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如果我们周围每一个人见到你时都视若无睹,根本就无视你的存在,要不了多久,你的心里就会充满愤怒,你就能感觉到一种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

相对于这种折磨,残酷的体罚将变成一种解脱。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

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坠至更低的等级。

它让我们无比害怕这样的耻辱感:一旦我们不能使世界信服我们自身的价值,那我们将怨恨成功者,从而陷入自惭形秽的境地。

而现实的状况是,随着自由经济带来自由的富裕生活,有关身份的焦虑也一天天笼罩在我们身上。

身份和身份的焦虑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体现。

身份的焦虑是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

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

为何身份的焦虑会令我们寝食难安呢?原因很简单,身份的高贵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相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落得人走茶凉了。

其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唯恐失去身份地位,如果察觉到别人并不怎么喜爱或尊敬我们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

因此,唯有外界对我们表示尊敬的种种迹象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我们惯常将社会中位尊权重的人称为“大人物”,而将其对应的另一极称为“小人物”。

这两种“标签”其实都荒谬无稽,因为人既然以个体存在,就必然具有相应的身份和相应的生存权利。

但这样的标签所传达的信息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对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是区别对待的。

那些身份低微的人是不被关注的――我们可以粗鲁地对待他们,无视他们的感受,甚至可以视之为“无物”。

由身份卑微所带来的影响不应仅在物质层面上进行思考。

他们通常只要能维持生计,他们的痛苦就并不来源于物质本身,主要在于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份的低下危害到了自己的自尊感。

读后感之《身份的焦虑》

读后感之《身份的焦虑》

读后感之《身份的焦虑》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后感之《身份的焦虑》文/Mleo这本书内容紧扣题目,似乎为了节省读者从文字中总结的精力,他将作品分为两大部分:焦虑起因——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解决部分——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亚。

在第一部分“焦虑起因”中,他提出人类在对于自我价值的判断上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的看法。

从历史与现在的对比中,他提出在过去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个体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这种制度虽极端不公,但底层却也因此不会将自己与他人的成就进行比较,也不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身份“也没有如今底层人们那种强烈的一无所有和一无是处的焦虑”。

他引用一个公式:自尊=实际的成就/对自己的期待西方社会风气在于鼓励人们追求更多。

民主的社会以及大众传媒的发展助长了人们对于自我期望过高的事实。

“我们所期待的远超我们祖先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

”古代的故事里,穷人被认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富人不值得尊敬,世间的地位不代表任何道德意义。

但是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富人成为经济学里的英雄,他们的欲望和贪求恰恰促进了社会的利益。

再往后,则人们开始认为社会等级反应了社会成员的自身素质。

“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会里,贫穷更是一种羞辱。

”第二部分“解决部分”中,作者将目光对准了五个方向。

哲学让人观照自我,而非过度关注他人的看法。

哲学家们在独立的研究中提出“我们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谴责。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在一个随机形成的人群中看起来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们自己知道是什么形象。

”艺术则往往对等级制度提出质疑,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人物而非地位。

悲剧引导人们探索失败的根源,也因此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原谅他人。

而漫画等幽默艺术则“努力揭示一些对身份的焦虑,进而对此进行控制”。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身份的焦虑》读后感阿兰·德波顿确实是个英伦才子,博古通今,雅俗共赏,能把高深的哲学和宗教理论用平实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没有很多知识分子故作高深的态度,值得赞赏。

不过,他也只能是才子,很难成为大师,因为缺乏开拓性和独创性。

阿兰·德波顿对于西方学术相当了解,但是貌似很少引用东方的理论,也许是对东方哲学缺乏了解。

这一点让我想起钱钟书,他不但博古通今,而且中西贯通,东西方各种语言、典故都信手拈来,着实让人佩服。

回到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综述了一下西方对于焦虑的药方,比如西方哲学、艺术、基督教、波西米亚。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基督教衰微了;西方经典哲学逐渐失去市场,被金钱至上论统治;艺术进入各种现代派、超现实主义的死胡同,变成一群“艺术家”的自嗨与自我吹捧;波西米亚就更别提了,奔放一时的波西米亚人纷纷回去搬砖了。

