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份的焦虑来自于我们对空虚的恐惧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著名现在派作家卡夫卡在《致密伦娜的情书》中说道:“我的本质是:恐惧。

”以致密伦娜在给勃罗德的信中说“我还没有认识他(卡夫卡)的为人,就已经认识了他的恐惧……”。

如同克尔恺郭尔所说:“当恐惧害怕他自己时,他就同恐惧对象保持着一种诡谲地关系。

他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对象,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因为,当某一个人想把目光从那个对象上挪开时,他就会感到后悔……”这是一个人的恐惧。

无独有偶,魔幻派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描绘以孤独作为家徽的布恩迪亚家族,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

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

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持孤独的高傲姿态。

主人公“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败。

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三十五岁。

他自己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这和拉美洲的革命历程是吻合的。

而上校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空虚与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这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

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

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的革命沉寂之后,那些昔日的英雄无奈选择。

以致于其后加西亚在小说结尾绝望地指出“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

这是一群人的恐惧。

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本质上是空虚的,假使没有外界的激励,人便会失去其灵魂的重量。

外在表现为对身份的焦虑,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以及欲壑难平的煎熬等等的恐惧。

人相当于一个容器,自古以来人就深知这一点,因而开始对这个世界加以改造,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对身份的渴慕,对权力的崇拜,对知识(不是智慧)的渴求无疑不是人主观能动改造世界使之适应自己需要的结果。

而改造本身也充满了这一种意味。

改造是个缓慢的过程,几乎可以用进化来代替。

但我认为这并不能说明人在不断的完善自我,同样我也不能同意卢梭的最原始的人是最富足的人的观点。

但我以为,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在漫长时间的改造行为本身证实了人空虚的本质,也不断地用自己所谓的成就去填补灵魂的空虚这一可怕的事实。

来满足自己对恐惧的满足。

就话语权而言,在这样一个被主流价值观左右的世界上,人对自己的认识前所未有的建立在世俗评价的基础上,被“大多数人的意见”所摆布,虽然而已有人指出这是愚蠢的另一种面目,即所谓的“大众愚蠢”。

We have no right to speak for ourselves.就此看来,人在不断的欺骗自己,缘何?这是因为人空虚这一实质导致了人对自我的认识失去了本该首先拥有自我衡量的支点,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于是摆布就这样发生了。

这显然是个不断重叠的过程,循环往复,流转不止。

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虽然焦虑,但最后成长为优美的天鹅,振翅高飞。

可是,童话毕竟是童话。

现代城市生活的步调中,只有在好莱坞才意味着“不快乐是因为这还不是结局”,在电影院的屏幕上才能看见每只丑小鸭都变成白天鹅。

媒体给人们创造了太多幻象,也让人有了更多幻想的欲望。

当我们本不是天鹅的时候,我们会幻想自己正在变成天鹅的路上。

我们竟舍得竞相出卖灵魂,出卖玉体,包括皮相、肢体、色相、或者干脆两样都拿来卖。

但魔鬼不会像找浮士德一样再找上你的门,因为你已再没有东西可以卖。

我们总是追求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是社会所告诉我们的),而把我们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一再延迟,好像我们总是有足够的时间来这样做……
这是现代人不快乐的原因。

事实上,生活只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对于灵魂空虚的恐惧还是没有得到相应的解答。

还有一个,那便是网上讲的“今日穿着衣服的国王讲冷笑话”。

在安徒生笔下,人们佯装赤身裸体的国王身着独一无二的华服丽裳。

今天没有国王会一丝不挂地游街了,他们身着高端品牌服饰在众人的仰视与崇拜中讲着冷笑话,享受人们热烈回应的笑声。

崇高的地位可带来许多好处,表现在外的行为是奉承、欢笑(即使笑话很冷)以及殷勤和恭敬。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本书中最有创意的解读,就是将每个人对身份地位的焦虑理解诠释为之所以追求身份地位,就是希望从世人身上得到爱。

当你走进一个房间,就算不能成为那个房间的主角,你也绝对不希望被完全的忽视、漠视。

我们努力的动机和渴望是试图找回我们曾有过的充分的、无条件的宠爱。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努力争取的那些辉煌的成就,同儿时睁大无邪双眼,胖乎乎地坐在厨房地板上努力拼搭积木的行为并无二致。

