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血管常见变异与病变

合集下载

颈部及脑动脉详细影像分段及常见变异

颈部及脑动脉详细影像分段及常见变异

颈部及脑动脉详细影像分段及常见变异主动脉弓分支(2/3)无名动脉(头臂干,brachiocephalic trun,BCT)-右侧颈总动脉RCCA、右侧锁骨下动脉RSCA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SCA)颈总动脉分支CCA:C4/5椎体水平分叉成ICA、ECA颈内动脉分 7 个解剖段C1:颈段C2:岩段C3:破裂孔段C4:海绵窦段C5:床突段C6:眼段C7:交通段近侧椎动脉段解剖(A 侧位;B 前后位;C 颏顶位)1. 骨外段(V1)2. 横突孔段(V2)3. 椎外段(V3)4. 硬膜内段(V4)5. 枕骨髁的大概位置椎基底动脉系统及其分支解剖(侧位):1. 左椎动脉2. 脑膜后动脉3. 小脑后下动脉(PICA)4. 基底动脉5.小脑前下动脉(AICA)6.脑桥外侧支7. 小脑上动脉(SCA) 8.大脑后动脉 9.小脑半球支大水平裂10.SCA的小脑半球分支 11.小脑蚓上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及其分支解剖(前后位):1.右椎动脉2.左椎动脉3.脊髓前动脉4.小脑后下动脉(PICA)5.基底动脉6.小脑前下动脉(AICA)7.脑桥外侧支8.小脑上动脉(SCA) 9.大脑后动脉 10.后交通动脉 11.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A1 段(水平段):位于视交叉上水平内侧走行,与对侧经ACoA 汇合A2 (垂直段) :沿半球间裂上行,从A1-ACoA 连接胼胝体嘴。

A3 (胼胝体膝前段):位于胼胝体膝前。

A4段:分成胼周动脉(粗支)胼胝体上方扣带回间和胼缘动脉扣带沟走行。

大脑后动脉(PCA)1. 基底动脉2. 后交通动脉3. PCA P1 段4. 穿支5. P2 段6. 小脑上动脉7. 基底动脉的脑桥支8. 颞前动脉9. 颞后动脉常见变异。

头颈部血管的诊断详解(ppt)

头颈部血管的诊断详解(ppt)

血管畸形
分类:动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毛细血管扩张症 静脉血管畸形 血管扩张
动静脉畸形: 供血动脉:终末型供血 过路型供血 直接动静脉瘘 伴随动脉瘤 引流静脉:数目不一,与出血几率呈反比 畸形血管团: “窃血现象”
脑血管狭窄
原因: 动脉管壁病变(包括痉挛) 外来栓子堵塞 动脉壁外压 血流动力学异常
头颈部血管的诊断 详解(ppt)
(优选)头颈部血管的诊断
颈内动脉的变异
• 缺无
– 双侧极为罕见,单侧相对较为多见。 – 以下情况偶可遇到:
1.一侧或两侧颈内动脉整个缺无,或者两侧颈内动脉 和颈外动脉在一侧。
2.ICA为一条纤维索所取代。 3.ICA颈段、岩骨段、颅内段缺无。 4.ICA起始部上方不远处有一段闭锁。
颅内动脉瘤
颈内-后交通动脉瘤 可压迫动眼神经、视交叉
前交通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较大,破裂预后差
眼动脉: 与视交叉相邻——眼动脉瘤可引起视力障碍、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 颈内动脉唯一供应眼球的动脉——颈内动脉阻塞可失明 眼动脉吻合颈内外动脉——颈内动脉阻塞后,眼动脉可增粗
动脉瘤治疗后复查:观察残余瘤颈及残腔 DSA复查有发生并发症(局部血肿、血管痉挛、诱发脑梗)的危险
颈内动脉的变异
• 先天性一侧ICA缺无时该动脉的血液来源 有如下可能:
1.由对侧ICA和基底动脉供应。 2.颈外动脉的分支上颌动脉经颅底圆孔或卵圆孔
进入颅内,与供应眼和脑的动脉吻合形成共干。 3.缺无侧眼动脉可起自后交通动脉(变粗大),
椎-基底动脉经此,供应大脑中及大脑前动脉分 支中去。
前交通动脉的变异
冗长
颈部病变肿瘤的关系
当侧支血供为狭窄相应区域提供了 足够的CBF时,狭窄相应区域无缺 血表现

