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词
姜夔最美的十首词

姜夔最美的十首词姜夔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词人,他的词作以豪放激昂、雄浑有力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词作多以自然景物和爱情为题材,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在他的众多佳作中,有十首词以其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称赞。
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这十首词,并品味其中的美好。
《夜行船》是姜夔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词中描述了一艘夜行船缓缓驶行在江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夜晚的静谧与宁静,以及人们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词的开头就用“夜行船”四个字生动地勾勒出了整个词的主题,使人们一读即能进入词的情境中。
《长亭外》是姜夔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词中以长亭外送别的情景为写作背景,表达了别离时的惆怅和思念之情。
词的前两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下子勾勒出了长亭外的景色,使人们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离别的悲伤。
《兰陵王·舞曲十六首》是姜夔的一首舞曲词,以兰陵王的传说为题材,展现了兰陵王的英雄气概和王妃的忠贞之情。
词中通过描绘兰陵王英勇无畏的形象,以及王妃守节不渝的品质,表达了对忠诚、荣誉和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青玉案·元夕》是姜夔的一首描写元宵节的词作,以热闹喜庆的元夕为背景,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词中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和家人团聚的画面,使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和家庭温暖。
《天净沙·秋思》是姜夔的一首秋思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词中通过描绘秋天的金黄色和凄凉的景象,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使人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人生的无常。
《蝶恋花·春景》是姜夔的一首春天景色的描写词,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词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繁花和欢声笑语,使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蝶恋花·落日熔金》是姜夔的一首黄昏景色的描写词,以落日的美丽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黄昏时光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点绛唇·燕雁无心》姜夔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点绛唇·燕雁无心》姜夔宋词注释翻译赏析注释: 1. 燕雁:指北方的大雁。
2. 无心:没有心思。
这里指大雁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毫无拘束。
3. 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4. 弁(biàn)山:又名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为湖州的主山。
5. 女墙:城墙上呈凹凸形的小墙。
6.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也叫交椅、交床。
7. 红药:芍药花。
翻译:北方的大雁悠然自在地飞翔,太湖上的秋色宁静而美好。
我登上弁山,远望太湖,只见山峦起伏,如女子的发髻般优美。
城墙的角落里,生长着几株芍药,它们在秋风中摇曳着身姿,宛如女子的裙摆。
我坐在胡床上,听着雨滴打在船篷上的声音,心中感到无比的宁静。
赏析:这首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自然景色,通过对燕雁、太湖、弁山等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燕雁无心”四个字,既点明了季节,又烘托出了大雁的自由自在,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
“太湖上,云径晚,翠峰如簇”这三句,进一步描绘了太湖的美景,云径蜿蜒,翠峰罗列,景色宜人。
下阕主要描写了词人的感受和思考。
“女墙西畔,手把金尊酒,无语,渐半脱宫衣笑相顾”这几句,通过描写女子的动作和神态,表现出她的温柔和妩媚。
“金尊酒”“无语”“渐半脱宫衣”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
“与谁同度可怜春”这一句,用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孤独寂寞的感慨。
最后“换得东家种树书”一句,用诙谐的语言,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自嘲。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词中的意境清新、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词中也透露出词人对身世飘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使词的情感更加深沉。
简述姜夔词的艺术成就

简述姜夔词的艺术成就
姜夔词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特的词境和表现手法: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其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别出心裁。
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
同时,他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
2. 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进行改造:姜夔的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
然而,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3. 清空高洁、极富想象的词风:姜夔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
他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张炎所下的断语“清空”二字来概括。
这种清空既不同于传统婉约派的绵丽软媚,也不同于豪放派末流的粗犷叫嚣,也不同于苏轼以旷达为主要特色的那种清空。
他的词更善于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且更多地以“骚”的手法入词,对客观对象不作更多的质实描写,而对灵气飘忽的心境则极善捕捉与表达。
