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虚实结合在现代文中的运用
“作家创造艺术的真实,就象蜜蜂酿蜜一样:蜜蜂从一切花上都采来一点儿东西,可是它所采 的是最需要的东西”。④“虚实”在文章中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线索、场面、形象等的 虚实。线索虚实,如《药》实线是华老栓一家,虚线是夏瑜一家;场面虚实,如《雨霖铃》上 片是实景,下片是虚景;形象虚实,如《驿路梨花》有实写的梨花,有虚写的梨花。另外,有 些记叙性的文章也常用 “虚此实彼”的手法,以实显虚,以虚映实。如《荷花淀》,实写水生 嫂和水生的对话,虚写水生他们报名参加“区小队”;实写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翻身跳下水的紧 张场景,虚写参军的战士们紧张迎敌的表现。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上海历年高考现代文中也很 常见,如 10 年第八题和 11 年第八题均涉及到
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
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
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
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
术构思上是颇有特
诗词鉴赏中的虚实相生
诗词里的虚: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已逝之景之境。 3、设想的未来之境。 4 、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 。
诗词里的实: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出题模式:分析技巧型 请对诗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做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阐述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分析虚实相生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例如谢枋得的《庆 全庵桃花》一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全
诗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表 达了作者僻进山中的孤寂之情。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例如崔护的《题都 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一年的 清明节,诗人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 并倚在桃树旁凝视着他,这情景难以忘怀,第二年,他又来到这里,虽然景物依旧,但姑娘却 不知哪里去了,于是在紧闭的门上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并不在眼前的姑娘的思念之情。
2. 2005 年高考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唐)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3、2006 年天津高考题 凉州词(其一)
张籍(唐)
边城暮雨Baidu Nhomakorabea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3.设想之境。例如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
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此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 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 离别的依依不舍。
“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
虚实结合
一虚实结合在诗歌中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
1.虚幻世界和梦境。例如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时的白 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体味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苏轼的《江城子?十年 生死两茫茫》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 千行”的虚幻之景。
的艺术效果(主要是:使……形象更丰满;使……感情表达得更充沛,更淋漓尽致; 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营构了一种朦胧迷离、亦真亦幻的境界。当然 这几点不一定面面俱到,涉及到哪点说哪点就行)。
1.(2011 徐汇期末质量抽查)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 13—15 题。(8 分)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笔,一路实写到底,就难以表现诗人乍闻胜利消息时的喜极心情和急欲赶路返乡的愿望!此诗
之所以被誉为“杜甫生平快诗”,关键之一在于虚实妙合!虚写尤不可缺.
事例 2
如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
清猿梦里长。 此诗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
⑹又见鹭鸶!又见鹭鸶! ⑺落日已尽红霞隐退暮霭渐合。两只鹭鸶悠然腾起,翩然闪动着洁白的翅膀逐渐升高,没 有顺河而下也没见逆流而上,偏是掠过小河朝北岸树木葱茏的村庄飞去了。鹭鸶和人类同居一 处无疑是一种天然和谐,是鸟类对人类善良天性的信赖和依傍。这两只鹭鸶飞到北岸的哪个村 庄里去了呢?在谁家门前或屋后的树上筑巢育雏呢?谁家有幸得此可贵的信赖情愫呢? ⑻我便天天傍晚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鸶。连续五六天,不见踪影,我才发现没有鹭鸶的小 河黯然失色。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 要来。鹭鸶的倩影太富于诱惑了。那姿容端庄的是一种仙骨神韵,一种优雅一种大度一种自然; 起飞时悠然翩然,落水时也悠然翩然,看不出得意时的昂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 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儿,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婪相。二三十年不见 鹭鸶,早已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一见便不能抑止和罢休。我随之改变守候而为寻找,隔天 沿着河流朝下,隔天又潮流而上,竟是一周的寻寻觅觅而终不得见。 ⑼我又决定改变寻找的时间,在晨曦中沿着河水朝上走。大约走出五华里路程,河川骤然 开阔起来,河对岸有一大片齐肩高的芦苇,临着流水的芦苇幼林边,那两只鹭鸶正在悠然漫步, 刚出山顶的霞光把白色的羽毛染成霓虹。 ⑽哦!鹭鸶还在这小河川道里。 ⑾哦!鹭鸶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 ⑿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那一对圣物,心头便涌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来:
(2 分) 14.结合诗意,对“南邻”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南邻”锦里先生是个头戴“乌角巾”的乡里人 B.“南邻”一家人辛勤劳作,家庭不富却和乐知足 C.鸟雀台阶啄食不怕人,表明“南邻”家少有访客 D.江村、野渡、翠竹,“南邻”家周边环境如世外桃源 15.请从“虚实相生的意境结构”角度赏析本诗画线句。(4 分) (注)虚实相生:逼真描写的“景、形、境”为“实境”,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为 “虚境”。——出自《文学意境的特征》
的诗。 它前两联写实。诗人初闻蜀中大地“收蓟北”,意味着盘踞八年的“安史之乱”老
巢被摧毁,杜甫禁不住“涕泪满衣裳”!这是悲极而喜而又喜极而悲!他回头看看与自己一同饱