头颈部血管变异.ppt

头颈部血管变异.ppt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的临床意义:
由于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是从 右背主动脉发出的,它必须在食管后方横 过中线到达右臂,此时喉返神经则直接从 迷走神经发出(喉下神经)到达喉肌,也称 非喉返神经。对于甲状腺患者切除术前, 患者有食管受压性吞咽困难,如存在 ARSA,术中牵引、结扎和分离组织时应 谨慎,以免损伤此非喉返神经。
3.左侧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
4.开窗畸形
右侧椎动脉开窗畸形
二、颅内血管(Willis环)正常变异
Willis环正常解剖
颅内血管常见变异:
1、原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单双侧、 完全与不完全型)
2、大脑前动EL脉ITA1段缺失 3、前交通动脉缺失或网格状 4、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 5、后交通动脉起始处扩张 6、开窗畸形(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 脉、基底动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大多无临床症状,但气管、 食管和ARSA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压迫,部分人早期可表现出 因气管和食管受压而出现的吞咽困难、刺激性干咳或声音嘶 哑、呼吸困难、非特异性胸痛等症状。
当变异动脉受压,可引起近端狭窄、闭塞缺血,引发锁 骨下动脉窃血症(患侧上肢缺血,同侧椎动脉可逆流入锁骨 下动脉远端供应患侧上肢)。
大脑前动脉A1段缺失
有研究表明当一侧大脑 前A1 段发育不良与动脉瘤 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在一侧 大脑前动脉A1 段发育不全 的情况下,对侧大脑前动脉 出现血流量增加、血流加速、 管内压加大等血流动力学变 化,对动脉瘤的形成中起着 极为重要的作用。
3、前交通动脉缺失或网格状
4、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
•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临床意义:患者常伴发同侧与基底动 脉相连的P1段变细、发育不良或缺如,特别当P1段缺如 (完全型)时,如果同侧颈内动脉闭塞,椎-基底动脉的血 液供应中断,大脑后动脉远侧段供血不足,产生脑梗塞, 相比于其他人出现的脑梗死的范围将更大。

头颈部血管常见变异与病变课件

头颈部血管常见变异与病变课件

PCoA 是 沟 通 颈 内 动 脉 和 椎 - 基 底 动 脉 的 重要通路,其解剖变异是缺血性脑梗死的 一 个 危 险 因 素 , 一 侧ICA 阻 塞 的 患 者 , 如 同 侧 PCoA 直 径 ≥ 1 mm, 则 可 保 护 脑 灌 注 , 避 免 发 生 分 水 岭 梗 死 ; 如 果 同 侧 PCoA 直 径 ≤ 1 mm, 则容易发生分水岭区脑梗死
头颈部血管常见变异与病变
头颈部血管常见变异与病变
放射科
2
ring
R-ICA R-VA R-CCA
R-SA
39,4mm/rot 170.6sp
396
]
No,1 Hosp Shanx:
F 72 DoB! J
Ex:Jt
BA L-ICA
L-VA L-CCA
L No.1 Hosp Sha
L-SA
3
颈内动脉系统
眼段(C6): 起于远侧硬膜环,止于后交通动脉起点的紧近侧。穿过远侧 硬膜环后,即进入硬膜内,因此远侧硬膜环是颈内动脉硬膜内、外部分 的分界线。发出两条重要动脉,即眼动脉和垂体上动脉
o 交通段(C7): 起于紧靠后交通动脉起点的近侧,止于颈内动脉分叉处。 发出两个重要分支: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
7
37
FTP 患 者 常 伴 发 同 侧 与 基 底 动 脉 相 连 的 P1 段 变 细 、 发 育 不 良 或 缺 如 , 当P1 段 发 育 不良,同侧颈内动脉闭塞时,椎 - 基底动脉的 血 液 很 难 直 接 到 达PCA 远侧段,故FTP 患 者 出现颈内动脉闭塞时,脑梗死的范围更大。
38
29
Willis 环 正 常 变 异
30
FON 16.2 cm TND/+ 106/23

