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

合集下载

第三章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第三章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三)行政管理任务范围扩大
任务范围扩大和交往手段的发达推动分工 基础上的集中统一管理。 (经会p294-295)
3
结论: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
统组织向现代大型组织的转型, 需要引领现代社会组织发展方 向的科学理论。
4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 容 (一)官僚制的权威基础:法理型权威
1、没有权威不成组织,权威是组织 不可或缺的要素。
8
2、权威等级化。 纵向分层,将职位及权威按等级组织起来, 实行层级节制;上级指挥监督下级,下级报告 请示上级,构成统一有序的运行体系。 3、公私分离,档案管理。 现代行政组织原则实行公私分离,办公机构 与私宅分离,公共财产与私人财产分离,官方 活动与个人生活分离。 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以正式的文件下达, 记录在案,凭文办事,用毕归档,妥善保管。 这有利于下级明确任务、要求和权责,也有利 于上级监控。
经济与社会p296二民主政治需要铲平经济社会差异平等原则要求实施抽象的规则统治拒绝特权和个案处理经会p305三行政管理任务范围扩大任务范围扩大和交往手段的发达推动分工基础上的集中统一管理
第三章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 鞠连和
1
一、韦伯“官僚制”理论形成的经济社会条 件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中国化与应用
2
一、“官僚制” 理论的经济社会条件
(一)市场经济呼唤科学的行政管理
兼职的传统行政管理,不准确、不统一和 浪费时间,造成管理对象经济上的损失。 (概念与案例,p87;经济与社会p296)
(二)民主政治需要铲平经济社会差异
平等原则要求实施抽象的规则统治,拒绝 “特权”和“个案处理” (经会p305)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1)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1)
▪ 职业的专职,薪金和晋升的稳定,给行政人 员带来了按照制度和规章办事的动力。
二、韦伯官僚制的理论基础 和主要精神
▪ 1、理性和效率
▪ 韦伯认为一元化的官僚制组织形式,从纯技术的角 度看,是可以获得最高效率的。它是人类行使支配 已知方式中最理性者。
▪ 其中理性是指:(1)重要的是制度、法规和正式 职务,而不是个性;(2)重要的是公事公办而不 是个人关系;(3)重要的是技术专长而不是心血 来潮,一时聪明;(4)重要的是逻辑和预见性, 而不是非理性的感情和不可预计的后果。
▪ 缺乏专业化的行政管理队伍。
2、个人魅力型统治
▪ 即卡里斯马:他被认为天分过人,具有超自 然、非凡的、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力量或素 质——或被视为神灵差遣的“领袖”。
▪ 古代的预言家、精通医术、法学的智者、狩 猎或战争中的英雄、勇士等被称为个人魅力 型人物。
▪ 权力的基础在于追随者确信他的超凡能力。
5、加深对官僚制主要特征 的认识
▪ (1)职能专门化进行分工; ▪ (2)严格等级层次,金字塔结构,直线式的官僚
制行政范式; ▪ (3)通过规章制度明确责权; ▪ (4)程序; ▪ (5)人际关系非人格化。形式化的不受私人因素
影响的精神,所谓的没有恨意亦无热情。这是理想 的行政人员处理公务的精神。 ▪ (6)以业务能力作为人晋升和报酬的标准。功利 主义,从被支配者福利的角度来看待行政功能。
▪ 行政人员必须秉公办事,价值中立,排除个 人情感和不可预测的感觉因素;
▪ 克服了封建世袭制的个人专断、滥用权力等 弊端,保证了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 着一种科学、高效和公正的管理模式;
▪ 有利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 (4)技术的高效率 ▪ 纯技术优势;专业知识占中心地位;

西方行政学说之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西方行政学说之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六、西方行政学说之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一、生平与著述1.1864-1920, 德国著名学者,思想家;2.求学: 良好的家教渊源, 海德堡大学\ 柏林大学\ 哥丁根大学, 博士;3.人生经历丰富: 军人\ 教授\ 游历者| 思考者;4.学术研究与著述:研究领域与范围: 社会\ 经济\ 政治;代表性著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 作为职业的学术\ 作为职业的政治;二.韦伯官僚组织(科层制)思想(一) 核心概念:1. 权力(power): 无视人们的反对, 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

权力与服从(obedience) 相对应;2. 权威(Authority):正当化的统治, 是权力的一种特殊形态, 两个特征: (1) 自愿服从; (2) 存在着一套支持统治的正当性的信仰体系;3. 正当性(Validity): 指人们愿意服从该权威( 统治) 并根据该统治系统的相应命令来行动的可能性, 这种正当性可能出于不同的基础: 传统\ 情感\ 某种价值信念\ 某种成文规定, 等等; 不同的正当性基础,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正当统治。

