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区域工业结构和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3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东北三省工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特点。
(2)知道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发展进程,举例说明东北三省重工业发展与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产业分布,学会综合分析问题。
(2)通过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明确区域内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特点和产业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东北三省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东北三省既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又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节课主要以时间发展为主线,分别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三个时期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由兴到衰、再到逐步振兴的历史进程。
重点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东北三省对国家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因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所造成的经济下滑,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所带来的转变三部分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农业特点。
经过前两节课的反复训练,学生阅读地图、整合资料、分析归纳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本节课可以给学生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互助,自主分析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历程,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按四人一组划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3课时)精品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方案第3课时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一、教学目标1.根据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
2.根据东北三省主要城市的工业结构统计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特点。
3.了解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衰败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东北三省主要城市的工业结构统计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特点。
三、教学策略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节教材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设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三个标题。
每个标题下不仅叙述地理特点,还通过“活动”突出分析地理特点形成的方法。
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范围、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
为了落实“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和“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这三条课程标准,教材重点讲述东北三省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为了落实“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课程标准,教材设计了“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的活动。
东北三省的农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课时分配上分为3个课时。
此为第3课时,在教学策略上,延续“坐着高铁看中国”视频内容,展示老工业基地向新而生的视频,以此展开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工业结构特点及成因分析,衰落的原因及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四、教学流程【图片展示】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2.工业发展的条件五、当堂练习1.东北有中国最大的()A.城市群B.重工业基地C.铁路交通枢纽D.国际航空港2.20世纪90年代东北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其原因有A.资源储量增加B.生产设备先进C.产业结构单一D.生产成本下降3.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A.以重工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C.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D.轻、重工业高度发达4.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丰富的矿产资源B.便利的海陆交通C.水资源充足D.较好的工业基础答案:1~4:B;C;A;C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四、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共和国“长子”(1)发展工业的条件: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2)工业结构特点:重工业为主(3)工业城市布局:靠近原料地2.衰落的原因: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生态恶化、环境污染3.振兴老工业基地八、课后作业收集家乡的地形图、工农业布局以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本章学习的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经济发展时空特征及其协调性研究
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经济发展时空特征及其协调性研究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行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和经济发展在时空特征和协调性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和发展。
本文通过对这些变化和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规律和特点,进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人口变化及其特征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人口数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1.1人口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机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东北三省边境县域的人口数量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
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为例,从2010 年到2019 年,七台河市总人口从73.7 万人降至64.6 万人,人口数量减少了12.3%。
同样的,吉林省珲春市与辽宁省敦化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也都呈现了类似的趋势。
1.2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是长期以来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和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寿命在逐渐延长,同时,由于人口不断减少,老年人口比例也不断上升。
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为例,2019 年的常住人口中,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占到了17.3%,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二、经济发展变化及其特征东北三省边境县域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经济结构优化,城乡发展不均衡。
2.1经济结构优化东北三省边境县域的经济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以重工业为主,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改变,东北三省边境县域的经济结构也在逐渐调整和优化。
七台河市,珲春市,敦化市都加大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保工作,城市化和工业化相得益彰,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2.2城乡发展不均衡东北三省边境县域的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城市的经济发展明显快于乡镇和农村。
七台河市,珲春市,敦化市等边境县域涉及人口稀少的原因导致当地人口的增长缓慢,就业机会匮乏,同时由于城市化比较缓慢,乡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
东北的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改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贫困人口继续 减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
市景观。 • 三是建筑景观旧。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建设主要是以低矮的平房和陈旧的工业厂房,仓
库为主体,整体上建筑景观老化。四是生态污染业多。东北地区以机械工业,电力供 应为主,污染源多,每年消耗全市煤总量近1/5。五是没有充分发挥现有铁路专用线 优势及仓储用地优势,铁路交通设施带来了交通瓶颈。