头颈部CE-MRA正常表现与变异

头颈部CE-MRA正常表现与变异
与小脑上动脉交通,大脑后动脉与后交通 动脉相续,基底动脉远端充盈不良
头颈血管病变
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 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 其它血管病变
诊断要求
熟练掌握正常血管及变异 多种后处理综合观察 确定有无病变 仔细描述病变 准确定性
谢 谢!
多为基底动脉发出
30%的一侧或两 侧PCA发自颈内动 脉
有时PCA发出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动脉(SCA)
开窗
PCA供血区
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包括枕叶距状裂视 觉中枢、颞叶底部。深支分布于脑干。
PCA临床意义
后交通与软膜动脉间侧支循环,致大脑后 动脉闭塞的临床症状较轻。常因影响枕叶 距状裂而发生对侧同向偏盲,但中央视力 完好。
artery,AICA)
多起自BA下1/3,双侧, 少数一侧缺如。
与PICA相互补偿: 一侧PICA发育不 良或缺如,该侧 AICA较粗大或形 成AICA-PICA干
小脑前下动脉临床意义
发出迷路动脉,内耳对血供变化敏感, 易产生恶心、呕吐、眩晕等平衡障碍, 耳蜗供血少致高调耳鸣,血流完全闭 塞致失听,提示为椎-基底动脉疾患
A1段:交通前段、 近侧段、起始段或 水平段
长约10mm,管径 约1.0-3.0mm
管径变异大,一侧 发育不良或不发育 (右侧多见),成 窗畸形、成双畸形、 特别短小等
交通后段
远侧段:A2-5段 单干型(78%)、
双干型(22%),极少数3支 分支:眶额、额极、额前、额中、额后、
旁中央、楔前及胼胝体动脉
头颈部
CE-MRA
正常表现与变异
血管成像方法
DSA CTA MRA:TOF-MRA
PC-MRA CE-MRA
检查方法选择原则

头颈部动脉发生、解剖及变异

头颈部动脉发生、解剖及变异
胚内血管的发生人胚第18~20天,胚体内各处间充质出现许多裂隙,裂隙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变扁,分化为内皮细胞,形成胚内毛细血管,相邻血管内皮以出芽方式连接,形成胚内原始血管网。第3周,胚体内和胚体外的毛细血管网经过体蒂相通,造血干细胞进入胚体内,形成了人胚早期原始血管通路。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胚体早期血液循环第3周末,人胚形成一对心管,一对腹主动脉,一对背主动脉及连接腹主动脉及背主动脉的第一对弓动脉。不久,心管合二为一,两条腹主动脉融合为主动脉囊,两条背主动脉也同时合并。第4~6周,主动脉囊相继发生6对主动脉弓,分别走行于各对鳃弓内,与同侧的背主动脉相连。6对弓动脉并不同时存在,常是后1对出现时,前1对已退化或发生演变。
脑供血动脉系统解剖及变异
脑供血动脉解剖及变异
脑供血动脉系统的发生及演变
脑供血动脉发育及变异
脑供血动脉系统的变异
(弓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
脑供血动脉系统的主要结构解剖
人胚早期以物质弥散方式获取营养,于第3周形成原始心血管系统。
胚外血管的发生人胚第3周,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细胞密集成索或团状,称血岛( bloodisland),继而体蒂和绒毛膜等处的胚外中胚层细胞也形成血岛。不久血岛内间隙周围细胞分化成扁平的内皮细胞。随着管道不断向外出芽延伸,相邻血岛形成的内皮管道融合相连,逐渐形成胚外毛细血管网。
脑供血动脉系统解剖
脑供血动脉发育变异
根据脑供血动脉系统发生过程中的正常变异型可分为四组:
➤ 起源变异:包括共同起源、漏斗状起源、由于持续胚胎循环导致的异常起源;➤ 数量变异:包括血管增多或减少;➤ 形态变异:包括发育不良、增生、早期分叉、开窗;➤ 路径变异:包括永存颈总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永存颈内-颈外动脉吻合。

头颈部cta及头颈部血管常见变异 ppt课件

头颈部cta及头颈部血管常见变异 ppt课件

眼动脉 后交通动脉:C7段发出,管径变异大,可直接延续
为大脑后动脉。 脉络丛前动脉:皮质支主要供应海马和钩,中央支
营养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和苍白球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A1段(水平段)起始部向前内经视交叉背面至前交 通动脉。
A2段(上行段)至胼胝体膝下方 A3段(膝段)绕胼胝体膝 A4段(胼周段)扣带沟内 A5段(终末段)即楔前动脉
段;
V3段(寰椎段),从V2外端弯曲向上,再垂直上 行至寰椎横突孔为止的一段;
V4段(枕骨大孔段),从V3上端急弯,水平向内 行一小段,再弯向上垂直上行入枕骨大孔;
V5段(颅内段),入枕骨大孔至延髓脑桥沟平面。
椎动脉颅内段的主要分支:
(1)脊髓前、后动脉 (2)延髓动脉 (3)小脑下后动脉,分布于小脑下面后部,走行
目前认为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可以合并颅内其 他血管性病变,如囊状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Sanders等研究发现, 18. 9%的脑动脉开窗畸形伴有 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可以位于开窗血管, 也可位于颅 内其他部位。另外,血管开窗畸形, 致使血管弯曲 增多, 折角变锐, 血流速度不均, 导致血流动力学的 改变, 产生管壁内膜损害, 这样容易造成动脉血管 的粥样硬化, 而且会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栓导致狭 窄或栓塞改变。
右 侧 椎 动 脉 开 窗 畸 形
大 脑 前 动 脉 开 窗 畸 形
大 脑 中 动 脉 开 窗 畸 形
基 底 动 脉 开 窗 畸 形
脑动脉开窗畸形是血管局限性重复,即1支动脉 在走行过程中分为2支,平行走行一段后再汇合,其 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最常见于椎基 底动脉系统,其次为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其 中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可分为近段、中段和远段,其 中近段最常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4段(枕骨大孔段):从V3上端急弯,水平向内行一 小段,再弯向上垂直上行入枕骨大孔
V5段(颅内段):入枕骨大孔至延髓脑桥沟平面。

