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道路交通噪声与污染控制
道路工程设计服务中的交通噪声控制与减少

道路工程设计服务中的交通噪声控制与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道路工程设计服务中的交通噪声控制与减少问题日益凸显。
噪声污染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措施来降低交通噪声,保证市民的生活质量已成为道路工程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道路工程设计服务中采取的几种常见的交通噪声控制和减少方法。
1. 交通管理措施的优化交通管理措施的优化是降低交通噪声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包括交通流控制、交通信号灯调整、交通限制措施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手段,可以降低交通拥堵和车辆停滞,从而减少因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此外,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并将其调整到最佳状态,可以有效降低交通噪声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交通限制措施,如设置环保公交车道、鼓励低噪声交通工具使用等,也能减少噪声污染。
2. 路面材料和设计的优化在道路工程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和合理的路面设计对减少交通噪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适的路面材料能有效减少车辆行驶时的噪声产生,例如使用降噪沥青路面、橡胶混凝土路面等材料可以显著降低路面噪声。
此外,对路面的设计也需要进行优化,如增加减速带、设置降噪减震设备等,以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与路面的摩擦所产生的噪音。
3. 屏障和隔音墙的建设屏障和隔音墙的建设是在城市道路工程中常用的降低交通噪声的方法。
通过设置屏障和隔音墙,可以有效地隔离噪声源和接受者,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屏障和隔音墙的材料和设计也需要经过科学选择和合理布置,以达到最佳的隔音效果。
此外,屏障和隔音墙的高度和长度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其对降低噪声的有效性。
4. 绿化带和景观设计的规划绿化带和景观设计的规划也是减少交通噪声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景观,可以减轻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绿化带和景观设计不仅能够起到隔离噪声的作用,还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居住体验。
因此,在道路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绿化带和景观设计的规划,以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噪声污染控制技术与实施方案

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噪声污染控制技术与实施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的建设变得异常重要。
然而,市政道路建设往往伴随着噪声污染问题,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噪声污染,我们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和实施方案。
本文将介绍市政道路建设中常用的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并提出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
一、噪声污染控制技术:1.设计优化:在市政道路的设计阶段,应采用优化设计,减少噪声产生的可能。
具体措施包括选择低噪声路面材料、减少交通流量密度、合理设计道路弯曲程度等。
2.隔离屏障:在道路两侧设置隔离屏障,有效遮挡噪声传播和扩散。
隔离屏障的高度、长度和材料的选择需要进行科学评估,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3.路面降噪:采用降噪路面材料,如橡胶沥青路面、沥青进口等,能有效减少车辆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噪声。
此外,定期维护和修复路面也是保持良好降噪效果的关键。
4.交通管理措施:通过优化交通流量分配、建设合理的交通信号系统、调整道路运行管理等措施,减少车流拥堵和急刹车等行为,从而降低交通噪声的产生。
二、实施方案:1.前期规划阶段:在市政道路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将噪声污染控制纳入考虑范围。
综合考虑道路规划、路线选择、用地规划等因素,避免道路建设对周边环境产生过大的噪声影响。
2.工程设计阶段:利用现代噪声模拟软件对市政道路的噪声传播进行评估和预测,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安排道路宽度、隔离带宽度等参数,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噪声污染。
3.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咨询专业噪声控制公司,制定详细的施工噪声控制方案,并确保施工人员按照方案进行操作,包括调整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减少机械设备噪音等。
4.监测与评估阶段:在道路交付使用后,应进行噪声污染监测和评估。
通过设置监测点位,测量噪声水平,评估噪声污染控制效果。
如发现噪声超标,应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结论: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噪声污染控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与控制措施