(二)权威合法化的方式与组织类型分析1. 超凡权威与神秘化组织( 个人魅力型正当统治)超凡魅力: 来源于别人的崇拜和追随;神秘化组织(chrismatic): 这种组织行使权威的基础是基于统治者个人的人格, 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统治者个人的人格特征: 超自然/ 超人的力量或品质, 因而具有人格魅力, 如宗教先知, 智者, 战争英雄, 救世主, 政治领袖。

u 两个特征:–反对经济上的考虑(经济上的平均主义)–内在的不稳定性;2.传统权威与传统型组织传统型权威: 基于传统习惯或世袭得来;两种形式: 世袭制与封建制;u特点:–A. 统治者与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一些自然的亲缘关系,统治者往往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 –B. 与特定的经济组织形态,即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紧密联系;–C. 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宗教特性;3. 法定权威与合理化—合法化组织(法理型)法定权威: 由理性和法律规定的权力;合理—合法化组织: 即以理性和法律规定为基础行使权威( 统治) 的组织;u 在该组织中:–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逻辑一致的各种法律规则以及得到法律授权的管理人员所发布的命令,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与领导者个人的品质,能力,学识关系不大.不依赖于与个人有关的身份或属性,是一种非人格的权威统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在法律上地位平等,都受组织规则的约束;(1)何为合理化(rationality, 理性):–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即组织是精心设计的机器,旨在执行某些功能,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机器发挥最大功能起着它们各自的作用;(2)何为合法化(legitimacy):–因为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规则和程序,一定时候在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的组织成员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程序去行使他的权威;u 韦伯称这种类型的组织为”官僚制”(bureaucracy), 又译为”科层制”,u 韦伯认为, 官僚制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态, 所谓理想, 并非指”应当”或”合乎需要”, 而是指组织的一种纯粹或标准模式, 一种标准的组织形态;u 官僚制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4.韦伯对三种类型组织的评价:A. 超凡魅力: 非理性, 过于感情色彩, 过于神秘, 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B. 传统权威型: 服从传统, 领导者的作用在于维护过去的传统, 效率最低, 也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C. 只有法定权威适合于现代管理组织, 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谨慎的公正”:–a. 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b. 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c. 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而是受到规则的约束;(三)官僚制(科层组织)及其特征1. 官僚制的含义:u 一种以法理型权威( 统治) 为基础, 具有专业化功能和固定的规章制度, 设科( 部) 分层的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组织制度或管理形式;2. 官僚制的特征:(1) ( 合理的) 专业分工:–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2) 层级节制的权力等级系统:–层层控制的组织结构,在组织内按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3) 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制定一整套严密的规则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工作的一致性,明确性,不可随心所欲.(理性,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测性)(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档案):–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形成正式文件下达,且记录在案,用毕归档. 以使组织独立于个人之外,也利于明确任务\指令\权责,利于加强控制;(5) 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以法律\法规条例\正式文件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避免个人情感和好恶等非理性因素影响组织的理性,合法性和客观性.–严格区分公事与私事、公产与私产::组织成员间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公务关系,处理组织事务只考虑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正当性),而不考虑私情.(6) 专业培训:–建立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培训机构,为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以使其具备或增加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的数量\质量,提高效率.(7) 合理合法的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升迁\任用)A. 依据工作性质要求和人员本身的资格条件任用人员;B. 根据职位等级系统对人员的职位给予合理安排,使人适其位,充分发挥其功能;C. 由自由契约而承担职务(市场原则);D. 职位设计:每一个职务都有明确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权责范围和应具备的学识能力经验要求;E. 明确固定的货币工资制度:工资标准依级别,责任大小,年资,地位而定;F. 绩效制:奖惩依工作优劣来定;G. 晋升依工作绩效和资历非关系而定;H. 职位不能转让或继承;I. 职位非私有,不得滥用职权;J. 管理人员在行使其职务时受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3.韦伯所认为的官僚制的优劣–优: 技术效率A. 严密性;B. 合理性;C. 稳定性;D. 普适性;–劣:A. 官僚体系庞大而致行动缓慢, 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效率低下;B. 官僚主义弊端(bureaucratism);C. 理性主义导致人的本质的异化, 人沦为工具而不再是目的, 即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冲突。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第3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第一节生平与著作一、主要生平1、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埃尔福特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位法学家兼市政议员,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一生笃信上帝并致力于宗教慈善事业。

2、1884—1885年韦伯又转至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就读,从此开始发奋读书,专注于学业。

在此期间,他曾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

严格的军事生活使韦伯深为了解军队的管理方法和组织制度,这对他以后的行政组织理论研究影响颇大。

3、1896年,他又迁回海德堡。

在海德堡教学期间,韦伯经受了一次精神崩溃,他的学术研究也因此而中断。

4、1899年,他获得学校的批准开始了休养讲学的生活。

韦伯先后游历了英格兰、苏格兰、比利时、意大利和美国。

在美国的经历成为他日后写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素材。

5、1917年末至1919年初,韦伯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布演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作为职业的学术》和《作为职业的政治》两篇演讲。

6、1920年6月14日,韦伯因患肺炎而猝然去世,时年56岁。

二、主要著作韦伯的思想深刻而独到,研究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历史学及宗教神学诸多领域,他的学术研究不同程度地推进了各个学科的发展。

