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积累
1.重点实词
(1)鱼,我所欲.也
欲*:__想__要______
【拓展】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解衣欲.睡/广故数言欲.亡
(2)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苟__且_取__得__。__这__里__苟__且__偷__生__的__意__思__。____
(3)死亦我所恶.
恶:_讨__厌__,__憎__恨___________
原文呈现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对“不辨礼义”而接受厚禄的人的心理的几种 推测)
第 2 段:举例论证舍生取义的观点。
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 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 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 么我就只好放弃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 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憎恨 的,但我所憎恨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写作特色 1.善用比喻论证(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 化抽象为形象,将感性比喻与理性说理融合。2.文风气势充沛,议论 犀利。 ◎现实意义“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 人利益;“取义”也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平正义。 时代呼唤这种精神,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地扎根,我们的 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
◎文章主旨本文作者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阐明了义重于 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 为是不可取的。 ◎论证思路首先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中心论点——舍生取 义;再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舍生取义”进行具体分析与阐释;最后 通过对比行人、乞丐和见利忘义之人的行为,论证论点“舍生取义”。
3.古今异义 (1)则凡可.以.得生者 (2)一豆.羹 (3)万钟.于我何加.焉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可以*:_能__够__用__来_______________ 豆:__古__代__盛__食__物__的__一__种__容__器_____________ 钟:_古__代__的__一__种__量__器_________ 加:_益__处___________________ 已:_停__止___________________
1.鱼我所欲也
原文呈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具体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舍生取义)
原文呈现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 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 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从正反两方面具体阐释 为什么要“舍生取义”)
(10)万.钟.于我何.加.焉
(11)今为妻之奉.为之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万钟:优__厚__的__俸__禄______________
何加:_有__什__么__益__处_____________ 奉:_侍__奉___________________ 本心:_本__性__。_这__里__指__人__的__羞__恶__之__心
参考译文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 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 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 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 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4)故患.有所不辟
患:_祸__患__,__灾__难___________
(5)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6)贤者能勿丧.耳 (7)呼.尔而与之 (8)蹴.尔而与之 (9)乞人不.屑.也
如使:假__如__,__假__使______________
莫*:没没有有 甚*:超__过__,__胜__过______________ 丧:_丧__失________ 呼:没__有__礼__貌__地__吆__喝__________ 蹴:_踩__踏________ 不屑:_轻__视__而__不__肯__接__受_________
原文呈现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进一步指出,人人 都有向善之心,“贤者”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能够保有善 良的本性)
第 1 段: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以设喻引出本文“舍生取义” 的论点,并对其分析、阐释。
Biblioteka Baidu
原文呈现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 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讲述食嗟来之食的故 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发出的豪言壮 语,慷慨激昂,体现了他的豪迈、自信)//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 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 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参考译文 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 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过给别人吃,乞丐也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 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参考译文 假如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 的手段,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憎恨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 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 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 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憎恨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 是“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