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学史-第三章 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doc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由于索绪尔英年早逝,他还没来得及对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细致的、深入的研究。
但是他的理论通过他的学生得以广泛传播,特别是《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出版后,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方许多国家的许多语言学家都按照他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开展语言研究,继承和发展了结构主义的语言理论,并形成了一些结构主义的分支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伦敦学派、法国学派等。
这里重点介绍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一、布拉格学派捷克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是马德修斯,主要代表人物是特鲁别茨科伊和雅可布逊。
特鲁别茨科伊的《音位学原理》一书,是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作,雅可布逊则提出了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理论。
这个学派的主要成就在于音位学,所以又被称为“布拉格音位学派”。
布拉格学派继承了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同时又受到波兰著名语言学家博杜恩的影响。
博杜恩很早就提出了音素与音位的区别,提出要区分人类语音学和心理语音学。
博杜恩还很重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把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结合起来。
这些都对布拉格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理论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功能学说布拉格学派继承了索绪尔关于语言结构系统的思想,并发展出功能学说。
索绪尔强调语言是关系而不是实体,语言成分的价值,取决于它在语言系统中的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布拉格学派则进一步认为,语言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功能。
(音位之所以不同于音素,根本在于音位有区别意义的功能。
)所以也把他们称为功能学派。
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
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
德国语言学家布勒在《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第一卷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重申他在20年代初曾提到的语言三功能说:描述(Darstellung,针对所说的事物和对象而言)、表达(Ausdruck,从说话者角度出发)、召唤(Apell,针对交谈的另一方而言)。
布拉格学派名词解释
布拉格学派名词解释布拉格学派是20世纪初在捷克布拉格兴起的一股哲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朗茨·布伯、爱德华·胡塞尔、路德维克·维特根斯坦等。
该学派的主要思想是对现象学和语言哲学进行深入研究,对认识论和逻辑学进行批判性反思。
布拉格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现象学。
他们认为,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要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剖析,可以揭示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内在联系。
这种思想对后来的哲学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语言哲学。
布拉格学派认为,语言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但同时也是人们对于世界认识的限制因素。
他们对语言的构造和运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强调语言的含义是通过使用和上下文相关的。
他们主张要通过对语言的剖析和分析,揭示语言的内在结构和含义,以达到对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
布拉格学派还对认识论和逻辑学提出了批判性的反思。
他们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和逻辑学方法过于简化和片面,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们主张要将哲学研究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以更全面和综合的方式来认识和解释现实世界。
布拉格学派的思想对于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思想观念在哲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虽然他们的学派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理论体系,但他们的思想对于后来的哲学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总之,布拉格学派是20世纪初在捷克兴起的一股哲学思潮,他们对现象学和语言哲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认识论和逻辑学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
他们的思想对于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哲学思潮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三.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是由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理论发展出来的,主要包括三个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
下面我们先介绍布拉格学派。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1926年,特鲁别茨柯依(H.C.Tpy euko ,1890—1938)、马德修斯(V.Mathesius,1832—1945)、雅可布逊(R.Jakobson,1896—1982,20至30年代侨居布拉格,后移居美国,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在布拉格成立布拉格语言学会(Cercle Linguistique de Prague)。
1928年,第一次语言学家国际会议在海牙召开,他们在会议上十分活跃,提出了好几篇音位学论文,被称为“布拉格音位学派”。
