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全册

合集下载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庐江三中:许佳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高中生物 2.3 伴性遗传2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2.3 伴性遗传2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2.3 伴性遗传2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3伴性遗传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2、判断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二、自学指导1 阅读下面资料-,8分钟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一)1、显隐性的判断: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2、常染色体与伴X染色体遗传的判断:隐性遗传病:女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图4、5)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可能是伴X遗传(图6、7)、显性遗传病:男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图8)、其母和其女都患病,可能是伴X遗传(图9、10)自学指导2 阅读下面资料10分钟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二)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1、第一步: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

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双亲有病子代正常为显性遗传(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1)系谱中都是女病父子病很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否则必不是;(2)系谱中都是男病母女病很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否则必不是。

(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2、根据遗传系谱图确定遗传的类型(1)基本方法:假设法(2)常用方法:特征性系谱(3)①“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必为常隐(推导过程:假设法)i:若为常隐,则1、2为A ,3为aa;而AaAa ↓ 能成立,假设成立;aaii:若为伴X隐,则1为XAY,2为XAX-,3为XaXa;而XAY XAX-↓ 不能成立,假设不成立; XaXa 综上所述,“无中生有是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②“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必为常显(推导过程:假设法)i:若为常显,则1、2为D ,3为dd;而DdDd ↓ 能成立,假设成立;ddii:若为伴X显,则1为XDY,2为XDX-,3为XdXd;而XDYXDX-↓ 不能成立,假设不成立;XdXd ③“女病父子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能为“X隐”(常显、常隐、X显、X隐均可成立,只有假设为伴Y时不能成立;其中最可能的是X 隐。

高中生物必修2课堂导学案全套

高中生物必修2课堂导学案全套

高中生物必修2课堂导学案(年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庐江三中:许佳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通过分析遗传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课前自主预习】
 使用说明:①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

②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

 1、性状与相对性状
 (1)性状:
 (2)相对性状:指_生物的_性状的_表现类型(即_)。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为什幺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花传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花传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自花传粉的植物完成异花传粉的重要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出:。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庐江三中:许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一一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 豌豆 __________ 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一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一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S)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幻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导学案第1课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分离定律一、学习目标:1. 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2.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二、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7、杂交:不同基因型个体的雌雄配子结合,用×表示;自交:相同基因型个体的雌雄配子结合;用 表示; 测交: 与 杂交;(四)实验检验:用基因分离定律预测测交实验结果是子代高茎:矮茎= ;真正测交实验性状分离比与预测结果符合吗? 。

说明什么? 。

(五)得出结论:分离定律:在生物的 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 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分离后的遗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四、课后巩固 1、判断题(1)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 ) (2)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3)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 )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黑毛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3、豌豆作为遗传的实验材料,具有的特征是①自花传粉 ②异花传粉 ③闭花受粉 ④品种间性状差异显著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4、假说演绎法中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提出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B.F 1自交发生 3 : 1 的性状分离比C.F 1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后代比例 1 : 1D.F 1产生的花粉有两种,比例1 : 1 6、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 茎,母本是 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套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套复习导学案

目录第1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3课时有丝分裂第4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5课时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第6课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第7课时DNA的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8课时基因的表达第9课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第10课时人类遗传病+遗传知识综合解题第11课时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2课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班级: 小组: 姓名:【复习目标】⑴ 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 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复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复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复习过程】基础知识回顾:一、概念交配类: 杂交 自交 测交性状类:1、性状与相对性状(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了解)(2)相对性状:指____生物的____性状的____表现类型。

(3)举例:课本P3 图1-3〖例题〗课后基础题1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符号类: P -___ ♀-___ ♂-___×-___○×-___ F 1-___ F 2-___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实验过程(通过实验,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针对问题, )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说P 高茎豌豆 × 矮茎豌豆F 1 _______性状)___________性状 F 2 比例__________∶ 1________豌豆 ________豌豆此现象为______⑴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

⑵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

⑶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导学案-配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导学案-配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课标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学习目标:知识: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能力:通过分析遗传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学习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我的课堂:一.情境导入:二.课前预学:1.自花传粉:。

异化传粉:。

2.父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母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3.去雄:是指除去的;去雄应对其进行处理。

4.杂交:杂交符号:自交:自交符号:5.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

相对性状:举例:6.显性性状:举例:隐性性状:举例:性状分离:。

7.纯合子:举例:杂合子:举例:8.孟德尔研究材料是:,研究的成果为:。

三.合作探究——孟德尔杂交实验。

1.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

2. 对孟德尔遗传现象的解释。

(用基因图解表示)3.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四.我的疑问:五.归纳总结:六.自我检测:1.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卷头发和直头发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C.鼠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D.兔的细毛和长毛2.下列个体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3.在育种工作中,将纸袋套在花上是为了()A.防止降温 B.防止花粉被风带走 C.防止自花授粉 D.防止外来花粉干扰4.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个体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②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③当一对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出显性性状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下列叙述中,对性状分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F2中,有时出现父本性状,有时出现母本性状的现象B.F2中,有的个体显现一个亲本的性状,有的个体显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的现象C.杂交后代中,只显现父本性状或只显现母本性状的现象D.杂交后代中,两亲本的性状在各个个体中同时显现出来的现象6.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8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全册教案: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最新导学案全集(1-3)

