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的隐士-最新年文档

异国的隐士-最新年文档
异国的隐士-最新年文档

异国的隐士

一、引言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Kenneth Rexroth, 1905-1982),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是倡导20世纪50年代美国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San Francisco Renaissance)的主要人物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垮掉派之父”(Farther of the Beat Generation)。受到他影响的著名诗人包括施耐德(Gary Snyder, 1930-)、金斯堡(Allen Ginsberg,1926-1997)等。本论文拟以雷克思罗斯诗歌中的中国隐士情怀为切入点,通过对其诗歌的细致分析,探讨在隐士情怀背后隐藏着的深层思想后盾。此研究是对国内研究雷克思罗斯内容的扩充,望能填补一小片空白,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深爱中国文化的雷克思罗斯。

在雷克思罗斯的诗歌中,有很大一批是和中国文化有关的。他自己也曾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唤作王红公。除了翻译的中国古诗之外,王红公也常常把中国文化夹杂进自己的原创诗歌中。他曾说:“我认为中国诗歌对我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诗歌。我自己写诗时,也大多遵循一种中国式的法则。”所谓“一种中国式的法则(a kind of Chinese rule)”,即在诗中表现具体的途径、动作及诉诸感官的意象,并创造出一种“诗境(poetic situation)”。在解释“诗境”的概念时王红公说:“必有一个特定的地点,一个特定的时间……如果描写松林中远远传来的

钟声,一定是群山之中有一座庙。用这种方式能令读者置身于一‘诗境’中。令他置身一个地点,就像令他置身舞台之上,成为演员之一……这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基本技巧。”王红公将自己对中国古诗的深刻见解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写下了一篇篇具有中国隐士情怀的独特诗歌。

中国古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具有隐士情怀的诗歌。这种隐士模式的诗歌中经常运用的意象包括高山森林、古刹洪钟、清泉流云、飞鸟游鱼等自然景物,所蕴含的感情多是飘逸洒脱、寄情山水、逃避俗尘羁绊、向往简单安宁生活等。诗篇往往短小精练,遣词简单,语言清新自然,然而却包含着无限的智慧与哲理。在王红公的诗作中,也有不少类似的隐士情怀的诗歌。

组诗《月之城》(The City of the Moon)是一组描摹自然风光的诗歌。我们以这组诗的第三首为例:

The East Wind brings clouds 东风带来云

And rain. In the ruffled pond 和雨。起皱的池水里

Happy goldfish play. 无忧的金鱼玩耍。

But it is the end 但现在是第十一个月

Of the eleventh month, warm, 的末尾,温暖得,

Unseasonably. 不合时宜。

这首诗虽然只有两句话,却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万物和谐的景致。在和风细雨之中,池塘中的金鱼在被风吹皱的池水中游玩。诗人观鱼有感,恨不得自己也能化身成为金鱼,逃出红尘俗世,

只是“无忧”地畅游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王红公一生创作出的具有隐士情怀的诗歌还有很多很多,他的这些创作不仅仅是为了浅层第描摹自然风光。在这些诗歌背后还隐藏着其深层的思想。

二、隐士的背后之佛禅的空灵

自20世纪20年代起,王红公便开始阅读中国古典诗歌。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他逐渐对中国的佛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后在一次采访中,王红公说:“早在别人开始谈论它之前,我就在读铃木的书了。后来,我开始阅读有关佛教的英文书,特别是有关东方宗教的书,我读了大量此类书籍……这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饱受佛理浸润,他的诗歌中也不觉披上了佛禅空灵之衣,用丰富的声响色相、多姿的物态人迹,在虚实相生的意境中反衬出心意的空灵。

王红公有好几首诗歌都是以“一切皆空(Void Only)”来命名的。其中的一首这样写道:

I cannot escape from you 我无法逃离你

When I think I am alone, 当我自觉独处时,

I awake to discover 我清醒地发现

I am lost in the jungle 自己迷失在

Of your love, in its darkness 你爱之丛林,在黑暗里

Jeweled with the eyes of unknown 闪烁着宝石般不明野兽

Beasts. I awake to discover 之眼。我清醒地发现

I am a forest ascetic 自己是遁迹山林的苦行僧

In the impenetrable 在无法穿越的

Void only, the single thought 空里,它的想法

Of which nothing can be said. 难以言说。

在这首诗中,诗人自诩为苦行僧,"遁迹山林",却无法逃离出"空"。因为"空"是黑暗的森林,里面潜伏着无数的"不明野兽",十分危险,"无法穿越",也无法向他人演说自己处于"空"中的体会和感受。这恰好迎合了佛教中的某些观点。佛教中的"空"历来都是最精神玄奥的理论。虽然各类佛教经书都对"空"醉了许多描述和阐释,然而究竟什么是"空"却很难用语言去界定。"空"乃无名之法,非言所能言。王红公在这首诗中对"空"的感悟可谓与其他佛学大师的感悟并无二致。

