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电影与原著对比

合集下载

《倾城之恋》从文字到影像的爱情诠释

《倾城之恋》从文字到影像的爱情诠释

《倾城之恋》从文字到影像的爱情诠释[摘要]2009年初“内地第一编剧”邹静之将小说《倾城之恋》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原著叙述一对自私男女间一段角逐式的、真真假假的爱情故事,一种经过各种权衡之后的爱情交易,而改编后的电视剧却将其演绎成了一个琼瑶式的浪漫爱情剧。

结局虽似相同,即最终都以一场战争成全了这对男女,但细细品味,却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小说透过爱情写生存,带有苍凉之感,而电视剧则为爱情而爱情,基调阳光明媚。

从小说中的文字到荧屏上的影像,改编者努力使影像符号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关键词]《倾城之恋》;倾城;相恋;底色小说《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完成于1943年9月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叙述一对自私男女在沦陷区上海和香港两地因偶遇、试探与徘徊而敷衍出的爱情故事,张爱玲把这段纠缠不清而且夹杂着杂质的爱情诠释得别有一种风情和韵致。

香港作家李碧华曾说过:“张爱玲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掏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

”[1]1944年张爱玲自己将这部小说改编成话剧,在上海连演80余场,场场爆满;1983年许鞍华将其改编成90分钟的电影;2009年初“内地第一编剧”邹静之又将其改编成36集的长篇电视剧。

仅两万余字的小说一下被其扩充到几十万字,其中用来演绎白流苏与唐一元、范柳原与洪莲的情感“前传”就耗去整个前半部的篇幅,而后半部也是继续沿用复线结构,即同时演绎白范之恋和七妹宝络的爱情传奇,其中人物与情节的大量增添就不足为奇了。

更为关键的是,邹静之的改编偏离了原著的主题意蕴和审美风格,把张爱玲对生命的感悟改成了琼瑶式的浪漫爱情剧,这种过度诠释甚至使电视剧在原著基础上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大话”与“戏说”色彩。

下面笔者就从“倾城”“相恋”和“底色”三个方面来考察两种艺术样式中的“倾城之恋”。

一、倾城:城市/美貌单从题目上看,读者很容易想到西汉李延年唱的《北方有佳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倾城之恋》电影与小说的对比

《倾城之恋》电影与小说的对比

《倾城之恋》电影与小说的对比《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灸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

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

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

作者自述《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的而又尽人情的故事。

《倾城之恋》里从腐朽的家庭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

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是庸俗。

由许鞍华执导,周润发、缪骞人等主演的电影《倾城之恋》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

电影描述失婚的上海富户养女白流苏,邂逅不羁的南洋才俊范柳原,发展出一段华丽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最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在漫天烽火下,繁华美梦虽尽碎,却造就了陷落中的范、白在香港暂过平淡的同居生活。

文学版,是以文字的形态出现;而影视版,则是大众声色的产物。

搬上银幕的张爱玲小说,保留了其故事性和戏剧性,场景转换、冲突和磨难,充斥了全文,悲欢离合之后最终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合——竟是一出刻意的电影,而电影基本上孔算不负众望,有一股子张爱玲小说淡淡的域外人的味道,此外,声色光影使其增色不少。

文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文学是通过文字呈现给读者的,而电影则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

在小说中流苏的相貌只出现过一次:“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似的皮肤、“小得可爱”的脸,还有“一双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整个给人一种小雀儿的感觉,但到底是什么样的雀儿,那就见仁见智了。

而电影则是通过影像将想像具体化了,在电影中,白流苏的出场是在戏院。

倾城之恋电影的观后感

倾城之恋电影的观后感

倾城之恋电影的观后感《倾城之恋》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在观影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触动。

影片由知名导演执导,改编自一部畅销小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悲伤的故事世界。

影片以一个平凡而又具有叛逆心理的年轻女子为主角,她名叫小雨,是一个乡村里的普通女孩。

她有着傲人的外貌和灵动的眼神,似乎对自己拥有的美貌并不在意。

她生活在一个东北小城,过着贫苦的生活,家境并不富裕。

然而,她并不因此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她有着奇特的魅力和坚毅的内心。

小雨邂逅了一名富有的年轻商人,他名叫康威。

康威是一个富有实力和地位的成功人士,他一直生活在城市的繁华之中,一直在追求物质的享受和权力的满足。

然而,当他遇到小雨时,他的生活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小雨的纯真和率真打动着康威内心深处的柔软,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两人的相识像是一场意外,却又注定了他们彼此间的奇妙缘分。

在小雨的引领下,康威逐渐体会到了真正的幸福,并重拾了内心的温暖。

他发现自己不再追求物质的奢华,而是开始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他珍惜起小雨的陪伴,并愿意为她的幸福付出一切。

然而,命运往往并不如人意。

当康威的家人得知他与小雨的关系时,极力反对他们的交往。

他们认为小雨只是一个贪图康威财富的女人,对康威的真心产生了怀疑。

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康威面临了巨大的决断。

他必须选择放弃小雨,回到曾经熟悉的生活中,或者为了自己的幸福坚持到底。

影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情感描绘了两个人的纠葛与挣扎。

剧情的递进中,观众更是被引导着思考生活的真谛和亲情的重要性。

康威在面临家庭压力时,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挣扎。

他与小雨的情感被世俗的眼光所扭曲,让人感到无比惋惜。

在这样的背景下,观众也开始思考自己的真正追求是什么,是否值得为之努力。

影片中,小雨的坚持和乐观给观众带来了很深的反思。

她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颗天真而纯净的心。

她相信真爱的力量,相信只要自己坚持到底,就会迎来幸福的未来。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小说《倾城之恋》是个极为暧昧的文本,因此围绕它的剖析和抒情总缭缭不绝。