1929年的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他们提出了布拉格学派的论纲,1929—1939年,他们出版了《布拉格语言学会会刊》(Travaux du Cercle Linguistiquede Prague)。
1935—1953年,出版季刊《词与文》(SaS),刊物的副标题是:布拉格语言学会机关刊物。
1953年布拉格语言学会在组织上解体后,《词与文》变成了捷克科学院的刊物,至今仍在出版。
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理论,既受到索绪尔很大的影响,也受到波兰著名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J.Baudoin de Courtenay,1845—1929)的影响。
博杜恩早在1870年就明确地提出语言和言语区分的问题。
1876年己提出应区分语言的静态和动态的思想,这些,都与索绪尔的理论有共同之处。
博杜恩的最大贡献在音位学方面。
在1881年,他就指出,必须明确地区分音素和音位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单位。
音素是一种纯语音现象,而音位则是词的某一部分语音性质的总和。
他提出必须区分两门不同的语音学学科:人类语音学和心理语音学。
人类语音学从生理—声学观点研究人类语言所有的语音,即音素。
布拉格学派
音位对立
索绪尔已经告诉我们:语言是一个系统, 而关于这一点,用音位对立来说明再好 不过了。 布拉格学派初期主要从事音位学的研究, 而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就是特鲁别茨柯依 的《音位学原理》(1939)。
特鲁别茨柯依认为:语音属于言语,而 音位属于语言,语音的功能首先是区别 本身带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音位有三个特点:1,它能区分意义;2, 不能再分成具有区分功能的更小的语言 段;3,只能用区别特征来确定。
12对音响特征
1 元音性/非元音性 2.辅音性/非辅音性 3.聚集性/分散性 4.紧张性/松弛性 5.浊音性/清音性 6.鼻音性/口音性
7.非延续性/延续性 8.刺耳性/圆润性 9.急煞性/非急煞性 10.低沉性/尖峭性 11.抑扬性/非抑扬性 12.扬升性/非扬升性
[m]
+辅音 +响音 +持续 -刺耳 +浊 +鼻音 +双唇
功能语言观
布拉格学派最主要的观点还是功能语言 观。功能语言观把语言看成是完成语言 社团赋予其基本职责的工具,其中最重 要的就是交际工具。
功能语言观
语言是不是一个绝对统一、封闭的系统, 而是一个开放的,不完全平衡的系统, 由许多互相依存的次系统构成,这些次 系统常常被称为语言平面,如音位平面、 词素音位平面、词汇平面和句法平面等。 一个次系统的变化可能会引起一个或两 个次系统上的变化。
3.研究的材料只限于书面材料,而忽略 了口语语料,因此对语言的观察不够全 面; 4.观察语言时,只从读者的角度去看问 题,从来不从说话人或写作者的角度去 考虑问题;
布拉格学派的观点
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在重视历时语言研究的同时,强调共 时语言研究的重要地位; 2.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不是千千万万 个毫不相干的孤立现象的汇合; 3.要研究分析实现各种功能的语体,因 为各种表达手段都适用于不同的交际需 要;
西方语言学史-第三章 布拉格学派
第三章结构主义语言学第二节布拉格学派●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二、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三、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理论●四、布拉格学派的主要成就●五、布拉格学派的现实意义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索绪尔理论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可看成现代语言学的标志之一,对后世影响巨大。
狭义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专指美国的描写主义语言学,广义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则包括了分支的语言学派,如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他们共同偏重于语言的结构和分类。
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了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布拉格学派对索绪尔的思想既有吸收和继承,也有发展和创新。
他们用索绪尔的理论阐述音位的概念,用结构主义的观点解释语言成分等等,标志着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第一次被全面地应用于实际的语言分析之中。
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们在音位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
其代表人物—特鲁别茨柯伊的《音位学原理》中所总结的音位理论,是欧美语言学史上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布拉格学派,又称功能语言学派,创建于1926年,最初以语言学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展学术讨论,后来影响逐渐扩大,成为国际语言学界公认的语言学派。
●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捷克的马泰休斯、特鲁别茨科依、雅可布逊、卡尔采夫斯基、哈兰尼柯等。
法国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马丁内虽然是法兰西学派的后期重要人物,但他们的观点与布拉格学派基本一致,也曾积极参加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活动,因此,也被看做布拉格学派的重要人物。
●1926年秋,布拉格语言学会在布拉格成立。
●1928年,布拉格学会在参加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海牙)时把音位学的观点第一次公诸于世.引起很大的反响。
欧洲功能主义学派
欧洲功能主义学派-布拉格学派xx功能主义学派1.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布拉格语言学会)的形成能够追忆到1926 年, V.马泰休斯(1882-1946)领导召开了该学会的第一次会议。
布拉格学派实践了一种独到的研究风格,即共时语言学研究。
它对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从"功能 "的角度来对待语言。
布拉格学派一度成为影响语言学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源泉,甚至能够绝不夸张地说, "欧洲任何其余语言学集体都没有像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这样巨大的影响 "。
"布拉格学派曾影响到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 "(B olinger, 1968)。
1、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特色布拉格学派最显然的特色是构造-功能语言观。
对语言的见解:布拉格学派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用于社交、由多种表达手段组成的、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服务的功能系统,因此从一开始就把功能归入研究范围并作为研究要点,创始了功能语言学的先河。
