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了解我国铁路网建设
及规划,渗透国家铁
路交通的发展,认同
我国取得的巨大建设
成就。体现学科时政
性的特点。
过渡
我们将展开中国高铁发展的画卷,带领大家共同领略中国速度,围绕
“从中国铁路的时代巨变,悟中华青年的使命担当”这一主议题,共同探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学习主题。
中国高铁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他历经了上百年的沧桑岁月。
动观。培育学生观察、提炼、多角度分析问
题的能力。
1.通过自导式学习和
框架式思维构建课堂,激发学生用系统论的
思想探究知识之间的
联系。
2.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故事
分享,选取我国铁路
建设史上极具代表性
的成昆铁路,在一定
基础上建立知识的链
接和迁移。
3.通过时政热点呈现,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
究理解劳动对于国家
发展、社会进步、人
民生活的重要性,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
4.合作探究:新成昆铁路的建成有什么重要意义?(提示:可从国际、国内、社会、人民角度思考)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成昆铁路历经的地形地势及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
2.故事分享:龙骨甸大桥的故事。
3.引导学生结合时政热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成昆铁路的建成的重要意义。
4.教师盘点总结,劳动的重要性;劳动者的品质;我们应如何对待劳动者、劳动成果。
3.关键能力:通过深度探究情境案例,派生关联问题,提升学生推理与论证、分析与综合能力,通过情境探究追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与参与能力。
4.必备知识:通过课前自导学习了解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的基本内容,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辨识与判断、探究与构建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了解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的基本内容,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辨识与判断、探究与构建能力。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的含义;2.理解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的关系,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3.掌握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提高公民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名言解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历史名言之一。

这句话告诫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我们每个人只是匹夫,但只要每个人都用尽全力,也能够推动天下的发展。

2. 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1.个人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积极担当社会角色;2.集体责任:集体责任是指集体对社会负有的责任。

在团队协作中,每个成员都应该积极出力,承担社会责任。

3. 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1.法律常识: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法律意识:对法律有敬畏、重视和识别能力,懂得维权、维稳。

三、教学重点1.匹夫有责这一名言的内涵;2.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的关系;3.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和举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2.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3.观影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名言解析1.提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讲解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名言的内涵。

2. 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1.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群体中成员的分工和协作;2.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的关系。

3. 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1.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2.讲解国家法律和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六、教学效果评价1.提交学生个人学习笔记;2.在课堂上组织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会了贡献自己力量的重要性,并提高公民素质。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的主题。

这一课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让学生理解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个人应该如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具体实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思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并激发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意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

2.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并激发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意愿。

四. 教学重难点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如何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物资和场地。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短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个人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结合案例思考个人如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文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兴旺卖力任,并能够深刻领会爱国主义精神。

导学内容:
第一部分: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如何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部分:课文阅读
请学生阅读《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

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见解。

第三部分:词汇解析
1. 天下兴亡:指整个社会的兴盛与衰败。

2. 匹夫:指普通人,平民匹夫。

3. 有责:表示有责任,有义务。

让学生理解这些关键词的含义,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

第四部分:讨论与思考
1. 请学生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发表自己的看法,探讨每个人应该如何为国家的繁荣卖力。

2.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平时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3. 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分享自己或他人为国家做出的尽力和贡献。

第五部分: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自主探究中国古代或摩登的爱国英雄,了解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学生积极践行爱国主义。

2. 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参与志愿活动、关注社会问题等,实际行动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

导学案评判: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深刻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激励他们积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承担着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命运,关心社会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树立责任意识,培养承担责任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他们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责任,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培养承担责任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2.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命运,关心社会进步的意识。

3.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树立责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

2.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命运,关心社会进步的意识。

3.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树立责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责任的重要性,提高责任意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责任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3.准备时间:40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责任?我们为什么会承担责任?让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背景和含义,让学生了解这句话的来历,理解其含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分享自己的观点。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教材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兴衰与每个人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和途径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达能力。

但他们对于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掌握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和途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和途径。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4.情感教育法: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教学过程和提问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思考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案例和事例,制作PPT,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主题。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历史事例、现实案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对国家和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但他们可能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关系。

2.如何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履行个人责任的积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国家兴亡与个人的关系。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历史和现实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大事。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材料。

