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
日本平面设计史

1955 年 开 始 每 日 新 闻 报 社 设 立 “每 日 产 业 设 计 奖 ”( 现 在 的 每 日 设 计 奖 )
精选ppt
9
在 这 样 急 速 发 展 的 设 计 大 潮 中 , 1955
。 1960 年 ·他 与 龟 仓 雄 簽 等 日 本 设 计 界 前辈一起参与了日本设计中心的创立。 永井一正,日本平面设计代表性人物, 从战后日宣美的成立,到日本平面设计 渐渐被大众接受并在日本经济腾飞中扮 演了重要角色他见证了日本平面设计的 发 展 与 变 迁 。 今 年 85 岁 的 他 依 然 活 跃 在 设计现场,从早期的抽象到近年的具象· 他的作品实现了大胆的转换。目前,他 的 Life 系 列 作 品 正 在 东 京 银 座 平 面 设 计
宣美宣布解散。
精选ppt
15
从 1951 年 到 1970 年 日 宣 美 存 在 的 20 年
里,开创了日本设计史上前所未有的平 面设计的黄金时代。伴随其自身的成长 ,逐渐在日本确立了平面设计的新领域 ,发掘和培养了战后新一代的设计师, 提升了社会对设计价值的关注以及设计 师的地位。对外积极与国际设计界进行 交流,将日本设计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尽管其在组织形式上不复存在了,但 时至今日它所代表的对设计理想不懈追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日美宣的解散
精选ppt
14
1968 年 席 卷 全 球 的 文 化 革 命 浪 潮 势 不 可
挡 地 涌 向 日 本 , 日 宣 美 成 为 美 术 系 的学 生 们 不 断 扩 大 的 “ 革 命 设 计 同 盟”、 “ 美 共 斗 ”等 批 判 的 目 标 。 武 藏 野 美 术 大 学的学生户井十月等的“日宣美粉碎共 斗 " 于 1969 年 8 月 闯 入 第 19 届 日 宣 美 展 的 评审会,使展览会被迫终止。第2年日
日本平面设计中文字的作用

ART&DESIGN2005年贰月・总第142期096内容摘要: 日语的假名轮廓不完整、相对松散、形态很难统一,笔画的随意性强,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这样的状况,为设计师带来了组合变化的更多可能性。
那些不够完整的笔画特别容易做到互相的自由插接,而组合后的文字群又能得到自然和完整的外型开放性带来了创意想象的空间。
在近些年日本的平面设计中,文字的组合与变化为设计增色不少,产生了许多设计亮点,充分表现出日本文字的灵活与可塑性。
关键词: 象形和拼音 封闭和开放 兼收和并容日本的平面设计在世界平面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包装、广告还是书籍设计都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
除了学习现代设计理论,研究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之外,日本的设计师特别注意挖掘传统的视觉元素,保持设计的本土性和民族性,探索自己的设计语言,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设计形式。
直到今天,“日本风分体现。
戏剧观众(或住宅消费者)也具有二重性,观众既是审美客体——角色世界(样板房)的知觉者、解释者,又是戏剧事件(购买及未来居住)的参与者。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审美知觉也参与作品的创造。
剧场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没有舞台的人生是残酷的人生,也是缺少“理解”的浅薄人生。
“住宅是人们生活的一个舞台”,人们在这个舞台上渴望展示自己。
人作为购房消费和室内设计的主体,他(她)先是观众,后又扮演日本平面设计中文字的作用Ch arac ter Role in Jap ane se G rap hic Design张歌明 Zhang Geming演员的角色。
个性化的住宅空间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演员的身体在舞台的艺术存在有两个基本条件:增强身体造型性的光以及增强身体姿态和动作的立体构造的布景。
”为了更好地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人们需要能激起心底欲望和梦想的室内环境,这也是样板房制作方兴未艾的主要原因。
一个舞台设计者(室内设计师)应该像演员(客户)一样去体验、接触空间,触摸灵魂,使自己的身体与想象中的空间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创作去抓住梦想并拓展它。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下图是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列 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 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 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 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 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如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贴展》的 招贴设计中,福田将静止坐在台前的 人的四个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 一画面,用单纯的线、面造成空间的 穿插,大面积的黄色与人物黑色剪影 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 果。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 现上具有多重意义的特性。
又如,1999年福田为日本松屋百货 集团创业130周年的庆祝活动设计的 海报(图9),在同一画面中呈现两 个视角不同的人形,一个是仰视的 角度,一个俯视的角度,由此产生 了视觉的悖论,从而带来视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的 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 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 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福田繁雄 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 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 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 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 多次获国际性大奖。 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 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 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 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 “平面设计教父”。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 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即"图" 与"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 整体,进而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 也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构成主义