三、东北老工业区的衰落来自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仍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改革开放初期,辽宁
省GDP是广东的2倍,而现在广东是辽宁的2倍;1980年黑龙江省的GDP与东部6省市的平均值相当,现
在为其46.2%,人均GDP仅是上海的四分之一。
衰落原因
• 1、工业技术装备老化 。
• 2、不利的经济结构 。 • 3、市场经济的冲击 。 • 4、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3、振兴目标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人均 地区生产总值比2002年翻一番。
•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服务业比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均有明显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感谢聆听
以东三省问题为例
东北资源型城市(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浅析
摘要:东北地 区的资源型城 市 ( 区)普遍存在 着产业 结构单一、资源储备 不足 、企业 负担过 重、 地 环境治理困难企业职能重叠等问题。可以说 ,东北地 区产业调整 已经严重滞后 ,因此必须依托资源创
业,超越资源发展 ,把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 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作 为结构调 整的重要手 段。同时,抓住原有资源优势,推进资产重组 ,从 而改变单一的资源型产业结构,找准替代产业,这 样产业竞争力必将得到不断地提升 。
困境
我们看到 ,东北地区的这些 资源型城 市 ( 区) 地
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 ,东北一些 曾经颇有优势 的产品也正在失去市场 。
( 四)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科技含量低
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储备不足 、企业负担过
重、环境治理困难 、企业职能重叠等问题。随着资源 的 日益衰减 ,经济增长速度必将放缓 ,经济稳定性必 将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说东北地区产业调整已经严重 滞后 ,这直接影响到东北经济 向更深层次发展 ,而造
关键词 : 东北地 区;资 源型城 市 ;产 业竞 争 力
中图分类号 :F6 . D 15
文献标识码:B
发展。
在全 国的 18座 资源 型城 市 中,东北 地 区黑 、 1 吉 、辽三省共有 3 O座 ,约 占全 国 的 14 / ,其 中黑龙 江省最多,有 l ,吉林 、辽宁两省分别为 l 、 3座 O座 7 。在这 3 个禀赋迥异的资源型城市 中,其人 口、 座 O 国内生产总值约 占整个地区的 14 / ,在全 国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由于长期的 高强度开采 、挖掘 ,资源储备已进入枯竭期 。这些曾 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 、巨额利润和税金的资源 城市和地区,其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而且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持续稳定和发展 。发改委所确定的
仁爱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7.4振兴中的工业区——东北三省》
《振兴中的工业区——东北三省》本节教材主要从东北地区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我国重工业的摇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通过分析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运用地图,读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找出东北三省的主要的平原和山地,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了解东北三省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知道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4、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已有的知识,说出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说出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原因。
2.通过分析相关资料,说出东北平原北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原因及措施。
3.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和交通上说出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4.通过读东北三省部分工业中心的工业结构图,说出其工业结构特点及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说出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和交通上说出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搜集东北三省人文环境的有关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东北三省建国初期的成就。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吉林长春生产下线。
1958年,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在大连研制成功。
1958年,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货轮“跃进”号在大连建成下水。
1956年,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战斗机在沈阳首次试飞成功。
教师:通过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
东北老工业区的兴衰与发展
东北老工业区的兴衰与发展【摘要】一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与它的地理位置、气候水平、矿产资源、人文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若干意见》,《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于2007年8月正式发布,标志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进入新阶段。
那么,在接下来的文中,我将带领大家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兴衰进程和再次发展的优劣势。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经济发展、工业结构、资源、振兴、合作东北地区简介:我们现在所说的东北,是以北,漠河以南,以西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而所说的大东北,还包含了内蒙古的蒙东地区。
大东北,三面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环绕,广阔的平原地区则穿插排布着、以及等数条河流。
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就在这白山黑水之间。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落在饭锅里”,过去,东北人总是乐于用这样的词句来描绘这片富饶的黑土地。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单元完整、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深度融合、开发历史近似、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力雄厚的大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地区的地理与自然资源:东北地区南北跨越17个纬度,东西横贯20个经度,呈三面环山、中部敞开的地表结构。
东北地区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大的区域,自然景观以森林和草甸草原为主;土壤类型复杂,黑土为其代表性土壤,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地分布区域之一。
东北三省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的8.3%,2002年全区耕地面积为21.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68%;人均耕地面积0.309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繁多,现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4种,占全国已探明矿种的64%,其中有近60种为大中型矿床。
累计探明储量占全国首位的有石油、铁、金、镍、锰、钼、菱镁、金刚石、石墨等;居全国前五位的有铜、镁、铅、锡、石膏、大理石等。
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城 市竞争力提 升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及 成因 , 并在此基础 上提 出了解决 问题 的对 策 , 即积 极打造 东北地 区以人 为本
的宜居城 市 ; 建设 良好 的城 市宜商环境 , 不断提 高城 市的创 新支撑能力 ; 不断加 大东北地 区城 市信息建设力度。 关键词 : 东北地 区; 城 市竞争力; 宜居城 市; 宜商环境 中图分 类号 : F 2 9 9 . 2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3 9 0 7 ( 2 0 1 4) 0 3— 0 2 9 4~ 0 7
收 稿 日期 : 2 0 1 4一 O 1 —1 5
在宜商城市竞争力指数方 面, 大连在全国来看 比较靠前 , 沈 阳和长春 次之 , 哈 尔滨较 落后 。说 明哈 尔滨在企业表现 、 政府服务 、 社会服务和市场需求方
面还要 大力 改善 。
作 者简介 : 赵树梅 ( 1 9 6 8一) , 女, 吉林长春人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
哈尔滨等 4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 、 综
合增 量竞 争力指 数及 综合 效率 竞争 力指数 等 3项城 市竞争 力评 价 的主要 指标 及 8项 城市 竞争 力评 价 的
后, 尤其是哈尔滨和长春 , 本身是省会城市 , 却并不 属 于宜居 城市 ; 哈 尔滨 在 这 方 面 的全 国排 名 已经在 2 0 0名以外 , 说 明哈尔滨在 人 口素质、 生活条件 、 政 府投入和气候环境 的改善方 面尤其要加强; 大连和 沈 阳在全 国重 要城 市 中的排 名也 比较靠 后 。
根据 2 0 1 2年 《 中国城 市 竞 争力 报 告》 蓝 皮 书 的 最新 统计 数据 , 将我 国东北 地 区 的沈 阳、 大连 、 长春 、 从 表 2数据 可 以看 出 , 以 上 4个 主 要 城 市最 严 重 的问题 就 是 在 宜 居 城 市 竞 争 力 指数 方 面 非 常 落