东方的古代哲学对于焦虑有颇多良方。

佛家说,贪、嗔、痴是人生三毒。

三者反映在身份的焦虑上:贪:贪婪追求身份的提升,得陇望蜀,永无止境。

仿佛始终有一条无形的鞭子在身后抽打,升职之后还想贪求更高的职位,加薪之后还想渴求更高的薪水。

嗔:得不到身份的提升就心生怨念,对于领先于自己的人心怀不满,嫉恨之情满怀于心,尤其是看到同等条件的亲朋好友、同事街坊走上升职加薪的道路,更是难以平静。

痴:由于对身份的追求,陷入是非不明、是非不分的程度。

就像《漂亮朋友》的主角,为了追求阶级跃迁而不择手段。

如何对待贪嗔痴?吾有三宝,曰戒定慧。

戒:斩断贪心,追求知足常乐。

对身份可以有追求,但必然有限度。

考虑一下时间投入成本和产出的关系,比如,996加班追求晋升这种事,算算性价比太低,就放弃吧,不要贪心。

定:凡事多自省,少被外界影响,比如,“同学会”这种攀比身份的大赛就不要去了,朋友圈攀比大赛也可以不用参加了。

慧:一切皆空,今世的这些“身份”都只是过眼云烟,放下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宁静平和。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读书文摘读书笔记读书感想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读书文摘读书笔记读书感想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是会感到焦虑?阿兰・德波顿在本书中分析了引起身份焦虑的 5 个起因以及 5 个解决方案。

获得爱人们为什么要追求显耀的身份?除了名、利与社会影响力,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爱」,这也是产生焦虑的第一个原因。

金钱、名声和印象只能视为「爱」的表征,获取爱的途径,而不是终极目标。

这里爱的定义不单单指父母、朋友和情人之间,而是「他人的尊重,以及对其存在的关注」,获得他人的爱就是让我们感到自己被关注——注意到我们的出现,记住我们的名字,倾听我们的一件,宽恕我们的过失以及照顾我们的需求。

人是社会动物,因为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所以他人的关注显得如此重要——我们通过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来看待自己。

当然有人会说自己并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固守自己的底线,对自身有清醒的自我认知。

然而这是理想状态,我们对自己的特性和品质总在相互矛盾的评价中飘忽不定。

有人评价你非常开朗外向,而有人评价你内敛害羞,这种不一致的判断会让你对自己产生怀疑。

普遍的势利倾向一旦成年跨入社会,身边人看待你的眼光就不一样了。

你的社会地位和人的价值之间被画上等号,他人对你的态度取决你的地位高低。

势利是如何产生的呢?其来自深藏我们的内心的害怕,由于渴求尊严而受挫并深感恐惧的情绪所导致的。

换个角度来看,傲慢也是,由于内心的恐惧,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想方设法的让别人觉得不如自己。

在势利社会里,如果一个身份低贱的人所遭受的痛苦,在物质层面表现为贫困的话,那么被人忽略、受人白眼则是这些缺乏重要身份标识的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所遭受的痛苦。

过度期望人类在实际拥有的物质层面是极大的丰富了,随之而来的确实一种挥之不去且愈演愈烈的「一无所有」的感觉,以及对这种感觉的恐惧。

我们的判断都会基于参照物,而对于物质拥有,我们的参照群体是「和我们差不多的人」。

比如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富豪们,和你的朋友,哪一个一夜之间赚了500 万更让你嫉妒呢?我们嫉妒的只是和我们同一层次的人,即我们的比照群体。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及感想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及感想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及感想很早之前就听说过阿兰·德波顿这位英国的年轻才子,而今有幸拜读他的作品从字里行间领略到的才气,果真不同凡响。

阿兰·德波顿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但对于写作,他希望他的书“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他更多地将自己定义为一个随笔作家,“既能够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

仅仅因为这样务实、亲切而接地气的话语,我就开始喜欢上了阿兰这位才子作家。

?《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回答了我们很多人都会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为什么我们却越来越焦虑,幸福感越来越低?“富裕但焦虑”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似乎已经被大众所熟悉、承认,尽管如此,芸芸众生仍在追逐财富的路途上义无反顾、马不停蹄,而很少有人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如何消除焦虑,而这个,正是阿兰在《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中所要告诉我们、启发我们的。

?我们追逐显耀的身份和上层的地位,表面上是出于对金钱、名声、影响的渴望,但根源在于对“爱”的渴求。

这里的“爱”不仅仅是从父母或爱人那里得到的爱,还有从社会中他人的尊重和关注中得到的社会之爱,这种爱绝不亚于我们孩提时代曾有过的充分的、无条件的爱。

赢得他人的赞美、同情和关爱,成为我们一切行动的力量之源。

追逐财富、名声,与其说是贪欲,不如说是对爱和尊严的渴求。

?我们总爱拿自己的成就与我们同一层次的、身边的人进行比较,只有当我们的身份与儿时的朋友、现在的同事和亲人相当甚至更高一些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幸福和幸运。

人是一种视野狭窄的社会性动物,喜欢将比较的视野局限在自己可及的范围,不愿比他人差,不愿成为群体的边缘分子。

?从历史文化的发展来看,身份焦虑的产生还源于现代社会极大地唤醒了人们潜在的欲望和期待。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等级森严的社会占据主导地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天经地义的,加之基督教等教义的影响,贫困人民、弱势群体也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社会附加给他们的苦难和不平等。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身份的焦虑》是以阿兰.德波顿于2004年在BBC主持的同名纪录片的文字版为蓝本,进行编写并出版。