4. 丰富的情感表达:姜夔的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他的词主要有两种情感,一是他对国事的悲慨,另一个则是他对过去那一段爱情的怀念。
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
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几率生活。
综上所述,姜夔的词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成就,他的词境、表现手法、词风和情感表达都展现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
宋姜夔词暗香全文及注释

宋姜夔词暗香全文及注释宋代文人宋祁所作的《姜夔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珍品,特别是其中的一首词《暗香》更是备受人们的推崇。
本文将为您带来《暗香》的全文以及详细的注释,希望能为您提供对这首词的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暗香暗香疏影落花时,月照杏花城外水。
独上西楼,十二人亦无个。
婆娑舞袖,管弦声透碧纱窗。
流霞烂彩云归处,相对无言。
解佩声中更有曲,裙移影处已成年。
此地无银三百两,君心只要休揽长鞭。
注释:1. 暗香疏影落花时:形容花香的幽远和独特,如同暗香浮动在疏影中的落花之间。
2. 月照杏花城外水:夜晚的月光映照在城外的水面上,营造出幽静而美丽的景色。
3. 独上西楼,十二人亦无个:词人独自登上西楼,远离人群的喧嚣。
而西楼原本是设有十二房的,但此刻却一个人都没有。
4. 婆娑舞袖,管弦声透碧纱窗:指女子舞袖摇曳的风姿,同时管弦之声从透着碧绿的纱窗中传来。
5. 流霞烂彩云归处,相对无言:形容夕阳西下时天空的云彩如彩带一般绚烂,而作者与景色相对,默默无语。
6. 解佩声中更有曲,裙移影处已成年:佩剑解下的声音中还有音乐的曲调,裙子移动的影子已经显露出妇人的成熟风姿。
7. 此地无银三百两,君心只要休揽长鞭:词人暗指身上的金银财宝已经用尽,但君心只求休息,不再奔波。
《暗香》这首词展示了宋姜夔高超的艺术才华和丰富的感情世界。
他巧妙地通过描绘景物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幽深但又充满诗意的境界。
通过细腻的笔墨,词人抓住瞬间的美,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注释部分对于词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人的用意和构思。
同时,注释也提供了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和词人的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暗香》这首词以其细腻、唯美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展示了宋姜夔的才华和魅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注释,能使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词的内涵和美感。
姜夔《扬州慢》宋词原文及鉴赏汇总一篇

姜夔《扬州慢》宋词原文及鉴赏汇总一篇姜夔《扬州慢》宋词原文及鉴赏 1原文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__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词句注释⑴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双调九十八字,平韵。
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
至日:冬至。
⑶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⑷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
弥望:满眼。
⑸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⑹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
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
黍离:《诗经·王风》篇名。
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
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⑺淮左名都:指扬州。
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
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
名都,著名的都会。
⑻竹西:竹西亭,扬州名胜之一,在扬州北门外。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⑼解(jiě)鞍少驻初程:少驻,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
⑽春风十里:指昔日繁华的扬州道上。
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⑾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
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⑿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
乔木:残存的古树。
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⒀渐:向,到。
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⒁杜郎:即杜牧。
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__。
俊赏:俊逸清赏。
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姜夔最有名的十首诗词

姜夔最有名的十首诗词
嘿,你知道姜夔吗?那可是南宋时期超级厉害的词人呀!他的诗词,那真叫一个绝!就比如说,“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哇,这一开篇就把咱带进了那个繁华又略带伤感的扬州。
这感觉,就
好像你走在一条古老的街道上,周围的一切都在向你诉说着过去的故
事呢!还有,“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这得多有意境啊,仿佛能看到他在月光下,对着梅花吹奏笛子的画面,是不是特别浪漫?再看看,“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这描写得也太生动了吧,就好像那枝头的小鸟就在你眼前一样。
姜夔的诗词啊,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肥水东
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哎呀呀,这相思之情真是让人感同身受啊!就好像你曾经深爱过一个人,那种思念的感觉怎么都挥之不去。
里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这是多么自由洒脱的心境呀,像
那飞翔的大雁,无拘无束。
中的“燕燕轻盈,莺莺娇软”,把女子的姿
态描绘得如此细腻,真让人惊叹!的“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
木末”,这画面感,是不是超赞?
