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
日本平面设计史

1955 年 开 始 每 日 新 闻 报 社 设 立 “每 日 产 业 设 计 奖 ”( 现 在 的 每 日 设 计 奖 )
精选ppt
9
在 这 样 急 速 发 展 的 设 计 大 潮 中 , 1955
。 1960 年 ·他 与 龟 仓 雄 簽 等 日 本 设 计 界 前辈一起参与了日本设计中心的创立。 永井一正,日本平面设计代表性人物, 从战后日宣美的成立,到日本平面设计 渐渐被大众接受并在日本经济腾飞中扮 演了重要角色他见证了日本平面设计的 发 展 与 变 迁 。 今 年 85 岁 的 他 依 然 活 跃 在 设计现场,从早期的抽象到近年的具象· 他的作品实现了大胆的转换。目前,他 的 Life 系 列 作 品 正 在 东 京 银 座 平 面 设 计
宣美宣布解散。
精选ppt
15
从 1951 年 到 1970 年 日 宣 美 存 在 的 20 年
里,开创了日本设计史上前所未有的平 面设计的黄金时代。伴随其自身的成长 ,逐渐在日本确立了平面设计的新领域 ,发掘和培养了战后新一代的设计师, 提升了社会对设计价值的关注以及设计 师的地位。对外积极与国际设计界进行 交流,将日本设计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尽管其在组织形式上不复存在了,但 时至今日它所代表的对设计理想不懈追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日美宣的解散
精选ppt
14
1968 年 席 卷 全 球 的 文 化 革 命 浪 潮 势 不 可
挡 地 涌 向 日 本 , 日 宣 美 成 为 美 术 系 的学 生 们 不 断 扩 大 的 “ 革 命 设 计 同 盟”、 “ 美 共 斗 ”等 批 判 的 目 标 。 武 藏 野 美 术 大 学的学生户井十月等的“日宣美粉碎共 斗 " 于 1969 年 8 月 闯 入 第 19 届 日 宣 美 展 的 评审会,使展览会被迫终止。第2年日
日本平面设计中文字的作用

ART&DESIGN2005年贰月・总第142期096内容摘要: 日语的假名轮廓不完整、相对松散、形态很难统一,笔画的随意性强,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这样的状况,为设计师带来了组合变化的更多可能性。
那些不够完整的笔画特别容易做到互相的自由插接,而组合后的文字群又能得到自然和完整的外型开放性带来了创意想象的空间。
在近些年日本的平面设计中,文字的组合与变化为设计增色不少,产生了许多设计亮点,充分表现出日本文字的灵活与可塑性。
关键词: 象形和拼音 封闭和开放 兼收和并容日本的平面设计在世界平面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包装、广告还是书籍设计都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
除了学习现代设计理论,研究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之外,日本的设计师特别注意挖掘传统的视觉元素,保持设计的本土性和民族性,探索自己的设计语言,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设计形式。
直到今天,“日本风分体现。
戏剧观众(或住宅消费者)也具有二重性,观众既是审美客体——角色世界(样板房)的知觉者、解释者,又是戏剧事件(购买及未来居住)的参与者。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审美知觉也参与作品的创造。
剧场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没有舞台的人生是残酷的人生,也是缺少“理解”的浅薄人生。
“住宅是人们生活的一个舞台”,人们在这个舞台上渴望展示自己。
人作为购房消费和室内设计的主体,他(她)先是观众,后又扮演日本平面设计中文字的作用Ch arac ter Role in Jap ane se G rap hic Design张歌明 Zhang Geming演员的角色。
个性化的住宅空间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演员的身体在舞台的艺术存在有两个基本条件:增强身体造型性的光以及增强身体姿态和动作的立体构造的布景。
”为了更好地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人们需要能激起心底欲望和梦想的室内环境,这也是样板房制作方兴未艾的主要原因。
一个舞台设计者(室内设计师)应该像演员(客户)一样去体验、接触空间,触摸灵魂,使自己的身体与想象中的空间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创作去抓住梦想并拓展它。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下图是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列 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 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 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 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 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如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贴展》的 招贴设计中,福田将静止坐在台前的 人的四个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 一画面,用单纯的线、面造成空间的 穿插,大面积的黄色与人物黑色剪影 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 果。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 现上具有多重意义的特性。
又如,1999年福田为日本松屋百货 集团创业130周年的庆祝活动设计的 海报(图9),在同一画面中呈现两 个视角不同的人形,一个是仰视的 角度,一个俯视的角度,由此产生 了视觉的悖论,从而带来视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的 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 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 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福田繁雄 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 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 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 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 多次获国际性大奖。 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 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 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 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 “平面设计教父”。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 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即"图" 与"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 整体,进而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 也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构成主义