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一、引言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之一,由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组成。
本报告旨在对东北三省的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宏观经济状况1. GDP总量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东北三省的GDP总量持续增长。
截至最新统计年度,辽宁省的GDP总量为X万亿元,吉林省为X万亿元,黑龙江省为X万亿元。
2. 经济增速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逐年下降,受制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尽管如此,各省仍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三、产业结构分析1. 重工业东北三省以重工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包括钢铁、石化、煤炭等行业。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环保压力增加,这些传统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各省正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新兴产业,减少对重工业的过度依赖。
2. 农业东北三省的农业产业主要以粮食种植和畜牧业为主。
近年来,农业面临着土地资源减少、人口结构老龄化等问题,农业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各省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3. 新兴产业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东北三省将新兴产业作为重点支持和培育对象。
其中,高科技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蓬勃发展,为经济结构转型和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四、投资环境分析1. 政策支持东北三省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投资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土地开发和使用权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企业前来投资。
2. 人力资源东北三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工作纪律,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劳动力保障。
3. 基础设施建设东北三省投资了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投入,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五、挑战与机遇1. 挑战东北三省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经济增速下降、重工业过剩、劳动力流失等。
这些问题需要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以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 机遇尽管面临挑战,东北三省也具有许多机遇,包括:国家战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等。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振兴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振兴东北地区属于老工业基地,为我国第一代主导地区。
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全国商品粮基地和资源大省,东北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不景气,甚至出现相对衰退的迹象,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竞争力不断下降,市场份额急剧减少,出现了所谓的“东北现象”。
进入20世纪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成为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现从东北地区如何凭借优势成为重工业基地、东北目前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东北地区如何凭借优势成为重工业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形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
这些工业基地的建立,使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大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了部门比较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而东北在这些工业基地当中,又起着奠基石的作用。
东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为国家优先开发区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东北地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同时东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地域组合优势较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体优势。
2、已有的工业基础解放前东北地区铁路网相对密集,有一些零星的重工业基础,因而具有较好的重工业发展基础条件。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和计划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东北地区真正成为工业基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为了尽快建立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加快工业化进程,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
由于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相对较好,因此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成为建国初期优先发展的区域,并得到了国家重点建设投资的支持。
“一五”时期,在156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有54个项目。
“一五”计划奠定了东北地区在全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石地位,经过多年发展,东北地区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门类众多的工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石油化工基地、机械装备工业基地和汽车工业基地。
东北三省的工业
推进绿色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 提高,东北三省应积 极推进绿色发展,加 强环保治理,推动清 洁能源发展,实现经 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良性循环。
加强区域合作
东北三省应加强区域 合作,推动产业协同 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和优势互补。同时, 也应加强与国内外其 他地区的合作,拓展 市场空间和资源渠道
。
THANKS
国成立后,东北三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和制
造业基地。
02
东北三省工业结构特点
东北三省工业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主要包括钢铁、机械、化工、航
空航天等领域。同时,东北三省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农业也
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03
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
产业。
03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 调整和转型升级,东北 三省的工业发展面临一
些挑战和机遇。
面临的问题
1 2
3
产业结构单一
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主要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相对滞 后,导致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多样性。
技术创新不足
东北三省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意识相对较弱,缺乏核 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资源枯竭和环境压力
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创新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
对未来的展望
优化产标业题结构
未•来东文北字三内省容应进一 • 文字内容
步•优化文产字业内结容构,加 快•推进文传字统内产容业转型 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提高产业附加值。
加强技术创新
加强技术创新是东北 三省工业发展的关键 ,应加大科技研发投 入,推动科技成果转 化,提高企业核心竞
东北三省制造业竞争力与地理集聚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F 2 . 441 文献 标 识 码 :A
随着东北 装备 制 造业 产 业结 构 调 整 和发 展速 度加快 , 产业竞 争力 日益成 为影 响其 装备制 造业基
地 建 设 的 重 要 因 素 . 内 外 研 究 主 要 集 中在 针 对 不 国
测 评 , 出 以 下 结论 : 快速 增 长型 部 门 由 5 上 升 为 8个 , 得 ① 个 而竞 争 优 势 部 门 由 8 增 加 为 1 个 . 个 2
② 竞 争 优 势 部 门 从 石化 产 业 向医 药 、 通 运 输 等制 造业 转 移 , 现 出高 技 术 化 和 技 术 密集 型特 征 . 交 显 ③ 总偏 离 量 为 正 值 的 部 门 达 l 个 , 业 结 构 对 经 济 增 长 贡献 为 5 5 7 亿 , 争 力 为 97 3 亿 , 1 产 6.3 竞 7.9 总 偏 离 量 14 . 2 . 53 1 亿 ④地 理集 聚和 专 业 化 程 度高 的制 造 业 部 门 中 辽 宁有 5 、 林 和 黑 龙 江各 有 3 个 吉 个 , 有竞 争 优 势 的制 造 业 部 门其 专 业 化 和 集 聚 化程 度 也 很 高 , 业 集 聚 对 提 升 制 造 业 竞 争 力 作 具 产
分 析 法 『 , 离 份 额 法 [6 基 于不 同 空 间 尺 度 和 影 4偏 ] 5] _.