在另一首名为"一切皆空"的诗中,王红公这样写道:

Time like glass 时间像玻璃

Space like glass 空间像玻璃

I sit quiet 我静坐着

Anywhere anything 任何地方任何事

Happens 发生

Quiet loud still turbulent 安静喧哗静止躁动

The serpent coils 蛇卷曲着

On itself 身体

All things are translucent 所有事物都是半透明的

Then transparent 然后全透明了

Then gone 然后消逝了

Only emptiness 只有空

No limits 没有界限

Only the infinitely faint 只有卷曲着的

Song 心灵

Of the coiling mind 无尽微弱的歌

Only. 只有。

这首诗中蕴含着浓郁的禅意,映射出诗人的大智慧。时间和空间都像玻璃一样,澄澈透明,若有似无。世上万物也像流质一般,有半透明变为全透明直至消失不见。在这由有到无的过程中间我们才能该掘到空间的存在和时间的飞逝。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因缘巧合,在刹那间生,在刹那间灭,虚幻不定,"一切皆空"。

三、隐士的背后之道家的阴阳与无为

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王红公的思想也受到了道家的浸染。他对道家经典《道德经》很感兴趣,曾多次撰文阐释道家思想和自己的感悟。道教崇尚清静无为,主张阴阳调和。这些理念也运用到了王红公的隐士情怀的诗歌之中。

他曾写过一首题为"阴阳"(Yin and Yang)的诗歌:

It is spring once more in the Coast Range 春天又一次

降临在海岸边

Warm, perfumed, under the Easter moon. 温暖,芬芳,在复活节的月亮下。

The flowers are back in their places. 群花重新绽放。

The birds back in their usual trees. 众鸟重新归巢。

The winter stars set in the ocean. 冬日之星沉落海洋。

The summer stars rise from the mountain. 夏日之星升出山岭。

The air is filled with atoms of quicksilver. 空气中布满银色原子。

Resurrection envelops the earth. 大地复活。

Geometrical, blazing, deathless, 整齐,炽烈,不朽,Animals and men march through heaven, 人与动物穿越天堂,

Pacing their secret ceremony. 迈向他们神秘的庆典。

The Lion gives the moon to the Virgin. 狮子座把月亮交给处女座。

……

The climax of the rite of rebirth 复活仪式的高潮

Has ascended from the underworld 已从阴间升起

Is proclaimed in light from the zenith. 在天顶的光亮下宣示。

In the underworld the sun swims 在阴间太阳游弋

Between the fish called Yes and No. 于鱼形八卦之中。

这首诗中有着西方元素如复活节、狮子座、处女座等,也包含东方元素如双鱼形的八卦。这些看似像个很远的元素在这首诗中相互融合,诗句自然流畅,中西方一项一团和气。诗中冬夏交替,日月轮转,光明和黑暗各司其职,描绘出世上看似对立的事物之间相互更替相互转化相互交融的情境,传达出道家崇尚的阴阳交乳相融之感。

对道家清静无为的概念,王红公也颇有兴趣。在《空镜》(Empty Mirror)中,他这样写道:

As long as we are lost 只要我们还迷失

In the world of purpose 在充满目的的世界

We are not free. I sit 我们就不自由。我坐在

In my ten foot square hut. 十英尺见方的小屋里。

The birds sing. The bees hum. 鸟儿歌唱。蜜蜂嗡嗡。

The leaves sway. The water 树叶摇摆。水

Murmurs over the rock. 低声流过岩石。

………

Today I was aware 今天我曾注意

Of a maple leaf floating 一片枫叶漂浮

On the pool. In the night 在池塘水面。夜晚

I stare into the fire 我盯着火焰

Once I saw fire cities, 年轻时我曾在营火中,

Towns, palaces, wars, 看到热火的城市,

Heroic adventures, 乡镇,宫殿,战争,

In the campfire of youth. 英雄行径。

Now I see only fire. 现在我只看到火焰。

………

王红公在诗歌开头第一句就以批判的口吻说“我们不自由”,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充满各种各样的目的的世界里。要想真正自由生活,我们就不应该为了任何目的而行动。我们要像诗人一样静坐在小屋里,要像周围自然界的万物一样,顺应本性,不为了做而做。接着诗人追忆自己年轻时,不够超脱,因而在营火中见到的满是城市、乡镇、宫殿、战争等人间俗尘。时至今日,诗人再看营火时,眼中已无他物,火就只是火而已,也只能是火而已。心中没有杂念,只有清静无为,因而诗人如今的目光中又是澄澈一片。

