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与《变形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犹太人。他有一段名言,很能说明他的柔弱性格:“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在我手杖上则刻着:‘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有人称他为“弱的天才”。他不追求名利,现存全部著作9卷,而生前仅发表过6篇小说。他说:“发表两字与我毫不相干,正如天空对于鱼类那样。”他未获诺贝尔文学奖,而名气比某些获奖者还大。他是公认的现代主义文学先驱。

小说的故事

《变形记》(1912)是现代主义的经典短篇小说。描写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一只大甲虫的故事。小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公司不要他了,全家对他态度顿变。父亲用手杖把他赶回房间。小职员怕手杖打来,拼命向房门爬去,但身子转动很困难,腰扭伤了,脚流着血,他终于进他的房间,砰的一声,父亲用手仗把门关上了。第二部分写小职员爱家人,家人对他越残酷,他越体谅家人。第二天天亮,妹妹偷偷进来了,不给他吃牛奶了,给他吃烂菜、烂肉,还有一盆清水,全放在地上,又出去了,反锁上门。又过了两天,父亲


开始为生活发愁,小职员虽然被关在房间,父亲在外面说话却听得清清楚楚,他心中十分难过。心想:怎样才能使家庭免除这场大灾难呢?全家的收入就靠他一个人呀,但他现在变成甲虫了,他又想到妹妹,才17岁,他准备明年让他进音乐学院的。他越想越痛苦,离开门缝,扑倒在沙发上。现在,格里高尔·萨姆沙养成在墙上和天花板上爬来爬去的习惯了。他觉得这比在地上爬要舒服。妹妹马上发现了他的想法,就要把房间的家俱搬出去,母亲也进来了,妹妹想把墙上一幅画像也拿走,这是萨姆沙心爱之物,他急忙从沙发底下爬出来,爬上墙去,用身体贴紧那幅画。母亲看见墙上有团棕色的东西,吓昏过去。小职员又恨自己,又担心母亲,在绝望中从墙上掉下来。这时,父亲下班了,妹妹告诉父亲,大甲虫逃出来了,母亲被他吓昏了。父亲冲进小职员所在的房间,小职员见父亲手中拿着手杖,知道父亲要打他了,就逃。父亲绕着房间追他,他只能在地面上爬,不敢上墙——怕惹父亲生气。爬不了多久,他气喘了,因为父亲每迈一步,他就得动好多下。父亲用苹果扔他,有一只打中他的背,并且陷了下去。小职员挣扎着往前爬,却瘫倒在地,他动不了了。在清醒的最后一刹那,他看见母亲冲出来了,妹妹跟在后面。小职员看见母亲向父亲扑过去,抱住父亲,求他别伤害儿子的生命——可