而电影《倾城之恋》指向性似乎明晰了起来,下面是有倾城之恋电影,欢迎参阅。

这部电影和原著还是有点出入的,毕竟这是几十分钟的电影,并不能完全地表现原著的丝丝入扣,但是在电影的角度,这是一部非常经典、成就非常之高的影片,不管是女主角的青涩和细腻的感情,还是范柳源不羁、潇洒的翩翩公子形象,都干净纯粹的表现出来了。

范柳源的潇洒,流苏的传统中国女人的风韵,使整部影片显得唯美而不可言。

整部影片由爱情这条主线贯穿,以两人最后结婚为结局。

两人在开头的调情,到同居,再到范离开,到最后的公布结婚,无不表达在那个大背景下的人们对感情的冲突想法。

随着战争的到来,两人的关系由情人转为夫妻。

在战前,两人就如普通情侣般调情,范柳源在与流苏同居后就毅然的选择离开;在危难中,两人就像真正的夫妻那般相敬如宾。

战争是两人爱情的转折点,假设是没有这场战争,也许流苏永远只是范柳源的情人。

看着在旧房子里,流苏揉搓着面团,范柳源擦着地板的画面,在中紧紧相拥的两人,心中流过一股暖流。

这种清苦的生活也许不是每个人向往的生活,但却是流苏所向往的生活,也是那个年代所有的中国女性所向往的生活。

这部影片给我的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人性的冷淡。

流苏是一个与前夫离婚的女人。

从前夫家中回到自己家,受到的不是家人的抚慰与照顾,而是家人的冷嘲热讽,还骂她是拖油瓶,她哥哥的一切不幸都被嫁祸在流苏身上。

流苏很气恼,但是却无法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只能默默的忍受。

可以看出当时那个年代,人们是多么的冷清,女性的名节是多么的重要。

流苏是典型的中国的女性,美丽温柔。

但是像她这般的女子本应该安安静静的呆在家中过着小家碧玉般的安乐生活,但是她却个沦落为用一个城市的失落来换取爱情的境地。

她与范柳源的爱情是在战争后才得正果。

真的是可叹可悲。

而范柳源,一个从小在外国长大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的翩翩绅士,他喜欢流苏这样的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

论《倾城之恋》中电影手法的运用

论《倾城之恋》中电影手法的运用

论《倾城之恋》中电影手法的运用2016年第43期(总第307期)现代女作家张爱玲1920年9月出生于上海,她的青年时代主要是在上海度过的。

在这座现代中国电影事业兴盛发达的城市,她从小就得以广泛地接触电影文艺。

她在成名之前曾给英国《泰晤士报》撰写一些影评和剧评,又为英文月刊《二十世纪》一连写了十多篇文章,其中大部分也是影评。

这之后,又创作了一系列电影剧本:如《不了情》、《太太万岁》、《情场如战场》、《人财两空》、《桃花运》等,直至1965年张爱玲才离开电影创作领域。

由此观之,张爱玲在影视创作方面是成果颇丰的。

她对电影创作手法的了解与熟练运用也必然会影响到她的小说创作,以《倾城之恋》为例,不难看出其中有很多影视创作手法的痕迹掺杂其中,让我们细细品味一下。

小说一开始便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

他们唱歌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给整体定下了一个基调,这是一个压抑、沉闷、落后、古老的家庭。

这种开始营造气氛的手法,在现代悬疑片和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

然后故事开始:“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正拉着,楼底下的门铃响了……”此手法在电影中更为常见,借用近景和全景作为影片的第一个镜头,通过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展现给作品一个基调,然后安排主人公在这个舞台上,展开其故事。

最后故事末又是一个全景镜头:“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也罢!”故事结尾又回到开头的场景,造成一种首尾呼应的框架结构,体现出一种氛围的统一性与和谐性的封闭性。