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与控制措施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和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交通工具的增加加重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噪声。
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对环境污染的危害, 并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包括宏观治理、管理对策及工程对策等。
关键词:交通噪声;噪声污染;声屏障;隔声窗;绿化带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urban traffic, urban transportation increase increased urban road traffic noise.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d the urban road traffic noise on the har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noise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macro manage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engineering measures, etc.Key words: traffic noise; Noise pollution; Sound barrier; Sound insulation window; Green belts1、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和城市交通的发展,噪声污染逐渐严重,并已经成为我国各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
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甚至影响了社会安定和社会正常秩序。
城市环境噪声包括交通噪声、工业生产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道路交通噪声是城市声环境中最主要的噪声。
道路交通噪声具有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由于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环境噪声控制的难点。
因此研究交通噪声防治对策,控制城市交通噪声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交通噪声的产生交通噪声是人们最关注的环境噪声,由于交通运输工具属于流动性噪声源,对环境的影响最为突出。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与治理考试

B.对敏感区域的建筑物进行隔音处理
C.限制敏感时段的车辆通行
D.提高敏感区域居民的噪声耐受性
5.道路交通噪声的测量方法包括哪些?()
A.声级计测量法
B.声学模拟法
C.远程监测法
D.问卷调查法
6.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道路交通噪声的增加?()
A.车流量增大
B.车速提高
C.道路条件恶化
A.应根据噪声产生的时间段制定治理措施
B.夜间应采取更加严格的噪声控制措施
C.白天可以不考虑噪声控制
D.应全天候考虑噪声控制
12.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敏感区域的噪声保护?()
A.设置声屏障
B.限制高速行驶
C.增加道路绿化
D.在敏感区域附近增加商业设施
13.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中,以下哪项因素通常不考虑在内?()
A.限制高排放车辆行驶
B.提高机动车辆发动机燃烧效率
C.增加道路绿化带
D.对老旧车辆进行改造
2.道路交通噪声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A.车流量、车速、车辆类型
B.气候条件、季节变化
C.道路宽度、路面材料
D.所有以上选项
3.以下哪种材料对降低道路交通噪声效果最佳?()
A.沥青混凝土
B.水泥混凝土
C.木屑混凝土
D.加大道路建设投资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声屏障的降噪效果?()
A.声屏障的高度
B.声屏障的材料
C.声屏障与声源的距离
D.声屏障的颜色
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主要包括?()
A.睡眠质量下降
B.心理压力增加
C.耳鸣和听力下降
D.房屋价值降低
4.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道路交通噪声对敏感区域的影响?()
噪声污染与控制方法

噪声污染与控制方法噪声污染是指那些超出人类正常感受范围且对健康有害的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很大,长期暴露在噪声污染中会导致听力损伤、睡眠障碍、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等。
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区娱乐等方面。
围绕这些领域,人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控制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噪声污染。
1.交通噪声污染控制交通噪声污染是造成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来自道路交通、铁路交通等。
为了减少这种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改善交通设施:通过限制车速、优化车辆结构、加装减振垫等方式,降低车辆制造出的噪声。
(2) 改善道路环境:采用隔音和隔振材料修建隔音屏障,通过绿化和创造“绿色通道”等方式降低噪声。
(3) 提高交通组织水平:例如实现批量交通管制、施行交通组织系统等,减少交通流量,从而减少噪声污染。
2.工业噪声污染控制工业噪声污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中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机器设备、压缩空气、爆破、冲击、电器设备等。
针对工业噪声污染,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采取隔音措施:包括隔声壁、隔声带、隔声罩等,采用这些措施可以把工业噪声隔离在设备内部或近端,从而降低噪声的扩散程度。