2.历史和现实案例素材。

3.讨论问题清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理论阐述,让学生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析历史和现实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大事。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国家兴亡和个人责任的认识,互相启发,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履行责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2. 理解“匹夫有责”这句名言的含义;3. 分析《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对当代社会的启迪。

二、导学内容:1. 作者介绍:《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是清朝末年思想家、政治家康有为所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变法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进修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以振兴中华民族。

2. 内容概述:《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主要讲述了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干系。

康有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对国家和社会卖力,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利益,还要为国家的兴旺贡献力量。

他强调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对整个社会有重要影响,因此“匹夫有责”。

3. 名言解读:康有为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命运卖力。

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积小成大,就能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4. 社会启迪:《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对当代社会也有很重要的启迪意义。

在摩登社会,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建设者和发展的参与者,应该积极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导学问题:1.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的作者是谁?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 “匹夫有责”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你认为个人应该如何践行这个理念?3.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对当代社会有哪些启迪?你认为自己应该如何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四、拓展练习:1. 请结合《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的主题,写一篇关于个人责任的文章。

2. 选择一位你认为值得进修的人物,分析他是如何践行“匹夫有责”的理念的。

五、教室反馈:1. 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的知识和启迪。

2. 你认为个人责任在当代社会有何重要性?你将如何践行“匹夫有责”的理念?六、课后作业:1. 阅读《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并写一篇读后感。

2. 思考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如何践行“匹夫有责”的理念,写一份个人计划。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优质教案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优质教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三-1.3 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三-1.4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2.3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课标解读:①学生学什么通过分解课标可知,“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是指学生要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源泉,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辛勤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重。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努力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是指学生要懂得国家的发展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时代需要每一名青少年学生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勇于实践,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指学生要了解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后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解决发展挑战和实现美丽中国梦贡献力量。

②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课标三-1.3 和 2.3 中内容的知识维度为概念性知识,在认知维度上提出了“了解”的要求。

课标三 1.4 中内容的知识维度为概念性知识,在认知维度上提出了“知道”的要求。

③学生怎么学可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且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事例,构建真实情境,设置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欲望的活动,以活动引领和案例分析正确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实干精神的内涵,体会主动担负起历史重任的意义,从而自觉践行,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教材分析】单元分析: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是八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

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了清楚的认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及反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及反思

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对国家、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导入:讲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由来和背景,引发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新课:分析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阐述个人责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案例分享:介绍历史上的匹夫之力,如普通百姓为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

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和体会。

1.3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讲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

Step 2:分析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阐述个人责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Step 3:分享历史上的匹夫之力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普通百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Step 4: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和体会。

1.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作业、课后访谈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2.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个人责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对社会有责任。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心社会,热爱国家。

2.2 教学内容:导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继续探讨个人责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新课:讲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分析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案例分享:介绍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如何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3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继续探讨个人责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Step 2:讲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分析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Step 3:分享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案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案

10.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了解爱国情怀的重要性。

2. 掌握与爱国情怀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观看视频: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具备为国家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怀与个人行为相结合。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的第三课时,学生年龄在10-11岁之间。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对爱国情怀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知,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来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新课导入1. 教师可以开始课堂,与学生分享一个关于爱国的真实故事,例如讲述一位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故事中可以包含这位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怀和为国家付出的行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学生:你们对爱国是什么样的理解?请举例说明。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爱国的理解和身边的爱国行为。

步骤二:视频观看与讨论1. 教师选择一段关于爱国的视频,并播放给学生观看。

视频内容应包括不同领域的爱国行为和英雄事迹,例如军人、医生、科学家等。

确保视频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爱国情怀的理解和感受。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视频中的内容,并讨论他们对爱国情怀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体现爱国情怀的行为?-这些行为对国家和社会有什么积极的影响?-你们认为自己能从这些行为中学到什么?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2.懂得劳动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3.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劳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平等地对待各种类型的劳动者。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播放歌曲《中国梦》2.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能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如何实现中国梦呢?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怎样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呢?弘扬中国精神,要树立国家利益至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广大劳动者,热爱劳动、尊重劳动,通过劳动,通过我们的实干才能创造未来,才能实现中国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最后一框内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板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新课学习(一)阅读106页说起国家发展,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甲:国家发展是大人的事,所有大人都应该努力工作。