论平面设计中“构成思想”的美学表现——以战后日本平面设计为例摘要:构成主义运动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其构成理念在包豪斯时期被引入到现代主义设计中。
二战后,日本设计师将欧洲“构成思想”与本土文化精髓相融合,奠定了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基础,其中,龟仓雄策和田中一光为集大成者。
对“构成思想”在日本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梳理与分析,在实际的设计创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构成思想;平面设计;日本;风格一、“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概况“构成”一词源于20世纪前期的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1]“构成主义”, 亦称“结构主义”属于哲学的范畴,它有具体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
引入到艺术范畴,成主义提倡“机械的美”,反对用艺术来模仿其他事物,力图切断艺术与自然现象的一切联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现实”和一种“纯粹的”或“绝对的艺术形式”。
[2]排斥艺术的思想性和形象性以及民族传统。
主张依靠长方形、圆形和直线等表现的单纯性、自由的单纯结构、功能的表现的探索以及结构自身的表现为终极目标,[3]构成“没有表现对象”的艺术。
它原为雕塑上的一种形式,以平面、立面为基本形式追求的空间构成的形式美,[4]后来影响到绘画、版画及工艺美术等方面,依赖点、线、面、色彩和肌理等抽象艺术形式构建画面新秩序,显现了艺术发展的新方向。
在艺术形式上,构成就是研究对象世界诸要素的分解与组合,使其产生新功能和特性,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组织“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及形态排列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态的科学。
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立,改变了世界设计浪潮的发展,包豪斯的教员们总结了“构成主义”的历史,汲取了构成主义运动的积极思想,将构成主义合理的思想与形式融入到设计中,将设计发展的历史推进到现代设计阶段。
在包豪斯设计学院,“构成”的概念被吸收分解,根据设计教学的需要最终形成约翰-伊顿色彩体系分析教学,康定斯基开设的“自然的分析与研究”、“分析绘画”等教学课程,其教学模式被世界各国纷纷引进学习,尤其是日本更将其发展成完善的“三大构成”教学体系影响着世界现代设计教学体系的发展。
浅谈日本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民族性

浅谈日本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民族性作者:严翼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0期摘要:日本的设计作品在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上非常成功,其中蕴含的独特的民族品格、民族审美为世界设计的多元性与生动性增添了无限活力。
对于日本现代设计的民族性的了解和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设计的本土化,真正创造出具有强烈中国风格的设计和文化。
关键词:日本;平面设计;民族性;本土化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24-02一、当代设计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一个国家的平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该国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精神的综合体现。
日益融合的国际经济促使传媒方式的不断改变,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创建多元的文化格局已迫在眉睫,时代在召唤设计共性语言的同时,更注重设计的本土化概念。
不可否认,在平面设计领域中,设计的国际视觉语言特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并成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但设计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会给平面设计注入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于是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碰撞中产生了整合现象,因此在文化的对话中,必须进行“融合与创新”的文化思考。
二、具有强烈民族特征的日本现代设计在全球化的今天,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仅仅是对单纯符号或图形的认同。
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
日本设计的成功,不能不说是他们对于东方理念贯穿于设计作品中的成功。
(一)日本传统文化与艺术特征现代与传统,是一对相互矛盾的范畴,而日本的现代设计却以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在国际设计界取得一席之地,从师从欧美的“学生”变成了引领当今世界设计的“老师”,挤身世界设计强国之列,这完全是得益于传统文化的留存及应用。
日本从江户时代起便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市民文化,例如个性强烈的浮世绘艺术。
日本的传统舞台剧“歌舞伎”,最先也是起源于市民生活,尽管如今演出地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包含其中的人情味依然浓厚。
浅谈日本现代设计对中国设计发展的启示