是这时萨姆沙的眼光已经逐渐暗淡了。第三部分写家人对大甲虫的仇恨到了顶点,小职员对家人的爱也到了顶点,一个月后,小职员的伤越来越重。父亲去银行做杂工,母亲给一家时装店做零活,妹妹当了售货员,全家为生活发愁。父亲把房间和饭厅都租给三个客人,全家在厨房吃饭。有一天晚上,妹妹在厨房拉小提,三个房客发生了兴趣,请她到饭厅来拉,父母从厨房出来听了。但三个房客听了一会就不耐烦了,退到一旁抽烟、说话。萨姆沙听到妹妹的琴声,忍不住爬出来了,他觉得妹妹的琴拉得真动听,很气愤房客不尊重妹妹的艺术。他要爬到妹妹跟前,用嘴拉她的裙子,甚至想爬上妹妹的肩膀,吻吻她的脖子。他要让妹妹到自己房间拉琴,他守护在外面,谁敢闯进去打扰她,他就对谁不客气。她要告诉妹妹,一定要送她入音乐学院。但是三个房客忽然发现地板上的大甲虫了,叫喊起来,琴声中断,情势大变,父亲赶紧过来,想挡住房客的视线,妹妹扔下琴,跑去给房客铺床,全家尽力掩饰这丑事。可是三个房客忿怒了,纷纷要退租,因为他们不能和大甲虫住在一起。父亲受不了新的打击,妹妹大哭起来。萨姆沙知道自己又闯祸了,吓得待在原地一动也不动。他听见妹妹哭着对父母说要把他弄走,说她再也没法开口把这个怪物做哥哥了,说全家被他害苦了,对他也仁至义尽了。母亲同情妹妹,但又痛苦地反问妹妹,要拿自己的儿子怎么办才好?父亲认为妹妹说得极对,但是说甲虫根本不懂人的意思,没法和他谈,也就没法让他自己走。萨姆沙很伤心,他要爬回房间。他艰难地用头支撑着身体,在父母妹妹面前经过,全家人眼定定地、阴郁地、默不作声地看着他爬过去(精彩至极)。萨姆沙害怕自己的样子惊吓父母,使劲快爬,但他体力衰弱到了极点,爬了很久,才爬回房间,还努力回转头去(精彩至极),看一眼家人。妹妹飞快地跑过去把门锁上了。萨姆沙爬回房间,小职员很快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动弹了。他的整个身子都觉得痛,不过也好像逐渐减轻。他背上的烂苹果还在,周围的肉早已发炎,全身都是灰土,他心里想:现在又该怎么办呢?“他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只要这件事真能办得到。”(甲虫不是人,不能自杀)。萨姆沙在黑暗中深思,一直到钟楼打响了半夜三点,他昏迷过去了。次日,窗外透进来第一道光线,又一次唤醒了他的知觉。他抬了抬头,接着,他的头无力地颓然垂下,他的鼻孔也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他死后,全家反而轻松了。父亲写信给银行、母亲

写信给服装店老板、妹妹写信给商店,三人同时写了三封请假信,要出城去玩一天。父母考虑搬家,又用目光打量女儿成熟的身段、考虑给她找个好女婿。女儿呢了也想着自己的未来。生活一切照样,谁也不去想死去了的格里高尔·萨姆沙。

小说的主题

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有人说,小说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人被资本主义社会压迫,变成甲虫了。有人说,小说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冷酷无情的关系,萨姆沙的家庭关系就是这样。这些都对。小说有这个批判性的主题。但是,小说有没有肯定性的主题呢?我看是有的,就是爱的主题——萨姆沙对家庭的爱。又是批判,又是肯定,是否半斤八两,平均分配呢?我看不是的,肯定性主题是第一位,批判性主题是第二位。社会、家庭越冷酷,萨姆沙的爱越感动人。不是冷酷压倒爱,而是爱压倒冷酷。人变甲虫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它的寓言意义却有普遍性,首先,萨姆沙不是自愿的,灾祸是突如其来的,无法避免的。谁敢说自己就不会遇到突如其来、无法避免的灾祸呢?其次,世人(包括亲人)又是怎样对待如萨姆沙这样的不幸者呢?第三,当自己成为萨姆沙这样的不幸者时,又应该怎样对待世人(包括亲人)呢?这三个问题,可供我们反思、反省。小说批判性及肯定性的主题就扩大了。这就是我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小说的艺术

首先是“变形”手法的创新。“变形”手法自古有之,不足为奇。卡夫卡的创新有以下5点。第一,以丑为美,以往文学作品写“变形”,多以美为美,蜜蜂蝴蝶变人,蜜蜂蝴蝶是美的,花草树木变人,花草树木是美的,也有以丑为美,但丑到最后还是美,如丑小鸭、灰姑娘。唯独卡夫卡写一只大甲虫,它无论如何不是美。他对一个画家说:“别画那个,千万别画那个!……这个昆虫本身是不可画出来的,即使作为背景也不行。”小说家可以写“甲虫”心灵之美,而画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画出一只棕色的、多脚的、美的甲虫来。第二,以“甲虫”拟小人物,选物极贴切。“甲虫”丑、笨、不伤人、极易受伤害、缺乏自助与自救能力,太像人世间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了,还有什么比用“甲虫”拟小人物更贴切的呢?第三,同时写出“甲虫”作为人与物两方面的特性。以往文学作品之“拟人化”,重在写“人”,只写一面性,不论什么东西,一变成“人”,就只有人性。而卡夫卡笔下的“甲虫”,亦人亦物,“甲虫”作为“物”之生理属性、特征均极为鲜明。第四,作者把自己借给丑物,“甲虫”就是作者。作者常常把