四.结语

作为脱胎于西方文化的美国诗人,王红公自然是熟谙西方文明。然而终其一生,王红公也都深爱中国文化。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影响之下,他似乎成了一个特立独行的矛盾体:身上既有西方文化带给他的豪放与自由,也有中国文化赋予的宁静与超脱。这些具有隐士情怀的诗歌正是王红公酷爱中国文化的明证,它们不仅表明了王红公高超的诗艺,也显示出其深层的思想内

涵。这种奇特的风格也给中西方读者带去了新鲜而独特的感受。王红公真可谓是“异国的隐士”。

注释:

1.钟玲,“体验和创作――评王红公英译的杜甫诗”,中美文学因缘.郑树森编.(台北:台湾东大出版公司,1985.).

2.Cyrena Pondrom,“An Inter view with Kenneth Rexroth”, Contemporary Literature,10.3(1969).

3.王诺,欧美生态批评,(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4.Kenneth Rexroth, The Complete Poems of Kenneth Rexroth. Sam Hamill and Bradford Morrow Ed,(Washington: Copper Canyon Press,2003).

5.王诺,欧美生态批评,(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一、陶渊明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士族家庭,少年时曾接受儒家教化、曾幻想“科举济世”,出仕做过镇军、参军之类的小官。但当时社会动荡,统治阶级矛盾突出,政权不稳定。当他认为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时,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的影响使他愤而与仕途决裂,积极地投入到所期羡以久的田园生活之中。陶渊明创作了大量以田园生活为内容的作品,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被后人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中,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如同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给人无穷的遐想。透过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的写照,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面山结庐、抱膝吟歌、采菊观日、笑傲风月”的隐者形象。 (教材P70关于陶的知识性介绍)

二、陶渊明作品欣赏 (一)陶渊明的诗歌:平淡自然、内容平实、意境浑融 1、《和郭主簿》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疏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本诗写出了作者归园生活的闲适愉悦,在平和自然的语言中层层传递着作者内心油然的快乐,抒发了他内心怀古之幽情。全诗所写都是农村常见的平常之景和日常生活之景,所用也都是极朴素平淡的语言,但带给我们的是深厚的真情和无穷的回味,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又淡而有味,意蕴醇厚的特点。此诗具有陶诗典型风格特征,在看似平淡的叙写之中,蕴含幽美而和谐的意境,生动表现了一代高人的胸襟和情趣。 2、《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静谧的山林与倦飞的鸟儿与诗人问答,这时作者的心境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极力向往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愿望也可表现一斑。寥寥数字将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对事物的描写、对世事的鄙视,表现得一览无余。 隐居田园的陶渊明积极参与劳动,自力更生,这在当时与统治阶级倡导的“耻农”思想是背离的,他歌唱劳动者,赞美劳动,他不被世俗所接受。他的很多诗中充满了对封建统冶阶级的鄙视和憎恶, 3、《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美德即知识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他认为,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苏格拉底时代,提出知德统一、德行可教的主张,有重大意义。他的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

隐士的由来

隐士的由来 隐士也叫“幽人”、“逸士”、“逸民”、“高士”等,《后汉书》有《逸民列传》,《晋书》、《唐书》、《宋史》、《明史》等都有《隐逸传》,《南齐书》有《高逸传》,《清史稿》有《遗逸传》,嵇康、皇甫谧有《高士传》,袁淑有《真隐传》,称呼不一,写的都是同一类人。 隐士是与“官僚”相对而言的,它的含义是说,这个人本来有道德、有才干,原是个做官的材料,但由于某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他没有进入官场;或者是本来做官做得好好的,后来由于某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而离开官场,找个什么地方“隐”起来了,这就叫“隐士”。当隐士的如果改变行迹,进入官场,这叫“入世”;当官僚的如果改变行迹,离开官场去当隐士了,这叫“出世”。我们就从这一“出”一“入”上,也可以看出“隐士”与“官僚”的对应关系了。一般的农夫樵子是绝对不能称为“隐士”的,试想,如果一亿人里头有九千八百万“隐士”,那“隐士”还能值钱么? “隐士”和“官僚”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是一对面貌不同、服装不同的孪生兄弟。它们彼此依存,有矛盾,也有联系,它们是被历代统治者用来统治国家、统治黎民百姓的两种政治势力。这对于某些愤恨官场、誓死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人来说,似乎是有点委屈,但少不能胜多,点不能概全,就几千年来滔滔汩汩的所谓“隐士”这种文化现象的总体而论,对其基本性质我们不能不下这样一种严峻的结论。 隐士的历史,应该和“官僚”的历史一样久远,应该是自从有了官僚,同时也就有了“隐士”。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官僚”与“隐士”究竟是什么样子,今天说不大清楚,因为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资料,绝大多数都是封建时代的人写的。这里面尽管也写了某些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的人物、故事,但这些有的只是一种传说,更有些完全是带有个人目的、个人

