不同特点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2.1 营养强化食品营养强化食品指添加了额外营养成分的食品,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

这些食品可以用于补充人体缺乏的营养物质,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

2.2 生物活性物质食品生物活性物质食品是指在食品中添加了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成分,如多酚、抗氧化剂、益生菌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作用,有助于维持健康。

2.3 功能性调节食品功能性调节食品指通过添加特定成分,对人体的某些功能进行调节,如调节血压、调节血糖、调节血脂等。

这类食品适用于存在相应生理问题的人群。

2.4 健康管理食品健康管理食品是指通过食品提供特定的营养物质,帮助人们管理健康问题,如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促进消化等。

这类食品可作为辅助治疗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3.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需求功能性食品市场的需求与现代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的营养和健康。

功能性食品作为满足这种需求的一种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营养补充需求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经常忽略了饮食的均衡。

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文献综述学院: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班级:食科082学号:084031233姓名:刘文瑛指导教师:叶强运动型饮料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功能性食品中的一类运动型饮料的一些相关知识,包括什么是运动型饮料,其作用是什么,它的特征,那些人不适合喝运动饮料及我国运动饮料的发展。

关键字:功能性食品运动型饮料特征发展前言:农业是食品业发展的基础,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决定着食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

根据“十一五”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今后中国食品市场将朝着方便、快捷化;营养、保健化;多样化、功能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消费档次将逐渐提高。

未来国际食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将集中在加工业的规模和科技水平方面,即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来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

1.运动饮料运动饮料是根据人体运动的生理消耗而配置的,针对特殊人群的饮料。

运动饮料中主要含有电解质,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抗疲劳,平衡新陈代谢。

虽然有益于健康,但是不正当的引用可能会损害身体,由此它应具备以下基本特点:(1)一定的糖含量:由于运动引起肌糖原的大量消耗,而肌肉又加大对血糖的摄取,因此引起血糖下降,若不能及时补充,工作肌肉会因此而乏力。

另一方面因大脑90%以上的供能来自血糖,血糖的下降将会使大脑对运动的调节能力减弱,并产生疲劳感。

(2)适量的电解质:运动引起出汗导致钾、钠等电解质大量丢失,从而引起身体乏力,甚至抽筋,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而饮料中的钠、钾不仅用于补充汗液中丢失的钠、钾,还有助于水在血管中的停留,使机体得到更充足的水分。

如果饮料中的电解质含量太低,则起不到补充的效果;若太高,则会增加饮料的渗透压,引起胃肠不适,并使饮料中的水分不能尽快被机体吸收。

(3)无碳酸气、无咖啡因、无酒精:碳酸气会引起胃部的胀气和不适;咖啡因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会加重水的丢失,而运动本身就要损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此外咖啡因和酒精还对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不利于运动后的恢复。

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
4
③ 细胞代数学说 人体细胞在培养条件下平均可培养50代(40~60代), 每一代相当于2.4年,称为弗列克系数。从而得出人的 寿命应为2.4×(40~60)=96~144岁。 ④ 比较生物学说 从比较生物学的角度,各种哺乳动物的寿命与其脑内 均浆体的自动氧化速度之间有一定关系,脑均浆的自 动氧化速度越慢其寿命越长,人的平均寿命为90岁。 ⑤ α-生育酚学说 从哺乳动物血清中α-生育酚的浓度(代表着体内抗氧 化物的浓度)与其寿命呈正相关关系,得出人的寿命 应在90岁以上。 ★④、⑤两种学说,均与体内自由基有关,而消除体 内多余自由基以延长寿命已达成共识。
18
外在因素:
1、环境因素 影响人衰老的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水土、污 染、放射性物质、燥声、饮食等诸多方面,其 中饮食营养占有相当主要地位。 2、社会因素 经济条件、意识形态、职业工作、社会制度都 属社会因素的范畴。 3、生活方式 如吸烟、酗酒等。
19
二、具有抗衰老的物质
(一)、生育酚(维生素E)
16
5、生物膜衰老学说 认为随着机体的老龄化,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也产生了相 应的改变,从而使机体新陈代谢向着不利于机体健康的方 向改变。 6、脂褐素(老年色素)与衰老学说 认为随着衰老的进程,脂褐素在细胞中的堆积不断增加, 这是公认衰老的可靠和明显的标志之一,对于脂褐素机制 的了解目前还不够深入,甚至还有一些争议之处。 7、衰老过程中基因淋巴因子及其基因表达改变的学说 近年来,相继发现生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随着年龄的增 长,基因的复制、转录以及转译机制都明显呈现下降趋势, 因而普遍认为,机体的自然寿命是受到基因的调控。又如 淋巴细胞特异免疫介质IL-1以及IL-2受体基因表达在老年 人群中均明显下降,因而淋巴因子也与衰老有密切关系。