书中德波顿用更文艺的哲学视角,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深入浅出,将枯燥的哲学思想与文艺理论变成一股智慧的涓涓细流,注入人们内心深处最需要的地方,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关于所谓的“身份”,绝大多数人以为这是一种职位的体现,如经理、投资人、合伙人等等。

但还有一种身份,却是我们每天无时无刻都会与之打交道,如我们会经常在各种社交平台,看看谁发布又跳槽了,工资翻倍,福利提升的信息;又如每遇节假日你苦逼加班时,经常又会在各种社交平台,看到谁去高档旅游度假圣地,谁去参加某个名流云集的酒会,谁又晒出了与某位知名人士的合影;再比如,去参加同学聚会,从工作、休闲聊到配偶、孩子,每人都要被问及近期状况如何,每一项都在暗中较劲,仿佛所有人过得都比自己滋润。

其实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演变,身份已然不仅仅是一种单一职位的体现,更多人每人在他人眼中、口中、心中价值及重要性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现代人种种压力的来源,看似是对物质财富的担忧,本质上却是对一种更抽象东西的隐忧,即身份的焦虑。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一个人问“你长大以后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另外一人回答“我为什么不能成为我自己”。

当然我们每人年幼求学时,每当成绩不理想时,家长都说“看看那谁的成绩,你怎么不成为那谁”。

于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成为了父母口中优秀的代名词,更成为了我们成长路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随着成长,慢慢的,“别人家的孩子”也逐渐成为了自我对身份焦虑的一种担忧。

对自我身份焦虑的一种担忧,担忧自己在他人眼中没有价值,或者不够重要,无法成为社会认同的成功典范,其实这正是著名的“马斯洛需求模型”的一种真实反馈。

马斯洛需求模型,根据人的需求提出了著名的五个层级,满足吃饱穿暖的生存需要、满足稳定工作生活的安全需要、满足情感需求的归属与爱需要、满足自我着重的尊重需要,以及追求实现自己潜能的自我实现需要。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1《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中分析并审视了人们对身份的焦虑的根源,同时,作者借助哲学、艺术、宗教的力量帮助我们找到克服焦虑的方法。

作者给我们分析我们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五方面的因素: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和制约因素。

这五个因素中个人觉得对身份的渴求和精英崇拜占大部分原因。

书中给我们提供一系列克服焦虑的方法。

(1)哲学。

学习哲学给我们勇气和战胜痛苦的力量。

(2)艺术。

艺术有助于引导我们更正确、更审慎、更理智地理解世界。

一部艺术作品,应该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欣赏那些在无人凭吊的坟墓中,安息的每一个平凡的人的价值。

(3)政治和宗教。

通过对死亡的思考会让我们减轻焦虑,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慰藉。

(4)旅行。

通过旅行我们在参观历史遗迹和宏大的自然景观让我们减缓焦虑。

(6)学习波西米亚人,寻找有灵魂的自己。

阅读这本书会让我们更近一步了解自己。

告诉我们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身份的焦虑,用自己的思考来理解这个世界,理解当下的社会群体,理解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2第一次看见别人给我推荐这本书,是在网易蜗牛app上,随手丢进书桌就没再管了。

近几天书荒,一时间不知道读什么,就翻翻app的书桌。

放到以前,我是不会翻开诸如“成功的一百个方法”这类“非实用书籍”的。

现在想来,只想调侃自己一番,一个实用主义的人,以前只会关注《母猪繁殖技术》之类的书吧。

“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身份的焦虑》近来是有了些焦虑,身边的朋友不是读研读博就是直接工作。

《身份的焦虑》 精彩读后感4篇(每篇800字)

《身份的焦虑》 精彩读后感4篇(每篇800字)

注:总共4篇、每篇字数800+,精彩在最后。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一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是一本呈现现代人内在心理状态的地图,它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不断膨胀的自我认同问题及其相关焦虑。

这本书对于理解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如何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断遭遇心灵的触动,不断审视并重新构建自己的身份认知。

德波顿以其特有的现代哲学家身份,将那些深奥的心理学和哲学理论通俗化,使读者能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理解。

这种理念的普及化并没有削弱其深刻的内涵,而是以更加精炼的方式触及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

在这个强调个性但又充斥着对他人评价过度敏感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身份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而《身份的焦虑》就像是一盏明灯,为我们的探索提供方向。

曾有一段时间,我的内心充满了对身份的怀疑与不安。

德波顿的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杯解渴的甘露,它不仅安慰了我对社会期望与个人理想之间差异的焦虑,更激发了我去定义属于我自己的成功标准。

书中提倡的关于身份的思考方式让我学会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社会包袱,专注于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德波顿在书中对名誉、财富、艺术、政治等身份象征进行了深入探讨,逐一分析这些外界标识如何影响我们的内在世界。