8、坚持可持续发展:日本设计的环保理念值得中国设计师借鉴。在面对日 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时,中国设计师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环保融入设计中。
9、弘扬民族文化:日本设计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不忘弘扬民族文化。中 国设计师应深入挖掘本国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塑造独特 的中国风格。
10、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日本设计师善于与国际接轨,通过合作与交流来 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中国设计师应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从中获取灵感 和经验,以推动中国设计的进步。
1、注重简约与自然:中国的包装设计可以学习日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简约 和自然。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可以更多地考虑自然材料,如竹子、纸张等,并注 重纹理和颜色的选择。这不仅可以展示产品的自然之美,还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 产品的天然和健康。
2、突出文化性与独特性:中国的包装设计也可以学习日本的设计理念,突 出产品的文化性和独特性。例如,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可以成为包装材料 的选择,使得产品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气息。此外,中国的传统色彩、图案和符号 也可以被巧妙地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以增加产品的独特性。
二、关键词解读
1、日本设计:关键词包括简洁、实用、精致、极简主义、传统与现代的融 合等。这些关键词反映了日本设计的典型特点,如简洁实用、注重细节、传统与 现代的融合等。
2、我国现代设计:关键词包括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创新性、人性化等。 这些关键词反映了我国现代设计的追求方向,即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兼具 创新性和人性化特点。
3、强调功能性与环保:中国的包装设计还可以学习日本的设计理念,强调 功能性和环保。例如,可以更多地采用可再利用或可降解的材料,以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此外,包装设计还可以考虑产品的使用便利性和存储性,以满足消费者 的需求。
平面设计之日本浮世绘课件

浮
画史上有着与众
世
不同的特殊地位
绘
【二】 揭示了当时经济发展的状况:一个新画种的产生和 发展,与特定的社会情境和需要密切相关。
江户末期,城市扩大,东京居民人口几乎达一千万人。除进
京藩主之外,城市居民主要由商人、手工匠人和属于第三产
业的娱乐业人员所组成。他们的主要娱乐和消遣方式就是戏
剧与歌舞表演。如此庞大的市民群体及特定的生活方式与审
● 右图也为早期浮世绘的代表作之一。一位衣着花俏的
年轻女子正拨开绳帘,召唤顽皮的宠物狗。女性富有魅力
的体型曲线和华丽的衣饰纹样、简单的陪衬景物,这些都
是浮世绘美人图的独特表现。这种图像特征在稍后的美人
22
图中更是走向极致。
初
期
用图像学模式
的
浮
第二层次来分析:
世
绘
● 在左图中,华美和秀丽的服饰、讲究的车驾装饰、雅 致的菊花,以及女人有素养的动作,都充分的诠释着图中 女子高贵的宫女身份。
左图绘制于17世纪前半期,虽然已具有浮世绘风格,但取材
仍是宫女、菊花等高雅的题材。图中女子即使赏菊,也只是
优雅的坐在车上不下来。而右图绘制于17世纪中期,取材完
全变成了供人悦乐的游女。——这说明浮世绘是真正从贵族
24
艺术走向了大众平民化。
通过图像学模式
初
分析,可以判断:
期
浮世绘从一出生
的
起,就在日本绘
世
画。他的图式结构为:
绘
● 背景简单,大部分作品不表现完整的女 性躯体
● 用女性形体的抚媚姿势、微妙的眉目传 情和特定的小道具,使得观众获得不同 的感受和联想。
● 用大块平涂的色块来突出人物形象。
日本版式设计原理