他的一生著述颇丰,并且在研究范围、文献资料尹思想深度等方面,都令后人难以企及,其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经济与社会》、《政治论文集》、《社会学论文集》等。

韦伯的理论对后世影响巨大,他提出的“理想的官僚制”理论是行政学发展史中重要的里程碑,为此韦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第二节官僚制组织理论一、理想的官僚制理论官僚制理论居于韦伯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对于韦伯来说,当代社会以及政府的突出特点是家长制或世袭制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为官僚科层制,传统权威转变为所谓“理性的”或“合法的”权威。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_资料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_资料
的基础。▪ (4)明Fra bibliotek的程序、规章和制度
▪ 排除个人的主观因素,使组织获得了理性, 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测性。
▪ 非人格化,不掺杂个人情感。 ▪ (5)专业培训
▪ 专业化的行政人员是现代官僚制区别于传统 家长制和世袭制的重要特征。
▪ (6)固定的薪俸和按照资历和功绩晋升 ▪ 行政官员属于专职阶层,职务稳定; ▪ 按照功绩晋升;
▪ 2、现代合法--合理统治(权威)
▪ 合理,目的和价值合理。由于各项职责权限 的合理划分,各级别层次进行专业分工,而 且以明确的规则加以确定,高效率从此产生。
▪ 合法,组织必须严格的按照规则和程序来进 行。法理性权威在此间形成。
▪ --合同与契约
▪ 3、官僚制的缺点
▪ 压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人成为一种附属品, 只会机械例行公事,成为没有精神的专家;无法进 行实证分析;偏重静态研究,过分强调规则和制度, 使组织僵化,缺乏应变能力和弹性;
▪ 官僚制,它在明确性,稳定性,纪律的严格 性,运作范围的广泛性等方面都明显优越于 其他组织,并可应用于其他所有种类的管理 工作。
▪ “任何领域,要想象一个没有专业人员的持 续性行政工作,几乎是一种幻觉。”
▪ 官僚制的管理系统由技术的观点看是最理性 的,主要因为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 在现代科技以及经济生产企业技术的发展下, 技术知识在近代成为绝对的不可或缺。推进 官僚制的决定性理由是它超过其他组织的纯 技术优越性。
6、对官僚制的评价
▪ (1)官僚制是理想行政的象征 ▪ 理性,稳定和高效与当今“行动缓慢、效率
低下、不负责任、相互推委”等官僚主义的 表现绝然不同。
▪ “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是能够取得最大程度 的效率的,这种组织是对人进行绝对必要控 制的最合理手段。精确性、稳定性、严格的 纪律和可靠性比其它任何形式都要优越”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与泰勒、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

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无法实现其目标。

人类社会有三种被社会接受的权利:•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之所以服从它,是因为领导者占据了传统所支撑的权力地位,同时,领导者也受到传统的制约。

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不是基于与个人无关的秩序,而是基于习惯义务领域的个人忠诚。

领导者的作用似乎只是维护传统,因此是低效的,不应该作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

非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取决于对领导者的信仰。

他必须用不断的奇迹和英勇的行动赢得追随者。

超凡的力量太感性,太不理性,不是基于条条框框,而是基于神秘的启示。

因此,权力的非常形式不应作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

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成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提供了审慎和正义。

原因是:(1)管理的连续性使得管理活动必须有序地进行。

(2)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3)领导者的权力不是无限的,应该受到约束。

有了适合于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Ideal Type),具有下列特征:1、组织中的人员应具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分析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作为基础的,权威能消除混乱、带来秩序,没有权威的组织是无法实现组织目标的。

权力是无视人们的反对,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出于自愿。

韦伯认为有三种合法权威,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态,即:1、“神秘化的组织”。

这种组织形态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2、“传统的组织”。

在传统的组织中,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

3、“合理——合法化组织”。

在合理化——合法化组织中,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此时的权威必须在组织中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被领导者对权威的服从实际上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在赢得服从这一点上与领导者个人的品质、能力、学识关系不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各自都要受到组织规则的约束。

二、官僚制及其特征韦伯认为,“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合理的分工。

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固定这种分工,分工不仅有利于组织成员通过训练掌握专门的技能,更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可以使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确切地知道从何处取得命令以及把命令传达给何人,有助于克服组织管理中的混乱现象,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管理工作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的,官僚制组织通常需要制定一整套规则和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确性。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该形成正式文件下达,并且要记录在案,用毕归档。

这使组织独立于个人之外,不因领导成员的变动而变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三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第三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价值导向的各种社会行为都会因糟糕的官僚 结构和由正式理性的法律和规制构成的紧密结 合的网络而受到阻碍,在这种背景下,个性根 本不再会有任何希望得以张扬”。(韦伯)

三、对韦伯官僚制理论的评价


社会政治意义。推崇管理的理性化和制度化, 强调以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因应了工业社 会的现实诉求。 学术意义。“组织理论之父”,提出三种权 威划分的理论框架和组织形态的划分;系统 论述了官僚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管理原则, 奠定了现代社会官僚制的制度基础;基于威 尔逊的传统,提出官僚制组织目标就是要最 大限度地追求行政效率。