书中的每一章节都像是在提供一种自我反思的工具,让我开始重新评估那些我曾经认为对于个人身份至关重要的因素。

《身份的焦虑》中所述的现代焦虑症状,例如对职业成就的追求、在社会网络中的表现、以及物质消费背后的心理暗示,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在追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有多少是被不必要的外在标准所左右。

德波顿鼓励我们听从内心的声音,找到那个真实的自我,并勇敢地生活在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方式中。

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释放。

德波顿不直接给出解药,而是指导我们如何在内心世界的荒野中辨识方向,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风潮中坚持本心。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

作图工具:人的自身认知是借由自内和自外互为支撑审视的,我们内心的宁静,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借助在世界中稳定的位置。

本书采用的关于【身份】的意义是广义上的【身份】,即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

身份的焦虑焦虑的起因“爱”,可以看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以及对其存在的关注。

显耀的身份,带来的财富,名声和影响力,这些都是获得“爱”的途径。

我们想要获得爱,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焦虑的起因追求财富追求名声追求影响力焦虑的起因一旦成年,就意味着我们得在这满是势利鬼和冷面孔的世间争取一个位置,这些人的影响是使我们产生身份焦虑的关键所在。

尽管也有朋友和爱人承诺永不抛弃我们——即便在我们破产和名誉扫地之时,他们也会和我们共同度过——现实却是残酷的:我们身边多的是势利小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他们势力的眼神下生活。

势利者最明显的特征是在社会地位和人的价值之间完全画上等号,他们最关注的是权力,权力分配发生改变,他们所崇拜的对象也会随之改变。

一个人的权力和声望与我们最真实最核心的自我毫无关系。

随着长大所付出的努力,背后不过是希望找回那种儿时曾有过的充分的,无条件的爱。

焦虑的起因在势利社会里,如果一个身份低下的人所遭受的痛苦,在物质层面表现为贫困的话,那么被人忽略、受人白眼则是这些缺乏重要身份标志的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所遭受的痛苦。

精神的贫穷比物质贫穷更痛苦。

能力提升跟不上认知的时候,更痛苦,明明知道那个目标就在那里,却没办法抓住它。

总结起来,知足常乐。

不高估自己,不低估问题。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在今天这个社会,“身份”是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上,都在热烈讨论着这个问题。

而《身份的焦虑》就是一本关于身份焦虑的书,它通过丰富的实例,深刻地揭示出身份焦虑的本质。

在《身份的焦虑》中,作者把身份焦虑定义为由于对外界环境的恐惧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情绪,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和自尊心不足的感觉,一种关于在社会中“精神安全”的抑郁情绪。

因此,身份焦虑既是一种心理状态,又是一种社会情感。

通过书中的大量实例,作者从对身份焦虑的社会环境产生、伤害自我身份的内在机制以及身份焦虑与朋友及家人往来等方面,详细剖析了身份焦虑的成因,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身份焦虑的本质。

从书中可以知道,身份焦虑是一种由社会环境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产生矛盾而引发的心理反应。

有人说,身份焦虑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恐惧感,也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期望和实际之间的分歧,并且由此带来的艰难。

此外,身份焦虑的发生也是常有的事情,书中几乎每个例子都能及时地唤起我们心中的共鸣。

既然身份焦虑是一种自然而又非常普遍的心理反应,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身份焦虑呢?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努力拥有一颗开放的心,学会拥抱自己的真实,接受自己的存在,无论社会地位如何。

总之,《身份的焦虑》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它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身份焦虑的本质及其对人们思想和情感的影
响,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人们以正确的方式应对身份焦虑,抚平自我身份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自我实现。

因此,《身份的焦虑》是我们追求自我发展、追求内心平衡的重要参考书,值得每一个人去阅读、去了解。

《身份的焦虑》:为什么我们喜欢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比较

《身份的焦虑》:为什么我们喜欢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比较

《身份的焦虑》:为什么我们喜欢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比较1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地位中的担忧。

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

身份的问题会令我们寝食难安。

原因在于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逢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那就是人走茶凉。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害怕失去自己的身份地位。

所以,身份的焦虑不只是存在于穷人之中,富人也有焦虑,任何人都有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此时便是身份的焦虑滋生之时。

在饥荒的贫穷岁月里,很少有人会因为身份而感到焦虑,因为保证当下的温饱才是最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总是爱拿自己的成就与我们身边的人相比较,焦虑就此产生了。

我们每个人攀比的对象都是与我们同等地位的人。

就像在学校里面,年级第一不会在乎年级倒数的人的成绩,而会在意前几名人的成绩有没有机会赶超他。

所以,事业,家庭,还是名与利都是如此。

和我们自己差不多的人比较,才能确定我们自己合适的期待视野。

书中讲到,我们不可能孤立地欣赏自己拥有的东西,也不可能通过与中世纪祖先进行比较来衡量我们现在的拥有。

同样,我们不可能仅仅因为自己身处一个繁荣富足的历史时期而沾沾自喜。

只有当我们所拥有的同儿时的朋友,现在的同事,我们看作朋友的人,以及在公共领域与我们身份相当的人一样多,甚至还要略多一些时,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即使我们所拥有的只是⼀间透⼀漏⼀、周围环境极差的⼀屋⼀,但只要我们清楚和⼀⼀层次相当的⼀的⼀活情形也⼀致如此,这时,虽然我们也了解另外⼀个残酷的事实,即社会中的贵族住在规模宏⼀的庄园⼀,房间还有暖⼀供应,我们还是能认命并接受这⼀现实,对⼀身的处境亦⼀太多的哀怨。