知识即美德

知识即美德? 国内不少文学著作和杂志都提到过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并以此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思想的概括或立论的根据,这一说法在国内流传多年,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断的重复着这句“名言”,但大部分作者都很少注明出处,即使注明,也常引证不实,也很少考证这句名言在苏格拉底那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或者与他自身环境有何关系,往往简单的将他解释为:美德(道德)等于知识。我觉得这种解释逻辑上存在明显缺陷,并且也没有正确反映苏格拉底的伦理学的真实思想。 我查过一些资料哲学中,知识论回答的是“是一不是”,这属事实判断,伦理道德回答的是“该一不该”这属价值判断。苏格拉底把人的道德生活奠基在知识论的基础上表明西方人是从“是一不是”走向“该一不该”的。 在西方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命题试图为希腊人以至整个西方人的道德生活寻求奠定一个确定的知识论基础,但这种知识毕竟是人的知识,有人的限度和局限。我认为德行就是人在实现他特有的活动上所表现出的优点,德性是相对于灵魂的理性部分和欲望部分的活动的。既然灵魂有一个理性的部分和一个没有理性的部分,这两个部分各有不同的活动,人的德性也可以分为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两个部分。 中国的环境跟伦理思想跟西方有着一些差异,比较而言,中国的伦理道德也面临一个从古代的自然风俗习惯到社会

认识的转变,不同在于古希腊作为伦理道德源头的风俗习惯,其合理性来自于希腊诸神的担保;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则来自于家族、血缘和祖先崇拜。中国古代风俗习惯及其道德合理性是由家庭血缘传统和祖先崇拜担保的,中国人特别强调共同的祖先,讲龙的传人,讲华夏民族,就是把自己看作同一祖先的共同传人,由于共同的祖先,华夏民族的每一成员,共同构成一个大家庭一个大集体,由此构成伦理道德上的集体主义。在这个大家庭中小家庭是其基本的构成单位和核心,所以集体主义存在的基本形态和核心单位是家族或家庭。在这种集体主义观念中,个人消融于家庭这个小集体中,家庭又消融于民族国家这个大集体中。所以,在西方个人道德责任和义务是相对于神而言的,是人对神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神是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的绝对尺度,因而人和人之间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都是由神来规定和约束的。在中国道德责任和义务首先是对祖先而言的,由于在家庭内部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所以在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但由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祖先,所以不同家庭成员的道德行为和态度具有差异性。 这是中国和西方明显的同一时期不同的文化差异,我觉得它和现代的思想和方向没有特别的联系.因为知识和品德实在是相距太远.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知识即美德”这句话早在公元前就被苏格拉底这位圣贤所提出,也是他道德哲学的一个基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也就是说,他是站在哲学的高角度上思考这个问题的。他所说的知识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在书本上的,可以轻而易举被理解的那些东西,而是人们对于美

德的认识与理解;同时,“美德”就是美好的德行;是一个人身上所有优秀品质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本质。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真正了解美德的含义,他必定是一个具有美德的人;那些还会做恶事的人,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美德。 如此而言,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但是,我认为,如果将这句话放到当下而言,就需要再斟酌一下了。如今人们一听到知识,并不会想到是对美德的理解;大部分人所想到的,是书本上的,对大自然,对人文,可以让他们生活的更好的东西。而且,能有几个人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这句话呢!换而言之,当今的世界,步伐迈得太快了,很多东西,很多人,都渐渐地趋于功利化和肤浅化;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并不像古时的人那样虔诚,严肃,他们只是将知识作为一种工具,来为他们打开财富,权力,利益的大门;真正读书的人就像濒危动物一样的稀少。 亚里士多德也曾质疑过这个观点,他认为这个思想忽略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因为人的行为不仅仅与理性因素有关,非理性因素也起着巨大的作用。知识仅仅是知识,决定人们行为的除了知识还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 事实也可以证明,当下有越来越多会做事却不会做人的人;有的人有很高的学历,却和犯罪搭上了边;有的人辛苦读书做事,当上领导,却因贪污被判了刑;有的人能力很强,却处处遭人排挤,只因其人品实在不入眼……所以,有了知识也不一定就有美德,人们并没有把两者的关系当回事。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有的公司在面试新员工时,会故意设置一些东西来检验应聘者的品质?答案显而易见,是那些管理者知道,只有刻板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应与美德挂钩。是的,管理者应该选择兼具知识和美德的员工,我认为美德是较重要的一方;如果一个人