乙:国家发展是领导人的事情,跟普通百姓关系不大。

丙:我觉得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中学生也有责任。

丁:可我们还是初中学生呢,能做什么呢?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明确:当前,我国国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共同奋斗。

我们青少年要勇于承担历史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劳动成就今天活动(一) 尊敬各种类型的劳动者学生看教材P108“农民喜获丰收”“工人在工作”“科学家做实验”“治理海洋污染”等图片,探讨下列问题:(1)他们为什么令我们感动? (2)寻找身边令你感动的劳动者,与同学分享其典型事迹。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的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在面对国家兴亡时,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培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国家和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自身,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认识到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在面对国家兴亡时,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2.培养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意识,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密切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2.设计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3.准备情景模拟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身临其境,体验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国家兴亡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及反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及反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及反思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句源自《左传》的名言,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对国家的兴衰负起责任。

本课程通过讲解这句名言的内涵,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担当,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1.2 教学目标(1)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来源和内涵;(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情感;(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左传》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 课文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内涵,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应该对国家的兴衰负责。

2.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历史上一些普通人为国家兴盛做出贡献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可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运用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

3.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讲解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

3.3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程度。

4.2 小组讨论报告教师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评估5.2 学生反馈教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改进。

5.3 教学改进教师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课程活动6.1 课前准备教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

6.2 课堂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预习心得,加深对名言的理解;(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再现案例情景,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懂得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能力目标爱国与每位同学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爱国与每位同学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青少年如何爱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国家》。

听了刚才的歌曲,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教师总结引入新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青少年也应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课讲授1、阅读资料,走进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话而形成的警句。

大意是说,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责任。

近代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逐渐成为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

2、阅读资料,了解爱国人士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爱国人士4、新时代的青少年的爱国行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生说一说自己的爱国表现。

三、课堂小结我们每天脚踏祖国的土地,我们捡起一片废纸,就是爱国的表现;我们不撕一张纸,就是爱国的表现;我们尊敬师长,就是爱国的表现;我们认真听课,好好学习就是爱国的表现……爱国,时刻都可以做到,今天我们努力学习,明天我们为美丽中国而奋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
课程:中国历史或社会学
年级:中学或高中
课时:1-2节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

2. 掌握这一思想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
1.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的观点,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和社会的兴旺贡献力量。

2. 探讨这一思想对中国历史中各个时期的影响,如政治改革、革命运动等。

3. 分析“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或讲述相关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思想的兴趣和思考。

2. 理解: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或资料,探讨“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内涵和历史背景。

3. 分析:分小组讨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4. 运用:学生就“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意义展开讨论,并进行个人思考和表达。

5. 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思想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其内化为日常行为和思维方式。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的积极性。

2. 学生对“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思想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知和思考。

教学反思:
1.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对理论进行理解,更要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思想的认同感和行为表现,进行及时指导和引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意在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对国家的兴衰负起责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国家的发展有责任有担当。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社会、国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迷茫和无力感。

因此,本课的学习将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并激发他们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对国家的兴衰负有一定的责任。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国家的发展有担当。

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能够分析案例,深入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层含义。

2.培养学生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见解。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使他们能够自主地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教学中的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没有责任?”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教师提问:“这个案例中,个人有没有责任?”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个人是否有责任。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也可以独立思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案教材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中,“传统美德源远长”的第三个课时。

本单元的整体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建立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本课由三个课时组成。

第一课时是“自强不息的个人修养”;第二课时是“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第三课时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我所执教的内容,属于第三个课时。

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有了一些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生需要的是情感上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认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具体言行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2.行为习惯目标:能够从小事做起落实爱国的行动,提升爱国情怀。

3.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到爱国内容广泛、行为多样,和平年代我们的行为也能体现爱国情怀。

4.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够从小事做起落实爱国的行动,提升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环节一:感受爱国情活动一:吟唱爱国歌曲同学们,课前老师播放一首大家熟悉的旋律,同学们跟着一起唱。

学生交流:听完这首优美的旋律,如果此时你是一位作曲家,让你继续谱写歌词,你会怎样接着往下写呢?教师总结:正如同学们写的歌词一样,如同小鸟离不开蓝天,鱼儿离不开大海一样,这一句句的歌词表达了我们和祖国相依相恋,我们和祖国共忧愁,同欢乐,我爱我的祖国。

