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脂肪肝超声诊断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治PPT课件

脂肪肝超声诊断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治PPT课件
脂肪肝超声诊断及非酒精性 脂肪性肝炎诊治ppt课件
目录
• 脂肪肝超声诊断概述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概述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诊断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预防
01
脂肪肝超声诊断概述
脂肪肝超声诊断的原理
超声波原理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 特性,通过回声信号的反射和衰 减,判断肝脏组织的脂肪含量和 病变情况。
脏,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
抗炎药物
对于炎症反应较重的患者,医生 可能会开具抗炎药物,如泼尼松 等,以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肝脏
功能。
手术治疗
减肥手术
对于严重肥胖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减肥手术,如胃旁路手术等,以减少胃容量,降低食欲,减轻体重。
肝移植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展至终末期肝病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肝移植手术,以替换病变的肝脏,恢复 肝脏功能。
控制饮酒
限制饮酒量或戒酒,避免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有助于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
定期检查和早期干预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和肝功能检查,及时 发现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迹象, 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
早期干预
对于已经出现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 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免疫机制
免疫机制在NAFLD发病中也起到重 要作用,它导致炎症反应和肝细胞 损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通常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右上腹不 适、腹胀等症状。
体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在疾病早期通常无明显体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肿大 、肝区压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脾肿大、黄疸、腹水等症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 多发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有10~30岁及40岁以上两个发病年龄顶
峰,临床上多表现为慢性肝炎,约40%以急性肝炎起病。主要临床病 症有乏力,食欲不振,腹痛(10%~20%),发热(20%)。在作出诊断前约 30%~80%的病人已有肝硬化,10%~20%的病人已发生肝功能失代 偿。本病可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如:关节病和关节周围肿 胀,曾有人称为“狼疮性肝炎〞
宜用,疗程长。 • Ø 3TC 抑制HBV疗效肯定,使用方便,副作用轻微,但
疗程长1-3年,服药9-10个月易耐药(YMDD变异) • Carnet 近期抑制HBV疗效肯定,平安,副作用少,疗程短,
适用于高黄疸乙肝病人,包括FH及失代偿肝硬化,长期 疗效有待观察。但其为有HBV复制、高黄疸的乙型肝 炎如慢乙肝重度、FH及失代偿肝硬化提供了一个平安、 有效的抗HBV治疗途径,所以,确实填补了这一用药空白。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在病理学上 表现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小胆管炎,最终开展为肝硬化。多 累计中老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9。ALP,r-GT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 性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 治疗:熊去氧胆酸是经唯一随机双盲 临床实验证明对本病有效的药 物。机理主要有三:促进胆汁分泌,抗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凋亡及 免疫调节作用。剂量:13~15mmg/kg/d,分2~3次口服。并需长期治 疗(终身或直到肝移植)。
• 辅助检查:生化可有肝功异常,最常见ALT,AST升高(88%)多在正常 上限2~5倍。少数AKP(30%)和r-GT升高,2~3倍。
• 超声检查95%有肝肿大。表现为弥漫性 或局灶性脂肪肝。 • 治疗应包括:1,病因治疗,停用引起脂肪肝的药物,有效控制肥胖,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PPT课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PPT课件

种族区别

Dallas Heart Study 初步展示了不同种族 之间 NAFLD发病率的差异
45%
33% 24%
Hispanics
Caucasians
African Americans
性别差异

Dallas Heart Study 没有发现 Hispanics or African Americans男女之间NAFLD发病率的差异, 但是Caucasian population男性 发病率是女性的 2倍
病态肥胖(Morbid

Obesity)
四项研究评估 > 600名 病态肥胖症接受胃 旁路手术的患者
所有患者进行了术中肝脏活检。 NAFL 的发病率约 30-90% ,NASH 33-42%。 > 2/3 病态肥胖的手术患者有 NAFL/NASH 。

Abrams GA, et al. Hepatology 2004;40:475-483; Frantzides CT, et al. J Gastrointest Surg 2004;8:849-855; Dallal RM, et al. Obes Surg 2004;14:47-53; Beymer C, et al. Arch Surg 2003;138:1240-1244.
代谢指标

