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诂和训诂学(0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床前明月光
第一节
训诂
二,什么是训,诂? 什么是训,
1,《尔雅》第一篇为"释诂",第二篇为"释 尔雅》第一篇为"释诂" 第二篇为" 第三篇为"释训" 言",第三篇为"释训". 释言' 《尔雅序篇》:"'释诂','释言',通 尔雅序篇》 "'释诂' 释诂 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 释训' 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 也."
第一节
训诂
二,什么是训,诂? 什么是训,
说教也.从言川声. 2,《说文言部》:"训,说教也.从言川声." 说文言部》 "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段玉裁注: 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申之凡顺皆曰训.""故言者旧言也, 引申之凡顺皆曰训.""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 故言者旧言也 前言也. 前言也."
第一节
训诂
二,什么是训,诂? 什么是训,
2,"训"是"道形貌"的.即对文献语言的 道形貌" 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它包括对词的 具体含义和色彩的说明,对句子结构的分析, 具体含义和色彩的说明,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对修 辞手法的阐述以及对古人思想观点和情感心理的发 内容十分丰富. 掘,内容十分丰富.它所解释的语言单位也不只是 还包括句, 词,还包括句,段,篇.
第二节
训诂学
1,建立时地观念
清代陈澧说: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 清代陈澧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 人知之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 人知之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 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 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 有训诂.有翻译,则使邻国如乡邻;有训诂, 有训诂.有翻译,则使邻国如乡邻;有训诂,则 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 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
第三节
训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语义学的关系
训诂学以研究词义系统为核心内容, 训诂学以研究词义系统为核心内容,语义学中的 很多问题如声义同源, 很多问题如声义同源,词义变通等构成训诂学的 重要原理,训诂学的研究成果也反过来丰富了词 重要原理, 义学的理论和实 践.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语言的涵义及其发展演 变规律. 变规律.
第一节
三,训诂
训诂
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 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 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 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 普通话(通用语言)解释方言. 普通话(通用语言)解释方言.
第二节
训诂学
(一)什么是训诂学? 什么是训诂学? 1,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规律的科学,是以词义 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规律的科学, 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 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它通过训诂 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归纳,研究 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归纳, 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法,条例, 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法,条例,解释 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 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探索语义发展的内 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的实践. 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的实践.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例2:《论语》:"礼者,履也." 论语》 礼者,履也. 例3《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 郑伯克段于鄢》 庄公寤生, 氏." 寤寐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 注:"寤寐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 清黄生: 予谓' 当与' 清黄生:"予谓'寤'当与'牾'通,牾,逆 也."
第三节
训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训诂学
(二)新旧训诂学
传统训诂学一直是经学的附庸,注重解经,通经, 传统训诂学一直是经学的附庸,注重解经,通经, 很少对方言俗语进行研究 对方言俗语进行研究. 而很少对方言俗语进行研究. 新训诂学的理论核心: 新训诂学的理论核心: 1,建立时地观念(时指历史观念;地指方言 建立时地观念(时指历史观念; 差异). 差异). 2,探究训诂方法与规律. 探究训诂方法与规律. 黄侃,王力等为新训诂学提出了新任务,新方向. 黄侃,王力等为新训诂学提出了新任务,新方向.
第三节
训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5,与修辞学的关系
训诂既要讲明文意,必然要涉及各种修辞手段, 训诂既要讲明文意,必然要涉及各种修辞手段, 也就是说,必须通过词面的意义, 也就是说,必须通过词面的意义,从词的含义和 潜在意识挖掘文意. 潜在意识挖掘文意. 比喻义等. 如:用典和引用古训 ,比喻义等.
第三节
第一节
三,训诂
训诂
"训""诂"连用始于汉代毛亨的《毛诗诂训 ""诂 连用始于汉代毛亨的《 完整形式最早见于《汉书》 公羊传》 传》,完整形式最早见于《汉书》与《公羊传》 何休注: 何休注: 汉书艺文志》 汉兴, 1, 《汉书艺文志》:"汉兴,鲁申公为 训故. 《诗》训故." 2,《公羊传定公元年》:"主人习其读 公羊传定公元年》 而问其传. 何休解诂: 读谓经,传谓训诂. 而问其传."何休解诂:"读谓经,传谓训诂."
训诂学
主讲人:胡世文 博士 主讲人:
一,训诂和训诂学 二,训诂的内容 三,训诂的方法 四,训诂的应用 五,训诂常用术语 六,训诂典籍 七,近代汉语词语的训诂
训诂和训诂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训诂 训诂学 训诂学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训诂
一,训诂的产生
语言和文字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 语言和文字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 变化,书写工具和载体的改进,在不断发生相 变化,书写工具和载体的改进, 应的变化.经过一个时期, 应的变化.经过一个时期,后代人去读前人记 载的文献典籍,就会遇到语言文字的障碍. 载的文献典籍,就会遇到语言文字的障碍.因 在阅读和研究古代文献时, 此,在阅读和研究古代文献时,要正确理解其 中的内容,就必须首先扫清文字障碍, 中的内容,就必须首先扫清文字障碍,减少语 训诂, 言隔阂.这种专门性的工作就叫训诂 言隔阂.这种专门性的工作就叫训诂,它产生 于汉代. 于汉代.