提升竞 争力作 用机 制 , 出产业发 展政 策以期 为政 提 府制定 制造业 振兴 规划提 供支持 .
1 研 究 方 法及 数 据 来 源
1 1 研 究 方 法 .
1 11 偏 离份额 法 偏离 份额法是从产业结 构和 .. 竞争力 两方面 , 判断 区域增长和竞争 优势高低 , 定 确 产业 发展和结构调 整方 向. 究 以全 国制造 业为 参 研
东北三省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东北三省未来发展前景展望》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东北三省的历史发展脉络、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区域合作、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东北三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东北三省;未来发展;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区域合作一、引言东北三省,即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
在历史上,东北三省曾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东北三省在近年来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单一、人口外流等问题。
因此,深入研究东北三省的未来发展前景,对于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东北三省的历史与现状(一)历史发展东北三省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重要边疆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近代,东北三省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东北三省的重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经济现状目前,东北三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比相对较小,经济增长速度也相对较慢。
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包括钢铁、机械、化工等行业。
同时,农业和服务业也在东北三省的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
(三)社会现状东北三省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多,但近年来面临着人口外流的问题。
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较好,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四)生态现状东北三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三、东北三省未来发展的机遇(一)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东北三省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等。
这些政策为东北三省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产业升级机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气候特点: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 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温暖湿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然环境: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 然资源,包括森林、煤炭、石油等 矿产资源,同时气候寒冷,土地肥 沃,适合发展农业和重工业
地理优势: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同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和能源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
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东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 位和作用
东北地区的近代发展历程
东北地区的历史沿革
东北地区在中国现代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现状
农业分布
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等 经济作物:大豆、甜菜、烟草等 畜牧业:牛、羊、猪等 渔业:淡水养殖和海洋捕捞等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程
绿色发展: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推动产业绿色化
区域协调: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 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布局
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 挑战与机遇
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对 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大
面临的挑战
环境污染:重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 污染问题严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资源短缺: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 逐渐枯竭
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人才流 失严重
面临的机遇
政策支持:国家对东北地区的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资源优势: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保障 工业基础:东北地区拥有完善的工业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交通优势:东北地区交通便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近年来,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不断引进先 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
东北三省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区域发展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0期12㊀㊀㊀㊀进入21世纪,光伏市场不断扩大,发展趋势呈现规模化.总体上,太阳能发电量剧增.分区域明显看出光伏装机量向东中部区域转移,这是因为西北地区光伏存在严重的弃光㊁电价逐渐降低和拖欠资金现象;而中东部区域经济发达,对光伏电力需求量大和消纳能力强.(2)太阳能发电量.2017年太阳能总发电量为1166.7亿千瓦时,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2%,年增长率为78.47%.我国2012年至2017年太阳能发电量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且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西部区域.其中,东中部区域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快;太阳能产业有向东中部转移趋势.3㊀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21世纪以来,可再生能源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之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这一份成绩单的背后却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阻碍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本文归纳现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3.1㊀资源错配现象我国太阳能㊁风能和水资源富饶,但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长期存在资源错配问题.我国区域间地形和气候条件差异决定,太阳能和风能在西部地区较为丰富,水资源储备则集中在西南地区.但是,我国东部区域技术条件成熟,太阳能㊁风能和水资源开发程度大.这要求建立高水平的技术支持能源长途调配,增加资源合理配置.3.2㊀发电成本过高而缺乏市场竞争力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虽然在环境效益以及能源储量等方面优势很大,但其却一直解决不了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并没有达到市场自由竞争水平,目前可再生能源产业还依靠政府颁布各类法律法规以及补贴政策得到保护.政府应当使用科学合理的补贴手段和与其他政策相结合的规制措施,来确保在缺乏市场竞争力时,可再生能源产业仍能发展良好.3.3㊀上网㊁并网 难,导致替代效率低下分布式电源并网一直是难点问题.我国一些大型电源分布在人少的区域,消纳能力低,很多电站因为无法并网而导致资源浪费.可再生能源是传统能源最佳的替代品,而其替代效应正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以及配套计划落后等因素,受到大幅削弱,因此许多地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并未转移到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上.