从《方山子传》一文探索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从《方山子传》一文探索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发表时间:2018-09-11T10:38:57.36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作者:赵彦秋[导读] 隐士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隐士。在高中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文选编》中赵彦秋(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新疆乌苏 833000)摘要:隐士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隐士。在高中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文选编》中,我带学生学习了《方山子传》,鉴于学生对隐士文化的认识比较粗浅,特进行梳理,带学生了解隐士的定义,了解历史上的隐士及归隐的原因,学习隐士身上积极的精神。 关键词: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001-01 这个月,学生们上了《方山子传》这一课。苏轼评价他是一位“异人”,课堂上带着学生梳理了他“异”的表现之处:少有侠气但晚年避世;生活清贫却安贫乐道;文武双全而终生不遇;出身高贵而隐居山野。学生对方山子都很感兴趣,也很奇怪历史上会有这样一位奇人。 学习完课文提问学生:“你还了解哪些异人?”通过走访,我发现学生对隐士并不太了解,大多只知道陶渊明。因此课后让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了解其他隐士,一起探究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一、隐士的定义 隐士,是道家的哲学术语,指那些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由于它被称为“士”,第一个要求是隐士是知识分子。那些渴望做官但没有机会做官并且没有文化的农民不是隐士。我们不难得出隐士身上的共同特点:能够保持人格的独立性,不要求完美,不要依附权力,要有非凡的才能和知识,保持思想自由。真正的隐士,内心是不愿意入仕的。 二、隐士的分类 我们通常将隐士分为身心和身心。 身隐就是表面上隐居山野,其实内心还是想做官的,比如生于盛唐的孟浩然,曾经以隐居来赢得人们瞩目,想以此跻身仕途,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到长安游历,考进士没有成功。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投入幕府,然后退休。孟浩然的经历让我们庆幸虽然历史上少了一位进士,却多了一名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心隐是虽然身在闹市,但是不想沾染世俗,心静如水。陶渊明29岁入仕,41岁归隐,他在生活中完成了从身隐到心隐的历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躬耕于田野,抵御贫病的困扰,达到身心全隐的大隐状态。鲁迅先生也曾说 “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 隐藏在身心上的隐士并不依附于政要,也不愿意成为官员,但他们并不是说他们不能这样做,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例如历史上最有名的隐士许由,曾经尧跟他说想禅位于他,他听后赶紧就去河边洗耳朵,问其故。对曰 “想叫我做九州的头,我不喜欢听到他的话。这就是我洗耳的原因。” 他是隐士的典型代表。 北宋有“梅妻鹤子”之称的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常常驾着小舟游西湖寺庙,和僧人交往。每当客人来的时候,门童就会放鹤飞,林逋见到鹤一定会划船归来。林逋住在西湖,他不想成为一名官员。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隐士发展的历史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兴衰的历史。 三、隐士产生的原因 分析隐士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社会政治黑暗,不得已归隐。大家熟知的魏晋年间的七贤:嵇康,阮吉,山涛,向秀,闫贤,刘伟,王伟。当时在山阳县的竹林下,喝酒,唱歌,傲慢,世界上说七贤,因为同心同德,他们一起走进了竹林。他们做隐士,不拘礼法,清静无为。 其次是仕途失意,无奈为之。很少有隐士出生,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变得越来越隐蔽。士人因为种种原因仕途不顺,就有了隐居的想法,暂时隐居以求东山再起,或者无奈隐居,与山水为伴。还有一种是淡然超脱,不屑入仕。在深山幽僻处,有真正的隐士。“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林泉下偶然相遇的樵夫渔夫,笑着谈论过去和现在。他们不屑入仕,“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隐士。而其实真正的隐士,也不会有多少故事流传下来的。 例如课文中的方山子就是真正的隐士,但他也不是一开始就隐的,文中说他“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的结果却让他在晚年有了归隐的想法。苏轼和他相遇时,他和苏轼在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认为是一代豪杰,眉宇间还流露出精明英武的神情,得知苏轼被贬,他会意的笑了,这一切说明他不是一般的隐士,既有对黑暗政治的无奈,也有看透世事的淡然。苏轼被他的精神感染,再加上有感于自己的身世,产生共鸣,于是为他做传。而且如果不是苏轼被贬到黄州,在山中遇到他,为他做传,恐怕后世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四、隐士的精神内涵 通过对《方山子传》的学习和对隐士的梳理分析,我引导学生学习总结隐士的精神:那是一种觉醒的人生态度;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亲近山林、与天地合二为一的智慧。带着学生了解隐士思想,感悟隐逸情怀,学习隐士智慧,引导学生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精神的独立,守护心灵的宁静。 参考文献 [1]《臆解李白诗《不向东山久》-时势广场. [2]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元明隐士书法艺术比较研究》. [3]《古时散文今时语》 [4][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胡祗遹文学研究》- 2013 ].