研究方法:反对新语法学派的历史主义和切割主义,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他们的基本观点:① 在重视历时语言研究的同时,重申共时语言研究的首要地位。
对语言的共时研究因为能够获得全面的、可控制的语言资料以供参照而被充足重申,同时,也没有严格的理论藩篱被建立起来将之同历时语言研究相分别。
② 布拉格学派重申语言的系统性这一实质属性。
指出语言系统中的任何成分假如以孤立的看法去加以研究,都不会获得正确的剖析和评论。
要作出正确的评论,就一定明确该成分与同一语言中相共存的其余成分之间的关系。
换句话说,语言成分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他们相互功能上的对照或对峙。
③ 要研究实现各样功能的语体。
十分注意剖析口语和书面语间的关系,来决定各自的详细功能。
④ 应从语言功能下手,而后去研究语言形式。
布拉格学派的研究要点与其语言观密切有关的是,该学派把研究的要点放在构造和功能两个方面,成就突出的领域是语音学和音位学 (phonology)。
西方语言学史-第三章 布拉格学派综述
第三章 结构主义语言学第二节布拉格学派●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二、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 三、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理论● 四、布拉格学派的主要成就● 五、布拉格学派的现实意义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索绪尔理论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可看成现代语言学的标志之一,对后世影响巨大。
狭义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专指美国的描写主义语言学,广义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则包括了分支的语言学派,如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他们共同偏重于语言的结构和分类。
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了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 布拉格学派对索绪尔的思想既有吸收和继承,也有发展和创新。
他们用索绪尔的理论阐述音位的概念,用结构主义的观点解释语言成分等等,标志着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第一次被全面地应用于实际的语言分析之中。
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们在音位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
其代表人物—特鲁别茨柯伊的《音位学原理》中所总结的音位理论,是欧美语言学史上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布拉格学派,又称功能语言学派,创建于1926年,最初以语言学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展学术讨论,后来影响逐渐扩大,成为国际语言学界公认的语言学派。
● 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捷克的马泰休斯、特鲁别茨科依、雅可布逊、卡尔采夫斯基、哈兰尼柯等。
法国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马丁内虽然是法兰西学派的后期重要人物,但他们的观点与布拉格学派基本一致,也曾积极参加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活动,因此,也被看做布拉格学派的重要人物。
● 1926年秋,布拉格语言学会在布拉格成立。
● 1928年,布拉格学会在参加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海牙时把音位学的观点第一次公诸于世.引起很大的反响。
布拉格学派课件
1、相关特征:两个音位能归为一个对比对子的语音特征。 2、相关标记:如果一种对比存在于两个以上的相关音位对子中,就说它 们有相关性。 3、相关束:两种以上的相关标记。
布拉格学派
历时音位学
历时音位学研究音变时,只注意引起语音结构变化的音变,因为只有这种 音变才具有功能,才是真正重要的,这种功能作用的演变叫“音位学转换。”
二、鲁别茨柯依:
1939年 《音位学原理》用索绪尔的理论详细阐述了音位的概念。
语音的功能首先是区别本身带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从语音的这一功能出发, 布拉格学派开始区分具有区分价值的那些物质特征,即交流信息的特征。他们的研究 方法叫替换法,或者替换实验。
音位的三个特点: 1、具有区分功能; 2、不能再分成具有区分功能的更小的语言段; 3、只能用区别特征来确定。
04 范围
布拉格学派
产生背景
索绪尔
布拉格学派:1926年10月6日; 哥本哈根学派 美国结构主义
三大特点:
1、国际性 2、成员们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3、布拉格学派出版了自己的刊物《布拉格语言学论丛》
主要代表人物:
马泰修斯、特鲁别茨柯依、雅克布逊等
布拉格学派
代表人物
马泰修斯(1882-1945):
空位:在相关系统中,音位系列和音位序列的交叉点上,可能有一个音位而 实际又没有,这就出现一个空格,这个空格就叫空位。
系
列
方式 部
双唇音
舌尖音
舌根音
序
位
清
音
P
t
k
列
布拉格学派
浊
音
b
d
g
05 区别性特征
布拉格学派
区别性特征
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大流派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以下就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分别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二、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
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对索绪尔的思想既有吸收和继承,也有发展和创新。
他们用索绪尔的理论阐述音位的概念,用结构主义的观点解释语言成分等等,标志着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第一次被全面地应用于实际的语言分析之中。
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们在音位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
其代表人物—特鲁别茨柯伊的<<音位学原理>>中所总结的音位理论,是欧美语言学史上的重要理论成果。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特鲁别茨柯伊的音位学,就不可能有今日美国的音位学,犹如没有欧几里德几何,就不会有今日的现代几何一样。
”布拉格学派(亦称功能结构主义)是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大流派之一,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力的西方语言学流派。
正如美国语言学者鲍林杰所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布拉格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从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理论研究、主要成就等四个方面对布拉格学派作简要的评述。