全册教案: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最新导学案全集(1-3)

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全册课堂最新导学案全集(1-3)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全册学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全册学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课标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学习目标:知识: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能力:通过分析遗传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学习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二.课前预学:1.自花传粉:。

异化传粉:。

2.父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母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3.去雄:是指除去的;去雄应对其进行处理。

4.杂交:杂交符号:自交:自交符号:5.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

相对性状:举例:6.显性性状:举例:隐性性状:举例:性状分离:。

7.纯合子:举例:杂合子:举例:8.孟德尔研究材料是:,研究的成果为:。

三.合作探究——孟德尔杂交实验。

1.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

2. 对孟德尔遗传现象的解释。

(用基因图解表示)3.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四.我的疑问:五.归纳总结:六.自我检测:1.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卷头发和直头发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C.鼠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D.兔的细毛和长毛2.下列个体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3.在育种工作中,将纸袋套在花上是为了()A.防止降温 B.防止花粉被风带走 C.防止自花授粉 D.防止外来花粉干扰4.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个体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②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③当一对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出显性性状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下列叙述中,对性状分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F2中,有时出现父本性状,有时出现母本性状的现象B.F2中,有的个体显现一个亲本的性状,有的个体显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的现象C.杂交后代中,只显现父本性状或只显现母本性状的现象D.杂交后代中,两亲本的性状在各个个体中同时显现出来的现象6.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8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本文由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整理提供:人类遗传病教学目的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A:知道)。

2.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A:知道)。

3遗传病的预防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A:知道)。

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1.教学重点:(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遗传病的预防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2.教学难点:(1) 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3.教学疑点: 怎样判断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教学方法四步导学法教学课时 1课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人类遗传病和优生(一)人类遗传病概述1.概念:人类遗传病是通常指由于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分类⑴单基因遗传病①概念:指受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②分类:可分成和隐性遗传病。

前者又分为和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后者也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

⑵多基因遗传病①概念:指由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②特点: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

⑶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①概念:人的发生异常所引起的遗传病叫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②分类:分为病和性染色体病。

(二)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三)遗传病的预防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1.优生的措施⑴禁止近亲结婚。

原因是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双方所生子女患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⑵进行遗传咨询。

⑶提倡“适龄生育”。

女子最适于生育的年龄一般是24岁到29岁。

⑷产前诊断。

常用的方法有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

合作探究1.先天性疾病是否都是遗传病?2.人类遗传病类型及遗传特征?3.如何判断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4.如何解决两种病的患病概率问题?质疑讲析1.先天性疾病是否都是遗传病?答: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后天的疾病不一定不能遗传。

所谓先天性疾病是指出生前即已形成的畸形或疾病。

当一种畸形或疾病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而且在胎儿出生前,染色体畸变或致病基因就已表达或形成,这种先天性疾病当然是遗传病,例如先天愚型、并指、白化病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全册

孟德尔杂交实验一教学目的:(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4)测交法证明假设解释的正确性。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1.教学重点X K b1. Co m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方法和过程。

3.教学疑点重点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四步导学法教学安排共3课时第一课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⑴豌豆是植物,而且是,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⑵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的、易的性状。

2.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如。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过程;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再让F1得F2。

2.特点:F1表现为;F2发生了,高茎∶矮茎= 。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后来改称为)控制的。

在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在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

2.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

F1产生配子时,D和d随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两种配子D、d,比例为。

3.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子二代,子二代有、和三种基因型,比例接近于;有和两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

2.自交、杂交、测交、正反交的意义及应用是什么?质疑讲析1.孟德尔的生平作如下简介。

①孟德尔自幼家贫是一位修道士但其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

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

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生物必修2人教版:全册课堂最新导学案全集(121页)

生物必修2人教版:全册课堂最新导学案全集(121页)

1. 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 假说——演绎法。

[学习导引]: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自学导航]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
导学案46
1.课题名称: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2生物学
第6章生物的进化
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学习任务:
(1)举例说明协同进化的概念。
(2)概述生物多样性及其形成过程。
(3)概述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
3.学习准备:
准备教材、笔记本,边观看边做记录。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教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
分析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等生物之间的关系,得出不同种生物在进化上密切相关的结论
分析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的实例,说明协同进化的概念
结合教材中生物进化历程的示意图,概合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杂交实验一教学目的:(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4)测交法证明假设解释的正确性。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1.教学重点X K b1. Co m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方法和过程。

3.教学疑点重点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四步导学法教学安排共3课时第一课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⑴豌豆是植物,而且是,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⑵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的、易的性状。

2.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如。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过程;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再让F1得F2。

2.特点:F1表现为;F2发生了,高茎∶矮茎= 。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后来改称为)控制的。

在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在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

2.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

F1产生配子时,D和d随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两种配子D、d,比例为。

3.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子二代,子二代有、和三种基因型,比例接近于;有和两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

