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和图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象和图式

(1)意象

“意象”(image)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对一个客观事物或情形由于“识解”方式的差别——凸现的部分不同,采取的视角不同,抽象化的程度不同,等等——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印象。举例来说:

a.姑姑送一只花猫给小莉。

b.姑姑送[给]小莉一只花猫。

客观情形都是姑姑把一只花猫送给小莉,但由于说话人观察的方式不同,凸现了情形的不同部分,就形成两个不同的“意象”,可以图示如下:

小圆圈G代表姑姑,L代表小莉,M代表花猫;大圆圈代表姑姑和小莉的支配范围;双线和单线箭头分别表示“使动”和“转移”。凸现的部分用粗黑线表示。

(a)里的动词“给”专门用来象征花猫转移的途径,从而使情形的这一方面凸现出来。(b)里“给”字可以不出现,或者依附在动词“送”后头,而两个名词短语“小莉”和“一只花猫”紧挨在一起,这象征着概念上小莉和花猫联系紧密(见前“疏密象似”),因此凸现的是花猫转移的结果,即小莉对花猫的最终占有。

“视角”和“凸现”有密切的联系:采取不同的视角必然凸现同一情形的不同部分,造成凸现部分的不同往往是由于采取的视角不同。这是因为视角不同,吸引观察者的注意力的方面也就不同。

意象具有心理现实性,这得到心理学实验的证明。例如Gibbs & O’Brien(1990)的实验证明,人对习语的理解要借助于意象。英语中一些表示极度愤怒的习语flip your lid“掀掉壶盖”、blow the stack“烟囱爆炸”、hit the ceiling“直弹天花板”等,人在理解时要借助“愤怒是封闭在容器中的加热液体”这一隐喻,而“液体封闭在容器中加热”就是一个普通的心理意象,我们对这个意象的知识包括:加热到一定程度,强劲的气流会使容器爆炸或将容器的盖掀掉。上述隐喻就是将这个意象的有关知识“投射”到人发怒时的身体状况。实验表明,如果这种意象知识当时被激活,那么被试人对这些习语的理解就比较快,如果未被激活,理解起来就比较慢。

(2)物像(Figure)和背衬(Ground)

一个意象中凸现的部分叫做“物象”,不凸现的部分叫做“背衬”。这对概念来自“完形心理学”一个著名的视觉实验。面对下面的图形,可以把中间的深色部分看作“物像”,一个花瓶,白色部分则是衬托这个物像的“背衬”,也可以把两旁的白色部分看作“物像”,两个面对面的人头,深色部分则成了背衬。这种现象叫做“物像-背衬倒换”。

“物像”有形状,“背衬”不成形状,轮廓线属于“物像”;“物像”有内部的结构,它的内部是“非匀质的”(例如花瓶的颈部和底部不一样),“背衬”没有内部的结构,内部是“匀质的”;“物像”凸现在“背衬”之上,比“背衬”显眼。

“物像”和“背衬”虽然可以倒换,但是我们一次只能看成一个“物像”,不可能同时看成两个“物像”,看成花瓶就不能看成人头,看成人头就不能看成花瓶。这种现象叫做“物像-背衬分离”。是什么因素支配着“物像”的选择?我们的视觉系统接收的客观输入并没有变化,可见“物像”的选择取决于观察者,观察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哪一部分,哪一部分就成为“物象”,“物象”是注意的焦点。但是“物象”的选择也不完全取决于观察者,实际上,“物像-背衬倒换”是不常遇见的特殊情形,日常的视觉经验大多是“物像-背衬分离”的情形。例如:

左图一般选择书为“物像”,桌子为“背衬”;右图一般选择上空的气球为“物像”,地面的房子为“背衬”。桌上的书颜色深,居中,又容易移动,所以比桌子显眼。气球在上,房子在下,气球运动,房子静止,所以气球比房子显眼。在这两个场景中,桌子和气球自身的特点具有心理上的“显著性”(salience),视觉输入是按组成部分不同的显著度组织起来的。按照“完形心理学”的理论,“物象”是一个“完形”,它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容易识别,容易记忆,也容易跟意义、情感和美学价值发生联系。一般而言,事物的整体比部分显著,看得见的比看不见的显著,集中的比分散的显著,能动的比不能动的显著。因此“物象”的选择一般是主观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特殊情形下以主观因素为准。