论平面设计中“构成思想”的美学表现——以战后日本平面设计为例摘要:构成主义运动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其构成理念在包豪斯时期被引入到现代主义设计中。
二战后,日本设计师将欧洲“构成思想”与本土文化精髓相融合,奠定了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基础,其中,龟仓雄策和田中一光为集大成者。
对“构成思想”在日本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梳理与分析,在实际的设计创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构成思想;平面设计;日本;风格一、“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概况“构成”一词源于20世纪前期的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1]“构成主义”, 亦称“结构主义”属于哲学的范畴,它有具体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
引入到艺术范畴,成主义提倡“机械的美”,反对用艺术来模仿其他事物,力图切断艺术与自然现象的一切联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现实”和一种“纯粹的”或“绝对的艺术形式”。
[2]排斥艺术的思想性和形象性以及民族传统。
主张依靠长方形、圆形和直线等表现的单纯性、自由的单纯结构、功能的表现的探索以及结构自身的表现为终极目标,[3]构成“没有表现对象”的艺术。
它原为雕塑上的一种形式,以平面、立面为基本形式追求的空间构成的形式美,[4]后来影响到绘画、版画及工艺美术等方面,依赖点、线、面、色彩和肌理等抽象艺术形式构建画面新秩序,显现了艺术发展的新方向。
在艺术形式上,构成就是研究对象世界诸要素的分解与组合,使其产生新功能和特性,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组织“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及形态排列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态的科学。
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立,改变了世界设计浪潮的发展,包豪斯的教员们总结了“构成主义”的历史,汲取了构成主义运动的积极思想,将构成主义合理的思想与形式融入到设计中,将设计发展的历史推进到现代设计阶段。
在包豪斯设计学院,“构成”的概念被吸收分解,根据设计教学的需要最终形成约翰-伊顿色彩体系分析教学,康定斯基开设的“自然的分析与研究”、“分析绘画”等教学课程,其教学模式被世界各国纷纷引进学习,尤其是日本更将其发展成完善的“三大构成”教学体系影响着世界现代设计教学体系的发展。
浅谈日本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民族性

浅谈日本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民族性作者:严翼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0期摘要:日本的设计作品在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上非常成功,其中蕴含的独特的民族品格、民族审美为世界设计的多元性与生动性增添了无限活力。
对于日本现代设计的民族性的了解和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设计的本土化,真正创造出具有强烈中国风格的设计和文化。
关键词:日本;平面设计;民族性;本土化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24-02一、当代设计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一个国家的平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该国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精神的综合体现。
日益融合的国际经济促使传媒方式的不断改变,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创建多元的文化格局已迫在眉睫,时代在召唤设计共性语言的同时,更注重设计的本土化概念。
不可否认,在平面设计领域中,设计的国际视觉语言特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并成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但设计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会给平面设计注入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于是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碰撞中产生了整合现象,因此在文化的对话中,必须进行“融合与创新”的文化思考。
二、具有强烈民族特征的日本现代设计在全球化的今天,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仅仅是对单纯符号或图形的认同。
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
日本设计的成功,不能不说是他们对于东方理念贯穿于设计作品中的成功。
(一)日本传统文化与艺术特征现代与传统,是一对相互矛盾的范畴,而日本的现代设计却以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在国际设计界取得一席之地,从师从欧美的“学生”变成了引领当今世界设计的“老师”,挤身世界设计强国之列,这完全是得益于传统文化的留存及应用。
日本从江户时代起便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市民文化,例如个性强烈的浮世绘艺术。
日本的传统舞台剧“歌舞伎”,最先也是起源于市民生活,尽管如今演出地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包含其中的人情味依然浓厚。
浅谈日本现代设计对中国设计发展的启示

8、坚持可持续发展:日本设计的环保理念值得中国设计师借鉴。在面对日 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时,中国设计师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环保融入设计中。
9、弘扬民族文化:日本设计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不忘弘扬民族文化。中 国设计师应深入挖掘本国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塑造独特 的中国风格。
10、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日本设计师善于与国际接轨,通过合作与交流来 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中国设计师应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从中获取灵感 和经验,以推动中国设计的进步。
1、注重简约与自然:中国的包装设计可以学习日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简约 和自然。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可以更多地考虑自然材料,如竹子、纸张等,并注 重纹理和颜色的选择。这不仅可以展示产品的自然之美,还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 产品的天然和健康。
2、突出文化性与独特性:中国的包装设计也可以学习日本的设计理念,突 出产品的文化性和独特性。例如,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可以成为包装材料 的选择,使得产品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气息。此外,中国的传统色彩、图案和符号 也可以被巧妙地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以增加产品的独特性。
二、关键词解读
1、日本设计:关键词包括简洁、实用、精致、极简主义、传统与现代的融 合等。这些关键词反映了日本设计的典型特点,如简洁实用、注重细节、传统与 现代的融合等。
2、我国现代设计:关键词包括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创新性、人性化等。 这些关键词反映了我国现代设计的追求方向,即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兼具 创新性和人性化特点。
3、强调功能性与环保:中国的包装设计还可以学习日本的设计理念,强调 功能性和环保。例如,可以更多地采用可再利用或可降解的材料,以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此外,包装设计还可以考虑产品的使用便利性和存储性,以满足消费者 的需求。
平面设计之日本浮世绘课件