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他认为,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苏格拉底时代,提出知德统一、德行可教的主张,有重大意义。他的这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 隐逸文化 岳国文 (1)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2)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3)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4)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5)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隐逸思想有着浓厚的传统,而且涌现了许多关于隐逸思想的作品,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隐士,以及假隐士。而隐逸思想的核心,就是逍遥林泉,走访名山大川,走进自然,感受自由气息,远离政治事务,结交鸿儒名士,陶冶心情,旷达任性,摆脱世间万事万物的困扰和束缚,使自己的心身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教育启示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教育启示 作为西方教育的起源,古希腊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而作为古希腊著名教育家的苏格拉底,其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教育。故研究其教育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善当代的教育非常有帮助。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是,德智统一论和产婆术。 产婆术被后世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内容。这种教学法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甚至当代教育,我们依旧在实践着这种古老实用的教学法。相较而言,苏格拉底的德智统一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却似乎一直不尽人意。要么被过分阐释,要么被忽视,例如对伦理教育的过分强调,或者对伦理教育的过分轻视。 德智统一论的内涵,苏格拉底明确的给出了解释。苏格拉底提出的命题是“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通常被解释为,“知识是使一个人成为有美德的人的充分条件。”①(泰勒《从开端到柏拉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339)或者可以这样解释,“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②(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商务印刷出版社,2009.P128)足见,苏格拉底的这种关怀主要是集中在社会伦理方面,而非科学或者其他方面。 在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的含义之后,有必要将苏格拉底“善”和“美德”这两个中心词语进行分析。在古希腊用语中,“善”的含义相当于今天的“好”,也是一个道德意味比较浓重的词语;而“美德”是指任何形式的“好”。可见,在古希腊语境中,“善”和“美德”都是超越道德范畴的词语,而在苏格拉底语境中,他试图将这种语意的限制加强,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善”和“美德”被束缚在道德领域内,以构成一个社会价值核心的牵引,促进社会伦理的发展。可见,在苏格拉底的诸多概念中,“善”和“美德”是两个关联密切,却不能等同的道德概念。其中“美德”的范畴要大于“善”的范围,当两者特指个人道德的时候,可以被看做同义词。 由此可见,当谈及个人道德的时候,苏格拉底之“善”和“美德”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尤其在将塑造符合社会道德的个人道德,以更好促进社会道德的教育事业中,“善”基本可以和“美德”通用。则苏格拉底的著名命题“美德即知识”可以被翻译成“美德即知识,知识通向善。” 在当代语境中,“善”和“美德”便常常被作为关乎个人道德的特定词汇来使用。在今日的语境下,审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的内涵,对于促进当代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又明显的契合性的促进作用。 但苏格拉底美德和知识关系的探讨,并不能完全就解决伦理范围内“善”的问题。尤其牵扯到个人道德方面,“善”所牵扯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受到社会

隐士论

隐士论 —“天然”隐士和“人工”隐士之说首先我想用一个成语来开始今天我对隐士之说的论述,那就是天妒风流。隐士可以拆开来看,在我的理解中:“隐”为隐居,不出来做官,“士”为文人,主要是那种不得志的人士,文人全称可为文人骚客,他们也许在文坛上叱咤风云,独领风骚,但一旦提到他们的仕途,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概括他们的处境,毋庸置疑会出现隐士这一类特殊的群体,但是他们是属于处于真心那种隐退不问世事的“天然”隐士,还是壮士不得志于心后故作豪放洒脱的“人工”隐士。这就很难给一个准确的限定,我想在这里阐明一下我自己的观点,谈一下我对隐士的理解与看法。 在历史的洪流之中,隐士始终是以非主流的身份出现在历史的舞台,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大致可以把隐士发展阶段三个阶段,一:青铜时代——先秦。二:白银时代——两汉。三:黄金时代——魏晋。先秦只能算是隐士形成的雏形阶段,我们了解的很少。最著名的也就是不食周粟的故事。《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但是总觉得牵强,我觉得与其称他们为隐士,不如称他们为遗民更加确切,但是他们依旧可以或多或少地体现出隐士那种追求自由,寻找内心真实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他们