你想想看,姜夔能用那么简单的几个字,就把一个场景、一种情感
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得多厉害呀!他的诗词就像是一个个小窗口,让
我们能窥探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他内心的世界。
难道你不想多去欣赏
欣赏他这些绝妙的诗词吗?
我觉得呀,姜夔最有名的这十首诗词,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
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
它们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能让我们
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所以呀,一定要好好去读一读姜夔的诗词,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姜夔的诗词

姜夔的诗词
姜夔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的诗词秀雅隽永,词境清空悠远,用字精准,喜用僻典。
他的音乐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用清笔写出清空的境界。
以下是姜夔的一些代表作:
1、《扬州慢·淮左名都》:这首词是姜夔的代表作,写出了扬州的荒凉和衰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历史的思考。
其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句被誉为姜夔的经典名句。
2、《暗香·旧时月色》:这首词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词境婉转,情感真挚。
其中“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一句也是姜夔的名句之一。
3、《长亭怨慢·渐吹尽》:这首词写出了春天的逝去和人的离别,词境清空悠远,用字精准。
其中“树犹如此”一句也是姜夔的名句之一。
4、《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这首词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词境婉转,情感真挚。
其中“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一句也是姜夔的名句之一。
除了以上几首词外,姜夔还有《惜红衣·吴兴荷花》、《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夜行船·过燕紫极云游记》等诗词作品。
姜夔的诗词

姜夔的诗词
灯词
姜夔宋代
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夜深还。
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
灯词
姜夔宋代
游人归后天街静,坊陌人家未闭门。
帘里垂灯照尊俎,从中嬉笑觉春温。
观灯口号
姜夔宋代
花帽笼头几岁儿,女儿学着内人衣。
灯前月下无归路,不列天明亦不归。
萧山
姜夔宋代
归心已逐晚云轻,又见越中长短亭。
十里水边山下路,桃花无数麦青青。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宋代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阑怀古。
残柳参差舞。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姜夔宋代
佳人鲁山下,日弄清汉波。
促弦调宝瑟,哀思感人多。
咬哇秦缶击,冷落吨客歌。
知音良不易,如此粲者何。
湖上寓居杂咏其十三
姜夔宋代
格下轩窗枕水开,画船忽载故人来。
与君同过西城路,却指烟婆独自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姜夔生平及其伤痕心理
1、 “如鸿孤飞”的生活经历
(自幼丧父、随姊寄居、寄人篱下的清客生活)
——构成姜夔有关身世的伤痕心理 2、 “深于情,伤于情”的情感经历
(“合肥情事”、小红之恋、婚事的晚境凄凉)
——构成姜夔有关恋情的伤痕心理 3、 “国势日非”、 “国运日淡” ——构成姜夔有关时世的伤痕心理
四、姜夔词的词法
1、化质实为虚笔,讲究韵味的捕捉, 追求整体的格趣,扬弃形似而专求神味, 达到“无迹可求”的清空境界。 2、嫁接柔与刚、婉约与豪放的两种风 格,以健笔写柔情。
3、章法追求“陡健”,善于“提空”。 如凌空提问,将往事一笔带过,而在问句 以下着力描写今日尽吊古伤今之情, “无穷哀感,都在虚处”。
三、姜夔词的风格取向
姜夔词向以“清空骚雅”著称,前者 偏重外在写法,后者偏重内在蕴涵。 所谓“清空”,就是用笔灵动,虚处 落墨,不着实处,重视烘托陪衬。 所谓“骚雅”,就是有比兴寄托,含 蓄蕴藉,余韵悠长。
1、“清空”的风格取向
姜夔词追求“冷韵”,表现出多不直 写、实写,而以虚笔映衬、暗示,以一种 特殊的心理氛围来“隐现”,从而造成一 种格调奇高的清空意境。
4、句法和字法方面,善于“自铸新语” (不同于苏、周、辛的点化诗句);善于 炼字,善用去声字,善用虚字,两句之中 有伸缩、吞吐、进退的关系,造成转折、 跌宕之美。
五、姜夔词的语言艺术