这种社会氛围中,我们经常在没有搞清他人观点是否值得关注之前就去寻求他人的赞赏,但只要我们对某些人的思想稍加研究,就会发现它们根本不值得我尊敬。

我们应该停止这一
自虐过程。

从此我们可能会毫无恶意地蔑视一些人,就像他们蔑视我。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的归处又是何方?这三个关于身份的问题问了千年,却始终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

无形之中又加俱了我们的对其的恐惧。

然而恐惧并非一无是处。

正如作者指出那样“毋庸置疑,对身份地位的渴望,同人类的任何欲望一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激发潜能、力臻完美、阻止离经叛道的有害行径,并增强社会共同价值产生的凝聚力。

如同那些事业成功的失眠症患者历来所强调的那样,惟焦虑者方能成功,这或许具有一定的道理。

但承认焦虑的价值,并不妨碍我们同时对此进行质疑。

我们渴望得到地位和财富,但其实一旦如愿以偿,我们的生活反而会变得更加糟糕。

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

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假如我们不能停止忧虑,我们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可见,如果没有我们对我们无法填补身份空虚的恐惧,我们这个世界将会更糟。

按照作者的解释,我们可以在哲学上上来解决。

而考察哲学的词根,其本质内核便是爱与智慧。

人对爱的理解实难完整,因为人通常只注意其最关注的事物。

在歌德的少年维特心中,爱显然是指爱情。

在法国绅士(他们谈吐优雅,空洞,做着猪的思考)的眼中爱可以是别人对其身份学识的尊重。

大多数母亲可能做了一辈子好人,无私的爱着丈夫儿女却说不出一句大道理。

由此可见,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前提下渴望的爱是多种多样的。

就一些观点认为,有些爱不求回报因为其爱的性质决定了爱的过程本身代表着一种认同,比如母爱。

而有些需要回报的爱显然需要外在的激励。

但这两种爱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得到一种认同。

但我以为最本真的爱是对其爱这一行为本身的自我主观上的认同。

爱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同样也是人的基础情感。

但世俗的偏见让这样的爱暗淡了光彩退居于一块隐秘的地方。

更多的是渴望得到回报的爱(这个不该用“爱”来定义)。

这隐含了人对身份的焦虑,于是问题又回到最初的命题上---空虚的恐惧。

也因此这样的爱大多消失于片刻,也流于狭隘。

我们对这种爱的患得患失感进一步让我们的空虚被放大,填补它的唯一途径便是追求最本真的爱,对行为本身的认同总是比为寻求别人的认同来得可靠,也更无私更伟大。

我们也要明确我们声称爱对方,是不是仅仅出于对爱的渴望,而不是爱。

即我们在心理上仍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这来源于我们内心的恐惧并害怕付出得不到回报的结果。

扪心自问,认真体悟,勇于付出,在得不到别人的回应的时候莞尔一笑,不放弃,不强求,足够的宽容,
博大的怜悯,感恩的心等等构成了爱的本质,虽然在爱的本质这一层定义上仰赖于人的普遍认识可能并不可靠,看也不能将之简单归于叔本华所谓的“生命意志“里。

如果说爱是一种解决的途径,那么智慧就是第二种。

苏格拉底对于真理的孜孜追求已成为一种典范,他认为真理埋藏于交谈之中,推及四海皆准的原则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经得起推敲的。

它通过智慧的推敲别人的话语尽而得到了真理。

但其具有欺骗性,柏拉图的”对话录“也可能因为冗长的对话而偏离了真理的本质,而仅掠其表而未深及内。

但这又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很难做到的。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强大的内心,一颗可以完全摆脱世俗的左右的内心。

知其所求,然后孜孜不倦地去为之work hard。

不困于内心的欲望,不惑于他人的意见,不蒙于时代的“欺骗”,进而实现对自己,对爱,对智慧本真的认同,战胜与生俱来对灵魂空虚的恐惧。

那么我们还会当我们再次面对对手的漠视和挚友的成功之时,我们的反应就仅仅感到痛苦和内疚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