功能性食品论文 (4)

功能性食品论文 (4)

功能性食品论文引言功能性食品是指通过添加特定的成分或处理方法,使其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或保健效果的食品。

与传统食品相比,功能性食品在满足人们基本营养需求的同时,还具有对保健和防病有一定作用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功能性食品在日常饮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等相关内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和分类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食品的角度,功能性食品是含有某种特定的成分或具有某种处理方法,以使其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或保健效果的食品。

其次,从人体的角度来看,功能性食品是通过摄入一定的食物来调节某一特定功能的食品。

根据功能性食品的功能和目的,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营养补充型功能性食品:主要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特定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这类食品可以帮助人们满足日常饮食中缺乏的营养需求。

2.调节功能型功能性食品:主要用于调节人体内某些特定功能,如调节血压、血糖、胆固醇等。

这类食品可以帮助人们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保健型功能性食品:主要用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一定的预防疾病的功能。

这类食品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一些慢性病的发生。

功能性食品的功效和作用功能性食品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性食品及其对身体的影响:•益生菌类功能性食品:能够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提高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免疫力。

•膳食纤维类功能性食品: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降低血脂,预防便秘和肠癌等疾病。

•高抗氧化功能性食品: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延缓衰老,降低患上慢性病的风险。

•蛋白质类功能性食品: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促进肌肉合成,维持骨骼健康,增强免疫力。

•植物提取物类功能性食品: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能够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虽然功能性食品在保健和防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完整版)功能性食品

(完整版)功能性食品

功能食品主要是欧美、日本对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或减少患病的食品的一种称谓,国内更多的是对保健食品的定义。

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欧洲分部的一个由欧洲专家组成的项目小组采用如下功能食品定义:“一种食品如果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对身体某种或多种机能有益处,有足够营养效果改善健康状况或能减少患病,即可被称为功能食品。

” [1]如果一种功能食品有特殊的生理效应,它的主要成分是常量营养素;如果一种功能食品更多的是作为日常膳食补充剂摄入,它的基本成分是微量营养素。

功能食品也能以如下食品成分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些是有一定营养功能但却不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的食品(如某些低聚糖);另一些甚至是什么营养价值也没有的食品(如活微生物和植物化学品)。

实际上真正既能补充营养元素(如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营养),又兼具享受功能的是我们每日的膳食,它既能调解消费者的身体机能,又能减少他们患病的危险。

我国功能性食品定义同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功能食品主要是欧美、日本对能够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或减少患病的食品的一种称谓,国内更多的是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它们的本质相同,均属于食品,但适用人群范围和摄取量有微小的差异。

功能食品是普通人可以日常适量摄取的食品,而保健食品更倾向于特殊人群定量摄取的食品,前者包含后者。

图表1:功能食品与保健食品的区别与联系(二)功能食品行业主要产品分类功能食品的产品可以按照消费群体和食物形态两种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按照消费群体方式可以分为营养功能性食品、专用功能性食品、防病功能性食品;按照食物形态方式可以分为功能饮料类和功能食品类。

图表1:功能食品按消费群体分类功能性食品按功效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提高身体某项机能,如补充能量;一类是降低患病风险,如改善肠道消化、降低胆固醇、强化骨骼等。