为加快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发展,政府亟须加快可再生能源电力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制定合理的消纳计划.3.4㊀短期过剩 与 长期不足 矛盾突显学术界㊁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均认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基于长期考虑,当前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建设规模不能满足将来的市场需求,可再生能源行业还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但是,由于市场的恶性竞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以及其上游设备制造企业出现利润率低,甚至严重亏损等问题.为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科学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化解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短期产能过剩与长期产能不足的矛盾.参考文献[1]赵良,白建华,辛颂旭,等.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电力,2016,(1):178G184.[2]黄龙,陈皓勇,钟佳宇,等.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体系[J ].广东电力,2020,(2):10G17.[3]钟声,张志翔,郭雁珩,等.可再生能源电力超额消纳量交易定价机制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1G4.[4]张金良,周秀秀.考虑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跨区域电源规划研究[J ].山东电力技术,2019,265(12):4G9.[5]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19,(3).东北三省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太秋月(延边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吉林延吉133000)摘㊀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经济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推动了东北三省的经济,但区域经济发展始终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本文主要用标准差㊁变异系数和泰尔系数,考察了东北三省人均G D P 的变化,利用单因素分析对2009~2018年东北三省各个主要城市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考察东北三省经济在这十年有差异的部分.本文最终通过回归分析考察了影响东北三省经济差异的具体因素,并提出了缩小东北三省经济差异的一些建议.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东北三省;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 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21.10.0071㊀研究背景及目的东北三省整体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沿海地区和 首都经济圈 比较,发展水平较低.推动东北三省经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东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探索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导致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为推动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提供助力.为了考察东北三省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本研究以非均衡理论和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为基础,找出影响经济差异的相关指标,收集国家统计局㊁各省统计局网站提供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考察东北三省经济差异的结构特征,探究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整体变化趋势与影响区域经济的主要因素.2㊀相关理论对区域经济,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见解,区域经济指的是在特定的范围内实施的一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经济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是很难实现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一个或数个 增长中心 逐步向其他地区传导.需要选择特定的区域作为增长极,使发展区域带动其他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赫希曼的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主要用关于 社会分摊资本 和 直接性生产活动 之间关系的模型来说明经济不平衡增长.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处在一定的梯度上,而且产业和技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散和转移.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0期13㊀3㊀东北三省经济差异分析3.1㊀东北三省经济差异单一指标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指标主要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国民收入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反映区域经济的人均规模和结构,利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 D P )也可以有效的反映区域经济差异情况.本研究通过查阅1978~2018年统计年鉴,收集到东北三省人均G D P 数据.利用计算标准差㊁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公式,考察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及相对差异.首先利用标准差考察绝对差异,标准差通常是指样本数据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标准差越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也较大.分析结果表明,1992年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现扩大趋势,2008年后绝对差异又进一步加剧.2014年由于辽宁的人均G D P 受到 新东北现象 的影响,明显出现断崖式下跌趋势,导致绝对差异有一定的减少.2016年东北三省人均G D P 标准差又有重新扩大的趋势,表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存在.利用1978~2018年东北三省区域G D P ㊁人均G D P和总人口数来计算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通过变异系数分析可以得知,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基本上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除1992~1998年东北三省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的波动较大,2014年之后明显提升之外,其他年份基本上呈现稳定趋势.3.2㊀东北三省经济差异多种指标分析考察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差异时,仅采用单一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将采用综合指标数据,通过2009年到2018年东北三省各个城市的多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从而判别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是否存在.数据主要选取了第三产业占G D P 的比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公路货运量,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额度,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全社会用电量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共收集了297个样本数据:辽宁128个,吉林69个,黑龙江100个.第三产业占G D P 的比重的均值,辽宁(37.92),吉林(38.24),黑龙江(38.92).三省的平均之差在95%置信区间内有显著差异,说明三省第三产业占G D P 比重仍旧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和提升余地,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占G D P 比重.在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方面,东三省有显著差异,即使在2014年 新东北现象 的影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有明显跌落后,辽宁省各个主要城市与地区平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5022元,仍旧远远高于吉林(2889元)与黑龙江(2313元)的平均水平.说明吉林与黑龙江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仍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角度来看,吉林与黑龙江在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方面有提升的必要.辽宁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在2009年到2018年之间在人均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方面,在95%置信区间内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辽宁各个主要城市与地区的人均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额为44932元,仍旧远远高于吉林(25173元)与黑龙江(28688元)平均水平.