一、产生背景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衰微整体上讲,19世纪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世纪,历史的方法比非历史的方法影响更加广泛。
裴德森在其名著《19世纪的语言学》中甚至没有论及洪堡特。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方法的局限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首先,历史方法过多注意语言个别语音和个别词形的原始形式,对这些个别语音和个别词形与其他语音和词形的相互关系考察不够。
由于这种方法的关注点在于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语言的整体结构性和系统性往往被忽略了。
其次,语言的历史材料离我们越是久远越是残缺不全,而根据一些残缺不全的材料虚构原始语言形式往往会使问题简单化,并带有较多的主观随意性。
在语言学史上,一种方法的提出和发展往往是基于对已有的方法的批判性的继承的。
1911年,马泰修斯在布拉格发表了《论语言现象的潜势》的著名演讲,索绪尔在日内瓦讲授共时语言学,博阿斯撰写序言的《美洲印第安手册》在美国出版。
这表明共时研究的思想已经在同一个阶段在不同的地区产生的。
布拉格学派
战后,布拉格语言学研究工作的发展一波三折。五十年代随着布拉格学派在组织上解体,学派成员的活动一度处于停顿,进入六十年代之后,在捷克共和国境内一些列的语言学活动开始拻复并出版了《布拉格语言学论丛》(Travaux Linguistique de Prague)其中以Dane?领导的“句型模式派”、
第三章 布拉格学派
3.1.布拉格学派概况
3.1.1.布拉格学派的建立
源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学派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又称功能语言学派。它主张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研究语言,在诸多欧美的结构主义学派中独具特色。从二十世纪20年代诞生到现在,布拉格学派断断续续经历了近80年里程,这近80年的历史可以根据其主要成员的变动和研究兴趣的转移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6年学会建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阶段是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开始到现在。
该学派的建立受到俄国语言学思潮的影响,它的创始人Vil?m Mathesius一直对莫斯科语言学会(Moscow Linguistic Circle)的学术气氛和研究工作钦佩不已,Jakobson回忆说:“记得1920年我一到布拉格,Mathesius就向我詢问了关于莫斯科语言学会的组织和工作情况,并且说:‘我们这里也需要一个这样的组织,不过现在还为时过早,我们得等进一步的发展’”。(雅柯布逊:《20世纪欧美语言学:趋向和沿革》(顾明华译),载〈国外语言学〉1985年第3期第1页)Mathesius曾多次邀请Jakobson到他们不定时的聚会上发言,介绍莫斯科语言学会的有关情况。1925年Mathesius和他的学生B.Trnka以及Jakobson和当时也在布拉格的另一位俄国学者Karcevskij一起萌发了在布拉格也成立一个类似的组织。于是 1926年10月16日,布拉格语言学会在Vil?m Mathesius执教的查里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大会,宣告学会成立。接着举行了很多类似的集会,主要是在大学校园内,后来为了强调独立性,就改在布拉格一些咖啡馆的私人集会厅里。该组织很快吸引了一大批捷克和其它国家的语言学家,包括在维也那的Trubetzkoy。布拉格语言学会的大多数成员都是斯拉夫语系,英语和罗曼语系的专家。其主要成员除了上面提到的Mathesius, Jakobson, Trubetzkoy ,B.Trnka和Karcevskij外,还有B.Havr?nek, J.Vachek, J.Muka?ovsky, J.Rybka, 以及后来加入的V.Skali?ka, K.Horalek, L.Novak, L.M.Korinek, M.Weingart, P.Trost。此外,有些学者虽非学派成员,但在观点上与布拉格学派相近,也参与学派的一些活动。这些学者包括K.Bühler, A.W.Goot, A.Sommerfeit, A.Beli?, D.Jones, E.Benveniste, A.Matinet, L.Tesniè和一些前苏联学者。和莫斯科语言学会一样,参加学会活动的学者还包括一些文学家和哲学家,如Husserl和Carnap等。Husserl和Carnap都曾于1935年来布拉格讲演。这年的11月18日Husser给布拉格学会的成员讲了“语言的现象学”。与伦敦学派和美国描写主义学派具有人类学的特色不同,布拉格学派具有很浓的人文主义的特色,他们研究的领域很广,包括语言学、文学理论和批评、诗歌创作等,尽管如此,该学会的宗旨是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尤其是音系学。关于布拉格学派,Mathesius在《语言与文学》第一期中将他描述为一种“工作共存体”而Trubetzkoy把它称作一种由方法论目的的统一性结合起来,并受同一指导原则推动的研究者的联合成就。
什么是布拉格学派
什么是布拉格学派
(1)理论渊源:1926年雅各布森与马捷齐乌斯共同创立布拉格语言学学会,到1935年更名捷克结构主义。
一方面肯定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单纯谈论共时性,以“结构”和“功能”为两个基本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2)主要特征:
①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
艺术的自主功能和交际功能是对立而统一的,这为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类比方法是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
通过对音位类比的研究来区分词语和语法的意义,从而达到对语言体系结构乃至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
③把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与历时性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
他们认为,揭示语言本质的最佳研究途径是对语言体系作共时性分析,强调共时性分析不可能否认历史进程对语言体系的影响,要正确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就必须深入探讨历史的语言环境。
④认为读者阅读是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原因,由于审美标准不同,审美价值是可变的不确定的。
这些观点预示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3)评价:
①布拉格学派存在时间较长且较活跃,是连接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桥梁,对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②他们认为文学作品不只是言语或文学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系列
结构,一种与各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列结构。
