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掌握地球的基本地理特征。

2. 能够通过地球仪观察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过程与方法:1. 运用地球仪和地图,观察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地球的基本地理特征。

难点:1. 地球的椭球形状的理解和运用。

2. 地球大小的数据记忆和换算。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地球仪、地图、地球图片等教学资源。

2. 教学PPT或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 预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相关知识。

2. 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回答相关问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介绍地球的基本地理特征,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练习与巩固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掌握程度。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地球仪,标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写一篇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短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人类活动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地球基本地理特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地理专家或环境保护工作者,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理环境的认识。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描述地球的形状;2. 解释地球的大小;3. 理解地球的相关概念,如赤道、纬度、经度等。

过程与方法:1. 利用地球仪和地图,观察和分析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地球的形状;2. 地球的大小;3. 地球的相关概念。

难点:1. 地球的椭球形状的理解;2. 地球大小的计算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图、教学课件、教科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2. 探究地球的形状:利用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介绍地球的椭球形状,解释赤道、纬度、经度等概念。

3. 探究地球的大小:通过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大小,介绍地球的平均半径、表面积、体积等数据,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大小。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解答同伴的问题。

5. 总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地球的椭球形状和大小的重要性,布置作业:绘制一幅地球的示意图,标注赤道、纬度、经度等概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球仪和地图的观察,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地球的保护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的地球示意图,检查他们对赤道、纬度、经度等概念的理解。

3. 知识测试:通过小测验或问卷调查,测试学生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地理专家或科学家进行讲座,分享更多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研究成果。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掌握地球的基本地理概念。

2.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赤道、极半径、赤道半径等概念。

2. 地球的大小: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等数据。

3. 地球的地理位置:南北纬度、东西经度、坐标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地理位置。

2. 难点:地球形状的理解,地球大小的记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图像和数据。

2. 利用模型、挂图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理位置,展示相关图像和数据。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演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师点评。

4. 练习:学生完成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练习题,教师批改并讲解。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形状和大小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形状和大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观察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注意地球的形状、纬度和经度。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地球特征。

2. 活动二:制作地球模型学生分组,利用轻质材料如纸板、气球等制作地球模型。

通过制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七、教学评估1. 评估方式:小组讨论、口头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

2. 评估内容:学生对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理位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关爱、耐心、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不断提高地理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理解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掌握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等概念,以及地球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突破设想:通过实物模型、动态演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结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计算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增强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深入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设计实践活动,如制作地球仪、绘制地图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地球环境、珍惜地球资源的情感态度。
2.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在地理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地球为什么是椭球体?
b.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c.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对我们了解宇宙有何帮助?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a.画出地球的形状,并标注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
b.计算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c.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举例说明。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错误。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等关键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仍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缺乏系统的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本章节的教学应充分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可能存在误区,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具体实例进行纠正和巩固。
2.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限,对经纬度、地球仪等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教师应运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3.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地球形状与大小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探索地理知识。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课堂学习,请同学们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地球形状证据,如地平线的弯曲、船只的消失等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现象与地球形状的关系。此作业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练习题包括:
-判断题: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与否?
-选择题:地球的基本参数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应用题:运用经纬度知识,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度等知识要点。
2.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地理学习中。
3.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养学生熟练操作地球仪,进行地理观测和位置判断的能力。
教学设想:
1.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如地球仪、卫星图片、动画演示等,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降低学习难度。
-通过对比地球仪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地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的球形特征。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2.理解地球赤道、南北极、经线、纬线等地理概念。

3.掌握了解地球大小、形状测量的方法。

4.掌握如何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2.掌握了解地球大小、形状测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地球赤道、南北极、经线、纬线等地理概念。

2.掌握如何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属于不规则物体。

这种不规则形状是由于地球自旋时所形成的离心率造成的。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球表面的山峰、洼地、水流等物理特征来帮助了解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地球的直径和周长来计算得到,其中的最精确的方法是通过卫星测量。

传统上,我们常说地球的直径为12,742公里,周长为40,075公里。

但是学生需要知道这只是一个近似值,而不是完美的数值。

3.测量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方法目前,我们能够使用各种仪器来测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例如:•卫星测量•GPS测量•地球物理学测量4.如何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师可以使用各种示意图和演示工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例如,使用现实物体来模拟地球的形状,使用动画和视频来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或者让学生自己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等。