在公路货运量方面,辽宁㊁吉林和黑龙江省在近10年时间里有显著差异.辽宁省的平均人均公路货运量为41 8171吨,吉林与黑龙江省仅为13 4734吨与16 3292吨.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仍旧是辽宁的均值为20760元,吉林省为17652元,黑龙江省为17310元,三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95%置信区间内有显著差异.在人均全社会用电量方面,辽宁排第一,人均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值为3837 89千瓦,黑龙江人均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值为2941 66千瓦,吉林为1506 64千瓦,三省的人均社会用电量在95%置信区间内有显著差异.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额度,人均公路货运量,人均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这四个方面,辽宁与其他两省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吉林与黑龙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方面,仅有黑龙江与辽宁有显著差异,吉林则与两省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在人均全社会用电量方面,东北三省之间均有明显的显著差异,在人均绿地公园面积方面黑龙江省与吉林省有显著差异.4㊀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分析4.1㊀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定性分析4.1.1㊀经济发展水平分析总体来看,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呈逐年递增趋势,但辽宁自2014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有了明显大幅度下滑的现象,从远好于吉林省与黑龙江省到远低于两省份,吉林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样也有小额度的下滑,黑龙江省则比较稳定.表明了东北三省区域内部资本投入还存在着很大的波动,这种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疲软.4.1.2㊀基础设施因素人均绿地公园面积,城镇人均公园面积指城镇绿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以平方米/人来进行表示.根据2018年东北三省人均绿地公园面积的数据可以得知,伊春㊁鹤岗㊁松原㊁佳木斯㊁辽源㊁双鸭山㊁白城㊁大庆㊁黑河㊁长春㊁七台河和吉林与牡丹江等13个城市属于生态市,即人均绿地公园面积ȡ11平方米,其中8个城市位于黑龙江省,5个城市位于吉林省.本溪㊁绥化㊁抚顺㊁营口㊁大连㊁辽阳㊁锦州㊁鞍山㊁阜新,白山,丹东,葫芦岛,朝阳,铁岭等14个城市的绿地面积则小于9平方米每人,其中绥化位于黑龙江,白山位于吉林,其余城市均属于辽宁省.4.2㊀社会发展水平因素通过人均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可以衡量东北三省各个主要城市居民对于投资,社会再生产以及消费的意愿.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卫生的经济效益是指医疗卫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价值,即医疗卫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体现出卫生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或社会经济对医疗卫生方面的依赖性.4.3㊀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额度,人均全社会用电量等因素影响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回归模型的拟合度为0.563,模型具有一定的说服力.5㊀结论通过分析可以考察到,东三省的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是扩大的趋势,而相对差异呈缓慢下降趋势,东三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东三省,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经济相对于辽宁省落后,辽宁省持续发展自省经济的同时,需要带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经济,通过区域间的统筹发展缩小东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参考文献[1]常小宇,王绪腾,卿枫,等.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特征分析[J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7):52G57.[2]宋丽敏,乔中娜,区域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差异分析 以东北地区为例[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8(01):45G53.[3]张震方.基于泰尔指数的云南省沿边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3):198G199.[4]史东鹏,索柏民.国外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对东北振兴的启示及借鉴[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17G218.。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前言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自我发展潜力不足,产品普遍缺乏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改造与发展,党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中央首次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新世纪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要达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的,使其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就要从区域经济战略高度研究振兴之计,以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之新路。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以东三省的区域发展角度,重点研究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和对策。
一是回顾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及现状,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相对衰退的主要原因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二是研究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的振兴措施,从中得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三是从现状出发,从机制、体制、行政管理等方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对策。
第二章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环境分析2.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现状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
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献。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东北是全国解放较早的地区,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没收敌伪企业,初步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经济结构。
东北四大都市圈产业结构分析
区经 济” 象 , 现 四大 城市 从 各 自的地 方 利益 出发 ,
“ 、 、 ” , 一 产业 占比都 小 于 1% , 二 二 三 一 型 第 0 第 产业 比第三 产业 分别 高 出 36个 百分 比和 37个 . .
YI Gua g—p n S a N n i g, HIZh n—z o g h n
( h nhi i ogU i r t, hnh i 0 0 0 C ia Sa ga J oT n nv sy Sa ga 2 03 , hn ) a ei
Absr c : o g wi h i e o to o i i n te Rie et t a t Al n t t e rs fmer p ls n Ya gz v r d l h a,C u Ch a g De t h in l a,Bo a m e i n,mer p lse o o s b c mig ali h iRi r go to o i c n my i e o n l m- p r n y t e l e i d sra tu t r p i zn n a i c n mi e eo me t ot t a wa o r ai n u t lsr c u e o tmii g a d r p d e o o c d v l p n .Bu r i z i t Ha b n,Ch n c u a g h n,S e y n h n a g,Dain me r p l e al l a t o i s fl o s b h n n r c n e r ,f u i e r i lri n u ti l t cu e b c u et e r e a ae y a mi it t n.C mp e n a y d v l p n ,r - e i d i e e ty a s o rc t sa e smi i d sr r t r e a s h y a e s p t d b d n sr i i a n a su r ao o l me t r e eo me t e g o a o p r t n a d i d sr l se e i o tn y o p o t h o e i v a b l y i h s e i n . i n lc o e ai n n u ty c u t ra mp ra twa st r mo e t e c mp tt e c pa i t n t e e r go s o r i i Ke r s: t p l ;n u t a t cu e i d sr l se y wo d me r o i i d sr lsr t r ;n u t cu t r o s i u y