浮
画史上有着与众
世
不同的特殊地位
绘
【二】 揭示了当时经济发展的状况:一个新画种的产生和 发展,与特定的社会情境和需要密切相关。
江户末期,城市扩大,东京居民人口几乎达一千万人。除进
京藩主之外,城市居民主要由商人、手工匠人和属于第三产
业的娱乐业人员所组成。他们的主要娱乐和消遣方式就是戏
剧与歌舞表演。如此庞大的市民群体及特定的生活方式与审
● 右图也为早期浮世绘的代表作之一。一位衣着花俏的
年轻女子正拨开绳帘,召唤顽皮的宠物狗。女性富有魅力
的体型曲线和华丽的衣饰纹样、简单的陪衬景物,这些都
是浮世绘美人图的独特表现。这种图像特征在稍后的美人
22
图中更是走向极致。
初
期
用图像学模式
的
浮
第二层次来分析:
世
绘
● 在左图中,华美和秀丽的服饰、讲究的车驾装饰、雅 致的菊花,以及女人有素养的动作,都充分的诠释着图中 女子高贵的宫女身份。
左图绘制于17世纪前半期,虽然已具有浮世绘风格,但取材
仍是宫女、菊花等高雅的题材。图中女子即使赏菊,也只是
优雅的坐在车上不下来。而右图绘制于17世纪中期,取材完
全变成了供人悦乐的游女。——这说明浮世绘是真正从贵族
24
艺术走向了大众平民化。
通过图像学模式
初
分析,可以判断:
期
浮世绘从一出生
的
起,就在日本绘
世
画。他的图式结构为:
绘
● 背景简单,大部分作品不表现完整的女 性躯体
● 用女性形体的抚媚姿势、微妙的眉目传 情和特定的小道具,使得观众获得不同 的感受和联想。
● 用大块平涂的色块来突出人物形象。
日本版式设计原理

日本版式设计原理引言日本版式设计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传统文化元素而闻名于世。
它强调简洁、平衡和谐的布局,注重空白的运用和细节的精确处理。
本文将介绍日本版式设计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理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设计作品。
一、简洁和谐的布局日本版式设计追求简洁清晰的布局,注重整体的和谐美感。
在日本版式设计中,减少不必要的元素和复杂的装饰是重要的原则。
设计师们通常会使用大量的留白,避免页面过于拥挤,给人以舒适的阅读和观赏体验。
二、自然的平衡感在日本版式设计中,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设计师们注重在页面上达到一种自然而不刻意的均衡感,让人感觉到设计的稳定和和谐。
他们经常运用对称、相对、集中等手法来实现平衡,使得布局看起来非常舒适和统一。
三、雅致的配色方案日本版式设计的配色方案通常以自然、柔和的色彩为主。
设计师们经常使用柔和的淡色调,如淡蓝、淡粉、淡绿等,营造出舒适、温和的氛围。
同时,他们也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层次,通过几种不同色彩的搭配,使设计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细节的精致处理日本版式设计对细节的处理非常精致,注重对每个元素进行细腻的调整和安排。
设计师们经常使用微小的图形、线条和点缀,使整体的设计更加美观和精致。
他们也非常注重文字和图像的排放,力求每个元素的位置和空间都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五、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日本版式设计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设计师们经常从传统的美学理念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作品中。
例如,他们常常使用传统的日本艺术形式如和纸、木刻等,并运用传统的图案和符号来装饰设计作品。
这种融合使得设计作品更具独特的个性和韵味。
结论日本版式设计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致的处理而备受瞩目。
通过简洁和谐的布局、自然的平衡感、雅致的配色方案、细节的精致处理以及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日本版式设计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设计作品。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日本版式设计原理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够激发您在设计中运用这些原理创造出更多出色的作品。
极简之道日本平面设计美学

这部书为我们展示了日本平面设计的独特美学,同时也揭示了其背后深厚的 文化底蕴。日本的传统美学,如侘寂、茶道、浮世绘等,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 源源不断的灵感。而现代漫画作为日本书化的重要代表,也在书中占据了重要的 地位。
其中,侘寂是日本传统美学的精髓,是一种意象化的、唯心的美学观念。它 强调空寂的境界和极简的形式,源自中国诗词和水墨画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禅 宗文化的影响。这种美学观念渗透到了日本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塑造了日 本整个商业社会的气质和面貌。在平面设计中,侘寂的运用体现在简化繁复的设 计元素,追求简洁、自然和恰到好处的表现,使得设计更具有内在的美感和深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极简之道日本平面设计美学》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构成主义对几何结构的探索和处理,特别是对纵横结构的分析和运用,对日 本设计界的影响非常深远。然而,日本的设计又具有其独特的风格,他们更注重 使用字体来表达感情。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日本的平面设计在简洁的直率、平面 的构成美、抽象的造型和感情化的字体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极简之道日本平面设计美学》这本书让我对日本平面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 和理解。它让我看到了日本设计的独特之处,也让我理解到这种独特之处背后的 历史和文化背景。这种理解和欣赏让我更加尊重和欣赏日本的平面设计,也让我 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平面设计产生了新的看法。我深信,这本书将会对我未来的 学习和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让更多的人了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视觉元素、 空间表现、色彩搭配、形式美感和主题内容。每个部分下又细分了若干章节,共 计25个章节。目录中的标题命名也极富诗意,如“视觉元素的简洁之美”、“空 间表现的虚实相生”等,既符合日本平面设计美学的特点,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 兴趣。
浅谈谈日本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传统性

