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时代性质代表、作者得名、产生内容、特点评价是非

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

张羽、徐贲

居于吴中

学汉魏晋唐,

不拘一格,反

映农村,写景

抒情

台阁体明代前期文学流派杨士奇、杨

溥、杨荣

台阁重臣

粉饰太平、歌

功颂德

雍容典雅;

缺乏个性、

生活气息

临川派(玉茗堂派)明代戏曲流派汤显祖临川人

重才情、曲意;

反封、浪漫、绮丽

吴江派(格律派)明代戏曲流派沈璟吴江人

重音律、本色

语言;

道德意义

促进创、演

结合;过分

强调格律

沈约之争明代论争汤显祖、

沈璟

重曲意、重格律,内容与形

式之争

没有错对,

促进发展

折子戏明始清盛整本戏的

一个部分

惊梦、断桥独立一出

精彩片段、中

心灵魂

情节浓缩、

个性鲜明、

独立性强

章回小说明代中国古典

长篇小说

的民族形

式、主要形

式;体裁

四大奇书

分回标目、

合流加工

定型(回目、

体制、套语)

与发展;

分回标目、分

章叙事

中国古代

长篇小说

主要的、甚

至是唯一

的体裁

英雄传奇小说古代小说

类型

水浒传、杨家

府演义

写英雄、超人、半超人;

长期流传(宋元话本),加工形成

历史演义小说古代小说

类型

三国志演义

历史题材、

演义兴废

史实依据、艺

术加工

世情小说宋元以后小说金瓶梅写世俗人情;

内容语言世俗化

内容丰富、

色彩斑斓

清平山堂话本明代嘉靖

年间

话本集洪楩斋名

照录宋元明

话本

保存本来

面目

拟话本明代小说三言、二拍话本加工、

模仿

话本体裁、文人创作、议论

艺术性

二拍明代拟话本小

说集、个人

白话小说

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

奇、二刻拍

案惊奇

多方反映社

会生活、各色

人物

标志中国

短篇小说

创作进入

新的阶段

公安派(公安三袁)明代文学流派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湖北公安人

性灵说,抒发

个人性情和

欲望

有些过于

率直浅俗

唐宋派明代嘉靖

年间

散文流派

归有光、王慎

中等

主张师法唐

宋古文

文以明道,重

视抒情

茶陵诗派明前期诗派李东阳等湖南茶陵人诗学汉唐;强

调掌握法度

声调

体现台阁

到前后七

子的过渡

王学左派对文学的影响:对情、欲的肯定成为潮流;冲破僵化的思维,在创作中强化主体意识;在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冲破旧有藩篱的同时,其非理性、非道德的倾向也给文学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一、明代文学的分期及各期概况

前期:元代文学的余波和明代中后其文学突变的准备。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

1、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

2、精神解放且富有时代使命感的文人;

3、作家的忧患意识;

4、作品:《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的编著,南戏的中兴,宋濂、刘基、高启等的诗文;

5、经济复苏又使士人的忧患意识消蚀,文化专制使创作产生不安全感,文学创作贵族化。

(二)后期:明代中叶,文学变革突飞猛进。进入近古文学。

1、城市及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统治阶级的腐朽、思想控制的松动、王阳明心学的流行;

2、章回体小说编著的热潮——《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的刊行,《西游记》、《金瓶梅》

前七子 明代 文学群体 李梦阳等七人

复古以变革、主情、重民间 平民化、怀

疑传统;守古而尺尺

寸寸之

后七子

明代嘉靖中期 文学复古群体 王世贞、李攀龙等七人

上承前七子 重“法”、“情”

难脱蹈袭

窠臼 竟陵派

晚明

文学派别

钟惺、谭元春 湖北竟陵人 重性灵;学古

之精神;追求

险僻 缩小视野,显示衰落 虞山诗派 明末清初 诗派

钱谦益、冯班 以常熟虞山

命名

学古而不泥

古、革新并能

取诸家之长

对东南诗坛的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

梅村体 明末清初 诗歌体裁 吴伟业 号梅村

歌行、辞藻、

风韵、戏剧;

诗史、叙事诗

体、圆圆曲

把叙事诗

推到新的

高峰

格调说 明清时期 诗论

前后七子、沈德潜 主张以唐诗的格调表现思想,为封建统治服务

性灵说 明清时期 诗论

袁宏道、 袁枚 诗歌创作的真性情、创造性,审美风趣 反传统、理学,唯心、深度不够 肌理说 清代 诗论 翁方纲 借肌理论诗

儒家经籍和学问

格调的调和与修正 神韵说 清初 诗论 方士禛 讲究意境、神韵 境界淡远、语言含蓄 很少反映现实 阳羡派 清代 词流派 陈维崧 宜兴人, 古名阳羡 师法苏辛、豪放苍凉

反映疾苦、含蓄不足

浙西派 清代 词流派 朱彝尊 浙西人 重格律、技巧, 境界清空、词风清丽 常州派 清代

词流派

张惠言 常州人 重质实,兴风骚传统

范围窄,意旨晦

桐城派

清代中期 散文流派

方苞、刘大櫆、姚鼐

桐城派

程朱理学,服务政治,古文楷模,系统化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