我们当然会觉得⼀⼀是不幸的,但这还不⼀以成为滋⼀妒嫉的温床。

如果我们有了⼀个融乐的家庭,⼀份舒适的⼀作,但我们在⼀次同学聚会上发现⼀些⼀同学(再也没有任何群体⼀旧时的同学更堪为⼀照群体了)住的房⼀⼀我们⼀,⼀作更优裕,我们回家后反倒更容易⼀发强烈的不感。

《身份的焦虑》: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身份的焦虑》: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身份的焦虑》: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我们得承认,我们对自我的身份一直有一种难言的焦虑。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今天书单君为大家介绍的《身份的焦虑》会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绪。

看过《身份的焦虑》的书虫,欢迎在下方留言中写下你的一句话推荐理由,大家一起讨论。

没看过的也要积极举手发言哦!▲阿兰·德波顿在介绍今天的作者之前,书单君先告诉大家几个关于这个作者的标签:英伦才子、英国文坛的奇葩、行走的百科全书。

他就是阿兰·德波顿,他标签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他真的很难被归类,因为他写爱情、写艺术、也写哲学。

下面是他在这三个领域的代表作:《拥抱似水年华》,一本连接了文学和哲学的散文书,让他声名大噪;《旅行的艺术》,他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我们对旅行的看法;《哲学的慰藉》,他运用欧洲哲学的智慧医治了现代人的焦虑不安。

而关于本书,相信你在读的过程中,一定会惊叹于他广博的知识。

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足以征服每一个读者。

我们都焦虑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经历焦虑。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明明变得越来越好,可心里却越来越难平静呢?可能是因为身边的朋友、同龄人、同事,升了职、加了薪、娶了妻、生了子、创了业、发了财。

这样相比之下,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不是就没有那么成功了?然后我们就开始焦虑了。

阿兰·德波顿把这叫做“身份的焦虑”。

当我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我们就渴望获得他人的尊敬,而获得一定的身份才能保证这种尊敬。

但欲望和由此引起的焦虑并不是洪水猛兽,它可以促你奋进、激发潜能、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可是我们要对这种焦虑进行反思。

别人的成功、他人的看法、名车名表对我们真的那么重要吗?这本《身份的焦虑》或许可以帮我们理清头绪。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焦虑的起因,第二部分提供解决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作者通过心理学和哲学的知识,为我们抽丝剥茧般地解析了问题的答案。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600字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600字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600字导读:读书笔记《身份的焦虑》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600字:当我看完这本书的第一反应,这居然是本书。

这明明就是一篇人文方面的论文好不,没有数据分析,但是有大量的文献引用总结和解析。

1、内容:本文的内容非常易于总结,因为全书是按照论文的逻辑来写得,书籍分文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阐述人类关于身份的焦虑的来源是哪里?是文化,是历史,是哪些方面造成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最终变成了无限的焦虑失眠以及祸及性命的疾病。

第二部分则是如何解决焦虑的问题,这本书没有说你需要冥想啦、乡间旅游之类的方法,而是从内部告诉世人应该通过哲学性的思考,通过艺术、政治、宗教以及波西米亚文化等等,从历史的角度告知世人,过去的人如何不焦虑,以及对待社会上种种造成焦虑的原因的抵抗。

2、感悟:这本书算是比较客观中立的一本有关焦虑的探讨的书籍,它从内在,文化,历史讨论焦虑这个问题,但是这些算是战略,而对于焦虑的战术,没有提及。

这本书给了打开的一个巨大思考就是,论文选题选得好,说不定论文默默无闻,但是转个身,将论文的文献综述整体分析以后,可以成为一本当红书籍呀。

关于身份的焦虑这个问题,整体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正是由于社会对于所谓的精英,所谓的身份有偏见,才导致了所有人在利益的驱动下努力工作赚钱,提高社会地位,但是另一方面,对于身份的追求也导致了很多人过于狂热而陷入焦虑与偏执。

关于身份的焦虑其实是一种度的把握,把握得好,鼓励人积极向上,把握得不好可能导致绝对的放弃,或者绝对的偏执。

3、度:人世间很多事情既然存在即是合理,若不出世,那就遵守规则,若出世,那就接受所谓的指指点点。

愿所有人在守住内心最美好的温暖的同时,在弱肉强食中努力拼杀出自己想要的一切。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身份的焦虑》这本书让人们惊叹不已,作者以理论支撑地探讨了身份焦虑的根本性问题。