作品中,作者还运用景物的切换,使作品呈现一种多变的视角。

例如:故事开始时,铃声响起,一群人闹闹哄哄上楼来,进堂屋,到时屋,再到流苏的房内镜子前。

流苏到香港后,乘坐汽车过闹市,翻山岭,再到浅水湾。

多种镜头的交替使用,使作品拥有了动态感、立体感。

这样情节进展不是用叙述来交待,而是直接以场境来推进,让读者进入立体空间,如同身临其境。

一恋倾城——读张爱玲《倾城之恋》有感

一恋倾城——读张爱玲《倾城之恋》有感
其三,复杂人性的刻画。张爱玲笔下的人往往存在着明显的自我矛盾与人性或利益驱动,人的情感在社会背景后总是受到扭曲或改变,人是复杂的。不管是主人公还是其他人物,都有着其可恶,或者说可悲的一面。自私基本是每一个人的通性,但没人有资格埋怨什么,因为自己本人也是如此。l
白流苏为了经济而选择去香港,期待能有所依靠;她是为了赌一口气,她的爱中有太多的曲意逢迎与步步算计,哪怕曾经成为情妇,但她仍是聪明的,也是幸运的,她获得了她想要的依靠,想要的婚姻,想要的家,尽管柳原选择把俏皮话说给别的女人听。她最想要的原不是爱情。而范柳原爱的也不是白莲花,正如白流苏所言,倘若她是个完全的好女人,范柳原不会注意到她。外表的放浪形骸只是他对于现实社会的无声反抗,他的内心无比孤独而渴望有人懂得,精神的寂寞比肉体的折磨更令人痛苦,而白流苏的共鸣使他对这个“残花败柳”另眼相看,他同样小心翼翼,他深知白流苏的目的,他知道她不会轻易放弃他,因此他强调白流苏不爱他,但他内心的孤寂又使他无法放开白流苏,只能越陷越深,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对白流苏是依赖更多,还是爱情更多。
倾城之恋,非美人倾城,而是倾倒了城池成就的爱情,甚至是一段无法保证时限的爱情。这是悲歌,也是颂曲。故事里的人是无奈的,故事外我们也是无奈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某些合适的时机,透过书籍,透过文字,去感知不一样的一恋倾城,不一样的生命轨迹。
其四,语言的巧妙独特。这部作品着实惊艳了我,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其文字的惊才绝艳。除了环境描写与时代背景的写景外,最动人的无外乎那些深入人心的所谓情话。“有人善于说话,有的人善于笑,有的人善于管家,你是善于低头的。”“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跟你在一起,我就喜欢做各种的傻事。”还有最古老的情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张爱玲的爱情一直大喜大悲,爱错了人,只能选择原谅。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的语言往往新颖而恰到好处,但无从超越。众人沉迷于她的文笔,无可自拔。

《张爱玲的小说及其改编影视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张爱玲的小说及其改编影视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张爱玲的小说及其改编影视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32学分数:2适用专业:大学不同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全校任选课,着意研究现代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作品。

通过对原著与改编的影视作品的解读与赏析,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张爱玲其人其情其创作、张爱玲小说热、张爱玲作品改编热、张爱玲原著与改编作品之间的优劣等问题与内容。

教学任务在于: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加深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认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对女作家张爱玲其人其作品及相关文学史有相当了解;(二)有相当程度的现代文学及影视知识储备。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导言张爱玲的小说及其改编影视作品赏析的意义第一章张爱玲其人其情其创作一、张爱玲生平二、张爱玲的创作综述三、分析张爱玲小说热与作品改编热的原因第二章《倾城之恋》一、《倾城之恋》原著解读二、港版电影《倾城之恋》赏析三、大陆电视剧《倾城之恋》章节赏析四、小说原著与改编影视作品的对比研究第三章《红玖瑰与白玖瑰》一、《红玖瑰与白玖瑰》原著解读二、台湾版电影《红玖瑰与白玖瑰》赏析三、小说原著与改编影视作品的对比研究第四章《金锁记》一、《金锁记》原著解读二、台湾版电影《怨女》赏析三、大陆版电视剧《金锁记》章节赏析四、小说原著与改编影视作品的对比研究第五章《半生缘》一、从《十八春》到《半生缘》二、香港版电影《半生缘》赏析三、大陆版电视剧《半生缘》章节赏析四、小说原著与改编影视作品的对比研究第六章《色·戒》一、《色·戒》原著解读二、李安执导的电影《色·戒》赏析四、本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该课程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习题和观看教学片等方式,借助多媒体和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对作家作品有更丰富和更感性的认识,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通过讨论、习题提高学生对比、分析文学大家作品及精神内涵的能力。

五、学时分配本课程是文学与改编的电影作品赏析,同时与文学、电影史课程,如李振声、张新颖:《张爱玲作品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

从影视看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

从影视看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

著 中那一堵象征意 味浓厚的灰墙都是实地取景拍摄 , 这增强 了电影的场面真实性 。应 该说 , 在遵循原 著的第 一层面 上 ,
许鞍华是成功的。
数主演的 电视剧《 倾城 之恋 》 再次 引起 人们 的关注 。《 倾城 之恋》 这一名作发对于张爱玲 , 以及改编张爱玲 之人 , 都是异

戒》; 电视剧则有 由林 心如 、 蒋勤 勤 、 谭耀文 主演 的《 半生
缘》, 由刘欣 、 程前等主演 的《 金锁记 》 和由刘若英 、 赵文碹 主
演 的根据张爱玲传 奇人生拍 摄的《 她从 海上来》 等。张爱玲
与影视结下不解之 缘。 去年各电台热 播的 由梦继执导 、 邹静 之编 剧、 黄觉 和陈
本 , 出了 3 拍 4集的鸿篇巨制 , 自然是扩充 了情节。夹 杂着许 多纠结与瓜葛 , 屏幕上的故事凭空多出 了许多人物——原本 只是交 代 了患肺 炎死 去的前夫 , 电视剧却成 就 了将 近 2 在 0 集的所谓前传。许多新 编 的故 事让人摸 不到头绪 。至 于后 半部分 , 某些时候 , 故事 的主线明显被 冲淡 了, 显得喧宾夺主 杂乱无章。举几例说明 : 故事 中间有一段 范柳原 被女革命志 士桃红“ 劫持” 到后方的奇遇 , 跟整个故事主线及情节发展毫
现 的浅水湾酒店是按照原 样搭建 的 , 港沦陷 时的街道 、 香 原
在 当代 中国 , 张爱玲是一个奇特 的文化现象 , “ 从 被人遗 忘 ” 阅读 阐释之热。作 家李碧华称张爱玲的作品是一 口古 到 井, 独具慧 眼。在影视界 , 对张爱玲也是情有独钟 , 比如 电影 有许鞍华的《 倾城之恋》 半生缘》 但汉章的《 《 , 怨女》、 关锦鹏 的《 红玫瑰与 白玫瑰》、 孝贤 的《 侯 海上 花》 直 到李安 的《 , 色