日 本 是 世 界 上 发 达 国 家 中 唯 一 的 非 西 方 国 家 ,第 二 次 世 统 性 方 面 日本 出色 地 走 出 了一 条 超 越 自我 之 路 。 伴 随 日本 经
界 大战后 随着 日本 国 内经 济的恢 复 . 日本 的现代 设计也 开始 济的腾 飞 ,日本很 快跻 身世界 发达 国家 行列 ,日本 的产 品设
但 追 清 地 保 持 . 发 扬 民族 传 统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风 格 , 因 而 在 继 承 传 的 影 响 , 依 然 强调 其 传 统 性 . 求平 淡 、内敛 、 雅 宁 静 的 日
内 容 上 与 设 计 艺 术 充 分 联 系 .做 到 了艺 术 和 技 术 的融 合 。
【 刘伟 浅析数字媒体下的艺术设计[ 科技信息( 1 】 D 】 科学教研) o7 o , o( ) 2 2 [ 戴维、 2 】 希尔曼著 崔晶炜译 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 M 北京 清华大学
出版 社 ,2 0 02
【 任斌 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 的新媒体艺术设计【 西北大学学报, 3 】 D ]
学 院 文 化 艺术 学 院 讲 师
报 ,2 1(6 0 OO)
数 字 媒 体 技 术 和现 代 设 计 艺 术 的 蓬 勃 发展 .是 技 术 与 艺 术
完 美 结 合 的 主 要 体 现 。数 字 媒 体 技 术 的 发展 为 现代 设 计 艺 术 创
编 辑 :王素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 融 。数 字 媒体 艺 术 的 表 现 形 式 主 要 包 含 互 动 装 置 、虚 拟 动 画 2o ( ̄ 1 1 o se 页 9 和 数 字 影音 等 ,这 种 全 新 的 设 计 艺 术 形 式 为设 计 领 域 增 添 了 亮 [ 洪勤学、 4 ] 阮如艳 浅谈数字艺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景德镇高专学 D ]
日本平面设计师秋山孝海报作品探析

艺术研究丨艺术平台丨2020-5日本平面设计师秋山孝海报作品探析贵州大学/叶露露李戎摘要:秋山孝是日本当代著名平面设计师、插画家。
他创作了大量优秀海报作品,善于运用动感短线条元素,使画面生动、活泼,具有生命力;作品色彩明亮饱满,对比强烈,充满视觉冲击力;善用幽默的漫画艺术形式准确表达海报主旨,画面气氛轻松活泼,更易于受众接受与理解。
秋山孝在海报设计方面有着独特视觉语言,形成他自己的画面风格,对中国海报设计师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秋山孝海报漫画插图一、二战后的日本平面设计概况二战结束后的五十年间,日本海报设 计在世界范围产生深远影响。
日本海报设计虽受到西方设计的影响,但并未随波逐 流,开始将西方现代设计的风格流派同日 本传统艺术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海报风格。
在此期间产生几代 在国际上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日本平面设 计师,共同筑成日本现代海报设计细腻、 精致、简约、大气的艺术魅力。
如龟仓雄 策、福田繁雄、田中一光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今,日本现代设 计已经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占领重要地位, 并反过来影响国际设计。
在当代影响较大 的日本现代平面设计师中,秋山孝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因此,通过对秋山孝海报作品的探析,学习其海报特点和优点,对我们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海报设计,来促进国 内海报发展,提升设计师自身水平,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秋山孝概况秋山孝1952年在日本新泄省长冈市出生,是日本当代著名平面设计师、插图 画家,多摩美术大学平面设计系教授,上 海应用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名誉艺术博士。
秋山孝许多作品在国际赛事中获奖, 如非洲自然保护海报突尼斯大使馆奖、 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金奖、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荣誉奖、纽约ADC 国际展铜 奖、纽约艺术节银奖、铜奖、联合国奖等国际大奖。
另外分别担任了墨西哥、 赫尔辛基、意大利、乌克兰等海报展的国际审查员。
图1《这里没有吸烟场所》图2《秋山孝in 上海》20—1|—|十乏TltSff究I_R三三三戸民匚HI 图3《拯救野生动物》图4《秋山孝长冈博物馆海报展》因50年代时,手冢治虫创造了铁臂阿童木,这个漫画形象对秋山孝青年时期影响深刻,从此开始对漫画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十五六岁时,又被海报美的魅力深深打动,因此二十多岁时,他想当画家又想当设计师,思想斗争非常激烈,还因此受到老师严厉的批评。
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

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摘要] 日本的平面设计在世界平面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无论在书籍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都表现出很高的艺术设计水平。
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除了吸收外国设计的精华,并将这些精华加以消化,同时特别注意挖掘本国传统的设计元素。
保持了高度的民族性,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设计风格,“日本设计风格”在很多国家都有较高的影响力。
[关键词] 日本平面设计二战后,日本进入一个和平发展的阶段,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这对产品设计和广告宣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51年松下电器公司老板松下幸之助访问美国后便提出“日本将进入设计的时代”。
经济的高度发展也给日本的设计界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随着现代设计的逐步完善,设计师们发现融合日本民族艺术传统语言的设计作品更能引起世界的关注。
1951年龟仓雄策,原弘,山名文夫等人在东京成立了日本宣传美术会(日宣美),日宣美的成立是为了提高日本的设计水平,挖掘年轻设计师为目的,这给很多设计师以施展才华的机会,田中一光、永井一正、福田繁雄杉、浦康平浅、叶克己、腾井三雄、横尾忠则、松永真石、冈英子、小岛良平等一批设计师诞生。
每年一次的《日宣美展》使日本设计师的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1952年东京ADC(东京艺术指导俱乐部)成立,1953年《IDEA》杂志发行了第一期,同年龟仓雄策在东京近代美术馆举办了个展,并在日本首次指出GRAPHIC DESIGN(平面设计)一词,并被广泛使用。
1950年代日本关于设计的信息资讯很少,设计师要想获得信息资讯就必须自己去挖掘和消化。
这个时期也正是日本设计的转折期,日本设计虽然受到西方设计风格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失去自我,坚持其平面性追求平淡内敛简洁的日式风格,这个时期也正是日本设计的酝酿期。
1960年“世界设计会议”在东京举行,这给当时的日本设计界提供了一个与世界设计界交流并获取信息资讯的好机会。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的大阪世博成为当时以龟仓雄策为首的日本设计团队的重要工作,在这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龟仓雄策凭借1964年东京奥运会标志设计和海报设计使日本设计在世界平面设计舞台上崭露头角。
龟仓雄策