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一、功能性食品的定义我国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可调节机体的功能,又不以治疗为目的。

二、功能性食品的分类(一)根据消费对象的分类1、日常功能性食品2、特殊功能性食品(二)根据科技含量的分类1、第一代产品(强化食品):举例如:各类强化食品及滋补食品,如高钙奶、益智奶、鳖精、蜂产品、乌骨鸡、螺旋藻等。

2、第二代产品(初级产品):举例如:三株口服液、脑黄金、脑白金、太太口服液等。

3、第三代产品(高级产品):举例如:鱼油、多糖、大豆异黄酮、辅酶Q10等。

目录•功能性食品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注意事项•功能性食品配方举例功能性食品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注意事项(一)原则1.安全性原则功能性食品在配方设计时必须首先考虑的是安全,不能使用对人体构成安全危害的任何原料,产品必须按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94)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2.功效性原则对功能性食品的功效性必须进行客观评价,必须明确产品的主要功效,而不能含糊其词或过分夸大。

在配方设计时首先应该围绕食品的功效进行考虑。

3.对象性原则功能性食品的配方应该有明确的对象性,针对明确的食用对象而设计。

根据食用对象的不同,功能性食品可分为日常功能性食品和特种功能性食品两类。

如对于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来讲,应符合足够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元素和低能量、低钠脂肪、低胆固醇的“四高四低”的要求。

4.依据性原则配方必须有明确的依据,包括政策、法规方面的依据和理论、技术方面的依据。

为确保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

《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确立了功能性(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使其进入了规范管理并依法审批的轨道。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卫生部相继制定了《保健食品评审技术规程》、《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和《保健食品的标识规定》等技术文件,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开发必须符合相关政策与法规的各项要求。

功能性食品对人体健康功能调节作用综述

功能性食品对人体健康功能调节作用综述

功能性食品对人体健康功能调节作用综述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功能性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类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们通过富含特定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或添加其他功能性成分,以调节人体功能和保护健康为目的。

本文综述了功能性食品对人体健康功能的调节作用,并结合科学研究,分析了其中一些常见的功能性成分和食品的作用机制。

一、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和分类功能性食品是指富含特殊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或添加其他功能性成分、对特定人群具有调节机能的食品。

根据功能性食品的不同作用机理,可以将其分为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剂、抗龄化剂、调节肠道功能的食品等多个类别。

这些功能性食品通过满足人体特定的营养需求,以及提供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等功能,从而对人体健康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常见的功能性成分和食品的作用机制1. 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类等都是常见的抗氧化剂。

它们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从而保护细胞和组织的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2.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对肠道功能的调节有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体积和湿度,预防便秘;同时,膳食纤维还可以被肠道菌群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改善肠道环境,维护肠道健康。

3. 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菌,在肠道中起到平衡肠道微生物群落和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屏障功能,防止肠道炎症和感染的发生。

4. 多不饱和脂肪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常见的功能性成分。

它们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同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抗炎、抗血栓、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

三、功能性食品的应用与前景功能性食品在预防和调节人体健康功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们可以用作辅助调节血压、血糖和血脂的药物,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在调节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评价方法

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评价方法

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评价方法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功能性食品的销售越来越受欢迎。

功能性食品是指添加了某些营养物质或生物活性成分,以实现某种功能或预防疾病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评价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指标、适用性和测试方法,以及相关食品标准的介绍。

一、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指标1.营养成分指标对于一些添加营养成分的功能性食品,其营养成分指标是必须监测的。

如添加了蛋白质的食品,必须监测出添加量,同时保证添加蛋白质的质量让人放心。

2.生物活性成分指标对于一些添加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性食品,其生物活性成分指标也是必须监测的。