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 主 要 贡 献是 提 出 了 “ 官 僚 组织 结 构 理论 ” , 或称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最为深远。由于在管理学组织理论领域取得很大贡 献,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新教伦理和资本主 义精神》,《宗教社会学论文集》(3卷)、《政治论 文集》、《经济与社会》(2卷)、《社会和经济组 织理论》、《科学论文集》、《社会学和社会政策 论文集》等。
官僚制的优点:

(三)关于官僚制的优点与缺点
严密性 ——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合理性 ——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
稳定性 ——非人格化秩序可摆脱长官意志 普适性 —— 适用于公共与私营部门
官僚制的缺点

理性官僚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想化或纯 理论性的组织制度,在现实中有很多难以实现 的条件 。

韦伯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社会学、政治 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和宗教 学等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对许多社会、 经济和历史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和新的观点,对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 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以致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 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韦伯式科层体制

韦伯式科层体制

韦伯式科层体制
韦伯式科层体制,又称为“官僚主义”,是指以权威机构为中心,规范化和层级化的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相较于传统的个人掌控的管理
方式,更加高效、稳定和可靠。

韦伯式科层体制的特点在于,权力和责任被分割到各级机构和职位,以确保权力的分散和各级职位的专业化。

即,每个职位都拥有特
定的职责范围和与之相应的权力,并且这些职位被分层次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这种体制下,职务晋升和聘任主要依据个人的资历和表现,而
不是社会背景或私人关系。

这样,人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也
鼓励了员工的进步和发展,同时避免了有利益驱动的职务揽取,保证
了公正和合理。

科层体制也使得管理更加规范化,计划化和制度化。

具体的工作
各级机构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规范,每个职位都有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绩
效标准。

这种有效的管理、规范化的标准、清晰的分工,从而可以最
大限度地提高组织的效益。

但是,韦伯式科层体制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官僚化、规范
化和层级化的体制,使得组织内部决策缓慢,灵活性不足,处理问题
的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

其次,科层体制可能导致权力集中在一些
职位上,导致一些职员职位不安全、无法得到发展和提升,从而影响
组织的绩效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韦伯式科层体制是合理的组织管理方式,可以提高组
织的效益和规范化,但组织在推行科层体制时要密切关注其中的缺陷,避免影响组织发展和职员的工作积极性。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探析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探析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探析一、本文概述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作为社会学领域的杰出学者,他的“官僚制”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析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揭示其内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影响。

文章将首先概述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官僚制的定义、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随后,本文将分析官僚制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探讨如何克服其固有的问题,以实现更为高效、公正的社会治理。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韦伯官僚制理论在不同国家、地区及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官僚制理论。

通过对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二、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概述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他的官僚制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韦伯在他的著作《经济与社会》中,对官僚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组织形式,是现代社会中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权力运作方式。

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一种高度理性化、法制化和非人格化的组织形式。

其核心特征包括:等级制原则,即组织内部按照权力和职责的层级关系进行划分,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法制化原则,即组织的运作和决策都基于明确的法规和规章制度,而非个人的主观意愿;非人格化原则,即组织中的成员在处理事务时,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个人情感和偏好的影响。

韦伯认为,官僚制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具有诸多优点。

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大规模社会组织和复杂社会管理中的协调问题,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官僚制通过明确的权力和职责划分,能够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官僚制通过法制化和非人格化的运作方式,能够减少个人情感和偏好对组织决策的影响,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然而,韦伯也指出了官僚制的局限性和潜在问题。

韦伯认为理想的官僚制具备哪些特点?其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韦伯认为理想的官僚制具备哪些特点?其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韦伯认为,官僚管理体制应有三个层级:最高层为高级管理层,也就是决策层扩中间是中级管理层,也就是管理层;下面是基层管理层,也就是执行层,这三个层级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

韦伯认为,科层(官僚)制组织的管理意味着根据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公务知识)来进行控制,因此,领导者应在能力上胜任其工作,并根据事实而不是随意主观地进行领导。

韦伯指出:官员的任命和职能的行使应按下列准则进行:1)每个人在人身上是自由的,仅仅在工作中对职务的规定和要求负有责任;2)每个人所在的职位都是等级制度中的一个环节,并按照明确规定的职务等级系列组织起来;3)每一职务都有固定的法律意义上的职权范围;4)职务是通过自由契约而担任的,因此,从原则上说,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5)每个人所担任的职务都是根据他的专业业务资格而被任命的,这种专业业务资格在最合理的情况下是通过考试获得或是通过证书予以确认的;6)组织中有固晓的货币工资制度,大多数人还可领取退休金。

工资标准基本上按等级系列中的级别、职位的责任大小以及社会地位来确定;7)组织中的职务是任职者惟一的或主要的工作;8)人员的升迁是根据年资或政绩,是根据其中一种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得到升迁,由上级来决定;9)行政人员应该完全和自己所管理的物质资料的所有权分开,他只能在职位上尽忠守责,而不能视职位为己有,更不能滥用其正式职权;10)行政人员在担任职务、履行职责时,必须接受严格的、统一的职务纪律的约束、控制和监督。