貌合神离_电视剧_倾城之恋_对同名小说的解构

貌合神离_电视剧_倾城之恋_对同名小说的解构
⑧ 的事情。 ” “故事并非总是要沿着直线发展; 它们也可以按照
环形或者别的形状发展。 A 与 B 发生关系, B 与 C 发生关系,
⑨ 直到 J 与 A 发生关系, 环形闭合。 ” 原著的叙事正 《诗经・邶风・击鼓》 。 原来的诗句是,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依此类推,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 暗示了范柳原不想担当婚姻的责任, 张 爱玲也曾讲过这 “是一首悲哀的诗” ,消解了最为崇高的爱情
上看, 白流苏离婚这一行动和回娘家常住这一行动发生作用, 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恋情, 痴情执着, 但没有修成正果。 剧中值 导致哥嫂言行的不恭; 母亲不痛不痒的安慰, 这一组行动又导 致下一组行动的发生。对小说文本剥茧抽丝地分析, 不难看 出白流苏是处于怎样的窘迫的境地, 而这一系列的行动导致 她无可奈何地硬着头皮的走下去, 可以说是无可选择地进行 自我救赎。试想, 如果香港之战没有爆发, 白流苏将何去何 从?心甘情愿地服从范柳原的意愿做情妇, 还是依旧回到家 里,在亲人的冷漠中凄凄地度过残余的青春和接下来的年 华?显然, 白流苏并不象五四时期那些觉醒的女青年负气似 地上演 “娜拉出走” , 然后茫然失措; 也不象 “为奴隶底母亲” 那 得玩味的一个细节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范柳原首先注意到了 白流苏, 从事后的交代可以得知, 他留意上她是因为她象他的 初恋情人红莲, 流苏开始对他持反感态度, 在舞厅抢了本是宝 络的风光后十分歉疚后悔。 男性的视角彻底的遮盖了女性意 识, 剧中的白流苏不再是一个为主动的狩猎者, 在得到范柳原 的青睐后有一种报复家人的快感, 转变为被动的、 消极等待的 传统女性, 范柳原更是有披上了原著所没有的脉脉温情, 给他 不承诺婚姻找到了最好的借口。 张爱玲说 “母爱这个大题目, 像一切大题目一样, 上面做

论《倾城之恋》从小说到影视的改编

论《倾城之恋》从小说到影视的改编

论《倾城之恋》从小说到影视的改编摘要:张爱玲的小说有着独特的风格,其中许多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而这种改编会引起许多变化。

以《倾城之恋》为例,它既被改编为电影,又被改编为电视剧,具有代表性。

从故事情节的变化、作者导演风格的不同、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这三个方面可以比较出《倾城之恋》从小说到电影再到电视剧的变迁,从这种变迁中又可以看出小说、电影、电视剧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呈现故事时的差异。

关键词:《倾城之恋》;情节;主题;影视改编张爱玲的小说有不少被改编成电影甚至电视剧,而所谓改编,就是“把一部文学作品搬上银幕或是把一部电影重新编纂成文学作品。

这意味着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延迟修复’关系和‘不同的合作’关系”[1]。

正是这种“延迟修复”和“不同的合作”关系,造成了小说与影视在表现同一内容上的区别,使我们能更好地对其进行研究。

本文仅就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浅谈其从小说到影视的改编,并通过论述情节、作家导演的风格、时代背景等的不同来比较《倾城之恋》在小说、电影、电视剧中的变化。

1小说:俗世男女的爱情故事有关《倾城之恋》讲了什么,大概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是爱情故事。

正如张爱玲在小说中所说的:“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但他们连自私也没有迹象可寻。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

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2]张爱玲写的这个故事,是以爱情为其主题的,她想述说的仅仅是两个世俗的男女在动荡年代里的爱情故事,而“兵荒马乱”,也即战争,只是作为纯粹的故事背景而存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政治意图。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关于“逃离”的故事。

孟悦、戴锦华指出,《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女性“逃遁并且成功的故事”[3],“白流苏的故事是一个浸着泪迹的复活——那不是白鸟的飞脱,也不是女性的复活。

而是人/人类将女人之躯逃脱亦复活”[3]。

第三种观点认为小说主要是揭示女性的悲哀。

如果从女性的立场来看,虽然文章主要写的是流苏与柳原之间的调情,但在其背后,却是流苏对于生存的焦灼和无奈,这正是女性的悲哀之所在。

小议《倾城之恋》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之关系

小议《倾城之恋》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之关系

学号:08401086姓名:刘艳君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日期:2011年5月16日小议《倾城之恋》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之关系《倾城之恋》原著小说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爱情故事。

经历过婚姻失败的上海女性白流苏,禁不住家人多年来的嘲讽,远赴香港,将自己的婚姻作为赌注,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由原著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基本上按照原著的主要线索进行叙述,以下我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倾城之恋》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之间的关系。