捷克结构主义为后来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发展开拓了前景。
③但它过分夸大艺术形式的作用,用形式来规定文艺本质,把文学发展规律和形式发展规律等同起来。
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艺术形式无法自我规定,且语言学方法只是一种研究文艺的手段,不能将之当成研究目的。
布拉格学派
12.0 绪论12.1 布拉格学派12.2 伦敦学派12.3 美国结构主义12.4 转换生成语法12.5 修正还是反叛?问题与练习答案12.1 布拉格学派12.1.1 绪论12.1.2 音位学和音位对立12.1.3 句子功能前景(FSP)12.1.1 绪论布拉格学派(布拉格语言学会)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26年,V.马泰休斯(1882-1946)领导召开了该学会的第一次会议。
布拉格学派实践了一种独特的研究风格,即共时语言学研究。
它对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待语言。
布拉格学派一度成为影响语言学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源头,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布拉格学派曾影响到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Bolinger, 1968)。
在布拉格学派形成的诸多观点中,有三点至为重要。
第一,对语言的共时研究由于可以得到全面的、可控制的语言材料以供参考而被充分强调,同时,也没有严格的理论藩篱被树立起来将之同历时语言研究相分离。
第二,布拉格学派强调语言的系统性这一本质属性。
指出语言系统中的任何成分如果以孤立的观点去加以研究,都不会得到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要作出正确的评价,就必须明确该成分与同一语言中相共存的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
换句话说,语言成分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他们彼此功能上的对比或对立。
第三,布拉格学派在某种意义上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功能",是一种由某一语言社团使用的,用来完成一系列基本职责和任务的工具。
12.1.2 音位学和音位对立布拉格学派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其音位学说以及对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区分。
在这一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就是特鲁别茨柯依。
他最完整和权威的论述都集中表述于1939年出版的《音位学原理》一书中。
特鲁别茨柯依沿用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理论,提出语音学属于"言语",而音位学则属于"语言"。
1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1.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继索之后,出现了三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哥本哈根、美国结构主义。
布拉格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泰休斯、特鲁别茨柯依、雅克布逊。
这个学派的突出贡献是创建了音位学(phonology)。
但是,因为他们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成分的区分功能,又被称为功能语法学派。
这是索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
(1)结构-功能语言观简单说,其观点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其基本观点是:重视历时语言研究的同时,强调共时语言研究的首要地位;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不分析语言成分与其它成分的关系,不考虑语言成分在交际中的功能,就不可能理解和评价一个成分;要研究分析实现各种功能的语体,因为各种表达手段都适用于不同的交际需要;应从语言功能入手,然后去研究语言形式。
“说话人先想到要表达什么,然后才去寻找适宜的语言形式”。
布拉格学派最主要的特点还是功能语言观。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功能。
当然有些成分还能完成交际之外的任务,如运用古英语成分可表庄重(thou:你)。
显而易见,语言的使用取决于说话人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布拉格学派从一开始就注意到语义的研究,这是他们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根本区别。
50年代后,新布拉格学派继承了前辈的基本原则。
新派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言不是一个绝对统一、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不完全平衡的系统,由许多互相依存的次系统构成。
这些次系统常被称为语言平面如音位平面、词汇平面、句法平面等。
(人们普遍认为,古英语的词汇由综合性变化到中古英语词汇的分析性变化,必然影响到中古英语词汇和早期现代英语的句法平面。
古英语的词序是“自由词序”……但是,这种变化不一定都是音位系统的,相反,有的音位变化倒是因其它系统上的变化引起的,如词形和词汇平面上的变化。
)关于语言系统的开放性,雅在1929年就有所发现。
语言是动态结构。
语言系统的这种不平衡、运动的性质来源于语言的交际功能。
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语言必须一次又一次打破自己的平衡,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
布拉格学派
弗斯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语言看成是“社会过程”,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 弗斯 , 系 并非仅仅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和信号。 索绪尔:认为语言包括系统(组合性排列)和结构(聚合性单位)
结
统
构
• 语言的看法:语言既有先天成分和后天成分。 • 语言研究对象:实际中使用的语言 • 语言研究目的:把语言的有意义的成分分析出来,以便建立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之 间的对应关系。 • 语言研究方法:首先决定语言活动的组成部分,说明它们在各个层次上的关系,以及 相互关系,最后指出这些成分与所在环境中的热闹类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 弗斯的语言理论的特点:把语言研究与社会研究结合起来,从社会角度去观察语言 • 弗斯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方面的语境理论和音位学中的韵律分析
弗斯的韵律分析
A. 韵律分析:1948年在伦敦语文学会上宣读的《语音和韵律组成》一文中 提出的。随着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发展,只描写语音的生理和 物理特征,只区分语音的音位特征,还是不够的。 研究对象:音调、重音、连音等现象,还研究腭化、鼻化和圆唇化等现象
B.