五、教学评估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检查他们是否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例如:•什么是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周长和直径是多少?•如何测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是如何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六、教学扩展可以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其他特征,例如:•地球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地球的气候和环境•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资源七、教学参考资料•《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八、教学环节安排•导入: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初中地理地球形状与大小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形状与大小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形状与大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地球表面积、赤道半径、极半径等基本数据。

(3)理解地球形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球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教学难点:地球形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的形状。

(二)新课讲授1.地球的形状(1)教师展示地球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模型的形状。

(3)教师展示地球形状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形状的成因。

2.地球的大小(1)教师展示地球表面积、赤道半径、极半径等基本数据。

(2)学生记录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大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地球形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教师展示地球形状对地球自转、地球上的气候、海洋洋流等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地球形状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实践活动1.教师发放地球仪和地球模型,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生分组操作,观察地球仪和地球模型,记录观察结果。

(五)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1.学生绘制地球形状示意图。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球形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家校互动。

4.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地球的不规则椭圆体形状及地球大小数据。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教案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教案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优秀教案第一章:地球的形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让学生知道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略有差异。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差异约为21千米。

1.3 教学活动:通过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展示地球的形状。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并描述地球的形状。

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的差异。

第二章:地球的大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直径和表面积。

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平均海拔。

2.2 教学内容: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00,000平方千米。

地球的平均海拔约为8,480米。

2.3 教学活动:通过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展示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并描述地球的直径和表面积。

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地球的平均海拔。

第三章:地球的自转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让学生知道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2 教学内容: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3.3 教学活动:通过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展示地球的自转。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并描述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四章:地球的公转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周期。

让学生知道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4.2 教学内容: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4.3 教学活动:通过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展示地球的公转。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并描述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周期。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五章:地球的运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建立正确的地球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赤道、极半径、赤道半径。

2. 地球的大小: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难点:地球椭球体的概念及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图片等,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地球形状和大小。

3. 实验法:进行地球模型制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图片等,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介绍椭球体、赤道、极半径、赤道半径等概念。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地球形状和大小。

4. 地球模型制作: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模型,加深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理解。

6. 板书设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椭球体2. 赤道3. 极半径4. 赤道半径7. 课后作业:1. 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绘制地球仪,标注赤道、极半径、赤道半径等。

3. 搜集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全面评估学生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八、教学拓展:1. 结合地理、天文等相关学科,拓展学生知识面。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科普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热情。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球的科学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两极略微扁平,赤道略微膨胀。

2.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0075公里,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0000平方公里。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约为365.25天。

4. 地球的地理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是太阳系中第三颗行星。

5. 地球的卫星: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还有多颗人造卫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通过地球仪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地球的认识和了解。

4. 进行户外观察,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地球仪等教具,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讲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讲解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两极略微扁平,赤道略微膨胀,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0075公里,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0000平方公里。

3. 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讲解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约为365.25天。

4. 讲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和卫星:讲解地球位于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是太阳系中第三颗行星,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还有多颗人造卫星。

5. 小组讨论和户外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地球的认识和了解,并进行户外观察,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和卫星。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科领域:初中地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地球自然地理特征的探究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地球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1. 地球形状的理解。

2. 地球大小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使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 利用模型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探究地球的形状:讲解地球的赤道面和极面,展示地球仪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地球的形状。

3. 讲解地球的大小:介绍地球的半径、表面积、平均海拔等参数,展示相关数据图表。

4. 地球测量方法:介绍地球测量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卫星测距、地球重力场测量等现代测量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地球形状和大小知识。

2. 深入探究地球形状:讲解地球的扁率,解释地球赤道膨胀的原因。

3. 地球大小验证:介绍历史上关于地球大小的验证实验,如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观测等。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地球测量实验,验证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四、课后作业1. 绘制地球仪,标注地球的重要参数。

3. 收集有关地球测量的历史资料,进行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绘图能力、写作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地球仪模型:用于直观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的图片、数据图表等。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赤道、极半径、赤道半径。

2. 地球的大小: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3. 地球的地理位置:地轴、南北极、纬度、经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难点:地球的地理位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利用地球仪模型,直观地展示地球的地理位置。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讲解地球的形状:介绍地球的椭球体形状,讲解赤道、极半径、赤道半径等概念。