自己借给小说中的人物,但把自己借给“甲虫”,真是闻所未闻。作者写信给未婚妻说:“不错,念给你听是美好的,同时必须握住你的手,因为这篇故事有点可怕。它叫《变形记》。它是从这么一颗心中跑出来的,而你就住在这颗心里。”卡夫卡不是“借”,而是把自己“变”成大甲虫了,而爱就住在大甲虫心中,他把“大甲虫”献给了爱人。

其次是对比手法的创新。对比法自古有之,不足为奇。卡夫卡的创新表现在哪儿呢?他不是写人的对比,而是写人与甲虫的对比。在《变形记》中,人是一方,“甲虫”是一方,表面上,人恨“甲虫”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它不是人。所以秘书主任、三个房客、父母妹妹都恨它。全家人巴不得它死。卡夫卡着重写的,是“人”的振振有辞,秘书主任逃跑是合情合理的,三个房客退租是合情合理的,父亲打它是合情合理的,妹妹说她不能叫这个怪物是哥哥了是合情合理的。当然,这是表面的层次,事实是不合情不合理。理由就不用分析了。注意,以往作家的对比法,写人对人的压迫,只写了一个层次:不合理。大人物压迫小人物是不合理的,统治者压迫被统治者是不合理的,强者压迫弱者不是合理的,富贵的压迫贫穷的是不合理的,男人压迫女人是不合理的,父母压迫儿童是不合理的。但是,卡夫卡偏偏着重写这些压迫表面上是合理的,卡夫卡写出表面上的合情合理下面的不合情不合理,写出了整个社会道德准则的虚伪性,这就是对比法的创新。以往的作家只写一个层次:不合理,卡夫卡写了两个层次:合理下面的不合理。卡夫卡把传统的“对比法”改了一下,把人与人的关系的对比,化为人与甲虫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衬,便使真善美更真善美,假丑恶更假丑恶,这种“对比法”,是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构思,它剥落这个不合理世道的“合理”的外衣,还它一个虚伪的真正本质,从一个荒诞的环境中赞美善良的人们,这种新的“对比法”便具有前人所未写过的更高的典型意义。

创新来自传统。《变形记》启发了不少现代派大作家的创作思维:在荒诞的语境中写人间的冷和热,这可以说是现代派文学之总主题。那么,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是来自传统?还是来自创新?还是来自两结合,这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似乎不能用中庸的答案。我个人认为,《变形记》成功的秘诀,还是在于卡夫卡出色地继承了传统。第一,它有一个好故事,有头身尾,十分完整,极具可读性,比诸那些三淡化(故事、人物、主题)的小说,高明得多。第二,小说的“变形”与“对比”手法,来自传统

。第三,小说有大量心理描写,有大量细节的逼真性,也是来自传统。第四,小说的主题既明白又富于含蓄性,如冰山之1/8,作者只讲了一个故事,故事后面的7/8,读者去思考吧,这也是来自传统。第五,小说有明显的基督教思想,这当然也来诸传统。所以,传统与创新,传统是第一位的,离开了传统,《变形记》之艺术技巧,《变形记》之思想性,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创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创新”是以传统为基础,为起点的。这是我们必须掌握之一个基本观点。但是卡夫卡又不囿于传统,他敢于变化它,发展它,如“变形”与“对比”手法,就是变化,就是发展。

《变形记》之所以成为20世纪短篇小说的经典,因为它综合性地继承了传统,并且发展了传统。有人只知模仿、依傍,不知将传统化为自己作品的血肉,尤其缺乏综合传统而发展之能力。卡夫卡却不是这样,这就是《变形记》成功之秘诀。《变形记》写于1912年,它在当时是很新潮的,但现在它自己也变成传统的一部分了。迄今为止,世界短篇小说中还没有《变形记》第二,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继承传统并发展传统,是文学史上最艰难的事。卡夫卡知难而进而成功,此乃文学发展之永恒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