韦伯认为,官僚体制是一种严密的、合理的、形同机器那样的社会组织,它具有熟练的专业活动,明确的责权划分,严格执行的规章制度,以及金字塔式的等级服从关系等特征,从而使其成为一种系统的管理技术系统。

具体而言,官僚体制包括以下要素:l 建立明确的职能分工。

对组织的全部活动进行专业化的职能分工,并依据这种职能分工确定管理职位,详细规定各个职位的权利和责任范围。

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必须担任某一项职位。

简述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基本特征

简述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基本特征

简述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基本特征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或官僚制)理论有着丰厚的思想内蕴,它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重要内容。

这一理论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分析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来源之一。

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作一讨论。

一、以合理性作为科层论的学理预设“合理性”(rationality)或“合法性”(legitimacy )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中心概念。

可以说,他的政治理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两个概念展开的,是对它们的进一步引申与发挥。

合理性是韦伯科层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

韦伯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有着合理性基础。

既然科层制能够稳定地运作,并且呈现出等级制的权力矩阵关系,它必然也是以某种合理性作为其实现前提的。

他认为,科层制是特定权力的施用和服从关系的体现。

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或全部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可称为“统治”,此处的统治不包括纯粹暴力的控制,因而统治看来更多地限于自愿的服从。

自愿的服从又是以形成个人价值氛围的“信仰体系”为基础的,作为个人,他必得深刻认同信仰体系,才能取得行动的一致性、连续性而不致导致内心的紧张,并最终获得自愿的服从。

韦伯把个人自愿服从的体系视为合理性或合法性体系,从而他对一个体系的认识排除了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合理性并不表现在事实的好坏之分,而是存在于看它是否被人们在信仰上认可,或者说,个人对一种秩序保持了它是一种合法秩序的信念,这就是这个秩序的“正当性”(validity)或它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

在正当性信念的支持之下,任何来自权威的命令都会得到个人的遵从,而不论这些命令是否来自统治者个人,或通过契约、协议产生的抽象法律条文、规章等命令形式。

这样一个合法性来源或正当性信念可以分为两大类别。

一类是主观的正当性,包括情感的正当性(多表现为情绪的接近、亲和)、价值合理性的正当性(相信一个秩序体现了个人的美学、伦理或其他价值)、宗教的正当性(来自于对救赎需要秩序这一看法的认可);第二类是所谓客观的正当性,包括习惯的正当性(对已经成为过程或重复出现的事实的默认,以及心理学意义上可表述为主要来自于外部压力的从众心理)、法律的正当性(对法律体系无论是出于内心的抑或外在的服从)。

韦伯对官僚制的理论确认

韦伯对官僚制的理论确认

韦伯对官僚制的理论确认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的理论确认,揭示其对现代组织理论和实践的深远影响。

韦伯,作为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官僚制理论为理解现代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通过对韦伯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将揭示官僚制在现代社会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塑造我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结构。

本文将首先概述韦伯官僚制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官僚制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随后,本文将深入探讨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讨论官僚制对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官僚制以提高组织效率和个人满意度。

通过本文的论述,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也将为组织管理者和个人提供有益的启示,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官僚制的挑战,提高组织效率和个人发展。

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概述马克斯·韦伯,作为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杰出学者,对官僚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他提出的官僚制理论,为理解现代组织的运行逻辑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态,它以法律为基础,以专业分工和等级制度为核心,追求效率与理性。

韦伯认为,官僚制的核心特征是专业化、权力等级和法规化。

专业化意味着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按照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分工,这种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

权力等级则确保了组织内部的权威和命令的统一性,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法规化则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了组织的稳定性和公正性。

在韦伯看来,官僚制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

例如,官僚制容易导致形式主义,过于依赖规则和程序可能会忽视实际情况;同时,官僚制也可能导致权力的集中和滥用,威胁到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尽管如此,韦伯依然认为官僚制是现代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章 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第二章   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我国的官僚制
(一)确立官僚制 1.在观念上培养理性精神,倡导民主、法 制、效能,倡导功绩主义的分配原则。 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的组织原则,理顺各 级政府的组织关系,实现合理分工。 3.健全法制、依法行政。 4.完善行政组织内部各项日常工程制度, 在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行政人员的行 为。
3.官僚制的技术优越性
(1)组织的严密性。理想的官僚体制是通 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与管理的,等级结构 体系则完全按照专业化的标准加以确定。 法规、规章和制度对所有职位的责任和权 限都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整个官僚组织 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 扣、秩序井然。
(2)管理的非人格化。在官僚组织的行政 管理中,任何程序都必须以法律、制度为 根本准则,占主导地位的是形式化的、非 人格化的、普遍主义的理性精神。行政人 员必须秉公办事,保持价值中立,排除爱 憎和一切纯粹个人的、从根本上说是非理 性的、不可预计的感觉因素。
2、韦伯关注的是正式组织,他没有意识到 正式组织可能带来的弊端。虽然专业分工 与等级制能提高效率,但是,专业化同时 也会妨碍部门之间的沟通,阻碍个体的正 常交往;等级制虽然对于执行命令、保持 控制是必要的,但是等级森严往往窒息了 员工的创造性,剥夺了成员的参与权利, 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必然受到极 大的压抑。
2.神秘型组织或魅力型组织
神秘型组织或魅力型组织的合法性基础在于:统 治者的个人魅力或“克里斯玛”(charisma)。 即统治者所具有的吸引追随者和信徒们的神力, 以及后者对于前者自愿的服从和虔诚的信仰。个 人魅力型权威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最不稳固、 “非常态的”统治形式,这不仅因为它缺少理性 的、稳态的组织机构和它本质固有的反经济性, 而且还由于个人魅力是一种天赋,它内在于非凡 的、在生活中偶尔出现的个性之中,所以它不能 被保存和传递。在个人魅力型统治的领袖死去以 后,便出现了一系列从未能被适当解决的危机。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马克思·韦伯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首先立足于西方独特理性主义来审视理性官僚制,并通过西方现代官僚制与中国传统制的比较来加以说明。