空腹血糖 7.9 mmol/l
HbA1c 8.5% TC 5.4 mmol/l, LDL-C 3.6 mmol/l, TG 2.08 mmol/l


肝脏超声检查

弥漫性脂肪肝,没有占位性病变 胆管系统正常
肝脏活检

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形成 肝细胞呈大泡性脂肪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指南ppt课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指南ppt课件

目录
流行病学 自然转归 诊断标准 病情估计 诊疗对策
监测结与论随访
流行病学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普通成人患病率 NAFLD:20-30% NASH:10-20% 肝硬化:2-3%
肥胖症患者患病率 NAFL:60-90% NASH:20-25% 肝硬化:2-8%
2型糖尿病:NAFLD:28-55%
高脂血症患者:NAFLD:27-92%
流行病学
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
1、膳食结构 2、生活方式 3、IR 4、代谢综合征组分
返回
自然转归
• NAFLD患者肝病的进展速度主要取决于初次肝活 检的组织学类型
• NAFL:进展慢,肝硬化发生率低(0.6-3%)。 • NASH:肝硬化发生率15-25%。
自然转归
病情进展 危险因素
年龄 >50岁
病情估计
• 根据FGP和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评估IR指数,根据OGTT 判断餐后血糖调节能力和胰岛素敏感性。
• 全血粘度、CRP、尿酸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代谢综合 征相关组分。
• 肝功能及血凝反应肝脏储备功能,疑似肝硬化患者应行胃 镜筛查并检测AFP筛查肝癌。
• 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动脉硬化 • 肝脏超声结论不清时可做CT或MR检测。 • 相关检查明确有无铁负荷过重、OSAS、多囊卵巢综合症
3)中等量有氧运动,每周4次以 ,累计锻炼时间至少150min
治疗对策
2、控制体质量,减少腰围
(1)药物干预:肥胖患者改变 生活方式6-12月体质量<5% ,谨慎使用二甲双胍、西布 曲明、奥利司他等。
(2)上消化道减肥手术:肝功 能衰竭,中重度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重度肥胖症患者 在药物减肥治疗无效时可考 虑上消化道减肥手术。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相关代谢紊乱PPT课件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相关代谢紊乱PPT课件

预防策略的优化与实践
要点一
总结词
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键在于控制体重、改善饮食和生 活方式,未来需要加强预防策略的推广和实践。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策略主要包括合理饮食、增加运动 、控制体重等。未来可以通过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提高公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促进预 防措施的落地实施。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肥胖、糖尿 病等患者,应加强定期筛查和干预。
详细描述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组织(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促进 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这会导致血糖升高,促使肝脏产生更多的胰岛素,形成恶性循环。长期胰岛素抵 抗会导致代谢紊乱,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脂肪代谢异常
总结词
脂肪代谢异常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脂肪在肝脏中过度积累,形成 脂肪肝。
药物治疗与干预措施
药物治疗
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脂药、抗氧化剂 和抗炎药等,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脂肪沉积和 减轻炎症反应。
干预措施
除了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还需要接受一系列干预 措施,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增加运动等,以改善病情 。
生活方式改变与饮食调整
生活方式改变
预防与控制策略
预防策略
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是关键, 应积极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避免长期大量饮酒等,以降低患 病风险。
控制策略
对于已经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应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包括定期监 测病情、坚持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 预等,以延缓病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05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06
研究与展望
当前研究热点和成果
发病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包括遗传、环境、代谢等多方面因素,为疾 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早期诊断和筛查
建立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提高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病的检出率,实现早期诊断和干预。
药物治疗进展
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不同阶段和并发 症,研发有效的药物,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 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定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 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 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 。
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病因
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与肥胖、2型 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关系密
切。 02
发病机制
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反应、遗传 多态性等。
家属参与和支持
家属教育
向家属传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患者的 病情和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照 顾和支持患者。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过 程,如陪伴患者就医、协助患者 进行日常护理、督促患者按时服 药等。
家属支持
为家属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援助 ,帮助他们缓解照顾患者的压力 和焦虑情绪,同时鼓励家属之间 互相支持和交流经验。
临床表现和诊断
要点一
临床表现
NAFLD起病隐匿,发病缓慢,常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乏 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等非特异症状 。严重脂肪性肝炎可出现黄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症状。常规体检部分患者可发现肝脏肿大。发展至肝硬化 失代偿期则其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相似。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护理PPT课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护理PPT课件
情变化和护理需求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 的心理状况,提供心 理支持和疏导,帮助 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饮食指导:提供个性 化的饮食建议,帮助
患者改善饮食习惯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 家属普及非酒精性脂肪 性肝病的相关知识,提 高疾病预防意识和自我
管理能力
运动指导:根据患者 身体状况,制定合适 的运动计划,提高身
03
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甘 油三酯水平过高,导致肝脏 脂肪变性
05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 物,可能导致肝脏脂肪变性
04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矿 物质等营养素,导致肝脏脂 肪变性
06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非酒精 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可能增 加患病风险
临床表现和诊断
01
临床表现:腹部不适、疲劳、食欲减退、体重增加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病护理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和方法
01
体重变化:体重减轻是评估护理效果
的重要指标之一
02
血脂水平:血脂水平降低是评估护理
03
肝功能指标:如ALT、AST等指标的改
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善是评估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04
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评估护
05
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验室检
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 肝病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 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 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增强自 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药物治疗护理
01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和医食,避免暴饮暴食
运动指导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与治疗PPT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与治疗PPT

