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社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三国鼎立》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封建社会从国家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本课无论是在本单元还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结束了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和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不仅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揭开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开发的序幕。因此,本课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能力目标:一是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总结归纳能力、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人才意识;二是在区别历史真实人物和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评价历史人物是非功过的标准,主要是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

2、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

3、难点:曹操在两次战役一胜一败原因、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三、学情分析、理论指导和教、学法选择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从整体上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比较差。因此,在初一的历史教学中,必须抓住教学重点,教学设计宜简单不宜复杂。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我将引导学生运用三步思维学习模式进行学习。三步思维学习模式是根据心理学和人们的认识规律,把每一课的学习内容,由浅及深,转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次问题的学习思维模式。今天,我之所以选择这一课站在这里进行说课也是为了向大家介绍这个模式。初一历史的很多内容都很适合这个模式。如“商汤灭夏”、“武王伐纣”、“郑和下西洋”等。这个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符合初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发育实际。它既避免了教师上课平铺直叙,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有利于突破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网络的构建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原则:(1)、学生主体原则;(2)、启发诱导原则;(3)、分层教学原则;(4)、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共8个环节,分别如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一

情境导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目的: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教学环节二:

展示教学目标

目的: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明白本课学习要求

教学环节三:

学生自主学习,首先突破本课重点。

这个环节,我根据三步思维学习模式,由浅及深,设置了三个层次的思考题,作为学生的预习目标。分别是:

(1)、三国鼎立中的三国分别是哪三国?建立者是谁?分别建立于何时?定都何处?(最好用表格列出来)

(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分别与哪两个战役有关?这两个战役有什么共同点?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分别有什么影响?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自的经济有哪些发展,对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有什么影响?

目的:突破重点,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能力和历史知识网络的构建能力。

教学环节四:反馈交流,巩固重点。

教学环节五:

生生互动,合作探究,有效突破难点

教学环节六:

拓展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首先同桌之间交流,其次小组内部交流,最后全班范围交流。

目的:在明确答案,巩固重点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学习意识,团队意识,互相学习,巩固本课重点。

难点突破一:曹操在两次战役一胜一败的原因。分三步探究:(1)、官渡之战前袁绍和曹操的实力对比如何?结果如何?

(2)、赤壁之战前曹操和孙刘的实力对比又如何?结果如何?

(3)、曹操在这两次战役中分别是一胜一败,你认为原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

这个难点并不难:官渡之战中曹操善于用人,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战略战术应用得当。如接受许攸的建议,突袭火烧袁绍

大军粮草。赤壁之战中曹操自恃自己实力强大,骄傲轻敌,战略战术应用错误。如战船用铁链连接,遭到孙刘火攻。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大,也没有绝对的弱小。只要谋划得当,弱者同样可以战胜强敌;也说明骄兵必败,得人才者得天下。

目的: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分析,培养综合分析、总结归纳能力、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人才意识。

难点突破二: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官渡之战后,曹操终于统一北方,你能否从政治、经济、军事和用人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这个问题只要老师指导得当,学生也能总结出来。(1)、政治上,课本102页课文引言有曹操足智多谋,“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2)、经济上,课本102页第一段,曹操重视农业生产。(3)、军事上,课本102页第二段,官渡之战中曹操消灭了自己的强敌袁绍。(4)、重视人才,善于用人。课本103页小字部分有介绍。

目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人才意识。

拓展延伸一:对曹操是非功过的评价:

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曹操既足智多谋又阴险奸诈,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鲁迅说他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人物、政治家、大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