第二节
训诂学
2,三性 系统性,训诂学是训诂知识的理性认识, 系统性,训诂学是训诂知识的理性认识,是训 诂实践的条理化,科学化. 诂实践的条理化,科学化. 独创性,就是说不要照抄前人的研究成果, 独创性,就是说不要照抄前人的研究成果,而 是要从今天的实际情况出发, 是要从今天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训诂学开辟新 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研究裸题, 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研究裸题,总结新的理 论和经验. 论和经验. 实用性,就是说要把训诂学从"经学附庸" 实用性,就是说要把训诂学从"经学附庸"的 旧框子里解放出来,使之为今天的语文教学, 旧框子里解放出来,使之为今天的语文教学, 古籍整理和辞书编纂等工作服务, 古籍整理和辞书编纂等工作服务,并为今天的 广大读者所欢迎. 广大读者所欢迎.
第三节
训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与文字学的关系
根据字形推求字义,词义. 根据字形推求字义,词义. 文字形体发展变化.甲骨文,金文,篆书,隶变, 文字形体发展变化.甲骨文,金文,篆书,隶变, 楷书的汉字形体演变过程. 楷书的汉字形体演变过程. 母猴也.其为禽好爪, 《说文》 :"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 说文》 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 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 也.'古文'为',象两母猴相对形." 古文' 象两母猴相对形.
第三节
3,与音韵学的关系
训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①识假借;②探义根,明孳乳. 识假借; 探义根,明孳乳. 因声求义;语音不断发展变化. 因声求义;语音不断发展变化. 猕猴,母猴,沐猴, 例1:猕猴,母猴,沐猴,马猴 吕氏春秋察传》: 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 》:" 《吕氏春秋察传》:"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 人之与狗相去远矣. 人之与狗相去远矣." 史记项羽本记》: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 《史记项羽本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裴骃 引张晏注:"沐猴,猕猴也." 引张晏注: 沐猴,猕猴也. 汉书盖宽饶传》: 檀长卿起舞, 》:" 《汉书盖宽饶传》:"檀长卿起舞,为沐猴舞与狗 西域传》: 罽宾国出沐猴. 》:" 斗."又《西域传》:"罽宾国出沐猴." 小雅角弓》: 毋教猱升木. 陆疏: 》:" 《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陆疏:"猱, 猕猴也,楚人谓之沐猴. 猕猴也,楚人谓之沐猴."
训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6,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文学,史学,法学,哲学,经济学以及校勘学, 与文学,史学,法学,哲学,经济学以及校勘学, 版本学等也有密切关系.训诂依靠这些指示阐明 版本学等也有密切关系. 语义, 语义,而语义的阐明又可为这些学科提供考证的 依据.

4,与语法学的关系
①明语词;②识辞例(即构词法,词法,句法). 明语词; 识辞例(即构词法,词法,句法). 词的具体义是由语言环境和语法决定的. 词的具体义是由语言环境和语法决定的. 《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曰:'诺,恣君之 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曰: 》: 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 兵乃出. 兵乃出." 《汉书董贤传》:"上有酒所,从容视贤笑, 汉书董贤传》:"上有酒所 从容视贤笑, 》: 吾欲法尧禅舜,何如?'"王先谦说 王先谦说: 曰:'吾欲法尧禅舜,何如?'"王先谦说: 酒所,犹酒意. "酒所,犹酒意."
第一节
训诂
二,什么是训,诂? 什么是训,
3,郭璞注《尔雅释诂》云:"此所以释古今之 郭璞注《尔雅释诂》 异言,通方俗之殊语. 异言,通方俗之殊语." 诂者,古也, 4,孔颖达《毛诗正义关雎》:"诂者,古也, 孔颖达《毛诗正义关雎》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 貌以告人也……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辞, 貌以告人也……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 ……训诂者 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第一节
训诂
二,什么是训,诂? 什么是训,
"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 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 1,"诂"是解释"异言"的.即用当时的今 是解释"异言" 语去解释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 语去解释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 去解释因地而异的方言. 去解释因地而异的方言. 《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尔雅释天》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唐虞曰载. 楚人名火曰燥, 唐虞曰载."《诗经释文》:"楚人名火曰燥,齐 诗经释文》 人曰毁,吴人曰毁. 人曰毁,吴人曰毁."
第二节
训诂学
2,探究训诂方法与规律
黄侃: 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 黄侃:"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 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 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 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之系统 与根源是也. 与根源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