身份焦虑给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无归属感、绝望感以及缺乏自信心。

这种身份焦虑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往往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它还会对人们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人们感到沮丧和振奋。

此外,身份焦虑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弱化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影响经济的发展。

根据作者的观点,身份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和社会类别的不断变化,使人们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自豪感。

人们总是放弃自己的本性,去投身于无所不能的社会机制,以让自己“适应”这社会习俗,从而产生身份焦虑。

另外,身份焦虑还可能与文化和历史背景有关,因为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人们理解和表现身份焦虑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了解身份焦虑的根源所在不能只限于社会历史和资本主义时期,而必须对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身份焦虑有所考量。

因此,有效的解决身份焦虑的方法不仅仅是通过政策的法令来解决,而是要从国家文化的根本出发,探究身份焦虑状况下人们心理和行为的转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质性的解决,激发民众获得新认同感与新身份发展的动力。

有效的解决身份焦虑,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措施。

首先,政府要重视职业和教育机会的公平性,为那些有身份焦虑的群体提供公平的发展途径。

其次,政府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政策,以维护社会的融合,消除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使不同的社会群体能够获得切实的实践中的平等权利。

此外,还应加强社会交流,激励社会信任,倡导社会自由,重视文化传承,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团体等多方面的作用,促进身份焦虑的有效解决。

总之,《身份的焦虑》一书深刻地揭示了身份焦虑的发生原因,并从多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解决身份焦虑的对策。

它不仅提示我们应重视社会改革,激发群体认同感,而且激发了我们本质的改变,去追求自己的身份认同,实现真正的责任与使命。

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社工系127092班38号刘博只要是有思想的动物都愿意去追求在生活环境中的某种地位并乐此不疲,哪怕有所牺牲也毫不停歇。

动物都想在群体之中获得特殊的荣耀的地位,在扩大自己影响力以更好实现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人就更是把这种行为诠释演绎得淋漓尽致。

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身体如何进化而在于每个人所拥有的独特的思想,每个独特的思想就把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体现。

每个人生来在骨子里就愿意相信自己是最独特的最优秀的,所以人的一生不过是在不断追求去实现自己的自我标榜,获得大众认可使之成为更广泛的群体共识。

社会意识很多,关于金钱,关于名声……无非就是祈财,求名和扩大影响。

关于祈财德伯顿指出,在很大程度上,获取财富的目的在于赢得他人的尊重。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超级富豪们比常人们更孜孜以求地积聚财富,即使他们的财富根本消费不完;也解释了为什么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一方面为财富在市场上绞尽脑汁,另一方面却慷慨地捐赠遗产。

“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地位的担忧。

我们的自我形象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他人对我们的忽略则会轻而易举把它扎破。

惟有外界对我们表示尊敬的种种迹象才能帮助我们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

”所以人们以获得更多财富来衡量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并且不断追求不断竞争更多的个人财富。

如作者阿兰德波顿所说我们提高身份,而身份往往是社会势力高低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所以人们不断期望提高自己的身份并对社会中身份超然地位崇高的人产生崇拜或者妒嫉。

加上我们获得身份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一路上的制约阻拦,我们就会因此产生焦虑。

其实我们一直在为身份挣扎。

从幼儿园的小红花,到小学的红领巾两条杠,到中学学生会干部,大学入党,毕业后进大公司。

这些选择往往不是我们自己做出的,而是来自父母长辈的意志;并且通过他人不断地肯定得到强化,直到我们进入社会时觉得顺理成章。

于是我们追求的身份也不过是获得社会认可较多的某些普遍社会意识。

对于身份的焦虑

对于身份的焦虑

对于身份的焦虑
一开始人想和社会大多数人活得一样,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别人有房自己也得有,有车也得有,看美国大片自己也得看,如同cctv里村民站在一溜的别墅前说:如今咱也和城里人过得一样了……
然后这些都做到了,人就开始想社会大多数人活得不一样,别人有房他就有别墅,别人有车他就有游艇,别人看美国大片他就看东欧电影,以此界定自己的身份。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广告商就是通过这些“卓尔不群”的形象诱导让人冲动购买,频频出现的字眼是:尊贵、睿智、大气、领袖……
再然后基本上就变得异常无聊了,他玩的东西别人玩不到或者玩不来,曲高和寡,但是要他放弃和别人的不一样,那也是不可能的,那意味着又一次“泯然众人”了,而泯然众人是不可接受的,那意味着自我变得不可辨识和失去意义,即使曾经渴望变得和众人一样的时候,其实内心也不过是想渴望摆脱一片空白毫无标签的状态,而之后的进化不过是一次次标签的变化。

标签变得异常稀少以至于普通人难以辨识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隐秘的精英小圈子开始形成,比如各种私密会所和名流俱乐部。