•
•
•
•
•
•
•
3.1 现代简约主义脱颖而出 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主义,简约主义的风格特色是将设计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程度,但对色彩、材 料的质感要求极高[2]。而龟仓雄策在其青壮年时期正处在“国际风格”时代,受简约主义的影响,在采用现代的形式去传达设计的 同时,还将此手法巧妙地与日本传统美学形式相结合,使其作品既具有国际简约特征又不失大和民族特色。 1964年,日本首次举办奥运会。刚刚从二战的沉重打击中复苏的日本,政府急于利用奥运会来拉动当时经济的发展,想借此提升日 本在全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迫切需要一种便于传播和记忆,并带有日本显著特征的视觉传达表示系统。在政府的组织与统一 的规划下,以龟仓雄策为首的设计队伍投入到此次设计之中。龟仓雄策将他设计的这届奥运会会徽直接作为海报的主图形,充分体 现其简约之美,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例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海报(图1),融合了日本传统太阳初升这一形式美感,正中由金 色奥运五环托起的日本国旗——太阳图案显得十分醒目,红色的太阳与金色的奥运五环标志以及金色粗体TOKYO和印刷体1964遥相辉 映。 海报带有显著的地域烙印,“东京1964”字样突出了举办的时间和地点。奥运会海报从形象、色彩以及整体视觉编排上都体现出现代 简约的美感,单纯的色彩,简洁的图形,反映当时的国际平面设计风格,带有辨识独特性和易于大众记忆的特点。此界奥运会中, 所有官方正式文件、证书、宣传海报以及纪念品都印有统一的会徽标记,这在奥运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这种强势的宣传方式开 始让世界重新认识这个蓄势待发的岛国。东京奥运会圆满结束后,由龟仓雄策推崇的简单实用的设计理念对日本后起设计师产生了 深远影响。 3.2 传统文化彰显民族气质 在龟仓雄策的海报中,我们常常能寻找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子,他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图形、色彩在海报中的运用能增强整个民族 的认同感,结合西方的构成方法能达到了民族与国际的统一。 图形方面,日本特有的家徽符号在海报中的大量运用成为龟仓雄策的重要特征,家徽能反映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和处事方式, 且具有较强的简洁性与象征性,他把家徽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贯穿于海报之中,无疑是要把大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家徽一词 出自古代日本,用来表示自家家族的家系、血统以及地位所使用的纹章,英文为Family Crests,是贵族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及家史, 挑选当时流行的图案,装饰在车、家具、服装上,这样由一个家族固定使用的一种图案,渐渐就成为了该家族的标志即家徽[3]。龟 仓雄策在为1970年(55岁)的大阪万国博览会的海报(图2)设计中,他便将最能象征日本的“樱徽”纹饰置于海报中心,通过突出 樱花瓣尖内凹的特点,设计出类似太阳光发射的形态,而这种造型正与日本民族崇尚太阳升起、光芒四射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不谋而 和,同时也映射出万国博览会定将放射出巨大光芒的吸引力。这幅海报给人以精细、严谨的视觉感受,从内到外,从小到大,从实 到虚,产生震撼的感官刺激。
日本平面设计风格论文

浅谈日本平面设计风格摘要:日本设计起步晚,但是发展极其迅速,短短几十年,便跻身于世界设计大国的行列,并对欧洲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究其原因,成熟的双轨并行体制,以及兼容并蓄的设计理念,是日本现代设计崛起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传统文化;禅境;严谨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75-01一、日本设计发展历史曾经有人比喻日本是一个海绵一样的国家,这样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日本擅长吸纳别国成果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正是让这个太平洋的小岛国能在短时间内跃升为世界设计强国的重要原因。
日本的设计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走在了设计的前沿。
这不能不值得中国的设计师学习和借鉴。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设计师们却在对西方现代设计进行简单模仿,因此日本的设计发展缓慢。
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和民间的设计意识大大增强,欧美的著名设计师被频繁邀请至日本进行讲座和指导实践,传授设计知识,日本国内多次法办欧美设计作品展,还派遣学生到欧美学习,积极吸收世界现代设计的成果,设计艺术逐渐被正式纳入日本大学的教育体系,日本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经济快速而稳步的增长,日本的设计跨入成长期,日本的平面设计形如呈胜出之势。
在随后的二十年中,日本的平面设计迎来了繁荣的时期,呈现了丰富多元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之后,日本平面设计产生了新的特征,自我个性取代东西文化的调性而成为新一代的设计师们倾向于把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传达文化、表达个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方式,哲理化、散文化的叙事风格,追求深度的造型语言成为了这个时期明显的设计语言特征。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成为的设计大国。
难能可贵的是,在日本通过效仿西方现代设计而跻身世界设计强国行列的过程中,日本的传统绘画和设计风格、民族文化观念、民族审美立场等都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民族与世界相整合的包容并蓄的日本平面设计风格。
浅析日本平面设计特征