1、姜词一方面继承了周邦彦词炼字琢句的 技巧,一方面又移诗法入词,使词的语言风格趋 向雅化和刚化。姜词以江西诗派的瘦硬之笔救周 邦彦一派的软媚,又以晚唐诗的绵邈风神救苏辛 词派粗犷的流弊,语言清刚醇雅,峭拔凝练。善 于用典,灵活多变,常能变熟为生,化俗为雅, 转实为虚。善于用虚字,转折有力,吞吐有致, 流走自如而又传神入微。 2、姜词着力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 写意传神,于顿宕中显神韵,于空灵中见充实, 于清癯中寓丰腴。造语铸辞冷峻、峭拔而又空灵, 无迹可寻。
2、爱情词
恋情的伤痕心理使姜夔爱情词 表现出与传统题材迥然不同的风貌, 用独特的冷色调来处理炽热的柔情, 将恋情雅化,深情绵邈之中又有幽 韵冷香,如《暗香》等。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 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 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 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 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 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周:“质实丽密”。写“史”则偏重于“史”的 “质实丽密” 深邃与沧桑的描写,借怀古传达对历史人生价值 的评判;写“景”则注重“景”的实地实景描写, 表现出特有的深情与忧伤。 姜:“清空骚雅”。写“史”则淡化“史”的叙 “清空骚雅” 事痕迹,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作正面评价, 多用“即事叙景”的方式加以处理;写“景”也 多从虚处落笔,不着实处。章法追求“陡健”, 善于“提空”。如凌空提问,将往事一笔带过, 突破周词大段铺叙、反复渲染的写法,三字提唱, 五字咏叹,写尽吊古伤今之情,“无穷哀感,都 在虚处”。
2、“骚雅”的风格取向
姜夔词的“骚雅”来源于抒情文学的 比兴传统,但姜词扬弃了屈骚的悲壮美, 达到一种空灵冷韵的词品。 前人释温、柳、秦、周,甚至晏、欧、 苏、辛,均以“屈骚”媲之。但同是“骚 雅”,温、柳以“色”胜,秦、周以“情” 胜,晏、欧以“韵”胜,苏、辛以“气” 胜,姜夔以“骨”胜。
姜夔词的“骚雅”,前人以为“夺胎 稼轩”。但稼轩词着意在豪直,在悲壮, 在质实,而姜夔词在陡健,在冷峭,在清 空。姜夔以苏、辛之清、之健,写词家惯 见之艳科俗材,而能化俗为雅,洗脱外貌, 专以气度、精神取胜。 姜夔词中有“骨”,冷峭的境界,陡 健的笔法,超然特立的冷雅审美追求,均 能见出其词的神峭骨立。
与苏轼词比较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 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 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借孤鸿形象写满腹幽愤,虽以“ 字作结, 借孤鸿形象写满腹幽愤,虽以“冷”字作结, 但“冷”中有“热”,表现了虽处穷厄而不屈身 中有“ 随人的孤高自守的情操。 随人的孤高自守的情操。
与周邦彦登临怀古词比较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 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 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 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 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 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 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 斜阳里。(《西河·金陵怀古》)
3、时世的伤痕心理使姜夔都市词 表现家国之恨、黍离之悲,具有现实 性和爱国精神,但艺术较为含蓄委婉, 情调也较为低沉伤感,如《扬州慢》 等。 4、多重伤痕心理使姜夔咏物词表 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意蕴,即自我的 人生失意、对国事的感慨和对爱情的 深深怀恋,这些与咏物融为一体,形 神兼备、寄托遥深中又显得空灵蕴藉、 清空超眇,如《疏影》等。
姜夔以“骨”胜,辛以“气”胜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 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 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 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 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 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 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姜夔《疏影》)
六、姜夔词的音律美
姜夔精通音律,或依调填词,或自创 新调,无不格律严密,音节谐婉。姜夔的 “自制曲”,往往是因词谱曲,声情并茂, 实现了词的音乐美和词人情感律动的高度 和谐。