3. 讲解地球的大小:介绍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等数据。

4. 讲解地球的地理位置:介绍地轴、南北极、纬度、经度等概念。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利用地球仪模型,观察地球的地理位置。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地球仪模型的使用,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地球的地理位置这一难点,可以适当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中使用地球仪模型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地球地理位置的掌握情况。

3.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地理专家或科学家进行讲座,分享更多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研究成果。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如观测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掌握地球的基本地理概念;3. 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地球的形状;2. 利用地理工具,如地图和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大小;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3.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和人类对地球的责任。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地球的形状1. 导入:通过地球仪的使用,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2. 讲解:介绍地球的赤道、南北极等基本地理概念;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地球的形状。

第二课时:地球的大小1. 导入:通过地图和地球仪,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大小;2. 讲解:介绍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等基本地理概念;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地球的大小。

三、教学资源:1. 地球仪、地图;2. 实验器材:如绳子、球体等;3. 课件和教学素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价学生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地球的形状是什么;2. 讲解:介绍地球的赤道、南北极等基本地理概念;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地球的形状;第二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提问地球的大小;2. 讲解:介绍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等基本地理概念;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地球的大小;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2. 利用实验和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动手能力;3.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掌握地球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赤道、极半径、赤道半径等。

2. 地球的大小: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等。

3. 地球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划分、经纬网、地球仪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地理意义。

2. 难点:地球的椭球体形状及地球仪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利用地球仪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 采用小组讨论、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讲解地球的形状:介绍地球的椭球体形状,讲解赤道、极半径、赤道半径等概念。

3. 讲解地球的大小:介绍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等数据。

4. 地球的地理意义:讲解地球的划分、经纬网、地球仪等概念。

5. 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理解。

3. 地球仪操作:检查学生使用地球仪的能力,以及他们对地球地理意义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地理专家或探险家来校讲座,分享他们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第一手经验。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并能够提供实例证明地球是球形天体。

2.能够运用有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难点: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辅助工具】1.多媒体课件。

2.表演用道具。

【主要训练形式】1.小组研讨。

2.道具演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周一升旗仪式在操场举行,直观感受操场的地表形态是平的。

但我们的知识告诉我们,人类生活的大地是球体。

古人的科技水平低,无法直接看到地球的形状,所以,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经历了几千年。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二、教学过程(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1、古人对大地形状的直观感受----盖天说(1)古代诗歌《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了解古人对天地的认识---天圆地方。

(2)“天圆地方”解释不了天与地结合部位的问题,开始猜测“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3)图片展示“盖天说”---天总是在地的上方,“天上地下”2、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臆想---地球是曲面的。

(1)张衡提出“浑天说”(图片展示)---天是包着地的圆球,“天外地内”(2)亚里士多德观察日食(动态图片展示),猜测地球是曲面的。

(3)毕达哥拉斯海岸观船(图片展示),猜测地球是曲面的。

(4)道具演示小船在平面和曲面上的运动。

3、麦哲伦环球航行,亲身验证地球是球体。

(1)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麦哲伦环球航行。

(2)动画展示环球历程,了解经过的大洋。

4、宇航员拍摄地球照片,确认地球是球体。

图片展示1、太空第一人:加加林;2、航拍仪拍摄地球照片。

5、小结:图片展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基本过程。

(二)描述地球的大小。

1、给地球量“身材”,先量“腰围”---赤道。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教案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教案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优秀教案第一章:地球的形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图片,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让学生理解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长。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介绍地球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长。

地球仪的使用:教学生如何使用地球仪观察地球的形状。

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图片,思考地球的形状特点。

第二章:地球的大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直径、周长、表面积等基本尺寸。

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培养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

2.2 教学内容:地球的直径:介绍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

地球的周长:介绍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0,075公里。

地球的表面积:介绍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00,000平方公里。

计算和比较:让学生计算地球的直径、周长和表面积,并进行比较。

第三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和影响。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3.2 教学内容:地球的自转:介绍地球自转的概念、周期(一天)和影响(昼夜交替)。

地球的公转:介绍地球公转的概念、周期(一年)和影响(四季变化)。

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和模拟实验,理解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第四章: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经纬度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和应用能力。