提供 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这 种双轨 体 制 的并 行 和 E本 自身 的国情有 密切 的关 l 系。日本虽然历史悠久 , 但地少人多 ,l L地面积广布 , J 资源极 为匮乏 , 在经济上几乎全部依赖进 口。 E本在发展 中, l 为了 在 国际市场上赢得发展 , 必须 向国际化靠 拢 , 在设计上也是 日本的平面设计发展在二 战后伴随着其 国家经 济魔 法
展是从 借鉴公元 7纪到 9世纪 的中国唐代文 明的精华开
始, 包括文化宗教等诸多方 面。之后 的明治维新彻底改变了 l 包括学 习到 了德 国的工程技术 , E本 , 英国的社会及官职 管 理制度体系 , 战后 又借机 学习到 了企业管理 、 二 现代科学技 术 。 日本 主动地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 和吸收 、 加工 , 和本 再
出 自己 独特 的 发展 之 路
11 双 轨 体 制 并 行 .
习惯 , 从而将 民族传统性和现代意识 风格 有机结合 , 创造 出 了一种既有 日本传统文化 特征 又有现代化意识设计特点 的
这种 双轨体 制 ,首先指 的是 E本艺术平面设计在发 展 l
中 , 仅 是 将 本 国 的 民族 艺 术 文 化 传 统 加 以保 留 , 且 在 针 不 而
浅 析 日本 平 面 设计 特征
姬 晖
( 州旅 游职 业学 院 河南 ・ 州 郑 郑
中 图分 类 号 :5 4 J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40( ) 5 0 9 3
文章 编 号 :6 2 7 9 (0 2 — 8 0 17 — 84 2 1 5 1 —2 0) 3
流行造 型语言 , 以满 足国际化需要。世界上没有 哪个国家能 如 H本 , 将传统 与现代 , 国内与 国际 的平 面设计 理念和文化 兼 容并蓄 , 双轨并 行 , 既保持 了本国平面设计 文化 的传统 , 又融入 了现代先进科 技 , 国内 与国际结合得几乎无可挑剔 。
日本平面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典范。
二、 日本平面设计 等 因素 的影响 , 伦理 道德和宗教
意识 对一 个民族 的审美 取向也有很大的影响 。禅宗是 日本设计 艺术 所追求 的一种最高境界 。禅 , 原本 为佛 家的一个 修炼 法门 ,
化底蕴 , 保持着谨慎谦卑 的态度 , 注重细节 , 讲究美学精神 , 尚 崇
会贯通 。日本平面设计家们 的这种探索是成功的。日本 民族文化 观念及 传统色彩 、 图案 、 书法等都 能够得到保存 和发展 , 并通过
与现代设计 的结合 ,使 H本平面设计 H益成 为东西文化交融 的
日本的 自然环境是 日本 民族性格形成 的因素之 一 ,直接影
响了民族 审美取 向。有 的学者认为 , 日本文化具有 “ 森林文 明” 的 特色和“ 海洋文 明” 的特质。森林和海洋构成 的 自然成 为孕育 日
方式 , 与禅宗简朴的审美趣 味一拍 即合 。禅宗融合 了儒和道 的某
些思想 因素 , 作为文化的精髓 , 日本的设计艺术擦 出了耀眼的 与
火 花 。受 禅 宗 的影 响 , 日本 的 平 面 设 计 推 崇 少 而 简 约 的风 格 , 推
崇素色 , 排斥俗艳 , 讲究简单 、 朴素 、 风雅 、 古香古色和 留白。过于 修饰被认为是浅薄 和缺乏幽雅高尚情趣 。
自然。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支撑 , H本才能在 国际平面设计领域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一
但经 过代代承传沿袭 ,日本 的禅宗 已转变为平常人生活 中的一
些智慧 。禅宗在 日本盛行是因为禅宗的 自然观 , 符合本土的神道 教义, 崇拜 自然的思想 , 加上 中世纪的 日本 民族坚守俭朴 的生活
方 法 探 索
日本 平面设计 中的传统 文化精神
永井一正招贴设计探究