七、姜夔词的影响
作为南宋格律词派的创立者,姜夔词 上承苏轼、周邦彦,横接稼杆,转益多师, 不拘一格。既不像柳(永)、周(邦彦) 施朱傅粉,又不似苏(东坡)、辛(弃疾) 逞才使气,而能博采众家之所长而避其短。 前人对此一向十分推崇,黄升称其“词极 精妙,不减清真,其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者”(《绝妙好词》)。陈廷焯则谓“白 石词以清虚为体,而时有阴冷处,格调最 高”(《白雨斋词话》)。
二、姜夔词的内容及取材特征
姜夔词在题材内容上并没有什么拓展, 主要以登临怀古词、爱情词、都市词、咏 物词为主,但多重伤痕心理使姜夔词与传 统词迥异。
第一,身世的伤痕心理使姜夔登临怀古词 登临怀古词隐 登临怀古词 含有浓郁的身世寥落之感和孤芳自赏之情,表现 出“雅士型”飘然不群的清高个性。 第二,恋情的伤痕心理使姜夔爱情词 爱情词表现出 爱情词 与传统题材迥然不同的风貌,用独特的冷色调来 处理炽热的柔情,将恋情雅化,深情绵邈之中又 有幽韵冷香。 第三,时世的伤痕心理使姜夔都市词 都市词表现家 都市词 国之恨、黍离之悲,具有现实性和爱国精神,但 艺术较为含蓄委婉,情调也较为低沉伤感。 第四,多重伤痕心理使姜夔咏物词 咏物词表现出前 咏物词 所未有的复杂意蕴,即自我的人生失意、对国事 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深深怀恋,这些与咏物融为一 体,形神兼备、寄托遥深中又显得空灵蕴藉、清 空超眇。
“ 热 ” 情 “ 冷 ”化 ,“ 恋”情 “雅” 化, 言 情咏物或写人状景, 情咏物或写人状景,都不对客观对象作质实的描 而是从空际中摄取其神理,点染其情韵, 写,而是从空际中摄取其神理,点染其情韵,清 虚疏隽,古雅峭拔。 虚疏隽,古雅峭拔。
与周邦彦爱情词比较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华桃树。愔愔 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 伫,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 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 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谢 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 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 风絮。(《瑞龙吟》)
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鸪声住,杜 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 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 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 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辛 弃疾《贺新郎》)
周:将身世之感与恋情熔铸一体,以表达创作主 体多层次的人生感受。注重爱情心理的体验与描 写,叙事、抒情有明显的过程线路。章法逆折而 顿挫,情感炽热而深沉。 姜:将恋情冷化、雅化,深情绵邈之中有幽韵冷 香。注重爱情悲剧氛围的营造,淡化叙事、抒情 的过程形态,赋予爱情以“梅香琴韵”的品格。 章法清虚疏隽,古雅峭拔,空际入笔,而情韵飘 邈。
白石与清真之异同及其开宗立派之贡 献。白石词首创的清雅词风于婉丽、豪放 之外别立一宗,并蔚然成派,成为词家 “第三派”。这一成熟的风格流派的形成, 丰富了词体风格的内涵,并使词最终能够 与传统的诗文并列比肩起了重要的作用。
1、登临怀古词
身世的伤痕心理使姜夔登临怀 古词隐含有浓郁的身世寥落之感和 孤芳自赏之情,表现出“雅士型” 飘然不群的清高个性,如《点绛唇》 等。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 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 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 柳参差舞。
怀古”却以写景为主,淡化“ “怀古”却以写景为主,淡化“史”的叙事 痕迹。虚处落墨,不着实处, 即事叙景” 痕迹。虚处落墨,不着实处,“即事叙景”中隐 含比兴寄托; 骚雅”中含有“清空”之致, 含比兴寄托;“骚雅”中含有“清空”之致,用 笔灵动,余韵悠长。 笔灵动,余韵悠长。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 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 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虚处落墨,不着实处, 骚雅”中含有“ 虚处落墨,不着实处,“骚雅”中含有“清 之致,用笔灵动,余韵悠长。 空”之致,用笔灵动,余韵悠长。
姜夔词“清空”风格的渊源
姜夔词的“清空”来源于东坡之“清 旷”,但苏“冷”中有“热”,纯以比兴 手法塑造超然卓特之形象,而姜夔则化 “清旷”为“清空”,刻意追求“冷”色 调的氛围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