4.2 教学内容:经纬度的概念:介绍经纬度的定义、划分和表示方法。

经纬度的作用:介绍经纬度在地理、导航、地图等方面的应用。

地图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地图和进行实践活动,应用经纬度知识。

第五章:地球的气候和环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气候和环境的特点和变化。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5.2 教学内容:地球的气候:介绍地球气候的分类、特点和变化。

地球的环境:介绍地球环境的保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

新 《地球形状与大小》教学设计

新 《地球形状与大小》教学设计
培养学习求知的能力,观察,动手能力,体会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的形状
当堂检测
1、下列自然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海边远方驶来的航船先看到桅杆,后看的船身。
B.水往地处流。
C.太阳东升西落。
2、麦哲伦船队航行的路线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七、作业
1、描绘地球示意图,标出各种数据
2、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了解麦哲伦对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贡献,
3、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例如:远方驶来的帆船,月食等。
地球仪和卫星照片能直观显现地球形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能体会地球探索过程的艰辛与困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更好记住相关知识
B.西班牙大西洋南美大陆太平洋
3、正确描述地球大小数据的是()
A.地球的表面积为5.1平方千米。B地球平均半径为4万千米。
C.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D.地球的平均半径
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一、地球的状:
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形状的证据:
1、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2、地球的卫星照片
新课标解读
本节课要求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形状的证明的阶段人类是如何猜想的,并知道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以及地球的大小,为后面的课程垫好基础。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半径,周长,表面积。
过程与方法
利用实验和课本的资料探索地球的形状是球体,并探索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学会并熟记地球赤道周长.平均半径以及地球表面积的数据。

初中地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知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实物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教学难点: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的形状,提问:“地球仪的形状是什么?”2.探究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观察地球仪,讨论地球的形状。

(2)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3.知识讲解(1)讲解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2)讲解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极半径约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4.人类对地球形状认知的历史讲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知的历史,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再到现代科技手段的验证。

5.实物模型观察(1)展示地球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讨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拓展: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四、课后作业1.复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地球仪、实物模型和讲解地球形状认知的历史,使学生掌握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但在讲解地球形状认知的历史时,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调整教学节奏,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地球是圆的吗?那你们知道地球的具体形状是什么样的吗?生:老师,我看过地球仪,它是圆的,但是有点扁。

师: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地球的真实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教案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教案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建立对地球的基本认识。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直径约12742公里,极直径约12720公里,平均半径约6371公里,表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模型等教具,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利用地球仪,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地球的纬线和经线。

3.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模型,加深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讲解地球的形状:介绍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并用模型或地球仪展示。

3. 讲解地球的大小:介绍地球的赤道直径、极直径、平均半径和表面积等数据,并用地球仪展示。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制作地球模型,观察地球的纬线和经线。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地球的简图,标注出赤道、纬线和经线。

2. 查阅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写一篇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小论文,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地球的地理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一周约24小时,公转一周约365.25天,产生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七、案例分析:1. 地球扁率:由于地球自转,赤道地区受到离心力作用,使得地球在赤道处略鼓,两极稍扁。

2. 地球重力:地球的重力分布不均匀,赤道地区重力最小,两极重力最大。

八、课堂互动:1. 提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2. 学生分享:自己查阅的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资料。

2025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2025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和报告,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组合作效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释地球形状的原因及其对气候和地理现象的影响。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培养地理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11.课后延伸活动:
2025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真实形状和大小,认识地球的几何形状、半径、直径、周长等基本概念。通过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理解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正球体,而是一个略微扁平的不规则球体。同时,通过测量和计算,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等数据,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打下基础。
9.家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知识的理解。
-观察日常生活中与地球形状和大小相关的现象,如物体的影子、太阳的升起和落下等,并尝试解释这些现象与地球形状的关系。
-设计一个简短的报告,介绍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0.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料,进一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的历史和地质变迁。
-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或科技馆,通过实地体验加深对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
-设计一个班级项目,让学生分组研究地球上的某个特定地理现象,如山脉的形成、河流的流向等,并将其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联系起来。
12.课程总结: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进行简短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球形状和大小对地理学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标准: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目标:1.通过展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树立探索地球奥秘的远大理想。

2.通过动画演示、计算和对比,使学生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并能够感知地球的大小。

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对比中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这两个课标点整合成一课时,目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情感态度的升华。