东北老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东北老工业区衰落的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1、工业技术装备老化2、不利的经济结构3、市场经济的冲击4、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具体:1东北大中型骨干企业工业技术装备老化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比如,目前吉林省工业企业工艺装备属于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的只有15%左右,60%以上的还处于70-80年代水平,另外还有15%的工艺装备仍停留在50-60年代。
由于技术装备水平上不去,直接导致了产品档次低、产业升级慢,产品消耗大、成本高、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2能忽视老工业基地衰落的“结构效应”。
它不仅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还包括所有制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
从东北工业制造业结构来看,在29个行业中,1998-2001年相对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相应行业的只有10个,而相对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同行业的达19个。
从产品结构来看,产品类型单一,东北主要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多数在下降。
1998-2001年14种主要工业品只有3种市场占有率上升,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企业平均规模大,大型企业数量多,而中小企业数量少,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配套水平较低,以致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出来。
所有制结构方面: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过高。
仅以吉林为例,国有经济占8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6个百分点。
黑龙江省现在国有企业占有的固定资产比重达88%。
3三大原因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产生一是产业发展的自然结果。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时间比较早,一些产业进入衰退期,市场竞争力下降,而替代产业又没有发展起来,特别是一些资源型城市,面临巨大的困难。
二是市场失灵的产物。
三是体制转换的迟滞与转换成本的制约。
中国老工业基地问题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产生的。
4老工业基地产业竞争力持续下降。
有分析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跟上发达国家广泛应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全面升级的潮流。
区位条件-东北三省拥有的明显优势:一是工业基础雄厚;二是自然资源丰富;三是生态环境优良;四是地缘特色明显;五是人才队伍精良;六是发展环境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数据说明
为了采用可比价格对东北三省工业结构和竞争力空间区位进行研究,我们采用了东北三省的主要 工业行业的产值数据,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1991年和2001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 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吉林社会经济统计年鉴》、《黑龙江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山东统计
年鉴》、《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等.1990~2000年期间的1993年,统计口径
tE—mail:yangga@igsnrr.tic.cn
●
万 方数据
37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第22卷
2模型方法
从理论上说,区域经济增长可以由各个产业的增长率的加权平均值来表征,区域的资源要素禀赋、
区域之间的竞争以及区位因素使区域产业增长率千差万别.偏离一份额分析假设区域经济增长可以被
分解为全国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和地区分量,因此就可以计算出各个部分的值,来衡量它对区域经济增 长的贡献.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两个方面来解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份额分量表示研究区域 的研究变量如果与全国同一变量按同一比例增长,那么到研究期末研究区域的该研究变量应该增加的 数量.但实际情况可能是区域与全国发展并不同步,区域份额量在全国会有所变动,因此还需要进行偏 离程度的研究,即偏离变量的研究.
偏离变量研究是为了说明地区与全国在发展上的偏离程度和原因,可分解为结构偏移分量和竞争
力偏移分量(区位份额).假设一个区域各个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国同一产业的增长速度完全相同,即排
除了产业结构的差异因素,那么该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只能用产业结构的差
异来解释.结构分量如果为正值,说明区域产业结构优于全国产业结构.反之,则说明区域产业结构落后 于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假设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全国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那么该区域的经济增长 速度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只能由地区竞争力来解释,即区域经济增长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偏离由 竞争力差异引起.
用的分析方法,采取不变价格的数据,对区域工业结构及其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得出一些有启发
性的结果.本文第二、三部分对偏离一份额方法及使用数据进行说明;第四部分给出计算结果;第五部分
从区域优势的发挥、外资利用和市场经济制度建立等不同层面出发,对计算结果进行成因分析;最后给 出一些结论.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CXIOG—BOO.04)资助
ofthe
Chinese Academy
of
摘
要
用偏离一份额法对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分解,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
成因分析,得到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认为东北三省工业发展宜首先应该找准方向,从改 善结构和提高竞争力两方面着手,在根本上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第22卷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1990。2000年东北三省的工业总产值增加3320.57亿元,这些增加值中有 7503.34亿元来自全国平均增长,产业结构份额为一760.41亿元,即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推动效应为负 值,产业结构存在一定问题;竞争力份额(空间区位份额)为一3422.36亿元,说明整个东北三省的产业竞
争力明显不足,在十余年的发展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如果再对主要工业行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
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 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机械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拥有较大的产业结构份额值,说明这些制造 产业的结构还比较优越.我们也应看到,即使是这些工业行业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的结构,但其空间区 位竞争份额也都为负值,况且这些产业大多属于产值在4%以上的支柱产业①,而竞争力份额为正值的 只有黑色金属采选和食品制造业,说明东北三省产业竞争力总体来说不强. 通过简单的统计知道,东北三省的一些制造业产业在全国还占很大的比重,如(2000年)木材及竹 材采运业占全国总量的67.5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占40.09%、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占24.60%、交通 运输设备制造业占17.5l%.那么,这样高的产值比重与刚才得出的结果是不是相矛盾?其实这里主要 讨论的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和部分力的关系问题,尽管东北三省现在拥有很大规模的包括上述产业
第22卷第3期 2005年5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Journal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V01.22 May
No.3 2005
文章编号:1002—1175(2005)03.0371—09
东北三省区域工业结构和竞争力分析
亿元
注:①只列出主要工业行业的情况,采用1990年不变价格数据,食品制造业1993年后被分解为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机械工业也 被分解为普通机械制造和专用设备,为便于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加和计算.②受篇幅限制本文只给出了东北三省的计算结果,分省的计算 结果只在文中引用了一部分.