一.人物形象塑造。

原著小说中白流苏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知性、坚强、独立的新时代女性,而改编成电影后,由缪骞人扮演的白流苏多了一份柔情,少了一份风情,骨子里还是旧式的中国女性。

至于由周润发扮演的范柳原基本上符合情场浪子的形象,只可惜当年的周润发缺少了点才气和阅历。

原著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给人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而改编电影在这一点上难免逊色。

二.心理活动描写。

白流苏从旧式女性到冲破陈规追求爱情的新女性,在这过程中,她内心的强烈挣扎,对塑造人物形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原著小说中有多处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如徐太太第一次上门后,白流苏看着堂屋里的时钟惊觉时光流逝和青春不再的心理活动。

这是为后来白流苏决定赌一把埋下的铺垫,但是在改编电影里,观众只看到了时钟和白流苏木讷的表情,如果没有看过原著小说的人,恐怕未能领会这个场景的用意。

又如徐太太邀请白流苏去香港时,原著小说描写了白流苏读懂了徐太太真正用意后内心的一番挣扎。

而改编电影只能让观众看到白流苏腼腆地答应了徐太太的请求。

改编电影在心理活动描写上也略欠一筹。

三.细节描写。

范柳原和白流苏,一个寻求浪漫的情场浪子,一个追求婚姻的深情女子。

他们俩之间展开的爱情斗争,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

范柳原和白流苏在一堵墙下谈论及“天荒地老”,原著小说描绘了范柳原绝望地要求白流苏懂他,白流苏懵懂地答应了。

但是改编电影中由周润发扮演的范柳原说话的方式太轻浮了,我认为范柳原至少应该是以很认真的口吻说这些话的,范柳原的轻佻只是偶尔的,在适当场合的。

浅谈《倾城之恋》的电影改编

浅谈《倾城之恋》的电影改编

浅谈《倾城之恋》的电影改编作者:吴世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5期摘要:电影改编是一种新的艺术创造,改编名著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把握作品的精髓。

香港导演许鞍华在1984年将张爱玲的名篇《倾城之恋》搬上了银屏,虽然导演在故事情节、人物对白等问题上都“死忠”于原著,但是却没能准确抓住原著所要表达的精神,使电影没有了张氏小说独有的神韵,是一次不成功的改编。

不过导演在改编过程中却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新的尝试,为名著改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张爱玲;倾城之恋;电影;改编作者简介:吴世娟,女(1979.9-),河南新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1一、电影改编的原则电影改编是一门艺术,改编的理论原则历来就存在忠实性和创造性的论争,普遍来看,改编基本上应该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电影改编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的新的艺术创造,导演在改编过程中既要忠于原著——要尊重人物塑造、社会背景,原著的总体风格;又要有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对原著故事进行合理的增删甚至改作。

但无论怎样改编,导演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要把握住原著的精神。

可以说,是否能准确的把握住原著的内涵和神韵,是电影改编成败的关键。

二、《倾城之恋》改编的得失1、故事情节和人物对白的愚忠,主题思想定位的错误电影《倾城之恋》在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的设置上都是非常忠实于原著的,许鞍华导演几乎把小说整个搬上了银屏,改动的部分非常少,就连人物的对白也是一字不差的照搬进电影。

在场景上,许鞍华还原了小说中的浅水湾酒店和香港街道,在台词上,许鞍华直接使用了小说中的文学语言,由此可以看出许鞍华对改编原著的忠实态度。

但是,在小说主题思想的定位上许鞍华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讲述的是一个并不年轻美貌的离异女子白流苏,想靠结婚改变自身命运,和一个只愿找个有“中国味道”的情妇却从不想结婚的浪子范柳原,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费尽心机、斗智斗勇的故事。

从文字到影像的变迁--论《倾城之恋》的再创造

从文字到影像的变迁--论《倾城之恋》的再创造
伤 了阴 鸷 ” [ 1 ] ( P 4 8 ’ 这 样 阴狠 刻 薄之 语 。虽 无 意 抢 了 宝络 的风 魅 力 ,书 写 着 传 奇 的 爱情 故 事 ,倾 城 后 的 结 合 本 是 偶 然 中
头 ,却也着实 以为是给 了他们 一点颜色看 看 , 自顾 得意 ,
的必然 ,与题 目也交相辉 映 ,既有倾城 之貌又有 倾城 之爱
态 度,为范柳 原的求欢而非求 爱埋下伏笔 。自流苏为求生 母 亲 诉 苦 请 求 公 道 ,得 到 的 却 是 母 亲 避 重 就 轻 袒 护 哥 哥 嫂 而 求婚 ,她 的出发点本不是爱情 ,她 把范柳原 当做赌注 , 嫂的言辞 , “ 她所祈求 的母亲与她真正 的母亲根本是 两个 赌她 的生存赌她 的依靠 。范柳原虽小有 动心却是 “ 犯 不着 人 ”,母女情谊 也不过如此 。宝络与流苏 的姐妹 情在小说 花 了钱 要一个对我毫无感 情的人来管束我 ”。两人在感 情 中也没有显现 ,只 是宝络不想 让四奶奶 的阴谋得 逞 ,才 叫 上不停地试 探较量 ,他们 斗智斗法 ,谈恋 爱论恋爱就是 未 了 流 苏 同 去 。无 心 插 柳 柳 成 荫 , 在 流 苏 抢 了 宝 络 风 头 之 曾真 正 地恋 爱 。二人 既没 有 爱情 的种 子又 没有 利益 的共 后 ,宝络 心里也 骂着 流苏 ,而流 苏虽不是有意却 也着 实对
不 了干 系 ,然 而 细 读 之 后 才 发现 张 爱 玲 走 的 依 旧 是 反 传 奇 时投 身于民族斗争之 中 ,冒险送药 勇做救战 女护 士。电视
的路 子 。流苏不 过是 “ 没读 过几年书 ,肩 不能挑 ,手不能 剧 中的范柳原则是一 个风度翩翩 的痴情美男子 ,绅士救流 提 的”的离异 女子 。在兄嫂 的冷言相逼 下也说 出了 “ 你们 苏 留缘 ,深情于红莲痴情 于流苏 , 冒险护送革命 人慷慨解 亏 了本 ,是我带 累了你们 。你们死 了儿子 ,也是我 害你们 囊助 战争 。男女主人 公 由外到 内都 散发着精英人物 的人格