椎动脉颅内段的主要分支:
(1)脊髓前、后动脉 (2)延髓动脉 (3)小脑下后动脉,分布于小脑下面后部, 走行弯曲,易发生血栓。
基底动脉主要分支:
(1)小脑前下动脉,分布于小脑下面的前部。 (2)迷路动脉,供应内耳。 (3)脑桥动脉,每侧3-7支,供应脑桥基底 部。 (4)小脑上动脉,供应小脑上部。 (5)大脑后动脉:绕大脑脚后行跨至小脑幕 上经胼胝体压部下方进入距状沟分为距状沟 动脉和顶枕动脉。
A1段(水平段)起始部向前内经视交叉背面 至前交通动脉。 A2段(上行段)至胼胝体膝下方 A3段(膝段)绕胼胝体膝 A4段(胼周段)扣带沟内 A5段(终末段)即楔前动脉
M1段(水平段、眶后段):起始部至外侧沟 以前 M2段(回转段、岛叶段):弧形环绕岛叶前 端进入外侧沟 M3段(侧裂段、外侧沟段):分为眶额动脉 和额顶升动脉,后者又分中央沟动脉、中央 前沟动脉和中央后沟动脉,合称为蜡台动脉 M4段(分叉段):外侧沟上端至分出颞后动 脉、角回动脉、顶后动脉处 M5段(终末段):即角回动脉
目前认为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可以合幵颅 内其他血管性病变,如囊状动脉瘤、动静脉畸 形等。 18. 9%的脑动脉开窗畸形伴有颅内动 脉瘤,动脉瘤可以位于开窗血管, 也可位于颅内 其他部位。另外,血管开窗畸形, 致使血管弯 曲增多, 折角变锐, 血流速度不均, 导致血流动 力学的改变, 产生管壁内膜损害, 这样容易造 成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 而且会在损伤的局部 形成血栓导致狭窄或栓塞改变。
左颈总动脉支架植入,右颈总动脉梭形动脉瘤
RVA
双侧椎动脉的完美的全程曲面展示
LVA
正常椎动脉
软斑块及钙化斑造成颈内动脉狭窄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骨质增生造成椎动脉狭窄
血管定量分析对于颈部血管的应用
5分法 Fischer 1938 C1后膝段(终末段 )
7分法 Bouthillier 1996 C7交通段 C6眼段 C5床段 C4海绵窦段 C3破裂(孔剖分界明确
C2视交叉池段(床突上段, 池段 ) C3前膝段(膝段,虹吸弯 ) C4海绵窦段 C5岩骨段(颈动脉管段,神 经节段)
行程:锁骨下动脉
第一段发出,向上 穿第6~1颈椎横突 孔、寰枕后膜和枕 骨大孔入颅,至延 髓脑桥沟处与对侧 同名动脉合成基底 动脉。

椎动脉分段(影像学分段)
V1段(横突孔段):第6~2颈椎横突孔内上升的一段 V2段(横段):从枢椎横突孔开始横行向外的一段 V3段(寰椎段):从V2外端弯曲向上,再垂直上行至 寰椎横突孔为止的一段
黄色箭头示大脑前动脉瘤, 红色箭头示右大脑中动脉瘤
黄色箭头示大脑前动脉瘤, 红色箭头示右大脑中动脉瘤
箭头所示前交通动脉小动脉瘤
箭头所示前交通动脉小动脉瘤
左侧大脑中动脉腹侧微小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巨大AVM
右侧大脑前动脉血管瘤
双侧后交通动脉 血管瘤
A3: 基底动脉动 脉窗
大脑前动脉巨大AVM, 与上矢状窦相交通
CTA 能够准确判断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FTP )的存在,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提供重要信息。研究证实一侧A1 段发育不良 与动脉瘤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在一侧A1 段发育 不全的情况下,对侧大脑前动脉出现血流量增 加、血流加速、管内压加大等血流动力学变 化,在动脉瘤的形成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放射科
BA
R-ICA R-VA R-CCA L-ICA L-VA L-CCA
R-SA
L-SA
于颈4水平起自颈总动脉,先位于颈外动脉的后外侧 后转向其内侧,经颈动脉管外口入颅,分为颅外段和 颅内段 颅外段(又称颈段)行程直,位置深,全程无分支 颅内段行径弯曲,毗邻复杂,分支多