塞尚 曾经认为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
都可以概括成几何形体」
前期:永井一正受到西方构成主义影响较大,永井一正背景多为黑色,颜色组成较多,有红黄 蓝三原色为基调,线条感表达强烈,几何线条,或曲线,或直线,或三角形,或圆形,甚至是 根据疏密程度来区别的散点,在图案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这些招贴画中永井一正将这些宇宙 中自然的星体,甚至是生活中熟悉的物体都简化为几何形体,同时去掉表象不必要的装饰和特 征。
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开始主要是在二战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进入较快的发展,各个领域受 到西方冲击,经过几代设计师的探索找到了民族文化发展道路。永井一正是日本战后成长起来 的平面设计大师,与田中一光同属日本当今在世数一数二的设计界顶尖人物。
永井一正作为二战成长起来的第一代设计师,与日本平面 设计风格趋势相似,设计风格受社会影响较大并且有着明 显的风格转变,永井一正的招贴风格经历了几何抽象风 格,东方抽象风格,东方具象风格和空寂风格这四个时 期。
今天,历史主义在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世界频繁交流的大趋势下, 民族文化日趋融合,我们不得不审视到如今设计语言的地域性的印记被逐渐淡化,招贴设计正 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分支。如何将传统融入到现代设计是新一代设计师需要面临的重要问 题。
参考文献: [1]邓超群. 永井一正海报形式语言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陈波.自然的梦 生命的歌——永井一正招贴古典唯美风格形成研究[J].文艺争鸣,2010(06):101-
永井一正出生于日本本州西南部的大阪,有着浓厚的历史 文化渊源,因此永井一正受到日本民族传统的审美意识和 精神建构的影响,在青年时候喜爱文学,在作品当中也体 现出他对自然、家国、和平以及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日本平面教父教你做设计!福田繁雄经典作品全解析!

日本平面教父教你做设计!福田繁雄经典作品全解析!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的海报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力。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
他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
他把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正如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
'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异质同构原理“置换”是福田繁雄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
其要点是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特征的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以完成再创造。
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
“图”与“底”的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
福田故意不明确交代图和底关系,让图与底产生反转互融的现象,进而产生双重意象。
福田的海报还追求图形的单纯化(这里指在具象艺术范围内,求取相对单纯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间的统一;就形式而言,是以简约的结构包含复杂材料组合的有序整体。
)来共同诠释'图'与'底'的关系:即'图'与'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而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也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例如,在1975年福田就开始利用'图'、'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理。
平面设计分析

遵循了变化和统一的形式 美法则纷杂的变化会给视 觉上带来刺激但如果缺少 “统一”对整体的 掌握 就 未免会显得零乱松散、力 度不足而过分单纯地只求 统一又不可避免会出现呆 板单调、缺少生气。变化 与统一的关系是既相互对 立又相互依存的。在对图 案进行设计时应力求在细 节的变化中求 得整体的 统一在单纯的统一中蕴含 丰富的变化。
大卫卡尔森与他的平面设计
把在雕版和油印时代无法回避的错误视为另一种美:残缺的字母,油墨 的污迹,滚筒的线痕迹是他最爱使用的页面装饰元素。让字母显露出残缺的 美感,让污迹散发出艺术的魅力,这就是大卫· 卡尔森独特的平面设计视角。
《印刷的终结者》
作品是以纯黑的调子为背景给人 以阴郁恐怖的印象在黑暗之中却 也有着醒目的亮点。这种创作风 格带有浓厚的后现代色彩后现代 主义首先是反前卫的其次它是反 基础主义的。人们所习惯于接受 的往往是整洁的、美好的、向上 的东西而大卫· 卡尔森的作品中 总是透露着一种打破常规的意味 或者说是一种真实而残酷的表露 在以上两幅作品中他传达的是人 们所回避的恐怖情结。
例如,在1975年为日本京 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下 图),福田就开始利用"图"、" 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 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利用黑 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 重复并置,黑色"底"上白色的女 性的腿与白色"底"上黑色男性的 腿,虚实互补,互生互存,创 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其手 法为"正倒位图底反转"。作品中 的男女腿的元素,也成为福田 海报中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马蒂亚斯的海报作品特 别注重图形中元素材质肌理 的灵活运用。马蒂斯1979年 为基尔市戏剧院设计的戏剧 海报“谁醉心于戏剧,请一 起来”,画面中主要视觉元 素的一个女演员的头部和很 多形态各异的蝴蝶。这些蝴 蝶全部被大头针钉在女演员 脖颈以上的部位,丙炔越接 近头部越密集。女演员头发 的材质肌理完全被蝴蝶替 代,这种效果能够体现画面 的新颖巧妙,各元素由疏到 密的排列强调了戏剧内容的 感召力。
日本平面设计之父龟仓雄策作品探析