倾城之恋 观后感

倾城之恋 观后感

有感于《倾城之恋》之改编喜欢张爱玲笔下的故事,因为它透着赤裸裸的真实感,张洞穿人世和人心的功力让人赞服。

《倾城之恋》小说讲的是一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发生的男女间的攻防战。

一对平凡的男女,女人为了在生活上得到可靠的物质保障以青春孤注一掷,男人以物质为筹码等待女人自动投降。

故事的结局女人缴械投降,原是输了,但战争一起,峰回路转地,故事有了个好结局。

故事里没有善男信女,没有荡气回肠,有的是人性的真实,世态的炎凉和人生的无奈。

知名小说改编成电影电影总是要吃亏的。

直接的画面,确定的演员,隐藏的心理独白,总是没有看小说来得趣味横生。

许鞍华导演的这部《倾城之恋》好在它十分尊重原著小说,改动很少。

它的开头出彩,是借由一出昆曲《牡丹亭》的“惊梦”片段来展开的,的确给人“这部电影需要品味”的感觉。

但说到底那个年代拍摄的电影在今天看来多少粗糙感强了许多。

许多细节和意境上的表达不如小说。

我可能会说电影里的那个白流苏不是我心里的白流苏,范柳原不是我心中的范柳原。

小说中将白流苏描写成有娇小的身躯“永远不显老的那种,永远是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

她的脸——从前是白得像瓷,现在由瓷变玉……”。

流苏是很美的,小巧玲珑的,很中国化的美。

即使是离过婚,她一身气质也吸引了范柳原的注意。

在我印象中白流苏是有一头微卷的发,就像电影最后流苏的形象一样,而事实是电影中白流苏的扮演者有种气质但并算不上漂亮,不是很符合我想象中的形象。

这部影片是由香港拍摄的,演员都港味是很足的,却缺了老上海的味道。

虽说见到周润发扮演的范柳原风流倜傥,但总觉得还不够成熟稳重。

可能是我心中的自造形象占上风的原因吧。

范柳原和白流苏,一个自私的男人,一个自私的女人,从一开始的试探,暧昧,疑虑到后来的真情,爱情,亲情,家庭的升华这的确很耐人寻味。

在表现自私这一点上,小说明显比电影更胜一筹。

在战争中丢下流苏去逃难的徐太太夫妇,在小说中他们回来祝福流苏结婚了,而电影里将他们隐掉了。

关于张爱玲《倾城之恋》问题的研究报告

关于张爱玲《倾城之恋》问题的研究报告

名人名言1、白流苏不是完美,就是特别率性,特别迷人,遇到爱情,该炽热时炽热,该爆裂时爆裂,也算计得精明,她对人生的态度,透出冰冷却有把握。

她就像我心中的张爱玲一样,如此的不同寻常。

——邹静之2、她有足够的情感能力去抵达深刻,可她没有勇敢承受这种能力所获得的结果,这结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这分量的。

于是她便觉攫住自己,束缚在一些生活的可爱的细节,拼命去吸吮它的实在之处,以免自己再滑到虚无的边缘。

——王安忆3、五四以来,以数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赢得读者持续支持的中国作家,除鲁迅外,只有张爱玲。

——王德威4、我读张爱玲的作品,就像听我喜欢的音乐一样,张爱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乐,也不是交响乐,而是民谣流派,可以不断流传下去的。

——苏童5、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

-- 叶兆言6、在这里,张爱玲是与她的人物走得最近的一次,是包含她人生观最全面的一部,含有对虚无的人生略作妥协的姿态。

——王安忆7、热播电视剧《倾城之恋》原著小说张爱玲作品唯一授权正版张,爱玲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

别的作家……在文字上,在意象的运用上,在人生观察和透彻深刻方面,实在都不能同张爱玲相比。

——夏志清8、她的时代感是敏锐的,敏锐得甚至觉得时代会比个人的生命更短促。

——杨照9、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

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

——王安忆10、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

——白先勇关于张爱玲《倾城之恋》改编情况的研究报告摘要:1943年张爱玲创作了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倾城之恋》。