还是属于我认可的那种天然隐士,因为他们一开始并不是因为做官求而不得后的隐居,完全是不愿做周朝的人民才决定隐居在首阳山,说好听一点他们是在执着心中的那份坚持,说难听一点他们就是固执,不管怎么评价,他们还是属于隐士的先驱人物。个人认为在此期间庄子的无为即有所为思想影响了这个时代的士人。 接下来就应该是两汉的隐士,两汉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总觉得这是一句废话,在这里我的意思只是想说明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隐士选择隐居的原因是有所不同的的,西汉成立之时,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呈现大一统的局面,这个时候按理来说应该是士人出来施展个人抱负的时候,断不会出现隐居在土穴深山之林的隐士,可惜出乎人的理解,这个时候的隐士数量要比先秦的时候要多,更出自身独特的特点,引用一句话来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可以成为隐士的三种境界。“朝隐”就应该是西汉特殊的现象,而东方朔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我个人认为,西汉出现隐士的原因可能是与士人自由的丧失有一定的联系,中央集权以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伴君如伴虎,士人那种畅所欲言的自由受到限制,加上战国动乱战争,秦朝的暴政,楚汉之争等诸多元素成为隐士决定隐居的原因,在这里我想特意说

知识即德性—述评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

知识即德性—述评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 [摘要]:理性在苏格拉底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教会来说,这显然过分地抬高了理性的地位而蔑视了神的地位,这也是造成苏格拉底被处死的理由之一:渎神。而黑格尔认为,“所谓苏格拉底引进的新神实际上就是用‘认识你自己’代替是神谕,人的自我意识是能够明辨是非识别善恶的,应该将传统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称为‘客观的自由’的东西都叫由理性来审查批判,使之成为‘主观的自由’即人得理性所认可的东西。”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认为的普遍的道德标准存在于认得理性之中,这个道德标准是人行为的原则,即“德性”(arete)指“过好神火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于是,一方面,德性等同于知识,而这种知识存于人的灵魂中;另一方面,苏格拉底认为肉体是污秽的,感官无法令他信任,只有理性能明辨是非,获得知识,达到善,所以求知的过程就是理性近于灵魂的过程们就是善的过程。 [关键词]:知识德性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 道德思想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提出“知识即道德”,在他的道德学说里,善知即善行,他否认人明知恶而为恶的可能性,认为人之所以为恶,是出于对其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不自知,于是他提出“无人有意为恶”。苏格拉底自喻为是“”雅典城邦针砭时弊的牛虻,希望通过自己的游说、辩论唤醒青年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以道德兴城邦。本文将以知识即真理为线索,从其产生根源、目的、影响几个方面对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试以述评。 一、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产生 (一)社会背景 苏格拉底生长于希波战争结束后,强盛、富裕的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而其壮年时,灾难性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雅典由盛转衰,伯利克里死后,其继任

浅析三国时期的隐士文化

浅析三国时期的隐士文化 姓名:张家宝 班级:地理科学1111 学号:2011113148 指导教师:赵虎

摘要: 隐士文化流传至今,大部分人都把隐士归于山川茂林之中。殊不知,不论是乱世的三国,还是当今的社会,都有多种多样不仅归心草木的大隐之士。他们或背弃理想成就霸业,或首户心中乐土为国为民,或为心中执念出师未捷身先死,或忍辱负重后发制人。 隐,字面解释就是藏匿,不显露。然而汉语言的妙处在于,一字可多用,且引用比喻之处也十分常见。所以简简单单的把隐士归心山中是偏面的看法。归心环宇,隐匿自身,才是当世之大隐。 隐士文化又与儒道文化息息相关,是一种传承。儒道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精神信仰,是隐士文化之源,也是中华文明之源。 读史可以明智,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古人之所作为,历经了风霜,后人不应计较孰对孰错。而是通过古之事明今之事。为今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三国、隐士文化、儒道文化、

引言: 隐士:隐者,居也,归心也。士者,学也。 所谓隐士,为隐居不仕之士。隐居山林,采菊东篱,悠然南山。隐居繁市,龙藏市井,虎卧店肆。然隐于内心,居于朝野,淡然处事。士者以才治世,归心环宇,是为大隐。 世人皆以为,唯晋人靖节先生陶渊明为大隐。其采菊东篱以独行、悠然饮酒对南山的风骨已广为流传。然笔者卓见,大隐之士岂区区草庐便可容之。龙从云舞,淤泥之谭怎可卧。虎从风生,颓圮之丘又怎栖。隐者,收其本心也。靖节先生是为隐士,不为大隐之士。其饱学诗书却只独善其身。后人只看其才华傲骨。殊不知身为士人,不能抒治世之才,观残菊,饮涩酒之苦何人知晓。大隐之士,达者兼济天下。变通处事,为国为民。 笔者才疏学浅,求学于襄阳。荆襄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樵夫渔者皆通诗赋。学者士人又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自古三千年以来,传承至今。而若以成文,必与东汉之末乱世三国密不可分。隐士文化渊源久远,博大精深。又区区数字怎可说通。此文为吾辈愚见,一家之言。