虽然难度较大,但意义极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地球和月亮一样大大小小的星球,它们美丽而又神秘,而能够孕育生命的就是这颗蓝色的星球-----地球。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球体,而这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之谜。

让我们伴随这首敕勒歌穿越到亘古荒凉的年代,感受一下古人眼中的大地。

学生齐读《敕勒歌》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反映出了中国自远古以来很长时期人们对
大地的认识,同学们请看注释。

古人眼中的天和地是什么形状的?
为什么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视野范围狭小,于是人们便把看到的想象成整个大地。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视野不断扩大,一些善于观察的人发现海上来去的帆船在视野中的范围是发生变化的,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又产生了质疑:大地到底是个平面还是曲面?让我们动动手,做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师生配合做帆船行驶的实验,学生观察并描述视野中的帆船发生的变化。

看来我们的实验结果解答了古人的质疑,大地并不是平面,而像一个倒扣的盘子,于是就有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这个认识比天圆地方有了巨大的进步。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变化着。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

同学们知道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播放月食成因和过程的视频验证。

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
可是有人对这个结论产生怀疑。

其中可能有哪些原因呢?学生先思考,后讨论。

再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面对怀疑,如果你是亚里士多德会怎么做?
亚里士多德始终坚持自己的结论,但苦于没有找到更有力的证据,这也成为他最大的遗憾。

直到1519年,著名的航海家麦哲伦用实际行动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地平和地圆的争论。

让我们跟随船队一起来环球航行。

播放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后,学生查阅地图找出船队依次经过的大洋。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

麦哲伦航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他是如何面对的呢?请同学们看视频。

播放视频。

你最佩服麦哲伦的是什么?
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看来同学们从麦哲伦身上学到了很多。

而此时,老师产生了一个质疑:难道环球航行证明地球只能是球体吗?请同学们举出反例。

看来要确证地球是球体,只有看到地球的真面目。

看,这是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是一个以蓝色为主,色彩绚丽的美丽星球。

不仅如此,人类还登上太空,看到了地球的全貌。

最早登上太空的是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那么你知道乘坐神五的中国航天第一人是谁吗?随后,聂海胜、翟志刚等人分别随神六、神七先后登上太空,看到了地球的全貌。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你也想做远征太空的勇士吗?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神九、神十的宇航员中能够看到同学们的身影,那时候,你不仅是全中国人心目中的英
雄,更是我们桓台人的骄傲!
到此,人类已经确信地球是球体。

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事例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看来,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你从这一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
同学们感悟都很深刻。

其实人类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还精确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看看老师给你的动画能不能给你一些提示。

动画显示,学生回答: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四万千米。

教师解释:毛主席诗词中的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就是“地球赤道周长四万千米的真实写照”。

如果给地球做一件漂亮的衣裳,该用多大的布呢?这需要知道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记住这三个数据,比一比谁记得快。

下面老师检测一下同学们,看谁记得准。

同学们果然记得又快又准。

下面让我们通过计算和对比感受地球的大小。

1.利用谷歌地球测量桓台到北京的直线距离,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是直线距离的多少倍。

2.标准操场的长度为400米,赤道周长相当于多少圈操场的长度?3.如果将地球缩小成篮球大小,就相当于篮球缩小成小米甚至更小的物品。

同学们此时有什么感慨?
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还会是个庞然大物吗?请同学们看视频。

现在同学又会产生什么感慨呢?
地球在宇宙中很渺小,渺小的微不足道,但它却像母亲一样孕育了人类的生命。

我们一定要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祝她永远健康、美丽、青春永驻。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相对人类很庞大,而在宇宙中却很渺小,同学们学会了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

相信同学们能够把这种看待事物的方式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当中。

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请同学们参照大屏幕回顾梳理
一下。

我记住了哪些知识?
我学会了哪些技能?
我悟出了哪些道理?
师生交流收获。

本节课结束后,两名好学的同学意犹未尽,各自回家百度了一下地球的形状,分别获取了以下信息,请同学们阅读感受一下。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探究——地球测量结果既然存在诸多差异,为什么卫星发回的地球照片却是一个圆球体?
结束语:同学们,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奥秘,一直是人类渴望和
追求的目标。

让我们扬帆起航,努力学习,为探索更多地球的奥秘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