如添加了膳食纤维,必须监测膳食纤维的含量,保证添加的膳食纤维的质量让人放心。

对于添加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如多酚、黄酮类等,也需要确定其含量和纯度。

3.生理活性指标功能性食品的生理活性指标包括其功能效果、效能和生物可利用率等。

对于含有膳食纤维的产品,需监测其降低胆固醇和改善肠道功能等方面的效果。

对于含有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食品,需监测抗氧化效果。

二、功能性食品的适用性和测试方法1.人体实验人体实验是功能性食品评价的最基本方法。

通过在人体进行摄入特定剂量食品的实验,监测生理效应。

如添加益生菌的食品,在人体实验中,通过消化道菌群的分析,进一步探究菌群与健康的关系等。

2.细胞和动物实验细胞和动物实验是人体实验之前的重要补充。

这些实验可以促进开发过程中的剂量筛选和优化度。

采用细胞模型可以研究生物活性成分与细胞的相互作用;采用小鼠模型可以评估生物活性成分的安全性和对生理的影响。

三、相关食品标准的介绍1.国家法规标准国家标准对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涉及配方、标签、质量控制等进行规范,减少了国内市场不法商家的乱象和伪劣产品的泛滥。

如现在的GB 16740-2016《功能性食品通用标准》对功能性食品的标准、质量、营养、功能成分、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2.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是指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情况和产品特点而制定的标准。

功能性食品概述PPT课件

功能性食品概述PPT课件

调节生理功能
改善精神状态
功能性食品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人体生 理功能,如调节血压、血脂和血糖等。
功能性食品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改善睡眠、 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精神状态。
作用机制
营养补充
功能性食品提供人体所需的 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 和抗氧化物等,以满足人体 正常的生理需求。
生物活性成分作用
功能性食品中的生物活性成 分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如 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 能够调节人体生理反应。
功能性食品的研发旨在开发具有特定健康功能的食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生活质 量的追求。
功能性食品的研发需要经过科学实验和临床验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产
功能性食品的生产需要遵循严 格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以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功能性食品的生产通常需要使 用特殊的原料和配方,因此需 要具备专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技术。
功能性食品种类
功能性食品种类繁多,包括营养补充剂、益生菌、 抗氧化剂、植物提取物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 性化需求。
功能性食品消费群体
功能性食品消费群体广泛,包括老年人、儿童、 孕妇、运动员等,涵盖各个年龄段和人群。
前景展望
功能性食品市场潜力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功能性食品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市场将继 续保持增长态势。
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功能性食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最初是为了满足特定人群对营养 和健康的需求而开发的。
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 康的关注度提高,功能性食品逐 渐发展壮大,成为食品行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
成熟阶段
近年来,功能性食品市场日益成 熟,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 各类人群的需求,如保健、美容、 减肥等。

促进消化功能性食品的综述毕业设计论文

促进消化功能性食品的综述毕业设计论文

促进消化功能性食品的综述毕业设计论文一、功能性食品的定义:预防疾病,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促进康复的食品。

二、功能性食品分类:(1)按消费对象分类:日常功能性食品(婴儿、学生、老年日常功能性食品)、特种功能性食品(2)按科技含量分类:第一-代产品(强化食品)、第二代产品(初级产品)、第三代产品(高级产品)三、功能性食品的作用: (要求10种)(1)增强免疫力(2)延缓衰老(3)辅助降血脂(4)辅助降血糖(5)抗氧化(6)清咽(7) 辅助降血压(8) 改善睡眠(9) 促进泌乳(10) 减肥(11) 促进排铅(12)通便(13) 增加骨密度(14) 祛痤疮(15) 祛黄褐斑四、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1)药品是用来治病的,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

(2)功能性食品无毒副作用,药品有毒副作用。

(3)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处方,无剂量限制,药品需医生处方,有剂量限制。

li、功效成分:功能性食品中真正其生理作用的成分。

六、功能性食品基料:富含功效成分的基料。

七、功能性食品原料的分类:(1)药食两用的动植物品种(2)食品新资源品种(3)用于功能性食品的部分中草药注意事项: (1) 当原料为中草药时,用量控制在5%以卜.(2)有明显副作用时,不能使用(3)中层药不能作为保健食品开发(4)壮阳药不能作为改善性功能(5)要考虑营养成分均衡八、健康的定义: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都处于完美的状态健康的标志: (1)生机勃勃(2) 愉快(3) 正常的身体和体重(4) 正常的体温,.脉搏和呼吸率(5)食欲旺盛(6) 明亮的眼睛和分红色的结膜(7)不易得病(8)排泄正常(9)淡红色的舌头(10) 健康的牙龈和口腔黏膜(11) 健康的皮肤(12) 滑润并带有光泽的头发(13) 淡红色的坚固指甲九、亚健康:指健康的透支状态。