PART FIVE
肝硬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避免病 情恶化
肝功能衰竭: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糖尿病: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高血压: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控制血脂,预防并发症
肝细胞癌: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避免 病情恶化
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 体重、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
预后评估:根据病情严重程度、 治疗效果等因素进行评估
预后不良因素:如糖尿病、 高血压、高血脂等
预后良好因素:如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生活方式改善等
控制体重:保 健康饮食:多
持健康的体重, 吃蔬菜、水果、
避免肥胖
全谷类食品, 少吃高脂肪、
高糖、高盐的
食物
适量运动:每 周至少进行 150分钟的中
等强度有氧运 动,如快走、 游泳、骑自行
车等
戒烟限酒:戒 烟有助于降低 脂肪肝的风险, 适量饮酒可以 保护肝脏,但 过量饮酒会导
致脂肪肝
定期体检:定 期进行肝功能 检查,及时发 现和治疗脂肪

避免滥用药物: 避免滥用药物, 特别是对肝脏 有损害的药物
PART SIX
介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基本知识,包 括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介绍心理支持的方法和技巧,如放松训 练、认知行为疗法等。
强调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性,包括饮食、 运动、戒烟限酒等。
肝功能检查:包括ALT、AST、GGT等指标 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血糖检查: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指标 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形态、质地、血流等情况 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超声检查:无创、便捷,可评估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程度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评估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程度,但辐射剂量较大 磁共振成像(MRI):可评估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程度,但价格较高 核素扫描:可评估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程度,但辐射剂量较大 肝活检:金标准,可评估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程度,但具有创伤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讲课PPT课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讲课PPT课件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 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
家庭支持:加强家庭支持,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社会影响和 公共卫生问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患者和社会的影响
患者健康:影 响肝脏功能, 可能导致肝硬 化、肝癌等严
重疾病
医疗负担:增 加医疗费用, 给患者和家庭 带来经济压力
尿病
病例6:患者女性,25 岁,肥胖,高血脂,糖
尿病
病例8:患者女性,50 岁,肥胖,高血脂,糖
尿病
病例10:患者女性, 35岁,肥胖,高血脂,
糖尿病
病例1:患者男性,45 岁,肥胖,高血压,高
血脂,糖尿病
病例3:患者男性,55 岁,肥胖,高血压,高
血脂
病例5:患者男性,30 岁,肥胖,高血脂,糖
尿病
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且生活方式改变难以长期坚持
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早期筛 查和诊断方法,导致患者发现时 病情已较重
诊疗进展和研究方向
诊疗进展: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生 活方式干预等
研究方向:基因治 疗、干细胞治疗、 免疫治疗等
药物治疗:针对不 同阶段和病情的药 物研发
手术治疗:微创手 术、机器人手术等 新技术的应用
添加项标题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添加项标题
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和管理
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
药物治疗:针 对不同阶段的 非酒精性脂肪 性肝病,选择 相应的药物进
行治疗
药物选择:根 据患者的病情、 年龄、性别、 肝功能等情况, 选择合适的药