“认知语言学”所关心的自然是“物像”和“背衬”的选择和两者间的关系在语言中的体现。下面将看到,“物像”和“背衬”的对立在语言的各个方面和层面上都有反映。

(3)意象的形成

认知域(domains)

人在确立一个概念时要凭借相关的“认知域”,即涵盖这一概念的一个较宽泛的概念领域。许多几何概念要靠空间这一认知域来建立。例如“弧”的认知域是“圆”,“斜边”的认知域是“直角三角形”:

没有圆的概念就没有弧的概念,没有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就没有斜边的概念。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域包括空间域,视觉域,温感域,味觉域,触觉域(压力和痛感等),颜色域等,其中又数空间域最为基本,许多比较抽象的认知域(如时间域)都是由空间域“投射”而来的。同

一个事物,由于认知域的不同,意象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形成不同的概念。如果“弧”的直接认知域不是圆,而是二维空间,那就不是“弧”而是“曲线”或“弧形线”。用“物像”和“背衬”来解释,认知域是“背衬”,据以建立的概念是“物像”(上图中用粗黑线表示)。空间域为“背衬”时“圆”是“物像”,“圆”为“背衬”时“弧”是“物像”。其他的例子有:“星期二”的认知域是星期,“尾巴”的认知域是动物,“爸爸”的认知域包括夫妻和上下辈关系。

“认知域”比一般所说的“背衬”要更抽象,也更基本。有时候一个概念的建立要靠几个认知域的综合,例如“冰棍”要靠空间、温度、味觉等认知域来确定,这有点像对一个词作语义成分的分析,但“认知语言学”强调认知域是最基本的心理构造物,代表人类最基本的经验,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它不是词义的派生物,相反,词义是认知域的产物。

详细的程度

对同一情形的心理描写可以有详细程度的差别(levels of specificity),从而形成不同的意象。例如

a. 那个选手个子很高。

b. 那个防卫选手个高超过2米。

c. 那个后卫身高约2米零5。

d.那个中后卫身高正好2米零5。

由(a)到(d)详细程度依次递增,而抽象程度依次递减。上一句是下一句的抽象,而下一句是上一句的具体化。由详细程度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意象,这不仅体现在词汇中,如“动物—爬行动物—蛇—响尾蛇—沙漠响尾蛇”,也体现在句法中,例如“树叶掉了”这个句子,动词“掉”有一个抽象的“掉落物”充当主语,而“叶子”是这个掉落物的具体化。

视角的差异

前面已经讲过不同的视角会形成不同的意象,例子很多,比如“大伟坐在莉莉的左边”这句话有歧义,就看左右的判定是从说话人的角度还是从“大伟”的角度出发。见到的场景同样是山峰和江面,我们可以说“山峰俯视着江面”,也可以说“江面仰望着山峰”。对视角还可以作广义的理解,包括说话人的立场和期待方向等。例再:

a. 等了一会儿水就开了。

b. 等了一会儿水才开了。

虽然都是等了“一会儿”,用“就”是说话人期待的时间比一会儿长,用“才”是说话人期待的时间比“一会儿”还要短。“我差点儿没跟她结婚”有歧义也是因为说话人的期待不一样,如果“我”想跟她结婚,意思是实际跟她结婚了,如果“我”不想跟她结婚,意思是实际没跟她结婚。

扫描方式

在感知一个较复杂的事件时由于“扫描”方式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意象。可以有两种“扫描”方式,一种是“综合扫描”(summary scanning),一种是“顺序扫描”(sequential scanning)。“综合扫描”是对一个事件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扫描后,最后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对不同扫描阶段获得的信息差异忽略不计。“顺序扫描”则要顾及依次扫描时不同阶段的信息差异,随着扫描的进展,每个阶段得到的信息依次递增。因此“综合扫描”跟时间的延伸无关,“顺序扫描”则总是在时间的延伸中进行。例如:

a.She entered the room. (她走进房间。)

b.into the room (进入房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