C. 特点 C1. 韵律分析区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呈现聚合关系的单位是系统性单 位,呈现组合关系的单位是结构性单位。音位描写实际上只讨论了音 位学上的聚合关系,没有指出组合关系,然而一个音节或短语中的音位 所共有的特征归到组合关系中去,就形成了韵律成分。 C2. 提出“多系统”概念来反对“单系统”概念 D. 音位变体属于单系统 Ski 用单系统分析法:两个辅音一个元音排列起来 用多系统分析法:C1C6C6 /s/+/p,t,k,l,w,y/ /i:/属于另一个六个元音系统
S代表实际性刺激,r代表言语的替换性行为,s代表替换性刺激,R代表外在 的实际反应
布拉格学派介绍
布拉格学派介绍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尤瑟夫·乌斯佩恩斯基(Josef Vachek)、维勒姆·马尔泽尔(Vilém Mathesius)、尤利乌斯·奥普谢尔(Julius Pokorny)和尤利乌斯·宁切尔(Julius Nyč)、尤利乌斯·奥普谢尔(Julius Pokorny)等等。
这些学者们对语言进行研究时,主要关注语言结构和语言表达的意义。
布拉格学派的重要思想之一是结构主义。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完整的系统,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构成了语言的结构。
布拉格学派的学者着重研究语言层次结构,例如音素、音节、词汇、句子等等。
他们认为通过研究这些层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运作方式。
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功能主义。
布拉格学派的学者们认为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是为了实现交流的功能。
他们研究语言时,不仅仅关注语言的形式,还关注语言的意义和交际功能。
布拉格学派的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关于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意义的表达方式。
此外,布拉格学派也对语言之外的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们的方法和观点不仅适用于语言学,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例如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
布拉格学派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方法论,认为研究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综合考虑其内在结构和外部功能,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思路。
然而,布拉格学派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布拉格学派过度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忽视了语言的使用和意义。
他们认为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由语言本身决定,还与社会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对布拉格学派的修正和发展,在其基础上加入了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观点。
尽管布拉格学派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存在一些争议,但其贡献仍然不可忽视。
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和哲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础。
布拉格学派
专题:二十世纪的语言学(大纲)一、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一)索绪尔的生平(二)索绪尔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贡献(三)结构主义语言学第一部分绪论要点第二部分一般原则要点第三部分共时语言学要点第四部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分支流派(主要讲前三派)1.布拉格学派2.哥本哈根学派,又称语符学派3.美国学派,又叫描写语言学派4.伦敦学派5.莫斯科学派二、乔姆斯基和转换生成语法(视课时情况)布拉格学派,又称功能学派创始人是马德修斯,代表人物是特鲁别茨科依、雅各布逊等。
主要成就是发展了索绪尔的语言社会观,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认为语言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功能。
他们最突出的成果是音位学研究。
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
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言形式与超语言因素截然分开,重视语言的共时研究,但并不把它与历时研究割裂开来;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言学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言进行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因而自称为结构-功能学派。
这个学派颇有影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作过这样的评价:"在欧洲语言学团体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布拉格语言学会,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都与这一学派的学说有关。
"这一学派的先驱者是马泰修斯。
1926年10月,他与雅科布逊,哈弗拉奈克,贝克尔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
参加学会的外族人中,以俄罗斯人最多,除雅科布逊外,著名的有:特鲁贝茨柯依,卡尔采夫斯基,柯别茨基,依萨钦柯等。
俄罗斯翼成员大多专注于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忽视语言与超语言因素的关系。