《非酒精性肝病》PPT课件

《非酒精性肝病》PPT课件
激素、有丝分裂药 多种因素并存者发生脂肪性肝病概率增高
精选ppt课件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 (NAFLD) (2010年诊断策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 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 史的临床综合征。
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 种主要类型。
3
中国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
• 818名北京市职员:18.3% • 4009名上海市职员:12.8% • 1050名北京市职工:11.0% • 1119名南京市干部:10.2% • 11372名绍兴市职工:9.58% • 3015名杭州市工人:5.2% • 4100名大庆油田工人:5.15% • 四川10个寺庙和尚:0.27% • 6553名连云港职工:离退休干部10.1%,公安干
NASH组织病理学诊断报告 NASH— F(0-4)G(0-3)S(0-4) 注:F:脂肪肝分度;G:炎症分级;S:纤维化分期 ·儿童NASH组织学特点,小叶内炎症轻微,门管区炎症重于 小叶内炎症,很少气球样变,小叶内窭周纤维化不明显,门 管区及其周围纤维化明显,可能为隐原性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肝细胞核糖原化是“静态性NASH”的组织学特点。
精选ppt课件
32
代谢综合症的诊断
• 符合以下5项条件中3项者诊断为代谢综合症:
• (1)肥胖症:腰围﹥90cm(男性),﹥80cm(女性),和(或) BMI﹥25kg/m2
• (2)甘油三脂(TG)增高:血清TG≥1.7mmol/L,或已诊断为高 TG血症
•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HDL-C<1.03mmol/L (男性)<1.29mmol/L (女性)
精选ppt课件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护理业务学习PPT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护理业务学习PPT
症状加重
患者如出现疲劳、腹痛、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 就医。
这些可能是肝病加重的信号,需要专业评估。
何时寻求帮助?
定期检查
应按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 定期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及时干预。
何时寻求帮助?
心理支持
当患者感到焦虑、抑郁时,应寻求心理健康支持 。
心理健康对身体康复同样重要,提供情感支持有 助于患者的整体健康。
了解患者的病史、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也是重要 步骤。
如何进行护理?
干预措施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 管理。
必要时,与营养师和运动治疗师合作。
如何进行护理?
随访与支持
定期进行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护理计划 。
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
何时寻求帮助?
何时寻求帮助?
谢谢观看
它是最常见的肝病类型,可能导致肝炎、肝纤维 化,甚至肝硬化。
什么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分类
NAFLD可分为简单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
NASH是一种更严重的形式,可能伴随肝细胞损伤 和炎症。
什么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流行病学
NAFLD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上升,尤其是 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中。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护理业务 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在哪里进行护理?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何时寻求帮助?
什么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什么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定义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因脂肪在肝 脏异常积聚而引起的疾病,通常与饮酒无关。
研究显示,NAFLD在肥胖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 70%-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熊去氧胆酸无效或疗效不明显者,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联合下列药 物之一:环孢素A4mmg/kg/d; 秋水仙素0.6mmg/d; 氨甲喋呤15mmg, 每周一次;强的松10~15mmg/d.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胆汁淤积综合征,多发于中青年男性,70%左 右的病例合并炎性肠病。
• 预后:过去曾认为,非酒精性脂肪干预后良好,但是,近来研究已发现, 可发展为肝硬化,重度肥胖性脂肪肝,25%患者有肝纤维化,1.5~8% 为肝硬化,现NASH一是公认的隐原型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治疗进展
