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
xx
【备课资料3】xx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出生年代(前179~前104)中国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下了一道诏令,要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著有《春秋繁露》。
战国阴阳五行家邹衍认为,历史中的朝代更替是由于五德运行产生的影响。按照邹衍的学说,每个朝代必须与五德之一相连,因此,这个朝代就应当遵循这五德之一的要求来运转。
董仲舒修改了这个理论,认为朝代的更替不是依循五德运行的顺序,而是依循“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的顺序。他在《三代改制质文》中说:
每个朝代都依循一统,每统又各有其为政的系统。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阐述儒家思想在汉代开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过程。头绪多,涉及到一个“中心人物”——董仲舒,两个思想核心——“大一统”和“天人感应”学说,以及两个“隐性”知识点,即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和西汉的选举制度“察举制”。这两个“隐性”知识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受课时的影响,教学中又不能过多渲染,但又要使学生明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下一番功夫,以精炼的知识去讲授。另外,“无为而治”与“阴阳五行学说”也是知识的盲点,教学中要恰当处理好。问题解答
《尚书·xx》“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3、思想主张:
(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中央集权需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请问:
1、适应xx到xx统治时期:
法家“法治”,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
2、汉初:
道家“无为而治”(原因、措施、结果)
3、大家想想儒家思想自产生到西汉初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战国后期,xx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xx初年,逐渐复苏。
讲授新课: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他规定,地方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当中央任官,甚至还擢升平民、儒士为相。这明显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3)教育方面:
兴办太学,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前124年,又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按董仲舒的说法,夏朝代表黑统,商朝代表白统;周朝则是赤统。夏、商、周三朝完成了这一历史循环。之后,历史又开始一次新的循环,新的朝代又应当代表黑统。继承周朝统治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而是孔子,他承受天命,创立了黑统。孔子所受天命,不是一种“法统”,而是一种“道统”。董仲舒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2)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加强君权需要
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的学说。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因此,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人与天是相合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了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而且将它发展得十分精致。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学思之窗】
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答案提示:
①②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
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答案要点提示: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性。
②推崇孝道和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③强调君权虽然有利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但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极为不利。
五常:
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4、影响:
(扭转局势付诸实行)
汉武帝的这些做法对于儒学后来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学派思想起了推动作用。③本课测评
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提示:
第一,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
第二,汉武帝大力推动儒学发展,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学习延伸
上述两条资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材料略)
【备课资料2】xx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死。曹参为汉相国,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施政办事。
曹参日夜饮酒,不治事。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
“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他还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召》)。
他在应对中还说:
“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博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
(3)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为人处世标准
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
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3)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2)表现:
与民休养生息
(3)措施:
①减轻田租;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xx;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2、xx的“有为而治”:
(1)原因:
①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
xx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
xx的xx问题解决经过:
楚汉战争时期,为了对付项羽,刘邦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王。
2、过程与方法:
(1)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2)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3)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各xx设立学校。
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独尊儒术的结果:
正统思想文化主流
2、xx的儒学教育状况:
(1)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五经”
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
《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
《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
《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
(2)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太学设立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三、儒学成为正统:
1、xx尊儒的措施:
(1)思想方面:
全面肯定xx的新儒学思想。
xx说:
“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2)政治方面:
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西汉初年,刘邦将异姓王逐一翦除,却又错误地总结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分封了九个同姓王,形成了西汉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现象。到了汉景帝时期,一度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之乱,叛乱虽然被平定,但是王国依然存在,很不利于中央集权。
(2)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需要有一套广泛的治国方略。于是汉武帝便招纳贤良文学之士,亲自策问治理国家的纲领性的思想,称为“贤良对策”。董仲舒便三次回答了汉武帝的策问,并在第三次对策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2、特点:
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备课资料4】xx家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线路,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先秦学派之一。
【备课资料1】“无为而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为:
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
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出处:
《论语•xx》: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1、提出者:
xx
【备课资料3】xx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出生年代(前179~前104)中国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下了一道诏令,要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著有《春秋繁露》。
战国阴阳五行家邹衍认为,历史中的朝代更替是由于五德运行产生的影响。按照邹衍的学说,每个朝代必须与五德之一相连,因此,这个朝代就应当遵循这五德之一的要求来运转。
董仲舒修改了这个理论,认为朝代的更替不是依循五德运行的顺序,而是依循“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的顺序。他在《三代改制质文》中说:
每个朝代都依循一统,每统又各有其为政的系统。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阐述儒家思想在汉代开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过程。头绪多,涉及到一个“中心人物”——董仲舒,两个思想核心——“大一统”和“天人感应”学说,以及两个“隐性”知识点,即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和西汉的选举制度“察举制”。这两个“隐性”知识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受课时的影响,教学中又不能过多渲染,但又要使学生明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下一番功夫,以精炼的知识去讲授。另外,“无为而治”与“阴阳五行学说”也是知识的盲点,教学中要恰当处理好。问题解答
《尚书·xx》“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3、思想主张:
(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中央集权需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请问:
1、适应xx到xx统治时期:
法家“法治”,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
2、汉初:
道家“无为而治”(原因、措施、结果)
3、大家想想儒家思想自产生到西汉初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战国后期,xx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xx初年,逐渐复苏。
讲授新课: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他规定,地方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当中央任官,甚至还擢升平民、儒士为相。这明显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3)教育方面:
兴办太学,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前124年,又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按董仲舒的说法,夏朝代表黑统,商朝代表白统;周朝则是赤统。夏、商、周三朝完成了这一历史循环。之后,历史又开始一次新的循环,新的朝代又应当代表黑统。继承周朝统治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而是孔子,他承受天命,创立了黑统。孔子所受天命,不是一种“法统”,而是一种“道统”。董仲舒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2)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加强君权需要
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的学说。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因此,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人与天是相合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了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而且将它发展得十分精致。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学思之窗】
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答案提示:
①②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
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答案要点提示: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性。
②推崇孝道和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③强调君权虽然有利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但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极为不利。
五常:
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4、影响:
(扭转局势付诸实行)
汉武帝的这些做法对于儒学后来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学派思想起了推动作用。③本课测评
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提示:
第一,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
第二,汉武帝大力推动儒学发展,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学习延伸
上述两条资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材料略)
【备课资料2】xx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死。曹参为汉相国,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施政办事。
曹参日夜饮酒,不治事。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
“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他还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召》)。
他在应对中还说:
“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博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
(3)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为人处世标准
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
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3)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2)表现:
与民休养生息
(3)措施:
①减轻田租;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xx;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2、xx的“有为而治”:
(1)原因:
①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
xx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
xx的xx问题解决经过:
楚汉战争时期,为了对付项羽,刘邦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王。
2、过程与方法:
(1)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2)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3)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各xx设立学校。
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独尊儒术的结果:
正统思想文化主流
2、xx的儒学教育状况:
(1)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五经”
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
《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
《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
《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
(2)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太学设立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三、儒学成为正统:
1、xx尊儒的措施:
(1)思想方面:
全面肯定xx的新儒学思想。
xx说:
“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2)政治方面:
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西汉初年,刘邦将异姓王逐一翦除,却又错误地总结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分封了九个同姓王,形成了西汉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现象。到了汉景帝时期,一度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之乱,叛乱虽然被平定,但是王国依然存在,很不利于中央集权。
(2)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需要有一套广泛的治国方略。于是汉武帝便招纳贤良文学之士,亲自策问治理国家的纲领性的思想,称为“贤良对策”。董仲舒便三次回答了汉武帝的策问,并在第三次对策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2、特点:
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备课资料4】xx家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线路,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先秦学派之一。
【备课资料1】“无为而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为:
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
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出处:
《论语•xx》: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