在各种私密精英圈子里,既满足了其对外保持的鲜明的与众不同的高级标签,同时也可以满足标签过于高级而无人欣赏的窘迫,譬如红楼梦里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发掘薛宝琴的与众不同,这无非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借类似的极小众的人来标示自己。

只有等到对所有标签丧失兴趣的时候,人才会不再渴望自己区别与他人,泯然众人和卓尔不群并没有什么分别,不同的意志是一种现实存在,根本不需要考虑社会群体对自己的观感,泯然众人成了某种乐趣,也谈不上抹杀个人的意志,更丝毫谈不上所谓低调。

身份的焦虑--读《汤姆·琼斯》

身份的焦虑--读《汤姆·琼斯》

身份的焦虑--读《汤姆琼斯》
余民顺
【期刊名称】《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17)004
【摘要】身世之谜在<汤姆@琼斯>中起着表现主题、结构全书的重要作用.对身份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作者对虚伪社会与道德的批判及对真善美的憧憬,对后代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页数】4页(P77-80)
【作者】余民顺
【作者单位】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3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54
【相关文献】
1.现代性与身份焦虑——读艾伦·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J], 炎萍
2.文化撕扯与身份焦虑——《琼斯皇》的后殖民解读 [J], 尚玉峰
3.《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空间因素与身份建构研究 [J], 李艳
4.菲尔丁笔下崇高和邪恶斗争的记录——读《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J],
5.一部散文的喜剧史诗——读《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J], 萧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份的焦虑来自于我们对空虚的恐惧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著名现在派作家卡夫卡在《致密伦娜的情书》中说道:“我的本质是:恐惧。

”以致密伦娜在给勃罗德的信中说“我还没有认识他(卡夫卡)的为人,就已经认识了他的恐惧……”。

如同克尔恺郭尔所说:“当恐惧害怕他自己时,他就同恐惧对象保持着一种诡谲地关系。

他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对象,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因为,当某一个人想把目光从那个对象上挪开时,他就会感到后悔……”这是一个人的恐惧。

无独有偶,魔幻派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描绘以孤独作为家徽的布恩迪亚家族,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

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

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持孤独的高傲姿态。

主人公“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败。

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三十五岁。

他自己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这和拉美洲的革命历程是吻合的。

而上校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空虚与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这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

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

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的革命沉寂之后,那些昔日的英雄无奈选择。

以致于其后加西亚在小说结尾绝望地指出“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

这是一群人的恐惧。

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本质上是空虚的,假使没有外界的激励,人便会失去其灵魂的重量。

外在表现为对身份的焦虑,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以及欲壑难平的煎熬等等的恐惧。

人相当于一个容器,自古以来人就深知这一点,因而开始对这个世界加以改造,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对身份的渴慕,对权力的崇拜,对知识(不是智慧)的渴求无疑不是人主观能动改造世界使之适应自己需要的结果。

而改造本身也充满了这一种意味。

改造是个缓慢的过程,几乎可以用进化来代替。

但我认为这并不能说明人在不断的完善自我,同样我也不能同意卢梭的最原始的人是最富足的人的观点。

但我以为,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在漫长时间的改造行为本身证实了人空虚的本质,也不断地用自己所谓的成就去填补灵魂的空虚这一可怕的事实。

来满足自己对恐惧的满足。

就话语权而言,在这样一个被主流价值观左右的世界上,人对自己的认识前所未有的建立在世俗评价的基础上,被“大多数人的意见”所摆布,虽然而已有人指出这是愚蠢的另一种面目,即所谓的“大众愚蠢”。

We have no right to speak for ourselves.就此看来,人在不断的欺骗自己,缘何?这是因为人空虚这一实质导致了人对自我的认识失去了本该首先拥有自我衡量的支点,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于是摆布就这样发生了。

这显然是个不断重叠的过程,循环往复,流转不止。

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虽然焦虑,但最后成长为优美的天鹅,振翅高飞。

可是,童话毕竟是童话。

现代城市生活的步调中,只有在好莱坞才意味着“不快乐是因为这还不是结局”,在电影院的屏幕上才能看见每只丑小鸭都变成白天鹅。

媒体给人们创造了太多幻象,也让人有了更多幻想的欲望。

当我们本不是天鹅的时候,我们会幻想自己正在变成天鹅的路上。

我们竟舍得竞相出卖灵魂,出卖玉体,包括皮相、肢体、色相、或者干脆两样都拿来卖。

但魔鬼不会像找浮士德一样再找上你的门,因为你已再没有东西可以卖。

我们总是追求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是社会所告诉我们的),而把我们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一再延迟,好像我们总是有足够的时间来这样做……
这是现代人不快乐的原因。

事实上,生活只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对于灵魂空虚的恐惧还是没有得到相应的解答。