他倡导的官僚制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标准的的组织形态,他所谓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确是最高的组织形式。

他所倡导的层级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了专业化分工、等级制、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以及非人格化等方面。

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合理的分工。

工作的专业化便是这种高度明确分工的结果。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官僚制组织是一个等级实体,具有等级与权力一致的特征,形成官僚制中层级节制的权利体系,以保证在组织权力中政令畅通。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官僚组织通常要制定一整套规则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确性,保证官僚制组织的合理性、合法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4.行程正规的决策文书。

有利于下级组织及其成员明确任务权责及规范要求,加强控制,促进组织更加有效、更便捷的实现目标。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在实行官僚制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公务活动中不得掺杂个人情感、偏好等非理性因素,在组织成员之间的公务关系中存在的只是对事的关系而非对人的关系,不考虑任何私情关系。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官僚制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之上的,提高其服务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其中包括人员任用应符合工作性质的要求和人员自身能力、人员职位应保证其在合适位置充分发挥才能、职务由自由契约关系承担、人员奖惩应根据工作优劣确定,行政人员须收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等。

第三讲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第三讲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科层制理论的学理追踪最终指向了对当
代资本主义合理性的拷问。 他指出了资本主义历史演进中的价值扭曲 及其现实运作中人性的泯灭。 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异化带来
社会的全面异化批判了资本主义,而韦伯则
通过合理性范畴同样针贬了资本主义。
五、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的选择 1、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官僚制组织 结构必然会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首先,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扁平化发展。 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的弊端: (1)增加行政费用。 (2)增加沟通的困难。 (3)增加计划的困难。
的组织形式: 神秘化组织——君权神授权威
传统组织——传统权威 合理化——合法化组织——法理权威
(1)神秘化组织——君权神授权威 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
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
神秘化组织是以宗教或政治形式出现的小规 模的革命运动。
领导权威仅靠领导者个人的人格,组织成员
对命令的服从,仅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 鼓动力。
(2)对我国现行行政体制的客观认识
我国现正处在社会的转轨变型时期,市场 体制以及适应市场体制的行政体制尚未完 全培育起来。 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以理想官僚制为主,兼 有封建官僚制遗存、理想官僚制不足和新 型行政体制正在建构的特征。
封建官僚制的遗存:中国在战国时,世族政治开 始为官僚政治所取代。自秦至清,中国一直受着 封建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理性精神的缺失、 家长制作风、特权现象、官僚主义、任人唯亲、 法治观念和现代契约观念淡漠等,都是这种影响 的表现。 理想官僚制的不足:以理想官僚制特征为判断标 准,我国政府组织仍处于理想官僚制不足的阶段。 例如,专业化人才和专业化分工的普遍缺乏、行 政规则的普遍缺乏和行政人员对规则的普遍轻视、 行政管理过程重身份而不是重业绩的取向、行政 腐败的普遍存在发及根治不力等。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有几千年封建官僚政治的 传统,因此,中国的官僚制体系已经非常完善, 并不比西方国家落后。你怎么看?
中国行政所处的基本阶段——官僚制不足?还 是官僚制过度?
公共行政早期研究范式的确立:官僚制。
第六讲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一、韦伯生平事迹介绍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三、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对韦伯官僚制理论的评价
韦伯官僚制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19世纪,德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十分迅速的,但 是在很大程度却受到强大的封建容克政权的束 缚。德国正处在以旧的、家族为基础的企业制 度向资本主义企业制度迅速兴起的十字路口上。
当时在德国的教会、国家机构、军队、政府、 经济企业和其他各种团体中,大规模的组织都 在飞速增长,而传统型的组织结构已经远远不 能适应现代组织发展的需要。
魏娜:《官僚制的精神与转型时期我国组织模式的塑造》, 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冯钢:《科层制与“官僚精神”》,载于《浙江大学学报》 (社科版),1998年第4期。
思考与讨论
“官僚制”、“官僚主义”以及“官僚政治” 的区别?
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历史贡献、现实意义以及历 史局限性?
“它可以指一种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根据 固定规则不间断地推进的行政管理体制; 亦可用某种贬义的方式来指某种带有一些 特定缺陷的畸型的管理,如文牍主义、不 负责任、拖沓延误等。”
——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
“官僚制”
对官僚制的批判源自19世纪的欧洲,当时 的自由主义者用以斥责专制政府官员的繁文 缛节、狭隘头脑与专横态度。