2.自交、杂交、测交、正反交的意义及应用是什么?质疑讲析1.孟德尔的生平作如下简介。

①孟德尔自幼家贫是一位修道士但其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

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

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2.豌豆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孟德尔最成功的杂交实验是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是如何揭示生物遗传奥秘的?豌豆的结构特点: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③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据统计。

3.孟德尔假说的要点:(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之间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反馈检测作业布置第二课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若解释正确,则F1应产生和两种配子,比例为;隐性纯合子产生一种配子。

由此推出测交后代有和两种基因型,比例为,有和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测交实验结果产生和两种豌豆,比例接近于,证明解释是正确的。

2.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性,生物体在进行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进行到两个中,独立地随遗传给后代。

3.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和的现象。

4.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合作探究质疑讲析1.测交能说明那些问题?2.分离定律的实质:(1)杂交育种:①显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方可作为推广种。

②隐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一旦出现即可作为种子推广使用。

(2)医学实践:利用分离定律科学推断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

为人类禁止近亲结婚和优生提供理论依据。

反馈检测A.基础训练1.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A.AaX H X H B.AABb C.AAX H X H D.aaX H X h2.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

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 A.雄性黑马是杂合体 B.雄性黑马是纯合体C.黑马是隐性性状D.枣红马是显性性状B.提高训练2.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现有褐色雄蜂与纯合体黑色雌蜂杂交,则子二代蜜蜂体色是()A.全部是褐色B.褐色∶黑色=3∶1C.母蜂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D.母蜂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作业布置第三课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某校高三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年级为单位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1)根据表中第一组婚配调查,可判断眼睑形状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单眼皮。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第一组:AA×AA、AA×Aa、Aa×Aa第二组:AA×aa、Aa×aa2.如何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表现型?3.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如何分析?质疑讲析1.判断显、隐性性状判断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性状的方法主要有下两种:⑴根据显、隐性性状的概念来判断。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一代只显现亲本的一个性状,则子一代所显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现亲本的一个性状,因此由组二可判断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

⑵根据性状分离的现象来判断。

两亲本表现同一性状,子一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的现象,则亲本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新出现的那个性状为隐性性状;如上例题中的“组三”就是这种情况。

或某亲本自交,子一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的现象,则这一亲本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新出现的那个性状为隐性性状;如上例题中的组四。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aa×aa aa 全是隐性(逆推法)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全显AA×____ 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全隐aa×aa 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显∶隐=1∶1 Aa×aa 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隐=3∶1 Aa×Aa 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4.比例计算:5.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F 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反馈检测基础训练1.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4 B.1/2C.3/4 D.12.一株白粒玉米(aa)接受红粒玉米(AA)的花粉,所结的种(果)皮细胞、胚细胞、胚乳细胞、极核细胞的基因型依次是()。

A.Aa、AA、Aa、aaB. aa、Aa、Aaa、aC. aa 、Aa、AAa、aD. Aa、Aa、Aaa、a提高训练1.种皮光滑的豌豆与种皮皱缩的豌豆杂交,F1全为种皮光滑性状的,自交后,F2中种皮皱缩的有248株,则种皮光滑的株数约为()。

A.248B.992C.4952.把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其后代高茎为102株、矮茎为99株,指出亲代的基因型是()。

A.TT×ttB. Tt×TtC. Tt×ttD. tt×tt3.丈夫血型A型,妻子血型B型,生了一个血型为O型的儿子。

这对夫妻再生一个与丈夫血型相同的女儿的概率是A.1/16 B.1/8C.1/4 D.1/2作业布置教学反思孟德尔杂交实验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目的: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C:理解)。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C: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1.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教学疑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教学方法四步导学法教学安排共4课时第一课时导学过程自主学习基因型的自由组合定律(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P:纯种和杂交。

F1表现型为。

让F1。

F2表现型为、、和,比例为。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黄色、绿色和圆粒、皱粒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2.亲本黄圆豌豆产生配子,绿皱豌豆产生配子。

3.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Y与y,R与r)随分开而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可以,产生、、和四种配子,比例接近于。

4.F2有种基因型,种表现型。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若解释正确,则F1应产生、、和四种配子,比例为;隐性纯合子产生一种配子。

由此推出测交后代有种基因型,有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例为。

2.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解释是的。

(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

合作探究1.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有什么关系?2.如何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质疑讲析1.如何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Y、y、R、r)控制应注意:P YYRR × yyrr↓F1 YyRr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配子♀(♂)1YR∶1Yr∶1yR∶1yr↓随机结合F2 16种结合方式、9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1)单独分析每对性状,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不同对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且分离与组合是互不干扰的(3)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为2n=22=4种,比例为1∶1∶1∶1,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4)结合方式:4×4=16种(5)表现型:2×2=4种(3∶1)(3∶1)=9∶3∶3∶1(6)基因型:3×3=9种(1∶2∶1)(1∶2∶1)=1∶1∶1∶1∶2∶2∶2∶2∶4(7)由F1的表现型可得,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

(8)由F2的表现型可得,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占(9+1)/16;与亲本表现型不同(新性状、重组型)的占(3+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