•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肝组织所造成 的一组疾病,病因和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常见的包括,自身免疫性肝 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前者主要表现为肝 细胞炎症坏死,后二者主要表现为肝内胆汁膦甲酸钠 (carnet 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公司生产)是一种 广谱抗病毒药物,直接作用于HBVDAN多聚酶 的焦磷酸结合部位,抑制病毒特异的DNA多聚 酶和逆转录酶,且不具有肝细胞毒性,不仅为有 HBV复制的高黄疸的CHB提供一种安全、有 效的抗病毒药物,也为有HBV复制的FH及失代 偿肝硬化开辟一条抗病毒治疗的途径。
• 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把握:对有病毒活跃复制者,越早给予 抗病毒治疗越好。
• 抗病毒药物的选择: 多不主张使用干扰素;对于病情较 急的重型肝炎,拉米夫定发挥作用为时偏晚。膦甲酸钠 起效快远期反跳高,临床常采取膦甲酸钠与拉米夫定联 合用药,可取得较好疗效。
三种抗病毒药比较结论
• • 从3种抗HBV 药物比较中可见: a -IFN 应答率仅40%左右,但副作用大,许多病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在病理学上 表现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小胆管炎,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多 累计中老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9。ALP,r-GT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 性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 治疗:熊去氧胆酸是经唯一随机双盲 临床实验证明对本病有效的药 物。机理主要有三:促进胆汁分泌,抗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凋亡及 免疫调节作用。剂量:13~15mmg/kg/d,分2~3次口服。并需长期治 疗(终身或直到肝移植)。
•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 多发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有10~30岁及40岁以上两个发病年龄高 峰,临床上多表现为慢性肝炎,约40%以急性肝炎起病。主要临床症 状有乏力,食欲不振,腹痛(10%~20%),发热(20%)。在作出诊断前约 30%~80%的病人已有肝硬化,10%~20%的病人已发生肝功能失代 偿。本病可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如:关节病和关节周围肿 胀,曾有人称为“狼疮性肝炎”
酸;13~15mmg/kg/d。最近两项研究认为,更大剂量;20~30mmg/kg/d
疗效更好。单用疗效不佳者 ,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但联合疗法的确切疗效尚未最后确定。
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 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研究显示,如果慢性乙肝不是免疫 耐受期,体内HBV高负荷与慢性肝炎重型化相关。病情 越重HBV-DNA高负荷所占比例越高。随着病情的改 善 ,HBVDNA负荷也下降。可见抗HBV治疗是防治重 性肝炎的重要决策。
不宜用,疗程长。
3TC 抑制HBV疗效肯定,使用方便,副作用轻微, 但疗程长1-3年,服药9-10个月易耐药(YMDD变异)
• Carnet 近期抑制HBV疗效肯定,安全,副作用少,疗程 短,适用于高黄疸乙肝病人,包括FH及失代偿肝硬化, 长期疗效有待观察。但其为有HBV复制、高黄疸的乙 型肝炎如慢乙肝重度、FH及失代偿肝硬化提供了一个 安全、有效的抗HBV治疗途径,所以,确实填补了这一 用药空白。
膦甲酸钠在沈阳传院的临床应用
• 此药2000年8月进入我院以来,现应用已达80—100例, 有关临床资料正在整理当中,经近期观察对抑制HBV 复制,减轻肝损害,改善肝功能,降低黄疸,改善预后有 较明显效果。治疗方法及疗程可根据病情而定,一般 3.0g(250ml)一日一次或一日二次静点(相隔4-6小时),每 次2小时滴完;也可3.0g+10%G.S 250ml静点,疗程28天 或更长。
膦甲酸钠治疗乙肝病毒 相关重症肝病的总结
• • 膦甲酸钠近期抑制HBV疗效肯定,安全,副
作用少,疗程短,适用于高黄疸乙肝病人,包括 FH及失代偿肝硬化,长期疗效有待观察。但其 为有HBV复制、高黄疸的乙型肝炎如慢乙肝重 度、FH及失代偿肝硬化提供了一个安全、有 效的抗HBV治疗途径,确实填补了这一空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
• 药物治疗,对于促进肝内脂肪及炎症的消退,并阻止向肝纤维化发展 有积极意义,但非特效药,仅起辅助作用。包括保肝,降脂,抗纤维化 药物,如维生素B,C,E,水飞蓟素,熊去氧胆酸,还原型谷光甘肽,蛋氨 酸等。高脂血症患者在治疗原发病,控制饮食,增加运动3个月 后,血 脂仍明显升高,可用对肝功能影响小的降脂药,剂量不能太大,必要 时与保肝药物联合应用。
• 诊断主要依据(1)临床症状和体征:乏力,瘙痒,黄疸,肝脾肿大及炎性 肠病的表现;(2)AKP升高;(3)胆管造影有硬化性胆管炎的典型表 现;(4)除外其他病因。自身抗体检查,特别是ANCA阳性支持本病 的诊断。
• 治疗:药物治疗与PBC基本相同。单独应用各种免疫抑制剂药物的 疗效多不肯定;有效的药物治疗为长期大量熊去氧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