(本尼斯 :《组织发展与官僚体系的命运》,载于孙耀君主编:《西 方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组织与官僚组织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实质有很大不同。在官僚组织中,由制度规定组织层级、部门划分、职位设置、成员资格,能够形成非人格化的层级节制体系和部门结构,组织成员是否胜任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对组织领袖的个人忠诚和个人依赖。传统虽然也有规章体系,但它的典章来自传统习惯,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个人关系、喜好偏爱、社会特权的基础之上。所以,传统组织中有法律制度,但不可能有法理权威。按照韦伯的说法,这种组织的司法是不规则的,组织运行缺乏工具理性。
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官僚制特征
官僚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合理的分工。在组织中明确划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将这种分工固定下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在组织中实行职务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整个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在组织中任何管理行为都不能随心所欲,都要按章行事。
韦伯是从“理性化”特别是工具理性和形式理性的角度来设计官僚制的理论形态与制度框架的。韦认为合理性有两种形式,即形式合理性(或工具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所谓形式合性是指合乎工具理性原则的科学性,也可使用哲学的概念把它称作为逻辑形式主义,它是一种纯形式的客观的、不包括价值判断的思维方式和立场,其主要表现是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
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理论核心
在韦伯的理想型官僚制理论中,“合法性”与“合理性”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切关于韦伯官僚理论的研究都需要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才能把握其思想的真谛。“合法性”概念与“合理性”概念是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合理性”经常用于一种学理的解释,倾向于技术化、科学化规范化。而“合法性”则经常用于政治学的解释,倾向于统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性的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它迎合并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一方面,官僚制满足了工业大生产的生产模式和管理复杂化的需要。其在精确性、快捷性、可预期性等方面是其他社会组织形式所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它以非人格化、制度化的特征而得到科学理性时代的文化认同。而这些都是对传统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任人唯亲、下级对上级的人身依附、官员决策的任意性与不可预测性等弊端的纠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然,官僚组织自身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对于这种缺陷,韦伯曾毫不客气的指出,家长制组织和个人崇拜组织问题更大,人们在管理社会时当然可以选择不同方式,要么是官僚组织,要么是外行治理,别无他途。时至今日,人们对官僚组织的批评已经非常普遍了,但仔细考察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现实中的管理运作,还是在书斋里的理论探索,政府也好,企业也好,人们都无法跳出韦伯的组织模型窠臼。韦伯对组织理论的贡献,有点像如来佛给孙悟空展示出的广阔世界,管理学家们在上面跳跃驰骋,最终却会发现自己依旧在韦伯所画的圈子里。跳出韦伯的圈子似乎是可能的,不过还有待时日。
1、合理性
Hale Waihona Puke 韦伯通过对西方社会历史的考察,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发现理性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来的一个特有的概念,他把其称为“官僚制精神”。所谓“官僚制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理性精神”。
这里的理性精神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规范官僚行为的法律法规、组织程序及契约等等,这些是事先基效率和形式公正原则合理地制订的;整个官僚体制具有严整的结构和内在逻辑,是体系化的;官僚的行选择是基于逻辑分析并由理智控制的等等。因此,合理性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是他设计想型官僚制模式的一个最基本原则。
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组织合理性
官僚组织建立在法理权威之上,它的合理性来源于这三个方面:
(1)组织的劳动分工体系;
(2)调节成员关系和行为的规范秩序;
(3)对个人自利追求的激励和制裁体制。
这种组织的形式、结构和运行机制,表现为高度理性化的法律规章和制度体系。它的理性是一种工具理性,具体表现为它仿佛一架精心设计的机器,具有精密的结构设计,从而具有特定的功能,功能的发挥是依靠所有部件的紧密咬合和秩序协作而完成。官僚组织充分地体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它所的追求是通过稳定的、有秩序的、分工合作且运作协调的组织体制来谋求效率。所以,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法治是官僚制的灵魂。韦伯认为,从纯粹技术的角度看,官僚组织能够取得最大效率。而从工具理性角度上来说,这种组织是进行社会管理最合理的手段。官僚组织在精确性、稳定性、严格的纪律性、可靠性等方面,比其他组织形式都要优越。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大规模社会组织迅速成长起来,官僚组织是人类迄今发现的管理大型组织的最好模式。相对于传统组织和个人崇拜组织来说,官僚组织的实质,就是抛弃人治,实现法治,屏蔽情感,崇尚科学。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Weber’S bureaucracy theory)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韦伯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法理权威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
4.非人格化。
在韦伯眼里,官僚组织是规章的体制,而不是个人的体制。所以,官僚制是排斥个人魅力的。组织的运行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个人的感情的支配。理性化的另一种表述,就是非人格化。官僚制改变了传统社会中的人身依附和个人忠诚,职业官僚接受上级的指挥和命令,是因为他们要服从法律和规则,而不是服从命令者本身的人格魅力感召,或者是服从附着在他身上的身份地位,更不是服从由传统习俗决定的社会等级。尽管韦伯自己也不讳言,这种完全排除了情感的官僚组织,会使组织变成冷冰冰的机器,会产生人的异化。但是,人们尚无法找到比它更好的组织模式。韦伯也承认官僚组织的缺陷,他曾试图探讨以个人魅力来校正官僚组织的异化,但他未能完成相应的研究。