(2) 降低噪声源:通过改进和维护设备、减少机械振动、减少工作强度等方式,来降低噪声源的噪声产生量。
(3) 采取保护措施:例如戴上耳塞或耳罩等,保护工人的听力。
3.建筑噪声污染控制建筑施工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噪声源,常常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影响。
建筑噪声污染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采取隔音措施:例如把噪声最大化的设备放在离工地较远处,采用隔音材料围堵。
(2) 控制施工时间:合适的施工时间是减少影响周边居民的噪声污染的重要手段。
(3) 维护设备: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可以减少机器产生的噪声。
4.社区噪声污染控制社区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社区娱乐、人声交通等方面。
社区噪声污染控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1) 改善娱乐设施:例如对于音乐场所,可以改善音响设备、减少开放时间等。
交通噪声治理方案及实例

交通噪声治理方案及实例
概述
交通噪声是城市中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减少交通噪声对
居民和环境的影响,需要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交通噪
声治理的一般原则,并提供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些原则的应用。
治理原则
1. 规划控制:通过科学的交通规划,合理分配道路和公共交通
设施,减少交通堵塞和噪声产生机会。
2. 减速限噪:设立限速措施,鼓励驾驶员减速,减少车辆引起
的噪声。
3. 隔离噪声源: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如修建隔音墙、设置噪
声屏障等,降低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4. 交通管制:采取交通管理措施,如控制车辆通行时间和路线,减少噪声污染。
5. 提高车辆技术标准:鼓励使用低噪声车辆,推广电动车和混
合动力车辆等绿色交通工具。
6. 教育宣传:加强公众意识,提倡文明驾驶、减少噪声污染的
行为。
实例介绍
1. 道路改造:通过对道路进行改造,使用防噪材料铺设道路,减少车辆行驶噪声。
2. 建设隔音墙:在交通密集区域,修建高度适当的隔音墙,隔离道路噪声。
3. 提供优先公交车道:为公共交通提供独立车道,减少公交车由于交通堵塞而产生的噪声。
4. 交通管制措施:设立禁行区域或限制通行时间,减少交通流量和噪声。
5. 推广绿色交通工具:鼓励使用电动车、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噪声。
总结
交通噪声治理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手段、管理措施和公众参与。
通过合理规划、防治手段的应用以及公众意识的提升,可有效减少交通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创造更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是指为了减少公路交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安宁,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
公路噪声评价是指对公路交通产生的噪声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以确定噪声污染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评价结果可以为公路噪声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提供科学依据。
公路噪声控制技术规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公路建设和改建过程中的噪声控制要求,二是对公路交通运营中的噪声控制措施。
在公路建设和改建过程中,应根据环境敏感区域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噪声控制计划。
例如,在居民区附近的公路建设或改建过程中,可以采取隔音墙、隔音屏障等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同时,还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者居民休息时间进行噪声产生较大的作业。
在公路交通运营中,应根据公路的特点和使用情况,采取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
例如,在通过居民区的公路上,可以设置噪声屏障、降低车辆行驶速度、改善路面状况等手段来减少噪声污染。
此外,对于农村地区的公路,可以采用绿化带、隔音墙等手段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还包括噪声监测和评估方法。
通过使用合适的噪声监测设备,对公路交通产生的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噪声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还应包括对噪声控制效果的评估和监督。
通过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改善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路交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噪声影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安宁度。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是为了减少公路交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安宁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
通过规范公路建设和改建过程中的噪声控制要求,以及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对公路交通运营中的噪声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及对策