环节二:理解爱国情这对祖国深深得眷恋之情就是爱国,提到爱国,我们来看下这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你知道这句话得意思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89页阅读角的内容,请你郑重地把它画下来,一起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2.懂得劳动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3.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劳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平等地对待各种类型的劳动者。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歌曲《中国梦》
2.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能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如何实现中国梦呢?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怎样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呢?弘扬中国精神,要树立国家利益至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广大劳动者,热爱劳动、尊重劳动,通过劳动,通过我们的实干才能创造未来,才能实现中国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最后一框内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板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新课学习
(一)阅读106页
说起国家发展,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甲:国家发展是大人的事,所有大人都应该努力工作。

乙:国家发展是领导人的事情,跟普通百姓关系不大。

丙:我觉得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中学生也有责任。

丁:可我们还是初中学生呢,能做什么呢?
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
明确:当前,我国国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共同奋斗。

我们青少年要勇于承担历史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劳动成就今天
活动(一) 尊敬各种类型的劳动者
学生看教材P108“农民喜获丰收”“工人在工作”“科学家做实验”“治理海洋污染”等图片,探讨下列问题:
(1)他们为什么令我们感动? (2)寻找身边令你感动的劳动者,与同学分享其典型事迹。

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并作总结。

小结: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②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事例:时传祥,一个中国新旧社会交替时代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

一个掏粪工人,成了人民的楷模,成了共和国主席的贵宾。

这一切昭示着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成了共和国的崇尚。

在旧社会,掏粪工曾被人蔑称为“屎壳郎”。

新中国成立后,掏粪工和其他劳动者一起受到了社会的尊重。

时传祥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粪背粪达5吨。

管区内居民享受到了清洁优美的环境,而他背粪的右肩却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赢得了人们的普遍敬意,也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1959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

国家主席刘少奇和总理周恩来接见了他,热情地握住他粗糙的手,询问他的工
作情况。

刘少奇勉励他说:“我们都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

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这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刘少奇得知他没有文化时,还特意送给他一支钢笔,鼓励他好好学文化。

(三)实干创造未来
活动(二) 艰苦奋斗创新发展
精密高端轴承曾是困扰我国铁路提速的一大难题。

某轴承集团的李师傅带领他的工作团队,克服文化水平不高、依赖进口设备等难题,完成技术创新270多项,实现了铁路提速轴承热处理质的飞跃,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解决了制约铁路提速的关键技术难题。

思考:李师傅和他的工作团队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强调
今天,国家建设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现实。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109“中国人的飞天之路”,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与创新精神。

事例:2017年5月5日,中国国产大客机C919首飞成功,说起C919,不得不说一个人,他就是C919大型客机项目总指挥,浙江人金壮龙。

“经过近十年的创新、创业、创造,我们深感研制一款国际标准的民用飞机,风险大、任务重、周期长、挑战多,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任重而道远。

”金壮龙说,“发展大型客机是一项异常艰巨的长期任务,每走一步都很艰难。

今后几年是大型客机实现研制成功和商业成功的关键时期,时间相当紧迫,任务异常繁重。

除了横下一条心埋头实干,别无他法。


活动(三) 学以致用勇担使命
观点一: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只有学习更多知识,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观点二:实践更重要。

没有实践经验,书本知识学得再多也没有用。

观点三:我们现在学习的都是基础知识,将来用不上。

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强调。

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学习,把书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小结: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活动四:交流展示提升能力
1.分组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并予以补充完善。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选优胜小组。

三、课堂小结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我们青少年也不能置身事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国家今天所取得的一切劳动成就,就是广大干部群众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换来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正是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尊敬每一位劳动者,向他们学习。

实干创造未来,要想早日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发扬实干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通过努力学习、勇于劳动和奉献,自觉担负历史重任的方式,为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四、布置作业
1.劳动的重要性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向劳动者学习?
板书设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劳动成就今天
1.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2.劳动成就今天的美好生活
3.态度:尊敬劳动者,向他们学习
二、实干创造未来
1.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实干精神
2.对学生的要求: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勇担重任
教学反思
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感知国家建设成就,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明确踏实肯干才能取得成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要努力学习,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本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关于国家建设的成就、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的事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辩论学习书本知识与实践哪个重要时,教师给予明确的结论,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为国家作贡献应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

自己感觉在引导学生明确处理好学习与实践的关系时,道理讲述不够到位,这是本课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