传统美德 知识

传统美德 1.志不强者智不达。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有志者事竟成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志存当高远 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君子风一尘不染平生事三思而行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不怨天,不尤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言必信,行必果。

知耻近乎勇 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仁者寿。 仁者无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敬业乐群。 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8.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家和万事兴。

9.见利思义。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天下财富,仁者得之。 1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行成于思,毁于随。 圣人无常师。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初探西汉隐士及隐逸文化 最新

初探西汉隐士及隐逸文学

摘要: 隐士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由其产生的隐逸文学也以一种独特和神秘的文化形态对我国的文学、思想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隐逸文学是表达了隐逸者隐逸思想的文学作品,其中所包含的隐逸思想同样折射出中国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髓,渗透着中华文化的本质。同时,西汉作为我国大一统之初的发展时期,其上承春秋,下启魏晋的特殊历史地位,也为解开西汉隐士及隐逸文学的神秘面纱赋予了重大价值及意义。西汉时期的隐逸文学,继承了春秋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源泉,其隐逸文化同时也对后世的隐逸起到了奠基作用。 关键词:西汉隐士隐逸思想隐逸文学

目录 1.引言 (4) 2.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 (4) 2.1隐士的定义 (4) 2.2隐士的名称 (4) 2.3隐士的分类 (5) 3.西汉时期隐逸的原因 (6) 4.西汉隐逸文学 (8) 4.1隐逸思想 (8) 4.2隐逸文学的特征 (9) 4.3隐逸文学的主题 (10) 4.4隐逸文学的表现形式 (11) 5.总结 (11) 6.参考文献 (12)

1.引言 隐逸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隐逸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进而蔓延影响到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西汉作为中国五千年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在西汉之前,秦朝改变了之前春秋战国时期五百年之久的诸侯割据的复杂分裂局面成为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王朝。但是,秦王朝的暴政使其仅传二世而亡。相对于秦朝的短暂而言,西汉才真正意义上基本奠定了大一统的专制制度发展的基础。西汉结束秦朝暴乱,确定此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大的转折点。因此,西汉隐士隐逸的原因及衍生的隐逸文学都具有更为特别的特点。 2.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 2.1隐士的定义 关于隐士定义并没有明确的说法。“隐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缮性》中“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身而弗见也”。在《辞海》中给出的解释是“隐居不仕之人”,这里只强调了“隐”而没有解释“士”的确有失偏颇。简单地来说,隐,隐藏,隐蔽,有隐居不仕之意;士,知识分子,否则隐居也就无从谈起。对于终身务农的农民,贩卖生意的商人,他们不做官就不能称之为“隐士”。《南史·隐逸》道,“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就是说能称之为隐士的必须有名且有才华的贤者,否则的话跟樵夫也没什么差别。综合来说就是具备了这些条件的贤者可以做官却没有也不为此而努力的人,看来“隐士”并不是一般的人。 因此可以认定被称作隐士要符合的条件有三。一是,他必须是士才,也就是说要有文化有才华,这是最基本的一点;二是,他有自己的正确的对待仕途的思想,他有条件但他可以拒绝,他有能力但可以不去争取;三是,他的心理对自己的作法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他自己强烈的认可把自己归于隐士的行列,而并不是后人强加之名。 2.2隐士的名称

初三政治“传统美德”知识点总结

“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这一专题是同学们在初三政治复习的难点专题,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一专题的知识点能够更加清楚,我整理了这一专题的重点。同学们不妨把以下知识点打印下来,当做复习提纲: 1.中华文化的产生、特点及具体内容 产生: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时俱进。 具体内容: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然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去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影响(或作用):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及品质 内容: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品质:作为传统美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5.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及作用 内涵(涵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作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6.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浅谈“美德即知识”

浅谈“美德即知识” 摘要: 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的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而“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哲学的重要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应的知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哲学的主旋律。 关键词:苏格拉底;美德;知识;哲学。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的中等阶级家庭,他是古希腊也是世界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重要性主要是使哲学从自然向人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哲学不再仅仅关注自然的本原问题,更多的是关注人类社会的问题。对其哲学思想的认识,也便成为认识和研究整个西方哲学的基础和前提。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命题。在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苏格拉底说,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就是德行。“德行”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行等同于知识。“德行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行的知识。他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下这样做的。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无人有意作恶”这一断言有这样的概述:“如果人们不相信一件事是最好的事,他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只是出去无知”。 苏格拉底提出“德行就是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他并没有仔细考虑到那些直到后世才产生的复杂的理论上的区分,他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