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官僚制缺点
官僚制作为行政组织的一种“经典组织范式”在管理机构得到了广泛的推行。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官僚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过分强调了层级节制体制,要求下级对上级在职务上绝对服从,忽视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民主精神。
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理论阐述
相关书籍“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并不含有一般语境中使用“官僚”一词的贬义。为了避免误解,有些学者把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改称科层组织。韦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官僚组织是对大规模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在基本形态。
韦伯指出,在这三种组织类型中,只有传统组织和官僚组织才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个人崇拜组织与这两种组织差异极大,它可以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无法建立一个新世界。因为无法保持领袖人物魅力的弥久弥新,或者领袖人物隐退去世等等,个人崇拜组织从诞生起,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例如宗教组织在其创立时必须依赖于领袖的神圣光环,但要将信徒对领袖的顶礼膜拜常规化,一旦形成了教义和规则,它就开始转变成传统组织。古代王朝的创立时期,常得益于某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们信赖他那种拯救社会的神力,对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追求形成对领袖的拥戴,并焕发出“打江山”的动力。而一旦转入“坐江山”,就得实现权威的转变,把神力变成传统,制定典章制度,个人崇拜组织随之平凡化,变成传统组织。
工具理性在韦伯的解中包含两重含义,
其一是指目的,或目的-手段理性。当代生活的突出之处是系统的目的理性行动,括明确的目标定义和对达到目标的最有效途径的越来越精确的计算,这种行动对立于那种遵从传统主义习惯的行动。
其二,理性概念还体现着一种行使理性(reason)的含蓄性质,而不论是否含有手段-目程式。“一种行动类型为‘理性化’的,是指这种活动为明确设计的规则所控制,是指对活动范围的限精确,并涉及到专门概念和知识的应用,是指这种活动被系统地安排成内恰的整体。在这些特点用指工性行动时,它们意味着极其严格的操作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
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主要内容
后来人们对韦伯所描述的官僚组织有多种概括,但最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专业化分工。
分工原则本来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可以说,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大厦,基石就是劳动分工。但是,韦伯则是从社会学意义上探讨分工问题,他把专业化和人类理性紧密联系起来。从斯密到韦伯,分工的意义也从劳动效率发展到社会结构。韦伯的官僚组织,强调组织中根据专业技术的分工和人类理性的关系。分工的实际意义,不仅仅在于斯密强调的提高效率,而且在于消除等级社会的人身特权。在韦伯的分工体系中,人的差别只有技术能力的差别,而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差别。所以,组织成员的选拔,必须采用考试方式。专业能力替代了个人效忠,权力和责任属于职位而不属于个人,这些权力和责任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在组织之中。由此形成的组织,不仅可以通过分工方式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且能够形成新的以理性为准则的组织关系,改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
(2)过分强调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难以应付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要求,难以应付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3)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的划分,忽视了宏观协调以及消除本位主义的问题。
(4)过分强调人员的稳定性,无过失便终身任职的制度,最终造就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管理人员,造成管理人员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况。
(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在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达,下级易于接受明确的命令,上级也易于对下级进行管理。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在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公私分明,对事不对人。
(6)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量才用人,任人惟贤,因事设职,专职专人,以及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3.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
在韦伯的理想状态中,官僚制组织的构建形成、部门分工、职位设置、成员选拔,一直到组织的运作,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是由法律制度(不光包括成文制度,也包括不成文制度)明确规定的。这些法律规则由组织成员协商而达成,或者由组织上层提出,但其成员以理性思考权衡而接受。因此,组织的一切规则都是理性的。任何组织成员,都依据这种规则而行事,上至组织的最高领导,下到基层普通职员,无不例外。他们服从的是共同认可的规则,而不是因人而异的举措,或者是个人的偏爱喜好。就连非常具体的报酬问题,也应当以固定薪金制来体现规则的力量。在这里,“人治”被彻底摒弃。但是,由于官僚组织只体现工具理性而排除了价值理性,所以,官僚组织从本质上来说是行政的或执行的工具,而不是政治的或情感的载体,所以,技术官僚不是法规制度的最终渊源,它必须服从于民选的政治领袖或拥有所有权的更高主人(如股东)。这种官僚组织,实际上必须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