捷克斯洛伐克的会员多数比较重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注意语言理论的应用性。
他们被称为捷克翼或马泰修斯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结构主义语言学第二节布拉格学派●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二、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三、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理论●四、布拉格学派的主要成就●五、布拉格学派的现实意义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索绪尔理论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可看成现代语言学的标志之一,对后世影响巨大。
狭义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专指美国的描写主义语言学,广义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则包括了分支的语言学派,如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他们共同偏重于语言的结构和分类。
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了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布拉格学派对索绪尔的思想既有吸收和继承,也有发展和创新。
他们用索绪尔的理论阐述音位的概念,用结构主义的观点解释语言成分等等,标志着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第一次被全面地应用于实际的语言分析之中。
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们在音位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
其代表人物—特鲁别茨柯伊的《音位学原理》中所总结的音位理论,是欧美语言学史上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布拉格学派,又称功能语言学派,创建于1926年,最初以语言学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展学术讨论,后来影响逐渐扩大,成为国际语言学界公认的语言学派。
●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捷克的马泰休斯、特鲁别茨科依、雅可布逊、卡尔采夫斯基、哈兰尼柯等。
法国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马丁内虽然是法兰西学派的后期重要人物,但他们的观点与布拉格学派基本一致,也曾积极参加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活动,因此,也被看做布拉格学派的重要人物。
●1926年秋,布拉格语言学会在布拉格成立。
●1928年,布拉格学会在参加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海牙)时把音位学的观点第一次公诸于世.引起很大的反响。
●1929年,在布拉格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斯拉夫语文学家大会,布拉格学会在会上提出了一个“论纲”。
系统地阐明了布拉格学派的语言理论和方法论观点。
同年出版了自己的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会刊》。
●1932年,海牙语音科学会议,人们正式提出了布拉格学派这一称呼。
●1939年3月,德军占领捷克后,学会成员流散,活动中断,1948年,恢复。
●(一)产生背景● 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衰微●整体上讲,19世纪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世纪,历史的方法比非历史的方法影响更加广泛。
●首先,历史方法过多注意语言个别语音和个别词形的原始形式,对这些个别语音和个别词形与其他语音和词形的相互关系考察不够。
由于这种方法的关注点在于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语言的整体结构性和系统性往往被忽略了。
(原子主义)●其次,语言的历史材料离我们越是久远越是残缺不全,而根据一些残缺不全的材料虚构原始语言形式往往会使问题简单化,并带有较多的主观随意性。
● 2.索绪尔理论的影响●布拉格学派主要领导人马泰修斯的许多语言学思想和观点都与索绪尔非常接近。
比如:他强调语言的比较分析,但强调不能局限于历时的,更应该注意共时的、静态的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语言体系和语言体系发展过程中的结构上的规律性。
”这一思想是索绪尔思想的核心,是结构主义学派的灵魂。
● 3.俄罗斯语言学的影响●布拉格学派的成立与俄罗斯语言学有一定的联系。
理论主张深受俄罗斯喀山派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古尔特内的影响。
而且该学派的两位主要成员特鲁别柯依和雅柯布森都曾是俄罗斯学者,都在俄罗斯的学术环境中受到熏陶,并都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工作过。
布拉格学派的语言活动范围甚广,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具有鲜明的国际性。
不但同苏联语言学界有较深的关系,且与西欧的学者和科学中心也有密切联系。
二、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捷克】:马泰休斯《捷克语和普通语言学》;《在普通语言学基础上对当代英语的功能分析》●【俄】特鲁别茨柯依《音位学原理》;雅柯布逊:《语音定律的概念和目的论的标准》《语言和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德国】贝克《语言联盟》;比勒《语言理论》●【法国】邦弗尼斯特《印欧语名词形式的起源》《印欧语施动名词和动作名词》●【丹麦】布伦达尔《介词理论》《普通语言学论文集》;叶姆斯列夫《格的范畴》《结构语言学》●【荷兰】格鲁特《作为功能科学的音位学和语音学》二、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第一,对语言的共时研究由于可以得到全面的、可控制的语言材料以供参考而被充分强调,同时,也没有严格的理论藩篱被树立起来将之同历时语言研究相分离。