自出版以后便有很多文人捧读研究。

对于其中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爱情观、改编。

论《倾城之恋》中电影手法的运用

论《倾城之恋》中电影手法的运用

2016年第43期(总第307期)现代女作家张爱玲1920年9月出生于上海,她的青年时代主要是在上海度过的。

在这座现代中国电影事业兴盛发达的城市,她从小就得以广泛地接触电影文艺。

她在成名之前曾给英国《泰晤士报》撰写一些影评和剧评,又为英文月刊《二十世纪》一连写了十多篇文章,其中大部分也是影评。

这之后,又创作了一系列电影剧本:如《不了情》、《太太万岁》、《情场如战场》、《人财两空》、《桃花运》等,直至1965年张爱玲才离开电影创作领域。

由此观之,张爱玲在影视创作方面是成果颇丰的。

她对电影创作手法的了解与熟练运用也必然会影响到她的小说创作,以《倾城之恋》为例,不难看出其中有很多影视创作手法的痕迹掺杂其中,让我们细细品味一下。

小说一开始便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

他们唱歌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给整体定下了一个基调,这是一个压抑、沉闷、落后、古老的家庭。

这种开始营造气氛的手法,在现代悬疑片和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

然后故事开始:“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正拉着,楼底下的门铃响了……”此手法在电影中更为常见,借用近景和全景作为影片的第一个镜头,通过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展现给作品一个基调,然后安排主人公在这个舞台上,展开其故事。

最后故事末又是一个全景镜头:“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也罢!”故事结尾又回到开头的场景,造成一种首尾呼应的框架结构,体现出一种氛围的统一性与和谐性的封闭性。

作品中,作者还运用景物的切换,使作品呈现一种多变的视角。

例如:故事开始时,铃声响起,一群人闹闹哄哄上楼来,进堂屋,到时屋,再到流苏的房内镜子前。

流苏到香港后,乘坐汽车过闹市,翻山岭,再到浅水湾。

多种镜头的交替使用,使作品拥有了动态感、立体感。

这样情节进展不是用叙述来交待,而是直接以场境来推进,让读者进入立体空间,如同身临其境。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3篇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3篇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3篇小说《倾城之恋》是个极为暧昧的文本,因此围绕它的剖析和抒情总缭缭不绝。

而电影《倾城之恋》指向性似乎明晰了起来,下面是有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欢迎参阅。

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篇一这部电影和原著还是有点出入的,毕竟这是几十分钟的电影,并不能完全地表现原著的丝丝入扣,但是在电影的角度,这是一部非常经典、成就非常之高的影片,不论是女主角的青涩和细腻的感情,还是范柳源不羁、潇洒的翩翩公子形象,都干净纯粹的表现出来了。

范柳源的潇洒,流苏的传统中国女人的风韵,使整部影片显得唯美而不可言。

整部影片由爱情这条主线贯穿,以两人最后结婚为结局。

两人在开头的调情,到同居,再到范离开,到最后的公布结婚,无不体现在那个大背景下的人们对感情的冲突想法。

随着战争的到来,两人的关系由情人转为夫妻。

在战前,两人就如普通情侣般调情,范柳源在与流苏同居后就毅然的选择离开;在危难中,两人就像真正的夫妻那般相敬如宾。

战争是两人爱情的转折点,若是没有这场战争,也许流苏永远只是范柳源的情人。

看着在旧房子里,流苏揉搓着面团,范柳源擦着地板的画面,在混乱中紧紧相拥的两人,心中流过一股暖流。

这种清苦的生活也许不是每个人向往的生活,但却是流苏所向往的生活,也是那个年代所有的中国女性所向往的生活。

这部影片给我的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人性的冷淡。

流苏是一个与前夫离婚的女人。

从前夫家中回到自己家,受到的不是家人的安慰与照顾,而是家人的冷嘲热讽,还骂她是拖油瓶,她哥哥的一切不幸都被嫁祸在流苏身上。

流苏很气恼,但是却无法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只能默默的忍受。

可以看出当时那个年代,人们是多么的冷清,女性的名节是多么的重要。

流苏是典型的中国的女性,美丽温柔。

但是像她这般的女子本应该安安静静的呆在家中过着小家碧玉般的安乐生活,但是她却个沦落为用一个城市的失落来换取爱情的境地。

她与范柳源的爱情是在战争后才得正果。

真的是可叹可悲。

而范柳源,一个从小在外国长大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的翩翩绅士,他喜欢流苏这样的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

课题研究论文:电视电影论文 张爱玲小说电影改编的不足

课题研究论文:电视电影论文 张爱玲小说电影改编的不足

电视电影论文张爱玲小说电影改编的不足张爱玲的小说以其丰富的电影元素,赢得不少电影编剧和导演的青睐。

他们陆续把她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搬上了银幕。

改编过程中,编剧和导演都力求用电影展现张爱玲小说深刻的哲理、饱满细腻的人物,但是,张爱玲小说中的深层韵味,始终是电影无法完美诠释的。

下面将《半生缘》《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电影改编与张爱玲原著进行对比,分析在电影展现原著深层意蕴时存在的三个方面的不足。