还有一个,那便是网上讲的“今日穿着衣服的国王讲冷笑话”。

在安徒生笔下,人们佯装赤身裸体的国王身着独一无二的华服丽裳。

今天没有国王会一丝不挂地游街了,他们身着高端品牌服饰在众人的仰视与崇拜中讲着冷笑话,享受人们热烈回应的笑声。

崇高的地位可带来许多好处,表现在外的行为是奉承、欢笑(即使笑话很冷)以及殷勤和恭敬。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本书中最有创意的解读,就是将每个人对身份地位的焦虑理解诠释为之所以追求身份地位,就是希望从世人身上得到爱。

当你走进一个房间,就算不能成为那个房间的主角,你也绝对不希望被完全的忽视、漠视。

我们努力的动机和渴望是试图找回我们曾有过的充分的、无条件的宠爱。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努力争取的那些辉煌的成就,同儿时睁大无邪双眼,胖乎乎地坐在厨房地板上努力拼搭积木的行为并无二致。

这种社会氛围中,我们经常在没有搞清他人观点是否值得关注之前就去寻求他人的赞赏,但只要我们对某些人的思想稍加研究,就会发现它们根本不值得我尊敬。

我们应该停止这一
自虐过程。

从此我们可能会毫无恶意地蔑视一些人,就像他们蔑视我。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的归处又是何方?这三个关于身份的问题问了千年,却始终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

无形之中又加俱了我们的对其的恐惧。

然而恐惧并非一无是处。

正如作者指出那样“毋庸置疑,对身份地位的渴望,同人类的任何欲望一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激发潜能、力臻完美、阻止离经叛道的有害行径,并增强社会共同价值产生的凝聚力。

如同那些事业成功的失眠症患者历来所强调的那样,惟焦虑者方能成功,这或许具有一定的道理。

但承认焦虑的价值,并不妨碍我们同时对此进行质疑。

我们渴望得到地位和财富,但其实一旦如愿以偿,我们的生活反而会变得更加糟糕。

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

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假如我们不能停止忧虑,我们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可见,如果没有我们对我们无法填补身份空虚的恐惧,我们这个世界将会更糟。

按照作者的解释,我们可以在哲学上上来解决。

而考察哲学的词根,其本质内核便是爱与智慧。

人对爱的理解实难完整,因为人通常只注意其最关注的事物。

在歌德的少年维特心中,爱显然是指爱情。

在法国绅士(他们谈吐优雅,空洞,做着猪的思考)的眼中爱可以是别人对其身份学识的尊重。

大多数母亲可能做了一辈子好人,无私的爱着丈夫儿女却说不出一句大道理。

由此可见,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前提下渴望的爱是多种多样的。

就一些观点认为,有些爱不求回报因为其爱的性质决定了爱的过程本身代表着一种认同,比如母爱。

而有些需要回报的爱显然需要外在的激励。

但这两种爱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得到一种认同。

但我以为最本真的爱是对其爱这一行为本身的自我主观上的认同。

爱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同样也是人的基础情感。

但世俗的偏见让这样的爱暗淡了光彩退居于一块隐秘的地方。

更多的是渴望得到回报的爱(这个不该用“爱”来定义)。

这隐含了人对身份的焦虑,于是问题又回到最初的命题上---空虚的恐惧。

也因此这样的爱大多消失于片刻,也流于狭隘。

我们对这种爱的患得患失感进一步让我们的空虚被放大,填补它的唯一途径便是追求最本真的爱,对行为本身的认同总是比为寻求别人的认同来得可靠,也更无私更伟大。

我们也要明确我们声称爱对方,是不是仅仅出于对爱的渴望,而不是爱。

即我们在心理上仍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这来源于我们内心的恐惧并害怕付出得不到回报的结果。

扪心自问,认真体悟,勇于付出,在得不到别人的回应的时候莞尔一笑,不放弃,不强求,足够的宽容,
博大的怜悯,感恩的心等等构成了爱的本质,虽然在爱的本质这一层定义上仰赖于人的普遍认识可能并不可靠,看也不能将之简单归于叔本华所谓的“生命意志“里。

如果说爱是一种解决的途径,那么智慧就是第二种。

苏格拉底对于真理的孜孜追求已成为一种典范,他认为真理埋藏于交谈之中,推及四海皆准的原则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经得起推敲的。

它通过智慧的推敲别人的话语尽而得到了真理。

但其具有欺骗性,柏拉图的”对话录“也可能因为冗长的对话而偏离了真理的本质,而仅掠其表而未深及内。

但这又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很难做到的。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强大的内心,一颗可以完全摆脱世俗的左右的内心。

知其所求,然后孜孜不倦地去为之work hard。

不困于内心的欲望,不惑于他人的意见,不蒙于时代的“欺骗”,进而实现对自己,对爱,对智慧本真的认同,战胜与生俱来对灵魂空虚的恐惧。

那么我们还会当我们再次面对对手的漠视和挚友的成功之时,我们的反应就仅仅感到痛苦和内疚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