日本版式设计原理引言日本版式设计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传统文化元素而闻名于世。
它强调简洁、平衡和谐的布局,注重空白的运用和细节的精确处理。
本文将介绍日本版式设计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理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设计作品。
一、简洁和谐的布局日本版式设计追求简洁清晰的布局,注重整体的和谐美感。
在日本版式设计中,减少不必要的元素和复杂的装饰是重要的原则。
设计师们通常会使用大量的留白,避免页面过于拥挤,给人以舒适的阅读和观赏体验。
二、自然的平衡感在日本版式设计中,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设计师们注重在页面上达到一种自然而不刻意的均衡感,让人感觉到设计的稳定和和谐。
他们经常运用对称、相对、集中等手法来实现平衡,使得布局看起来非常舒适和统一。
三、雅致的配色方案日本版式设计的配色方案通常以自然、柔和的色彩为主。
设计师们经常使用柔和的淡色调,如淡蓝、淡粉、淡绿等,营造出舒适、温和的氛围。
同时,他们也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层次,通过几种不同色彩的搭配,使设计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细节的精致处理日本版式设计对细节的处理非常精致,注重对每个元素进行细腻的调整和安排。
设计师们经常使用微小的图形、线条和点缀,使整体的设计更加美观和精致。
他们也非常注重文字和图像的排放,力求每个元素的位置和空间都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五、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日本版式设计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设计师们经常从传统的美学理念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作品中。
例如,他们常常使用传统的日本艺术形式如和纸、木刻等,并运用传统的图案和符号来装饰设计作品。
这种融合使得设计作品更具独特的个性和韵味。
结论日本版式设计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致的处理而备受瞩目。
通过简洁和谐的布局、自然的平衡感、雅致的配色方案、细节的精致处理以及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日本版式设计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设计作品。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日本版式设计原理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够激发您在设计中运用这些原理创造出更多出色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
作者:罗婷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5期
摘 ; 要:日本的文明发展是基于大量地借鉴外国文明的精华基础之上的,将这而精华结合起来,加上自己的消化,达到融汇贯通的地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
日本设计的成功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
龟仓雄策是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影响了日本乃至世界范围的海报设计风格。
他将国际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植根于日本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在东方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日本;龟仓雄策;海报;简约主义;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4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5-0046-01
一、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日本经济没有一个和平发展的阶段,这让日本设计的发展产生阻碍。
二战结束后,为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日本设计界努力向西方现代设计学习,经常邀请欧美著名设计师传授设计知识,举办欧美设计作品展,这为日本设计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为日本设计的转折期,海报设计虽然受到了西方风格的影响,但日本海报设计并没有失去自我,坚持强调其平面性、注重余白、追求平淡内敛的和式风格,这个时期对于日本海报设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酝酿准备阶段。
二、个人简介
初识日本设计师龟仓雄策,基于一些平面海报设计,日本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面设计呈现出简介、巧妙和富有深刻的导向性及趣味性的特点。
龟仓雄策是日本现代海报设计的启蒙人。
他出生于日本新泻,他从新建筑与工业美术学院毕业后,便参与组建日本设计中心有限公司,并于1960年成为该公司总经理。
龟仓雄策还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家协会会长,担任《Creation》杂志主编。
曾被授予“每日艺术奖”,龟仓雄策是日本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平面设计师。
三、作品特征
他的海报设计,尤其是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会议所作的招贴设计,奠定了他在日本平面设计界不可动摇的地位。
简洁、生动的设计手法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艺术指导Masasa Katzoumie与设计师Yoshiro Yamashita设计的体育图标上更是一目了然,
他们成功地将以抽象形式为基础,传达全球化讯息的简化符号运用在一套象征各个体育项目的图案标志中。
而我自己非常喜欢的是日本构成海报,设计师设计的海报看起来精炼简洁,却又不失欢快和主题感。
重要的是一个海报设计要是没有构成感,那是多么的乏味。
点线面的设计,在艺术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所占的份量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现代美术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利用点线面传达出多面的效果,另其在海报中有其独特的表现力。
龟仓雄策的作品特征在图形方面,日本特有的家徽符号在海报中的大量运用成为他的重要特征,家徽能反应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和处事方式,且具有较强的简洁性与象征性,他把家徽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贯穿于海报之中,无疑是要把大和闽南组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
家徽一词出自古代日本,用来表示自家家族的家系、血统以及地位所使用的纹章,英文为Family Crests,是贵族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及家史,挑选当时流行的图案,装饰在车、家具、服装上,这样由一个家族固定使用的一种图案,渐渐就成为了该家族的标志即家徽。
色彩方面,他多集成日本的传统色彩,并受到浮世绘的影响。
在他的海报中多以红色、黑色、白色和金色为主要颜色,以平和的心态崇尚自然色彩,他注重自然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从他作品的色彩中能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体现生活与自然的融合,其作品的色彩不重热烈而重平和,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族气质。
龟仓雄策对设计语法的严谨、对印刷技术的完全把握,以及强化视觉心理要素的构成。
他的作品在拥有极强的现代性的同时又具有日本传统族徽式的象征性和简洁性。
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日本传统文化强调求意、求气的同时不免流于率易,而对西方设计理念的严谨、秩序无不心仪,因此明确表示应以本国文化为根本而兼取西洋理念。
来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强化点、面在的构成作用,使作品更具现代感;并将笔画进行有规律的变化,使得文字创作更趋图形化。
正如德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亚斯说的那样:“一副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
龟仓雄策创作的领域非常广泛,除设计海报、标志、摄影、书籍装帧之外,也涉及雕塑、公共艺术等其他设计领域。
由于龟仓雄策是日本海报设计的先行者,在后来的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中还专门以龟仓的名义设立了龟仓雄策国际设计大奖。
四、结语
龟仓的设计作品和设计理念,无论其精神内涵或外在形式,对后起的日本设计师有着强力的影响,最终龟仓雄策乃成为了日本现代设计之父。
我们要从一个好的日本海报中寻找某种可以识别我们中国特色的海报。
为“中国设计”寻觅正确的方向,多学习日本及它国优秀设计,努力为国际海报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和更多创作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锷.视觉语言丛·书龟仓雄策(1)[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
[2]尹定邦,陈小清.现代构成艺术100年[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3]铃木亨,丹羽基二.日本家徽图典[M].台北:商周出版,2008.
[4]马隶麟.摄影艺术构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