造成亚健康的原因: (1)过度疲劳造成脑力,体力透支。

(2)人体自然衰老。

(3)各种急、慢性疾病。

1.绪论——功 能 性 食 品

1.绪论——功 能 性 食 品

Company Logo
2、外企投资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将会一路升温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安利、雅芳、仙妮蕾德等400 多家进口保健食品进入了中国大陆市场,据美国著名的
Company Logo
二、功能性食品发展回顾
1994年——2009年中国大陆地区保健食品发展趋势
Company Logo
二、功能性食品发展回顾
中 国 保 健 食 品 发 展 历 程
―标准和规范化阶段
保健食品有经历一次洗牌,2003年保健 食品审批职能移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取消保健食品终身制,开始5年一审 批
功 能 性 食 品
主讲:吕晓玲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 存在的问题 今后展望 我国保健食品的申报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及分类
一、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的定义: 功能性食品是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 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 业化食品。 这类食品是医学上或营养学上具有特殊要求的特定 功能的食品,除了具有一般食品皆具备的营养功能和感官 功能(色、香、味、形)外,还具有一般食品所没有或不 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 强调——调节生理活动的功能
康发展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Company Logo
功能食品产品和市场发展回顾
截止2010年上半年,卫生部及SFDA批准的保健食品共1万余个,
其中国大陆产保健食品9600多个,进口保健食品600多个(数据来源
于SFDA保健食品数据库)。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大陆保健食品市 场的销售额始终在200亿~300亿元之间,到2000年增至500亿元。

什么是功能性食品

什么是功能性食品

什么是功能性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安全,健康已成为食品开发的主题,研究食物功能成分,开发功能性食品已成为国内外食品研究瞩目的热点,国外已将功能性食品研究作为新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功能性食品仅根据食品中的营养素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该食品的功能,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

第二代功能性食品是指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确知其具有某种生理调节功能的食品. 第三代功能性食品不仅需要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其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还需确知有该项功能的功能因子的化学结构、稳定形态及其含量和作用机理.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上,大部分是第三代功能性食品,而我国大多数属于第一代或第二代功能性食品,第三代功能性食品仅占10%左右。

因此,我国的功能性食品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把发展第三代功能性食品作为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

现代研究认为,食品具有营养功能,感官功能和生理调节功能。

从人类的发展史看,食品的发展需经历温饱型,功能型和机能型食品3代。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

人们愈来愈注意到饮食对自身健康水平的影响,消费趋势从具有色,香,味和形均佳的食品转向具有合理营养和保健功能的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生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日本民众健康观念的转变。

功能性食品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含有一定量已知的传统营养素以外的生物活性物质。

②具有一定的调节生理功能或降低患某些疾病风险。

③一般以食品作载体。

④服用较长时间才显功效。

功能性食品代表了当代食品发展的新潮流原因:①已搞清或基本搞清了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成分以及种种疾病的发生与膳食间的关系,使得通过改善膳食条件和发挥食品本身的生理调节功能而达到提高人类健康的目的成为可能;②老年病发病率的上升以及少年儿童成人病的增加,引起人们的恐慌;③人们更加关注健康与膳食的关系,提高了对食品、医药和营养的认识水平;④人们有更强的经济实力来购买相对昂贵的功能性食品,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特殊营养消费群。