●第二,布拉格学派强调语言的系统性这一本质属性。
指出语言系统中的任何成分如果以孤立的观点去加以研究,都不会得到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要作出正确的评价,就必须明确该成分与同一语言中相共存的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三,布拉格学派在某种意义上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功能”,是一种由某一语言社团使用的,用来完成一系列基本职责和任务的工具。
在这些职责和任务中,其中最重要的是交际功能,其次还能完成除此之外的某种任务。
并用此来分析各种各样的语言事实。
●例如现代汉语中保留的一部分古代汉语的语汇,如“诞辰”、“铭记”、“志哀”等,除了表示交际功能外,还给所谈论的客观事物增加了一层严肃庄重的色彩。
再如诗歌中的语言,除了要表达简单的交际目的之外,还特别讲究交际的方式,从而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如诗歌中广泛采用的押韵重叠等用法。
三、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理论●(一)音位理论●(二)句法功能●(三)语言功能●(四)系统和共时研究三、布拉格学派理论●(一)音位理论●在语言学领域,布拉格学派的突出贡献在于音位学。
而这一学派有关音位学的理论在其代表人物之一特鲁别茨柯依的《音位学原理》这一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
该书于1938年7月发表在《布拉格语言学会会刊》上,凝聚了他一生的精力,他共收集了二百二十多种语言材料,从中整理出一个元音系统(34个)。
该书的主要内容如下:1.确定了音位学的研究范围特鲁别茨柯依把统一的语音学划分为两门科学即语音学和音位学:语音学即是关于言语的声音的学科;音位学,即关于语言的声音的科学。
语音学只应该研究语音物理性质和心理性质(纯现象学),音位学则只应该研究功能方面,把音位学看成是对语音功能的研究,这样就把语音学和音位学区分开,确定了音位学的研究范围2.明确了音位的定义●特鲁别茨柯依从语音对立和特征出发,认为音位是某种语言中最小的具有辨义对立特征的语音单位。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位的三个特征:● A.具有区别性;● B.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C.只能通过区别性特征来确定。
3.提出了划分音位的原则●特鲁别茨柯依提出了两条划分音位的原则:●其一,如果两个音不能相互替换或者相互替换之后就会改变词的意义或者把词歪曲到不能辨认的程度,那么它们就是不同音位的体现。
●其二,如果两个音出现在同样的位置,并且能相互替换而不改变词义,则它们是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4.分析了语音特征●特鲁别茨柯依把各种语言中构成辨义对立的语音特征分为元音特征、辅音特征和非音质特征。
元音音位只能由元音特征组成,辅音音位只能由辅音特征组成,非音质特征总是附着在元音音位之上的,因而没有一个音位是只由非音质特征组成的。
●特鲁别茨柯依是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元音系统特征的:● A.部位特征(音位特征):按部位的不同,元音可以分为八个音色类(唇化元音、非唇化元音、前元音、后元音、唇化前元音、唇化后元音、非唇化元音和非唇化后元音)。
● B.开口度特征。
任何语言的元音系统中都具有不同开口度的音位对立,可分为不同的“响度级”,如开元音、闭元音等。
● C.共鸣特征。
共鸣特征可以说明元音的纯与不纯,它能把唇元音和鼻化元音或者带喉头作用的元音区别开来。
●同样,特鲁别茨柯依也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辅音系统的语音特征的。
● A.部位特征。
部位特征主要包括舌根——舌背音、舌尖——齿音、擦音和唇音,此外还有边音、颚音、舌音、喉头音等。
● B.方式特征。
方式特征包括塞音、擦音和响音。
● C.共鸣特征。
辅音系统中唯一的共鸣特征与鼻化关联,并由此形成了口音和鼻音的对立。
●对于非音质系统特征,特鲁别茨柯依提出了“音节负荷者”的概念,即是指音节中负荷辨义的非音质特征的部分。
区别句子的非音质特征包括句调、区别句子的音域对立、句中重音和停顿。
5、雅克布逊的区别特征学说●从上面对《音位学原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语音的“区别特征”最早源于特鲁别茨柯依,其后在50年代,雅克布森运用声谱分析的成果,创立了“区别特征”。
语言交际中,任何最小的区别性都使听话人面临二中选一的情况。
雅克布逊等人在《语音分析初探》一文中提出了“对分法理论”及“区别特征学说”。
他们分析了世界上许多语言,把最小对立体归纳为12对区别特征(以声学频谱来分析):●元音性——非元音性●辅音性——非辅音性●鼻音性——口音性●聚集性——分散性●突发性——延续性●粗糙性——圆润性●急停性——非急停性●浊音性——清音性●紧张性——松弛性●顿音性——锐音性●升音性——平音性●降音性——平音性●音响特征元音性——非元音性●声学特点:共振峰的明显与否●生理特点:声速振动与否辅音性——非辅音性●声学特点:能量的高低●生理特点:气流受阻与否鼻音性——口音性●声学特点:能量分配共宽容与鼻化共振峰的有无●生理特点:口腔共鸣器辅助鼻腔,后者不利用鼻腔聚集性——分散性●声学特点:能量集中于第一个共振峰然后有第二个,后者两个共振峰分散●生理特点:前者在口腔前部,后者在口腔后部突发性——延续性●声学特点:能量迸发与否●生理特点:塞音与擦音和流音刺耳性——圆润性●声学特点:噪音强度高低●生理特点:急停性——非急停性●声学特点:能量释放的时间长短●生理特点:声门封闭与否浊音性——清音性●声学特点:周期性低频激发与否●生理特点:声带振动与否紧张性——松弛性●声学特点:共鸣区明显与否,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生理特点:声道变形大小的不同声调特征顿音性——锐音性●声学特点:能量集中低高频区不同●生理特点:国家级音位与中央音位及共鸣器形状大小不同升音性——平音性●声学特点:前者从低频向高频移动,后者无●生理特点:咽腔开口宽窄不同,后者有化现象降音性——平音性●声学特点:前者从高频向低频部分移动,后者无●生理特点:前者有软腭化现象,后者无●雅克布逊的音位对分法理论提出后,世界各国语言学家纷纷引用和评论,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有的用以建立某种语言的音位系统;有的对雅克布逊提出的十二对区别特征加以修订;有的以此来设计语音的识别方案,用电子计算机来识别和筛选输入的语音等。
三、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理论(二)句法功能●马泰休斯认为有必要把句子的实际切分和形式切分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