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ibdAAA《鸽巢问题》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l i b d A A A《鸽巢问
题》说课稿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鸽巢问题》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例
1、例2.
一、说教材
教材专门安排“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加以解决。“抽屉原理”最先是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也称之为“鸽巢问题”。“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鸽巢原理”在数论、集合论、组合论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学学的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三、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已达到能够掌握本章内容的程度。鸽巢原理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在具体分的过程中,我想学生都会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但我想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为什么平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鸽巢原理”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引导,重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过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求结论,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学法是: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法。通过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三)探究归纳建立模型(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五)课堂总结,知识梳理。
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五个环节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在电视上都看过魔术师刘谦变魔术吧?今天我也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扑克牌。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牌,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出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问问同学是否相信?并做几组实验,验证这一猜想。借助同学的疑问和兴趣,此时,我会点明:告知这个故事里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数学原理,即抽屉原理,从而引出新知。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据学生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动手操作初始原理
1 提出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
“总有”和“至少”是两个关键性的词语。首先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总有是一定有,肯定有的意思;至少是最少、不少于的的意思。
2验证结论:学生借助实物操作来验证结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交流时,教师深入了解情况,找出列举所有情况的学生。
汇报结果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我再利用课件再现分的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总有”和“至少”的理解。(结合课件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此时适时地介绍枚举法。“我们把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的列举出来,这样的方法叫枚举法”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你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得到这个结论呢?”
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再汇报,教师边进行课件演示边小结: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支铅笔,最多放3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首先通过平均分,余下1支,不管放在哪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介绍假设法。
教师继续提问:那么枚举法和假设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枚举法直观,列出所有的结果。能很清楚的进行解释。但这种方法受到数据的限制,有局限性,数字
大了,操作起来相当繁琐。假设法不受数据的限制,能很清楚、简洁的说明问题。
让学生养成择优方案的学习方法,
3初步观察发现规律
引伸拓展:
(1)5支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笔。(2)10支笔放进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笔。你还用一一列举所有的摆法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只要铅笔的数量比笔筒的数量多1,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笔。
活动二深入探究,完善原理
我带领学生并没有停留在此,而是继续深入研究
“仔细观察,把铅笔平均放入笔筒中,最后都余几支笔如果余数不是1,会出现怎样的结论呢
出示P68“做一做”
5只鸽子飞进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2只鸽子。为什么?学生用假设法证明。(课件演示)
拓展:
8只鸽子飞进5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只鸽子。
列成算式是:5÷3=1 (2)
8÷5=1 (3)
学生再次发现规律:只要鸽子的数量是鸽笼数量的(1)多一些,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2只鸽子。【引导学生用平均分思想,如果余数大于1,要进行二次平均分。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4介绍鸽巢原理(课件演示)
(三)探究归纳建立模型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先小组讨论,再汇报。(结合课件讲解)
引导学生用假设的方法得出“如果每个抽屉放2本,剩下1本不管放在哪个抽屉里,都会变成3本,所以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算式是7÷3=2……1(2)教师:如果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会出现怎样的结论呢10本呢
8÷3=2......210÷3=3 (1)
观察3个算式找到规律:
物体数÷抽屉数=商数……余数
至少数=商+1
归纳总结:把m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m>n),如果m÷n=a……b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至少可以放(b+1 )个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