日本平面设计之父龟仓雄策作品探析摘要:龟仓雄策是日本二战后崛起的最早一代平面设计师,早期他接受了西方设计观念教育,后在日本将西方的光效应设计语言与日本传统美学相结合,改变了当时日本平面设计界的观念。
龟仓雄策的平面设计作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讲究师法自然的美学传统;二是注重构成主义的光效应表达;三是形成国际性的设计体系。
龟仓雄策在对本国传统美学继承的基础上不停创新,给传统文化增添了高科技的现代主义色彩,很大程度上敦促着日本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龟仓雄策;平面设计;美学传统;光效应一、背景在二战之前日本的设计发展缓慢,战后日本急需走出战败国的阴影,在美国的影响下得知一个国家的设计水平的高低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开始真正的重视设计。
自此之后日本便一直以双轨制来发展本国设计,善于积极吸取他国优秀的设计经验,与此同时,也不忘运用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战后日本开始聘请美国杰出的设计师来进行讲座,提高全民族的设计思想。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平面设计在世界的设计舞台上大放异彩。
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培养了龟仓雄策(1915—1997)、田中一光(1930—2002)、福田繁雄(1932—2009)等一批国际顶尖的平面设计大师。
[1]二、龟仓雄策简介龟仓雄策(1915~1997),出生于日本新泻县。
二战后崛起的第一批日本平面设计师之一、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奠基人,日本设计教育家,被喻为“日本现代设计之父”,他毕业于新建筑与工业美术学院,曾担任过日本平面设计家协会会长。
他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设计的整个平面设计系统使得日本平面设计轰动了整个国际平面设计界,并且让日本再次重新得到了全世界人民关注。
在1937-1948 年期间,日本出版了一本最早的包括设计在内的文化创意杂志,意图唤醒日本人民对于设计的觉悟。
龟仓雄策提议组织了“21日会”,这个学会是每个月21日在东京六本木的文化会馆举办的青年设计师的学会。
对于日本现代设计的组织活动,龟仓雄策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
作者:罗婷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5期
摘 ; 要:日本的文明发展是基于大量地借鉴外国文明的精华基础之上的,将这而精华结合起来,加上自己的消化,达到融汇贯通的地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
日本设计的成功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
龟仓雄策是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影响了日本乃至世界范围的海报设计风格。
他将国际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植根于日本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在东方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日本;龟仓雄策;海报;简约主义;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4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5-0046-01
一、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日本经济没有一个和平发展的阶段,这让日本设计的发展产生阻碍。
二战结束后,为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日本设计界努力向西方现代设计学习,经常邀请欧美著名设计师传授设计知识,举办欧美设计作品展,这为日本设计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为日本设计的转折期,海报设计虽然受到了西方风格的影响,但日本海报设计并没有失去自我,坚持强调其平面性、注重余白、追求平淡内敛的和式风格,这个时期对于日本海报设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酝酿准备阶段。
二、个人简介
初识日本设计师龟仓雄策,基于一些平面海报设计,日本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面设计呈现出简介、巧妙和富有深刻的导向性及趣味性的特点。
龟仓雄策是日本现代海报设计的启蒙人。
他出生于日本新泻,他从新建筑与工业美术学院毕业后,便参与组建日本设计中心有限公司,并于1960年成为该公司总经理。
龟仓雄策还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家协会会长,担任《Creation》杂志主编。
曾被授予“每日艺术奖”,龟仓雄策是日本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平面设计师。
三、作品特征
他的海报设计,尤其是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会议所作的招贴设计,奠定了他在日本平面设计界不可动摇的地位。
简洁、生动的设计手法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艺术指导Masasa Katzoumie与设计师Yoshiro Yamashita设计的体育图标上更是一目了然,
他们成功地将以抽象形式为基础,传达全球化讯息的简化符号运用在一套象征各个体育项目的图案标志中。
而我自己非常喜欢的是日本构成海报,设计师设计的海报看起来精炼简洁,却又不失欢快和主题感。
重要的是一个海报设计要是没有构成感,那是多么的乏味。
点线面的设计,在艺术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所占的份量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现代美术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利用点线面传达出多面的效果,另其在海报中有其独特的表现力。
龟仓雄策的作品特征在图形方面,日本特有的家徽符号在海报中的大量运用成为他的重要特征,家徽能反应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和处事方式,且具有较强的简洁性与象征性,他把家徽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贯穿于海报之中,无疑是要把大和闽南组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
家徽一词出自古代日本,用来表示自家家族的家系、血统以及地位所使用的纹章,英文为Family Crests,是贵族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及家史,挑选当时流行的图案,装饰在车、家具、服装上,这样由一个家族固定使用的一种图案,渐渐就成为了该家族的标志即家徽。
色彩方面,他多集成日本的传统色彩,并受到浮世绘的影响。
在他的海报中多以红色、黑色、白色和金色为主要颜色,以平和的心态崇尚自然色彩,他注重自然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从他作品的色彩中能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体现生活与自然的融合,其作品的色彩不重热烈而重平和,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族气质。
龟仓雄策对设计语法的严谨、对印刷技术的完全把握,以及强化视觉心理要素的构成。
他的作品在拥有极强的现代性的同时又具有日本传统族徽式的象征性和简洁性。
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日本传统文化强调求意、求气的同时不免流于率易,而对西方设计理念的严谨、秩序无不心仪,因此明确表示应以本国文化为根本而兼取西洋理念。
来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强化点、面在的构成作用,使作品更具现代感;并将笔画进行有规律的变化,使得文字创作更趋图形化。
正如德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亚斯说的那样:“一副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
龟仓雄策创作的领域非常广泛,除设计海报、标志、摄影、书籍装帧之外,也涉及雕塑、公共艺术等其他设计领域。
由于龟仓雄策是日本海报设计的先行者,在后来的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中还专门以龟仓的名义设立了龟仓雄策国际设计大奖。
四、结语
龟仓的设计作品和设计理念,无论其精神内涵或外在形式,对后起的日本设计师有着强力的影响,最终龟仓雄策乃成为了日本现代设计之父。
我们要从一个好的日本海报中寻找某种可以识别我们中国特色的海报。
为“中国设计”寻觅正确的方向,多学习日本及它国优秀设计,努力为国际海报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和更多创作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锷.视觉语言丛·书龟仓雄策(1)[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
[2]尹定邦,陈小清.现代构成艺术100年[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3]铃木亨,丹羽基二.日本家徽图典[M].台北:商周出版,2008.
[4]马隶麟.摄影艺术构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