万 方数据
37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章、专著,中国科学院从1997年起开始编制年度区域发展报告’7“4|,从理论和实证不同层面对区域发展 及其空间差异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研究方法,如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塞尔指数、系统熵、区
位商以及偏离一份额方法等. 区域经济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在1942年首先提出,后经过E.
and
Sala—I—Martin、Terrasi、Tsionas、Wagner等u“。都做了很多工作;中国政府历来就非
常重视区域发展问题,在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下分别采取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区域政策,中国也有很多学
者如杨开忠,刘树成等,胡鞍钢等,魏后凯,白雪梅等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其他学者也发表了很多文
量为3821.51亿元,产业结构增长份额为一91.32亿元,而产业竞争力份额为一1802.67亿元.说明辽宁
省的工业企业在产业结构方面具有劣势,产业竞争力也明显不足.如果再对主要工业行业的产业结构进 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与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有很大相似,在计算的35种产业中只有电子及通信设 备制造业(440.94)②、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13.0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6.53)、医药制造业 (55.89)、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28.68)、金属制品业(22.94)、化学纤维制造业(11.73)、自来水的生 产和供应业(1.02)、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17)、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0.16)等10种制造业的产业 结构份额为正值,而且我们还看到,这些工业行业的空间区位竞争份额都为负值,竞争力不足.竞争力份 额为正值的只有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7.14)、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45)、黑色金属采选 (3.28)、木材及竹材采运业(0.7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64)、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0.61)等6种产 业,也就是说,辽宁省的工业产业竞争力还不强(整体上来说与东北相似,与辽宁省是东北经济发展的主 要贡献者有关). 对吉林省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十多年期间工业产业发展进行中,吉林省在产业结构上还具备一定的 优势,产业结构分量的份额为50.56,但竞争力份额仍然为负值,吉林省工业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差.从 产业竞争力来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份额高达143.33亿元,其他竞争力为正值的产业只有4 种,贡献的份额也偏低.就产业结构来看,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3.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88.39)、医药制造业(45.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2)、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7.95)、金属制品业 (7.46)、化学纤维制造业(7.18)、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3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08)、皮革毛皮 羽绒及其制品业(0.08)等10种产业的产业结构分量的份额为正值,大多数产业结构不具有优势.在所 有的产业中,结构分量份额和竞争力份额都为正,并且贡献比较大的产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说明 该产业是吉林省的优势产业,如吉林省的汽车制造业.
在内的传统制造业,但是一方面由于这些产业产值基数已经很大;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产业大部分已经进 入成熟阶段,发展比较稳定,因此,总体上来说,增长速度已经放慢.这里通过偏离一份额分析计算出东
北三省工业产业结构尚待进一步优化和竞争力下降的结果,与其他一些研究不谋而合心“.的确,东北三 省目前不少产业的竞争力令人担忧. 对辽宁省的计算结果表明,1990~2000年辽宁省的工业总产值增加1927.52亿元,其中全国增长分
有比较大的改变,1993年以后,行业分类有所变化,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不再列为统计标
万 方数据
第3期
杨国安:东北三省区域工业结构和竞争力分析
373
题,与采盐业一起列为非金属采矿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也被列入其他制造业;机械制造业,被分解为普
通机械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来统计;食品制造业被分解为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来统计,其中食品加 工业包含了1990年时统计的饲料业.为便于对比分析,对2000年的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进行了汇总,
工业结构,竞争力,偏离一份额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9.9
1
引言
区域经济的本质在于发挥区域优势.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的区域工业经济增长已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已经引起 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很长时间以来,区域经济空间差异以及空间结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极大关 注.国外学者如Barro
偏离一份额分析的公式为 q=Ni+只+q,
其中 (1)
彤=l≈掣}%一%,
(2)
只=砉[(警川一(墨萨b 2确川,一塞【(警”
(P+D)』=只+q,
㈥ ㈩
(5)
公式中,Gi表示歹区域研究时段内研究变量的增长总量;川表示,区域的全国份额分量,即,区域按全 国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而应有增长额;(P+D)i表示.『区域的偏离分量;P,表示J区域的结构偏离分量, 即i区域的产业产值增长偏离全国产业平均增长的部分,如果Pi大于0,则表示区域拥有有利于增长的 结构,反之不然;D,表示.『区域的竞争力偏离分量,即扣除全国经济增长和部门结构变动后J区域的经 济增长额,反映了区域在发展i产业方面的区位部分优势或劣势.Di大于0,表示区域产业竞争力强,具 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反之不然;ej表示区域的研究变量总值;E表示全国的研究变量总值;i表示区域的 产业部门,i=1,2,…,n;t表示研究时段的期初;t+1表示研究时段的期末. 如前所述,不少研究采用的数据对物价处理有些问题,可信度受到影响.因此,本文拟采用1990年 不变价格对东北三省十余年期间的工业结构及其竞争力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