受战乱苦难的妻子儿女,她们哪里还有愁云?遂卷起诗书,与家人同喜同乐!“收蓟北、涕泪满
衣裳、却看、漫卷诗书”都是突然之间“喜欲狂”的生活真实! 后两联写虚。我们“放歌”、
外婆的澎湖湾 晚风轻拂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缀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 一遍遍幻 想 也是黄昏的沙滩上 有着脚印两对半 那是外婆拄着杖 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 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 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 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 沙滩 海浪 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 船长 澎湖湾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 沙滩 海浪 仙人掌 还有一 位老船长
“纵酒”欢庆胜利,共庆失土的收复;我们焕发青春,返老还童,与年少的儿女作伴还乡,告
别流离失所的生活。诗人虽然此时身在异域,思绪早已鼓翼而飞,沿着涪江入嘉陵江,穿巴峡
入长江,再出巫峡至襄阳,转向洛阳还故乡。诗人回家畅想曲的节奏轻快、和谐,地点转换让
人目不暇接!此时杜甫的感情,如洪峰迭起,向前奔涌,一泻千里啊! 假如没有这两句虚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后至九世纪中叶,安西和凉州边地尽入吐蕃手中,
“丝绸之路”向西一段也为吐蕃所占。
问题: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课后作业
江城子
苏轼(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答案: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诗中的“实”是诗人客居驿站思念家人, “虚”是诗人想象家人夜深不眠,想念“我”这个远行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 虚写实的手法来表达深切的思家情怀。 答案:前两句实写目见的近景,后两句虚写耳闻的远景,从铃声的“遥过”写到应 驮安西的“遥思”,由实而虚,虚中有实。表达了诗人因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 “丝绸之路”早已闭塞阻隔,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的辛酸沉痛的感情
事例 1
如唐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
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冬十月,唐王朝官军破贼于洛阳。次年春,杜
甫正寓居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忽听官兵捷报,诗人欣喜若狂,写下这首生平唯一的一首欢快
又见鹭鸶 陈忠实 ⑴那是春天的一个惯常的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心地散步。绕过一道河石垒堆的 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便悄悄在沙地上坐下来。哦!鹭鸶 又飞回来了! ⑵在顺流而下大约 30 米处,河水从那儿朝南拐了个大弯儿,弯儿拐得不急不直随心所欲, 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密。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 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 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止移步悠然雅然;一会儿此前彼后, 此左彼右,一会儿又此后彼前此右彼左;断定是一对儿没有雄尊雌卑或阴盛阳衰的纯粹感情维 系的平等夫妻…… ⑶于是,小河的这一方便呈现出别开生面令人陶醉的风景,清澈透碧的河水哗哗吟唱着在河滩 里蜿蜒,两个穿着艳丽的女子在对岸的水边倚石搓洗衣裳,三头紫红毛色的牛和一头乳毛嫩黄 的牛犊在沙滩草地上吃草,三个放牛娃三对角坐在草地上玩扑克,蓝天上只有一缕游丝似的白 云凝而不动,落日正渲染出即将告别时的热烈和辉煌……这些时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双 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 ⑷不见鹭鸶,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 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过河水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经妄想把 一只鸽哨儿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在稻田里插秧或是给稻畦里放水,鹭鸶又在稻田屹梁上悠 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难以泯灭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 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⑸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鸶突然离去突然绝迹的因由。也许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消失绿地锐减,这 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许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也污浊了空气,鹭鸶感 到窒息而逃逸了?许是沿河两岸频频敲打的锣鼓和震天撼地的炮铳,使这喜欢悠闲的生灵心惊肉 跳恐惧不安拂尾而去?也许是那些隐蔽在树后的猎手暗施的冷枪,击中了鹭鸶夫妻双方中的雌的 或雄的,剩下的一个悲怆遁逃?
以入眠。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是写作者送别魏二时难舍难分的情感。 这
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
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
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 古》中上阕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阕所 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 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 们的审美趣味。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问题:分析词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答案 14.(2 分)C(“惯看宾客”句表明南邻家常有访客。) 15.(4 分)画线句描绘了一幅江村月下送别图:月色、村落、白沙、翠竹、渡口,营造了如梦 幻般恬静的意境(2 分),此景此境不由让人联想:“南邻”热诚好客,主客相谈甚欢,客人竟 日淹留,人之情之神韵“见于言外”(2 分)。
2.想象和回忆。例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通。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属虚写,表明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后两句属实写,具体描 写了满西湖荷叶荷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和谐的搭配着。《虞美人》中“雕 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 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又如陆龟蒙的 《吴宫怀古》“香径长洲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一诗中, 诗人将昔日吴王荒淫腐朽的事实和眼前吴宫的残破凄惨景象浓缩在一句诗里,表现了诗人强烈 的批判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