功能食品的定义和标准

功能食品的定义和标准

功能食品的定义和标准功能食品是指具有防治疾病或改善健康效果的食品,这是近年来消费者更加关注和追求的一种食品。

功能食品的定义和标准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一下功能食品的定义和标准。

定义在我国,功能食品是指可以提供对健康有益影响的食品,为人体提供某种特定的物质,从而起到防治疾病或改善健康的作用。

功能食品不同于药品,其主要作用是预防疾病和保健。

功能食品的定义也是不断地在改变和完善的。

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越来越高的认识,功能食品的范畴也越来越广泛。

标准功能食品的标准主要有两种: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国家颁布的有关功能食品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检测方法、标签标识以及生产加工卫生要求等方面的标准。

国家标准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法规。

企业标准是指各个企业为了更好地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管理和控制,制定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企业标准是管理和规范企业自我质量控制的基础。

底线虽然功能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也不能无限量地服用,否则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规定和底线,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在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功能性保健食品通则》中规定,功能性保健食品应符合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公共卫生安全、功能性要求中所规定的标准。

结论功能食品不同于普通食品和药品,其主要作用是保健和预防疾病。

为了规范和管理功能食品的市场,保障消费者健康,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和底线。

对于市场上的消费者而言,如果想要选择优质的功能食品,不仅需要认真读取标签和购买渠道,还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功能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食品》论文
一、考试形式:课程小论文
名称:《功能性食品》课程小论文
一般名称:***(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及应用
二、课程小论文内容要求(不少于5000字)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背景介绍(名称,组分或化学结构,来源,功效)
2.开发情况 3 生产制造工艺 4 应用产品及市场情况
三、其它要求及评分
1. 课程小论文(总分为100分)要求文字通顺、语言规范、力求简
洁、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5000字(word 4页以上)。

2. 课程小论文格式参考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论文格式(附参考文献),
必须用计算机排版(A4)、字体为小4宋,行距1.25倍。

3. 课程小论文切忌相互copy!如发现则copy者和被copy者一律以
零分处理。

4. 课程小论文电子档必须于2012年6月10日前发至实验18楼1615
室徐环昕老师(Tel: 64252418; E-mail: xuhx@)
5. 小论文成绩,根据论文格式和内容评分(总分为100分)。

6. 根据平时上课的表现(出勤、课堂纪律等情况等),由授课老师给
出平时成绩(总分为100分)。

7. 总课程成绩为:读书报告成绩×80%+(平时成绩)×20%
8 论文格式和内容评分标准
论文结构60分;生产工艺总结20分;开发情况10分;市场及产品10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论文结构:60分
A.论文层次分明,内容组织有序:50~60分;
B.论文层次一般,内容组织一般:35~50分;
C.论文层次不合理,内容组织不合理:35分以下。

(2)生产工艺总结:20分
A.对产品制造生产工艺检索并总结,比较其优缺点。

16~20分;
B.对产品制造生产工艺检索并总结,不完整。

12~15分;
C.不能对产品制造生产工艺检索并总结。

11分以下。

(3)产品开发情况: 10分
A.涵盖产品的标准,检测方法,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并提出自己见解:8~10分;
B.涵盖产品的标准,检测方法等相关内容:4~7分;
C.论文缺少相关开发情况:0~3分。

(4)市场及产品:20分
A.检索相关产品并归纳总结其市场情况;16~20分;
B.检索相关产品;8~15分;
C.论文缺少市场分析:0~7分。

题目(黑体小二号,居中)
摘要(黑体小四)
摘要正文。

(宋体小四),简要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黑体小四)
不超过5个,以空格分隔
(空两行)
一、内容一(黑体小四)(阅读文献,介绍目前的最新研究进展)
1.1 标题一(宋体小四加粗)
正文。

(宋体小四)
(空一行)
1.2 标题二(宋体小四加粗)
(空两行)
二、内容二(黑体小四)(对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2.1 标题一(宋体小四加粗)
(空一行)
2.2 标题二(宋体小四加粗)
(空两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四,居中)
期刊:[序号]作者 . 题名[J] . 刊名(外文期刊按国际标准缩写并略去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书籍:[序号]作者 . 书名[M] . 版本(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起止页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