内肾上腺分泌增加 . 从而使血压上 升. 在平均 7 分 贝的噪声 中长期 生 O 活的人 . 可使其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 3%左 右 。 0 特别是夜间噪声会使 发病率更 高。 调查发现 , 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 心肌梗塞率增加了 3% 0 左右 。调查 10 名纺织女工 。 11 高血压发病率为 7 %, . 其中接触强 2 度达 10分贝噪声者 . 0 高血压发病率达 1. 5 %。 2 2 . 害女性生理机能 5损 女性 受噪声的威胁 。 会导致 女性性机能紊 乱 . 月经失调 。 早产 、 流 产率增加等 国外 曾对某 个地区 的孕妇普遍 发生流产和早产作 了调 查. 结果发现她们居住 在一个飞机场 的周围 . 祸首正是那飞起 降落的 飞机所产生的巨大噪声 。 2 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 神障碍 、 . 6 精 内分泌紊等 高噪声 的工作环境 , 可使人 出现头晕 、 痛 、 眠 、 梦 、 头 失 多 全身 乏 力、 记忆力减 退以及恐惧 、 易怒 、 自卑甚至精神错乱 。 在各 国, 都有过因 为受不了火车噪声 的刺激而精神错 乱 , 最后 自 的例子 。 杀
◇ 论坛◇ 科技
科技 冒向导
21 年 2 期 02 第 O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及对策
曹 磊 f 南市 中级人民法院 山东 济
济南
20 0 l 5 0 0
【 要】 摘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 车辆 的数量 与 日 增, 俱 车流量和行车速度突飞猛进 , 交通噪声 污染对道路 沿线居 民生活 、 工作 、 学习、 息环 休 境 的干扰程度加剧 。 而严 重危 害居 民的身体健康。由此 , 路交通噪声 已逐渐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环境 污染 问题。 进 道 如何减 少交通噪声的不利
3交通噪声综合治理措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解: 声压级的大小依次为100、95、93、90、82…dB,
利用课本上表3-3依次逐个叠加。
计算至此可见,进行三次叠加后即得102dB,其余 的声压级与它的差值均超过15dB,修正值很小可不计 。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1.5噪声的频谱
噪声的频谱往往是连续的,测量其频谱时不可能一个一 个频率的测,而是通过带通滤波器测得相应频带的 声级,将频率为横坐标,声级为纵坐标作图,即可 得被测噪声的频谱图。
差,导致鼓膜破裂,双耳完全失聪。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对视觉的影响在噪声作用下会引起视觉分析器官功能下 降,视力清晰度及稳定性下降。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在噪声长期作用下会导致中枢神经功 能性障碍,表现为植物神经衰弱症候群(头痛、头晕、失眠、 多汗、乏力、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惊慌 、反应迟缓)。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自由声场中,线声源均匀地向周围辐射声能(见图 3-9),距声源中心线某处圆柱面上的声强为:
(3-9)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声压 声压是指介质中的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压强的改变量,记作
P,单位为帕(Pa)。 声波传播时,声场中任一点的声压都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
第二节 噪声的主观评价及噪声容许标准
2、噪声性耳聋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SO)1964年的规定,5001h、
l0001h、20001h三个频率的平均(算术平均)听力损 失超过25dB称为噪声性耳聋。 根据听力损伤的程度,噪声性耳聋可分为三类:
①当听阈位移达25—40dB时为轻度耳聋,听觉还未影响到 语言区(500-2000H2),对交谈影响不大;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声波的吸收和透射 声波入射到墙、板等构件时,除一部分声能被反射外,其
余部分将透过构件和被构件材料吸收。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的入射声能E0、反射声能Er
、透射声能Eτ和吸收声能Eα有如下关系: (3-4)
从入射声波和反射声波所在的空间看,材料的吸声系数α 与反射系数τ之间有如下关系:
I P2
•c
(3-10)
式中:P-有效声压,N/ m2
C—空气中声速,m/s;
ρ—空气密度,kg/ m3。
空气的密度与声速的乘积ρC称为空气的特性阻抗,20度
时,其值为415N·S/ m3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声强级、声压级、声功率级
人耳刚能听到声音的界限叫听阈,使人耳产生疼痛感觉的 界限叫痛阈。
根据波阵面的形状,可以将声波分为平面波、球面波和 柱面波。
媒质中有声波传播的区域叫做声场,声波传播无边界影 响或边界影响可以忽略的区域称为自由声场。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声波的声速、波长与频率 声波在媒体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习惯用符号C表示
,单位是m/s。声速与声源的性质无关,而与媒质 的弹性、密度及温度有关。在空气中声波的传播速度 为: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双层墙的隔声量:为提高轻型墙体的隔声量,经济 的办法是采用有空气间层的双层或多层墙。
因空气间层的“弹簧”作用,使双层墙的隔声量比 相同质量的单层墙增加了一个附加隔声量。在实际工 程中,两层墙之间常有刚性连接物,这些连接物称为 “声桥”,使附加隔声量减小。
应说明的是在工程设计时,构件的实际隔声量应按 设计要求在专用隔声试验室作隔声测试。关于测试方 法及隔声性能评价等请参阅有关资料。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构件对空气的隔绝 由式(3-6)可知,构件的透射系数越小,构件的隔声性
能越好。 单层匀质密实墙体的隔声量:墙体的单位面积质量越大
隔声量也越大,质量增加一倍隔声量增加6dB,这一规 律称为“质量定律”。 高频声比低频声容易隔绝,频率越低隔声越困难。另外 ,如墙体上有孑L洞或缝隙,隔声量将大为降低。