一、人物形象不够鲜明在人物塑造方面,电影演绎的人物不如小说人物那样蕴涵深远。

电影《半生缘》中,曼璐是一个给妹妹唱歌,让妹妹吃燕窝的好姐姐。

只是当慕瑾的出现让她失去了对真爱的希望,她才在极度绝望中用曼桢去赌自己后半辈子的幸福。

随着曼璐对儿子的疼爱和她的病逝,观众对曼璐的憎恶慢慢缓释。

这样的曼璐与小说中的曼璐是不同的,小说中的曼璐是阴辣、可恨的,读者对这样的人物有的只是憎恶,绝无半点同情。

电影的演绎淡化了曼璐的恶,实质上削弱了原著对人性自私、人间冷暖的叹息。

电影对曼桢的演绎,与小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影片中的曼桢少了几分反抗,多了几分软弱。

当她被祝鸿才玷污囚禁以后,她并没有如小说中所述,极力想办法逃出去。

电影展现她反抗的场面很少,并且只有一个场面表现得激烈些:当曼璐来看她时,她用破碎的瓷片威胁曼璐放她出去。

在被拒绝后,曼桢并未自杀,仅仅只是在门关起时嚷道:“放我出去。

”这与小说中那个要与祝鸿才一同跳窗的曼桢是不同的。

小说中的那个忠于自己爱情、敢于反抗的曼桢不见了。

读张爱玲的作品不难发现,张爱玲实际上是以女性来写男性,以女性的坚韧解构男性的软弱。

小说写曼桢的刚强实质是反衬世均的软弱。

电影的演绎,妨碍了观众对人物的深度把握,影响了作品主旨的揭示。

《半生缘》中改编最多的人物是祝鸿才。

电影中的祝鸿才,不再是那个完全不懂感情为何物的投机商。

当家道败落,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他已变成一个慈爱的父亲,体贴的家人。

荣宝生病时,祝鸿才佝偻着提着菜篮走了进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城之恋》电影与原著对比
1984年由许鞍华导演,周润发、缪鸯人主演的《倾城之恋》是对张爱玲小说改编成电影作品中最早的一部也是还原最忠实的一部。

导演许鞍华在叙事手法和情节还原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张爱玲小说的原貌。

人物刻画的方面:
对于女主角缪骞人,从形象和演技上都不敢恭维。

首先那一头短发,就难和“白流苏”这个曼妙的名字契合起来。

言谈举止上,笔者认为她过于“保守”,太像一个被深锁闺中的良家妇女,一点也没有白流苏本质上敢于冒险、坚强、有韧性的气质。

白流苏在张爱玲的原著其实写得挺刻薄的,我再一次看完就这么个感受。

我一直认为其实她这个人对所有事情都是刻薄的,尽管她的散文里一再描述她对自己如何如何好,但在我看来那也是刻薄的表现。

当然这边的“刻薄”并非是通常定义的,而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性情。

电视剧是模糊了每个人的缺点,更明确了好与坏的分界,简单说人物更为平面了。

但在影片中的白流苏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软弱的,对于自己的一切她都回给人一种不确定的感觉。

但在最后感情会显得更加真挚一些,可能是经历了战争生死的离别把。

周润发只是周润发,风流倜傥,但还不是范柳原;缪赛人确有中国女人的韵味,本改更似白流苏,但我素来不喜欢缪赛人的长相,总觉得太苦太刁钻了些,所以也不爱她的白流苏。

情感方面
《倾城之恋》作为小说的标题,首先给人一个阅读的提示。

我们读小说,总是从标题开始的,标题唤起读者一些可能的阅读经验,是作者预先设计的读者期
待视野。

如果这个说法不错的话,我们可以设想,张爱玲在拟定这个题名时期待读者首先会赞成,这里将讲述一段传奇——“罗曼司”,即一段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

就此而言,在标题范围内,“倾城之恋”不具有叙事性质,只是一个复合名词,在文学语汇的传统中,它是一个形容词。

形容妇女容貌极美,美到令众多的人倾慕、倾倒的程度。

读完了张爱玲的这篇小说,就会发现,说它是传奇,不如说是一个反传奇的故事。

书中的女主人白流苏并不是美貌惊人,流苏与范柳原成婚,交易的因素亦多于爱情的因素。

倒是在“倾城”的另一意义上:倾覆、倒塌,沦陷,在这个意义上,倾城之恋名副其实。

香港的沦陷成全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使他们做成了一对平凡的夫妻。

对于电影,导演许鞍华捕捉到了男女之间那种似假还真的微妙感情,但对白流苏有所拘紧,局限在原著小说中,有欠挥洒自如。

本片的情节发展为前后二部分,前半部描写离婚多年的白流苏在上海的娘家饱爱兄嫂的讽刺欺凌,后半部白流苏到了香港,跟风流浪子周润发展开了拉锯式的爱情。

女主人公演的比较细腻,把一个不错的上海女子塑造得相当有味道,而周润发也卖弄了他的俊雅潇洒。

幸而导演掌握了对白流苏独有的尖刻嘲讽,重现了香港四十年代的风情。

这是本片唯一的卖点。

整部影片观看之后爱情故事却稍显平淡,感情的进展显得过于仓促。

只因为一场舞会男主人公就深深的哀伤女主公,细节的刻画显得不够到位。

在后来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好久显得不是很真实。

但以改编小说而言,却在细节处显现出颓势,演员的人物塑造,有时也难以达到原作的妙处。

扮演范柳原的周润发认为自己对这个角色的处理是失败的,演绎方法也是错误的。

周润发认为自己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不适合扮演知识分子角色,因为很多东西不是即时学来的。

因而整体来说感情表达显得并不是很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