1938年Fisher将颈内动脉逆血流方向分为5段,但这 一分法没有考虑到颈内动脉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现在 多沿用Bouthillier顺血流方向的7分法
P1段(水平段):为水平向外的一段。
P2段(纵行段):是围绕中脑上行的一段。 P3段:为从P2段向外发出的颞支。
P4段:为从P2段向上发出的顶枕动脉和距
状沟动脉
1.位置:位于大脑
底部,环绕视交叉、 灰结节和乳头体等。 2.组成:一条前交 通动脉和成对的大脑 前动脉、颈内动脉末 端、后交通动脉及大 脑后动脉。
左侧颈总动脉与头臂干共干
窗右 畸侧 椎 形椎 椎
动 脉 开
形大 脑 前 动 脉 开 窗 畸 畸
大 脑 中 动 脉 开 窗 畸 形
基 底 动 脉 开 窗 畸 形
脑动脉开窗畸形是血管局限性重复,即1支 动脉在走行过程中分为2支,平行走行一段后再 汇合,其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 最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其次为大脑中动脉 和大脑前动脉。其中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可分 为近段、中段和远段,其中近段最常见。



交通段(C7):起于紧靠后交通动脉起点的近侧,止于颈内动脉分叉处。 发出两个重要分支: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
7
眼动脉
后交通动脉:
C7段发出,管径变异大,可 直接延续为大脑后动脉 脉络丛前动脉: 皮质支主要供应海马和钩, 中央支营养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和苍白球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海绵窦段(C4):始于岩舌韧带上缘,止于近侧硬膜环。主要行走于海绵 窦内。按其行走方向可分为垂直部、后弯、水平部和前弯
床段(C5):起于近侧硬膜环,止于远侧硬膜环。床段短,长约4~6mm, 床段C5属于硬膜外结构 眼段(C6):起于远侧硬膜环,止于后交通动脉起点的紧近侧。穿过远侧 硬膜环后,即进入硬膜内,因此远侧硬膜环是颈内动脉硬膜内、外部分 的分界线。发出两条重要动脉,即眼动脉和垂体上动脉
左侧大脑中动脉微小动脉瘤术后, 可清 楚显示金属银夹,无其他伪影
鞍区占位与头颅CTA: 可显示肿块与颅内血管的毗邻关系
左颈内动脉闭塞
左颈总动脉近分叉处狭窄性病变, 管腔明显变细, 血管壁软斑块
左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伴钙化
左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伴钙化
箭头所指:左颈内动脉狭窄处附壁血栓,钙化斑块
颈内段 逆血流方向 缺乏明确的标志
• • • • • • •
C1:颈段 C2:岩段 C3:破裂孔段 C4:海绵窦段 C5:床突段 C6:眼段 C7:交通段

颈段(C1):起于颈总动脉分叉水平,终止于颈动脉管颅外口 岩段(C2):位于颈动脉管内,起于颈动脉管颅外口,终止于破裂孔后缘。 岩段按其行走方向可分为三部:垂直部、弯曲部(颈内动脉后弯)和水平 部(向前、向内行走) 破裂(孔)段(C3):破裂孔并非单一的孔道,而是由两部分组成:颅外骨 膜上的一个孔和一个垂直管道

FTP患者常伴发同侧与基底动脉相连的 P1 段变细、发育不良或缺如,当P1 段发育 不良,同侧颈内动脉闭塞时,椎-基底动脉的 血液很难直接到达PCA 远侧段,故FTP患者 出现颈内动脉闭塞时,脑梗死的范围更大。

PCoA 是沟通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 重要通路,其解剖变异是缺血性脑梗死的一个 危险因素,一侧ICA 阻塞的患者,如同侧 PCoA 直径≥1 mm ,则可保护脑灌注,避免发 生分水岭梗死;如果同侧PCoA 直径≤1 mm , 则容易发生分水岭区脑梗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