②当听阈位移达到d0—60dB时为中度耳聋,听觉已影响到 语言区,一般声音的讲话已经听不清楚;
③当听阈位移达60~80dB时为重度耳聋,对低频、中频和 高频的听觉能力均严重下降,即使面对面的大声讲话也听 不清楚。
第二节 噪声的主观评价及噪声容许标准
3.爆发性耳聋 当声压很大时(如爆炸、炮击),耳鼓膜内外产生较大压
文言文各种句式详解
3-道路交通噪声与污染控制
学习重点:
1、波阵面、声波的特性、声强级。 2、噪声测量中的常用频带。 3、响度、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车辆噪声的构成、轮胎噪声测量的方法、平均噪声级
与车速的关系。 5、噪声控制的原则、噪声控制的步骤、声屏障的构造设
计、低噪声路面的机理。 6、行驶噪声强度的影响因素。
(3-5)
材料的透射系数τ定义为:
(3-6)
我们将反射系数r值小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把透 射系数τ值小的材料称为隔声材料。 常用的吸声材料
常用的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及其吸声特性列于表 3-1,需说明的是,表3-1对于噪声控制工程设计(如 吸声型声屏障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应参阅有关资料 或手册。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声强级是指某处的声强和基准声强之比值的常用对数值乘 以10,称为该处的声强级。即:
LI
10lg
I I0
式中:LI-有效声压,dB;
I—声场中某处的声强,W/ m2 ;
I0—基准声强, I0 = 10-12W/ m2 ;
(3-11)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声压级 与上述相仿,某处声压级的数学表达式为:
声功率级 同样声功率级的表达式为:
(3-12)
(3-13)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声压级的叠加
当几个不同声源同时作用时,它们在某处产生的总声压并
不是各个声压的代数和,应按照能量法则进行叠加。它
们的总声压为:
(3-14)
中叠加后的总声压级为:
如果P1=P2…=Pn=P时,总声压级为:
(3-15) (3-16)
噪声测量中,常用的频带(或频程)是l倍频程或1/3倍 频程。
倍频程是对频率作相对比较的单位,两个频率之间的相 距频程倍数n由下式决定: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3-18)
式中: f1—频带(频程)的下限频率,Hz; f2—频带(频程)的上限频率,Hz; n—频程的倍数
常用频带的中心频率表示,频带的中心频率/。是上下限 频率的几何均值,即: (3-19)
2.2 噪声的主观评价
响度级 选取1000H2纯音作基准音,凡是听起来和该基准音一样
响的声音,不论其声压级和频率是多少,它的响度级 (phon值)就等于该纯音的声压级值。单位是方(phon) 。
响度级是人们对噪声主观评价的一个基本量。
第二节 噪声的主观评价及噪声容许标准
利用与基准纯音相比较的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得 到整个音频范围各个纯音的响度级。国际标准化组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两声压级L1、L2(L1>L2)叠加,叠加后的声压级 为:
(3-17)
式中△L为叠加修正量(增值)
【例3-1】测得某机器的噪声频带声压级如下表所示,计算其 总声压级。
Hale Waihona Puke 倍频程的中心频率(Hz) 63
声压级(dB)
90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95 100 93 82 75 70 70
(3-1)
式中:B—空气的体积弹性模量,N/ m2 ; P—空气的密度,kg/ m3 。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声波的反射 当声波入射到墙、板等表面时,声能的一部分将被反
射。若单位时间内的入射声能为E0,反射声能为Er ,则墙、板的反射系数r定义为:
(3-3)
如果反射面的尺度比声波波长大得多时将产生镜面反 射。
第二节 噪声的主观评价及噪声容许标准
统计声级LN表示在测量时间内,有N%时间的噪声值 超过的声级。常用的指标有L10、L50、L90,分别表示在 测量时间内有10%、50%、90%时间的声级超过它的 值。 噪声污染级
等效声级是从能量平均的角度来评价噪声。从噪声对 人的干扰来讲,起伏变化的噪声比平稳的噪声要更大一 些。
第二节 噪声的主观评价及噪声容许标准
噪声对人产生的影响不但与声压、声强等客观物理 量有关,而且与人的心理、生理等主观因素有关,还 与噪声的频率、起伏变化程度有关。
2.1 人耳听觉特性
响度是人耳鼓膜接受到入射声后的主观感觉量。声 音的响度不但与其声压级大小有关,而且与其频率的 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耳对高频声敏感,对低频声迟钝。
第二节 噪声的主观评价及噪声容许标准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强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往往引起消 化不良及食欲不振,从而导致肠胃病发病率增高。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声强 声强是衡量声场中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声强的定义,是单
位时间内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 能量,记作I,单位是W/ m2 。其定义式为:
(3-7) 自由声场中,点声源均匀地向四周辐射声能(见图3-8),距
声源某处球面上的声强为:
(3-8)
噪声污染级是综合噪声的能量平均和起伏变化特性两 者的影响而给出的评价量,记作LNp,单位为dB。
第二节 噪声的主观评价及噪声容许标准
2.3 噪声的危害
人们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损伤,其损伤程度表现为 以下几种类型:
1.听觉疲劳 在噪声作用下,听觉敏感性降低,表现为听阈提高约
10—15dB,但离开噪声环境几分钟即可恢复,这种现 象称为听觉适应。当听阈提高15dB以上,离开噪声环 境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这种现象叫做听觉疲劳,已属于 病理前期状态。
第一节 声学的基本知识
1.1 噪声与噪声源
凡是使人烦恼不安,对人体有害,人们所不需要的声 音统称为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